2017宁夏国家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之经典题型解析(二)

合集下载

2017年宁夏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7年宁夏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7年宁夏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及答案解析(1/5)论述题第1题关于老年人权益,尤其是精神方面的权益,最近进行了立法,如果子女不回家看望父母,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问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逐渐加快,现有的法律在其内容和实施过程中,缺少对于新情况和新问题的应对,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老年人法律保护体系,紧密结合我国老龄化社会发展特点,将与老年人有关的一切权益,诸如养老保障、医疗保健、照料服务、精神文化生活等,都纳入法律保护体系中来,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形成完善的老年人保障机制。

最近,出台了为老人精神方面的权益进行立法项目,是在我国老龄化日趋严重的背景之下提出来的。

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应该辩证看待:第一,结合我国目前的现状,原有规定已不能全面保障老年人权益,尤其是无法满足老年人情感方面的需求,因此,此项立法,对于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方面需求,起到了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今后如果再不常回家看望父母,很可能会触犯法规受到制裁!对身为“儿子”、“女儿”的人来说,这已绝不再是戏言。

第二,“这既体现了政府对老年人权益保障的重视程度,又彰显了让发展成果惠及于民的时代主题。

”以立法方式唤醒年轻一辈的“精神赡养”意识,在当前十分必要,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但是,从另一方面,我认为,道德层面的问题仍需要道德来约束,否则,可能就适得其反,出现一些不诚信的行为,如父母为了包庇和保护子女,发表不真实的言论,反而不利于我们和谐的社会风气的形成。

另外,结合目前的社会形势,很多子女都外出求学、务工,工作强度大、时间紧、任务重,无法经常回家探望,甚至一些人连回家的路费都难以保障,那么是否仍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我认为值得商榷。

因此,要想把我国“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继续发扬和光大,我认为,除了必要的法律约束之外,还要从道德层面进行呼吁和唤醒,从小就要向孩子宣扬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家长、社会、学校给予正确的教育和合理的引导,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人人孝敬父母的良好社会风气和氛围。

2017宁夏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最让人蒙圈的题目盘点

2017宁夏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最让人蒙圈的题目盘点

2017宁夏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最让人蒙圈的题目盘点通过宁夏公务员考试资讯、大纲可以了解到,《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从事公务员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潜在能力,测试内容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判断推理能力、数理能力、常识应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宁夏中公教育整理了宁夏公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每年的国考都有那么几道让人蒙圈的题目,中公教育带领大家来看下今年出现了哪些让人蒙圈的题目:例1: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A.①②④,③⑤⑥B.①③⑥,②④⑤C.①③④,②⑤⑥D.①④⑥,②③⑤(重要提示:本题目依据考生回忆还原,中公教育搜集整理)【中公答案】C。

解析:①③④都有斜45°方向对称轴,②⑤⑥都有竖直方向对称轴,故答案选C。

【盘点】圈圈圆圆圈圈,圆圆圈圈圆圆,错综复杂的迷阵,怎么找到解题的出口?万能的神啊,考生心里在吐血,真想把你OOXX喽!例2:心理学家发现,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受到两种基本需求的驱动:第一,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有种“一致性需求”,希望世界的运动符合我们的信仰、理念、态度、经验和预期,即使现实与我们自身的预期不一致,我们也要改变外在的证据来使它符合我们内在的期望;第二,人类需要对外在环境产生一种控制感,我们不希望自己在现实面前无能为力、无所适从,我们需要找到某种自己能够理解、控制、描述、解释和预测的可能性。

文中的心理学发现可以解释下列哪一行为?A.在集体中容易产生从众心理B.在明知自己错误的情况下仍固执己见C.在过于熟悉的环境中容易产生厌倦心理并试图改变D.喜欢用“阴谋论”解释超越自己经验之处的事物【中公答案】D。

【中公解析】从文段中的两种基本需求可知,人们对世界的心理是让世界和自己保持一致并控制世界,所以人们不太能接受超越自我范围的东西,与此相符的只有选项D。

选项A、B、C均与文段无关。

2017宁夏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易考题型讲解之类比推理

2017宁夏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易考题型讲解之类比推理

2017宁夏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易考题型讲解之类比推理通过宁夏公务员考试资讯可以了解到,宁夏省公务员招录公告每年3月发布,约4考试。

同时,根据考情大纲,宁夏中公教育整理了宁夏公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类比推理是国考中的一种固定考察题型,考查的是考生的一种逻辑推理能力,先给考生一组相关的词(词组),然后要求考生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组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或相似的词(词组),而寻找更多相似度的方法即是类比推理。

考生应该也知道在逻辑推理的可能性推理中有一种论证模型,也叫类比推理,那这两种之间有什么区别呢,接下来中公教育专家首先解答一下这个问题:逻辑学中的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推断出它们在另外的属性上也相同的一种推理。

它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一系列属性上是相同或相似的(/gjgwy),且已知其中一个(类)对象还具有其他的属性,由此推出另一个(类)对象也具有同样的其他属性中公教育。

结构模型可表示如下:甲有属性a、b、c、d乙有属性a、b、c所以,乙有属性d公务员考试大纲中规定的类比推理题型,追根溯源也来自于上面所提到的这种论证模型,但在形式上有明显的不同。

第一,对象不同。

公务员考试中的类比推理多是两对具有逻辑关系的词组。

例如:“努力∶成功”对应“耕耘∶收获”,是两个词之间有对当的属性,而逻辑学中是指两个或两类对象,例如:“鲁班所发明的锯子和有锯齿形的草”做对比,锯齿形的草比较锋利,推断出锯齿形的工具也比较锋利。

第二,要求不同。

公务员考试中的类比推理要求考生通过对题干两个词的分析,在选项中寻找与其内在逻辑关系相同或相似的一对词。

如ab之间具有的逻辑关系,cd也具有,那么就选有cd的那个选项。

逻辑学中则是要求从两类比较对象A与B中推理出,若A具有a、b、c、d属性,B具有a、b、c属性,则B 具有d属性中公教育。

综上所述,类比推理这一题型,不同于逻辑学中的推理方法——类比推理。

2017宁夏公务员行测真题(2)

2017宁夏公务员行测真题(2)

2017宁夏公务员行测真题(2)71.触景生情是指受到某些情景的触动而产生某种情感;触景伤情是指受到某些情景的触动,而产生某种悲伤的情感。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诗句符合触景伤情定义的有:老去风光不属身,黄金莫惜买青春游戏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葛岭花开二月天,游人来往说神仙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杨柳共春旗一色,落花与芝盖齐飞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A. 0个B. 1个C. 2个D. 3个72.谶纬之学即对未来的一种政治预言,谶纬本身并不是科学的,但受现实条件的局限,常被人们利用。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谶纬之学的是:A. 大泽乡起义前,吴广在深夜模仿狐狸的声音大喊“大楚兴,陈胜王”B. 汉武帝在为契机拓西域,退匈奴,史学家们将“武”字巧妙地诠释为“止戈为武”,以此来称赞他为华夏赢得平稳发展时间的历史功绩C. 国外一些不法分子编写预言某市某地将发生地质灾难的藏头诗并发布在网络,以达到扰乱民心的效果D. 某位老人在家中财物被盗之后将自己的遭遇告诉了老李,老李看了老人手相后表示他还有大难,需要破财才能化解73.镶嵌,是指为了把话说得轻缓或郑重些,有事故意将几个无关紧要的字有规律地镶在一个词或语句里,一般以镶加虚词和数词最为常见。

它可分为镶字、嵌字和拼字三类。

镶字,指在词语中插进别的词以延长音节或强调语意,以镶加虚字和数字最为常见;嵌字,指将一句话或一组相关的词语分散插入不同的语句之中,是隐晦曲折,精巧风趣,发人深思;拼字,指将联合词组中的两个词或合成词中的两个语素分开来间错使用。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拼字的是:A. 他比我学问高,但办起事来,我不输他一丝一毫B. 现在呀,老百姓过日子还是会精打细算、前思后想C.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D. 他们这一路嘻嘻哈哈、打打闹闹的,真是人老心不老啊74.沉默行为是指面对管理制度或生产活动等方面的隐患,为了避免人际冲突,害怕遭受打击报复或维护自身脸面等原因而有意保留自己想法的行为。

2017宁夏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片段阅读两大解题技巧

2017宁夏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片段阅读两大解题技巧

2017宁夏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片段阅读两大解题技巧通过最新宁夏公务员考试资讯可以了解到,宁夏省公务员招录公告每年3月发布,约4考试。

同时,根据考情大纲,宁夏中公教育整理了宁夏公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题型题量基本稳定,包括片段阅读5道、篇章阅读5道、逻辑填空5道,共15题。

这三种题型,篇章阅读难度较大。

其中片段阅读侧重考主旨概括题和细节理解题;逻辑填空题包括实词辨析题、成语辨析题、实词成语混搭体;篇章阅读包括人文类和自然科技类。

针对片段阅读题,中公教育专家总结了两大最佳解题方法供考生参考。

一、片段阅读之结构两分法考生在做片段阅读题时要尽快确定文章结构以便找到文章的重点即答案。

如转折结构文段中转折之后的内容很重要中公教育,递进结构文段中递进之后的内容更重要,总分或分总结构的文段中总的部分很重要,并列结构文段中所有部分都重要。

【例题】由细颗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尘暴更大。

粒径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另外也会被鼻腔内部的绒毛阻挡,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而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这些颗粒还会进入血液,其中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对健康的伤害更大。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不同粒径的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不同影响B.灾害天气中各种尺寸颗粒物的致病机理C.重金属等会溶解于血液中危及人体健康D.灰霾天气中的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伤害大【答案】D。

中公解析:本题要根据结构锁定答案。

文段为总分结构,总的部分是重点,要体现在选项中。

首句是总的部分,指出由细颗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伤害很大,之后用颗粒物的粒径大小值进行了比较论证,粒径小于2.5微米的细颗粒物对人体的伤害非常大。

2017宁夏国家公务员考试一题多解,培养思维

2017宁夏国家公务员考试一题多解,培养思维

汇总>>>宁夏公务员历年真题2017宁夏国家公务员考试一题多解,培养思维通过宁夏公务员考试资讯、大纲可以了解到,《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从事公务员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潜在能力,测试内容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判断推理能力、数理能力、常识应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宁夏中公教育整理了宁夏公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数学运算是公务员考试中的拦路虎,很多考生在考试中要么就是要花很多时间才能做出一道题,要么就是没有时间做,更后只有猜答案了。

这样考试结果当然可想而知了。

其实,这主要是考生在平时没有注意自己思维的培养,没有从解题方法上加以归纳,养成单一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上了考场,一旦平常所用方法不能解决问题就束手无策了。

以下是一道题的几种解法,希望大家从中能有所启发。

●小张开车从甲地到乙地送货,从乙地返回甲地时的速度是去时速度的3倍,而时间减少了40分钟。

小张送货时从甲地到乙地用了()分钟。

A.45B.60C.50D.55【答案】B。

解析:方法1、方程法:设送货时从甲到乙用了t分钟,送货速度为v,根据路程相等列方程:vt=3v(t-40),即(3v-v)t=120v,得出t=60分钟。

方法2、转化为追及问题。

追击距离为返回时40分钟所走的路程。

去时速度看作1份,返回时速度为3份。

则有,所用时间=追击时间=40×3 ÷(3-1)=60分钟。

方法3、利用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正反比关系解题。

返回时间:去的时间=1:3,那么减少的40分钟占2份,所求时间=40÷2/3=60分钟。

更多内容,一起来看看宁夏公务员考试课程是如何设置教学的!中公教育宁夏公务员考试培训与辅导专家提醒您,备考有计划,才能在公考大战中拔得头筹!宁夏公务员考试题库邀请您一同刷题!中公教育·点击查看行测考点大全。

2017宁夏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最有意思的题目盘点

2017宁夏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最有意思的题目盘点

2017宁夏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最有意思的题目盘点通过宁夏公务员考试资讯、大纲可以了解到,《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从事公务员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潜在能力,测试内容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判断推理能力、数理能力、常识应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宁夏中公教育整理了宁夏公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2016国考行测考试已经落下帷幕,考生们对于这次的考试可谓感触颇深,中公教育发现,行测常识判断的题目共有20题,题目贯穿古今,涵盖中外,其中不乏一些“有意思”的小题目,现在我们就来盘点下2016年的国考常识中那些最“有意思”的题目。

一、最古老的题有没有想过“恐龙”会以怎样的形式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是博物馆里高高的骨架,还是大银幕上逼真的“3D”动画,都不是,它伴随着题目穿越了。

今年的国考常识做到了仅仅依靠我们博大精深的汉语言文化就带你360°领略这远古的神奇生灵,当然,导游是考场上的自己。

下列关于恐龙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通过某个DNA片段克隆出恐龙B.属于脊椎亚门类动物中的哺乳纲C.霸王龙和剑龙都是肉食性动物D.主要活跃在中生代时期(重要提示:本题目依据考生回忆还原,中公教育搜集整理)【答案】D。

中公解析:克隆恐龙需要完整的恐龙基因序列,A项错误;恐龙属于脊椎亚门类动物中的爬行纲,不是哺乳动物,B项错误;剑龙是草食性恐龙,C项错误;恐龙主要活跃在中生代时期,包括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D项正确。

故本题答案选D。

点评:恐龙穿越而来,它以题目的面貌呈现,带来的是对考生能力的综合考查。

这道题不仅要求考生知道恐龙的归属,还要知道高端的克隆技术;不仅要知道它出现的时代,还要了解它的生活习性。

二、最冷的题目冬天来了,雪姑娘也来了,它穿着洁白晶莹的华服,带着精灵翅膀般剔透的面容到考场上来为难你了,你被冻住了吗?下列与雪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大气中有足够的凝结核是形成降雪的必要条件B.食盐可作为融雪物质,是因为盐水的凝固点比纯水高C.“下雪不冷化雪冷”是因为凝固吸热,有降温制冷作用D.“六月飞雪”是文学作品杜撰的场景,不可能在我国境内出现(重要提示:本题目依据考生回忆还原,中公教育搜集整理)【答案】A。

2017宁夏公务员行测备考:语句排序题详解

2017宁夏公务员行测备考:语句排序题详解

2017宁夏公务员行测备考:语句排序题详解2017年1月18日13:40:41 来源:宁夏中公教育通过宁夏公务员考试资讯、大纲可以了解到,《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从事公务员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潜在能力,测试内容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判断推理能力、数理能力、常识应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宁夏中公教育整理了宁夏公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语句排序是言语理解中的一种小题型,题量虽少,但由于并不是很难,需要我们考生保证正确率,不在这种题目上丢分,中公教育专家为各位考生详解这类题目的做法。

一、做题顺序1.看选项缩小审题范围。

2.找中心句:观察各个句子有没有统一围绕的一句话展开,可以通过文段围绕的主要对象即“话题”进行快速判断。

3.关键词做局部确定:关联词、起末词、指代词、顺序词。

4.分析已初步确定的段落结构:总分、分总、总分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例题详解1.抓中心句中心句即文段的立意或主旨,此句可放段首,也可放段位,有时也可放在话题转换词之后。

中心句找到了,也有助于整理文段的写作思路。

例:①经常说话,尤其在生人面前说话,就要尽量说得准确、鲜明、生动,这就可以锻炼大脑的思维能力。

②与生人交谈可以使大脑得到锻炼。

③为了提高工作能力,我们应当经常有意识地与生人交谈。

④不少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当自己与生人交谈时,思维变得敏捷起来,某些没有想到的内容,会出现在脑海里。

⑤有些发明家就是在与生人交谈中受到启发,产生灵感,因而有发明创造的。

A. ②①④⑤③B.②①④③⑤C. ②④①⑤③D.①②④⑤③【答案】A。

中公解析:②句是观点句,应总起全文。

话题围绕“生人交谈”,①句是进一步的解释,④⑤句是例证,证明与生人交谈大脑的思维可以得到锻炼,③句是观点句,由于前文可以进一步推出我们应当如何做。

2.抓关键词关键词是解题的突破口,有助于快速选择正确答案。

关联词语决定复句的先后顺序,重复词揭示话题内在的衔接性,指代词提示前句,顺序词揭示逻辑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汇总>>>宁夏公务员历年真题
中公教育·点击查看行测考点大全
2017宁夏国家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之经典题型解析(二)

通过
宁夏公务员考试资讯、大纲可以了解到,《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从
事公务员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潜在能力,测试内容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
判断推理能力、数理能力、常识应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宁夏中公教育整理了宁夏
公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六)易混同音词辨析
01.包含——里边含有。如:这段话包含好几层意思。
包涵——请人原谅。如:请多包涵。
02.反应——事情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为,名词。如:反应十分强烈。
反映——把客观情况告知上级或有关部门,动词。如:把情况反映到县里。
03.及时——①正赶上时候。如:及时雨。②不拖延。如:及时解决问题。
即时——立即。如:即时投入战斗。
04.启事——公开声明某事的文字,名词。如:征稿启事。
启示——启发,既作动词,也作名词。如:这篇文章给人很大的启示。(这里用作名
词)
05.启用——开启使用。如:启用印章。
起用——重新任用。如:起用退休干部。
06.清净——没有事物打扰。如:耳根清净。
清静——安静,不嘈杂。如:环境清静。
07.溶化——物质在液体中化开。如:糖溶化在水中。
熔化——固体受热后变成液体。如:铁熔化成铁水。
融化——变成水。如:积雪融化了。
08.时势——某一时期的客观形势。如:时势造英雄。
时事——最近发生的国内外大事。如:时事政治。
09.授奖——发奖。如:授奖仪式。
受奖——得奖。如:他立功受奖。
10.熟悉(xī)——知道得清楚。如:熟悉情况。
熟习(xí)——学习得很熟练或了解得很深刻。如:要熟习业务。
11.统率——统辖率领,动词。如:统率三军。
统帅——统领武装力量的最高领导人,名词。如:三军统帅。
12.统治——以政权来控制、管理。如:封建统治。
汇总>>>宁夏公务员历年真题
中公教育·点击查看行测考点大全
统制——统一控制。如:统制军用物资。
13.推脱——推卸,推辞。如:推脱责任。
推托——借故拒绝。如:他推托病了,不肯来。
14.委曲——事情的底细。如:告知委曲。
委屈——因冤枉而难过。如:受委屈。
15.消逝——消失。如:残霞消逝了。
消释——解除。如:误会消释了。
16.形式——事物的形状、结构等。如:内容和形式。
形势——事物的发展趋势。如:形势大好。
17.致病——使得病。如:查明致病原因。
治病——治疗病痛。如:到医院治病。
18.制定——定出。如:制定计划(强调不得变更,必须执行)。
制订——创制拟定。如:制订汉语拼音方案(强调经过草拟修订)。
19.分子——属于某一阶级、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如:知识分子、积极
分子。
份子——①集体送礼时各人分摊的钱。如:凑份子。②泛指做礼物的现金。如:出份
子。
20.终身——一辈子,多就切身之事来说。如:终身大事。
终生——一生,多就事业来说。如:奋斗终生。
21.中止——做事中途停止。如:刚做了一半就中止。
终止——结束,停止。如:演奏终止。
22.眷恋——(对自己喜爱的人或地方)深深地留恋。如:《涉江》流露出诗人对楚
国的无限眷恋。
眷念——想念。如:离别家乡多日,对亲友甚为眷念。
23.界限——尽头处,限度。如:他的野心没有界限。
界线——两个地区分界的线。如:两省不分界线。
24.化妆——用脂粉之类使容貌美丽。如:中学生是不允许化妆的。
化装——①演员修饰容貌。如:化装师。②假扮。如:他化装成敌特工人员。
25.出生——胎儿从母体中分离出来。如:甲子年出生。
出身——指个人早期的经历或身份。如:工人出身。
26.利害——①利益和损害。如:这是利害攸关的事。②难以对付或忍受;剧烈,凶
猛。如:这人可利害;天热得利害。
厉害——难以对付或忍受;剧烈,凶猛。(与利害②相同)
汇总>>>宁夏公务员历年真题
中公教育·点击查看行测考点大全
27.必须——①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的必要,能愿动词。如:学习必须刻苦。②表示
加强命令语气,副词。如:你必须离去。
必需——一定要有的,不可缺少,动词。如:煤和铁是工业所必需的原料。
28.侦察——为弄清作战情况而进行活动。如:敌人正进行火力侦察。
侦查——为确定犯罪事实或犯罪人而进行调查。如:侦查经济案件。
29.学力——在学习上达到的程度。如:同等学力。
学历——学习的经历,指曾在哪些学校肄业或毕业。如:大学本科学历。
30.截止——(到一定时期)停止。如:报名已截止。
截至——截止到(某个时期)。如:截至9月中旬。
31.物质——①独立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如:由精神到物质。②指金
钱、生活资料等。如:物质享受。
物资——生产和生活上所需的物质资料。如:抗旱物资。
32.声明——①公开表示态度和说明立场。如:声明立场。②声明的文告。如:发表
声明。
申明——郑重说明。如:申明理由。
33.竿子——竹竿,截取竹子的主干而成。如:钓竿、百尺竿头。
杆子——有一定用途的细长木头或类似的东西。如:电线杆子。
34.篡改——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经典、理论、政策等)。如:历史不容篡
改。
窜改——改动(成语、文件、古书等)。如:他将“望洋兴叹”窜改成“望山兴
叹”。
35.捉摸(zhuō mō)——猜测;预料(多用于否定句)。如:不可捉摸。
琢磨(zhuó mó)——雕刻和打磨玉石,引申为加工而使之精美。如:文章几经琢磨。
琢磨(zuó mo)——反复思考,考虑。如:他琢磨了好半天。
36.征(zhēng)候——发生某种情况的迹象,“征”指迹象。如:病人有好的征候。
症(zhèng)候——病情,病状。如:肺结核有咳嗽的症候。

更多内容,一起来看看宁夏公务员考试课程是如何设置教学的!
中公教育宁夏公务员考试培训与辅导专家提醒您,备考有计划,才能在公考大战中拔
得头筹!宁夏公务员考试题库邀请您一同刷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