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详解
陕西高考理综试题

陕西高考理综试题陕西高考理综试题一、选择题(共5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0分)1. 下列哪个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一周期?A. 氢B. 氦C. 锂D. 硼2. 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是?A. 土星B. 木星C. 地球D. 天王星3. 下列哪种珊瑚礁类型建立在河口附近的岩层上?A. 红珊瑚礁B. 悬空礁C. 开放礁D. 环礁4. 空气质量指数(AQI)是衡量空气质量的一种重要指标,其中,AQI 在0-50之间表示什么等级的空气质量?A. 良好B. 轻度污染C. 中度污染D. 重度污染5. 下列哪个元素在自然界中居多为气态?A. 氧B. 氮C. 氢D. 碳二、判断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 水是唯一能够同时存在于固态、液态和气态的物质。
()2. 红光的波长比蓝光长。
()3. 动作和反作用力总是同大小、反向的。
()4.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撒哈拉沙漠。
()5. DNA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存在于细胞的细胞质中。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30分)1. 地球上最高的山峰是______________。
2. 一共有______________节过时间的节气。
3. 鸟类的心脏有______________个腔室。
4. 高密度的天然气是由和二氧化碳压缩而成的。
5. 世界上最大的海是______________海。
四、综合题(共5小题,每小题8分,满分40分)1. 列举出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名称。
2. 陈述一下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各层之间的特点。
3. 解释一下光的折射现象,并给出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
4. 简述一下DNA的结构和功能。
5. 描述一下碳循环的过程。
五、应用题(共5小题,每小题10分,满分50分)1. 有一个长方形花园,其中一条边长16米,另一条边长20米。
园内建了一条宽度相等的小路,将花园分为两个等面积的区域,请问这条小路的宽度是多少米?2. 按照物质的性质,将以下物质分类:\n a. 蜡烛 b. 酒精水溶液 c. 植物纤维 d. 铁片3. 世界上第一座太阳能发电站是在哪个国家建立的?并简要描述一下太阳能发电的原理。
陕西理综高考试题及答案

陕西理综高考试题及答案近几年,陕西省的高考理综试题备受广大学生关注。
理综科目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三个部分,考察学生对于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实践应用能力。
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一些过去的陕西理综高考试题及其答案,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
物理部分:1. 弹簧对物体的作用力与物体的位移之间的关系是()。
A. 正比B. 反比C. 无关D. 相等答案:A解析:根据胡克定律,弹簧对物体的作用力与物体的位移成正比关系。
2. 射击运动员在比赛前会将枪靶进行调试,根据靶心偏移位置来调整枪支的瞄准点。
若比赛时靶心偏离目标点1cm,该运动员应将枪支偏离多少角度才能使子弹击中目标点?已知枪管与目标点的距离为10m,子弹的初速度为500m/s。
A. 0.5°B. 1°C. 2°D. 5°答案:B解析:根据运动学中的运动轨迹问题,对于一种自由落体竖直抛射运动,当初速度、角度和高度确定时,射程是一个确定的值。
通过计算可得,当靶心偏离目标点1cm时,应将枪支偏离1°才能使子弹命中目标点。
化学部分:1. 在化学方程式C2H4(g) + H2(g) --> C2H6(g)中,乙烯被还原为乙烷。
下列化学式中,含有氧化剂的是()。
A. 2C2H4(g) + 6O2(g) --> 4CO2(g) + 4H2O(g)B. C2H4(g) + 2Br2(l) --> C2H4Br4(l)C. C2H4(g) + H2(g) --> C2H6(g)D. C2H4(g) + 2O2(g) --> 2CO2(g) + 2H2O(g)答案:D解析:其中氧化剂起着氧化其他物质的作用,由化学式可知,D选项中的氧气充当了氧化剂的角色。
2. 我们知道,铝能与硝酸反应生成氮氧化物。
下列化学方程式中,铝与一种浓硝酸反应生成一种氮氧化物的物质是()。
A. 2Al(s) + 3H2SO4(aq) --> Al2(SO4)3(aq) + 3H2(g)B. 6Al(s) + 8HNO3(aq) --> 3Al2O3(s) + 4H2O(l) + 4NO2(g)C. 2Al(s) + 6HCl(aq) --> 2AlCl3(aq) + 3H2(g)D. 2Al(s) + 3CuCl2(aq) --> 2AlCl3(aq) + 3Cu(s)答案:B解析:由化学方程式可知,选项B中的硝酸与铝反应生成一种氮氧化物(NO2)。
陕西卷高考理综试题真题及参考答案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陕西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D)A.病毒是一类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B.海澡细胞具有细胞核且DNA分子呈环状C.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相同 D.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都具有流动性2.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D)A.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丙酮酸B.有氧呼吸产生的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C.无氧呼吸不需要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的积累D.质量相同时,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多3.若要在普通显微镜下观察到质壁分离、RNA和脂肪,下列四组材料中应选择的一组是(C)A.水稻胚乳和花生子叶 B.天竹葵叶和水稻胚乳C. 紫色洋葱和花生子叶D.天竺葵叶和紫色洋葱4.水中氧含量随水温的升高而下降,生活在寒温带湖泊中的某动物,其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与其生活的水温有关。
右图中能正确表示一定温度范围内动物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随水温变化趋势的曲线是【A】A 甲B。
乙 C.丙 D.丁5..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S)中,可测到静息电位。
给予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膜两侧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
适当降低溶液S中NA+浓度,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可观测到【D】A.静息电位值减小B.静息电位值增大C.动作电位峰值升高D.动作电位峰值降低6.在白花豌豆品种栽培园中,偶然发现了一株开红花的豌豆植株,推测该红花表现型的出现是花色基因突变的结果。
为了确定推测是否正确,应检测和比较红花植株与百花植株中【B】A 白花基因的碱基组成B 花色基因的DNA序列C.细胞的DNA含量D.细胞的RNA含量7.下列各项表达中正确的是【C】A. Na2O2的电子式为NaNaB.106g的乙醇和丙醇混合液完全燃烧生成的CO2为112L(标准状态)C.在氮原子中,质子数为7而种子数不一定为7D.CL-的结构示意图为8.分子式为C3H6CL2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例题异构)【B】A.3中B.4种C.5种D.6种9.下列各组的反应,属于统一反应类型的是【D】A.由溴丙烷睡解制丙醇:由丙烯和水反应制丙醇B.由甲苯硝化制对硝基甲苯:由甲苯氧化制苯甲酸C.由苯乙烷消去制环乙烯:由丙烯加溴制1,2-二溴丙烷D.由乙酸和乙醇制乙酸乙酯:由苯甲酸乙酯水解制苯甲酸和乙醇10.把500ml含有BaCl2和KCl的混合溶液分成5等分,取一份加入含a mol硫酸钠的溶液,恰好是钡离子完全沉淀:令取一份加入b mol硝酸银的溶液,恰好使卤离子完全沉淀,则该混合溶液中钾离子浓度为【D】A.0.1(b-2a)mo l·L-1B.10(2a-b) mo l·L-1C.10(b-a) mo l·L-1D.10(b-2a) mo l·L-111.已知:HCN(aq)与NaOH(aq)反应的△H等于【C】A.-67.7KJ·mo l·L-1B.-43.5 KJ·mo l·L-1C.+43.5 KJ·mo l·L-1D.+67.7 KJ·mo l·L-112.根据右图,可判断出下列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A)A.2Ag(s) + Cd2+(s) = 2Ag(s) + Cd(s)B. Co2+(aq)+ Cd(s) = Co(s)+ Cd2+(aq)C. 2Ag (aq) + Cd(s) = 2Ag(s) Cd2+(aq)D. 2Ag (aq) +Co(s)=2Ag(s)+Co2+(aq)13.下表中评价合理的是二.选择题:本体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陕西省高考理综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解析

陕西省高考理综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解析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可通过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产生紫色反应来区分蛋白质与多肽B.ATP、胰岛素、DNA 的组成元素中都有C、H、O、N、PC.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运输D.组成人体蛋白质非必须氨基酸是人体不能合成的2.发菜是一种能进行固氮作用的蓝细菌,富含蛋白质钙和铁等,可以食用,蒸煮、凉拌皆可。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发菜细胞中不存在既含有蛋白质又含有核酸的结构B.食用发菜对贫血和抽搐有一定的预防作用C.发菜和菠菜中都有细胞壁且组成物质和结构相同D.发菜细胞的细胞膜和核膜等膜结构共同组成了生物膜系统3.与动物细胞相比,高等植物的成熟叶肉细胞特有的细胞结构有()A.叶绿体和核糖体B.叶绿体和细胞壁C.叶绿体和线粒体D.线粒体和中心体4.三倍体西瓜味甜多汁,无子脆嫩,备受人们青睐。
利用二倍体西瓜培育三倍体西瓜依据的原理是()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染色体结构变异D.染色体数目变异5.下列关于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分布在类囊体腔内B.夏季连续阴天,大棚中白天适当增加光照,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提高作物产量C.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学能转变为ATPD.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叶绿体中,C6H12O6的分解发生在线粒体中6.河水携带泥沙流人大海时,泥沙会在入海口淤积形成三角洲,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3种植物群落类型:①以芦苇为主的植物群落(生长在淡水环境中),②以赤碱蓬为主的植物群落(生长在海水环境中),③草甸植物群落(生长在陆地环境中)。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三角洲上的植物群落是通过次生演替形成的,顺序为②①③B.该演替过程中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优势种也在变化C.草甸植物群落虽然长势低矮但仍然具有一定的垂直结构D.此地植物群落演替过程中赤碱蓬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二、综合题7.如图是与细胞增殖和分化有关的图解,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甲图A表示的是____过程,B是____过程。
2023年陕西高考理科综合真题及答案

2023年陕西高考理科综合真题及答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物体内参与生命活动的生物大分子可由单体聚合而成,构成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单体和连接键以及检测生物大分子的试剂等信息如下表。
单体连接键生物大分子检测试剂或染色剂葡萄糖—①—②③蛋白质④⑤—核酸⑥根据表中信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①可以是淀粉或糖原B.②是氨基酸,③是肽键,⑤是碱基C.②和⑤都含有C、H、O、N元素D.④可以是双缩脲试剂,⑥可以是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2.植物叶片中的色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
下列有关叶绿体中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氮元素和镁元素是构成叶绿素分子的重要元素B.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存在于叶绿体中类囊体的薄膜上C.用不同波长的光照射类胡萝卜素溶液,其吸收光谱在蓝紫光区有吸收峰D.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越高,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越慢3.植物可通过呼吸代谢途径的改变来适应缺氧环境。
在无氧条件下,某种植物幼苗的根细的速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胞经呼吸作用释放CO2释放,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A.在时间a之前,植物根细胞无CO2B.a~b时间内植物根细胞存在经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的过程2C.每分子葡萄糖经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时生成的ATP比产生乳酸时的多D.植物根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跨膜运输的过程不需要消耗ATP4.激素调节是哺乳动物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调节方式。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受垂体和下丘脑的调节B.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可促进抗利尿激素的释放C.胸腺可分泌胸腺激素,也是T细胞成熟的场所D.促甲状腺激素可经血液运输到靶细胞发挥作用5.已知某种氨基酸(简称甲)是一种特殊氨基酸,迄今只在某些古菌(古细菌)中发现含有该氨基酸的蛋白质。
2023 陕西高考 理综试卷及解析

2023 陕西高考理综试卷及解析2023年陕西高考理综试卷及解析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DNA复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DNA复制是单向的过程,自5'→3'合成一个新链,自3'→5'合成另一个新链。
B. DNA复制是双向的过程,自5'→3'合成一个新链,自3'→5'合成另一个新链。
C. DNA复制是单向的过程,只有自5'→3'合成一个新链。
D. DNA复制是双向的过程,只有自5'→3'合成一个新链。
解析:正确答案是B。
DNA复制是双向的过程,DNA链的两端分别作为起始点,向两个方向进行合成。
2. 下列关于细胞减数分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减数分裂是有丝分裂的一种特殊形式。
B. 减数分裂包括两个连续的细胞分裂过程。
C. 细胞减数分裂的最终产物是四个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
D. 减数分裂是用于有性生殖的细胞分裂方式。
解析:正确答案是B。
减数分裂只包括一个细胞分裂过程,最终产物是四个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
3. 下列关于能量转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光能可以转化为热能,但不能转化为化学能。
B. 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但不能转化为机械能。
C. 热能可以转化为化学能,但不能转化为电能。
D. 机械能可以转化为光能,但不能转化为电能。
解析:正确答案是B。
化学能可以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热能,热能可以再转化为机械能。
二、解答题1. 简述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解析: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组成。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层包裹,具有选择性通透性;细胞质是细胞的内部物质,包括细胞器和细胞液;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负责遗传信息的传递和细胞活动的调控。
细胞具有多种功能,包括物质运输、代谢、遗传等。
细胞膜通过通道蛋白和载体蛋白调控物质的进出,维持细胞内外的物质平衡;细胞质内的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等参与代谢过程,合成和分解物质,提供能量和合成物质;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携带遗传信息,通过DNA复制和基因表达使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
陕西理综试题及答案

陕西理综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B. 电子在原子核外做圆周运动C. 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D. 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答案:B2.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能量可以被创造B. 能量可以被消灭C. 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D. 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答案:C3. 下列关于光的折射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B. 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减小C.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D. 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答案:B4.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电磁波的()。
A. 红外线B. 紫外线C. 可见光D. 以上都是答案:D5. 根据欧姆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B. 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C. 电流一定时,电阻与电压成正比D. 电阻一定时,电压与电流成反比答案:A6. 下列关于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能量守恒B. 能量可以被创造C. 能量可以被转移D. 能量可以被转化答案:B7. 下列关于电磁感应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会产生感应电流B. 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和导体运动方向有关C. 感应电流的大小与磁场的强度和导体运动速度有关D. 感应电流的大小与导体的电阻无关答案:D8. 下列关于核裂变和核聚变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核裂变是重核分裂成轻核的过程B. 核聚变是轻核聚合成重核的过程C. 核裂变和核聚变都会释放能量D. 核裂变和核聚变都需要极高的温度答案:D9. 下列关于相对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时间是相对的B. 质量是相对的C. 光速是相对的D. 长度是相对的答案:C10. 下列关于量子力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陕西高中理综试题及答案

陕西高中理综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根据题目所给的化学方程式,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配平方程式?A. 2Al + 3H2O → Al2O3 + 3H2B. 2Al + 3H2O → Al2O3 + 6H2C. 4Al + 3H2O → 2Al2O3 + 3H2D. 2Al + 3H2O → Al2O3 + 3H2答案:C2. 在物理学中,下列哪个选项描述的是能量守恒定律?A. 能量可以被创造或毁灭。
B. 能量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但其总量不变。
C. 能量只能转化为热能。
D. 能量只能在特定条件下转化。
答案:B3. 根据题目所给的生物遗传题,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基因型?A. AaBbCcB. AABbCcC. AaBBccD. AaBBCc答案:A4. 在地理学中,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关于洋流的描述?A. 洋流是海洋中的水流,它们是静止的。
B. 洋流是海洋中的水流,它们总是向西流动。
C. 洋流是海洋中的水流,它们可以是暖流或寒流。
D. 洋流是海洋中的水流,它们是由风力驱动的。
答案:C5. 根据题目所给的数学问题,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二次方程的解?A. x = 2, -1B. x = 1, -2C. x = 3, -4D. x = 0, 2答案:A6. 在化学实验中,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实验操作?A. 使用酒精灯加热试管时,试管口朝上。
B. 将固体物质直接加入到热的液体中。
C. 用滴管滴加试剂时,滴管尖端接触容器壁。
D. 将试管中的液体倒入烧杯时,使用玻璃棒引流。
答案:D7. 在物理学中,下列哪个选项描述的是牛顿第三定律?A.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C.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不等,方向相反。
D.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不等,方向相同。
答案:A8. 根据题目所给的生物进化题,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进化论观点?A. 物种是不变的。
B. 物种是逐渐演化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 e 20 C u 64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6分。
)1.下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 点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 .2.某种病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后,机体可以对该靶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其中有A . 效应B 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白细胞介素消灭B . 效应B 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C . 效应T 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外毒素消灭D . 效应T 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3.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 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A . 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 型B . 达到K 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C . 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D . 种群的增长速度逐步降低4.通过发酵罐发酵可大规模生产谷氨酸,生产中常用的菌种是好氧的谷氨酸棒状杆菌。
下面有关谷氨酸发酵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 . 溶氧充足时,发酵液中有乳酸的累积 ++++++++-----++++++++ --------+++++-------- --------+++++-------- ++++++++-----++++++++ S ++++++++-----++++++++ --------+++++-------- --------+++++-------- ++++++++-----++++++++S ++++++++-----++++++++ --------+++++-------- --------+++++-------- ++++++++-----++++++++ S ++++++++-----++++++++ --------+++++-------- --------+++++-------- ++++++++-----++++++++ S放 射 性 颗 粒 数/%B . 发酵液中碳源和氮源比例的变化不影响谷氨酸的产量C . 菌体中谷氨酸的排出,有利于谷氨酸的合成和产量的提高D . 发酵液PH 呈碱性时,有利于谷氨酸棒状杆菌生成乙酰谷氨酰胺5.下图表示用3H-亮氨酸标记细胞内的分泌蛋白,追踪不同时间具有放射性的分泌蛋白颗料在细胞分布情况和运输过程。
其中正确的是6.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SO 2的量B .臭氧的体积分数超过10-4℅的空气有利于人体健康C .P H 在5.6-7.0之间的降水通常称为酸雨D .含磷合成洗涤剂易于被细菌分解,故不会导致水体污染7.室温时,下列混合溶液的PH 一定小于7的是()A .PH =3的盐酸和PH =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B .PH =3的盐酸和PH =11的氢氧化钡等体积混合C .PH =3的醋酸和PH =11的氢氧化钡等体积混合D .PH =3的硫酸和PH =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8.以惰性电极电解CuSO 4溶液。
若阳极上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0100mol ,则阴极上析出Cu 的质量为( )A. 0.64gB. 1.28gC. 2.56gD.5.12g9.在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e 、H 2、O 2三种气体,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这三放 射 性 颗 粒 数 /% 0 放射 性 颗 粒 数 /% 0 放射 性 颗 粒 数 /% 0 C D种气体的压强(p)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A.P(Ne)>P(H2)>P(O2) B.P(O2) >P(Ne)>P(H2)C.P(H2)>P(O2)>P(Ne) D.P(H2)> P(Ne) >P(O2)10.已知氧化还原反应:2Cu(IO3)2+24KI+12H2SO4=2CuI↓+13I2+12K2SO4+12H2O其中1mol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的电子为()A.10mol B.11mol C.12mol D.13mol11.等物质的量的下列化合物在相应条件下完全分解后得到氧气最多的是()A.KClO3(加MnO2催化剂,加热)B.KMnO4(加热)C.H2O2(水溶液,加MnO2催化剂) D.HgO(加热)12.某有机化合物仅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50,若已知其中氧的质量分数为50%,则分子中碳原子的个数最多为()A.4 B.5 C.6 D.713.右图是恒温下某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示意图。
下列叙述与示意图不相符合....的是()A.反应达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B.该反应达到平衡态Ⅰ后,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态ⅡC.该反应达到平衡态后,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态ⅡD.同一种反应物在平衡态Ⅰ和平衡Ⅱ时浓度不相等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据报道,最近在太阳系外发现了首颗“宜居”行星,其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6.4倍,一个在地球表面重量为600N的人在这个行星表面的重量将变为960N。
由此可推知,该行星的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约为()A、0.5B、2C、3.2D、415.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波速为v=4m/s。
已知坐标原点(x=0)处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a),在下列4幅图中能够正确表示t=0.15s时波形的图是()1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活塞将一定质量的气体封闭在气缸内,活塞与气缸之间无摩擦。
a态是气缸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气体达到的平衡状态,b态是气缸从容器中移出后,在室温(270C)中达到的平衡状态。
气体从a态变化到b态的过程中大气压强保持不变。
若忽略气体分子之间的势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与b态相比,a态的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撞击活塞的个数较多B、与a态相比,b态的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活塞的冲量较大C、在相同时间内,a、b两态的气体分子对活塞的冲量相等D、从a态到b态,气体的内能增加,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对外界释放了热量17.在桌面上有一倒立的玻璃圆锥,其顶点恰好与桌面接触,圆锥的轴(图中虚线)与桌面垂直,过轴线的截面为等边三角形,如图所示。
有一半径为r的圆柱形平行光束垂直入射到圆锥的地面上,光束的中心轴与圆锥的轴重合。
已知玻璃的折射率为1.5,则光束在桌面上形成的光斑半径为()A、rB、1.5rC、2rD、2.5r18.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00的足够长的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它受到沿斜面方向的力F的作用。
力F可按图(a)、(b)(c)、(d)所示的四种方式随时间变化(图中纵坐标是F与mg的比值,力沿斜面向上为正)。
已知此物体在t=0时速度为零,若用v1、v2、v3、v4分别表示上述四种受力情况下物体在3秒末的速率,则这四个速率中最大的是()A、v1B、v2C、v3D、v419.用大量具有一定能力的电子轰击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观测到了一定数目的光谱线。
调高电子的能力在此进行观测,发现光谱线的数目比原来增加了5条。
用△n表示两侧观测中最高激发态的量子数n之差,E表示调高后电子的能量。
根据氢原子的能级图可以判断,△n和E的可能值为()A、△n=1,13.22 eV <E<13.32 eVB、△n=2,13.22 eV <E<13.32 eVC、△n=1,12.75 eV <E<13.06 eVD、△n=2,12.75 eV <E<13.06 Ev20.a、b、c、d是匀强电场中的四个点,它们正好是一个矩形的四个顶点。
电场线与矩形所在的平面平行。
已知a点的电势是20V,b点的电势是24V,d点的电势是4V,如图。
由此可知,c点的电势为()A、4VB、8VC、12VD、24V21.如图所示,LOO’L’为一折线,它所形成的两个角∠LOO’和∠OO’L‘均为450。
折线的右边有一匀强磁场,其方向垂直OO’的方向以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在t=0时刻恰好位于图中所示的位置。
以逆时针方向为导线框中电流的正方向,在下面四幅图中能够正确表示电流—时间(I—t)关系的是(时间以l/v为单位)()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小题,共174分22.(17分)实验题:(1)用示波器观察频率为900Hz的正弦电压信号。
把该信号接入示波器Y输入。
○1当屏幕上出现如图1所示的波形时,应调节钮。
如果正弦波的正负半周均超出了屏幕的范围,应调节钮或钮,或这两个钮配合使用,以使正弦波的整个波形出现在屏幕内。
○2如需要屏幕上正好出现一个完整的正弦波形,应将钮置于位置,然后调节钮。
(2)碰撞的恢复系数的定义为,其中v10和v20分别是碰撞前两物体的速度,v1和v2分别是碰撞后物体的速度。
弹性碰撞的恢复系数e=1,非弹性碰撞的e<1。
某同学借用验证动力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验证弹性碰撞的恢复系数是否为1,实验中使用半径相等的钢质小球1和2(它们之间的碰撞可近似视为弹性碰撞),且小球1的质量大于小球2的质量。
实验步骤如下:安装好实验装置,做好测量前的准备,并记下重锤线所指的位置O。
第一步,不放小球2,让小球1从斜槽上A点由静止滚下,并落在地面上。
重复多次,用尽可能小的圆把小球的所落点圈在里面,其圆心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第二步,把小球2 放在斜槽前端边缘处C点,让小球1从A点由静止滚下,使它们碰撞。
重复多次,并使用与第一步同样的方法分别标出碰撞后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第三步,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三个落地点的平均位置离O点的距离,即线段OM、OP、ON的长度。
上述实验中,○1P点是平均位置,M点是平均位置,N点是平均位置。
○2请写出本实验的原理,写出用测量量表示的恢复系数的表达式。
○3三个落地点距O点的距离OM、OP、ON与实验所用的小球质量是否有关系?。
23.(15分)甲、乙两运动员在训练交接棒的过程中发现:甲经短距离加速后能保持9m/s 的速度跑完全程;乙从起跑后到接棒前的运动是匀加速的。
为了确定乙起跑的时机,需在接力区前适当的位置设置标记。
在某次练习中,甲在接力区前S0=13.5m处作了标记,并以V=9m/s的速度跑到此标记时向乙发出起跑口令。
乙在接力区的前端听到口令时起跑,并恰好在速度达到与甲相同时被甲追上,完成交接棒。
已知接力区的长度为L=20m。
求:(1)此次练习中乙在接棒前的加速度a;(2)在完成交接棒时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