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松花江公路大桥扩建模板

合集下载

滨北线松花江公铁两用桥改建工程总体设计

滨北线松花江公铁两用桥改建工程总体设计

滨北线松花江公铁两用桥改建工程总体设计王合希【摘要】既有线改建工程设计方案要充分考虑新旧设计标准对接、对既有线运输影响、工程造价及建设难度,并需关注方案的可实施性,努力实现新旧工程整体最优.结合滨北线松花江公铁两用桥改建工程的总体设计,分析了该桥址的建设条件;通过对桥位、通航孔跨度、桥型结构等方面进行方案比选,决定采用下游50 m桥位,主桥主通航孔为四跨(96 +2×144 +96)m连续钢桁梁桥,其余为6-96 m简支钢桁桥,引桥采用32 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的建设方案;并对主桥结构设计及指导性施工方案进行了阐述.【期刊名称】《铁道建筑技术》【年(卷),期】2014(000)002【总页数】6页(P14-19)【关键词】公铁两用桥;钢桁梁;改建;总体设计【作者】王合希【作者单位】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2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42.51 工程概况1.1 地理位置滨北线松花江公铁两用桥是既有松花江公铁两用桥的改建工程,位于哈尔滨市区,地理位置见图1。

该桥铁路南岸接哈尔滨东站,北岸与新松蒲站相接,公路道路连接哈尔滨市松北区与道外区,是哈尔滨市东三环的过江通道。

图1 项目地理位置1.2 既有桥概况既有滨北线松花江公铁两用桥是中国最早的公铁两用过江大桥,于1932年动工,1933年12月下层铁路单线桥建成通车,1934年8月上层公路桥建成通车,已运营80年。

该桥孔跨布置为:2-64.0 m钢桁+(80.0+96+80.0)m 悬臂钢桁 +10 -64.0 m 钢桁,铁路桥全长1 065.8 m,公路桥全长1 147.6 m。

运营多年后病害严重,上层公路桥已于2006年12月25日封闭,下层铁路桥采取限速、限量运营,但仍存在安全隐患,危及行车安全。

经评估论证,该桥已是一座高龄、低运能的病害桥,能用到2016年[1]。

该桥的现状如图2所示。

图2 既有滨北线松花江公铁两用桥1.3 主要技术标准(1)设计速度滨北正线设计速度目标值:120 km/h;城市快速路:60 km/h。

鲁班奖资料

鲁班奖资料

哈尔滨松花江大桥扩建工程工程简介一、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哈尔滨松花江大桥扩建工程2.工程类别:市政、园林工程3.工程主要使用功能:城市基础设施4.工程规模:哈尔滨松花江大桥扩建工程,位于原松花江大桥上游,与原松花江公路大桥水平距离净距25米。

桥梁高度、孔径、长度完全对应一致。

建筑面积25086.18m2。

长度1194.58m,工程总造价3.2亿元。

扩建工程结构形式主桥采用15×30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转连续T梁+(59m+7×90m+52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

施工范围K1+995.968—K3+190.548。

桥面全宽21m,与现有公路大桥形成双向十车道运行。

5.工程开工日期开工日期:2010年5月1日6.工程竣工日期竣工日期:2011年8月20日7.工程验收日期验收日期:2011年12月2日8.全面验收单位哈尔滨松北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市松北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哈尔滨市松北区安全监察站黑龙江省公路勘察设计院哈尔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东北林业大学工程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路桥华祥国际工程有限公司9. 工程质量自评等级:合格10.工程质量核定等级及核定单位合格;哈尔滨市松北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11.工程竣工备案单位:哈尔滨市松北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12.承建单位及承建内容: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总承包施工。

13.参建单位及参建内容:路桥华祥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地基基础14.建设单位:哈尔滨松北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15.监理单位:东北林业大学工程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16.设计单位:黑龙江省公路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哈尔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17.质量监督单位:哈尔滨市松北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工程应用了大量创新技术,其中振动液化法打捞深层障碍物和非对称T构悬浇-支架法现浇施工新技术加快了施工进度,提高了工作效率,特别是高寒区全方位大体积砼冬季施工新技术,对东北严寒地区桥梁冬期施工进行了有益探索,为严寒地区桥梁冬期施工积累了丰富经验。

鲁班奖资料

鲁班奖资料

哈尔滨松花江大桥扩建工程创优规划书一、概况工程名称:松花江大桥扩建工程工程地点:哈尔滨原松花江大桥上游25米建设单位:哈尔滨松北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设计单位:黑龙江省公路勘察设计院、哈尔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监理单位:东北林业大学工程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工程概况:哈尔滨松花江公路大桥扩建工程全长1198m,桥梁布置于现有桥梁上游,两桥净距25m,面积25086.18m2,工程采用钻孔群桩基础,引桥采用矩形承台,主桥采用六边形承台,实体墩身,上部工程采用15×30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转连续T梁+(59m+7×90m+52m)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箱梁,主桥箱梁采用单箱双室断面,主跨墩顶高度为5.4m,跨中高度为3.0m,工程总造价28534.98万元。

二、创优规划1)、创优目标通过更新建设理念,健全标准体系,落实全员培训,借鉴先进经验,加强过程控制,强化监督管理,依靠科技攻关,推进管理创新,优化系统集成,完成“确保龙奖杯、争取鲁班奖”的创优目标。

2)、保证措施项目经理:周兵常务副经理:王福来总工程师:王庆成质量总监:王殿博主桥19号‥杨剑主桥20号‥李泉智创优目标保证体系T 梁预制场‥李源主桥16号‥付仕桥面系‥李艳峰主桥17号‥刘斌主桥18号‥刘斌工程部‥王德飞试验室‥赵向东测量队‥任永峰主桥22号‥王呈飞主桥23号‥吴锡键主桥21号‥夏天材设部‥张博质检部‥付海(1)、组织机构及主要职责:为完成“确保龙奖杯、争取鲁班奖”的创优目标,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常务副经理、项目总工程师、质量总监为副组长,项目部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和施工队主要领导为成员的质量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创优工作的组织、监督和实施。

项目经理部设质检部,配备专职质量总监1名,负责本桥的质量管理和监督检查;各施工点配备质检员1名,对工程实施自检、互检、交接检查和质量评定,保证每道工序均在严格的控制下进行。

哈尔滨绕城公路东北环松花江大桥连续梁设计

哈尔滨绕城公路东北环松花江大桥连续梁设计
3 4孔 。
2 6 . 9
大桥全宽 2 . , 8 0m 采用两个分 离的单箱双室箱梁 , 单箱 宽 1 . , 面 净空 组成 为 : .5 m( 全带 )+1 .5 m 3 5m 桥 0 7 安 1 7 ( 行车道 ) +3m( 中央分 隔带 ) + 1 .5 行 车道 ) +0 1 7 m( .
往 由于 配束 的构造需要确 定截 面尺 寸的做法 。 ( )主梁采 用大 悬臂 翼缘板 的单箱 单室薄壁截面 , 2 不仅
恬 降温: 7℃ 一 . ℃- ) 一 一 25 - ℃ 7 4
20 规定 04
( )材料强度及弹性模量 ( 2 见表 2 ) 表 2 材料强度及 弹性模量 ( a MP )
可以提高单位 面积 的惯性 矩 , 提高全 桥 的整体 刚度 和强度 ,
而且 能减少底板 宽度 及下部桥墩 的尺 寸。
( )箱 梁的顶板 厚度 为 0 2 腹 板在 跨 中 4 范围 3 .5m; 9m 内为 0 5 向 支 点 方 向依 次 过 渡 为 0 6 0 7 m、 . 0 m, . 0 m、 . 0 8 底板厚度在跨 中为 0 3 在墩顶根部为 0 9m, .5m; .0m, . 其 间按 16 .5次抛 物线 连续变化。 ( )全桥采用变高度箱型 梁 , 梁根 部高度 为 7 7 m , 4 箱 . 为跨径的 1 7 9, /1 . 箱梁跨 中高度为 3 0m , . 为跨径 的 14 , / 6
2 箱 梁尺寸的拟定
拟定上部结构尺寸 的原则是 尽量减轻 主梁的 自重 , 增加 截面 的有效承载能力 , 为此我们做如下考 虑 : ( )采用大 吨位 预应 力张拉锚 固体 系 , 1 最大极 限张拉 力 为 3 8 N , 6 0k 这样能充分发挥箱梁顶 、 底板 的潜力 , 克服 了以

冰城北跃——哈尔滨市松花江大桥扩建纪实

冰城北跃——哈尔滨市松花江大桥扩建纪实
市政 府 决定 扩建 松花 江大桥 。 1 3日,国 家 发 改 委 正 式 批 复 了哈 尔 滨 松 花江 大 桥 扩 建 工程 项 目建 议 书 . 目 项
2 1 年 6 1 , 国 家 发 改 总 投 资 5.7 元 。哈 尔 滨 市 发 改 委 积 O 0 月 3臼 5亿 委 正式批 复了哈尔 滨松 花江 极 会 同松 北 区抓 紧 履 行 松 花 江 大 桥 扩 大桥 扩建 工程项 目建 议书 , ; 建 工 程 可 研 报 告 、 步 设 计 的 审 批 程 初 项 目总投资5 5 亿 元 ,大桥 .7 序 . 市 政 府 批 准 开工 建 设 . 保 大 桥 报 确 扩建工程正式拉开序幕 。 2 1年 底 建 成投 入使 用 。 01
中交 第一 公 路 工程 局有 限公 司在 激

剪子 形 状 , 长 1 6 米 是 当时 全 国 公 全 5 5
路 桥 之 最 也 是 解 放 后 五 十 年 来 黑 龙 江 省 松花江 流 域 上建 设 的 第一座 特大 型 永
体。 大桥工期5 天. 1 工程 质量参照鲁班奖标 i 烈的竞争 中中标哈尔滨 松花江 大桥 扩建工 8
■ 施工速度快 ,展现公路 一局风 采
争取 和 不 懈 努 力 , 松花 江 大 桥 扩 建 工 程
高 温 灼 烤 得 消瘦 黝黑 。 向笔 者 介 绍 了 他
扩建 的新桥位置选 定在现有大桥上游 2米处 , 5 两桥桥 梁高度 、 孔径、 度对应一 长



致. 主桥长”9 。 眯 上部结构为9 跨变截面单 箱单室预 应 力混 凝土连 续 箱梁 . 最大 跨径 9 米. O 下部结构 为主墩 采用实体 式墩 破冰
图 常 魁 星

沉浮式钢套箱在哈尔滨松花江公路大桥基础施工中的应用模板

沉浮式钢套箱在哈尔滨松花江公路大桥基础施工中的应用模板

沉浮式钢套箱在哈尔滨松花江公路大桥基础施工中的应用目录一、概况二、沉浮式钢套箱总体设计三、沉浮式钢套箱加工制造与实施四、沉浮式钢套箱适用范围与经济效益五、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一、概况哈尔滨松花江公路大桥, 在主桥深水基础3#及4#墩的承台和躯体施工中, 将一般大桥围水施工采用的双壁钢壳沉井改革为沉浮式钢套箱, 改变了原施工设计方案。

改革后的主要特点是: 1.在套箱的内壁增设衬板, 使内壁与封底混凝土隔离, 以便克服阻力上浮, 并可重复周转使用;2.套箱设有开闭式大门, 呈凹型箱状, 浮运就位后, 分节组拼下沉, 为利用在双体船上钻孔作业、取消方桩平台创造了条件;3.基桩施工可与套箱制做加工同步进行, 缩短整个施工周期。

沉浮式钢套箱是经过重复研讨构思后提出设计方案、进行结构设计和加工制造的。

在设计过程中, 哈尔滨船舶修造厂设计科( 现改黑龙江航运勘察设计院) 给予了大力协助, 曾提出过具体改进意见。

对完善设计和验算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并由该厂承担了全( 图1 桥式图请放大看)二、沉浮式钢套箱总体设计(一)设计构思, 一是3#、箱。

图2利用钢套箱作深水基础施工, 国内、外桥梁工程中均有应用, 但在本桥3#、4#墩施工中, 若按常规使用方法, 钢套箱就不能重复利用, 因而, 两个墩就需要加工两个钢套箱。

钢材用量大, 投资也多。

同时由于水下切割工艺实施困难、切割回收只有50%, 大量钢材就要白白浪费掉。

回收部分再重复利用也有困难。

因而周转使用钢套箱, 节约大量钢材和资金, 是摆在设计者面前一个课题。

要重复利用钢套箱, 必须具有以下条件:1.钢套箱能依靠自重加水下沉, 又能依靠浮力上浮;2.在套箱内与封底混凝土间必须采取减少摩阻力的措施, 以保证套箱顺利上浮;3.套箱必须是能分解又能组拼的结构, 以便利用船吊进行组装、分解, 进入和退出墩位。

根据上述设计构思, 设计者从套箱的构造和使用, 对其各细部做了详细设计。

滨北线松花江公铁两用桥改建工程江北市政引桥方案设计

滨北线松花江公铁两用桥改建工程江北市政引桥方案设计

滨北线松花江公铁两用桥改建工程江北市政引桥方案设计摘要:既有公铁两用桥中公路桥已经废弃,铁路桥已运营近76年,在下游50m处新建公铁两用桥梁,本方案就江北市政引桥整体及其控制节点部位进行了比选。

关键词:公铁两用桥、市政、江北引桥、方案、比选一.概况1.工程概况本项目为既有滨北线松花江公铁两用桥改建工程,位于哈尔滨市东部,连接哈市松北区与主城区。

滨北线松花江公铁两用桥改建工程的建设,增加过江联系通道,加强区域之间的交通联系,对缓解市区过江交通压力,重新分配城市过江交通流量,彻底解除滨北线松花江铁路过江通道、城市道路交通瓶颈和安全隐患以及改善哈尔滨市铁路、城市道路路网的布局,提高综合运输能力,发展地方经济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本项目“滨北线松花江公铁两用桥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2013年度北京市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一等奖”。

2.工程场地自然条件2.1.地形、地貌哈尔滨市区地貌特征受松花江水系控制,按成因形态分为剥蚀堆积、洪积平原和侵蚀堆积冲积河谷平原。

前者分布在哈尔滨南部,地势较高,具缓坡漫岗状起伏;后者为松花江水系冲积而成,地貌低平,微地貌发育。

进一步按形态单元划分为岗阜状平原、松花江阶地、松花江高漫滩和松花江低漫滩,哈尔滨市地势南高北低,地形坡向松花江及阿什河谷。

2.2.岩土工程地质条件根据据钻孔揭示,推荐桥位及比较桥位处从上至下的地层如下:填筑土:层厚0.5~5.0m;冲填土:勘探揭示厚度3.3~12.3m;杂填土:勘探揭示厚度1~3m;粉质黏土:厚2~6m;淤泥质粉质黏土:厚0~9m;粉、细、中、粗、砾砂:厚9~20m,潮湿~饱和,稍密~中密;粉质黏土:厚2~10m;粉、细、中、粗砂:厚20~30m,饱和,中密;砂质泥岩,灰绿或灰黑色,厚-巨厚层状,夹粉砂岩、砂岩。

全风化带厚度4.9~8.0m,Ⅲ级硬土;强风化带厚度6.2~11.3m,Ⅳ级软石;弱风化以上为Ⅳ级软石2.3.气象及水文地质条件哈尔滨地处中纬度大陆东岸,属于寒温带季风气候区,具有明显的大陆季风气候特征。

松花江大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061024

松花江大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061024

投入本合同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表
投入本合同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表
第2页共2页
图1 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框图
图3-2 承台、系梁施工工艺框图
图3-3 墩台、盖梁施工工艺框图
图3-4 纵向钢绞线张拉工艺框图






图3-5 现浇预应力连续箱梁施工工艺框图
图3-6 混凝土施工工艺框图
图3-7 悬臂灌注施工工序流程
图3-8 悬灌施工工序流程
表五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梁场平面布置图
图1 40mT梁预制场施工平面图
图2 主桥梁段示意图
图3 主桥连续梁合拢及体系转换示意图)
c)
d)
说明:
1.图上所有尺寸均以米计。

2.此桥为江西岸施工便桥,3跨120米长。

江东岸为2跨80米,结构形式和跨度同上图。

图4 施工便桥简图
图5 挂篮结构示意图
图6 托架结构示意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尔滨松花江公路大桥扩建工程南岸引桥工程现浇连续箱梁支架及模板安全施工方案哈尔滨市第二市政工程公司2011年3月一、工程概况哈尔滨松花江公路大桥扩建工程南岸引桥工程位于原松花江公路大桥南岸引桥的西侧,部分走向沿松花江堤防,毗邻松花江边。

本公司承建的桥梁工程连续箱梁部分有:东引桥DY0-DY5,友谊西路接线桥YX6-YX12,直引桥ZY0-ZY6。

地面土质为填筑土,杂色,充填物有碎石,砂砾及粘土,稍湿-饱和,可塑状态,层厚1.6M-8.1M。

在钻孔桩及承台施工过程中,原地面土层破坏较大,需要处理泥浆坑及管线探沟。

桥位处无地表水且土质透水性不好,雨天无大面积积水现象。

地面高程为115.50m-122.52m,地下水位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约为114.5m。

根据现场地形地貌及水文地质情况,现分别叙述如下:东引桥DY0-DY5:东引桥现浇连续箱梁283m,宽14.1m-25.4m,5跨,跨径50m+3X61m+50m。

DY0-DY4段箱梁地处江堤上。

其中DY0-DY2段箱梁梁底地面是沥青面层的道路。

DY3-DY4段箱梁梁底地面为江堤堤顶绿地。

DY4-DY5段箱梁梁底位于江堤护坡岸边。

DY5桥墩座落在江水中。

箱梁跨越江堤高差6m。

DY5桥墩下部施工时,用杂土筑岛围堰,土质松散软弱不稳定,根据以上情况,拟定DY0-DY4段箱梁支架采用满堂红WDJ碗扣式Φ48mm钢管支架进行现场连续箱梁施工,支架位于沥青路面上的利用沥青路面做支架基础,为保护沥青路面,钢管立杆调底座下垫15cm×15cm木方,翼缘板下钢管立杆垫钢板垫。

支架位于绿地上的做整体砼板的支架基础。

DY4-DY5江堤边至江水中段箱梁支架采用贝雷梁、工字钢、大型钢管柱支架,采用高h=300mm-500mm的工字钢型钢做钢梁,外径D=500mm的钢管做墩柱,采用D=273mm钢管振压桩做箱梁支架深基础,进行现浇连续箱梁的施工。

友谊西路接线桥YX6-YX12:友谊西路接线桥现浇连续箱梁198.12m、宽8.9m-10m,6跨跨径6*33.035m,YX6-YX10段地面为新近填积的松散粘土,是2010年8月修建友谊西路道路时,南北两条道路中间填积的绿地,填积时没有碾压,层厚3.5m以上,YX10-YX12段跨越松花江浮船越江通道及部分江堤绿地,通道两侧地面高差3m,边坡土质松散不稳定,根据以上情况,拟将YX6-YX12段现浇连续箱梁采用满堂红WDJ碗扣式Φ48mm 钢管支架进行箱梁的施工,处理不稳定的地基,保证支架承载的要求。

为保证浮桥通道的交通正常通行,通道处无法使用满堂红式钢管支架,拟设置一处净宽3.5m的门式钢架,解决越江车辆的通行问题。

门式钢架做砼条形浅基础。

满堂红支架浇筑整体砼板做支架基础。

直引桥ZY0-ZY6:直引桥连续箱梁183.33m宽12.9m,6跨,跨径为23.49m-38m,其中ZY0-ZY3段长89m,拟变更为钢箱梁,ZY3-ZY6段为现浇砼连续箱梁,该段跨越半幅友谊路及江堤堤顶,与主桥交接在ZY6桥墩,江堤堤顶有绿地及道路,ZY5-ZY6地面为江堤边坡及松花江岸边,高差6m,ZY6桥墩处在江水中,ZY6桥墩下部施工时筑岛围堰土质松散不稳定。

根据以上情况,ZY3-ZY5段拟采用满堂红WDJ碗扣式Φ48钢管支架进行现浇箱梁的施工,处理支架基础,浇筑整体砼板做支架基础。

跨友谊路部分做双孔净宽3.5m的门式钢架保证友谊路的交通通行。

ZY5-ZY6江堤边至江水中段箱梁支架,采用贝雷梁、工字钢、大型钢管柱支架。

采用高h=300mm-500mm的工字钢型钢做钢梁,外径D=500mm 的钢管做墩柱,D=273mm钢管振压桩做箱梁支架深基础,以解决松花江岸边支架承载力的要求。

(平面位置见附图)二、支架架设及支架承载力验算东引桥DY0-DY4,友谊西路接线桥YX6--YX12,直引桥ZY3-ZY5段现浇连续箱梁支架采用WDJ碗扣式钢管支架。

荷载组合:箱梁自重:105.4KN/m2 ,模板及施工荷载:18.25KN/m2。

合计:123.65KN/m2 。

(一)、10×10cm2 木方验算:抗弯:σ=M/W=1/8×123.65KN/m2×0.3m×(0.6m)2/17×10-5m3= 9.8N/mm2 <[σW ]=13N/mm2(满足要求)挠度:f=5×123.65KN/m2×0.3m×(0.6m)4/384×10000N/mm2×(0.1m)4 /12=0.8mm<L/400=600mm/400=1.5mm(满足要求)(二)、支架验算:支架搭设间距为:1.东引桥DY0-DY4“支架一”横梁处中心前后各3m,即6m宽范围内,选横杆间距0.3m χ0.6m ,横杆竖向布距0.6m ,设该支架每平方米可承担荷载为G 1?G 1=40KN ×0.6=222.22KN/㎡>G 内=123.65KN/㎡验算稳定性:=G 1G 内222.22KN/㎡123.65KN/㎡=1.8>1.3=δ(满足要求)G 内——“支架一”横梁处荷载组合δ—稳定系数(“支架三”横梁内的支架型式同“支架一”横梁处)2.“支架一”横梁处以外的支架,选横杆间距0.6m χ0.6m ,横杆竖向步距0.6m ,设该支架每平方米可承担荷载为G 2?==62.61KN/㎡G 外111.11KN/㎡>×0.640KN G 2=验算稳定性:1.31.78>δ=62.61KN/㎡111.11KN/㎡G 外G 2==(满足要求)G 外—“支架一”横梁以外的荷载组合。

(“支架二”、“支架三”的支架型式同“支架一”横梁以外的支架型式)3.友谊西路接线桥YX6-YX10、YX11-YX12 直引桥ZY3-ZY5段支点横梁处6m 范围内采用横杆间距0.6m χ0.6m 横杆竖向步距0.6m ,稳定性验算:(满足要求)==G G 支111.11KN/㎡69.29KN/㎡=1.6>δ 1.3G 支—直引桥横梁处的荷载组合跨中处采用横杆间距0.6m χ0.9m ,横杆竖向步距0.6m ,稳定性验算: (满足要求)==G'G 变40KN/0.6m ×0.9m 47.09KN/㎡=1.57>δ 1.3G 变—直引桥箱梁变截面处的荷载组合(三)、15×15cm 2木方验算支架立杆座落在沥青路面时,为保护新建沥青路面及提高承载能力,支架下垫15×15cm 2木方,由立杆调底座连接,底座下钢垫板面积为:12×15cm 2,碗扣支架平均高5.4m 计。

立杆上荷载:G 1 =123.65KN/m 2×(0.3m ×0.6m)/根=22.26KN/根钢管支架重:G 2=20m ×44.1N/m=882N (每根立杆承担的钢管自重)荷载合计: G=G 1+G 2=22.26KN+0.882KN=23.142kN木方承压强度:[σw ]=4.1N/mm 2钢垫板下木方承压面积:12×15cm 2[σw ]×12×15cm 2=4.1N/mm 2×120mm ×150mm=73.8kN >G=23.142KN (满足要求)(四)、沥青混凝土路面受压承载力计算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沥青混凝土路面承载能力为:300KN/m 2 15×15cm 2木方下沥青混凝土路面承压面积为:S=0.15m ×0.6m=0.09m 2则:承载能力:f=300KN/m2×0.09m2=27kN>G=23.142KN(满足要求) (五)、20Cm厚素混凝土板验算C30混凝土,抗拉强度R=1.75MPa钢垫板面积:S=120mm×120mm则:承载能力:f=120mm×120mm×1.75N/mm2=25.2kN>G=23.142KN (满足要求)(六)、碗扣支架地基承载力验算上部荷载:G0=123.65KN/m2碗扣支架重:G20=882N/0.18m2=4.9KN/m2荷载合计:G= G0+ G20=123.65KN/m2+4.9KN/m2=128.55KN/m2<[σw]=143KN/m2(满足要求)[σw]取新近填积经人工处理后的填筑土。

根据南岸引桥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结论,现浇连续箱梁支架下的地基为填筑土,厚度3m~6m。

(七)、碗扣式钢管支架的搭设1、搭设方法及要求:在处理好的地基上放线安放立杆底座,架设在坚实平整地基基础上的支架,其立杆底座可直接用立杆垫座,地势不平或重载支架底部应用立杆可调座,当相邻立杆地基高差小于0.6m时可直接用立杆可调底座调整立杆高度,使立杆碗扣接头处于同一水平面内。

当相邻立杆高差大于0.6m时,则可先调整立杆节间(即对于高差超过0.6m的地基,相应增加一个节间0.6m),使同一层碗扣接头的高差小于0.6m,再用立杆可调座调整高度,使其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在安放好的底座上插入立杆,第一层立杆应采用3.0m和1.8m长两种不同长度立杆相互交错,参差布置,使立杆接头相互错开。

上面各层均采用3m长立杆接长,顶部再用1.8m长立杆找平,立杆的接头是靠焊于立杆顶端的连接管承插而成。

在装立杆的同时应及时设置扫地杆,将立杆连结成一个整体,以保证框架的整体稳定性。

立杆同横杆的连接是靠碗扣接头,连接横杆时,先将横杆接头插入下碗扣的周边带齿的圆槽内,将上碗扣沿限位销滑下扣住横杆接头,并顺时针旋转扣紧,用铁锤敲击几下即能牢固锁紧。

碗扣式钢管支架底层的搭设十分关键,因此要严格控制搭设质量。

当组装完两层横杆后,首先应检查并调整水平框架的直角度及纵向直线度。

其次应检查横杆的水平度,并通过调整立杆的可调座使横杆间水平偏差小于L/400(L为框架长度)。

纵向直线度偏差小于L/200,直角度小于 3.5°。

同时,应逐个检查立杆底脚,看有无浮地松动情况,当底层架检查符合要求后,检查所有碗扣接头,并锁紧。

安装斜杆和剪刀撑,在支架的外侧,每隔4-7根立杆沿框架的全高设置双杆剪刀撑,剪刀撑一般用扣件与立杆连接牢固。

斜杆应尽量在框架节点上(即斜杆接头同横杆接头装在同一碗扣接头内),不能布置在节点上时,可呈错节布置(即斜杆接头同横杆接装在同一碗扣接头内)支架在拐角边缘及端部必须设置斜杆,中间可均匀间隔布置,斜杆必须双侧对称布置,分布均匀。

斜杆即可以用碗扣式系列斜杆,也可以用钢管和扣件代替,这样可以使斜杆的设置不受碗扣接头内所装杆件数量的限制,布置更加灵活。

支架除布置碗扣式斜杆外,还可设置竖向扣件式剪刀撑及水平纵向剪刀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