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选修4过关检测试题
化学苏教版高二选修四试题:专题3_第二单元_溶液的酸碱性_第1课时课后达标检测

课后达标检测[基础巩固]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强酸的水溶液中不存在OH-B.pH=0的溶液是酸性最强的溶液C.在温度不变时,水溶液中c(H+)和c(OH-)不能同时增大D.某温度下,纯水中c(H+)=2×10-7 mol·L-1,其呈酸性解析:选C。
任何水溶液中都存在水的电离平衡,无论酸性还是碱性溶液都存在H+和OH-,A项错误;pH只能用来表示稀溶液的酸碱性,当pH=0时,c(H+) =1 mol·L-1,溶液酸性并不是太强,B项错误;水溶液的酸碱性由c(H+)和c(OH-)相对大小决定,若纯水中c(H+)=c(OH-)=2×10-7mol·L-1,该溶液呈中性,D项错误;在温度不变时,使水的电离平衡移动,只能改变溶液中c(H+)或c(OH-),故水溶液中c(H+)和c(OH-)不能同时增大,C项正确。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pH试纸测定氯水的pHB.pH试纸使用前要用蒸馏水润湿C.用广范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3.2D.pH计能较准确地测定溶液的酸碱度解析:选D。
氯水具有漂白性,不能用pH试纸测定其pH,A项错误;pH试纸使用前若用蒸馏水润湿,则相当于将待测溶液稀释,可能会引起误差,B项错误;用广范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都是整数,不可能是小数,C项错误;pH计是能较准确测定溶液pH的一种仪器,D项正确。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95 ℃纯水的pH<7,说明加热可导致水呈酸性B.pH=3的醋酸溶液,稀释至10倍后pH=4C.0.2 mol·L-1的盐酸与等体积水混合后pH=1D.pH=3的醋酸溶液与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7解析:选C。
95 ℃的水尽管pH<7,但因其电离出的c(H+)=c(OH-),故仍呈中性,A错;醋酸为弱酸,pH=3的醋酸稀释10倍时,促进其电离,故3<pH<4,B错;pH=3的醋酸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时,醋酸过量,pH<7,D错。
20XX高二化学选修4考试试题及答案.doc

2017高二化学选修4考试试题及答案高二化学选修4考试试题可能用到的部分原子量:H 1 C 12 O 16 S 32 Na 23第I卷(共36分)一、单选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
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①天然气②太阳能③风能④石油⑤煤⑥生物质能⑦核能⑧氢能A.①②③④B.②③⑥⑧C.①②⑤⑥⑦⑧D.③④⑤⑥⑦⑧2、氨水有下列平衡:NH3 H2O=NH4+ + OH 当其它条件不变时,改变下列条件,平衡向左移动,且c(NH4+)增大的是A.加NaOHB.加盐酸C.加NH4ClD.加热3、铜锌原电池(如图)工作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正极反应为:Cu2++2e = CuB.电池反应为:Zn+Cu2+=Zn2+ +CuC.在外电路中,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D.盐桥中的K+移向ZnSO4溶液4、在由水电离产生的c(H+)=1 10 14mol/L的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K+、Ba2+、Cl 、NO3B.Na+、Ca2+、I 、NO3C.NH4+、Al3+、Br 、SO42D.K+、Na+、HCO3 、SO425、已知:Ksp(AgCl)=1.8 10 10,Ksp(AgI)=1.5 10 16 ,Ksp(AgBr)=7.7 10 13,则下列难溶盐的饱和溶液中,Ag+浓度大小顺序正确的是A.AgCl AgI AgBrB.AgCl AgBr AgIC.AgBr AgCl AgID.AgBr AgI AgCl6、已知:△G=△H-T△S,△H为焓变,T为热力学温度,△S熵变,当△G 0时反应能自发进行,△G 0时反应不能自发进行,据此,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熵变大于零的反应肯定能自发进行B.焓变小于零的反应肯定能自发进行C.焓变大于零的反应肯定不能自发进行D.焓变小于零且熵变大于零的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二、双选题(本题包括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化学人教版高二选修4自我小测: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平衡

自我小测第1课时化学平衡状态夯基达标1.在密闭容器中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状态。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N2、H2不再化合B.N2、H2、NH3浓度不再变化C.N2、H2、NH3的质量相等D.改变条件,N2、H2、NH3的浓度也不再变化2.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Δ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增大B.当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C.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D.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应的ΔH增大3.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2mol·L-1、0.6mol·L-1、0.4mol·L-1,当平衡时,下列数据肯定不正确的是()A.X2为0.4mol·L-1,Y2为1.2mol·L-1B.Y2为1.0mol·L-1C.X2为0.3mol·L-1,Z为0.2mol·L-1D.Z为1.0mol·L-14.在恒温恒容下,当反应容器内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时,下列可逆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的是()5.已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加,逆反应速率减小B.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的增加,从而缩短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C.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D.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6.已知反应的ΔH<0,m+n>q,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入稀有气体使压强增大,平衡将正向移动B.X的正反应速率是Y的逆反应速率的m/n倍C.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D.增加X的物质的量,Y的转化率降低7.已知:ΔH=-1025kJ·mol-1,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
若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相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8.在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进行如下反应:ΔH=-373.2kJ·mol-1,达到平衡后,为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取的正确措施是()A.加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B.加催化剂同时增大压强C.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2D.降低温度同时增大压强9.下图中α为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T为温度,将符合下列反应的图像编号填入括号内。
高二年级化学选修4(全册)综合检测试题整理

高二化学选修四综合测试题参考相对原子量:H:1 Na:23 Mg:24 Al:27 Fe:56 K:39 Cu:64 Ag:108 C:12 O:16 S:32 Cl:35.5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50分)1、改变下列一个条件,通过提高活化分子的百分率来提高反应速率的是A.加热B. 加压C. 加负催化剂D. 加大反应物浓度2、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大的是A.加热 B .不用稀硫酸,改用98 %浓硫酸C.滴加少量CuSO溶液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3、下列变化的嫡变大于零的是A. H2O(l) H> 2O(g) B . CO(g) —CO 2(s)C. NaOH(aq)+HCl(aq) = NaCl(aq)+H 2O D . NH(g)+HCl(g) = NHCl(s)4、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改变时,不能表明反应A(s) +2B(g) C(g) +D(g)已达平衡的是A.混合气体的压强 B .混合气体的密度C.混合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 D . C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浓度5、已知反应X+Y= 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A、X的能量一,定(Wj于MB、Y的能量一,定(Wj于NC、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H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6、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 .将氯化铁溶液加热蒸干最终得不到氯化铁固体B .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C.温度过高对合成氨不利D .常温下,将1mLpH=3W醋酸溶液加水稀释至l00mL,测得其pH<57、在一支25mL的酸式滴定管中盛入0.1mol/L HCl溶液,其液面恰好在5mL刻度处。
若把滴定管内溶液全部放入烧杯中,再用0.1mol/L NaOH溶液进行中和,则所需NaOH§液的体积为A.大于20mLB.小于20mLC.等于20mL D,等于5mL8、强酸和强碱在稀溶液中的中和热可表示为:H +(aq)+OH-(aq尸H2O(l); AH= -57.3 kJ - mol」,又知在溶液中反应有:一 ___ 一一一__ 一. _ 1CHCOOH(aq)+NaOH(aq尸C3COONa(aq)+HO(l) ; AH=Q1J - mol ,■2 HSQ(浓)+NaOH(aq)=)N&SQ(aq)+H2O(l) ; AH= -Q2 kJ mol」一一一,、一. _ 1 HN@aq)+KOH(aq) ------ KNO (aq) +H2O(l) ; AH= -Q3 kJ mol ,11、反应2X (g ) +Y (g ) 2Z (g ); △ H<0(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高二化学检测题基础

高二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测试题(基础)说明:1.本卷试题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Al-27 S-32 Cl-35.5 Fe-56 Cu-64 Zn-65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已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产物的总能量,则反应是()A.放热反应 B.吸热反应 C.有催化剂作用 D.无法判断2、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A.铝片与稀盐酸的反应 B.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C.灼热的炭与CO2的反应 D.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3、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1>△H2的是()A.2H2(g)+O2(g)==2H2O(g);△H1 2H2(g)+O2(g)==2H2O(l);△H2B.S(g)+O2(g)==SO2(g);△H1 S(s)+O2(g)==SO2(g);△H2C.C(s)+1/2O2(g)==CO(g);△H1 C(s)+ O2(g)==CO2 (g);△H2D.H2(g)+ Cl2(g)==2HCl(g);△H1 1/2H2(g)+1/2Cl2(g)==HCl(g);△H24、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时,负极发生的反应()A.2H++2e-= H2 B.2H2O+O2+4e-= 4OH-C.Fe-2e-= Fe2+ D.4OH-+4e-= 2H2O+O25、醋酸(CH3COOH)的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A. 1mol/L CH3COOH溶液的pH约为3B. CH3COOH易溶于水C. 10 mL1mol/L CH3COOH恰好与10 mL 1mol/L NaOH溶液完全反应D. CH3COOH可以和鸡蛋壳反应生成CO26、某学生用下图制作了原电池,其中正确的是()7、对于锌一铜一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装置中,当导线中有1 mol电子通过时,理论上的两极变化是①锌片溶解了32.5 g②锌片增重32.5 g③铜片上析出l g H2④铜片上析出1 mol H2()A.①和③ B.①和④ C.②和③ D.②和④8、将pH=11 NaOH溶液和pH=3的甲酸溶液以等体积混合后,对所得溶液,下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A.c(HCOO-)<c(Na+) B.c(HCOO-)>c(Na+)C.c (H+)<c(OH-) D.c(OH-)>c(HCOO-)9、常温下,用0.1000 mol/LNaOH溶液滴定20.00mL 0.1000 mol/LCH3COOH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点①所示溶液中:c(CH3COO-)+c(OH-)=c(CH3COOH)+c(H+)B.点②所示溶液中:c(Na+)=c(CH3COOH)+c(CH3COO-)C.点③所示溶液中:c(Na+)>c(OH-)>c(CH3COO-)>c(H+)D.滴定过程中可能出现:c(CH3COOH)>c(CH3COO-)>c(H+)>c(Na+)>c(OH-)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00 ℃时,纯水中c(H+)=1×10-6 mol·L-1,pH小于7,此时纯水显酸性B.pH=12的烧碱和氢氧化钡溶液,二者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2:1C.pH=3的盐酸与pH=5的硫酸等体积混合,pH=3.3D.0.1 mol·L-1 CH3COOH溶液,c(CH3COOH)>c(CH3COO-)11、对于反应2NO(g)+O2(g)2NO2(g) △H<0,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则()A.平衡正向移动 B.平衡逆向移动C.正反应反应速率减小 D.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12、反应A(g)+B(g) C(g) +D(g) 发生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H表示反应的焓变。
高中化学选修4试题及答案

高中化学选修4试题及答案电化学是高中化学选修四的重点学习内容,知识点你都掌握了多少呢?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高中化学选修四试题及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化学选修四试题高中化学选修四试题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1.解析:该装置的左边是燃料电池,右边是电解池。
a极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Cu极与电池正极连接,故为阳极;当铜片溶解了12.8 g 时,失去了电子12.8 g÷64 g/mol×2=0.4 mol,于是a极上O2得到电子也是0.4 mol,则消耗O2的物质的量是0.1 mol,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 L。
答案:D2.解析:铁锅表面的油污用水刷洗掉后,铁直接与空气接触,而且铁锅刷洗后,表面有水,极易生锈;铁刀用凡士林涂抹后,使Fe与空气隔绝,可以减缓其生锈;铁器接触水,或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发生电化学腐蚀而生锈。
答案:B3.解析:图中左边装置是以Zn、Cu为电极的原电池装置,该电池中,Zn极为负极,Cu极为正极,而右边为电解池,根据连接情况可以推知,X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Y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两极的电极反应式分别为X:4OH--4e-===2H2O+O2↑,Y:2H++2e-===H2↑,从而可得出答案应为A。
答案:A4.解析:A项,当银的化合物又变成单质银时可以变光亮。
B项,锌比铁活泼,所以镀层破损后仍与铁构成原电池做负极,铁被保护。
C 项,不锈钢不生锈是因为内部结构原因而具有强的耐腐蚀能力。
D项,要使地下输油钢管不生锈,应该与外加电源的负极相连。
答案:A5.解析:由电池总反应可知,Li失电子,做电池的负极,石墨做电池的正极,故B选项不正确;Li为碱金属,易与水发生反应:2Li+2H2O===2LiOH+H2↑,故A选项不正确;电池工作过程中,SOCl2被还原为S,故C选项不正确;由电池总反应式知,8 mol Li参与反应,可提供8 mol e-,同时在正极析出2 mol S,故本题正确选项为D。
高二化学选修4全册综合检测试题

高二化学选修四综合测试题参考相对原子量:H:1 Na:23 Mg:24 Al:27 Fe:56 K:39 Cu:64 Ag:108 C:12 O:16 S:32 Cl:35.5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50分)1、改变下列一个条件,通过提高活化分子的百分率来提高反应速率的是A.加热B.加压C.加负催化剂D.加大反应物浓度2、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大的是A.加热B.不用稀硫酸,改用98%浓硫酸C.滴加少量CuSO4溶液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3、下列变化的熵变大于零的是A.H2O(l) H2O(g) B.CO2(g) CO2(s)C.NaOH(aq)+HCl(aq) =NaCl(aq)+H2O D.NH3(g)+HCl(g)=NH4Cl(s) 4、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改变时,不能表明反应A(s)+2B(g)C(g)+D(g)已达平衡的是A.混合气体的压强B.混合气体的密度C.混合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D.C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浓度5、已知反应X+Y= 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A、X的能量一定高于MB、Y的能量一定高于NC、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D、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6、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将氯化铁溶液加热蒸干最终得不到氯化铁固体B.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C.温度过高对合成氨不利D.常温下,将1mLpH=3的醋酸溶液加水稀释至l00mL,测得其pH<57、在一支25mL的酸式滴定管中盛入0.1mol/L HCl溶液,其液面恰好在5mL刻度处。
若把滴定管内溶液全部放入烧杯中,再用0.1mol/L NaOH溶液进行中和,则所需NaOH溶液的体积为A.大于20mL B.小于20mL C.等于20mL D.等于5mL8、强酸和强碱在稀溶液中的中和热可表示为:H+(aq)+OH-(aq)=H2O(l); △H= -57.3 kJ·mol-1,又知在溶液中反应有:CH3COOH(aq)+NaOH(aq)=CH3COONa(aq)+H2O(l);△H=-Q1kJ·mol-1,t n (12-H 2SO 4(浓)+NaOH(aq)=12-Na 2SO 4(aq)+H 2O(l) ; △H= -Q 2 kJ ·mol -1 HNO 3(aq)+KOH(aq)KNO 3(aq )+H 2O(l) ; △H= -Q 3 kJ ·mol -1,则Q 1、Q 2、Q 3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Q 1 = Q 2 = Q 3B.Q 2 > Q 1 > Q 3C. Q 2 > Q 3 > Q 1D. Q 2 = Q 3 > Q 19、为了除去MgCl 2酸性溶性中的Fe 3+,可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一种试剂,过滤后再加入适量盐酸.这种试剂是 A.NH 3·H 2OB.NaOHC.Na 2CO 3D.MgCO 310、分别放置在下图所示装置(都盛有0.1 mol ·L -1的H 2SO 4溶液)中的四个相同的纯锌片,腐蚀最慢的是11、反应2X (g )+Y (g)2Z (g );△H<0(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高二化学选修四综合测试题(二)

选修四综合测试题(二)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5分)1. (双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干冰升华要吸收大量的热,这就是化学反应中的吸热反应B.酒精常被用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说明酒精燃烧是放热反应C.木炭常温下不燃烧,加热才燃烧,说明木炭燃烧是吸热反应D.人们用氢氧焰焊接或切割金属,主要是利用了氢气和氧气化合时所放出的能量答案:BD解析: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是指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A是物理变化;BD利用了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C把化学条件与放热、吸热混淆了,有的放热反应常温下就可进行,有的需要加热,木炭就需要加热才能燃烧,但是为放热反应。
2.(2011·南京高二检测)下列过程属于熵增加的是()A.一定条件下水由气态变为液态B.水总是由高处流向低处C.碳酸氢铵在常温情况下分解D.CO点燃时生成CO2答案:C解析:A项熵减小,B项为能量减小,C项NH4HCO3△NH3↑+CO2↑+H2O,熵增加,D 项反应为2CO+O点燃2CO2,熵减小。
3.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下列情况能表明可逆反应:H2(g)+I2(g)2HI(g)已达平衡的是()A.H2的生成速率与I2的生成速率相等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H2的同时生成2n mol HIC.H2、I2、HI的浓度相等D.反应容器内的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答案:B解析:A项,H2的生成速率与I2的生成速率始终相等,与反应是否达到平衡无关;B项,表明v(正)=v(逆),反应达到平衡;C项,达到平衡时,H2、I2、HI的浓度保持不变,但不一定相等;D项,该反应为气体总体积不变的反应,气体总压强始终保持不变,与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无关。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用惰性电极电解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K2SO4溶液,阴极区附近溶液先变红B.镀锌的铁制品,镀层部分受损后,露出的铁表面易被腐蚀C.用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在电解后的溶液中加Cu(OH) 2固体能使CuSO4溶液恢复到电解前浓度D.若要在一些金属制品表面镀一层银,则以待镀金属制品作阴极,银作阳极,含有银离子的溶液作电解质溶液答案:D解析:A项,在阴极:2H++2e-==H2↑,使溶液显碱性,溶液变蓝,A错误;B项,锌镀层破损后,发生电化学腐蚀时,锌作负极,铁作正极被保护,B项错误;C项总反应方程式为2CuSO4+2H2O通电2Cu+O2↑+2H2SO4,故应加CuO才能恢复原状态,C错误;D项,电镀时,待镀金属作阴极,镀层金属作阳极,含镀层金属离子的溶液作电镀液,D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化学选修4过关检测试题时间:100分钟分值:120分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一卷从第1页至第3页,第二卷从第5页至第8页。
考试结束后,将第一卷答题卡和第二卷答题纸一并交监考老师。
第一卷(选择题共56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A.在AgCl悬浊液中加入KI溶液充分振荡Ag+ + I- = AgI↓B.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O2 + 2H2O+ 4e- == 4OH-C.粗铜精炼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纯铜,电极反应式为:Cu2++2e-== CuD.钢铁发生电化腐蚀的正极反应式:Fe -2e-== Fe2+2.常温时,将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其中溶液pH一定或可能等于7的情况共有①pH=2盐酸和pH=12 NaOH溶液②pH=2醋酸和pH=12 NaOH溶液③pH=2盐酸和pH=12氨水④pH=2某酸和pH=12 NaOH溶液⑤pH=2盐酸和pH=12某碱溶液⑥pH=2硫酸和pH=12 NaOH溶液⑦pH=2盐酸和pH=12 Ba(OH)2溶液⑧pH=2硫酸和pH=12 Ba(OH)2溶液A.5种B.6种 C.7种 D.8种3.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在含大量Fe3+的溶液中:NH4+、Na+、Cl—、SCN—B.在强碱溶液中:Na+、K+、AlO2—、CO32—C.在c(H+)=10—13mol/L的溶液中:NH4+、Al3+、SO42—、NO3—D.在pH=1的溶液中:K+、Fe2+、Cl—、NO3—4.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三种盐NaX、NaY、NaZ溶液,其pH依次为7、8、9。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HX、HY、HZ三种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Z>HY>HXB.HX是强酸,HY、HZ是弱酸,且HY的酸性强于HZC.X-、Y-、Z-三种酸根均能水解,且水解程度Z->Y->X-D.三种盐溶液中X-、Y-、Z-的浓度大小顺序为c(Z-)>c(Y-)>c(X-)5.一定温度下,将a mol PCl5通入一个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PCl5(g) PCl3(g)+Cl2(g),平衡时测得混合气体的压强为p 1,此时向容器中再通入a mol PCl 5,在相同温度下再次达到平衡时,测得压强为p 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2p 1>p 2B .PCl 5的分解率增大C .p 1>p 2D .Cl 2的体积分数增大6.对于可逆反应:2A(g)+B(g) 2C(g) △H <0,下列各图中正确的是7.25℃时,pH=2的HCl 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 +的浓度是 A .1×10-7mol ·L -1 B .1×10-12mol·L -1 C .1×10-2mol·L-1 D .1×10-14mol·L -18.已知CuSO 4溶液分别与Na 2CO 3溶液、Na 2S 溶液的反应情况如下:(1)CuSO 4 +Na 2CO 3 主要:Cu 2+ + CO 32─+ H 2O == Cu(OH)2↓+ CO 2↑ 次要:Cu 2+ + CO 32─== CuCO 3↓(2)CuSO 4 +Na 2S 主要:Cu 2+ + S 2─== CuS ↓ 次要:Cu 2+ + S 2─+ 2H 2O == Cu(OH)2↓+ H 2S ↑ 下列几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的比较中,正确的是A 、Cu(OH)2>CuCO 3>CuSB 、CuS >Cu(OH)2>CuCO 3C 、CuS <Cu(OH)2<CuCO 3D 、Cu(OH)2<CuCO 3<CuS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9.龋齿是影响人类口腔健康的重要原因,在牙膏中加入适量的氟化物可以防止龋齿。
下列关于氟化物防治龋齿的化学原理以及牙膏中加氟的观点正确的是A .牙膏中的氟含量越多越能保障人体健康B .F -能使牙齿矿物质转化为溶度积更小的物质而更能抵御酸的侵蚀C .含氟牙膏适宜于所有人群D .F -能抑制口腔细菌产酸10.已知在等温条件下,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为:△H-T △S<0反应能正向自发进行;△H-T △S=O 反应达平衡状态;△H-T △S 反应能逆向自发进行(其中△H 为焓变,△S 为熵变,T 为热力学温标,单位为K )设反应A (s )==D (g )+E (g ) △H-T △S=(-4500+11T )J/mol 要防止反应发生,温度必须A 、高于400KB 、低于136KC 、高于136K 而且低于409KD 、低于409K11.目前,人们正在研究开发一种高能电池---钠硫电池,它是以熔融的钠和硫为两极,以Na +导电的 A B ω(C C 时间t cβ′—Al2O3陶瓷作固体电解质,反应式如下:Na2Sx 充电放电2Na+xS,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放电时,Na 作正极,S极发生还原反应B、充电时钠极与外电源的正极相连C、当用该电池电解AgNO3溶液时,阳极上产生标准状况下气体11.2L时,消耗金属钠2.3gD、充电时,阳极发生的反应为:Sx2--2e-=xS12.已知金刚石和石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① C(金刚石、s)+O2(g)==CO2(g) △H1=-395.41kJ/mol② C(石墨、s)+O2(g)==CO2(g) △H2=-393.51kJ/mol关于金刚石与石墨的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刚石转化成石墨是自发进行的过程B.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自发进行的过程C.石墨比金刚石能量低D.金刚石比石墨能量低13.对于平衡体系:aA(g)+bB(g)cC(g)+dD(g);正反应放热,有下列判断,其中正确的是:A.若温度不变,容器体积扩大一倍,此时A的浓度是原来的0.48倍,则a+b大于c+dB.若从正反应开始,平衡时,A、B的转化率相等,则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bC.若平衡体系中共有气体M mol,再向其中充入bmolB,达到平衡时气体总物质的量为M+bmol,则a+b=c+dD.若a+b=c+d ,则当容器内温度上升时,平衡向左移动,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不变。
14.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错误的是A.向KHSO4溶液中滴人Ba(OH)2溶液使pH=7;SO42-+ 2H++ Ba2++ 2OH-= BaSO4↓+ 2H2O B.明矾水解的离子方程式:Al3++3 H2O===Al(OH)3 ↓+3H+C.Mg(HCO3)2溶液与盐酸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CO3-+ H+ == CO2↑+H2OD.常温常压下,1g氢气充分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 kJ热量。
则表示氢气燃烧热化学方程式2H2(g)+O2(g)=2H2O(l) △H=+571.6kJ/mol15.二元酸H2A在水中的电离情况是:H2A=H++HA-和HA-H++A2-,则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粒子浓度之间存在的关系错误..的是A.NaHA:c(Na+)>c(HA-)>c(OH-)>c(H+) B.NaHA:c(Na+)=c(A2-)+c(HA-)+c(H2A) C.Na2A:c(Na+)>c(A2-)>c(OH-)>c(H+) D.H2A:c(H+)=c(HA-)+2 c(A2-)+c(OH-) 16.在373K 时,把0.5 mol N2O4气体通入体积为5 L(恒容)的真空密闭容器中,立即出现红棕色。
反应进行到2 s时,NO2的浓度为0.02 mol·L-1。
在60 s时,体系已达到平衡,此时容器内压强为反应前的1.6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前2 s,N2O4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 mol·L-1·s-1B.平衡时,N2O4的转化率为60%C.平衡时,体系内含NO2为0.04 mol·L-1 D.在2 s时,体系内压强为反应前的1.1倍第Ⅱ卷(共64分)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17.(8分)(1)(6分)右图分别是温度计、量筒、滴定管的一部分,则:量筒应该是读数为mL滴定管应该是,读数为mL温度计应该是,读数是℃(2)(2分)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时,下列实验操作会引起测量结果偏高的是。
①用天平称量NaOH固体,将小烧杯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并移动游码,使之平衡。
②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后尖嘴气泡消失③中和滴定时,锥形瓶内有少量蒸馏水。
④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未用标准液洗。
⑤读取滴定管终点读数时,仰视刻度线。
18.(12分)乙二酸俗名草酸,下面是甲、乙两个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对草酸晶体(H2C2O4·x H2O)和草酸(H2C2O4)分别进行的探究性学习的过程,请你参与并协助他们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Ⅰ.甲组同学的研究课题是:探究测定草酸晶体(H2C2O4·x H2O)中x值。
通过查阅资料该小组同溶液进行滴定:学通过网络查询得,草酸易溶于水,水溶液可以用酸性KMnO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甲组的同学设计了滴定的方法测定x值。
①称取1.260 g纯草酸晶体,将其酸制成100.00 mL水溶液为待测液。
②取25.00 mL待测液放入锥形瓶中,再加入适的稀H2SO4③用浓度为0.1000 mol/L的KMnO4标准溶液进行滴定,达到终点时消耗10.00 mL;⑴滴定时,将KMnO4标准液装在右图中的(填“甲”或“乙”)滴定管中。
⑵本实验滴定达到终点的标志可以是。
⑶通过上述数据,求得x=。
讨论:①若滴定终点时俯视滴定管刻度,则由此测得的x值会(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下同)。
②若滴定时所用的KMnO4溶液因久置而导致浓度变小,则由此测得的x值会。
Ⅱ.乙组同学的研究课题是:探究草酸(H2C2O4)受热分解的产物。
通过查阅资料该小组同学通过网络查询得,草酸易溶于水,在175℃以上开始分解。
他们猜想..分解产物中的气体可能是CO、CO2或它们的混合物。
乙组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猜想”的实验探究。
已知:A、C、F中盛装澄清石灰水,B中盛装浓NaOH溶液,D中装有碱石灰,E中装有C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