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明文逊讲读-课件·PPT

合集下载

一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本第3课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本第3课人教部编版
二、尝试初读 (一)初读《弟子规·谨》,老师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 (二)标注易读错字词:盥、便溺(niào)回、辄、履、 秽、上循分(fèn)、下称(chèn)家、步从 (cōng)容、践阈(yù)、悭、践阈、跛倚、箕踞、 摇髀
(三)学生读一句,老师跟读一句。 (四)师生拍手齐读。 (五)学生说读后感受。
一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 本第3 课-人教 部编版 (共25 张PPT)
一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 本第3 课-人教 部编版 (共25 张PPT)
一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 本第3 课-人教 部编版 (共25 张PPT)
(2)师生演练揖礼,提醒注意:行礼不能马虎,要怀着恭敬之 心。 男生拜:尚左手 女生拜:尚右手 【链接】《邯郸学步》 3.多形式熟读文本。 4.尝试镂空背诵。
三、分步练读 (一)学习第一部分,从“朝起早”至“惜此时”。 1.文白对读。
原句
译文
朝起早,夜眠迟, 清晨要早起,晚上要迟睡。 老易至,惜此时。 人转眼就从少年到了老年,所以每个人
都要珍惜此刻的Leabharlann 贵时光。2.素解文意。 【链接】①《囊萤映雪》
②《凿壁偷光》
3.多形式熟读文本。 4.尝试镂空背诵。
(二)学习第二部分,从“晨必盥”到“辄净手” 。 1.文白对读。
3.多形式熟读文本。 4.尝试镂空背诵。
(三)学习第三部分,从“冠必正”到“下称家” 。 1.文白对读。
原句
译文
冠必正,纽必结, 帽子一定要戴端正,衣服纽扣要扣好, 袜与履,俱紧切。 袜子和鞋子都要穿整齐系紧。 置冠服,有定位, 脱下来的帽子和衣服应当放置在固定的位置, 勿乱顿,致污秽。 不要随手乱丢乱放,以免弄皱弄脏。 衣贵洁,不贵华, 穿衣服贵在整洁大方,不在于华丽, 上循分,下称家。 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还要和自己的家庭条件

一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本第5课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本第5课人教部编版

2.素解文意。
去行善。
【点拨】这个部分教育我们,揭穿别人的缺点、张扬别人的隐 私是让人不开心的事;如果多称赞别人,就能鼓励他继续传承 美德。
【链接】《贺知章和李白的故事》
【拓展】说一说,当好朋友把他的秘密告诉你时,你会怎么 做? 3.多形式熟读文本。 4.尝试镂空背诵。
(七)学习第七部分,从“扬人恶”到“道两亏” 。 1.文白对读。
一点,这是人情来往的常识。
一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 本第5 课-人教 部编版 (共25 张PPT)
一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 本第5 课-人教 部编版 (共25 张PPT)
原句
译文
将加人,先问己, 让别人做一件事,先要问一问自己愿不愿意 做,
己不欲,即速已。 如果自己都不愿意去做,你也不要让别人去 做。
一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 本第5 课-人教 部编版 (共25 张PPT)
一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 本第5 课-人教 部编版 (共25 张PPT)
2.字词释义。 ①相:看。 ②仪:威仪。 ③止:指举止合乎礼节。 ④俟:等待。 ⑤胡:为什么。遄:快速。
(四)品诗味 【品味】俗话说,“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诗人用丑陋、狡 黠、偷窃成性的老鼠与统治者作比较,而人却连老鼠都不如, 产生了辛辣的讽刺效果。 【链接】《春秋卫国国君们的故事》 【拓展】老鼠由于丑陋、偷窃而被人厌恶,于是人们创造了许 多词语来表达对老鼠的厌恶,比如贼眉鼠眼、鼠头鼠脑、鼠目 寸光等。
(三)明诗意 1.文白对读。
原句
译文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看那老鼠都有皮, 这人却没有威仪!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做人没有威仪,为什么不去死?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 看那老鼠都有齿,这人却没有好举止! 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做人没有好举止,等什么还不去死?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 看那老鼠都有体,这人却不知礼! 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做人不知礼,怎么还不快去死?

一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本第2课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本第2课人教部编版
在这里指赠送给情人的礼物。
一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 本第2 课-人教 部编版 (共21 张PPT)
一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 本第2 课-人教 部编版 (共21 张PPT)
(二)正诗音 1.老师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 2.标注易读错字词:琚、匪(fēi)报也、瑶、玖 3.标注入声字:
(七)悟诗情 这是一首表达相互报答、相互定情的诗歌,表现了诗歌中
男女双方美好而真挚的爱慕之情。
一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 本第2 课-人教 部编版 (共21 张PPT)
一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 本第2 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教 部编版 (共21 张PPT)
二、尝试初读 (一)初读《弟子规·出则弟》,老师读一句,学生跟 读一句。 (二)标注易读错字词:勿见(xiàn)能 (三)学生读一句,老师跟读一句。 (四)师生拍手齐读。 (五)学生说读后感受。
三、分步练读 (一)学习第一部分,从“兄道友”至“忿自泯”。 1.文白对读。
原句
译文
兄道友,弟道恭, 哥哥要爱护弟弟,弟弟要尊重哥哥, 兄弟睦,孝在中。 兄弟之间能够和睦相处,对父母的
尊长前,声要低, 尊长面前,说话声音要低,
低不闻,却非宜。 若低到尊长听不清楚的程度,那也是不合适的。
进必趋,退必迟, 见尊长时,要快步走上前去,告退时,要缓慢
退出。
问起对,视勿移。 当被问及具体问题时要恭谨应对,和人相视,
眼神不能随意闪躲。
事诸父,如事父; 对待自己的叔叔伯伯和他人的父辈时,要像对
我拿美玉来报答。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这不是报答,是我俩定情永相好!
投我以木桃,
你送给我木桃,
报之以琼瑶。

古代关于读书名人名言的故事

古代关于读书名人名言的故事

古代关于读书名人名言的故事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韩愈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3、一日不书,百事荒芜。

——李诩4、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6、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

——王豫7、书犹药也,善读之能够医愚。

——刘向8、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9、磋砣莫遗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

——《宋诗纪要》10、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李苦禅11、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

——《增广贤文》12、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孟子1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14、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15、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孔子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1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1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1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20、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21、温故而知新,能够为师矣。

——孔子22、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孔子23、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24、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熹25、百学须先立志。

——朱熹26、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

——朱熹27、学固不在乎读书,然不读书则义理无由明。

——朱熹28、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

――朱熹29、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并明月霜天高。

——朱熹30、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朱熹31、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朱熹32、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

——朱熹33、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

——朱熹34、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本第4课人教部编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本第4课人教部编版

2.素解文意。 点拨1:春秋末年,礼崩乐坏,孔子认为在那样的社 会状况下无法找到他理想中的圣人、善人,所以说 能看到君子、有恒者就已经满足了。 点拨2:只有有恒心的人,才有可能成为有德行的人, 因为品德的修养需要日积月累,持之以恒。 拓展:《水滴石穿》 3. 多形式熟读文本。 4. 尝试镂空背诵。
拓展:春秋末年,由于周天子大权旁落,文化教育 不再为贵族所垄断,那些原来为周王室服务的文化 官员,因为战争或宫廷内乱,流落到民间,成为庶 民。同时,他们所掌握的文化知识也传到了民间。 有些人为了传播自己的学术思想,就逐渐开始培养 弟子门生,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就是在这 种背景下诞生的。 3. 多形式熟读文本。 4. 尝试镂空背诵。
(五)学习7.30 1.文白对读。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翻译:
孔子说:“仁德离我们很远吗?我想做到仁, 仁就来了。”
2.素解文意 点拨:孔子认为,“仁”是人的天性,因此他说只要你愿意, 自觉努力地去做,就可以达到“仁”的境界了。 链接:《赵氏孤儿》 拓展: 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链接:吴国、鲁国与周天子原是同姓,都姓姬。依 古制,同姓之间不能通婚,而鲁昭公恰好娶了和他 同姓的吴国女子为妻,这显然不合礼制。于是,陈 国掌管刑罚的官员陈司败就这件事问孔子:“你们 的国君鲁昭公懂礼吗?”孔子回答说:“知礼。” 这是因为孔子遵从礼制,不能说自己国君的坏话。 所以他被陈司败指出错误后,也不争辩,而是谦虚 地承认了错误。 3. 多形式熟读文本。 4. 尝试镂空背诵。
2.素解文意。 点拨:综合孔子之前的言论,我们可以将他的学习 和教育思想概括为:对于自己所不知的东西,应该 多听、多看,学习别人的优点,防止别人的缺点出 现在自己身上,反对不懂装懂。这是他对自己的要 求,同时也是这样要求他的学生的。 链接:《管宁割席》 3. 多形式熟读文本。 4. 尝试镂空背诵。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本第5课人教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本第5课人教部编版
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译文:
“秦楚那些国家妨碍农时,使百姓不能正常耕种来奉养父母。父母受冻挨饿, 兄弟妻儿离散。他们使百姓陷于苦难之中,如果到时王去讨伐他们,那有谁能抵抗 得了您?所以说:‘仁德的人是无敌的。’王请不要疑虑了!”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 本第5 课-人教 部编版 (共20 张PPT)
2.素解文意。
释义:①东败于齐,长子死焉:公元前341年,魏与齐战于马陵,兵 败,主将庞涓被杀,太子申被俘。 ②西丧地于秦七百里:马陵之战后,魏国国势渐衰,秦屡败魏国,迫 使魏国献出河西之地和上郡的十五个县,约七百里地。 ③ 南辱于楚:公元前324年,魏又被楚将昭阳击败于襄陵,魏国失去 八邑。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 本第5 课-人教 部编版 (共20 张PPT)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 本第5 课-人教 部编版 (共20 张PPT)
1.文白对读。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於民, 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 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 甲利兵矣。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 本第5 课-人教 部编版 (共20 张PPT)
一、温故揭题 用陈琴歌诀乐读法背诵《孟子·梁惠王章句上(五)》。 二、尝试初读 (一)初读《世说新语·假谲》(节选)和《世说新语·排调》(节选), 老师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 (二)标注易读错字词:乘(chéng)此得及前源、简文所要(yāo)、簸、 洮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 本第5 课-人教 部编版 (共20 张PPT)
链接:魏国当时为政的重心在于雪耻图强。梁惠王先后延请邹衍、淳于髡等
谋士,也都是为了雪耻图强。这实际就是战国时代国与国之间的冤冤相报。

最新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j q x》精品课件26页文档

最新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j q x》精品课件26页文档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最新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j q x》 精品课件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பைடு நூலகம்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本第7课人教部编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本第7课人教部编版
பைடு நூலகம்
内容二 诗经·秦风·晨风
一、温故揭题 用陈琴歌诀乐读法背诵《论语·泰伯篇第八(
二)》。
二、解诗题 “晨风”是晨风鸟,即鹯(zhān),属于鹞鹰
一类的猛禽,诗人见到晨风鸟飞入北林,有感而发, 故以此为题。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 本第7 课-人教 部编版 (共24 张PPT)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 本第7 课-人教 部编版 (共24 张PPT)
2.素解文意。 释义:①六尺之孤:未成年的君主。②百里之命:国家的命 运。百里:指诸侯国。③大节不可夺:存亡的紧要关头不动 摇。 点拨:儒家培养的君子不但有知识和才干,而且具有高尚的 道德品质,可以临危受命辅佐年幼的君主,可以执掌国家政 权,在关键的时候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链接:《白帝城托孤》 3. 多形式熟读文本。 4. 尝试镂空背诵。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 本第7 课-人教 部编版 (共24 张PPT)
四、熟读成诵 (一)师生共读。 (二)用陈琴歌诀乐读法再读。 (三)镂空记忆背诵。 五、本课总结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 本第7 课-人教 部编版 (共24 张PPT)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 本第7 课-人教 部编版 (共24 张PPT)
用陈琴歌诀乐读法背诵《论语·泰伯篇第八(一)》。
二、尝试初读
(一)初读《论语·泰伯篇第八(二)》,老师读一句, 学生跟读一句。
(二)标注易读错字词:犯而不校(jiào)、君子人与 (yú)、成于乐(yuè)
(三)学生读一句,老师跟读一句。 (四)师生拍手齐读。 (五)学生说读后感受。(生自由发言)
三、分步练读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 本第7 课-人教 部编版 (共24 张PP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