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萧山区常住人口数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年数据专题报告2020版

合集下载

萧山历史

萧山历史

• • • • • • • • • • •
中国城市投资环境第一名 市心北路 全国十强县 中国最令人向往的城市十强 中国大陆极具投资地第一名 全国农村综合实力十强县(市、区) 全国明星县(市) 全国百强县(市、区)第七名 全国十大财神县(市) 国家卫生城市 全国百强区前三
荣誉称号
• • • • • • • • •
行政区划
• 萧山辖11个街道,15个镇,即城厢街道、北干街道、蜀山 街道、新塘街道、义蓬街道、南阳街道、靖江街道、河庄 街道、前进街道、新湾街道、临江街道;楼塔镇、河上镇、 戴村镇、浦阳镇、进化镇、临浦镇、义桥镇、所前镇、衙 前镇、闻堰镇、宁围镇、新街镇、瓜沥镇、益农镇、党湾 镇。 • 行政中心驻北干街道金城路685号。
萧 山
• 萧山古属绍兴府,现属浙江省杭州市。位于浙江省北部,杭州湾 南岸,是中国大陆综合实力最强的县(市,区),连续多年被评 为“中国十强县(市,区)”,多次蝉联“中国大陆极具投资地 第一名”,2012年萧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12亿元,人均GDP 突破1.7万美元。萧山常住人口151.1万人,外来人口约87.65万 人,本地居民多属汉族江浙民系,通行吴语(太湖片临绍小片萧 山话)。“楼观沧海日,门对钱江潮”,萧山,古称余暨、永兴, 位于东经120°04'22''~120°43'46'',北纬29°50'54''~ 30°23'47'', 地处中国县域经济最为活跃的长三角南翼,钱塘江南岸。东邻绍 兴市柯桥区,南接诸暨市,西连富阳市,西北临钱塘江,与杭州 主城区一江之隔,北频杭州湾,与海宁市隔江相望,陆域总面积 1420.22平方公里。萧山拥有8000年文明史,2000年建县史,是 越文化的中心地带和新时代浙江精神的发源地之一,综合实力居 浙江各县(市、区)首位,被誉为“浙江文明之源头、浙江交通 之枢纽、浙江经济之首富、浙江休闲之胜地、浙江民生之乐园”。 •

萧山区 调研报告

萧山区 调研报告

萧山区调研报告一、引言萧山区作为浙江省杭州市的一个重要行政区,经济发展较为迅速。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萧山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结构、人口分布等情况,为进一步制定发展战略和政策提供依据。

二、经济发展状况萧山区的经济总量持续增长,GDP年均增速保持在6%以上。

制造业、电子信息及装备制造业是该区的两个支柱产业,占GDP比重较大。

经济结构日益优化,服务业增速快于第二产业。

外贸出口成为萧山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三、产业结构萧山区的产业结构以制造业为主导,占比超过50%。

其中,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等高新技术行业发展迅速。

传统制造业也在不断优化升级,转向高端制造和智能制造。

服务业发展较好,特别是金融、物流和商贸等领域。

四、人口分布萧山区的人口总量逐年增加,主要分布在城区和经济开发区。

城区人口集中,特别是近年来不少人从农村迁入城区。

人口密度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机关、商业和住宅区周边。

五、社会服务和基础设施萧山区的社会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善。

医疗卫生、教育和文化设施覆盖面广,满足了大部分居民的需求。

交通网络发达,公路、铁路和机场等交通设施密集,方便居民的出行和物流运输。

六、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萧山区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实施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加强了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工作。

大力推进生态农业和园林绿化,提升了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七、发展潜力和机遇萧山区是杭州市经济发展的战略支撑点,具备良好的发展潜力和机遇。

优越的地理位置、完善的交通网络以及丰富的人力资源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区内的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具备较强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八、结论总体而言,萧山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良好,产业结构逐渐优化,人口分布合理,社会服务和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随着未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萧山区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产业升级、人才引进等方面的工作,以提高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杭州市萧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杭州市萧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仍然脆弱,金融领域风险没有完全消除,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可能 加剧波动,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加上 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资源等全球性问题错综复杂,外部环 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
纵观国内,我国将进入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我们既面 临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的大好局面,也面临转型升级的艰巨任务。 “十二五”时期,我国将迎来消费主导时代、城市化主导时代、 城乡一体化时代和低碳经济时代,国内需求不断扩大,经济结构 加速转型,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加快推进,经济社会总体将保持 平稳较快发展。从区域经济看,“十二五”时期也是长三角崛起 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 造业中心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的关键时期,到 2015 年长三角有望在全国率先实现全面小康,2020 年将在全国 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同时,我省海洋经济发展带建设已经纳入 国家战略;杭州正在积极打造都市经济圈和市域网络化大都市, 加速从以西湖为中心的“西湖时代”向以钱塘江为轴线的“钱 塘江时代”迈进。这些都为我区的科学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也对我区加快转型升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改善的五年,是萧山精神发扬光大的五年。面向未来,我们站在 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表 1:“十一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十一五”规划目标
“十一五”完成情况
指标
2010 年目标 年均增 2010 年完成 年均增长

长(%)

(%)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1182
15
1220
15.7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万元)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
“十一五”时期是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 冲击,面对极端气候等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面对资源环境制约、 社会矛盾增多等种种压力,全区人民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牢固 树立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奔竞不息、勇立潮 头”的萧山精神,坚定信心、迎难而上、顽强拼搏,经济社会发 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胜利完成。 全区生产总值迈上千亿元台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率先突破 1 万 美元。“十一五”时期是我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五年,是产业 结构有效优化的五年,是城市化进一步加快的五年,是社会事业 全面进步的五年,是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的五年,是人民生活明显

萧山产业发展趋势

萧山产业发展趋势

萧山产业发展趋势萧山作为浙江省杭州市下辖的一个区,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是浙江省对外开放的窗口,也是杭州市的都市副中心。

近年来,萧山一直致力于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区域产业升级。

本文将分析萧山产业发展的趋势,从经济、科技、人口、政策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经济发展趋势1.1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萧山一直致力于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目前,萧山已成为浙江省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涌现了一批领军企业和创新型企业。

未来,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1.2 服务业的快速增长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消费需求也在不断提高,使得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萧山正致力于打造现代服务业,发展文化、旅游、金融、信息等多个领域。

尤其是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将成为萧山经济的重要支柱。

1.3 创业创新氛围浓厚近年来,萧山积极推动创业创新,营造良好的创业创新生态环境。

政府加大扶持力度,鼓励优秀人才创新创业,在孵化器、加速器等创业平台上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同时,吸引了大量的风险投资和创投机构纷纷进驻萧山,投资创业项目,为创新创业提供了坚实的资金支持。

预计未来创业创新氛围将进一步浓厚。

二、科技发展趋势2.1 人工智能技术引领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萧山将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智能制造、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

特别是在智能制造领域,萧山已建立了多个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并吸引了一批优秀的人工智能企业入驻。

预计未来,人工智能技术将引领萧山产业的发展。

2.2 数字经济的快速崛起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萧山将进一步发挥信息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推动数字经济的快速崛起。

通过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大数据等新兴产业的发展,萧山经济将进一步提升产值和发展速度。

2.3 产学研深度融合为了加快科技创新和技术转移,萧山将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

《统计学基础实验》原始数据

《统计学基础实验》原始数据

《统计学基础实验》原始数据项目1 数据文件的建立与管理1.3 实验数据表1.1中给出的是从某学校统计学专业抽取20个学生的2008年秋季学期的各科学习成绩。

表1.1 学生成绩表1.6 练习实验1.表1.3是对某大学统计学专业2007级学生家长情况的调查表。

表1.3 某大学统计学专业2007级学生家长情况的调查(1)根据表中数据建立三个数据文件,分别命名为“调查1.sav”,“调查2.sav”和“调查3.sav”。

数据文件“调查1.sav”包括问卷编号从001到010共10个个案的问卷编号、所在省份,文化程度3个变量;“调查2.sav”包括所有个案的问卷编号、家庭月收入、家庭成员数和家庭住房面积4个变量;“调查3.sav”包括问卷编号从011到020共10个个案的问卷编号、所在省份,文化程度3个变量。

(2)将数据文件“调查1.sav”与“调查3.sav”进行纵向连接,再将横向连接后的新数据问卷“调查1.sav”与“调查2.sav”进行横向合并,将新的数据文件保存为“调查.sav”。

(3)将数据文件“调查.sav”按照变量“家庭月收入”进行排序。

2.表1.4中的数据为我国2008年第1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及比去年同期的增长率,将该表中数据录入到Excel表格中,并将Excel数据表保存为“练习实验2.xls”的电子表格。

将Excel数据表“练习实验2.xls”导入SPSS软件中,保存数据文件为“练习实验2.sav”。

表1.4 我国2008年第1季度国内生产总值3.表1.5是2006年各国家和地区的国土面积和人口密度数据(国土面积单位为万平方公里,年中人口单位为万人,人口密度单位为人/平方公里)。

将数据录入到SPSS软件中,保存数据文件为“国土面积与人口密度.sav”。

表1.5 国土面积与人口密度(2006年)要求:根据变量“人口密度”生成新变量“人口密度等级”,当人口密度大于100人/平方公里时取值为“人口密集区”,人口密度大于等于25小于100人/平方公里时取值为“人口中等区”,人口密度大于等于1小于25人/平方公里时取值为“人口稀少区”,人口密度小于1人/平方公里时取值为“人口极稀区”。

浙江省杭州市18岁-35岁人口数量和比重情况3年数据解读报告2020版

浙江省杭州市18岁-35岁人口数量和比重情况3年数据解读报告2020版

浙江省杭州市18岁-35岁人口数量和比重情况3年数据解读报告2020版序言本报告对杭州市18岁-35岁人口数量和比重情况做出全面梳理,从总人口数量,户籍18岁-35岁人口数量,户籍18岁-35岁人口比重等重要指标切入,并对现状及发展态势做出总结,以期帮助需求者找准潜在机会,为投资决策保驾护航。

杭州市18岁-35岁人口数量和比重情况数据解读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本报告借助客观的理论数据为基础,数据来源于权威机构如中国国家统计局等,力求准确、客观、严谨,透过数据分析,从而帮助需求者加深对杭州市18岁-35岁人口数量和比重情况的理解,洞悉杭州市18岁-35岁人口数量和比重情况发展趋势,为制胜战役的关键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目录第一节杭州市18岁-35岁人口数量和比重情况现状 (1)第二节杭州市总人口数量指标分析 (3)一、杭州市总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3)二、全省总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3)三、杭州市总人口数量占全省总人口数量比重统计 (3)四、杭州市总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4)五、杭州市总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4)六、全省总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5)七、全省总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5)八、杭州市总人口数量同全省总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6)第三节杭州市户籍18岁-35岁人口数量指标分析 (7)一、杭州市户籍18岁-35岁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7)二、全省户籍18岁-35岁人口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三、杭州市户籍18岁-35岁人口数量占全省户籍18岁-35岁人口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7)四、杭州市户籍18岁-35岁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8)五、杭州市户籍18岁-35岁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8)六、全省户籍18岁-35岁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9)七、全省户籍18岁-35岁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9)八、杭州市户籍18岁-35岁人口数量同全省户籍18岁-35岁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10)第四节杭州市户籍18岁-35岁人口比重指标分析 (11)一、杭州市户籍18岁-35岁人口比重现状统计 (11)二、全省户籍18岁-35岁人口比重现状统计分析 (11)三、杭州市户籍18岁-35岁人口比重占全省户籍18岁-35岁人口同类比重统计分析 (11)四、杭州市户籍18岁-35岁人口比重(2017-2019)统计分析 (12)五、杭州市户籍18岁-35岁人口比重(2018-2019)变动分析 (12)六、全省户籍18岁-35岁人口比重(2017-2019)统计分析 (13)七、全省户籍18岁-35岁人口比重(2018-2019)变动分析 (13)八、杭州市户籍18岁-35岁人口比重同全省户籍18岁-35岁人口比重(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14)图表目录表1:杭州市18岁-35岁人口数量和比重情况现状统计表 (1)表2:杭州市总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 (3)表3:全省总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 (3)表4:杭州市总人口数量占全省总人口数量比重统计表 (3)表5:杭州市总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表 (4)表6:杭州市总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省总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表 (5)表8:全省总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杭州市总人口数量同全省总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 (6)表10:杭州市户籍18岁-35岁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省户籍18岁-35岁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 (7)表12:杭州市户籍18岁-35岁人口数量占全省户籍18岁-35岁人口数量比重统计表 (7)表13:杭州市户籍18岁-35岁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表 (8)表14:杭州市户籍18岁-35岁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省户籍18岁-35岁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表 (9)表16:全省户籍18岁-35岁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杭州市户籍18岁-35岁人口数量同全省户籍18岁-35岁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10表17:杭州市户籍18岁-35岁人口数量同全省户籍18岁-35岁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表18:杭州市户籍18岁-35岁人口比重现状统计表 (11)表19:全省户籍18岁-35岁人口比重现状统计分析表 (11)表20:杭州市户籍18岁-35岁人口比重占全省户籍18岁-35岁人口同类比重统计表 (11)表21:杭州市户籍18岁-35岁人口比重(2017-2019)统计表 (12)表22:杭州市户籍18岁-35岁人口比重(2018-2019)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2)表23:全省户籍18岁-35岁人口比重(2017-2019)统计表 (13)表24:全省户籍18岁-35岁人口比重(2018-2019)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3)表25:杭州市户籍18岁-35岁人口比重同全省户籍18岁-35岁人口比重(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4)第一节杭州市18岁-35岁人口数量和比重情况现状杭州市18岁-35岁人口数量和比重情况现状详细情况见下表(2019年):表1:杭州市18岁-35岁人口数量和比重情况现状统计表注:1. 本报告以国家各级统计部门数据为基准,并借助专业统计分析方法得出;2. 比重(总人口数量=100)。

杭州萧山P城区近期规划说明07.4

杭州萧山P城区近期规划说明07.4

杭州市萧山城区近期建设规划说明目录第一篇分析篇 (1)第一章规划背景 (2)一、城市发展背景 (2)二、规划编制背景 (3)三、规划范围 (3)四、规划思路及技术路线 (3)第二章社会经济分析 (6)一、萧山区社会经济概况 (6)二、萧山城区的社会经济概况 (6)三、社会经济近期发展目标 (7)四、人口规模预测 (7)第三章城区建设用地分析 (9)一、城市建设现况 (9)二、现状建设存在问题 (10)三、建设用地规模预测 (10)第四章城区发展的SWOT分析 (11)一、优势条件(Strengths) (11)二、劣势条件(Weaknesses) (12)三、机遇条件(Opportunities) (12)四、挑战(threats) (12)第二篇战略篇 (13)第一章近期建设目标的确定 (14)一、规划指导思想 (14)二、近期建设目标 (14)三、近期发展策略 (15)第二章近期建设总体布局及发展重点 (15)一、近期建设与城市远期布局的协调性分析 (15)二、近期建设总体部署 (16)三、“二线控制” (16)四、“七个重点”——近期七个重点发展地区 (17)五、“四块改善”——近期四块重点改善地区 (18)六、“四镇稳步”——近期稳步发展的四个乡镇 (19)第三篇规划篇 (20)第一章主要建设用地规划 (21)一、居住用地 (21)二、公共设施用地 (22)三、工业用地 (23)四、仓储物流用地 (25)第二章近期绿地系统建设与文物古迹保护规划 (26)一、绿地系统建设 (26)二、文物古迹保护 (27)第三章近期道路交通建设规划 (28)一、现状 (28)二、规划目标 (28)三、道路网建设 (29)四、静态交通建设 (29)五、公共交通建设 (30)六、轨道交通建设 (30)七、高速铁路建设 (30)第四章近期市政工程建设规划 (31)一、给水工程 (31)二、污水工程 (32)三、河道与雨水工程规划 (33)四、电力工程 (34)五、通信工程 (36)六、燃气工程 (38)七、供热工程 (39)第五章近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39)一、环境保护总体目标 (39)二、环境功能区划 (39)三、环境质量目标 (40)四、环境保护实施措施 (40)第四篇实施篇 (41)第一章近期建设项目汇总 (42)一、近期建设项目汇总 (42)二、近期建设项目分类 (42)第二章近期建设投资分析 (51)一、近期建设资金需求估算 (51)二、近期建设资金筹集原则 (52)三、重点建设领域的资金筹措方式 (52)第三章规划实施保障与措施 (53)一、行政管理体制的调整 (53)二、加快编制“五线”控制规划,实施“五线”管理 (53)三、加强建设用地规划许可预申请制度的研究 (53)四、完善近期建设的编制和实施机制 (53)五、加强近期建设规划实施法制化 (54)六、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 (54)杭州市萧山城区近期建设规划说明第一篇分析篇第一章规划背景萧山区位于浙江省北部,钱塘江南岸,属杭州市区,与杭州市西湖区、江干区和海宁市隔江相望。

萧山概况

萧山概况

概况萧山区位于钱塘江下游南岸,东邻绍兴县,南接诸暨市,西连富阳市,总面积1420平方千米。

2005年底,总人口117.7万人。

邮编:311200。

代码:330109。

区号:0571。

行政区划萧山区辖4个街道、22个镇:城厢街道、北干街道、蜀山街道、新塘街道;楼塔镇、河上镇、戴村镇、浦阳镇、进化镇、临浦镇、义桥镇、所前镇、衙前镇、闻堰镇、宁围镇、新街镇、坎山镇、瓜沥镇、党山镇、益农镇、靖江镇、南阳镇、义蓬镇、河庄镇、党湾镇、新湾镇。

区政府驻城厢街道金城路685号。

历史沿革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置会稽郡,萧山属会稽郡地。

西汉初至元始二年(公元2年)间,始建县,名余暨,属会稽郡。

“余”为越语,越人称盐为“余”,因当时萧山产盐,又临暨浦,所以称“余暨”。

属会稽郡。

汉末童谣:“天子当兴东南三余(指余姚、余杭、余暨)之间”。

所以孙权在黄武元年(公元222年)改余暨县为永兴县。

属会稽郡。

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并永兴入会稽县,唐仪凤二年(公元677年)复置永兴县。

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永兴为萧山,因县治西部有萧山而得名。

作为山名的萧山,早在《汉书·地理志》余暨县名之下已有记载,其来历是当年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战败,率剩下兵卒停留于此,四顾萧然,故称此山为萧然山,亦名萧山。

1949年5月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萧山,为省直属县。

1949年6月底,划归绍兴专区。

1952年起,复为省直属县。

1957年划归宁波专区。

1959年改属杭州市。

1987年11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萧山县,设立萧山市(县级)。

1988年1月1日,正式挂牌。

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2001年2月2日国函[2001]13号),撤销萧山市,设立杭州市萧山区(2001年3月9日浙政发[2001]12号通知)。

3月25日,萧山举行撤市设区挂牌仪式,杭州市萧山区正式宣告成立。

1998年,辖24个镇、7个乡,745个行政村、137个居委会,总面积1420.22平方千米,人口113.41万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杭州萧山区常住人口数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年数据专题报告2020版
序言
杭州萧山区常住人口数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专题报告从年末常住人口数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重要因素进行分析,剖析了杭州萧山区常住人口数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趋势变化。

借助对数据的发掘及分析,提供严谨、客观的视角来了解杭州萧山区常住人口数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及发展趋势。

报告中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及清洗而得。

杭州萧山区常住人口数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专题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需注明出处。

杭州萧山区常住人口数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专题报告以数据呈现方式客观、多维度、深入介绍杭州萧山区常住人口数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真实状况及发展脉络,为需求者提供必要借鉴。

目录
第一节杭州萧山区常住人口数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 (1)
第二节杭州萧山区年末常住人口数量指标分析 (3)
一、杭州萧山区年末常住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3)
二、全省年末常住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3)
三、杭州萧山区年末常住人口数量占全省年末常住人口数量比重统计 (3)
四、杭州萧山区年末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4)
五、杭州萧山区年末常住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4)
六、全省年末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5)
七、全省年末常住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5)
八、杭州萧山区年末常住人口数量同全省年末常住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6 第三节杭州萧山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分析 (7)
一、杭州萧山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统计 (7)
二、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统计分析 (7)
三、杭州萧山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统计分析.7
四、杭州萧山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7-2019)统计分析 (8)
五、杭州萧山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8-2019)变动分析 (8)
六、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7-2019)统计分析 (9)
七、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8-2019)变动分析 (9)
八、杭州萧山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10)
图表目录
表1:杭州萧山区常住人口数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统计表 (1)
表2:杭州萧山区年末常住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 (3)
表3:全省年末常住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 (3)
表4:杭州萧山区年末常住人口数量占全省年末常住人口数量比重统计表 (3)
表5:杭州萧山区年末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表 (4)
表6:杭州萧山区年末常住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
表7:全省年末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表 (5)
表8:全省年末常住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
表9:杭州萧山区年末常住人口数量同全省年末常住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6表10:杭州萧山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统计表 (7)
表11: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统计表 (7)
表12:杭州萧山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统计表 (7)
表13:杭州萧山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7-2019)统计表 (8)
表14:杭州萧山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
表15: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7-2019)统计表 (9)
表16: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
表17:杭州萧山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8-2019)变
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