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课珍珠鸟导学案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珍珠鸟教案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珍珠鸟教案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珍珠鸟教案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激发学生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2、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3、品味文章的语言,学习文章细致生动的描写;4、了解文章中深刻的哲理: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教学重点:人与动物之间充满爱和信赖的理想境界。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自学课文的能力,提高对课文的感知、感悟能力。
学生分析:初一学生随着阅读面的不断扩阔,有了一定的诵读和初步感知能力,他们对散文学习的障碍主要在于含蓄语言的理解上。
但初一学生又具有好胜心强、好想像的能力。
因此,敢于探索、积极思维、合作交流的互动气氛容易形成。
只要引导得当,学生对散文的兴趣完全可以培养起来。
教学准备:1、老师准备好教具:一张有段百花盛开、百鸟争鸣音画效果的VCD和歌曲《奉献》,一些制作好的幻灯片。
2、布置学生阅读有关资料,了解作者的基本情况。
3、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
4、准备好值得探究的问题。
教学设计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优秀文化传统,诚信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课题。
什么是诚信呢就是互相忠诚、互相信赖。
其实不单是人与人的交往需要它,就是与动物交往也需要如此。
下面先请欣赏一组配乐的画面:百花盛开,百鸟争鸣。
这是一个鸟语花香的世界,也是人类追求的美好的生态环境。
人的存在,使鸟儿有了依托,鸟的存在,给人平添了多少情趣!鸟类是人类的朋友,它为我们的生活带来色彩和情趣。
尤其在有些作家的眼里鸟岂止是人类的朋友,简直就是疼爱有加的儿女。
不信吗,那么我们一起来欣赏曾经是专业篮球运动员的当代作家冯骥才写的散文《珍珠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快速阅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巢chao蔓man驳bo瞅瞅chou雏儿chur啄zhuo呷呷xia睑jian眸mou2、归纳“我”为鸟儿做了哪些事(重新为它们加工鸟巢;按时添食加水;按捺自己的好奇心决不轻易打扰它们的生活。
珍珠鸟导学案

百灵庙第二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导学案(16)(教师版)主备人——审核人使用时间:月日___班___组_______【学习内容】16、《珍珠鸟》导学案【学习目标】1、我能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2、我能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我能领悟信赖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基础,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学习重点】唤醒学生内心爱的情感,激发他们爱护动物,善待生命。
【学习难点】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与呵护下发生变化的过程。
【教具准备】珍珠鸟的画面或图片【学习过程】一、激趣导入(出示珍珠鸟的画面或图片)1、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一只什么鸟吗?对,是珍珠鸟。
那通过你们的预习,谁来介绍一下珍珠鸟呢?2.同学们收集的非常全面。
我们都知道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在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中,作者与珍珠鸟怎样相处的呢?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了解一下吧!二、揭示课题,简介作者。
作者简介:冯骥才(1942~),当代作家。
原籍浙江慈溪,生于天津。
著有《冯骥才中短篇小说集》、《冯骥才小说集》、《冯骥才选集》等。
短篇小说《雕花烟斗》,中篇小说《啊!》、《神鞭》,分获全国优秀短篇、优秀中篇小说奖。
部分作品已被译成英、法、德、日、俄等文字在国外出版。
三、检查自学:1、读字词藤蔓瞅见雏鸟窗框细腻流泄眸子眼睑咂嘴斑斑驳驳生意葱茏2.展示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
(2)读顺句子和课文四、小组合作探究1、观察课文插图,思考:作者与珍珠鸟的关系怎样?(关系亲密)默读课文,思考:作者与珍珠鸟的这种关系是怎样一步一步建立起来的?(胆小—渐渐胆大—开始亲近我—完全信赖我)2、珍珠鸟为什么这么信赖“我”?五、体验与反思:1、结尾说:“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在你看来,要想在人与动物之间创造这种美好境界,我们应该做些什么?2、要想在人与人之间创造这种美好境界,我们又应该做些什么?六、、课堂小结:真好!《珍珠鸟》教会了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在写作上,学到了仔细观察生活的点点滴滴,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其中,并通过精心的描绘来表达的表现手法。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珍珠鸟教案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珍珠鸟教案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珍珠鸟教案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到由于“我”为珍珠鸟创造了安逸舒适的生活环境,精心地呵护它们,逐渐得到了它们的信赖。
揣摩课文的表达方法。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4、继续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提高默读能力。
5、产生喜爱小动物的情感,体会到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相处要靠相互之间的信赖。
教学重点:通过句子体会我对珍珠鸟的喜爱及珍珠鸟在“我”的照料与呵护下变化态度的过程教学难点: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义。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质疑导入1、鸟儿是大自然的精灵,也是人类的朋友,人类的存在使鸟儿有了依托,鸟儿的存在给人类的生活增添了许多情趣。
下面,我们一起走进作者冯骥才的家,一起来认识认识他的新朋友——(齐读课题)珍珠鸟。
2、你能把这个课题变成问题吗?3、根据你的预习,珍珠鸟是一种什么样的鸟?4、出示关于珍珠鸟的简介。
5、出示冯骥才的简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你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出示生字:开火车读、齐读(纠错正音)出示词语:开火车读、齐读(纠错正音)3、请你概况课文内容课文出现的无非是这两者,一个是作者,一个是珍珠鸟。
文中出现了几只珍珠鸟?文中重点写的是哪只?板书:我小珍珠鸟“我”对珍珠鸟非常…?板书:喜爱珍珠鸟对“我”非常…板书:信赖三、再读课文,探究学习出示阅读提示:默读课文,用“()”标出描写珍珠鸟外貌的句子;用“——”画出“我”喜爱珍珠鸟的句子;用“~~~”画出珍珠鸟信赖我的句子。
(一)体会鸟儿的外貌小练笔瞧,多么像它的母亲: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似的圆圆的白点。
它好(),整个身子好像一个()的球儿。
(1)按原文填空。
(2)找出比喻句,你体会到了什么?(3)在这段话中,作者主要抓住小珍珠鸟的()、()、()和()四个部位,写出了小珍珠鸟的()。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珍珠鸟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珍珠鸟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珍珠鸟导学案第【1】篇〗教学要求1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4个自然段(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义2过程与方法(1)通过拼读、识记、查字典等方法掌握生字词;(2)通过学习课文,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3)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那种和睦、信赖的境界,培养学生爱鸟、护鸟的意识。
重难点重点:了解雏鸟的外形特点、活动范围,体会作者对鸟儿的喜爱之情。
难点:理解“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的深刻含义。
教学策略本篇是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的一篇优美散文,意在托物传情,借助“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传达自己对这一境界的悟解、渴求与呼唤。
这也是本篇的一个教学难点,需引导学生在把握全篇的基础上会心悟解。
整个教学我将“信赖”作为突破点,且贯穿始终,使之更集中、更紧凑、更具说服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略)第二课时一、导入今天,老师送给大家一句名言:(课件出示)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冯骥才这句话,还可以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信赖”是什么意思?你认为文中谁信任谁呢?二、初读课文,感知小鸟的可爱。
过渡:那小珍珠鸟又是一种怎样的鸟呢?从文中找一找,说说你的感受。
出示课文第三自然段指名说(可爱、淘气)把描写小珍珠鸟外型特点的句子划下来读一读。
出示幼年珍珠鸟与成年珍珠鸟的指导朗读过渡:就是这样一只活泼可爱、机灵淘气的小家伙与作者彼此信任,创造出了美好的境界。
说说课文哪一自然段描写的情景最能体现出小珍珠鸟对“我”的无限信赖。
三、品读课文,感受美好境界。
出示课文第六自然段(配画面)瞧,这是一幅多么甜美温馨的画面啊!此情此景最能体现小珍珠鸟对“我”的无限信赖。
人教新课标语文五年级上册:16 珍珠鸟 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语文五年级上册:16 珍珠鸟导学案16 珍珠鸟一、学习目标:1、通过自学,正确认读词语:“垂蔓、葱茏、瞅瞅、雏儿、画框、嚓嚓、涂了蜡、嗒嗒、细腻、眼睑、眸子、咂咂嘴、流泻”。
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2、通过自读、品读、悟读,了解课文的内容,能明白我是怎样逐渐得到珍珠鸟的信赖的。
(重点)3、联系实际,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感情,领悟信赖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基础,从而认识到应该爱护动物,善待生命。
(难点)二、学法指导:自读自悟合作学习按阅读提示,通过自主阅读,自学生词,读懂课文,根据导学案设计的问题展开学习,之后,和大家交流自己的体会,汇报收获,解决疑问。
三、知识链接:冯骥才,浙江宁波人,祖籍浙江慈溪,1942年生于天津。
著名当代作家,文学家,艺术家,民间艺术工作者。
著名民间文艺家。
现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执行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小说学会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天津大学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文学自由谈》杂志和《艺术家》杂志主编,并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等职,2009年1月16日被国务院聘为国务院参事。
课前积累:这只小白兔有一对长长的大耳朵,它的听觉很灵敏,哪怕有一点动静,耳朵就会竖起来。
它还有两只红宝石似的眼睛,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处闪闪发光。
最逗人的是那张三瓣嘴,吃东西和呼吸的时候,向三面翘开,露出粉红的牙床。
自主学习一、我会用心地把课文读2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流利。
二、我要把课文中的生词好词圈出来,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通过自学,我会正确认读以下词语并注上拼音:(2)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它们就像躲进深幽的丛林一样安全,从中传出的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
()(3)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
()。
《珍珠鸟导学案》

《珍珠鸟》导学案
导学目标:通过本次导学,学生将能够理解《珍珠鸟》这部文学作品的主题和意义,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提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
一、导入引导
1. 请学生回顾一下上一次的阅读内容,简要概括《珍珠鸟》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引导学生思考:在上次的阅读中,你们对作品中的哪些地方产生了疑问或者想要深入了解的部分?
二、新知探究
1. 请学生阅读《珍珠鸟》第二部分的内容,重点关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2. 引导学生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心里矛盾以及成长历程,了解主人公在故事中的角色转变和成长。
3. 讨论作品中的主题和意义,引导学生思考作品想要表达的思想和价值观。
三、深化拓展
1. 请学生分组讨论《珍珠鸟》中的人物干系和情节发展,探讨作品中的冲突和转折点,分析作者通过这些情节展示的主题。
2. 让学生自由发挥,写下自己对作品的感想和理解,可以是对主题的解读,对人物形象的评判,或者是作品给自己带来的启发和思考。
四、教室总结
1. 引导学生总结本次导学的重点内容,包括作品的主题、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阅读《珍珠鸟》,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五、作业安置
1. 要求学生写一篇读后感,分享自己对《珍珠鸟》的理解和感悟。
2. 指导学生继续阅读下一部分的内容,为下一次的导学做好准备。
通过本次导学,置信学生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珍珠鸟》这部文学作品,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
愿大家在阅读中收获知识,感悟人生!。
16《珍珠鸟》导学案

你能举出生活中“信赖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样的例子吗?
【拓展运用】
1、根据课文内容,写一写珍珠鸟与“我”之间的感情发展过程。
相识——()——()——()
2、小鸟为什么不怕“我”了呢?你有不能以小鸟的口吻对作者说一句话?
3、解释:
垂蔓:
斑斑驳驳:
(四)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感情,想想作者点明中心的句子是什么?
(五)读:仔细研读课文,划一划你喜欢的词或句子,想一想好在哪里,并把你的理解或感悟写在旁边。
(六)读:速读课文,你还有哪些问题?(小组交流)
【合作交流展示】
1、我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流利。
2、我把课文中的生词好词圈出来,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课前
积累
珍珠鸟是一种红嘴红脚的鸟,长着灰蓝色的毛,活泼伶俐。
教学流程
导案
学案
步
骤
时间
【预习提示】按“六字诀”预习课文。
(一)读:用朗读法把课文读2—3遍,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段落序号,划出不懂的词句,想一想哪些字、词需要注意。
(二)读:用默读法,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读:哪部分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生意葱茏:
索性:
眸子:
流泻:
【学习收获】
明确
目标
2
分
钟
分配
任务
分组
合作
8
分
钟
展示
提升
15
分
钟
穿插
巩
固
5
分
钟
达标
测试
5
分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珍珠鸟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珍珠鸟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珍珠鸟导学案第【1】篇〗教学思考《珍珠鸟》也是一篇经典美文,可惜编排成了略读课文。
根据前面的自学提示,主要完成两个学习任务:“我”是怎样逐渐得到珍珠鸟的信赖的。
找出描写珍珠鸟可爱的语句,体会“我”和鸟儿之间的情谊。
第一个问题围绕课文的写作顺序提出,了解了这个问题,课文也就读懂了。
第二个问题,关注的是单元要素,通过品读描写鸟儿的语句,体会作者流淌在笔尖的爱鸟之情,从而感受人物动物之间的和谐共处。
教学过程一、导入1、学习了《白鹭》《落花生》《桂花雨》三篇课文,我们知道了这三篇课文的作者都借助具体事物表达了自己的感情。
今天我们要学习第四课《珍珠鸟》,在这篇课文里作者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感情的呢?(齐读课题)2、大家了解珍珠鸟吗?出示,描绘看到的鸟儿的样子、特点。
3、作者怎么描述的呢?出示作者描写片段。
(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
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4、简单介绍这种鸟的习性:珍珠鸟胆小,机敏,易受惊吓。
作者也说——这是一种怕人的鸟。
(可以请学生课前查资料了解,课上交流。
)二、检查生字1、作者描写的这只珍珠鸟是哪个年龄段?(小鸟、雏儿)2、出示“雏儿”,认读。
3、出示句子,认读检测。
a.吊兰的垂蔓蒙盖在珍珠鸟的鸟笼上,让它们过得轻松又自在。
(出示垂蔓,认读“垂蔓”,理解“垂蔓”)b.可爱的小家伙,一点点挨近我。
(提醒学生注意多音字“挨”,组词)c.有一天,它居然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帘盖住了眸子,还不停地咂嘴,似乎在做梦。
(认读“眼帘”“眸子”,请学生用手指指自己的“眼帘”“眸子”,加深理解。
4、找中心句:请学生找出表达作者感悟的句子。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谁信赖准?(结合学生回答,相机板书:珍珠鸟信赖“我”)三、悟情明理1、关注自学提示,理清学习要求。
2、自读课文第七至十三自然段,想想“我”是怎样逐渐得到珍珠鸟的信赖的?提示:可以把“我”的做法和“小珍珠鸟”的变化对应着梳理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课题:16、《珍珠鸟》导学案
班级_____________小组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编制人:审核:
一、学习目标
1、掌握基本的字词、文学常识
2、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3、朗读课文、品味文章语言、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理解生命中的爱与信赖。
二、教学重点
1、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2、朗读课文、品味文章语言、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理解生命中的爱与信赖。
三、自主预习:
1、掌握本课生字词及读音、成语及意思。
呷()眸()眼睑()雏()啄()垂蔓()
斑斑驳驳:
不动声色:
生意葱茏:
2、通读课文,读熟文章。
3、找出描写珍珠鸟特点的语句。
外形:
习性:
4、小组朗读比赛:每个小组读两段
四、品读文章:合作探究
展示一
1、作者怀着什么样的心情写这篇文章的?
2、珍珠鸟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展示二
1、课文讲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可是为什么它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一点也不怕人?请同学们默读第一自然段,画出有关语句读一读,想一想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2、读1、2自然段,你能说说作者对这对珍珠鸟是怎样的感情?他喜欢它们吗?从那里看出来?
3、从“真好”你发现了什么?你还能找出作者喜欢珍珠鸟的别的表现吗?他为它们做了什么事?
展示三 4、找出课文中描写珍珠鸟外形和动作的语句。
读一读。
并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珍珠鸟的外形的。
5、阅读第8自然段,找找有很多时间顺序的词()。
这些词语说明小珍珠和作者亲近是一个()的过程。
6、小珍珠跟我的感情越来越好,接下来就发生了这一幕(书上的插图),它居然在我的肩上睡着了,说明它对我的信任,你能给这幅图起个美名吗?
7、你知道作者说的美好的境界是指怎样的一种境界?
五、课堂练习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巢.()雏.()骥.()呷.()垂蔓.()信赖.()眼jiǎn()深yōu()细nì()
二、解释下列成语。
1、斑斑驳驳:_____________ _______
2、生意葱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动声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词填空。
1、三个月后,那一团越发_________(繁琐繁重繁茂繁多)的绿蔓里边,发出一种尖细又________(娇媚娇嫩娇气娇丽)的鸣叫。
2、过不多久,忽然有一个更小的脑袋从叶间_______(长露挺探)出来。
3、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唤声中,飞向笼子,_________(钻动摇动扭动蜷缩)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
四、为下面语段的空白处,选择应依次填入的句子。
不是所有的笑容都表达喜悦,,不是所有的喝彩都表达赞颂,,不是所有的顺从都表达虔诚,,不是所有的顺利都表达成功,。
①就像不是所有的反对都表达憎恶。
②就像不是所有的眼泪都表达悲痛。
③就像不是所有的沉默都表达否定。
④就像不是所有的挫折都表达不幸。
五、小练笔.
读了这篇文章,肯定对你有所启发。
请你说说,我们应怎样处理同学与同学之间的关系。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