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权交易对贫困山区影响_以四川秦巴山区为例_蒋强

合集下载

水权转让可行性研究报告

水权转让可行性研究报告

水权转让可行性研究报告本文将对水权转让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优势、风险和实施路径,以期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提供参考。

一、水权转让的优势1. 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通过水权转让,可以将水资源从丰富地区转移到短缺地区,有效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保障当地居民的用水需求。

2.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水权转让可以使水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和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浪费现象。

3.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水权转让将有利于水资源丰富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同时也能够为水资源短缺地区带来更多的经济发展机会。

4. 促进地区合作与协调:水权转让有助于不同地区之间的合作与协调,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促进地区间的和谐发展。

二、水权转让的风险1. 水资源过度开发:水权转让有可能导致水资源过度开发,对水资源环境造成破坏,引发生态环境问题。

2. 政策法律风险:水权转让涉及到多方面的政策法律问题,如果政策法律不明确或者不完善,有可能导致水权转让过程中的纠纷和风险。

3. 社会公众反对:水权转让可能会遭到当地居民和社会公众的反对,因为他们担心水资源转移会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和利益。

4. 技术风险:水权转让需要涉及到水资源的输送和治理技术,如果技术不成熟或者存在缺陷,有可能导致水权转让的实施失败。

三、水权转让的实施路径1. 建立健全的政策法规体系:水权转让需要建立健全的政策法规体系,明确转让的程序、标准和责任,规范水权转让的实施过程。

2. 强化技术保障:水权转让需要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确保水资源的输送和利用过程安全可靠,提高水权转让的成功率。

3. 加强社会宣传和参与:水权转让需要积极宣传,引导社会公众理解和支持水权转让的意义和价值,同时也需要加强社会参与,使水权转让的决策更具民主性和透明度。

4. 加强监督与评估:水权转让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督与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水权转让的实施效果达到预期。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水权转让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也存在相应的风险和挑战。

我国水权转让案例的法律问题分析

我国水权转让案例的法律问题分析


要 : 国家享有水资源所有权 的背景 下, 在 水权是 指对水资 源使 用的权利 , 即水资源 用益 物权。结合 浙江 东阳市和 义
乌市之 间的水权 交易, 宁夏 、 内蒙古两 自治 区“ 投资节水、 转换 水权”的跨行 业水权转 换 , 以及甘 肃张掖农 民用水 户转让 水票等水权 交易典 型案例 , 对我国水权 市场的性质 、 水权 交 易市场 的主体及其权 利义务进行 了分析 。另外 , 对青海 省 针
宁夏 回族 自治 区地处黄河流域上游 , 位于西北 干旱半干旱
过 渡 地 带 , 我 国水 资 源严 重 短 缺 的 省 区 之 一 。 宁 夏 青 铜 峡 灌 是
我 国水权转让 的典型案例
《 中华人 民共和 国宪法 》 九条 和《中华 人 民共和 国物 权 第 法》 四十六 条 明确 规 定 , 资 源属 于 国 家所 有 。水 利 部 于 第 水 20 05年 1 1 月 1日发布 的《 关于水权转让 的若干意见》( 水政 法 [0 5 1 号 ) 20 ] 1 就水权转让含义进行 了说 明 : 水权转 让即水资 源 使用权 转让。根 据以上规 定 , 水权的含义 中并 不包含水 的所 有
An l ss o s fLe a o e s o a e g t a i g Sy t m n a y i n Ca e o g lPr blm fW t r Ri h s Tr d n s e i Chi na
W ANG n Ya
( o il c neD p r e t Q n h i n esy Xii 1 0 6, h n ) S c i c ea t n , ig a i r t , nn 8 0 1 C i a Se m U v i g a

国外水权交易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免费

国外水权交易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免费

国外水权交易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一、水权和水权交易的基本含义及类型(一)水权的含义及类型水权就是水资源的产权。

什么叫产权?按照(Alchian,1950)的定义,“它是一个社会所实施的选择一种经济品的使用的权利”。

产权的主要功能就是内化外部性,帮助一个人形成他与其他人进行交易时的预期(Demsetz,1988)。

一个产权的基本内容包括行动团体对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转让权,以及收入的享用权。

水权可以按照所有权,也可以按照使用权的不同获取方式进行分类。

将产权的所有权界定给不同的行动团体就会形成不同的产权制度(王金霞,2000)。

自然资源的产权一般分为自由进出的产权、国有产权、集体产权、共同产权和私有产权。

从世界范围来看,以上几种产权制度在水资源中都是同时存在的,并且随着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和政治制度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

然而由于水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战略资源,大部分国家都由宪法或法律明确规定了其国有或人民所有的性质,因而水权转让探讨的主要问题多侧重于除了所有权之外水资源的其他权利,一般指水资源的使用权及相关的转让、收入享用等权利。

从我国的现状来看,除了一小部分水资源的产权属于集体产权之外,其他水资源(地表和地下水)的产权都属于国有性质。

从使用权的获取方式(或初始水权的确定)来看,目前水资源(主要是地表水资源)的产权主要分为以下几种体系:1.滨岸权体系滨岸权体系指合理使用与滨岸土地相连的水体但又不影响其他滨岸土地所有者合理用水的权利(Singh,1991)。

为了能够运用滨岸权,必须拥有滨岸土地的所有权。

滨岸权只针对某一水道内的天然水流。

读岸权必须在流域内滨岸土地上运用,而且这些滨岸土地必须在水体所属流域内。

这种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反映了在英格兰和欧洲以及美国一些地区多雨的气候特点。

2.优先占用体系优先占用体系是在干旱和半干旱的美国西部各州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主要是为了解决这些缺水地区的用水问题(Singh,1991)。

水资源管理的水权交易与市场化机制

水资源管理的水权交易与市场化机制

水资源管理的水权交易与市场化机制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的稀缺性日益凸显。

因此,有效的水资源管理变得至关重要。

在水资源管理中,水权交易和市场化机制被认为是有效管理水资源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探讨水权交易与市场化机制在水资源管理中的作用和意义。

一、水权交易水权交易是指水资源利用权在合法条件下的买卖过程。

在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模式中,水资源的分配主要由政府和相关行政部门负责,水资源利用权往往是由政府直接分配给各个部门或单位。

水权交易的出现,使得水资源的配置更加灵活和高效。

水权交易有助于解决水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

通过水权交易,拥有多余水资源的单位可以将水权出售给需要的单位,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

这种灵活的水权交易机制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和经济的需求,同时也能够降低因水资源配置不当而导致的资源浪费。

二、市场化机制市场化机制是指通过市场机制来管理和配置水资源。

在市场化机制下,水资源的价格将由市场供需关系来决定,水资源利用者可以通过市场交易来获取所需的水资源。

市场化机制的引入使得水资源管理更加灵活和高效。

市场化机制能够激励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在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模式下,水资源的价格常常被政府所操控,导致水资源的浪费和滥用。

而通过市场化机制,水资源的价格将受到市场供需情况的调节,水资源利用者将更加珍惜和有效利用水资源。

三、水权交易与市场化机制的结合水权交易和市场化机制在水资源管理中往往是相辅相成的。

水权交易提供了灵活的水资源配置方式,而市场化机制则通过市场价格的形成来激励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水资源管理中的水权交易和市场化机制的结合,使得水资源的管理更加科学和合理。

水权交易与市场化机制的应用将促进水资源管理的现代化和市场化。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的作用将更多地转向监管和规范,市场的作用将得到更好的发挥。

通过水权交易和市场化机制,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水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水权交易与市场化机制在水资源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水权有偿转让——解决干旱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用水新路

水权有偿转让——解决干旱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用水新路

水权有偿转让——解决干旱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用水新路在水资源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工业社会发展新增水量如何解决,是北方地区,尤其是黄河流域地区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宁夏回族自治区采取由企业投资进行渠道改造,提高水的利用效率,把通过渠道防渗工程节省出来的水作为企业用水,这种有偿转让水权的方式探索了一条既保农民用水权益,又保工业社会新增用水的新路子。

1概况宁夏属经济社会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

前几年,全区人均GDP为5 800元,仅为全国平均值的70%;工业增加值占GDP的34.8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10百分点。

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今后10a内,宁夏经济必须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任务十分艰巨。

针对宁夏煤炭资源储量大的特点,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了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以建设宁东能源重化工基地为突破口,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建设进程的重大战略决策。

宁东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建设将再造一个宁夏工业,对宁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至关重要。

宁东能源重化工基地开发建设面临最大的挑战之一就是水资源紧缺问题。

各建设项目投入运行发挥效益需要3.60亿m3水量。

但当地水资源匮乏,国家分配给宁夏的黄河水只有40亿m3,全区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在相当程度上要依靠这40亿m3水,国家对宁夏新上工业建设项目不再增加黄河取水指标。

宁夏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95%以上,工业用水仅占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0%,用水结构失衡。

解决宁夏工业和城市发展用水问题,只能从实际出发,改变现有水资源利用格局,调整用水结构,从宏观上提高水资源的配置效率,从微观上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确保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用水需求。

2水权转让的具体做法长期以来,宁夏引黄灌区由于投入少,灌排工程老化失修严重,渗漏严重,渠系水利用系数只有0.42;田间灌溉定额偏大,青铜峡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0.35,节水的潜力巨大。

实施节水农业,一方面通过工程措施减少渠道输水损失,另一方面通过田间节水措施降低灌水定额,提高田间水利用效率,从而提高灌区水资源利用效率。

我国水权交易实践及其分析

我国水权交易实践及其分析

我国水权交易实践及其分析摘要:通过分析我国近几年的水权交易实践,指出实际水权交易中在产权、水权初始分配机制及市场交易的法律法规机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完整。

为此需要从初始水权分配、价格确定机制、交易机制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改革与实验。

关键词:水权,交易,实践,制度近些年来,我国很多地方出现了学术上称之为“水权交易”的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表明我国水权交易制度的雏形已经在实践中开展起来。

具有代表性的有2000年的东阳一义乌“水权交易”案例、2002年甘肃张掖市推行的“水票”转让制、黄河水权转换等。

1 我国近年来的水权交易1.1东阳市—义乌市水权交易2000年11月24日,浙江省义乌市和东阳市签订有偿转让横锦水库的部分用水权的协议,开创了我国首例水权交易的先河。

协议规定的主要内容:一是义乌市一次性出资2亿元购买东阳市横锦水库每年的4999.9万立方米水的使用权;二是转让用水权后水库原所有权不变,水库运行管理、工程维护仍由东阳市负责,义乌市按当年实际供水量0.1元/m3支付综合管理费(包括水资源费)。

三是从横锦水库到义乌市引水管道工程由义乌市负责规划设计和投资建设,其中东阳市境内段引水工程的有关政策处理和管道工程施工由东阳市负责,费用由义乌市承担。

义乌市购买用水权的2亿元资金,根据引水工程进程分期付清。

2005 年元月, 东阳--义乌横锦水库引水工程正式通水, 标志着这一交易实践获得了实质性的成功。

东阳—义乌水权交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有专家认为,这是一则通过市场经济手段,寻求水资源跨区域配置的成功案例,是对行政配置的有效补充甚至是重要突破(张香萍,2003)。

还有专家认为,此次水权交易中购买的是水库中的水,凝结了人工劳动和物化劳动,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交换价值,完全具备了商品的属性,因此这次交易的实质是“水商品的买卖,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水权交易”(曹明德,2004)。

也有一部分人持否定态度:东阳—义乌水权交易的客体是横锦水库每年4999.9万立方米水的永久使用权,实质上是水商品,而东阳市并不真的是该水商品的所有人。

水权交易的财税政策研究

水权交易的财税政策研究

水权交易的财税政策研究1. 引言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水权交易作为一种市场化手段逐渐受到关注。

本文旨在研究水权交易的相关财税政策,探讨其对水资源合理配置和保护的影响。

2. 水权交易的定义和背景水权交易是指水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方式,即以市场供需为基础,通过交易、租赁、出让等方式,将水资源的使用权进行转移和流转。

这种交易方式旨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解决供需矛盾,同时也可以推动水生态保护。

水权交易作为一种经济手段,已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得到实践和应用。

例如,澳大利亚、美国、中国等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开展了水权交易试点和实践项目。

在这些项目中,政府通过制定相应的财税政策来引导和规范水权交易的进行。

3. 水权交易的财税政策目标与影响3.1 目标水权交易的财税政策的主要目标包括:•提高水资源的使用效率和配置效益。

•促进水资源的合理流转和分配。

•激励节水措施的采取和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保护水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3.2 影响水权交易的财税政策对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保护有以下影响:•价格机制调节:通过征收水权交易税、流转税等税费,可以根据水资源的稀缺程度和需求变化情况来调节水资源的价格,从而引导市场在供需平衡的基础上完成资源配置。

•激励节水和高效利用:通过给予节水和高效利用者一定的税收优惠或奖励,可以激励各方在水资源使用中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保护水生态环境:通过对水资源交易中的生态保护行为给予一定的税收或财政补贴,可以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4. 水权交易的财税政策实践与案例分析4.1 澳大利亚的水权交易财税政策澳大利亚是水权交易的先行者之一,其财税政策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征税激励:澳大利亚政府通过对水权交易征收适当的税费,以保障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流转。

同时,对于进行创新和节水的企业和个人,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以激励节水和高效利用。

水权交易措施

水权交易措施

水权交易措施引言水权交易是指在严格遵守水资源管理制度和法规的前提下,依法通过市场机制进行的水资源交易活动。

在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的背景下,水权交易成为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探讨水权交易的定义、意义以及相关的措施。

水权交易的定义和意义水权交易是指在一定的范围内,基于市场机制,实现水资源转移和配置的交易活动。

通过买方和卖方之间自愿的资源交换,实现了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水权交易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意义:1.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水权交易可以促使水资源的流动和优化配置,使得水资源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

传统的供给模式难以满足各地区的水资源需求,而水权交易可以使得水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从而提高利用效率。

2.优化农业布局:水权交易可以使得农业产业从传统的以水量为基础的发展模式转变为以经济效益为导向的发展模式。

通过水权交易,农业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布局,从而实现农田的合理规划,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益。

3.改善水资源管理:水权交易能够促进资源的流动,使得水资源在各地区之间得到合理分配。

同时,水权交易也要求对水资源的监管和管理,从而改善水资源的管理水平,提高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水平。

水权交易的实施措施1. 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水权交易需要在合法、有序的框架下进行,因此,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至关重要。

政府应制定和完善涉及水权交易的法律法规,明确水权交易的权利与义务,明确市场主体的法律地位,为水权交易提供法律保障。

2. 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水权交易需要一个规范、透明、公正的市场体系来支持和发展。

政府应建立起相应的水权交易市场体系,包括交易平台、交易机构和交易制度等。

通过建立市场体系,实现水权交易的公开、公平、公正,推动水权交易市场的规范化、专业化和高效化发展。

3. 水资源监管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水资源是公共资源,需要政府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管和管理。

政府应建立和完善水资源的监管机制,加强对水权交易活动的监测和管理,确保水权交易的合法性和可靠性,保障水资源的公平使用和合理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3卷,第4期2016年08月15日国土资源科技管理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Management of Land and ResourcesVol.33,No.4Aug.15,2016doi:10.3969/j.issn.1009-4210.2016.04.012收稿日期:2016-03-10基金项目: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2015-ZD-05-09-05);四川省发改委重点课题项目(ZH201503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14YJC790053);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skzx2015-zx04);四川省教育厅社科项目(xyzx1506)作者简介:蒋 强(1977—),男,副研究员,从事环境经济研究。

E-mail:jiang.qiang@outlook.com水权交易对贫困山区影响———以四川秦巴山区为例蒋 强,赵 巍,阿周源源,刘 影,刘心瑶,李梦月(四川大学商学院,四川成都610065)摘 要:水权交易是环境和资源管理改革的重要改革方向。

中国水权交易正在加速展开,2014年我国在7个省区开展不同类型的水权试点工作。

许多贫困山区是传统上的缺水地区或者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

水权交易是否会加重这些贫困山区的缺水问题是一个尚未探讨的问题。

对水权交易的国内外文献进行了总结,从4个方面:初级水权分配、水权交易制度设计、水权交易模型和市场主导者全面回顾了经验和教训。

在此基础上,以四川秦巴山区为例子,提出了解决贫困山区的在水权交易中的困难建议。

关键词:水权交易;水资源;分布;四川秦巴山区中图分类号:F316.20(2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210-(2016)04-064-06Impact of Water Trading on Poverty-Striken Villages:A Case Study of Qinba Mountain Areas in Sichuan ProvinceJIANG Qiang,ZHAO Wei,AZHOU Yuan-yuan,LIU Ying,LIU Xin-yao,LI Meng-yue(Business School,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 610065,China)Abstract:China s water trading is accelerating.In 2014,7provinces and regions have carried out different typesof pilot water trading.In the process of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reform,we need to study whether the poormountain regions will deal with the water shortage during this transaction.In this study,based on the domesticand foreign literature,the paper analyzes from four aspects:the primary water rights allocation,the design ofwater rights trading system,the water rights transaction model and the market leader,and thus,provides a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water trading in this area.Key words:water trading;water resources;distribution;Qinba Mountain Areas in Sichuan Province 我国政府已经意识到改变水资源管理方式的紧迫性。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

这为水权交易改革吹响了最强音。

从国外经验来看,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已经实现水资源管理从政府管理为主向水资源市场化过渡。

一·46· 第4期蒋 强,等:水权交易对贫困山区影响些历史数据表明水权交易有利于水资源管理达到最优化。

澳大利亚水利管理委员会2011年指出水权交易为澳大利亚节约了70%的干旱损失。

所以水权交易的探索不仅有巨大的经济意义,同时又有重大的政治意义。

奋我30年市场化改革之余威,兴水权而再造福中华。

1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中国水权交易正在加速展开。

2014年我国在7个省区开展不同类型的水权试点工作,力争用2~3年,在水资源使用权确权登记、水权交易流转、相关制度建设等方面率先取得突破,为全国层面推进水权制度建设提供经验[1]。

目前急需与中国水权交易市场建立相关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包括水权交易模型构建)。

通过这些研究总结的经验,为政府的下一步大规模水权交易决策提供决策支持。

水权改革已经到达关键时刻。

依据水权交易研究的现状,可以把相关研究归纳为4个方面:初级水权分配、水权交易制度设计、水权交易模型和市场主导者。

下面分别阐述这4个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总结在黄河上的研究。

1.1 初级水权分配初始水权是水权开始交易的基础,只有在明确的水资源拥有权下,水权交易才可以进行。

王丙毅[2-3]指出初始水权主要是指在天然水资源归国家所有或水资源处于公共资源的情况下,由国家或其委托机构通过一定法律程序和制度机制,将一定量的国有水权初次向用水主体(地区、部门、用户)进行分配而形成的特定水量权,即用水主体(地区、部门、用户)最初获得的、针对某一特定水资源量或产品水所享有的水权。

齐兵强[4]进一步强调初始水权是用水总量控制的前提下,通过水资源使用权确权登记,依法赋予取用水户对水资源使用和收益的权利。

曾碧球[5]等总结了国外水权分配的原则:美国初始水权的分配以河岸权制度和先占优先权制度为主。

东部水资源较丰富,采用河岸权制度,而西部水资源短缺,则采用先占优先权制度。

英国初始水权的分配采用河岸权制度,水资源的使用权利归地表水岸边的土地占有者,或地下含水层的土地占有者所有。

日本明确了江河水资源归国家所有,其初始水权的分配采用贯行水权制度和许可水权制度。

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分配原则。

在分配原则中,学者对效率和公平的分歧较大。

王琳[6]等提出流域初始水权分配应重点考虑水源地的生态资本价值,并在初始水权的分配中予以体现。

胡洁等[7]提出用多层次、多目标模糊优选法来分配流域区域初始水权。

Bekchanov[8]等用历史采水量来分配流域区域初始水权。

尹明万等[9]介绍了目前国内外水权制度改革与水权分配进展。

通过研究,提出了具有普适性的初始水权分配模式(太子河模式),凝炼了分配原则、程序和协商机制,提出了分配的双总量控制指标和协调参数指标体系、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方法、预留水量设置方法、剩余水量的计算方法、分配方案的评分方法。

1.2 水权交易制度设计水权交易制度设计是水权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常见研究问题是市场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框架?分多少个层次或者阶段进行交易?潘闻闻等[10]研究了在水银行制度下进行水权交易综合定价的构思。

郑航[11]等强调水权交易中优先考虑了弱势方的基本权利保障。

李万明[12]等提出产权管制放松的思想。

陈文磊[13]等结合我国跨区域水权交易的特征,从交易主体的明确、交易形式的选择、交易利益补偿机制的确立与激励机制的完善4个关键问题入手,探讨跨区域水权交易契约的框架设计,以实现交易公平与效率兼顾的目标。

1.3 水权交易模型水权交易模型的运用水权推动了水权交易的发展。

模型可以避免水权交易决策时的不确定性,可以给交易决策者提供定量分析和决策支持。

水权交模型的三大主流是系统工程模型、一般均衡模型和综合水权交易模型。

系统工程集中使用模糊算法、优化算法等系统·56·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第33卷工程的理论,来达到优化水资源配置的目的。

Wang[14]等通过模糊算法研究了陕西的水权交易问题。

Li[15]等通过模型改进的模糊算法研究了漳卫南运河流域的水权交易问题。

一般均衡模型最重要的在于它在经济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建立起了数量联系,使我们能够考察来自经济某一部分的扰动对经济另一部分的影响。

韩婧怡[16]指出一般均衡模型可以用于水权交易研究。

Pérez-Blanco等[17]用一般均衡模型研究意大利Emilia Romagna地区的水权交易。

于浩伟等[18]和赵永[19]等研究了一般均衡模型在中国水权交易使用的原则。

综合水权交易模型常把水文模型和经济模型结合在一起,来模拟流域的水权交易。

王亚华[20]运用综合水权交易模型研究了水权交易成本问题。

1.4 市场主导者第一种是市场基础论。

刘文强[21]认为水资源和其他资源的配置,都应该采用市场的方式;第二种为政府主导论。

毛寿龙[22]在分析黄河水的产权分配问题时,提出依靠中央的合法的强权分配。

沈满洪[23]在分析了黑河流域均水制案例论证了中国区域水权的初始分配需要依靠上级政府的力量而无法利用市场机制;第三种是准市场论。

国内最早提出准市场概念的是胡鞍钢和王亚华[24],他们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水分配的准市场思路。

国外学者集中在交易规则上研究。

Wildman[25]等研究了在美国如何实现跨行政边界的交易。

Grafton andJiang[26-27]研究了水权交易制度如何在澳大利亚改进。

2 相关研究的贡献和存在问题2.1 水权主要贡献国内外研究人员对水权作出了大量研究,通过梳理与分析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其主要贡献归纳如下:(1)构建了一系列的水权交易理论和原则。

研究人员基本肯定了在中国开展水权试点的意义,并积极推进改革。

水权交易对国外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2011年澳大利亚水利管理委员会指出水权交易为澳大利亚节约了70%的干旱损失。

在中国内蒙、宁夏等地市的水权交易初步产生了积极的环境和社会效益。

社会期待水权交易可以继续推广,并产生更大的环境和社会效益。

(2)系统研究了水权交易模型。

研究人员根据不同的技术手段和研究问题,开发了一系列的水权交易模型。

这些研究结果能为实现水权的分配提供一定的决策参考。

系统工程模型、一般均衡模型和综合水权交易模型都有不同长处和缺点。

系统工程模型在资源优化管理有长处,但经济效益评估显得偏弱。

一般均衡模型和综合水权交易模型对经济评估有较强的能力,但对于优化方面偏弱。

(3)虽然关于具体交易制度,还比较初步和零散,但是,研究人员的研究在近十多年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对发展水资源管理决策过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