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十七 语文综合实践

合集下载

关注生活 关注传统——2010年盐城市中考语文综合实践题解析

关注生活 关注传统——2010年盐城市中考语文综合实践题解析

Z U O D O U W E N A D
关 注 生 _ 活. …

关 注 传 统
21 0 盐 城 市 0年


# 、{
● 江 苏 周 俊 根
中考原题
情系节 日 2 请 你描述所度 过的端午节 中印象最深 的一个场景 . 或一次体验 。要求具 体生动 , 情感 真切 , 不超过 6 0个字 。
“ 千 年前 的那 朵 浪花 ” 指 的历 几 所
现在, 在青 少 年 当中 , 很多 人不 了解 端午 , 中秋不 想 回家 团圆 , 对清 明 的祭 奠活动也 不 以为意 , 热衷于过 圣 却
诞 节 等 西 方 节 日。
4某 网 站 针 对 上 题 文 字 中 所 说 的 现 象 , “ 扬 民 族 . 以 弘
了。”
动、 情感真切 ” 的有关要求 。示例一 : 赛龙 舟那 天, 只见沿河 两岸
人 山人海 , 彩旗飘扬 , 唢呐声 , 鼓声 , 腰 鼓号声 , 大鼓 声 , 汇成一 片, 响彻长 空。示例 二 : 随着一声枪响 , 两条龙舟犹如 离弦的箭 飞了出去。“ 加油 , 油” 加 两岸的呐喊声此伏彼起 , 连绵 不断。队 员们拼劲全力 , 勇争先 。 奋
己所度过 的端午节 中印象最深的一个场景或 一次体验 。只要平 时参与端午节 的有关 活动 , 或者 了解相关 习俗 , 于初 中学 生 对 来说 把当时情 景再现出来是不难 的。写作时还要 注意 “ 体生 具
启 采
“ 妈 , 真 的是 由猴 子 变 的 吗 ? 妈 人 ”
“ 的。” 哦 ,怪不得 猴子越来 越少 是 “
2 ( g 臻 如一 i 蠢 0 j j 蠢 囊 ≯i 警 警 : :i

(十七)中考语文·综合实践考点

(十七)中考语文·综合实践考点

二十一、中考语文·综合实践考点一、【中考考点】(热点考点)(分值2—4分)1、主题分项式综合性学习解读能力考点2、编写广告警语考点(广告词、口号、警语)对等交替——热点考点——占2~4分3、解答赏图读表题(一组数据、一幅漫画、一个图表)二、【题型分析】概括和表述考查的是学生在对材料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现有信息进行概括、归纳、提练和表达的能力。

因此,阅读理解和归纳提练的能力是概括和表述的前提。

1、主题分项式综合性学习解读能力考点(虚拟一个主题,分设3~5个问题进行考查)虚拟一个主题,分设3~5个问题进行考查。

在完成这些问题中,实际上运用了许多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

虽然虚拟的一个主题是“生活化”了,但做题时还是运用了加拼音、改错字、用成语等各项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实际上是一道各种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题。

2、编写广告警语考点(广告词、口号、警语)编写广告警语试题就是要求考生结合语境编写广告词、口号、警语、之类话语。

或根据具体要求概括语段的中心或作者的观点态度,等等。

○1广告词:如山西省2005年试题“请你为竹叶青酒厂设计一则广告”○2口号:设计一则标语,一般是公益性广告宣传语。

○3警句:有设计赠言、座右铭、箴言、颁奖词等。

解题时要理解题意,抓住对象特点,运用修辞,语言简明,使之成为警句。

解题时需要运用概括和表述能力,要求在读懂材料及题目要求的基础上进行概括,按要求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答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正确理解和把握。

3、解答赏图读表题(一组数据、一幅漫画、一个图表)○1赏图题就是给学生呈现一幅图画,如漫画、人物画、山水画、招贴画等,要求考生或放飞想象补充画面,或调动情感欣赏画面。

○2读表题就是给学生呈现一个统计图表,要求读懂图表,陈述图表,对图表的数据或信息进行分析、探究、处理,形成自己的假说或观点。

解答赏图读表题,一是要细心,仔细观测图画或图表,既要整体感受又要细节揣摩。

二要敢于放开,或展开想象,或调动情感,或得出假说和结论。

2010年河北省中考语文备考:综合实践

2010年河北省中考语文备考:综合实践

2010年河北省中考语文备考:综合实践复习目标:1、明确中考考点,了解中考中此类题型的考查内容。

2、通过中考中典型例题分析,引导学生掌握应考方法。

复习重点:通过中考中典型例题分析,引导学生掌握应考方法。

复习难点:掌握应考方法,灵活答题,表述到位。

复习过程:一、考点解读: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根植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综合能力。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为同学们构建了开放的答题环境,能够多层面、多角度地展示语文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梳理综合性学习中考题例:例题见《金典》37页,4、5题,38页1-5题;三、了解近几年中考语文卷中综合性学习考查的形式:1、从考查话题来看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专题性的综合:这一类试题,内容大都是社会上的热门话题,公众关注的焦点,实用性强,应用文体得到了灵活运用,彻底摆脱了以前那种不注重应用,为了考试而学的局面,都以专题类的形式设计多种多样的考查题。

如江苏南京以“漫游语文世界”为主题,四川资阳市以调查和纠正社会混乱用字为主题,福建厦门市以“好店名”为主题,河南实验区以“对联文化”为主题,浙江课改区以宣传“文化浙江”为主题,陕西课改区以“推广普通话活动周”为主题,宁夏以“中学生上网的利与弊”为主题。

另一类是全面性的综合:其特点是综合性强,信息量密集,既有宏观信息引导,又有微观信息呈现。

如湖北黄冈课改区以“到民间采风去”为总主题,分三个小专题进行综合性学习:A、走进家乡名胜古迹B、介绍家乡特产C、探寻家乡节日风俗2、从对活动的过程的考查来看,有对活动计划、主题的考查,也有对活动过程和结果的考查,可见于各个例题。

结:主要有以下几点:①能自主地组织活动。

关注生活 关注传统——2010年盐城市中考语文综合实践题解析

关注生活 关注传统——2010年盐城市中考语文综合实践题解析
— —

下 面是 一 位 同学 根 据 上 述 文 字 撰 写 的 一 副 对
联 , 横 线 上 可 以补 写 的词 语 是 : 在
插 艾 叶 清 香 缕 缕飘 九州 赛 龙 舟
『 系 节 日1 情
传 四 海
2请 你 描 述 所 度 过 的 端 午 节 中印 象 最 深 的 一 个 场 景 或 一 次 体 验 。 要 求 具 体 生 动 , 感 真 切 。 超 过 6 . 情 不 o
21 0 0年江 苏 省 盐 城 市 语 文 学
因 .近 年 来 与 传 统 节 日相 关 的 题 字 . 字语 言优 美 富有 诗 的韵 味 , 文
内 容 主要 是介 绍端 午 节 的 起 源 及 关 习 俗 .对 于 初 中学 生 来 说 把 当
包粽 子 、 赛龙舟等端午 习俗 。 然后 时 情 景 再 现 出来 是 不 难 的 答 题
计 了 一 组 综 合 实 践 试 题 试 题 分 件 是 “ 原投 汩 罗 江 自尽 ” 第 二 屈
“ 走近 端 午 ” … 、 隋系 节 日” “ 扬 传 个 填 空 是 将 对 联 补 充 完 整 .答 题 、弘 统 ” 个 部 分 . 四道 题 目。 及 常 既 要 考 虑 对 联 的 对 偶 特 点 .也 要 三 共 涉 识积 累 、 写对 联 、 象探 究 、 写 补 现 撰 结 合 上 文 所 介 绍 的 端 午 习 俗 填

这 几 年 的 “ 会 ”间 与 此 相 两 期
情境 . 围绕 端 午 这 一 传 统 节 日 . 设 年 前 的 那 朵 浪 花 ”所 指 的历 史 事
关 的提案 、 议案 都 不 少 。2 0 0 7年 1 2月 份 . 务 院 通 过 并 对 外 公 布 国 修 改 后 的 《 国年 节 及 纪 念 日放 全

2010中考语文考点梳理17:语文综合实践

2010中考语文考点梳理17:语文综合实践

2010中考语文考点梳理十七:语文综合实践专家解读考点课标在“综合性学习”中规定:“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

”“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

”由此可见,语文综合实践体现了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体现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而中考的着眼点主要也就放在了“能否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能否根据占有的课内外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的考查上。

题型分析:综合性学习内容包罗万象,一般是确立一个主题,进行系列活动。

主要的考查方式有:1.与名著阅读结合起来,设计调查方式,写出调查结果,介绍名著内容等。

2.与地域文化联系起来,介绍家乡名人,关注家乡建设,彰显城市精神。

3.与口语交际结合起来,劝说、辩论。

4.围绕某一名人进行系列活动。

考查形式:取刊名、网名,发邮件、帖子,写颁奖词、串联词、创刊词、导游词,拟标语、广告词、对联,完成调查报告,设计活动方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出谋划策、提建议,或者以图表分析转述的形式出现,或者转述图表所包含的内容,或者探究现象,等等。

总之,语文综合性学习题将引导同学们在生活中关注语文,在语文中关注生活。

基础性和综合性紧密结合,生活化和实用化紧密结合,人文性和时代性紧密结合,开放性和可操作性紧密结合,是今后综合性学习题命题的主要发展方向。

解题思路点示:综合性学习是实践性很强的活动,为了能很好地完成综合性学习内容,平时就要多参加各类实践活动,为答题准备一些实际经验,比如:搜集家乡的名人逸事、名优特产信息,了解家乡的风俗人情;模拟辩论会,做主持人;出黑板报;写编者按;等。

特别要关注当前的一些热点问题,并力求拥有自己的看法,比如:2008年关注的社会热点话题是“汶川地震”和“北京奥运”;2009年关注的热点话题比较庞杂,如“读书月”“地球一小时”“传统节日成为法定假日”“关注民俗民风”“国庆六十周年”等等。

201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笔记(10)综合性学习

201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笔记(10)综合性学习

中考总复习笔记(10)第一部分语文知识与运用(十)综合性学习●《考试说明》要求:运用语文知识,发现、探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1.能策划语文活动,拟定活动方案2.能根据材料提出和探究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采用恰当的思路和方法●复习方略:要做好综合性学习复习备考,我们必须注意:1、实际操作,贮备技能。

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性强,必须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去经历,去探究,有了活动的积累和贮备,就不会担心临场的考试,从一定程度上说,考试是对过去语文活动的回顾及梳理总结。

2、吃透教材,提炼主题,适当归类。

通过对教材的充分掌握,注重在教材所体现的几大主题(体验成长类、语言文字类、历史文化、专题探究类、科技生活、其他类)上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操作能力。

3、剖析考题,紧抓考点。

通过对典型考题的剖析,从中总结出行之有效的解题规律。

4、精选试题,强化训练。

选择典型试题,实战演练,将方法规律内化为能力。

要解答好综合性学习试题,必须做到:1、善于运用积累,有效调用知识。

解题时先认真回忆有关知识,及时把与试题相关的知识有效的提取出来,以备答题之用。

2、仔细揣摩题意,提炼答题信息。

要善于利用已有的知识背景,去揣摩命题者的意图。

解答试题时,要从题目和材料中筛选重要信息,并按要求处理好这些信息,针对题目要作出简明的回答。

3、发散多种思维,合理展开想象。

有些综合性试题需要我们多角度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展开合理的想象与联想。

●经典范例(2007年黄冈模拟卷)“环保”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是人类文明程度的显现,更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

善待环境,人类的家园会更美好,生活会更幸福;漠视环境,人类将会受到无情的报复。

某班同学举行了题为“我的环保行动”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踊跃参加。

(活动一:实地观察)留心观察学校周边的农村或社区环境,了解当地环境污染的状况,并把令你感受最深的情景,用简洁、精练的语言描绘出来。

镜头一:镜头二:(活动二:资料搜集)下图是某同学本次活动中搜集来的绿色食品标志(图一)与中国环境标志(图二)图,请任选一幅图并根据画面内容指出这幅标志图的构图创意。

中考语文综合实践题复习课件1

中考语文综合实践题复习课件1


②第二重门:请你仿照“文学是风,吹开心的花朵”,以“文学”为话题写一句话。(2分)


③第三重门:请你对以下名著中任意一部的作者说几句话,谈谈作品某一方面的内容对自己心灵成长所起的作用。 (要求:有作者称谓,语言得体,不超过60个字)(4分)
《西游记》 《骆驼祥子》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教材依托:八上 专题“汉字” ,七下、八上、九上中名著 5
12
[参考答案](1)参考示例一:赛出高水平,展现真风采!/参考示例二:展示实力,超越自我! (2)参考示例:各位评委、同学们:我声音洪亮,性格活泼,精力充沛!我是校运会拉拉队的主力队 员!我愿为亚运会呐喊助威,请投我一票! (3)参考示例:进行集训;统一服装;准备辅助用品,如标语、喇叭,旗子等。
10
三、方法指点 1.语言运用类
(1)考题形式 • 广告、标语、对联、短信、新闻、仿句、赠言、颁奖词、开场白、宣传语、串联词等;
11
示例1、(2010年·广东省)按要求完成问题。 广州将举办第16届亚运会,学校拟选派l0名同学参加滨海市中学生拉拉队,届时到亚运会 赛场为运动员呐喊助威。假设你参加拉拉队队员的竞选,请你完成以下工作
》 放漂寄语:______
教材依托:八下 如果我主办校刊 七下、八下、九上下涉及名著
3
2008年南通中考题 6.丰富多彩的初中语文学习生活即将结束,九年级(6)班组织了一次“我心中的语文”专题学习活动 ,其中有主题为“话说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的交流会。在这次活动中,请你完成以下任务:(6分) ①请为本次交流会的场地布置拟一副对联,要求所写内容切合活动主题。(2分) ②请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个谈谈你的评价。(结合作品内容,50字左右)(4分) 宋江 祥子 格列佛 汤姆·索亚

2010中考语文重要考点

2010中考语文重要考点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内省也。

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9、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0、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1、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2、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13、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14、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1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16、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17、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8、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9、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20、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2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2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7、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8、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9、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30、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31、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3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1、迂yū回2、凝níng视3、头晕目眩xuàn4、茁zhuó壮5、笨拙zhuō6、相形见绌chù7、迸bèng溅8、堕du ò落9、坠zhuì落10、剔tī透11、禀bǐng告12、懊ào 恼13、酝酿niàng 14、贮zhù蓄15、附和hè16、匀称chèn 17、狩shòu猎18、海域yù19、苦心孤诣yì20、肆虐nüè21、怦pēng然心动22、霎shà时23、刹chà那24、炫xuàn耀25、萌méng发26、确凿záo 27、骇hài人听闻28、蜕tuì变29、花圃pǔ30、哺bǔ育31、嫉jí妒32、妒忌jì33、祈qí祷34、炽chì痛35、销蚀shí36、默契qì37、锲qiè而不舍38、潜qián心贯注39、踱duó步40、晦huì暗41、教诲huì42、戛jiá然而止43、参cēn差cī不齐44、惬qiè意45、告罄qìng 46、砭biān骨47、不置褒bāo贬biǎn 48、逞chěng能49、呈chéng现50、惩chéng罚51、剽piāo悍hàn 52、庇bì荫yìn 53、粗犷guǎng 54、心旷kuàng 神怡55、遒qiú劲56、畸jī形57、荒谬miù58、寥liáo 落59、呵hē斥60、焦灼zhuó61、惟妙惟肖xiào 62、风雪载zài途63、脊jǐ梁64、贫瘠jí65、追溯sù66、朔shuò北67、归咎jiù68、剖pōu析69、抑扬顿挫cuò70、宽恕shù71、颔hàn首低眉72、黯àn然失色73、冥míng 思遐xiá想74、闻名遐xiá迩ěr 75、应接不暇xiá76、遐xiá思77、鞭挞tà78、胆怯qiè79、蜿wān蜒yán 80、佳肴yáo 81、混淆xiáo 82、媲pì美83、挑衅xìn 84、见风使舵duò85、妖娆ráo 86、不屈不挠náo 87、恪kè尽职守88、廓ò然无累lěi 89、重蹈dǎo覆辙zhé90、拮jié据jū91、栈zhàn桥92、狡黠xiá93、吹毛求疵cī94、咬文嚼jiáo 字95、诓kuāng骗96、斟zhēn酌zhuó97、腼miǎn腆tiǎn 98、沉湎miǎn 99、蓬péng蒿hāo 100、鸟瞰kàn 101、阔绰chu ò102、窒zhì息103、断壁残垣yuán 104、亘gèn古105、谬miù论106、杀戮lù107、瞻zhān望108、瞩zhǔ目109、攫jué取110、越俎zǔ代庖páo 111、蹑niè手蹑脚112、震慑shè113、翘qiáo首114、涟lián漪yī115、鳞次栉zhì比116、憎zēng恶117、休憩qì118、栖qī息119、糟蹋tà120、坍tān塌tā121、崩bēng塌tā122、驻zhù足123、明察秋毫124、洗濯zhuó125、贪婪lán 126、阻遏è127、点缀zhuì128、啜chuò泣129、辍chuò学130、繁弦xián急管131、滑稽jī132、险象迭dié生133、重峦luán叠嶂zhàng 134、突如其来135、莫名其妙136、郑重其事137、猝cù然长逝138、德高望重139、津津jīn乐道140、梦寐mèi以求141、杳yǎo无音讯142、葱cōng茏lóng 143、伫zhù立144、矗chù立145、弥mí漫146、喧xuān嚣xiāo 147、静谧mì148、纤xiān细149、略胜一筹chóu 150、惊慌失措151、张皇失措152、直接霄xiāo汉153、通宵xiāo达旦154、诀jué别155、水波粼粼156、霹pī雳lì157、缥piāo缈miǎo 158、澄chéng澈159、潺潺chán 160、人声鼎dǐng沸161、人迹罕hǎn至162、来势汹汹163、蹒pán跚shān 164、姗姗shān来迟165、栅zhà栏166、绵延167、崎qí岖qū168、执拗niù169、海誓山盟méng 170、尴gān尬gà171、鲜xiǎn为人知172、锋芒毕露173、家喻户晓174、妇孺rú皆知175、鞠jū躬尽瘁cuì176、迥jiǒng乎不同177、炯炯jiǒng有神178、义愤填膺yīng 179、赝yàn品180、荣膺yīng 181、养精蓄锐182、毛骨悚sǒng然183、迫不及待184、娴xián 熟185、疲惫不堪186、眼花缭liáo乱187、穷愁潦liáo倒188、相得益彰zhāng 189、秩zhì序井然190、豪放不羁jī191、锐不可当dāng 192、赃zāng物193、籍jí贯194、狼藉jí195、慰藉jiè196、恣zì睢suī197、颓tuí唐198、琐suǒ屑xiè199、烦躁200、干燥201、辜gū负202、训诫jiè203、推崇chóng 204、巧妙绝伦lún 205、镂lòu空206、擎qíng天撼hàn地207、遗憾hàn 208、物竞天择209、精疲力竭210、簌簌sù211、跋涉212、犀xī利213、无动于衷zhōng 214、绮qǐ丽215、殷yān红216、殷yīn勤217、翻来覆去218、粗制滥làn造219、毋wú庸置疑220、凛lǐn冽liè221、清洌liè222、油然而生223、不可名状224、沧海桑田225、相辅相成226、譬pì喻227、囊萤映雪228、顾名思义229、心无旁骛wù230、亵xiè渎dú231、恼羞成怒232、繁衍yǎn 233、化为乌wū有234、根深蒂dì固235、不求甚shèn解236、面面相觑qù237、腻nì烦238、晨曦xī239、虔qián诚240、蓦mò然241、长吁xū短叹242、咫zhǐ尺243、天伦之乐244、一泻千里245、浩瀚无垠yín 246、遮天蔽日247、缄jiān默248、恻隐之心249、怡然自得250、叱chì咤zhà风云251、戏谑xuè252、销声匿nì迹253、绚xuàn丽254、徇xùn私舞弊255、瑰guī丽256、拘泥257、一蹴cù而就258、璀cuǐ璨càn 259、思忖cǔn 260、氛fēn围261、给予jǐyǔ262、矫jiǎo揉造作263、情不自禁jīn 264、忍俊不禁jīn 265、和煦xù266、怏怏yàng 不乐267、世外桃源268、墨守成规269、关怀备至270、再接再厉271、牟móu取暴利272、雷霆tíng 273、朝廷274、广袤mào无垠275、嬉笑怒骂276、金碧辉煌277、温馨xīn 278、坚如磐pán石279、披星戴月280、出奇制胜281、甘拜下风282、远大抱负283、毕恭毕敬284、一张一弛285、原驰蜡象286、山清水秀287、水落石出288、陷阱jǐng 289、蜂拥而上290、喧腾291、雄跨292、凌líng 驾293、瘦骨嶙lín峋xún 294、一瞬shùn间295、庸碌lù296、肃然起敬297、盘虬qiú卧龙298、倔jué强jiàng 299、玷diàn污300、雏chú形301、撤chè销302、获益匪fěi 浅303、执著zhuó304、称chèn职305、踉liàng踉跄qiàng 跄306、舐犊之情shì307、刻骨铭心mínɡ308、涕泗横流tì309、气吞斗牛dǒu 310、忐忑tǎn tè311、折本shé312、斩钉截铁jié313、棱角分明lénɡ314、迷惘wǎng 315、裨bì益316、深邃su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十七语文综合实践专家解读考点课标在“综合性学习”中规定:“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

”“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

”由此可见,语文综合实践体现了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体现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而中考的着眼点主要也就放在了“能否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能否根据占有的课内外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的考查上。

题型分析:综合性学习内容包罗万象,一般是确立一个主题,进行系列活动。

主要的考查方式有:1.与名著阅读结合起来,设计调查方式,写出调查结果,介绍名著内容等。

2.与地域文化联系起来,介绍家乡名人,关注家乡建设,彰显城市精神。

3.与口语交际结合起来,劝说、辩论。

4.围绕某一名人进行系列活动。

考查形式:取刊名、网名,发邮件、帖子,写颁奖词、串联词、创刊词、导游词,拟标语、广告词、对联,完成调查报告,设计活动方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出谋划策、提建议,或者以图表分析转述的形式出现,或者转述图表所包含的内容,或者探究现象,等等。

总之,语文综合性学习题将引导同学们在生活中关注语文,在语文中关注生活。

基础性和综合性紧密结合,生活化和实用化紧密结合,人文性和时代性紧密结合,开放性和可操作性紧密结合,是今后综合性学习题命题的主要发展方向。

解题思路点示:综合性学习是实践性很强的活动,为了能很好地完成综合性学习内容,平时就要多参加各类实践活动,为答题准备一些实际经验,比如:搜集家乡的名人逸事、名优特产信息,了解家乡的风俗人情;模拟辩论会,做主持人;出黑板报;写编者按;等。

特别要关注当前的一些热点问题,并力求拥有自己的看法,比如:2008年关注的社会热点话题是“汶川地震”和“北京奥运”;2009年关注的热点话题比较庞杂,如“读书月”“地球一小时”“传统节日成为法定假日”“关注民俗民风”“国庆六十周年”等等。

答题时要看清楚题干要求,有针对性地答题。

具有地域特色的综合性学习题中,关于地方名人的姓名、事迹以及名优特产、风景名胜等的回答,要准确明了,不能张冠李戴;为家乡写标语、提建议时,要满含热爱家乡的情感,歌颂家乡,为家乡的发展出谋划策;与口语交际题结合起来的综合性学习题,答题时要遵循口语交际的特点,注意语言要与场合、人物的身份相符,表述简明连贯得体;与名著结合起来的综合性学习题,要按照名著的要求来回答;至于取网名、刊物名,写广告标语等,主要遵循简洁明了、形象生动、有鼓动性和号召力的原则来答题。

典型例题透视例在日复一日的时间河流里,节日就像一个个停泊的码头,人们徜徉其间,体味某种特定的情景,把情绪调到兴奋的波段,尽情释怀,使平淡的日子有了起伏。

节日更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传承,品尝浸润历史味道的节日食品,参与到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中,人们更能得到文化的熏陶、精神的洗礼。

让我们一同走进主题为“徜徉于中华传统节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下列任务。

1.【节日搜集】很多古诗句浸润着丰富的节日文化内涵,请写出下列诗句涉及的节日名称。

(1分)【示例】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节日:春节A.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节日:B.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节日:2.【节日探源】品读下面的文字,写出其中隐含的人物故事和节日习俗。

(3分)它从汨罗江的波浪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水彩,把中华大地染成粽叶式的青绿,从此让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亘古不变的艾香。

人物故事:节日习俗:、3.【节日论坛】对不少人来说,“吃”成了过传统节日的主要内容,好像吃了某一节日的特色食品就算过完这一节日了。

特别是每一个传统节日前夕,商家为了推销节日食品,大肆炒作,为“吃”推波助澜。

这种忽视传统节日深层内涵的现象,你如何看?班上同学就此要举办一个小论坛,请你为本次论坛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3分)看法:(2分)宣传标语:重视传统节日内涵,。

(要求与上句结构相似,1分)(2009年湖北黄冈市中考试题)答案:1.A.中秋节 B.重阳节 2.屈原投江;吃粽子、插艾叶(艾叶也叫青艾、艾草) 3.看法示例:我们不仅要过“物质的节”,而且要过“精神的节”。

传统文化需要发扬光大,传统节日不能仅是“小吃节”。

(观点正确,能自圆其说即可)宣传标语示例:彰显民族文化瑰宝;弘扬中华民族文化透视:这是一道典型的综合性实践考查题,考查考生的分析、积累、表达等多种能力。

整个题目围绕节日的文化常识及其相关的人物信息、文化积淀展开,目的在于引导同学们关注民风民俗,关注生活,关注传统文化。

此题很好地体现了“语文与生活紧密相连”的特点。

第1题“请写出下列诗句涉及的节日名称”,考查的是考生的文化积淀,考生不仅要熟悉一些有关节日的诗词,更要熟知每个传统节日的民风民俗以及节日的由来。

比如:中秋节望月思乡盼团圆,重阳节登高望远怀亲人,清明节扫墓踏青寄哀思,等等。

同学们只要在平时多积累、多了解,解答这类题目并不难。

第2题考查的是对节日习俗的了解程度。

作为一个中国学生,生活在具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国度,耳闻目睹之间,便受到了文化的熏陶。

民风民俗,既是生活的积累,也是文化的传承。

像端午节吃粽子、插艾叶、佩戴五彩线这样的事情,就应该是同学们生活中正在发生的故事吧。

第3题系情境表达题,主要是针对一些社会现象发表观点,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能力。

特别是宣传标语的拟写,实际上是把修辞方法对偶也综合到了考查的内容中。

答题时,要注意分析运用。

常见失误分析例综合性学习(含1~3题,8分)鲁迅,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的作品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少年茁壮成长。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同学们学习了他的不少作品。

为了展示学习成果,班上将开展“读鲁迅作品,学鲁迅精神”的读书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辨识作品小晴收集了鲁迅的四篇作品,请你帮她选出不属于《朝花夕拾》的一篇。

(2分)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B.《故乡》C.《父亲的病》D.《二十四孝图》2.拟串联词串联词一般需要在两个环节中间穿线搭桥,既要关照先前,画龙点睛,又要引导其后,渲染蓄势,把活动的两个环节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恰到好处地调动活动的气氛。

本次读书活动,有介绍鲁迅作品内容的环节。

小洋向同学们介绍了《五猖会》,接下来将由小云介绍《孔乙己》。

请你为主持人写一段串联词,将两个同学介绍的内容衔接起来。

(要求:串联词要扣住文章内容,60~90字)(3分)3.探究名言下面是小鹏摘抄的鲁迅名言,这些名言反映了鲁迅的哪些精神?请你分别用四字词语概括。

(概括出三种精神即可)(3分)名言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名言二: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名言三: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名言四:单是说不行,要紧的是做。

名言五: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2009年云南昆明市中考试题)答案:1.B 2.示例:刚才小洋带领我们体会了鲁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时急切、兴奋的心情,以及他被父亲强迫背书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下面让我们跟随小云去认识一位在封建科举教育的毒害下走向死亡的读书人——孔乙己。

(符合串联词要求,能围绕作品内容表述,语言简明流畅即可) 3.示例:爱憎分明;珍惜时间(勤奋努力);勇于实践(勤于探索)。

(意对即可)分析:这道题主要考查考生的阅读积累(作家作品及体裁辨识)、情境表达和概括探究的能力。

第1题,考查的是阅读积累,属基础层级考查。

考生答题时可能由于对作品体裁辨识不清,而造成误选。

初中语文教材中,我们接触到的鲁迅作品主要出自四部选集: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小说集《呐喊》(如《故乡》《社戏》《孔乙己》),散文诗集《野草》(如《风筝》《雪》),杂文集《且介亭杂文集》(如《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同学们在学习课文时,应联系作品的主题与体裁,对其出处予以相应的积累,而不是机械性的记忆。

《故乡》的创作,不免会有作者自身生活体验的融入,甚至有对往日生活的回忆,但它是以往日生活为题材创作的小说,因此不可将其等同为回忆性散文,而归入《朝花夕拾》中。

第2题,考查情境表达,融作品阅读、内容概括、语言表述于一体。

写串联词,对于初三毕业生并不陌生,加之题干中有对“串联词”特点及功用的解说,相信同学们都能把握得来。

易误处在于,有些考生因为平时只是泛泛阅读,不能对作品内容予以准确概括,从而出现与作品情节不符,甚至张冠李戴的表述。

第3题,考查对信息的提炼、概括能力,属探究性考点。

答题要领是认真品读每一则名言,先将自己的概括写下来;然后求同存异,予以分析概括。

如,第二条和第五条的共通之处在于“珍惜时间”;第二条与第四条都寓含“勤奋努力”之意;第三条与第四条,则都倡导一种“实践”“探索”的精神。

这道题的易误处在于,有些考生不能通盘考虑,只答一半,比如第一条名言,如果根据“俯首甘为孺子牛”提炼出“甘于奉献”,这样的回答便失之片面。

或者不能深入地比较、探究,只写出名言的浅层意思,比如看过第二条名言后便答出“不计享受”等不得要领的概括。

能力提升练习1.“上海世博会”将于2010年5月1日在中国上海隆重开幕。

世博会是与奥林匹克运动会齐名的全球顶级盛事。

此次世博会将历时184天,预计有2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

届时,全球前来参观世博会的观众将达到7000万人次。

为了让同学们了解上海世博会,学校学生会准备举办“走进世博会”校园宣传周活动。

作为筹备小组的成员,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在宣传周的启动仪式上,你要向同学们介绍世博会。

请从下面的材料中提取两条主要信息,作为你介绍的要点。

【材料】从早期的蒸汽机、火车、无线电,到现代的计算机、航天器、基因技术,以及在建筑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水晶宫、埃菲尔铁塔等,这些标志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成果,都是借助世博会这个平台向公众展示和传播的。

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被说成是“改变了美国”的一届世博会,美国从此走上了世界经济强国之路。

日本先后5次主办世博会,世博会成为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助推器。

据专家预计,上海世博会将对中国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生直接作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主要信息一:主要信息二:(2)在宣传周里,学生会宣传部长准备在校园宣传栏内写一条宣传语。

他根据下面的材料写出了宣传语的前一句,请你续写后一句。

要求:与前一句语意相关、句式一致、字数相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