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10月份质量检测试题 苏科版
苏科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试题

D .轮胎上的花纹B.磁悬浮列车“悬浮” A .涂防滑粉 C .握紧拔河绳 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请将下列各题唯一正确答案前字母填入下面的表格。
每题2分,共24分)1.下列物理量的估测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 .一间普通教室中的空气质量约25kgB .一杯水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约105PaC .手托两个鸡蛋的力大约1ND .一名普通中学生的体积约150dm 3 2.小明在学习“从粒子到宇宙”的知识后,有下列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 .在探索比原子更小的微观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电子 B .海绵容易被压缩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C .扫地时灰尘飞舞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D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太阳是宇宙的中心3.在“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小明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测物体质量过程中,只将20g 的砝码放在天平右盘后,发现指针略偏于分度盘左侧,这时他应该 A .向右调平衡螺母B .向右调游码直至天平平衡C .继续向天平右盘中加入10g 的砝码D .直接记录结果为20g4. 下面四幅图中属于减小摩擦的是5. 踢出去的足球在水平草地上滚动,下列叙述中的两个力,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A .球受到的重力和球受到的摩擦力B .球受到的重力和球对草地的压力C .球受到的重力和草地对球的支持力D .球对草地的压力和草地对球的支持力 6.如图所示,能正确反映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的是7.下列物体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 .站在商场正在运行的自动扶梯上的顾客B .离开脚后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C .绕地球匀速转动的“北斗”卫星D .正在进站的火车8.下面是日常生活中有关事例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A .用吸管吸牛奶是利用了嘴的吸力B .高压锅能使食物很快煮熟是因为提高了水的沸点C .雨滴从天空落下是因为大气压强的作用D .鸟能在空中滑翔是由于受到浮力的原因9.如右图所示,放置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的物体,在水平力F 1、F 2、F 3A .B .C . v的作用下分别以v 1、v 2、v 3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且v 1 < v 2 < v 3。
2017-2018年江苏省苏州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和答案

2017-2018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分)自2015年起,每年的9月18日为苏州市警报试鸣日。
为了使警报声传得更远,应该提高警报声的()A.频率B.音调C.响度D.音色2.(2分)某电视台举办的语文知识大赛深受观众好评,大赛中涉及的下列词语对声现象的描述,应用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A.“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响度较大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频率很高C.“隔墙有耳”说明声音只能在固体中传播D.“闻其声而知其人”说明根据音色可以辨别来人是谁3.(2分)当今的智能机器人,不仅能与人对话,还能与人一起同台进行智力竞赛,如图是智能机器人正和小朋友进行对话。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机器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B.机器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小朋友的声音和机器人的声音都具有能量D.能区分小朋友和机器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声速不同4.(2分)下列物态变化现象,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阳光下露珠变小B.树枝上形成雾凇C.冰冻的衣服变干D.树叶上白雪融化5.(2分)根据下表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80℃的酒精是液态B.铅的凝固点是﹣328℃C.气温接近﹣50℃时应选用水银温度计D.﹣39℃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6.(2分)生活中能经常见到各种光现象,下列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A.立竿见影B.水面“折”枝C.镜面成像D.眼睛“变大”7.(2分)如图所示,空调维护人员所用的“测温枪”能远距离测量出空调工作时的温度,主要是利用了()A.超声波B.红外线C.紫外线D.激光8.(2分)小明在研究光的反射现象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观察到反射角β与入射角α的大小相等。
小明根据这次实验就提出:“若改变光的入射角大小,反射角的大小也会发生改变,但反射角始终等于入射角。
”小明的这一提法属于()A.实验结论B.设计实验C.评估D.猜想9.(2分)下列能正确表示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的光路图是()A.B.C.D.10.(2分)小明在查阅资料时,发现一张通过平面观后镜看到后方救护车的像的照片,如图所示。
(完整版)试卷模板--物理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题号 一 二三四 五 总分人 复核人 总分 得分2.请将试卷左侧的内容填完整。
3.答卷时请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书写。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如图,在超市里,顾客将选购的商品放在购物车里,推着购物车往前走。
我们认为“购物车里的商品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地面 B.购物车 C.超市里的货架 D.超市里的收银员2.在操场上上体育课,体育教师发出的口令,近处的学生听到了, 而远处的学生没有听清楚.其原因是( )A .老师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好B .老师发出的声音频率较低C .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振动幅度大D .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响度小3.某机场的候机大厅铺有较厚的地毯,可以减小来往乘客走路时发出的声音,整个大厅显得比较安静。
从声学的角度看,铺地毯主要可以 ( ) A.变噪声为乐音 B.在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 C.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在人耳接收处减弱噪声4.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 A.严冬,河水结冰 B.深秋清晨,草地上出现霜C.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D.春天清晨,河面上出现大量“雾气” 5.如图的四种情景,属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6.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质量的大小与地理位置无关B .物体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C .冰熔化成水,密度变小D .由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体积大的密度小 7.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物质的密度比水大B .体积为50 cm 3的乙物质的质量为35 gC .质量为25 g 的甲物质的体积为30 cm 3D .当甲和乙两物质的质量相同时,乙物质的体积较大 8.对下列光学成像实例的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实例:①小孔所成的像;②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③放大镜看到的物体的像; ④幻灯机屏幕上所成的像;⑤照相机中所成的像。
江苏省最新版2017_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苏科版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3大题,30小题,总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2.答题前,考生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位置上.3.答选择题时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唐代诗人张继的诗《枫桥夜泊》中的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其中包含着声学知识.对其中声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船上的人根据音调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B.船上的人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C.钟声只能在空气中传播,不能在水中传播D.发声的钟离船比较近,声音传播到船不需要时间2.关于听觉的能力,下列说法中正确是A.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一定是相同的B.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不完全相同,与人的年龄无关C.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一定是相同,与人的年龄无关D.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不完全相同,与人的年龄有关3.有关雪的形成,正确的是A.凝固现象且吸热B.凝固现象且放热C.凝华现象且放热D.凝华现象且吸热4.医生在发烧病人身上擦酒精,这样做的目的是A.酒精升华时吸热,可以达到降低体温的效果B.酒精汽化时吸热,可以达到降低体温的效果C.酒精汽化时放热,可以达到降低体温的效果D.酒精升华时放热,可以达到降低体温的效果5.小明在听讲座时,想把银幕上用投影仪投影的彩色幻灯片图像用照相机拍摄下来.由于会场比较暗,他使用了闪光灯.其效果是A.拍摄到的照片与不用闪光灯差不多,昏暗不清B.拍摄到的照片色彩鲜艳,比不用闪光灯清楚好多了C.拍摄到的照片是银幕,看不清投影到银幕上的图像D.拍摄到的照片比不用闪光灯的效果好一些,但不是特别清晰6.在使用下列设备中,其中使用到红外线的是①冬天家里洗澡时,采用浴霸取暖;②家用消毒柜或卤菜店用灭菌灯;③验钞机发光的灯能检验纸币的真伪;④夜视仪进行侦察的原理;⑤汽车导航仪利用的信号A.①②③B.②③C.③④⑤D.①④7.在各种色光中,三原色光,指的是A.红、绿、蓝学B.红、黄、绿C.红、黄、绿D.黄、绿、蓝8.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像距)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物距)之间对应关系,并作出如图所示的u-v,关系图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B.该凸透镜的焦距是8cmC.当物距u=40cm时,像距v=1 0cm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到25cm处的过程中,像一直在变小10.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A. 50gB. 5kgC. 0.5gD. 50mg11.举世瞩目的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举行,全世界电视观众均可通过卫星传输的信号在家里收看开幕式盛况,这种卫星被称为地球同步通信卫星,这里的“同步”是指卫星A.相对太阳静止B.相对地球静止C.相对月球静止D.相对火星静止12.用图象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物体由同一地点O出发,沿同一直线到达同一目的地x2的运动时间和路程的关系图象.从图象分析得出的下述结论中正确的是A.在0-t1的时间内,乙物体的运动速度比甲决B.在t1-t2的时间内,甲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C.在t2-t3的时间内,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D.全过程中,两物体的平均速度相等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3.如图所示在玻璃罩内放一闹钟,在外面能听到闹钟发出的声音.现用抽气设备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会逐渐 (变大/变小/不变),甚至最后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声音的传播需要 .14.某同学测量一杯水的温度,选好一只量程适当的温度计,他将温度计插入热水中后立即拿出来观察温度计的示数.该同学操作的两点错误之处是:(1) ;(2) .15.晴天的正午时分,在茂密的树阴下,会看到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而在地上留下许多大小不同的圆形光斑,这是光的现象,光斑大小不同的原因是 .16.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选择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1)如图甲所示,先让纸板A, B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沿纸面射入一条光束EO,并找到反射光束OF,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反复实验比较两角的大小可得:反射角(大于/等于/小于)入射角;为了排除所得规律的偶然性,要改变的角度,多测几组入射角与反射角,并进行比较;再观察到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总在的两侧.(2)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 .(3)如果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时,将纸板B向后旋转, (能/不能)看到反射光线.17.关于教学楼的运动状态.若以地面为参照物,教学楼是 的:若以正在走向学校的学生为参照物,教学楼是 的.18.在乘车时,我们往车窗外看,有这样的感觉,看到远处的物体与车行方向向同运动.看近处的物体与车行方向相反运动.造成这样的观察结果,其原因是:在看远处的物体时,我们是以 参照物的;在看近处的物体时,我们是以 参照物的.19. 2011年5月15日,国际田联110 m栏钻石联赛上海站敲响战鼓,冠军争夺赛在刘翔和奥利弗之间展开.比赛临近结束,选手全力冲刺时,观众看到如图所示的场景,齐声欢呼“刘翔最快”.根据表中所示的比赛成绩,裁判裁定刘翔获胜,观众和裁判判断刘翔快过奥利弗的方法分别是跨栏比赛观众根据刘翔在前面判断刘翔获胜的方法是 ,裁判根据比赛成绩判断刘翔获胜的方法是 ,刘翔的平均速度 (大于/等于/小于)奥利弗的平均速度.20.小车从长为1.8m 的斜面顶端滑至底端,所用时间为5s ,则全程平均速度为 m/s.若小车通过斜面上半段路程平均速度为0.3m/s ,则小车通过斜面下半路路程平均速度为m/s .三、解答题(21题每图2分;第22题4分;第27题5分;第29题6分;其余每空1分;选择2分;共56分)21-1.完成如图所示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光路图.21-2.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向一块玻璃砖的侧面.请画出光线进入玻璃砖的折射光线和从玻璃砖的另一侧面射出时的折射光线.21-3.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向一平面镜,请画出其反射光线并在图上标出反射角的大小.21-4.如图所示的物体AB 放在平面镜MN 前,请画出物体AB 在平面镜M'N'中的像A'B'.22. (4分)如图甲所示的小球直径为,如图乙所示的秒表读数为 .23. (5分)如图所示,用钢尺做实验,探究声音高低、强弱有关在因素.实验过程如下:(1)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先让一端伸出桌边短一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然后一端伸出桌边长一些,再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实验现象是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越 (快/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低),说明音调的高低与有关.(2)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保持一定,先拨动钢尺振动的幅度小一些,再让钢尺振动的幅度大一些.实验现象是钢尺振动的幅度越小,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小),站在离钢尺越远的地方,听到发出的声音越 (强/弱).24. (8分)在探究水的沸腾特点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请指出操作中错误的是 .(2)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其中读数方法正确的是(A/B/C),示数是℃ .(3)实验中要缩短加热时间,请写出一种可行的办法:(4)下表是实验中记录的一组数据,由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图丙中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5)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水蒸气遇冷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25. (5分)小凡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1)通过A, 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有关.(2)通过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3)小凡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质量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图E, F).结果发现E图中水先蒸发完,于是他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小蒸发越快.从实验设计环节看,他没有控制水的(质量/表面积)相同:从得出结论环节看,“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是否正确? (正确/不正确),理由是 .26. (6分)如图所示的装置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1)甲图中的B表示研究对象“平面镜”,应选择方形(平面镜/平板玻璃)来做,你选择的理由是 .(2)如果将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那么像的大小将 (变大/变小/不变).(3)实验中如果把平面镜向左倾斜,如图乙,实验能否成功?说明理由: .(4)若在图甲中的左侧,我们通过“平面镜”看蜡烛A的像C,是 (有/没有)光射入我们的眼中.此时,蜡烛的像C (有/没有)光发出.27.(5分)如图是研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原理图;下表中记录了不同的入射角和对应的折射角的实验测量数据.(1)请你结合图,以光从空气进入到玻璃中的情况为例,分析实验数据(光从空气进入其它透明介质中也可得到具有相同规律的实验数据),对光从空气进入其它透明介质中的折射规律加以总结(补充完整).a.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分别位于法线两侧;b.(2)请定量比较实验数据.把你新的发现写在下面:28. (5分)在探究光的折射特点的实验中(1)为了清楚地看到光在空气或水中传播的路径,可在水面上方喷些烟雾并在水中滴几点牛奶,其中利用的物理原理是 .(2)在进行实验过程中,提醒大家不要将激光束射向人眼,激光会对眼睛造成伤害,严重时会导致失明!这个提醒说明光具有 .(3)在实验中,光从空气射向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如图a 所示.小明同学想若让光从水中射向空气,折射角是否还是小于入射角?实验结果如图b 所示.图示实验a 与b ,说明光路具有 .(4)如图b 所示,光从水中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折射角也逐渐增大(如图c, d 所示),那么,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值时,可能会出现什么现象呢?说出你的观点并解释: .(5)小明为了验证自己的推测,设计如图。
八年级物理10月质量调研试题 苏科版-苏科版初中八年级全册物理试题

射阳县实验初中2015年秋学期八年级物理质量调研试卷(卷面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如图,在下面几幅交通标志牌中,属于保护环境的是( )2.( )A .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B .响度与物体振幅的关系C .音色与发声体的哪些因素有关D .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 3.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声音在水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的速度小B. 蝙蝠的视力很差,它通过接收自己发出的超声波的回声来探测周围的物体C.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一定是340m/s.D. 打雷时我们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闪电比雷声先发生4.如图是给某种物质加热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情况,由图可知( ) A .一定是表示某种固态晶体升温并熔化情况 B .一定是表示某种液体升温并沸腾情况 C .可能是表示某种固态非晶体升温并熔化情况 D .可能是表示某种液体升温并沸腾情况5.关于酒精灯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 B. 熄灭酒精灯时,可以用嘴吹 C .用酒精灯时加热物体时,应让物体贴近焰心加热 D. 可用一盏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 6.去年冬季我地区气温最低达-5℃,正确的读法是 ( ) A.摄氏负5度B.零下5度 C.负摄氏5度 D.负5摄氏度 7. 下列各种现象中,要放出热量的是 ( )A B C D20km镇 江20t第1题A.冰雪消融B.滴水成冰C.云开雾散D.干冰灭火8.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春天,冰封的湖面开始解冻B.夏天,打开冰棍纸看到“白气”C.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D.冬天,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9.现在有一种叫“固体清新剂”的商品,把它放置在厕所、汽车、饭店内,能有效的清新空气、预防感冒等,“固体清新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 B.凝华 C.汽化 D.升华10.温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以下给出了一组常见的温度值,你认为合理的是()A.人体正常体温是39℃ B.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C.沸水的温度一定是100℃ D.适合人们洗澡的热水温度约60℃.11.牙科医生用来观察病人牙齿的小镜子,要放在火上烤一下才放进病人的口腔中,医生这样做是为了()A.消毒,防止将病毒带入口中 B.把镜面上的水分烘干C.避免病人感觉镜子冷 D.防止口腔中的水蒸气液化,便于观察12.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与图中图线a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给水的质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关系正确的是()13.若某天室内温度为200C,此时小名同学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图中哪幅图正确反映了温度计读数随时间的变化()14.下列四个词语所描述的的现象中,表示能自身发光的是()A. 金光闪闪B. 红光满面C. 火光冲天D. 波光粼粼“白纸黑字”喻指证据确凿,不容抵赖.从物理学角度看()A.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进入人的眼睛B.白纸和黑字分别反射出白光和黑光进入人的眼睛C.白纸反射出白光进入人的眼睛,而黑字不反光D.黑字比白纸反射光的本领强16.下列有关不可见光的说法错误的是()A.不可见光是一种假想的光,实际并不存在 B.不可见光也可以传递能量C.不可见光也可以在空气中直线传播 D.不可见光遇到物体也可以被反射17.如图所示,猴子看见月亮在井中,就要去捞,结果什么也没捞到.关于水中月亮离水面的远近,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月亮就在水的表面上 B.井有多深,月亮就有多深18.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平面镜中的像是实际光线形成的,可以用光屏接到C.平面镜后面放一块大木板,会挡住镜前的人在镜内的像D.平面所成的像一定是虚像19.如图所示为一时钟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那么此刻的实际时间是 ( )A. 11点20分 B.2点35分C.3点55分 D. 12点40分20. 如图所示,M为一固定平面镜,它两端的坐标分别为(-1,3)、(0,3),人眼位于x=3处观察。
江苏省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三)

江苏省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三)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3大题,34小题,总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2.答题前,考生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位置上.3.答选择题时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A.1 kg冰与l kg水的密度相等B.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密度变大C.为减轻质量,比赛用自行车采用强度高、密度大的材料制造D.节日放飞的气球可以飘在空中,是因为气球内部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2.在“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小明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测物体质量过程中,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左边一点,接着他需要进行的操作步骤是A.将游码向右移动直至横梁重新水平平衡B.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左旋进一些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D.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3.下列微粒中,不显电性的是A.原子、原子核B.电子、质子C.原子、中子D.质子、中子4.用一根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一轻质小球,发现两者互相排斥,由此可判定A.小球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B.小球一定不带电C.小球一定带负电D.小球一定带正电5.下列实例中,属于增大摩擦的是A.用力压橡皮,擦去写错的字B.磁悬浮列车高速行驶时,列车与轨道脱离接触C.自行车用久了,在轴承处加润滑油D.古人移动巨石时,在地上铺设滚木6.NBA马刺队邓肯的45°角擦板进球堪称经典.篮球擦板时,篮板的主要作用是A.改变篮球的运动方向B.改变篮球的运动时间C.使篮球的速度增大D.使篮球的速度减小7.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轻弹簧(不考虑其质量)左端固定在竖立墙面上,右端连接一金属小球,O点是弹簧保持原长时小球的位置.开始时把小球压缩弹簧到位置A,释放小球,小球在位置A、B间来回运动.对于小球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和运动情况,有A.小球运动到O点时将停止运动并保持静止B.小球从位置A运动到位置B的过程中,所受弹力的方向保持不变C.小球从O点运动到位置B的过程中所受弹力方向向右、速度不断减小D.小球从位置A运动到O点的过程中所受弹力方向向右、速度不断增大8.下列属于利用浮力升空的是A.飞机B.热气球C.风筝D.火箭9.在研究摩擦力时,小明用一块各侧面光滑程度完全相同的木块,在同一水平桌面上进行了三次实验.如图所示,当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三次示数F l、F2、F3的大小关系为A.F l=F2>F3B.F1>F2>F3C.F2>F l>F3D.F l<F2=F310.如图所示,实心正方体铁块、铝块分别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p铁>p铝),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铁块、铝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1、F2.若沿水平方向将铁块上截去一部分放在铝块上面,此时铁块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为△p l,铝块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为△p2.则F l、F2,△p l、△p2的大小关系为A. F I>F2B.F1=F2 C.△p l>△p2D.△p l=△p2 11.小明发现放在水中的两个鸭蛋,乙是沉在水底,甲是浮在水面(如图所示).若甲的体积比乙小,则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甲的质量比乙大.B.甲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C.甲的密度比乙大D.乙受到的浮力大于其重力12.如图所示,使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工具是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13.质量为0.5kg的空瓶,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2.0kg,装满酒精后的总质量为▲g,该瓶能装某液体2.7kg,此液体密度为▲kg / m3.(酒精密度800kg/m3)14.教材中有许多实验与现象的插图,请观察图中的四幅图,将下列表述填写完整.图甲铁钉在石蜡上刻下划痕,这种方法可以比较出物质的▲是不同的;图乙两个铅块磨光后,压在一起就会粘住,这个现象证实了分子间存在▲;图丙气球膨胀时,金属颗粒间的距离都在增大,这个模型可以模拟宇宙▲;图丁观察气球的形变程度,可以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有关.15.又到了收获芒果的季节,果园里四处飘荡着芒果的香味,这是芒果的芳香分子在做永不停息地▲运动;挂满芒果的枝条被压弯了,这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16.电风扇使用一段时间后,扇叶的下方有很多灰尘,这是因为电风扇的扇叶在转动过程中与空气摩擦而▲,从而吸引▲,使灰尘附着在扇叶上.17.一架质量为2000kg的轻型直升飞机,静止在空中时,螺旋桨向上的升力是▲N.当飞机以3m/s匀速直线下降时,螺旋桨向上的升力是▲N.当飞机以5m/s匀速直线下降时,螺旋桨向上的升力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g=l0N/kg)18.重1.8N的苹果,体积为0.2dm3.用手将其浸没在水中,它受到的浮力是▲N;松手后,苹果在水中将▲(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苹果静止时,受到的浮力为▲N.19.人的密度大约为1×103kg/m3。
八年级物理10月份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2021-2022学年)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卷八年级物理试卷说明:1、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2、答题前请将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卷密封线左边的空格内3、答题可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但不能用铅笔或红笔(作图题除外)4、考生必须将答案写在答题卡内。
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30分)1.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等于340米/秒 B.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不能传递能量 C .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音调高 D女高音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频率高2.小明同学参加中考体育测试,结果最可能达到的是( )A.实心球成绩为40m B.立定跳远成绩为10mC.跳绳1s跳100次D.1000m跑步用时4min3.某同学用最小刻度为1毫米的刻度尺测量一本书的宽度,下列记录的数据中正确的是( )A.86.10毫米B.8.610厘米C.8.6厘米 D.8。
61厘米4.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的错误叫误差B.认真细致的测量可以避免误差C.测量所产生的误差是因为未遵守操作规则D.选用精密测量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可以减小误差5.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水中的声速小于在空气的声速B.人唱歌时,歌声是声带振动产生的C.回音的声速比原来声音的声速要小D.成语“震耳欲聋”指声音的音调高6.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能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这说明()A.发出声音的音叉在振动 B。
超声波具有能量C。
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响度会变大D。
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速度会变小7.武侠电影里经常描写一大侠双目失明,还能准确判断攻击者的方位,这是因为()ﻬA.他的眼睛根本就没有失明B.他的耳朵有特异功能C.双耳效应原理,他可以准确地判断声音传来的方位D.一种巧合8.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公害.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A.机动车辆在市区内严禁鸣笛B.学校将高音喇叭换成许多小音箱C.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D.清除城市垃圾,保持环境整洁9.一位同学在听诗朗诵,下列声音不是噪声的是()A.有人在周围大声吵闹B.窗外高音喇叭发出的声音C.录音机里朗诵的声音D.录音机里的“嚓、嚓”声10.雷雨季节,有些小孩害怕雷声,是因为雷声的()A.频率很高 B.音调很高 C.响度很大D.雷声不好听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9分)11.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 _________,在使用之前应注意观察它零刻度线的位置、 _________ 和_________.12.填写合适的单位:(1)窗户的高度是1.5 ;(2)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0。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质量检测物理试题及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质量检测物理试题(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共28分.1~8题为单选题,每题2分;9~12题为多选题,每题3分.漏选得2分,错选得0分答案填入表中)20m /s ,那么三者速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A .运动员、汽车、羚羊B .汽车、羚羊、运动员C .羚羊、汽车、运动员D .运动员、羚羊、汽车2.关于声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结石是利用声能够传递能量B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C .声纹锁在只有房主说出暗语时,才能被打开,因为它能辨别声音的音调D .乐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噪声不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3.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加油机在空中给受油机加油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B .卡车和联合收割机收割庄稼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C .两辆赛车在赛道上行驶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D .“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 对接成功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4.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B 、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C 、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D 、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5.在0℃的环境中,把一块0℃的冰投入0℃的水中,将会发生的现象是 ( )A.冰全部熔化B.冰有少部分熔化C.水有少部分凝固D.冰和水质量都不变6.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知识,文中词句与物理知识相符合的是( )A.“锦鳞游泳”,看到水里的鱼是实像B.“皓月千里”,皎洁的月亮是光源C.“浮光跃金”,湖面波动的光闪着金色是光的折射现象D.“静影沉璧”,如玉璧一样月亮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7.有一台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通过光束射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打到电光屏(能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行处理)上来显示液面的高度,然后通过装置调节液面的高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月考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被多次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产生的原因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2.正要咬饵上钩的鱼,突然听到脚步声受惊逃走,鱼接收到声波的主要途经是()A.大地——空气——水——鱼 B.空气——水一一鱼C.大地——水——鱼 D.水——鱼3.一根长约10厘米的铁管,管内装满了水,一个人在铁管的一端敲一下,另一个人在铁管的另一端贴近管口处可听到()A.一次敲击声B.两次敲击声C.三次敲击声D.四次敲击声4.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禁鸣喇叭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噪声B.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C.“闻其声便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D.发声体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5.二胡是中国的民族乐器,有粗(内弦)、细(外弦)两根弦,拉弓时马尾和弦摩擦发出声音,如图所示,下列做法不能改变二胡音调的是()A.用手指按压同一根弦的不同位置B.手指按压在弦的相同位置,从摩擦内弦换到摩擦外弦C.加大摩擦弦的力量D.旋转弦轴,增加弦的紧张度6.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不同的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所显示的波形图.则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甲和乙声音的音调相同B.丙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最快C.甲声音的响度最小D.丁声音属于噪声7.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A.烧水时壶口会出现“白气”,这是汽化现象B.潮湿的衣服变干了,这是汽化现象C.夏天的早晨自来水管会“冒汗”,这是液化现象D.秋天,草地上会出现露珠,这是液化现象8.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赛龙舟、吃粽子也成为人们过节的重要习俗.小彤看见妈妈在家煮粽子时,锅中水沸腾后改用“小火”继续煮.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能更快地将粽子煮熟B.用“大火”可使水沸腾更剧烈,沸点升高,不应该改用“小火”C.水沸腾后,改用“小火”水温升高较慢,锅中水不易被烧干D.水沸腾后,用“大火”或“小火”煮,水温都不变,用“小火”煮可节能9.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若大容器A中装的是水,试管B中装的是另一种液体,在不断加热大容器A中的水时,发现试管B中的液体沸腾了,则B中的液体可能是 ( )A.水 B.酒精C.食用油 D.水、酒精、食用油都有可能10.小丁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他联想到了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的情景.以下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 A、“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它们都是汽化成的水蒸气B、“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C、“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D、“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11.如图,四个相同的玻璃瓶中装有水,水面高低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发出“dou(1)”、“rui(2)”、“mi(3)”、“fa(4)”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顺序是A.甲、乙、丙、丁B.丙、乙、甲、丁C.甲、丙、乙、丁D.丙、甲、乙、丁12.如图所示,常温下的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杯口分别盖有玻璃片a、b.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玻璃片表面出现小水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水珠都在a、b的上表面 B.小水珠都在a、b的下表面C.小水珠在a的下表面、b的上表面 D.小水珠在a的上表面、b的下表面13.用滴管从瓶中吸取酒精,滴在手上,感觉凉凉的,小明就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两种猜想.猜想1:酒精的温度低于手的温度;猜想2:酒精蒸发时吸热,有制冷作用.随后,他在烧杯中倒入适量酒精,用相同的温度计分别测量手的温度t1和烧杯中酒精的温度t2,并重复多次,均发现t1>t2,由此,他 ( )A.只能验证猜想1 B.只能验证猜想2C. 既能验证猜想1 ,也能验证猜想2D. 既不能验证猜想1 ,也不能验证猜想2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1分)14.小冬在表演二胡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_________而发声;小冬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___;二胡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___传播到我们的耳中的.15.大年三十晚上,鞭炮声此起彼伏,小明同学关紧门窗,用棉球塞住耳朵,他主要是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16.如图所示,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划得快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____________,这说明音调跟发声体的_______________有关.17.小华在银河电子城买了个MP5,开机后小喇叭里响起了动听的歌声,他说:“是周杰伦在演唱.”他的判断是根据声音的不同;接着他又调节了音量按钮,这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小明又利用MP5的录音功能录了一段自己的讲话声,可是播放时听起来他感觉不像自己的声音,这是因为小明听MP5播放的声音主要是通过(气体/固体)传播,而自己听自己讲话的声音,主要是通过(气体/固体)传播。
1 18.超低空飞行的战斗机经常会影响居民生活,有时甚至会把居民家的窗户玻璃震碎,说明战斗机飞行会产生很大的,同时说明声波可以传递.19.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大小不同.根据以下资料可知:多数情况下,声音在气体中的速度比液体中的 (选填“大”或“小”),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受的影响.20.有以下事实或做法:①人们挑选瓷器时,总要敲击几下,以判断瓷器是否有裂纹;②医生用“B超”来获取病人体内器官的情况;③医生用超声波给人们洁牙;④中医通过“闻”来诊病;⑤外科医生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以上事例中,能表明声可以传递信息的是,能表明声可以传递能量的是.21.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1min内振动了21000次,则它振动制定了《中高考期间禁噪方案》,规定中高考期间各考点的噪音不超过45 (填单位).22.冬天,小明的父亲从车库开出汽车送小明上学,不一会儿汽车挡风玻璃的(选填“内表面”或“外表面”)出现了一层“白雾”,这是由于水蒸气遇冷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而成的,为了尽快消除“白雾”,你认为应该开启空调的__ __(选填“冷”或“热”)风.23.如下图,是一种能反映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装置叫做干湿泡湿度计。
它是由两支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其中一支温度计玻璃泡被湿布包起来了。
两支温度计的读数不一样,湿泡温度计的读数较___________(高/低),这是由于湿布中的水在_____________时要吸热。
在一定的温度下,两支温度计读数的差别越大,表示空气的湿度越__________(大/小)。
24.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不少场所的装修会考虑声学吸音效果.小明同学想比较几种常见装修材料的吸音性能,他找来厚度相同的四种小块材料 (聚酯棉、软木、泡沫塑料和海绵),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桌面上放一个玻璃杯,在玻璃杯下分别放上待测试的小块材料,将悬挂在细线下的小球拉到同一高度释放去敲击玻璃杯,仔细比较玻璃杯发出的声音大小.第23题图(1) 为控制实验过程中敲击玻璃杯的力大小相同,小明的做法是.(2) 小明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你认为表中空格处应填入.(3) 小明实验中的四种材料,仅从吸音性能的角度考虑,最适合隔音墙装修的是.25.据传有一年夏天,洋人宴请林则徐,其中一道甜点为冰淇淋,因其上面白气不断,林则徐以为必烫,故以嘴吹之,谁知入口却冷,洋人以为笑柄;林则徐声色不动,过得几日,回宴洋人,其中一道热汤刚刚煮沸,浮有厚油,无一丝白气冒出,林则徐热情请之,洋人一口吞下一匙,顿时龇牙咧嘴,哈哈有声,不停乱跳,出尽洋相.试分析那冷冷的冰淇淋上方的白气是由形成的,而滚滚的热汤反而无白气,是由于.三、实验题 (每空1分,作图2分,共38分)26.(1)如右下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2)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液体的来测量温度的,如图体温计,它的分度值是.温度计上的读数是.27.如图所示,将一只通电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了抽气机的玻璃罩内,请回答下列问题.(1) 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将会发现.(2) 如果把空气又逐渐地通入玻璃罩内,将会发现.(3) 此实验说明了.28.如图所示是小刚在课余时间制作的一支竹笛,在竹管开口处①向管内吹气时,竹笛可以发出美妙的笛声,推拉铁丝环⑥时,音调可以改变.①竹管开口②管侧劈形小口③竹管④木劈⑤布团⑥铁丝(1) 吹奏竹笛时,振动发声的物体是.(2) 当布团⑤分别位于a、b、c三个位置时,竹笛发出声音音调最高的位置是,音调最低的位置是.(3) 在中国的民族乐器中,还有哪些乐器的发声原理与此相似? 请举例:.2.9.在学习演奏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的声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度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如下表:(1) 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试验.(2) 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试验.(3) 为了验证猜想三,小明选用编号为①、②的琴弦进行试验,请填写表格中缺少的部分:、。
30.如图甲所示是“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1) 安装该实验装置时,应该先固定A、B两个铁圈中的铁圈.(2) 当水温上升到84℃,每隔1 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3 min后停止读数,其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其中第三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请你将读数填在下表中.(3) 请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在图丙中的小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 (T)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像.(2分)(4) 由表中的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水沸腾的过程中,继续加热,水的温度.(5) 某实验小组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丁中的(a)、(b) 所示,则图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31.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做完“水沸腾”实验后,根据记录作出的水沸腾图像,则从图像中我们可以看出:水的初温是,实验时水的沸点是℃,沸腾前共加热了分钟.沸腾时,观察到水中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在实验过程中,想要缩短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时间,可采用的措施是:;.32. 一支大的注射器的小孔用橡皮帽堵住,里面装有乙醚蒸气,如图所示,现在推动活塞,压缩乙醚蒸气的体积,当乙醚蒸气被压缩到一定程度时,会看见注射器中出现了液态乙醚,这表明用_______的办法可以使气体_______.向外拉动活塞,注射器内的液态乙醚______ ,这是一个_______现象.33.医学上针对外伤的疼痛常用“冷疗法”治疗,其原理是医生用一种叫做氯乙烷的气态有机物,对准人的伤口处喷射,它在加压下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又在皮肤上迅速____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同时________大量的热,使人体受伤部位温度________,皮肤血管收缩,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变慢,类似局部麻醉,人的伤痛很快消失,同时防止伤口处形成淤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