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千年梦圆在今朝

合集下载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九课千年梦圆在今朝知识点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九课千年梦圆在今朝知识点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九课千年梦圆在今朝知识点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九课《千年梦圆在今朝》记叙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

店铺在此整理了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九课《千年梦圆在今朝》知识点,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九课《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知识点课文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断的尝试和追求,重点记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在广大科技工作者、工人和解放军官兵的共同努力下,“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载人航天的千年梦想终于实现了。

文章热情赞扬了中国航天工作人员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至第3段),简要叙述了炎黄子孙为了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千年梦想所进行的不断的尝试,重点描述了明代的万户所尝试的人类首次火箭飞行。

第二部分(第4段至第9段),叙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航天事业呈现的勃勃生机,从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到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梦想,终于在今天变成了美好的现实。

第三部分(第10段),简要描绘了炎黄子孙更高远更绚丽的梦想,登临月球,探索火星,遨游更深更远的太空。

课文重点叙述了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的经过。

具体叙述了载人航天工程的艰巨和困难;广大科技工作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夜以继日地苦战攻关;“神舟五号”的顺利发射和成功返回及其伟大意义。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中华民族千年梦圆的经过,从中体会中国航天人所体现的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二是学习默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在事实的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九课《千年梦圆在今朝》词句知识点【词】九天揽月:揽:采摘。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19 千年梦圆在今朝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19 千年梦圆在今朝

的精神。
3.拓展阅读。 有关飞天梦的古诗句: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 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苏轼《水调歌头》
1.学了本文,你有什么话想对我国的航天人
说?或者你对我国的航天发展历程有什么
感悟?请写下来吧!
飞离地球、遨游 “几千年的梦想”是指_______________ 太空 。“美好的现实”是指______________ 我国首次载人 _____ 航天飞行的成功 。“终于”突出了中国航天 _______________ 锲而不舍 、_________ 坚持不懈 、_________ 勇于挑战 工作人员_________
团结一心、默默奉献
从梦想变成现实,从失败走向成功, 这 千百年梦想的实现靠的是什么? 坚持不懈、锲而不舍 勇于挑战 团结协作 默默奉献
学习写法
开头:飞离地球、遨游太空是中华民族很久以来的
梦想。
引出下文
结尾:载人航天梦想的实现,让富有激情与魄力的
炎黄子孙有了更高远更绚丽的梦想——登临月球、
探索火星,遨游于更深、更远的太空。呼应开头 深化主题
2.在课外搜集有关中国航天事业的资料,了
解我国航天最新的信息。
中国航天里程碑:
2003年10月15日9时整,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 伟搭乘“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被顺利送到太空。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于2008年9月25日21时 10分发射升空,宇航员翟志刚在茫茫太空中第一次 留下了中国人的足迹。
“神舟八号”飞船于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发射 升空,与我国首个空间站雏形“天宫一号”携手,共 同完成了我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与 “天宫一号”成功实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创造了中 国航天的多项记录。 “神舟十一号”飞船于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 发射升空,为中国建造载人空间站做了准备。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9课千年梦圆在今朝ppt课件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9课千年梦圆在今朝ppt课件

实验的精细与艰难,要求广大 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夜以 继日地苦战攻关。有的人为了工作 的及时、方便,将铺盖搬到工厂车 间;有的人积劳成疾,几次住进医 院;有的年轻人虽然风华正茂却华 发早生;有的人甚至为此付出了全 部心血与生命,未能等到成功的那 一天便猝然长逝 … …
想一想,说一说
实验的精细与艰难,要求广大科技人 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夜以继日地苦战攻 关。有的人 ; 有的人 ; 有的年轻人 ; 有的人 … …
哪里是我的长城? 哪里是我的黄河? 站在星河岸边, 亲亲的唤一声— 我的中国! 啊, 一瞬间的改变, 一瞬间的飞跃, 五千年的梦啊! 今天圆了!
课后拓展:
搜集资料,办一张关于 以“中国航天事业”为主题 的手抄报。
19 千年梦圆在今朝
学习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航天梦想是怎样实现的。 3、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快速浏览:课文写了哪些时段哪 些事件? 古人的奇妙想象──美好的梦想 万户的火箭飞行──大胆的尝试 人造卫星的发射──突破性进展 载人航天工程的实施──艰苦的努力 “神五”载人飞船发射──巨大的成功 “神六”飞船成功飞行——里程碑意义
2001年1月10日
2002年3月25日
2002年12月30日2003年10月15日2005年10月12日
2005年10月12日
年 11 月 日 我 国 第 一 次 实 现 太 空 行 走 3
2007
神七发射成功
2005年10月12日
2011年11月3日神八与天宫一号对接
炎黄飞天梦
蔡桂林 嫦娥奔月, 那是神话; 女娲补天, 更是传说。 九万里遥想, 九万里追求, 一朝相约! 听天风浩浩, 迎接远客; 看天庭结彩, 与我伴歌。

19课千年梦圆在今朝

19课千年梦圆在今朝

炎黄飞天梦
蔡桂林
嫦娥奔月, 那是神话; 女娲补天, 更是传说。 九万里遥想, 九万里追求, 一朝相约! 听天风浩浩,迎接远客; 看天庭结彩,与我伴歌。
哪里是我的长城? 那里是我的黄河? 站在星河岸边, 亲亲地唤一声---我的中国! 啊, 一瞬间的改变, 一瞬间的飞跃, 五千年的梦啊, 今天圆了!
天宫一号
天宫一号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于2011 年9月29日21时16分3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 飞行器全长10.4米,最大直径3.35米,由实验舱 和资源舱构成。它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 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2011年11 月3日凌晨顺利实现与神舟 八号飞船的对接任务。 按照计划,神舟九号、 神舟十号飞船将在接下 来的时间里依次与天宫 一号完成无人或有人交 会对接任务,并建立中 国首个空间实验室。
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
萤火一号,是中国火星探测计划中的第 一颗火星探测器。火星在古代被称为“荧 惑”,中国第一颗火星探测器取其谐音,命 名为“萤火一号”。2011年11月8日,“萤火 1号”与俄罗斯的采样返回探测器一起发射升 空,开始对火星的探测研究。11月 9日,俄 方宣布福布斯—— 土壤号火星探测器变轨失败, 受此影响,“萤火一号” 宣 告发射失败。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于2008年9月25日21 点10分04秒988毫秒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载人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 飞船于2008年9月28日17点37分成功着陆于中 国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神舟七号飞船 共计飞行2天20小时27分钟。神舟七号载人飞 船是中国神舟号飞船系列之一,用长征二号F 火箭发射升空。是中国第三个载人航天飞船。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科研单位是中国航天科技 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上海航 天技术研究院。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 第19课《千年梦圆在今朝》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 第19课《千年梦圆在今朝》

19《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目标:1.认识”瑰丽、尝试、火箭、捆绑、探索、惨重、穿越、振奋、规模、协作、精细、宛若、概括、评价、魄力、嫦娥奔月、炎黄子孙、积劳成疾、风华正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航天技术的伟大成就,体会到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艰苦的工作和不懈的努力。

教学重点: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和航天工作人员所付出的艰辛。

教学难点:理清文脉,感受作者按时间顺序进行叙述的继续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教师激情导入:2003年10月15日上午9点,在我国九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州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

这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一瞬间的改变,一瞬间的飞跃,实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想。

2.同学们,看着这壮观的一幕,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3.教师小结:现在让我们跨越历史的长河,跨越时间的隧道,乘上时空飞船,一起去追寻数千年的中华飞天梦。

(板书课题——千年梦圆在今朝)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载人航天梦想是怎样一步步实现的?(学生自由探讨)2.师生交流:交流载人航天梦想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顺势指导学生理清课文的行文线索,教师相机板书:古人的奇妙想象──美好的梦想→→万户的火箭飞行──大胆的尝试→→人造卫星的发射──突破性进展→→载人航天工程的实施──艰苦的努力→“神州五号”、“神州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巨大的成功3.理清文脉,划分段落第一段(1——3):第二段(4——10):第三段(11):三、拓展读写,升华情感1.“神州五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课文108页,第9自然段)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谈一谈“神州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的历史意义。

(课文108页,第10自然段)3.“千年梦圆在今朝”,让富有激情与魄力的炎黄子孙怎能不高兴自豪,怎能不欢欣鼓舞?请同学们阅读课后的“阅读链接”《炎黄飞天梦》,并结合课文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四年级语文下册《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原文及赏析

四年级语文下册《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原文及赏析

四年级语文下册《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原文及赏析《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原文:飞离地球、遨游太空是中华民族很久以来的梦想。

在中国的古代,早就流传着“嫦娥奔月”的神话,人飞于天、车走空中的传说,以及“鲲鹏展翅”“九天揽月”的奇妙想象。

富有激情和超凡想象力的炎黄子孙,不只是在简单地描绘着瑰丽绚烂的飞天之梦,他们还于千百年的岁月流传之中,不断地尝试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

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

他用四十七支火箭捆绑在椅子下面,自己坐在椅子上,手拿两只大风筝,叫人点火发射。

但是,随着一声巨响,他消失在了火焰和烟雾之中。

人类首次火箭飞行尝试没有成功。

尽管如此,万户那种勇于实践的探索精神,却使人们的内心深处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和鼓舞,他因此被国际航天史学家公认为人类升空探索的先驱。

为了纪念他,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

尽管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代价,坚定而执著的炎黄子孙却始终没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有了实现的可能性。

1958年4月,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中国成为第五个能发射卫星的国家。

三位航天英雄——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的太空之旅圆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

这篇课文热情赞扬了中国航天工作人员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文章的重难点是作者具体叙述了炎黄子孙为了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断的尝试和追求。

文章分段清楚,条理分明,按照时间顺序把中国人的飞天梦实现的过程叙述得清楚明白。

文章中描述了中国航天的发展史,从明代万户为尝试飞天而献身到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

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叙述了航天领域的每一次重大突破。

特别是对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升空过程的描述,非常详尽,让人感到身临其境。

总的来说,《千年梦圆在今朝》是一篇非常优秀的课文,它向我们展示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人民为实现飞天梦想所付出的努力和牺牲。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9课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9课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9课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千年梦圆在今朝》是语文六年级下册书中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断的尝试和追求。

店铺在此整理了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9课《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9课《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飞离地球,遨游太空是中华民族很久以来的梦想。

在中国的古代,早就流传着“嫦娥奔月”的神话,人飞于天。

车走空中的传说,以及“鲲鹏展翅”九天揽月的奇妙想象。

富有激情和超凡想象力的炎黄子孙,不只是在简单地描绘着瑰丽绚丽的飞天之梦,他们于千百年的岁月流传之中,不断地尝试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

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实验乘火箭上天的人。

他用47只火箭捆绑在椅子下面,自己做在椅子上手拿两只风筝,然后叫人点火发射。

但是,随着一声巨响,他消失在了火焰的烟雾中。

人类首次火箭飞行尝试没有成功。

尽管如此,万户那种勇于实践的探索精神,却使人们的内心深处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和鼓舞,他因此被国际航天史学家公认为人类升空探索的先驱。

为了纪念他,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尽管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代价,坚定而执著的炎黄子孙却始终没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华民族的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国的航天事业也呈现出勃勃生机。

毛泽东主席在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之后的第二年——1958年,庄重地表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1970年4月24日,寂寞而辽阔的茫茫太空中,第一次响起了中国人的声音,那穿越苍穹的《东方红》乐曲,让海内外华人振奋不已,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卫星的国家。

在准备发射人造卫星的同时,中国科学家满怀希望地开始了载人航天技术的探索。

1992年9月21日,党中央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

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纪重点工程。

《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原文

《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原文

《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原文千年梦圆在今朝飞离地球、遨游太空是中华名族很久以来的梦想。

在中国的古代,早就流传着“嫦娥奔月”的神话,人飞于天、车走空中的传说,以及“鲲鹏展翅”“九天揽月”的奇妙想象。

富有激情和超凡想象力的炎黄子孙,不只是在简单地描绘着瑰丽绚烂的飞天之梦,他们还于千百年的岁月流传之中,不断地尝试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

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

他用47支火箭捆绑在椅子下面,自己做在椅子上,手拿两只大风筝,然后叫人点火发射。

但是,随着一声巨响,他消失在了火焰和烟雾中。

人类首次火箭飞行尝试没有成功。

尽管如此,万户那种勇于实践的探索精神,却使人们的内心深处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和鼓舞,他因此被国际航天史学家公认为人类升空探索的先驱。

为了纪念他,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

"尽管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代价,坚定而执著的炎黄子孙却始终没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华民族的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国的航天事业也呈现出勃勃生机。

毛泽东主席在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之后的第二年——1958年,庄重地表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1970年4月24日,寂寞而辽阔的茫茫太空中,第一次响起了中国人的声音,那穿越苍穹的《东方红》乐曲,让海内外华人振奋不已,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卫星的国家。

在准备发射人造卫星的同时,中国科学家满怀希望地开始了载人航天技术的探索。

1992年9月21日,党中央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

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纪重点工程。

为了顺利完成这项工程,一百一十多个单位直接承担了研制、建设和发射任务,而参与这项工程的协作单位,则多达三千多个。

实验的精细与艰难,要求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夜以继日地苦战攻关。

有的人为了工作的及时、方便,将铺盖搬到了工厂车间;有的人积劳成疾,几次住进了医院;有的年轻人虽风华正茂却华发早生;有的人甚至为此付出了全部心血与生命,未能等到成功的那一天便猝然长逝——成千上万人的不懈努力,终于在2019年10月15日有了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千年梦圆在今朝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
1 正确读记瑰丽尝试火箭捆绑惨重穿越振奋规模协作精细概括评价魄力嫦娥奔月炎黄子孙积劳成疾风华正茂等词语。

2 默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千年梦圆的经过,激发民族自豪感。

3 学习在具体事实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体会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齐读课题。

复习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2解题:“圆”是什么意思;在这里,“梦”是指什么;为什么是千年的梦,在今朝是什么时候。

再读课题。

二理解词语(出示)
三学文
1浏览课文,思考归纳:中华民族数千年的飞天梦是怎样一步一步变为现实的?
万户试飞卫星升天神五飞天神六航天
2文章重点记述了哪部分内容?(神五飞天)
仔细读7、8、9段,用自己喜欢的记号圈圈画画,写上批注。

预设1 体会三个“最”字背后坚持不懈的精神;
预设2 体会团结协作的精神;
预设3 感悟排比句所蕴含的航天工程人员默默奉献的精神。

3正像刚才同学们所说的那样,成千上万的航天工作者们为了祖国的航天梦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出示资料)
为了保证“神州五号”的成功发射,科学家们共设计了20种救生方案保证航天员安全,针对飞船系统的故障对策有139个,8位科学家未见成功身先死,这些科学家有的是倒在出差的火车上,有的牺牲在实验室,他们努力了数十年,却没能看到飞天的壮丽场景。

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有一座烈士陵园,这里长眠着600多位航天英雄,你们知道吗?他们牺牲时的平均年龄还不足25岁!同学们,这一座座墓碑不会说话,却记载着航天工作者感天动地的献身精神,此时此刻,老是想到我们学过的一篇课文《为人民服务》,里面有这样一段话“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这些航天工作者的牺牲是——重于泰山的,是——死得其所。

师:正是这成千上万人的坚持不懈、团结合作、默默奉献,才换来了这个美丽辉煌的结果,才圆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让我们一起感受神舟五号发射成功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视频
4此时你又有怎样的感想?
5朗读789段
6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终于圆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难忘的日子——2003年10月15日。

也永远记住中国成功登上太空的第一人___ 杨利伟。

这只是中
华炎黄子孙成功探索太空的一个开始,在神五成功发射之后,中国成功发射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神七神八神九神十
7你知道中国为什么要发展载人航天工程吗
师简介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意义
8载人航天梦想的实现,让富有激情与魄力的炎黄子孙有了更高更绚丽的梦想,那就是登临月球、探索火星,遨游更深更远的太空。

齐读最后一段
四拓展读《炎黄飞天梦》《万户飞天》《梦圆飞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