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总复习课件:第4章(1)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
合集下载
地理:4.1《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课件(1)(中图版必修1) 2

巴西利亚、 亚的斯亚贝巴
(二)气候对城市的影响
思考:南北极圈内无特大城市,赤道横穿地区城市 也较少的原因?
气温 :中低纬度温度较高 气候 降水 :沿海多于内陆
世界上主要大城市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带, 特别是沿海地区。
气候与城市区位
干旱、半干旱地区 湿润、半湿润地区
5 1 2 4
看一看这幅三维地图, 给你有限的资金和有 限的技术(推土机等 工程机械刚好没有出 现时的技术水平), 在这块地上建设一个 新的聚居地,你选择 从哪里开始?
我的选择是先开发3地, 然后沿河走向发展。 原因:3地地势平坦, 有利于建筑物、道路 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 城市的进一步扩大发 展,可以减少投资。
(三)水对城市的影响
长江流域水系及主要城市分布图
江河湖海交通要道多发展为城市
水运不但影响着城市的区位,也影响着城市形态。
河流两岸的城市形态呈条带状或 被河流分割成组团状。
上述两图中,分别以哪种交通运输方式为主?为什么?
青藏高原以公路运输为主,为什么? 自然条件影响交通运输方式的影响
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的影响
线网密度和分布格局 交通线路走向 交通运输方式
1.下列地区中,大城市密集的是 ( B ) A. 内蒙古高原 C.雅鲁藏布江谷地 B.华北平原 D.东南丘陵
2.下列地形中因居住地条件原因而分布在高原上 的是 ( D ) A.重庆 C.西安 B.包头 D.巴西利亚
3.下列地形区中,不容易发育城市的是 ( A )
A. 亚马孙平原 C.珠江三角洲 B.长江中下游平原 D.西欧平原
4. 世界一些主要河流两岸,几乎都布满了城市, 这是因为 ( C D ) A.河流为城市增加一道风景线 B.沿河分布城市有利于防卫 C.河流是城市的主要水源 D.河流便利的水运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2011高考地理复习课件: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

本文详细阐述了自然条件如何影响城市和交通线路的发展。首先,探讨了自然条件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指出自然条件如地形、气候等在城市规划中的重要作用。其次,深入分析了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的影响,特别是在公路选线方面的原则,如避开复杂地段、沿等高线修筑等。此外,还通过考点探究的方式,具体解析了聚落发展与河流的关系,强调了河流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同时,探讨了北京与广东某特大城市在公路立交桥设计坡度上的差异,揭示了气候条件对交通设施设计的影响;最后,通过实例分析了地形对交通运输的具体影响,体现了地理条件在实际交通规划中的关键作用。这些内容不仅涵盖了高考地理中关于道路法。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4.1《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课件(共26张PPT)

第四章第一节第二课时
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的影响
第一节、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
年级:高一年级地理 版本:中图版(上册) 单位:洛南中学 主讲教师:王莉
黄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岗 盼望铁路修到我家乡 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 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耶喂 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 从此山不在高 路不在漫长 各族儿女欢聚一堂
的影响?
• 2010年欧洲的一场暴风雪,自11月底一直延续至圣诞节。 暴风雪导致欧洲多国交通运输瘫痪,节日购物量锐减,航 空、铁路、零售等行业遭受冲击。圣诞节后,欧洲天气虽 然开始逐渐好转,但暴风雪给经济复苏带来的寒意仍未散 去。
• 英航日损千万英镑
气候
雾中机场 乘客滞留
练习;
1.造成我国古代”南船北马”交通运输方式特点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主要因素是:
线网密度和分布格局
中国铁路分布
平原地区密度大
自然条件优越,且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运 输需求量大 发展交通的自然障碍少
山地丘陵地区的密度小
自然条件不利,且人口密度小,经济相 对落后,对运输的需求量不大;
修建线路的成本高
小结:地形对交通线路的影响
地形 平原 山区
限制因 线路密 线路形 工程造
素
•
5、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Charles Chaplin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Thursday, June 17, 2021June 21Thursday, June 17, 20216/17/2021
•
•山区丘陵——线路弯曲,工程技术要求高, 成本造价也比较高。线路建设时通常考虑在 山间盆地和河谷等自然条件相对优越的地方。
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的影响
第一节、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
年级:高一年级地理 版本:中图版(上册) 单位:洛南中学 主讲教师:王莉
黄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岗 盼望铁路修到我家乡 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 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耶喂 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 从此山不在高 路不在漫长 各族儿女欢聚一堂
的影响?
• 2010年欧洲的一场暴风雪,自11月底一直延续至圣诞节。 暴风雪导致欧洲多国交通运输瘫痪,节日购物量锐减,航 空、铁路、零售等行业遭受冲击。圣诞节后,欧洲天气虽 然开始逐渐好转,但暴风雪给经济复苏带来的寒意仍未散 去。
• 英航日损千万英镑
气候
雾中机场 乘客滞留
练习;
1.造成我国古代”南船北马”交通运输方式特点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主要因素是:
线网密度和分布格局
中国铁路分布
平原地区密度大
自然条件优越,且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运 输需求量大 发展交通的自然障碍少
山地丘陵地区的密度小
自然条件不利,且人口密度小,经济相 对落后,对运输的需求量不大;
修建线路的成本高
小结:地形对交通线路的影响
地形 平原 山区
限制因 线路密 线路形 工程造
素
•
5、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Charles Chaplin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Thursday, June 17, 2021June 21Thursday, June 17, 20216/17/2021
•
•山区丘陵——线路弯曲,工程技术要求高, 成本造价也比较高。线路建设时通常考虑在 山间盆地和河谷等自然条件相对优越的地方。
版高考地理总复习(中图版通用)一轮课件:第4章 第1节 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

考向2 自然条件对线网密度和分布格局的影响 读我国局部地区交通布局图,回答9~10题。
9.昆明以西地区的铁路密度很小,主要的自然原因是该地区( ) A.保护旅游资源,防止生态破坏 B.河流众多,施工困难 C.资源缺乏,人口稀少 D.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多高山峡谷
10.梧州曾是广西最大的城市,但后来的发展却远远落后于柳州和南宁。这表 明( ) A.政治因素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在增强 B.在现代城市布局中,沿江设市已无吸引力 C.交通运输方式的改变对沿线城市的发展影响很大 D.沿铁路的城市布局已取代了沿江设市的布局
西藏先有新藏、青藏、滇 藏等公路,后有青藏铁路
河网密集的平原地 河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集的地区,天然河道较
长江中下游地区
区可发展水运
多,开挖运河方便
(2)对线路走向的影响
原则
原因
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自然条件 山区的线路一般选择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
相对优越,呈“之”字型弯曲 和河谷地带,且线路多呈“之”字型弯曲
可以减缓道路的坡度
2.气候对城市的影响 (1)影响城市的区位:主要受_气__温___和_降__水___两方面的影响。城市主要选址 于_中__低__纬__度___地带,尤其是条件更为优越的_沿__海__地__区___。 (2)影响城市的_内__部__结__构__和_布__局___。
3.水对城市的影响 (1)意义可满作足为城重市要_生_的_活___交___用通__水通__和道_____生__产__用水的需要
风分布区)
导风向的下风向
季风区(如中国东部沿海、 污染大气的工业布局在与居住区
南亚、中南半岛等)
常年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
多个风向
污染大气的企业布局在最小风频 的上风向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4.1《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课件(共23张PPT)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B (5)下列城市区位与b地相似的是( ) A.赣州 B.武汉 C.广州 D.大庆
恳请各位老师 批评指正!
小结1 :地形对城市的影响
有利于基础设施建设
平原是城市建设的理想地形 有利于城市进一步发展
有利于农耕,满足城
地形对城
市对农产品的需求
市的影响 山区城市多建在 河谷两岸较平坦的区域
矿产 产地形成城市
C (1)从地形上看,世界城市分布状况是( ) A.主要分布于地势平坦的高原上 B.主要分布于地势低平的热带平原和盆地 C.主要分布于濒海、濒湖或沿河的平原地带 D.山区基本上没有城市的分布
A (2)下列关于气候对城市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气候过干或过湿,一般不利于城市的发展 B.由于城市人口密集,数量大,需水多,所以城市最好 建在雨水充沛的热带雨林地区 C.世界的城市主要分布在气温适中的中、高纬地区 D.在我国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气候条件非常 恶劣,所以没有大城市分布
平原有利于城市进一步扩大发展,还可以减少投资; 平原有利于农耕,满足城市居民对农副产品的需求;
2.热带地区的城市大部分分布在高原上
亚马孙平原 巴西高原
00
在热带的平原地区由于 过于湿热,不适合人类 居住,反而高原上凉爽, 适合人类居住。
3.山区也可以形成一些城市
分布: 在山区,城市主要 分布在 河谷两岸较 平坦的区域。
原因: 地形平坦、水源充 足、水运条件便利
山区城市的发展会受到地形条件的制约
兰州
位于黄河谷地, 两边有山地的 限制。
带状
地形 气候
水
矿产
城市
观察下面四个自然带,如让你选择,你会选择居 住在哪呢?简要说说你的理由。
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1第四章同步教学课件:4.1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共18张PPT)

请同学们总结山区城市的分布规律。
[小结] 地形与城市的关系
地形对城 市的影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利于设施建设
平原 是城市建设的理想地形
利于城市进一步发展 减少交通建设投资
对外联系便利
山区城市多建在 河谷两岸较平坦的区域
热带地区城市多建在 高原
地势高,气候干湿交替 草地宜用来发展农业
读下图,总结世界上大城市主要分布在哪?为什么?哪些气候 区城市分布少?为什么?
[作业设计]
1.分析你所居住的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2.你所居住的地区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什么?为
什么? 3.你居住的城市交通网密度是否分布均匀?如果分
布不均匀,其格局状况又是什么样的?为什么?
感谢您的阅读收藏,谢谢!
第一节 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
[思考] 以中国地形为参考,分析我国境内都有哪些地区适合建造城
市,并说明理由。
自然条件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基础。那么,城市形成 都受哪些自然条件的影响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寻找答案吧!
一、自然条件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你认为哪种地形最适合建城市?为什么?
我国特大城市分布与地形的关系
世界上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带,特别是气候比较湿 润的沿海地区。而在那些寒冷、干燥、湿热地区的气候条件不利 于人类生活,城市少,人口也少。
为什么天津市的海洋化工业主要布局在城市的东北部?
天津是温带季风气候,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盛行 东南风。海洋化工业产生大气污染,如将其布局在城市 的东北部即是主导风向垂直的一侧,将不会对城市产生 大气污染。
这说明气候对城市 内部结构和布局 有一定的影响。
在塔里木盆地地区,城镇的分布受哪些自然条件 影响?为什么?
高中地理课件-课件1:4.1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

自然 是基础 经济 是主导因素,人口越密集,经济越发达,交
通方式越现代化,线网密度越大
政治 为了民族团结,地区稳定国防安全和地
区发展
技术 是保障,减小自然因素对交通的限制
读下图
(1)该岛铁路形状为“环形”,说明其最
主要的地形是(B )
A.平原
B.山地
C.高原
D.盆地
4“羊肠小路猴子路,云梯溜索独木桥”反映的是 C ()
波士顿
河流不但影响城市区位,也影响城市形态-带状、组团状
石油之城——大庆
因油田而发展的大庆 发现油田前的大庆
中 国 矿 产
阿伯丁、伯明翰、曼切斯 特发展的原因 是什么?
阿伯丁—石油
伯明翰、曼切斯特 —煤
英国
迪拜——一个富的流油的城市
矿产与城市
●煤矿—伯明翰(英)、曼彻斯特(英)、匹兹堡(美)、
A.自然条件对交通运输线路走向的影响 B.自然条件对交通运输线路密度的影响 C.自然条件对交通运输方式的影响 D.自然条件对交通运输网格局的影响
试分析塔里木盆地城镇与交通线路分布有何特点, 与哪种自然条件有关?
城镇呈点状分布 交通线路呈环状分布
水源丰富 洪积扇
绿洲
城镇
0基础练习
8
说 明 燕 京 城 城址 选 择 的 有 利自 然 条 件 ①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气候适宜 西、北背靠群山,东南面向(华北) 平原(海洋),可有效增加夏季(东 南)风带来的降水,减弱冬季(西北 )风的侵袭 ②地形:位于山前冲积扇(平原)上 ,地形平坦 ③农业:土壤肥沃,有利农耕,可生 产城市必需的农副产品 ④河流与水资源:有河流经过,提供 城市、农业用水,以及可能的水(槽 )运通道
楼兰古国的神秘消失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四章第一讲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最新)

兰州分布在黄河谷地, 因受两边山地制约,城 市发展成狭长地带型
(二)气候与城市 1.气候与城市分布
气候 适宜
影响原因
影响结果
农业发达,
适度的降水,适中 人口集中,
的气温
城市多,规
模大
气候 干旱、寒冷或过于 城市少,规 恶劣 湿热都不利于居住 模小
分布
中低纬度沿海 地区城市众多
干旱区、热带 雨林区、寒冷 地区城市很少
(2019·安徽皖南八校模拟)澜沧江—湄公河发源于中国青海 省唐古拉山脉,向南流至云南省南腊河口出境,在越南胡志明市 以南注入太平洋。读该流域人口密度、人口总量与高程分布图及 澜沧江流域居民点分布比例与坡向关系图,完成 4~6 题。
4.图示信息显示
()
A.人口密度随高度变化并不明显
B.0~400 m 人口分布随高程增大迅速增加
C.5 000 m 以上可能有大片无人区
D.流域人口分布的态势是南疏北密
5.与人口密度分布关系最密切的是
()
A.太阳辐射能
B.土地利用方式
为明显。【注 2】 2.对线网密度和分布格局的影响:交通线路往往都选建在
自然条件较为有利或便于修建的地形单元和地形部位上。 3.对交通运输方式的影响:靠近河流和海洋的地区适于发展
水上 运输,陆地上适于发展 铁路 运输和公路运输等。
【注 2】 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在山区选线时与地方性公路不 同,要以平直为主要设计目的,修建的桥隧众多,因此建设的 难度和工程量大,投资大。
市进一步发展。 【注 1】 平原并不一定是聚落密集区 平原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常成为聚落 密集区。聚落的形成与发展还受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有的平原 聚落稀少,如亚马孙平原地区气候闷热潮湿,居住条件差,人 烟稀少,聚落极少。
(二)气候与城市 1.气候与城市分布
气候 适宜
影响原因
影响结果
农业发达,
适度的降水,适中 人口集中,
的气温
城市多,规
模大
气候 干旱、寒冷或过于 城市少,规 恶劣 湿热都不利于居住 模小
分布
中低纬度沿海 地区城市众多
干旱区、热带 雨林区、寒冷 地区城市很少
(2019·安徽皖南八校模拟)澜沧江—湄公河发源于中国青海 省唐古拉山脉,向南流至云南省南腊河口出境,在越南胡志明市 以南注入太平洋。读该流域人口密度、人口总量与高程分布图及 澜沧江流域居民点分布比例与坡向关系图,完成 4~6 题。
4.图示信息显示
()
A.人口密度随高度变化并不明显
B.0~400 m 人口分布随高程增大迅速增加
C.5 000 m 以上可能有大片无人区
D.流域人口分布的态势是南疏北密
5.与人口密度分布关系最密切的是
()
A.太阳辐射能
B.土地利用方式
为明显。【注 2】 2.对线网密度和分布格局的影响:交通线路往往都选建在
自然条件较为有利或便于修建的地形单元和地形部位上。 3.对交通运输方式的影响:靠近河流和海洋的地区适于发展
水上 运输,陆地上适于发展 铁路 运输和公路运输等。
【注 2】 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在山区选线时与地方性公路不 同,要以平直为主要设计目的,修建的桥隧众多,因此建设的 难度和工程量大,投资大。
市进一步发展。 【注 1】 平原并不一定是聚落密集区 平原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常成为聚落 密集区。聚落的形成与发展还受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有的平原 聚落稀少,如亚马孙平原地区气候闷热潮湿,居住条件差,人 烟稀少,聚落极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