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磁生电》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9.3电生磁教案新人教版

电生磁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认识电流的磁效应。
2.知道通电导体的周围存在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的磁场相似。
3.理解电磁铁的特性和工作原理。
【过程和方法】1.观察和体验通电导体与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初步了解电和磁之间有某种联系。
2.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识电与磁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妙。
重、难点:试验探究电流的磁效应的规律。
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规律。
教学器材:电脑平台、磁体、小磁针、电源、导线教学方法:实验启发式教学过程:【知识复习】1、静止后的磁针指南的一端叫极,又叫极,指北的一端叫极,又叫极。
2、同名磁极相互,异名磁极相互;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发生的。
3、磁场的方向是这样规定的:小磁针静止时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可以利用带箭头的曲线来描述磁场,这样的曲线叫做。
4、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
【新课引入】我们学习了电现象和简单的磁现象,那么电现象与磁现象之间有无联系呢?【新课讲解】一、电流的磁效应:1.背景: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实验2.试验:图9.3-2示,结果结论:通电导体的周围有磁场,磁场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有关,这现象叫电流的磁效应。
(这试验叫奥斯特试验)3.奥斯特实验说明:1)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甲乙图);2)电流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4.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关系的判断方法——安培定则:方法:用右手握住通电直导线,大拇指的指向与电流方向一致,则弯曲的四指的指向与电流的磁场方向一致。
表示方法: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思考:为什么手电筒、普通电线通电时吸引力好像不存在?……如何增强磁场?(做成螺线管,也叫线圈,如……开始的试验)1.通电螺旋管相当于一个条形磁体。
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
(2)试验:图9.3-4示,但电流方向相反结果:结论:通电螺旋管的南北极与电流方向有关讨论:能否利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普遍性的规律?2.通电螺旋管的南北极与电流方向的关系的判断—安培定则安培定则: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一端就是通电螺线管的N 极。
2021年八年级物理下册《磁生电》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版

2021年八年级物理下册《磁生电》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版
九、教学反思
通过复习已学知识,由电动机实验引入新课,生动直观,立刻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发电机的学习作了铺垫。
通过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活动,体验和感悟而获得电磁感应现象的知识和学习的方法,培育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以此获得探索科学的成功的喜悦,而乐于观察实验。
本节通过实验,总结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为进一步揭示电磁感应现象的规律打下基础。
在能力上在教学上应把演示实验下放给学生,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加强边学边实验,使学生得到创造、探索的训练。
为突破理解“切割磁感线运动”的难点,制作了简单、方便、直观的模型,既能引导学生多动手解决问题,又能很好地理解难点问题,同时结合多媒体的展示辅助,克服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缺陷。
反馈练习题的设置,也针对重难点以不同形式、从不同角度予以突破,效果良好| T27618 6BE2 毢v40482 9E22 鸢&39058 9892 颒29681 73F1 珱<22175 569F 嚟Cj-。
八年级物理下册9.7磁生电教案新人教版

磁生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磁感应现象,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知道发电机的原理,知道什么是交流电,知道发电机发电过程是能量转化过程。
3.知道我国供生产和生活用的交流电频率是50赫兹,能区分直流电与交流电。
【过程与方法】1.探究磁生电的条件,进一步了解电和磁的关系。
2.观察体验发电机是如何发电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自然现象之间的联系,了解探索奥秘的方法。
2.认识创造发明的基础是科学探索,初步具有创造意识。
重、难点:电磁感应现象,感应电流。
发电机的基本构造与原理。
教学器材:电脑平台、磁体、线圈、开关、发电机模型教学过程:【旧课复习】1.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证实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电流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2.电动机的工作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转动。
电动机的实质是电能能转化为机械能。
3.直流电动机是由转子、定子、换向器、电刷组成的。
【引入课题】电流周围有磁场,哪能不能利用磁场产生电流?【进行新课】一、电磁感应现象1.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94页图9.7—1示结果:次序实验条件电流表指针反应置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于磁场中,且保持导体1不转动与磁场相对静止。
更换强磁体,增强磁场,仍保持导体与磁场相不转动2对静止。
把单根导线换成匝树很多的线圈,仍保持导体不转动3与磁场相对静止。
维持上实验器材不变,使导线在磁场中沿不同4方向运动。
2.电磁感应:(法拉第实验)1)得来: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经过十年不懈的努力 1831年得出2)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的现象,叫电磁感应。
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3.要产生感应电流需要哪些条件?1)电路闭合的部分导体(不是全部)2)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只有当导体运动方向与磁感线方向平行时才不叫切割运动)4.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感线方向和导线运动方向有关——右手定则:伸出右手,使大拇指与其余四指垂直且在一个平面内,让磁感线穿过手心(手心对着磁体的北极),大拇指的指向与导体的运动方向一致,则其余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感应电流的方向。
《磁生电》教案 (公开课)2022年人教版物理

第5节磁生电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了解电磁感应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3.了解发电机的原理,知道发电机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二、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进一-步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自然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了解探索自然奥秘的科学方法。
2.认识任何创造创造的根底是科学探究的成果,初步具有创造创造的意识。
教学重点电磁感应现象和磁生电的条件。
教学难点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教具准备蹄形磁体、导线、开关灵敏电流计、发电机模型、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国外科研人员设计了一种“能量采集船〞,如下列图,在船的两侧附着可触及水面的旋转“工作臂〞,每只“工作臂〞的底端装有一只手掌状的、紧贴水面的浮标.当波浪引起浮标上下浮动时,工作臂就前后移动,获得电能储存起来.你知道这种“能量采集船〞的工作原理吗?合作探究探究点一什么情况下磁能生电活动1: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从而使导体发生了运动,那么反过来,如果让导体在磁场中先运动,导体中会不会产生电流呢?如何设计实验来进行验证?学生交流、发言。
总结:按照如下列图进行实验,让导体在磁场中运动,观察灵敏电流计的指针是否发生偏转。
活动2:学生根据实验装置进行实验验证:步骤:〔1〕闭合开关,让直导线在蹄形磁体的磁场中静止,换用不同强度的磁体,观察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2〕闭合开关,让直导线在蹄形磁体中上、下运动,观察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3〕闭合开关,将直导线在磁场中左右运动,观察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4〕开关断开,将直导线在磁场中左右运动,观察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
活动3:展示自己组的实验探究现象:归纳总结:〔1〕定义:闭合电路的一局部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在导体中就会有电流产生,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
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2〕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①电路必须是闭合的;②磁场中的一局部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节磁生电学案新人教版

黑龙江省黑河市第四中学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节磁生电》学案新人教版一、学习目标1.电磁感应现象及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2.发电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3.交流电的特征二、重难点重点:1.电磁感应现象,感应电流2.发电机的基本构造与原理难点:发电机的基本构造与原理三、学习过程学点一: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阅读书83—85页,回答下列问题:1、演示实验(如右图):(1)让直导线在蹄形磁体的磁场中静止,换用不同强度的磁体。
;现象:观察到电流表指针。
结论:没有产生。
(2)让直导线在蹄形磁体中上、下运动。
现象:观察到电流表指针。
结论:没有产生。
(3)将直导线在磁场中向左运动。
现象:电流表指针向偏转。
结论:导线中产生了。
(4)将直导线在磁场中向右运动。
现象:电流表指针向偏转。
结论:导线中产生了电流,电流的方向与方向有关。
(5)蹄形磁体的N、S极对调,将直导线在磁场中向右运动。
现象:电流表指针向偏转。
结论:导线中产生了电流,电流的方向与方向有关。
(6)将直导线在磁场中斜着运动。
现象:电流表指针。
结论:导线中产生了。
2、闭合电路的导体在磁场中做_____________时产生电流的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它是由法国物理学家_________第一个发现象,根据这个发现发明了_________。
3、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在电磁感应现象中,感应电流的方向跟______的方向和_________都有关。
跟踪练习:1.在如下图中,“○”表示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的横截面。
试根据甲图所示的情形,标出乙图、丙图、丁图所示情形中的感应电流方向。
若电流垂直纸面向里,用“×”表示;若电流垂直纸面向外,用“·”表示。
在图上的○中标出感应电流的方向。
学点二:发电机阅读书85—86页,回答下列问题:1.发电机工作原理:。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素材大全磁生电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素材大全磁生电教案人教新课标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磁感应现象,理解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2. 发电机的工作原理3. 感应电流的方向4. 发电机的分类与应用5. 磁生电的实验设计与操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感应电流的方向。
2. 教学难点:磁生电的实验设计与操作,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电磁感应现象。
2. 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 结合实际案例,培养学生运用物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电磁感应现象的意义。
2. 新课导入:讲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介绍法拉第、麦克斯韦等科学家的贡献。
3. 课堂讲解:讲解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引导学生理解磁生电的过程。
4. 实验演示:展示发电机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5.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感应电流的方向问题,分享讨论成果。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8.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对发电机工作原理的掌握情况。
3. 评价学生对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能力。
4. 评价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动手能力。
5. 评价学生运用物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2. 实验器材:发电机模型、电磁铁、导线、开关等。
3. 多媒体课件:用于辅助教学,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4. 网络资源:用于拓展学生视野,了解磁生电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电生磁教学设计(优秀6篇)

电生磁教学设计(优秀6篇)电生磁教学设计篇一《电生磁》教学设计永久镇中学孙桂芬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电与磁》第三节《电生磁》,本节课是在已有的电学知识和简单的磁现象知识基础上,将电和磁对立统一起来。
本节课是初中物理电磁学部分的一个重点,也是可持续发展的物理学习的必要基础。
本节课主要包括三个重要的知识点:通过奥斯特实验明确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安培定则,这是一节内容较多、信息量较大的课。
但是这节课的优点是知识结构上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本节课有两个实验,并且都有着直观的实验结果,相对较为生动,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对象分析我校系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永久镇中学,学校硬件配备较为齐全,强化班级建设,突出学生个性,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生合作学习意识。
初二的学生心智已较为成熟,认知水平比起刚接触物理时有了很大提高,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都已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更加提高。
三、教学目标的确定(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电流的磁效应,初步了解电和磁之间有某种联系。
2.知道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相似。
3.会用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
(二)过程与方法1.观察体验通电导体与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初步了解电和磁之间有某种联系。
2.体验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电生磁”现象,初步认识电与磁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秘。
四、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1.通过奥斯特的实验认识电流的磁效应。
2.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分布。
(二)教学难点: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和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的判断方法。
五、通过虚拟实验软件演示奥斯特实验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实验,初步认识电与磁之间的联系,从而掌握“电生磁”现象和安培定则,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的意识。
六、教学过程(一)教学流程图以旧引新引入课题——探究奥斯特实验——介绍奥斯特实验──探究螺线管的磁场分布——体会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电流方向的关系——安培定则──课堂练习——知识回顾——布置作业。
八年级物理下册《电生磁 电磁铁》教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电生磁电磁铁》教案【重点难点提示】1.电流的磁效应: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着磁场,即电流的磁场;电流的磁场使放在通电导线周围的磁针发生偏转.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磁效应.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Oersted)在实验中发现:当导线中通过电流时,它旁边的磁针发生了偏转;切断电流时,小磁针回到原来的位置;导线中的电流方向改变,小磁针的偏转方向和原来的相反.奥斯特的实验表明: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着磁场,电流的磁场方向和电流的方向有关系.奥斯特在世界上第一个通过实验发现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是紧密联系的.2.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把导线绕在圆筒上做成的装置叫做螺线管(solenoid),也叫线圈(coil).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着磁场;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一样,把通电螺线管看做一个磁体,两端是它的两个磁极,南极和北极.通电螺线管两端的磁极性质跟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有关系.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之间满足以下关系: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弯曲方向跟螺线管中电流的环绕方向—致,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如图8-7所示,这个满足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之间关系的定则通常叫做右手螺旋定则.通电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改变,通电螺线管的南北极对调.3.电磁铁内部带有铁芯的螺线管叫做电磁铁(electromagnet),它是由线圈和铁芯两部分组成的.电磁铁的特点:(1)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断电时无磁性;(2)通入电磁铁的电流越大,它的磁性越强;(3)在电流—定时,电磁铁线圈的匝数越多,它的磁性越强.【重点难点解析】1.决定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强弱跟下列因素有关:(1)电流大小.通电螺线管中的电流越大,磁性越强;电流增大,磁性增强.(2)匝数多少.当通电螺线管中的电流一定时,匝数越多,磁性越强;匝数增加,磁性增强.(3)有无铁芯.在通电螺线管中插入铁芯后,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会大大增强.2.电磁铁(1)电磁铁是利用通电螺线管内部插入铁芯后,由于铁芯被磁化也具有了磁性而使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大大增强的特性制成的.电磁铁的铁芯通常用软磁材料(软铁)制作,使得电磁铁通电时具有磁性,断电时磁性立即消失.(2)电磁铁通常做成U形,这样可以使通电时电磁铁的两个磁极同时起作用,吸引钢铁—类物质的能力更强.(3)电磁铁的优点:①磁性有无可以由通、断电来控制;②磁性强弱可以由电流大小和匝数多少来控制;③磁极性质可以由电流方向控制.(4)电磁铁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如电磁起重机、电磁选矿机等,在电铃、发电机、电动机、电话听筒上都要用到电磁铁.利用电磁铁还可以制作电磁继电器,用于自动控制.【典型热点考题】例1 图8-8是奥斯特实验的示意图.分别做甲和乙所示实验,说明____________;分别做甲和丙所示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03年,甘肃)分析与解答:图8-8所示的奥斯特实验表明,导线通电时磁针发生偏转;切断电流时磁针又回到原位.这说明通电导线和磁体一样,周围存在着磁场,即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导线中的电流方向改变,磁针的偏转方向和原来的相反,这说明电流的磁场方向跟电流的方向有关系.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甲和乙所示实验表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甲和丙所示实验表明:电流的磁场方向和电流的方向有关.点评:本题考查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归纳得出物理规律的能力.解题时要善于对不同物理现象进行分析比较,从中找出这些不同现象所反映出的物理规律.例2 如图8-9所示,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磁感线方向,可判断通电螺线管的左端为________极,电源的a端为________极,小磁针的b端为________极.(2003年,广东)分析与解答:已知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感线是从螺线管左端出来,回到右端,根据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北极出来,回到南极,可得通电螺线管的左端为N极;根据通电螺线管的极性跟电流方向的关系可判断螺线管中的电流是从右侧导线流入,从左端导线流出;根据电源外部的电流都是从正极流出,流回负极可判断电源的a端为负极;根据磁场方向的规定,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跟放在该点的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指向相同,也跟过该点的磁感线的方向相同,可判断小磁针的b端为N极.由以上分析可知,通电螺线管的左端为N极,电源的a端为负极,小磁针的b端为N极.点评:本题考查能否熟练运用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关系判定通电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并根据磁场方向的规定和电路中电流方向的规定判断磁针的N、S极和电源的正负极.解题过程中要注意按因果关系进行逆向思维.由结果寻求原因.例3 关于电磁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通过它的电流强弱无关(B)通过电磁铁的电流方向改变,其磁性强弱也随之改变(C)在同一个电磁铁中加铜芯时比加铁芯时的磁性弱(D)相同形状的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线圈匝数无关(2003年,重庆)分析与解答: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电磁铁中的电流大小、匝数多少和内部有无铁芯有关.电磁铁中的电流越大,磁性越强,电流增大,磁性增强;在电流一定的情况下,相同形状的电磁铁的匝数越多,磁性越强,匝数增加,磁性增强;电磁铁内部插入铁芯后,铁芯被磁化也获得了磁性,使电磁铁的磁性显著增强.而插入铜芯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第七节磁生电主备人备课时间周星期第课时
备课组长
签名
教研组长
签名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知道电磁感应现象,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知道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影响感应电流强弱和方向的因素。
3、知道什么是交变电流,知道我国生产和生活用的交变电流的相关参数。
教学重、难
点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根据奥斯特实验导入新课。
自学自测:
1.电磁感应
(1)奥斯特证明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既然电能生磁,那么磁是否能生电呢?
观察教材85页9.7-2图实验演示,如何才能够产生电流?
产生电流的条件:
由于导体在磁场中运动而产生电流的现象称为,所产生的电流为,最早发现磁生电规律的是国物理学家。
(2)观察实验,改变导体的运动方向或磁场方向,再观察现象,得出感应电流的方向与、有关。
2.交流发电机
(1)原理:
(2)结构(如图):
(3)能量转化:
(4)线圈每转一圈,电流方向变化次,而这种
电流方向在不断变化的电流称为,
线圈在位置时没有电流。
我国交变电流的
频率为,周期为,则每一秒钟电流
方向变化次。
(5)如图所示的两个模型,其中甲图是机的模型,它的能量转化情况为电能转化为__________;乙图是机的模型,它是根据原理制成的。
结论:区分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关键在于看是否有。
例:1.如下图,有感应电流产生的图是()
2.要改变感应电流的方向,以下哪种方法正确()
A.改变导体切割磁感线的速度B.改变导体切割磁感线的方向C.使导体沿磁感线方向运动D.改变导体所在处磁场的强弱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电流周期性变化一次所需的时间叫交流电的周期
B.电流周期性变化的次数叫做交流电的频率
C.我国工农业生产上和生活中所用的交流电的周期是0.02s
D.频率和周期和数值上互为倒数
4.关于发电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发电机可以提供电路两端的电压
B.发电机工作时,转子一定要用其他机械来带动
C.发电机工作时,总是不间断的产生感应电流
D.发电机是当代社会中最重要的电源
当堂达标:
1、关于直流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几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电动机是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B、电动机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转动的原理工作的
C、发电机是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D、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
2、下列现象中,属于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A、电流通过电炉发热
B、通电导体周围产生磁场
C、通电线圈在磁场中转动
D、电磁感
应现象
3、(多选)一同学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时,
所用的器材、连接的电路如右图所示.当他闭合开关
后,下面哪种做法能使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偏转()
A、使导体ab左右运动 B使磁体左右运动
C、使导体ab上下运动
D、使磁体垂直纸面向纸里的方向运动
4、下面四个图都是反映课本内容的实验,其中表述正确的是()
A、图甲是研究电磁铁中电流大小与磁性强弱的关系的
B、图乙是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
C、图丙是研究磁场对电流作用的
D、图丁是研究电流的磁场的
5.一艘海轮上有一高高的金属桅杆,则它在海中航行时()
A.自东向西航行时,桅杆中有感应电压
B.自北向南航行时,桅杆中有感应电压
C.自南向北航行时,桅杆中有感应电压
D.以上几种方法都可以产生感应电压
6.关于电磁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把矩形线圈放在磁场中,线圈就会受到磁场力的作用
B.只要线圈相对磁场运动线圈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C.只要导线中有电流,导线就会受到磁场力的作用
D.通电线圈的磁场中不一定会发生转动
7、如图是动圈式话筒构造示意图。
当你对着话筒讲话时,产生的声音使膜片,
与膜片相连的线圈也跟着一起,线圈在磁场中的这种运动,能产生随着声音的变化而变化的,经放大后,通过扬声器还原成声音。
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