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铜仁市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专题08:语段阅读
【阅读专项】专题08分析人物形象(试题)六年级语文部编版_教师版

专题08 分析人物形象【典型例题】小小男子汉①在儿子文文四岁多的时候,有一次他生病了,我带他去医院打针。
②在去医院的路上,我不停地给儿子做思想工作,期待他在关键时刻能够有良好的表现。
到了注射室,人不多,但见一个挺大的男孩子躲在房间的角落里死活不肯打针,听说已经上三年级了,瞧着这局面,我悄悄地告诉儿子说:“文文,你看墙角那个大哥哥,都那么高了还不敢打针,你先打,给大哥哥做个样子看一看,你不哭,妈妈让护士阿姨表扬你。
”没想到,这番话果然起了作用,儿子很听话地爬上了打针用的凳子上,打针的时候,儿子是想哭的,可终于忍住了没哭,儿子的表现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一致肯定。
③后来,我听见儿子自豪地跟他的小伙伴夸耀:“那天,我连打青霉素都没哭,护士阿姨都表扬我了,你说我能不能干?”我不由得笑了。
④从那以后,带儿子打针就不再是一件令我们感到为难的事情了。
⑤那天晚上,老公修桌子,委派儿子和正在我家玩的邻居家的小女孩一同去楼下借扳手。
平常,儿子在晚上下楼总是叫我帮忙开亮楼道里的灯,可这次他没有叫我,而是摸黑往下走,等我急忙出去把灯开亮,我看见儿子气呼呼地对我说:“不要开灯呀!小妹妹下楼害怕,有我陪着她就行了嘛!”我愣住了,随即关灯,任凭两个小家伙摸黑下楼,我惊讶地想:还行嘛,这么小的年纪就知道用这样的方式体现男子汉气概了。
⑥瞧,这就是我们家的小小男子汉。
想一想:请用第一人称写出文中画线句“儿子”当时的心理活动,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答:打针好疼啊……嗯,我不能哭,哭了别人会笑话我的,更何况妈妈说了,我还要给小哥哥做个示范呢,我不能哭。
说明儿子“儿子”是一个要强、勇敢、有毅力,有强烈自尊心的孩子。
答题模板分析人物形象人物在生活中经历各种事情之后,会逐渐形成自己的一套为人处世的理论和方法,这些理论和方法都带有人物本身经历的一些烙印,他(她)的处世之道也会通过平日的待人接物表现出来。
因此,关注人物的事件,对于我们理解人物性格感情,正确评价人物有着重要的作用。
部编六年级上册语文阅读专项试题 专题08 名著片段 有答案

08 名著片段【阅读点津】名著阅读类的考查主要是从作家(姓名、简历、国籍等),作品(人物、情节、内容、主题、写法、文风),阅读体验与评价等方面进行的。
阅读这类文章需注意:①把握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了解作者的思想倾向;②熟记名著主要人物,弄清与人物相关的主要情节;③抓住关键词句,感受语言的精妙和魅力。
【典型例题】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美】马克·吐温汤姆现在横下了一条心。
他又忧郁又绝望。
他说自个儿成了无亲无友、被人抛弃的孩子,没谁爱他。
也许,等那些人发觉把他逼到这般田地时,他们会内疚的。
他一直努力着以便不出差错,好好向上,但人们偏偏又不让他那样;既然他们一心要避开他,那就悉听尊便吧;就让他们为了将要发生的事来责怪他好了——他们就这德性,随他们去!话再说回来了,像他这样一个无亲无故的人哪有资格责怪人家呢?是的,是他们逼他铤而走险的:他要过犯罪的营生,别无选择。
此刻他已快走到草坪巷的尽头,学校的上课铃声隐隐在耳边震响。
一想到自己将永远、永远也听不到这熟悉的声音,他禁不住啜泣起来—一残酷的事实怎能不令人难受呢,可这是人家逼的呀。
既然他们存心要把他投进冰窟,他只有认命的份——但他原谅了他们。
想到这里,他哭得更伤心了。
恰在此时,他遇到了他的铁哥们儿乔·哈帕——他两眼发直,显然心怀鬼胎。
不消说,他俩正是“一条道儿上”的朋友。
汤姆用袖子擦了擦眼睛,边哭边说自己决意要离开这非人生活的鬼学校和没有同情心的家人,浪迹天涯,一去不回。
最后他说希望乔别忘了他。
可巧,乔原来也正是特地赶来向汤姆告别,向他提出这样的请求的。
他妈妈因为他偷喝奶酪揍了他一顿,其实他压根儿没喝,尝都没尝过,根本不知道那回事。
明摆着的,她讨厌他了,巴望他走开。
既然她这么想,他除了顺从,还能怎么样呢?但愿她能开开心心,永远不会后悔是自己把可怜的儿子赶出家门,让他置身冷酷的世界,去受罪,去死的。
两个孩子一边伤心地赶路,一边订立了一个新盟约,发誓互帮互助,情同手足,永不离分,除非死神硬要来折散他们,让他们获得彻底的解脱。
贵州省贵阳市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专题08:语段阅读

贵州省贵阳市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专题08:语段阅读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一、语段阅读 (共18题;共323分)1. (9分)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什么动物最聪明有一次,鸟妈妈问它的孩子们:“什么动物最聪明?”鸟儿们叽叽喳喳议论起来。
它们有的说是老虎,因为它是兽中之王;有的说是狐狸,因为它能“狐假虎威”。
小蓝鸟记得在电视上见过黑猩猩,它会骑自行车、滑冰,还会用树枝钩东西吃。
会不会是黑猩猩最聪明呢?于是,小蓝鸟说:“也许是黑猩猩最聪明!”妈妈笑着说:“是啊,除了人类,动物中最聪明的要数黑猩猩了。
它会直立走路,还会使用工具。
”(1)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的老虎________的狐狸________的黑猩猩________的小鸟(2)照样子,写词语。
例:叽叽喳喳________________(3)把句子补充完整。
①因为黑猩猩会________,还会________,所以________。
②说动物中最聪明的要数黑猩猩,是因为它________。
2. (16分)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①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②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你在棚架上看瓜藤,一天可以长出几寸;你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
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
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
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
③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
稻秧长,甘蔗长,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
水长,瀑布长,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
俗话说:“不热不长,不热不大。
”随着太阳威力的增加,温度的增加,什么都在生长。
贵州省贵阳市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专题08:语段阅读A卷

贵州省贵阳市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专题08:语段阅读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一、语段阅读 (共18题;共323分)1. (9分) (2019四下·龙岗期中) 请认真阅读下列短文,完成(1)——(5)题。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
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
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
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显示在荧光屏上。
驾驶员从雷达的荧光屏上,能够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在夜里飞行也十分安全。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仿照—________ 重复一________ 阻碍一________(2)“终于”一词说明________。
(3)请解释一下什么是超声波。
(4)根据短文内容连线。
超声波________ 荧光屏嘴巴________ 无线电波耳朵________ 雷达(5)科学家通过探究蝙蝠飞行的秘密,从中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
请说说你从自然界中得到的启示,自然界给你带来了什么触动。
2. (16分)重点段落品析。
①色素的配_______(pèi bèi)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_______(yìyí)。
②白鹤太大而嫌_______(jián xián)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③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分则嫌白,黛之一分则嫌黑。
(1)划去括号里加点字错误的音节。
统编版2019-2020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专题08:语段阅读

统编版2019-2020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专题08:语段阅读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语段阅读 (共18题;共323分)1. (9分)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1)从文段中找出表示动作的词填在括号里。
_______孔雀舞 _______跤 _______游戏(2)读下面的句子,根据要求,把需要重读的词语找出来,并写在横线上。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①强调民族多:_______②强调一起学习:_______(3)文段描写了一所边疆小学的学生上课时和_______的情景。
(4)用横线画出文段中描写窗外很安静的句子。
(5)读了文段,我仿佛看到了边疆小学的学生_______仿佛听到了边疆小学的学生_______。
2. (16分)重点段落品析。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许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色。
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1)这段文字采用了()的结构方式。
A . 总分总B . 分总C . 总分(2)画线句子描写了游人的感受,从侧面表现出圆明园的_______。
贵州省贵阳市2020年(春秋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专题08:语段阅读(I)卷

贵州省贵阳市2020年(春秋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专题08:语段阅读(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一、语段阅读 (共18题;共323分)1. (9分) (2018三上·福田月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窗外那排高大的杨树早已是黄了头发,被风一吹,那翠绿了一夏的叶子就一片一片地簌簌落下。
我推开那厚重的玻璃窗,闭上眼睛,静静地站着,耳边只有风吹树叶的响声和树叶落到地上发出的细微的呻吟。
走出门,来到树林里。
或许是树林送给游人的礼物,等到我们走到半山腰时,强劲的山风便呼啸着吹来。
那漫山遍野的深的绿、浅的绿,就一齐摇摆起来,“唰唰”的好像军人整齐的步伐,直到那一刻我才体会到什么叫“松涛如怒”;那声音宛如天籁,是大自然最纯真的声音。
深夜,我做了一个奇怪的梦。
睡梦中花儿开放的声音,树木枝头鼓出芽苞的声音,蜻蜓扇动翅膀的声音,马儿在田野撒欢奔跑的声音,交错着混合在一起,奏出的是大自然美妙的乐章……(1)给短文想一个恰当的题目。
(2)找出短文中的一个拟人句,并仿写一句。
(3)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中提到了哪些声音?你觉得作者喜欢这些声音吗?为什么?最后一个自然段提到声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觉得作者________这些声音,因为________。
2. (16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有一只小公鸡以为自己没有耳朵,很难过。
鸡妈妈对他说:“孩子,你是有耳朵的,在你眼睛的后边,有一小撮突起的毛,毛底下就藏着你的耳朵啊!”“这么小的耳朵有什么好处呢?”小公鸡这样问他的妈妈。
鸡妈妈说:“这样的耳朵虫子钻不进去,雨水淋不着,还不好吗?”小公鸡听了很高兴____拍着翅膀说____我的耳朵真好____我的耳朵真好____(1)从文中找出两个关键的词画“△”,说明小公鸡以为自己没有耳朵的原因。
统编版2019-2020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专题08:语段阅读

统编版2019-2020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专题08:语段阅读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语段阅读 (共18题;共323分)1. (9分) (2019五下·商丘月考)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一)自信第一课<节选>讲评的时候,执教的老先生说:“凡是在治疗方案里使用了扰生素的同学都要扣分。
因为这是一个病毒感染的病例,抗生素是无效的。
如果使用了,一是浪费,二是造成抗药,三是无指征滥用,四是表明医生对自己的诊断不自信,一味追求保险系数……”老先生发了一通火,走了。
后来,我找到负责教务的老师,讲了课上的情况,对他说:“我就是在方案中用了抗生素的学员。
我认为那位老先生的讲评有不完全的地方。
我觉得冤枉。
”教务老师说____讲评的老先生是新疆最著名的医院的内科主任____他的医术在整个新疆是首届一指的____他是权威____讲得很有道理____你有什么不服的呢____我说:“我知道老先生很棒。
但是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他提出的这个病例并没有说出就诊所在的地理位置。
比如要是在我的部队,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原,病员出现高烧等一系列症状,明知是病毒感染,一般的抗生素无效,我也要大剂量使用。
因为高原气候恶劣,病员的抵抗力大幅度下降,很可能合并细菌感染。
如果到了临床上出现明确的感染征象时才开始使用抗生素的话,那就晚了,来不及了。
病员的生命已受到严重威胁……”教务老师沉默不语。
最后,他说:“我可以把你的意见转告给老先生,但是,你的分数不能改。
”我说:“分数并不重要。
您听我讲了我的看法,我已知足了。
”(1)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3)在治疗方案里使用抗生素的同学都要扣分的原因是________。
(4)在治疗方案里使用抗生素的同学都要扣分的原因是________。
铜陵市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专题08:语段阅读

铜陵市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专题08:语段阅读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一、语段阅读 (共18题;共323分)1. (9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六七米高的________。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________,________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________,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把语段补充完整。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六七米高的________。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________,________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________,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2)本段按照________的顺序,描写了________的景象。
(3)找出具体描写大潮发出巨响和浩大声势的句子。
2. (16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老师让这几个同学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然后和颜悦色地说:“大家发现了吗?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
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
”老师的教诲让我终生难忘。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哭——________ 闲——________(2)选择关联词语填空。
因为……所以……如果……就……①________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________不一样。
②________小红平时上课注意听讲,________考试能取得好成绩。
(3)老师说的话中哪句话最重要?(4)你从文中得到了什么启示?3. (33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石榴①我的家乡在枣庄,这里有驰名中外的石榴园。
②春天来了,石榴树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
到了夏天,郁郁葱葱的绿叶中,便开出一朵朵火红的石榴花,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
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省铜仁市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专题08:语段阅读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一、语段阅读 (共18题;共323分)1. (9分)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古时候,人们觉得贝壳很漂(piāo piào)亮,很珍贵,喜欢把它们当(dang dàng)作饰品戴在身上。
而且贝壳可以随身携带,不容易损坏,于是古人还把贝壳当作钱币。
所以,用“贝”作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比如,“赚、赔、购、贫、货”。
(1)给文中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漂________(piāo piào)亮当________(dang dàng)作(2)“贝”作偏旁的字大多与________有关,我还会写出三个带有贝字旁的生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时候,人们把贝壳当作饰品戴在身上,还把贝壳当作________。
2. (16分)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蝴蝶谷祖国的宝岛台湾气候温暖,水源充足,花草茂盛,是蝴蝶生长的好地方。
台湾的山多,山谷也多。
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
人们就把这些山谷叫作蝴蝶谷。
蝴蝶谷里的景色非常迷人。
有的山谷里只有一种黄颜色的蝴蝶,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灿灿,十分壮观。
有的山谷里有几种蝴蝶,上下翻飞,五彩缤纷,就像谁在空中撒了一把把五颜六色的花瓣,随风飘来,又随风飘去。
蝴蝶谷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
人们一到这里,立刻就会被翩翩起舞的蝴蝶团团围住。
这些小精灵是在欢迎前来参观的客人哩。
(1)找出第二自然段中描写蝴蝶动作的词语。
(2)照样子,写一写。
金光灿灿(ABCC式)、________、________(3)根据意思从文中找词语。
①形容色彩繁多而艳丽。
________②形容轻快地跳起舞来。
________(4)填上表示动作的词语。
________过花丛________过树林________过小溪________到山谷(5)找出表明蝴蝶谷名字由来的句子。
(6)你喜欢蝴蝶谷吗?为什么?3. (33分)我爱阅读,还会做后面的练习呢!大年初一的早晨,妈妈笑着问我:“贞贞,新年你最想要的是什么?”我调皮地对她笑一笑,依偎在她的怀里,说:“我要的东西只是三粒淘气的小小的树种子……”“种子?你想把它们种在哪里?”妈妈疑惑地说。
“我会把第一粒种子种在那遥远的澳门。
我要把它种在澳门最高的山坡上。
在雨露的滋润下,种子抽出新芽,每一片叶子都是我的眼睛:我要看看风景幽雅的妈祖阁;看看凌空飞架的澳菡大桥;看看新崛起的具有现代气息的建筑群;看看水光潋滟、波光粼粼的珠海;更要看看第一面五星红旗在这块饱经沧桑的土地上自豪地升起。
”“恩!那第二粒呢?”“第二粒种子嘛,我要让它扎根在长城脚下。
在那一块块经风雨侵蚀的长城砖旁,种子会很快长成一棵小树苗。
它小小的身影看上去并不起眼,可它会在五湖四海的游客们到达长城的时候,招来风姑姑、彩云婆婆一起向游客们问好。
瞧!它还会用小手掌般的叶片热烈地鼓掌呢!”“最后一粒种子呢?”妈妈紧接着问:“你打算种哪儿?”“最后一粒种子,当然要种在我家门前罗!”我向妈妈扮了一个鬼脸说:“我要让它为我的家园增添一抹绿色。
当清晨的小鸟儿向我问好时,我会仔细地为种子浇水、施肥,让它和我共同成长,共同学习。
每当我看见它迎风摇拽的枝条,就会把不开心的事全部忘记。
”我停下来,喝了一口放在茶几的凉白开水,说:“妈妈,这就是我春天的愿望,你能和我一起去实现吗?”“好,好!”妈妈乐呵呵地答应。
“那我们快去买种子吧!”我拉着妈妈的手奔出家门,在我眼前仿佛呈现了祖国万里山河到处涌动着盎然的春意……(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调皮——________ 偎依——________流动——________ 摇动——________(2)读拼音写词语。
zīrùn chéng xiàn yíhuòyōu y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文中找出一个排比句。
(4)找出文中一句比喻句________ ,它把________ 比作________ 。
(5)我的愿望是拥有三粒________。
其中,第一粒种在________,是希望________。
其中,第二粒种在________,是希望________。
其中,第三粒种在________,是希望________。
(6)最后一段中的省略号表示________。
4. (51分)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我们村旁的山坡上,到处是果林。
在阳光下,那熟透的柿子像一盏盏红灯笼挂在枝头。
满树的红苹果像孩子们的一张张笑脸。
在葡萄架下,有成串的葡萄,有红的、白的、紫的着头,散发出甜甜的香味。
(1)这段话共有________句。
(2)我来问,你来答。
①什么水果像灯笼?________像灯笼。
②什么水果像孩子的笑脸?________像孩子的笑脸。
(3)看到这景象,你想到了什么成语?5. (12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老师让这几个同学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然后和颜悦色地说:“大家发现了吗?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
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
”老师的教诲让我终生难忘。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哭——________ 闲——________(2)选择关联词语填空。
因为……所以……如果……就……①________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________不一样。
②________小红平时上课注意听讲,________考试能取得好成绩。
(3)老师说的话中哪句话最重要?(4)你从文中得到了什么启示?6. (9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三过家门而不入禹是治水工程的首领。
为了消除洪水灾害,他率领大批助手,跋山涉水,辛勤奔走了十三年。
由于长年累月地泡在水里,他的脚指甲都脱落了;他带头挖土、挑土,累得小腿上的汗毛都磨光了。
在这十三年里,禹到处奔波,一心治水,曾经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都没有进去看一看。
第一次经过家门口的时候,他妻子涂山氏生下了儿子启。
禹听到妻子由于生产的痛苦正在呻吟,儿子正在哇哇地啼哭。
助手们都劝他进去看看,他怕耽误工作,狠下心没进去探望。
第二次经过家门口,妻子正抱着儿子站在门口迎接他。
儿子已经会叫爸爸了,挥动着小手向他打招呼。
禹满怀深情地望着妻儿,挥了挥手,连脚步都没有停下,便带着助手们继续赶路了。
禹第三次经过家门,儿子启已经十多岁了。
启听说爸爸带着治水大军路过这里,便跑过来连声叫爸爸,一把抱住他,使劲地把他往家里拉。
禹爱抚地抚摸着儿子的头,叫儿子回家去告诉妈妈:洪水还没治好,爸爸的工作很忙,没有空儿回家,就匆匆地离开了。
(1)“由于长年累月地泡在水里,他的脚指甲都脱落了;他带头挖土、挑土,累得小腿上的汗毛都磨光了。
”这句话体现了大禹治水时________。
(2)大禹三次路过家门而没有进去的故事至今已经传为美谈,这三次中,最令你感动的是哪一次?为什么?(3)有人说,大禹是个无情无义,不顾家庭的人,你赞同这种看法吗?为什么?7. (20分)课内阅读。
李时珍为了写这部书,不但在治病的时候注意积累经验,而且还亲自到各地去(采採)药。
他不怕山高路远,不怕严寒酷暑,走(遍骗)了产药的(明名)山。
他有时几天不下山,饿了吃些干粮,天黑了,就在山上过夜。
许多药材他都亲口品尝,判(段断)药(性姓)和药(效校郊)。
(1)写出把括号里不恰当的字。
(2)找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3)“这部书”是指________(4)读了这段话,写出你的体会。
8. (11分) (2018五下·兴义期中) 阅读下列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而的小诗。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①一碧千里:________。
②柔美:__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①文中划线的“绿毯”“白色的大花”分别指的是羊群、草原。
②“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是指草原辽阔无垠,却并不空旷,绿得实在,绿得动人。
③这段话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表现作者对草原的喜爱与赞美。
(3)作者说“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作者惊叹的原因是()A . 作者喜欢抒发各种情感,惊叹只是其众多情感中的一种B . 作者被茫茫草原上突然出现的白色大花惊呆了,不禁发出叹息声C . 作者第一次看到草原,处处感到新奇,对满眼的翠绿感到惊讶,因而发出赞叹之声(4)作者看到了草原后,为什么说“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5)“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中“翠色欲流”一词的“欲”字用得十分传神,请你说说理由。
9. (12分) (2017六下·兴义期末)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跨越百年的美丽<节选>关于放射性的发现,居里夫人并不是第一人,但她是关键的一人。
在她之前,1896年1月,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了X光,这是人工放射性;1896年5月,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性。
尽管这都还是偶然的发现,居里夫人却对此提出了新的思考: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就像是在海滩上捡到一个贝壳,别人也许仅仅是把玩一下而已,可居里夫人却要研究一下这里壳是怎样生、怎样长、怎样冲到海滩上来的。
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
是她提出了放射性这个词。
两年后,她发现了钋,接着发现了镭。
为了(提炼冶炼)纯净的镭,居里夫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
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锅,一锅一锅地进行(提炼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
化验室只是一个(抛弃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
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
一天,疲劳之极的玛丽揉着酸痛的后腰,隔着满桌的试管、量杯问皮埃尔:“你说这镭会是什么样子?”皮埃尔说:“我只是希望它有美丽的颜色。
”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终于在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冶炼)出了0.1克镭。
它真的有极美丽的颜色,在幽暗的破木棚里发出略带蓝色的楚光。
(1)选择文中括号里使用正确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