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2.8 比例的基本性质 北京版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课件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课件

3:8 = 15:40 3:15 = 8:40 • :8 = 15:3 40:15 = 8:3
:8 3 = 40:15 8:40 = 3:15 15:3 = 40:8 15:40 = 8:3
(2)2.5×0.4 = 0.5 ×2
第三十八页,共三十九页。
在括号(kuòhào)里填上适当的数:
5
()
1、 ( ) = 8
2 ∶3 = 4 ∶6
6 ∶4 = 3 ∶2
2 ∶4 = 3 ∶6
6 ∶3 = 4 ∶2
4 ∶2 = 6 ∶3
3 ∶6 = 2 ∶4
4 ∶6 = 2 ∶3
3 ∶2 = 6 ∶4
第二十五页,共三十九页。
判断下列(xiàliè)各组比能否组成比例:
⑴ 6 :12 和 4 8:
()
⑵ 24:8 和 0.6:2
2
40cm
第六页,共三十九页。
求出它们的比值,你发现(fāxiàn)了什么?
= 2.4︰1.6
60︰40

= 2 . 4
60
1 .6
40
表示两个(liǎnɡ ɡè)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在这四面国旗的尺寸中,你还能找出 哪些比可以组成比例?
第七页,共三十九页。
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bǐlì), 要看它们的比值是否相等。
第三十页,共三十九页。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 比例中的任何(rènhé)三项,就可以求 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求比例(bǐlì)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第三十一页,共三十九页。
例1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高320m。北京的“世界(shìjiè)
公园”里有一座埃菲尔铁塔的模型,它的高度与原塔的高

2020年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2.1比例的认识 | 北师大版 (10) (共24张PPT)

2020年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2.1比例的认识 | 北师大版 (10) (共24张PPT)

长15cm,宽10cm.
10 3
5:
3
=
2
3
15 : 10 =
2
5 : 10 = 15 : 10
3
长5m,宽10 m. 3
长60cm,宽40cm.
5 : 10
3
=
3 2
60 : 40 =
3 2
5 : 10 = 60 : 40
3
求出它们的比值,你发现了什么?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 2.4︰1.6
0.6∶0.2

3 4

1 4
因为: 0.6 ∶0.2 = 3
3∶ 1
44
=
3
3=3
所以: 0能.6组∶成0.比2 和例.43 ∶14
生活中的比例问题:
❖ 1、小明买了3本笔记本花了9元钱,李刚买了5 本同样的笔记本花了15元。(你能根据题中的 数据写出几组比例式吗?并说出理由。)
❖ 2、小强3分钟走了180米,小刚1小时走了3.6 千米,小强说他们各自走的路程和时间的比 能组成比例,小刚说不能组成比例。请问: 谁说的对?
谢谢
智慧城堡
加油啊!
判断下面的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
6∶9 和 9∶12
因为:
6

9

2 3
9∶12 =
3 4
23
3 ≠4
所以: 6∶9 和 9∶12
不能组成比例.
判断下面的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
6∶10 和 9∶15
因为:
6

10

3 5
9∶15 =
3 5
3 =3
55
所以: 6∶10 和 9∶15 能组成比例.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比例》优质课件(含练习二)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比例》优质课件(含练习二)



4.下面各表中相对应的两个量的比能否组成比例?把能组成的 比例写出来。
3:210=5:350
4:0.5=48:6
5.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情况如下表。
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写出三个不同的比例。
340:1=680:2 340:1=1360:4 680:1=1360:4
340:1=1020:3 680:2=1020:3 1020:3=1360:4
图上1cm表示实际 距离200m。
3.北京到广州的实际距离大约是1920km,在一幅地 图上量得这两地间的距离是20cm。这幅地图的比 例尺是多少?
1920km=192000000cm 20:192000000=1:9600000
奇思从这幅地图上量得北 京到上海的距离大约是3cm。 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约是 多少千米?
例并解决问题吗?
6:2=15: x 解:6 x =30
x =5
2.写出比例,并求出未知数。
1:4=x:84 解:4x=84
x=21
4:10=x:250 解:10x=1000
x=100
3.解方程。
4 : 9=x : 3.6
解:9x=4×3.6 9x=14.4 x=1.6
9= 27 x 18 解:27x=9×18
1:1 和 1:1 3 9 6 18
1:1 =和 1:1
3 9 6 18
写出上节课学习的几个比例,仔细观察,你会有 新的发现。
12×4=6×8 6×2=4×3 3×10=2×15 10×3=2×15
淘气的发现你同意吗?再写出几个比例验证一下。 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3.应用比例内项的积与外项的积的关系,判断下面哪 几组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并写出组成的比例。

新版北京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课件(2020新教材)

新版北京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课件(2020新教材)

下面是边长不相等的四个正方形,请你计算出 它们的周长和面积。
边长(cm)
1
周长(cm)
4
周长 边长
4
2
3
4
8
12
16
4
4
4
边长(cm)
1
2
3
4
面积(cm2)
1
4
9
16
面积 边长
1
2
3
4
购买同同一一种种碳素笔的数量和总价
总价(元)
36 30 24 18 12 6 0
. . . . . .
2
4
6
8
10
思考:(1)比例尺实际是什么?

(2)谁与谁的比?
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3)什么叫一幅图的比例尺?
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 的比例尺。
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 幅图的比例尺。
通常用下面的形式表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图上距离
=比例尺
实际距离
一幅平面图,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1米。 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填空: (1)表中有(
)和(
)这两种量。
(2)(
)随着(
)的变化而变化。
(3)写出两组路程与时间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观察比值有什么特点?
例如:
4 2
=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写出数量关系式,并标出不变的量:
( (
) )
=(

表2:《故事大王》销售数量与总价 。
数量(本) 4 8 10 16 20 总价(元) 8 16 20 3322 40
(2)小明去书店买书,如果买5元/本的童话书,他 可以买12本;如果买6元/本的科普读物,他可以买 几本?

北京课改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比和比例 2.8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课件

北京课改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比和比例 2.8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课件

5∶3=60∶36
4∶12=9∶27
能组成比例
正确
正确Leabharlann 利用比例的意义,就是看等号两端 的两个比的比值是否相等。
正确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课后作业
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2.从课时练中选取。
谢谢 大家
能组成比例
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就是看 两内项乘积是否等于两外项乘积。
2.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再根 据比例的意义,检查你组成的比例是不是正确。
(1)5∶3和60∶3(6 2)4∶12和9∶27(3)0.9∶0.3和3.6∶12
能组成比例
能组成比例
不能组成比例
两内项 3×60=180 两外项 5×36=180
3×60=5×36 能组成比例
5∶3=60∶36
两内项 12×9=108 两外项 4×27=108
12×9=4×27 能组成比例
4∶12=9∶27
两内项 0.3×3.6=1.08 两外项 0.9×12=10.8
12×0.9≠0.3×3.6 不能组成比例
北京课改版 数学 六年级 下册
二 比和比例
比例的基本性质
情境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情境导入
计算下面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和两个内项的积。你有什么 发现?
探究新知
计算下面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和两个内项的积。你有什么发现?
12×2 = 8×3
2.4×40 = 1.6×60
每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课堂练习
1. 比例9∶6=12∶8中,两个内项分别是( 6 )和( 12 ),两 个外项分别是( 9 )和( 8 )。把这个比例写成乘法等式 为( 6×12=9×8 )。

数学六年级下北京版比和比例课件(共43张)

数学六年级下北京版比和比例课件(共43张)

比例尺分为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
比例尺1∶7000000
0 300km
探究新知
13.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先要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再 找出相关联的量对应的数值,最后根据正、 反比例的意义列出等式解答。
用比例尺解答应用题的步骤:①判断题目中两 种相关联的量是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② 找出具体的数量,列出等量关系式。③设未 知量为x;列出比例式。④解比例。⑤检验。
解决比例问题
特征:已知总量和各部分量的比,求各部分量。
解题方法: 按比分配问题可以采用不同的思路和方法来 解答。 可以是先求出总份数,再求出各部分量占总量 的几分之几,最后求出各部分量; 也可以先求出每份是多少,再求出几份是多少。
探究新知
6.比例的意义。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 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比例的两个外项的积
比例的基本性质 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正比例与反比例 比例尺
正比例的意义 反比例的意义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 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 两个数的比值一定
比例的应用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 比例尺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 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
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
解答:
课堂小结
比 比和比例
比例
比的意义 比的基本性质 比、分数和除法的关系
比的应用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正、反比例 比例的应用
正反比例的意义、图象
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 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
课堂小结
比和比例
比的意义 求比值

2020春六年级数学下册二比例1比例的认识ppt课件北师大版

2020春六年级数学下册二比例1比例的认识ppt课件北师大版
24 : 16 = 3
2
15 : 10 = 18 : 12 15 : 10 = 24 : 16 18 : 12 = 24 : 16
按1 :4的比画出长方形缩小 后的图形。
(1)分别写出两个长方形长的 比和宽的比,并组成比例。
8:2 1:4
8:2=1:4
(2)分别写出每个长方形长和 宽的比,并组成比例。
判断下面的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
20∶5 和 1∶4
因为:
20

5

1 4
1∶4 =
1 4
1 =1
44
所以: 20∶5 和 1∶4 能组成比例.
判断下面的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
12∶13 和 6∶4
因为:
1 2
∶13

3 2
6∶4 =
3 2
3 =3
22
所以: 12∶13 和 6∶4 能组成比例.
如果两个比化简后的比相同 或它们的比值相等,这两个 比就能组成比例。
你知道国旗的长和宽吗?
长5m,宽10 m. 3
长2.4m,宽1.6m.
长60cm,宽40cm.
长15cm,宽10cm.
我们来看看学校里的两面国旗的长宽的比值有什么关系.
1.6m 2.4m
操场上的国旗: 2.4 : 1.6 = 教室里的国旗: 60 : 40 =
8:4 2:1
8:4=2:1
一、填空 1. 如果两个比的比值相等,那么 这两个比就( 能组成 )比例.
2. 一个比例,等号左边的比和 等号右边的比一定是( 相等 )的.
二、判断:
1、2.4 : 1.6 = 60 :40还可以写成
2.4 60
1.6 = 4(0 √)

北京课改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2.2 比的基本性质 教学课件

北京课改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2.2 比的基本性质 教学课件

利用比和除法的关系 来研究比中的规律。
返回
21 3 21︰14 = 21÷14 = = 14 2
21︰14 = (21×2):(14×2) = 3 2 3 21︰14 = (21÷7):(14÷7) = 2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 外),比值不变。 这叫作比的基本性质。
返回
举例验证
二 比和比例
比的基本性质
情境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课后作业 课堂小结
情境导入
2÷3=(2 ×2)÷(3 ×2 )=4÷21 商不变的性质
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2 2 ×2 4 = = 3 3 ×2 21
除法有商不变的性质,分数有分数 的基本性质,比会不会也有相应的 性质呢?
相同
比值 1:3
4 5
12
48
1
返回
3.写出下列杯子中盐与水的质量比。 盐:20g 水:30g 20:30 盐:5g
盐:12g
水:75 g
水:2g
5:75
12:2 30:210 35:70
返回
盐:30g
盐:35g
水:210g
水:70g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返回
课后作业
课本: 第24页第1-4题
1 3︰15 =3 ÷ 15 = 5 1 3︰15 =(3×2):(15×2) = 6︰30 = 5 1 3︰15 =(3 ÷3):(15÷3)= 1︰5 = 5
3∶15中,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一个数(0除外) 后,所得到的新的比和3∶15的比值相等。
返回
课堂练习
3
1.2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