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的性能指标
国家道路沥青标准

国家道路沥青标准
国家道路沥青标准主要涉及以下四个方面:
1. 沥青总含量:按照国家标准,沥青总含量要求在4%到7%之间。
这是衡
量沥青路面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2. 沥青软化点:软化点是沥青的软化程度,软化点越低说明沥青的黏度越高,不容易流动,能够保证路面的密实度。
国家标准要求沥青软化点应在45℃
到52℃之间。
3. 黏度:黏度是指沥青在一定温度下热稠度的大小,也是衡量沥青路面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黏度越高,沥青路面的防水性能就越好。
国家标准规定,沥青黏度在50℃和135℃之间,应符合相应的标准要求。
4. 稳定性:沥青路面的稳定性是指其在运输、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抗变形能力,通常通过洛石值来进行测试。
国家标准规定,洛石值应在18次到25
次之间。
同时,道路石油沥青的分级依据沥青的针入度共分为160、130、110、90、70、50、30等七个标号,其中常用的70号沥青针入度在61~80之间,
15度延度大于100CM,软化点在44~54℃之间。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多详细信息,建议查阅国家道路沥青标准的相关文件。
国际上常用的沥青性能指标

中 国 √ √ √
日 本 √ √ √
美 国 ① √
√ √ √ √ √
√ √ √
阿 奥 比 加 澳大 根 地 利 拿 利亚 廷 利 时 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美 国 ② √
丹 芬 法 麦 兰 国 √ √ √ √ √ √ √ √ √ √ √ √ √ √ √ √ √ √
指标 针入度 软化点 延度 粘度(60℃/135℃) 弗拉斯脆点 针入度指数(PI) 密度(比重) 闪点 溶解度 介电常数 蒸发损失试验 TFOT或RTFOT 旋转烧瓶试验 灰分 蜡含量 沥青质含量 滴点试验 耐久性试验 针入度比 软化点升高 延度 粘度比 质量损失 弗拉斯脆点 针入度指数(PI) 与集料粘结力 用与评价沥青的指标个数
√ √
√ √√√√来自√ √√ √ √
√
√
√ √ √ √ √ √ √ √ √ √ √ √ √ √ √ √ 8 √ √ 11
11
9
10
9
9
7
11 11
7
针入度、60℃黏度 密度、针入度指数、含蜡 量、溶解度、灰分 软化点、60℃黏度 延度、脆点 TFOT、RTFOT、蒸发损失 试验、旋转烧瓶试验、试 验前后的质量损失、针入 度比、软化点升高、黏度 比、经老化后脆点和延度 闪点、135℃黏度
15
7
意 新 西 马来 荷 挪 南 大 西 班 西亚 兰 威 非 利 兰 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沥青技术指标

沥青技术指标沥青是一种常见的道路材料,其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着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沥青技术指标对于道路建设和维护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沥青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工程性质等方面,详细介绍沥青的技术指标。
一、物理性质1. 密度:沥青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下的质量,通常以克/立方厘米表示。
沥青的密度直接影响着道路表层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一般来说,密度越大,则沥青的耐久性和承载能力就越强。
2. 黏度:沥青的黏度是指其抵抗外力变形的能力,通常以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内层间剪切应力与变形速率的比值来表示。
黏度越高,沥青的裂缝和变形能力越强,同时也有利于提高道路表层的抗水性能。
3. 软化点:沥青的软化点是指其在一定条件下软化变形的温度。
软化点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沥青在高温环境下的稳定性。
一般来说,软化点越高,则沥青在高温环境下的变形性能越好。
二、化学性质1. Pen值:Pen值是沥青常用的物理指标,是指在一定温度下,100g试样被50g标准滑块质量作用于试样25°C的温度下,标准滑块向下试样滑动5mm的时间,以0.1s为单位的数值。
Pen值越高表明沥青的渗透性越好,对于路面的抗老化性能和耐久性能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2. DSR参数:DSR (Dynamic Shear Rheometer) 是常用的沥青动态剪切试验设备,可以通过测试沥青的复杂剪切模式来获得其动态剪切性能参数,如复位模量、相位角等。
DSR参数可以反映沥青在不同温度和频率下的性能表现,是评价沥青耐久性和耐高温性能的关键指标。
三、工程性质1. 粘附力:粘附力是指沥青与骨料之间的结合力,直接影响着路面的抗水性能和抗反射裂缝性能。
适当的粘附力有助于提高沥青混凝土层的强度和耐久性。
2. 抗老化性能:沥青的抗老化性能是指其在长期受到紫外线、氧化、水分等因素侵蚀后的性能表现。
良好的抗老化性能可以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减少维护成本。
3. 热稳定性:热稳定性是指沥青在高温环境下的稳定性能,包括耐高温龟裂、抗变形等指标。
沥青三大指标详解

沥青三大指标详解
首先是沥青硬度,也称为锥入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针状试验器锥
头在固定负荷下嵌入沥青的深度。
沥青硬度对沥青的变形能力和耐久性有
一定影响。
根据国家标准,常用的沥青硬度试验温度有25℃、40℃和60℃等。
硬度越大,说明沥青越硬,反之越软。
沥青硬度一般用于评价沥青的
变形特性和抗风化能力,适用于路面、坑面、防水材料等领域。
其次是沥青粘度,是指沥青在一定温度下流动性的量度。
粘度越高,
说明沥青流动性越差,反之越低说明流动性越好。
沥青粘度与温度呈负相
关关系,温度越高,粘度越低。
沥青粘度一般用于评价沥青的稳定性和流
动性,适用于道路施工和充填灌浆等领域。
粘度可以通过多种试验方法进
行测量,如旋转粘度法、平板粘度法和滴定粘度法等。
沥青三大指标的测定和评价对于沥青的特性分析与比较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这些指标的测定可以了解沥青的性能和特点,为沥青的选用和应用提
供有效参考。
不同的工程和需求对沥青的硬度、粘度和凝固点有不同的要求,因此根据具体需求选用适当的沥青种类和质量特性是非常重要的。
总的来说,沥青硬度、粘度和凝固点是评价沥青品质和使用性能的重
要指标。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测定和研究,可以为沥青的选择、工程设计和
施工提供科学依据,保证沥青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沥青技术指标

沥青技术指标引言沥青作为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道路铺设、屋顶防水等领域。
为了保证沥青材料的质量和性能,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技术指标测试。
本文将介绍沥青技术指标的相关内容,包括测试方法、常见指标以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沥青技术指标的分类沥青技术指标主要可以分为物理指标、化学指标和工程指标三个方面。
1. 物理指标物理指标是对沥青材料的物理性质进行测试和评估的指标。
常见的物理指标包括:•密度:沥青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沥青的质量。
该指标可以通过测量沥青的质量和体积来获得。
密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沥青的坚固程度和耐久性。
•黏度:沥青的黏度是指沥青流动的阻力。
黏度的测试方法有多种,常见的是使用黏度计进行测试。
黏度的大小与沥青的温度密切相关,通常以温度为参数来描述沥青的黏度。
•软化点:沥青的软化点是指沥青在受热时开始软化变形的温度。
软化点的测试方法有多种,常见的是使用软化点仪进行测试。
软化点的大小与沥青的温度稳定性和抗变形性能有关。
2. 化学指标化学指标是对沥青材料的化学性质进行测试和评估的指标。
常见的化学指标包括:•含沥青量:含沥青量是指沥青在混合料或沥青混凝土中的质量占比。
含沥青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混合料或沥青混凝土的性能。
•飞灰含量:飞灰是指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颗粒。
沥青中的飞灰含量是指沥青中固体颗粒的质量占比。
飞灰含量的大小与沥青的纯净度和燃烧性能有关。
•溶解度:沥青的溶解度是指沥青在特定溶剂中的溶解性。
溶解度的测试方法有多种,常见的是使用溶解度试验进行测试。
溶解度的大小与沥青的分散性和可溶性有关。
3. 工程指标工程指标是对沥青材料在实际工程中的性能进行测试和评估的指标。
常见的工程指标包括:•抗剪强度:沥青的抗剪强度是指沥青在受剪载荷作用下的抵抗能力。
抗剪强度的测试方法有多种,常见的是使用剪切试验进行测试。
抗剪强度的大小与沥青的强度和稳定性有关。
•疲劳性能:沥青的疲劳性能是指沥青在交通荷载下的耐久性能。
疲劳性能的测试方法有多种,常见的是使用疲劳试验进行测试。
评价沥青的三大常用指标

评价沥青的三大常用指标沥青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道路、停车场、机场跑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中。
为了评价沥青的质量和性能,人们通常使用三个常用指标:黏度、软化点和针入度。
黏度是沥青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黏度越大,表示沥青的黏性越好,即其具有更好的粘结性能。
在高温时,黏度越大的沥青越不易流失,可以更好地粘结石料和填充裂缝。
通过黏度的测试,可以评估沥青的流动性以及其在高温下的稳定性。
黏度的测试方法主要有两种:旋转浴温度法和梅歇尔管温度法。
旋转浴温度法是将沥青样品加热至一定温度后,使之流动在一个被加热的转盘上,通过测定样品的流出时间来计算黏度。
梅歇尔管温度法则是将沥青样品放在一个被加热的管道上,通过测定样品的流动距离和时间来计算黏度。
通过黏度的测试,可以根据工程需要选择合适的沥青材料。
软化点是沥青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可以用于评估沥青的高温性能。
软化点表示沥青在受热时开始变软的温度。
一般来说,软化点越高,表示沥青的抗变形性和耐高温性能越好。
软化点的测试方法主要有两种:球和环法和细槽法。
球和环法是将沥青样品装入一个装有钢球和环的装置中,加热样品,当样品的表面张力小于钢球对环的重量时,沥青开始变软,此时的温度即为软化点。
细槽法是将沥青样品涂抹在一个有小槽的玻璃片上,通过加热玻璃片,当样品开始在槽中流动时,此时的温度即为软化点。
通过软化点的测试,可以评估沥青的在高温下的变形性能和抗流动性能。
针入度是评价沥青黏度的指标之一,也可以用于评估沥青的质地和黏结性能。
针入度是指用一定条件下的标准针头在一定时间内插入锥形锥底的沥青样品中所需的力。
通过测定针入度可以了解沥青的粘结性和流动性。
针入度的测试方法主要有两种:固定负荷式和可变负荷式。
固定负荷式是在一定的负荷下测定沥青样品的针入度。
可变负荷式是根据沥青样品的针入度来调节负荷。
通过针入度的测试,可以鉴定不同级别的沥青材料,选择合适的沥青材料用于不同的工程项目。
综上所述,黏度、软化点和针入度是评价沥青性能的重要指标。
沥青验收三大指标

沥青验收三大指标沥青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道路、桥梁、机场、停车场等建设中。
沥青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因此沥青验收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沥青验收的三大指标包括:黏度、密度和温度。
黏度是沥青的流动性能指标,也是沥青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黏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沥青的使用性能和施工效果。
黏度的测试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是旋转粘度计和滴定粘度计。
旋转粘度计是通过旋转沥青样品,测量沥青在不同温度下的粘度值。
滴定粘度计则是通过滴定一定量的溶剂到沥青样品中,测量沥青在一定温度下的粘度值。
黏度的测试结果应符合国家标准和工程要求。
密度是沥青的重量指标,也是沥青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密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沥青的使用性能和施工效果。
密度的测试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是密度计和称重法。
密度计是通过测量沥青样品的体积和重量,计算出沥青的密度值。
称重法则是通过称重沥青样品和水的重量,计算出沥青的密度值。
密度的测试结果应符合国家标准和工程要求。
温度是沥青的温度指标,也是沥青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温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沥青的使用性能和施工效果。
温度的测试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是温度计和红外线测温仪。
温度计是通过测量沥青样品的温度,计算出沥青的温度值。
红外线测温仪则是通过测量沥青表面的红外线辐射温度,计算出沥青的温度值。
温度的测试结果应符合国家标准和工程要求。
沥青验收的三大指标包括黏度、密度和温度。
这三个指标的测试结果应符合国家标准和工程要求,以保证沥青的质量和使用效果。
在沥青验收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测试方法进行测试,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还应注意沥青样品的采集、保存和运输等环节,以避免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评价沥青的三大常用指标

评价沥青的三大常用指标
沥青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道路、桥梁、建筑等领域。
评价沥青的质量和性能对其使用效果至关重要。
以下是评价沥青的三大常用指标:
1.针入度
针入度是评价沥青硬度和稠度的指标。
它是指标准针在5秒钟内垂直穿入沥青试样中的深度。
针入度值越大,说明沥青越硬,稠度越高。
一般情况下,针入度在40-80之间时,表明沥青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粘结性。
2.延度
延度是评价沥青韧性的指标。
它是指沥青在受到拉伸作用时,能够承受的最大变形量。
延度值越大,说明沥青的韧性越好,越能够适应温度变化和承受外部压力。
一般情况下,延度在10-40之间时,表明沥青具有较好的韧性和抗裂性能。
3.软化点
软化点是评价沥青耐高温性能的指标。
它是指沥青在一定条件下,达到一定流动性的温度。
软化点值越高,说明沥青的耐高温性能越好,越能够在高温环境下保持稳定性。
一般情况下,软化点在90-120之间时,表明沥青具有较好的耐高温性能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针入度、延度和软化点是评价沥青的三大常用指标,它们分别从不同方面反映了沥青的性能特点。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价指标,以确保沥青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η
=
γ
•
ν
=
ρ
(2)非牛顿液体→沥青的表观粘度 非牛顿液体→ 表观粘度: 表观粘度: C-复合流动系数
应力与剪应变速率的关系示意图
η =
τ γ
•
η
*
=
τ γ
• c
C-复合流动系数 -
(3)动力粘度和运动粘度
当沥青受到简单剪切变形时, 当沥青受到简单剪切变形时,沥青在高温时表现为牛顿流状 态,按牛顿粘度公式表征沥青层抵抗移动的抗力得
沥青的安全性、溶解度、 第七节 沥青的安全性、溶解度、含蜡量
1.安全性 1.安全性
技术指标—闪点和 技术指标—闪点和燃点 沥青使用时必须加热, 沥青使用时必须加热,由于沥青在加热过程中挥发出的油会 与周围的空气组成混合气体,当遇到火焰会发生闪火, 与周围的空气组成混合气体,当遇到火焰会发生闪火,此 时的温度称为闪点 闪点。 时的温度称为闪点。 若继续加热,挥发的油分饱和度增加, 若继续加热,挥发的油分饱和度增加,与空气组成的混合气 体遇火极易燃烧,燃烧时的温度称为燃点 燃点。 体遇火极易燃烧,燃烧时的温度称为燃点。 闪点和燃点是保证沥青安全加热和施工的一项重要指标。 闪点和燃点是保证沥青安全加热和施工的一项重要指标。
dv F =η ⋅A dy
η—粘滞系数(粘度) —粘滞系数(粘度) 其中剪应力: 其中剪应力: F = τ
A
剪变率: 剪变率:d v = γ
dy
=
•
动力粘度: 动力粘度: η
τ γ
•
运动粘度为动力粘度除以密度所得 之商,称为“动比密粘度” 之商,称为“动比密粘度”公式为 η ν =
牛顿液体受力示意图
按上述方法, 按上述方法,在相同温度和 相同流孔条件下, 相同流孔条件下,流出时间 越长表示沥青粘度越大。 越长表示沥青粘度越大。
标准粘度计测定液体沥青示意图
第二节
1.延性 1.延性
沥青的低温性能
a.定义 a.定义:沥青的延性是指当其受到外力的拉伸作用时,所能承 定义 受的塑性变形的总能力,是沥青的内聚力的衡量,通常是用 延度作为条件延性指标来表征。 延度 b.延度试验方法 b.延度试验方法 将沥青试样制成8字形标准试样(最小断面1cm2),在规定拉 1cm2), 将沥青试样制成8字形标准试样(最小断面1cm2),在规定拉 伸速度和规定温度下拉断时的长度, cm计 称为延度。 伸速度和规定温度下拉断时的长度,以cm计,称为延度。 ——单位cm,反映沥青的塑性。 单位cm 延度D——单位cm,反映沥青的塑性。
沥青质At 沥青质
2.耐久性的评价方法 2.耐久性的评价方法
(1)短期老化试验 a.薄膜烘箱加热试验 a.薄膜烘箱加热试验 b.旋转薄膜烘箱试验 b.旋转薄膜烘箱试验 (2)长期老化试验 PAV压力老化试验 PAV压力老化试验 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质量损失 针入度比 延度 试件:50g沥青试样 试件:50g沥青试样 试验条件:163℃,5h, 试验条件:163℃,5h, 5.5r/min 试验指标: 试验指标:质量损失 针入度比 延度
2.沥青粘附性的评定方法 2.沥青粘附性的评定方法
(1)水煮法试验(13.2mm以上) 水煮法试验(13.2mm以上) 以上 浸水法试验(9.5至13.2mm) (2)浸水法试验(9.5至13.2mm) (3)净吸附法试验 (4)示踪盐法和光电分光光度法试验
水煮法试样
沥青路面坑洞
3.损坏机理分析 3.损坏机理分析
动水压力导致雨水进 入路面, 入路面,并积聚于层 底,由于交通荷载的 反复作用导致沥青与 集料发生剥离。 集料发生剥离。
4.沥青粘附性的改善 4.沥青粘附性的改善
(1)在沥青中添加抗脱落剂 (2)在拌制沥青混合料是添加消石灰或水泥 (3)选用碱性石料 (4)保证石料表面的清洁度
第六节
1.影响耐久性的因素 影响耐久性的因素
P=1.2 T1.2
log1.2− K 0.0792 − K = = A A
6.针入度指数与胶体结构的关系 6.针入度指数与胶体结构的关系 PI<- →溶胶型沥青 PI<-2 →溶胶型沥青 PI>+2 →凝胶型沥青 →凝胶型沥青 PI=→溶凝胶型沥青 PI=-2至+2 →溶凝胶型沥青
第四节
沥青的粘弹性
沥青薄膜烘箱加热示意图
沥青旋转薄膜加热烘箱示意图
试件:35g沥青试样, 试件:35g沥青试样, 沥青试样 试验条件:163℃, 试验条件:163℃,75min 15r/min 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质量损失 针入度比 粘度
PAV压力老化试验仪 压力老化试验仪
试件:旋转薄膜烘箱试验后的薄膜试样 试件:旋转薄膜烘箱试验后的薄膜试样 试验条件:90~110℃,20h, 试验条件:90~110℃,20h,2.07MPa
P25 温度T 25℃ ℃ TR&B
lg P1 − lg P 2 ② A= T1 −T 2
4.针入度指数PI的确定 4.针入度指数PI的确定 针入度指数PI
普费等人在制定真入度指数时, 普费等人在制定真入度指数时,令感 =∞,PI值为 10, 值为温性最大A=∞,PI值为-10,感温性最 =0,PI值为+20。由于A值很小, 值为+20 小A=0,PI值为+20。由于A值很小,为 PI值在+20至 10之间 值乘以50 值在+20 之间, 50, 使PI值在+20至-10之间,A值乘以50, 得式: 得式:
b.软化点法 软化点法
定义: 定义:人为选定的沥青由固态到液态的转变温度范围中的一个条 件温度。 件温度。 软化点 固态 0.8721 条件温度 液态
测定方法 我国现行试验方法要求采用环与球法软化点。 我国现行试验方法要求采用环与球法软化点。该法是将 沥青试样注于规定内径的铜环中,环上置一钢球, 沥青试样注于规定内径的铜环中,环上置一钢球,在规定的 加热速度下,沥青试样逐渐软化, 加热速度下,沥青试样逐渐软化,直至在钢球荷重作用下滴 表示: 落到下层金属板时的温度,称为软化点。单位: 落到下层金属板时的温度,称为软化点。单位:℃ 。表示:
针入度法测定粘稠沥青针入度示意图
表示方式 PT,m,t 如:P25,100,5=60 P 表示:试验温度25℃ 表示:试验温度25℃ 荷 载质量100g 历时5s 载质量100g 历时5s 贯入 沥青深度6mm 沥青深度6mm
按上述方法测定的针入度 值越大, 值越大,表示沥青越软 粘度越小) (粘度越小)
lgP=AT+K
600~1000
PR&B
lg800−lgP(25 ,100g, ) ℃ 5s ①A= TR&B − 25
沥青在软化点温度时,针 沥青在软化点温度时, 入度在600至1000之间,假 入度在600至1000之间, 600 之间 定为800(0.1mm) 定为800(0.1mm) 800
沥青脆点仪和弯曲器
第三节
沥青的感温性
1.定义 1.定义 沥青的粘度等性能随温度的不同而产生明显的变化的特性。 沥青的粘度等性能随温度的不同而产生明显的变化的特性。 针入度- 2.针入度-温度关系 lgP
lgP=AT+K
温度T A-针入度-温度感应性系数 针入度-
3.A值的确定方法 3.A值的确定方法 由针入度— 由针入度—温度关系曲线计算得到 lgP
20−PI 1 A= ⋅ 10+PI 50
30 PI = −10 1+ 50A
PI越大,表示对温度越不敏感 越大, 越大
lgP=AT+K
5.当量软化点(T800)和当量脆点值(T1.2) 5.当量软化点( 和当量脆点值( 当量软化点 T+K: 由lgP=AT+K:
P=800 T
log800− K 2.9031− K = 800 = A A
道路沥青的技术指标 与技术性质
讲授内容目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沥青的粘滞性 沥青的低温性能 沥青的感温性 沥青的粘弹性 沥青的黏附性 沥青的耐久性 沥青的安全性、溶解度、 沥青的安全性、溶解度、含蜡量
第一节
沥青的粘弹性
1.定义 1.定义 粘滞性是指沥青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沥青粒子产生相互位移 的抵抗剪切变形的能力。 的抵抗剪切变形的能力。 2.沥青的粘度 2.沥青的粘度 牛顿液体→ (1)牛顿液体→动力粘度和运动粘度 动力粘度: 运动粘度: 动力粘度: 运动粘度: τ η
沥青的耐久性
(1)温度与氧化作用(2)光和水的作用(3)自然硬化 )温度与氧化作用( )光和水的作用( ) (4)渗流硬化 )
饱和分S 饱和分
老化机理:轻质组分挥发氧 老化机理: 组分发生转化。 化、组分发生转化。
芳香分A 芳香分
芳香分→胶质 芳香胶质S 胶质 老 化 后
C.测定延度的意义 C.测定延度的意义
沥青延度与其流变特性、 沥青延度与其流变特性、胶体结构和化学组分等有着密切 的关系。研究表明: 的关系。研究表明: 随着沥青胶体结构发育成熟度的提高,含蜡量的增加, • 随着沥青胶体结构发育成熟度的提高,含蜡量的增加,以 及饱和蜡和芳香蜡的比例增大等, 及饱和蜡和芳香蜡的比例增大等,都会使沥青的延度值相 对降低。 对降低。 沥青延度越大,其塑性变形越大,有利于低温变形。 • 沥青延度越大,其塑性变形越大,有利于低温变形。 采用延度大的沥青筑路,使用寿命较长。 采用延度大的沥青筑路,使用寿命较长。
2.脆性 脆点是测量沥青在低温不引起破坏时的温度。 脆点是测量沥青在低温不引起破坏时的温度。 ——单位 单位℃ 反映沥青低温变形能力。 脆点T ——单位℃,反映沥青低温变形能力。
在规定的速率下降温,等速弯曲11次/min,记录沥青薄膜的开裂温度,单位 在规定的速率下降温,等速弯曲11次/min,记录沥青薄膜的开裂温度,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