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ppt课件
合集下载
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课件

风信子 昙花 水仙 杜鹃花
一、新课讲授
观察比较番茄花和黄瓜花有什么不同?
番茄花
黄瓜花
二、探究新知
雄花花丝细长,末端有花药,数量一般较多雌花花柱粗 而长,末端是柱头,一般一朵花只有一个。
黄瓜的雌花后面有一根未来的小黄瓜。很容易辨认, 也很有趣。
二、探究新知
二、探究新知
植物的传粉方式
自花传粉 :棉花、花生、大豆、豇豆、小 扁豆、羽扇豆、胡枝子、茴香、番茄、 莴苣、凤仙花、矢车菊、金盏菊、 半 支 莲、风铃草、桂竹香、 芸 香、 荨麻等。
二、探究新知
认识茎
二、探究新知
研究茎的作用
这是横切开来的茎,表 现茎输送水分的功能。
二、探究新知
认识叶
二、探究新知
认识叶
如果把幼苗的叶子都摘光,植物还能成活吗?
二、探究新知
三、课堂小结
植物成长过程
四、练习巩固
四、练习巩固
四、练习巩固
3.植物开花了
一、新课导入
梅花
杏花
一、新课导入
观察仙人掌
叶 茎
用小勺挤压仙人掌的茎和芦荟的叶
①用剪刀剪掉刺 ②用剪刀剪断仙人掌的茎 和芦荟的叶 ③用小勺挤压,观察有什 么现象发生
用小勺挤压仙人掌的茎和芦荟的叶
仙人掌的茎和芦荟的叶中都贮藏大量的水分
仙人掌储水的秘密
①把3张纸巾充分浸湿,1张平铺,1张 卷起来,1张卷起来后用蜡纸包住,都 放在窗台前的塑料布上。 ② 1小时后观察3张纸中的干湿程度
不同环境里的植物?
全年高温
常受季风影响
冬季降水少, 夏季降水多
果实厚实, 抗风能力强
叶片宽大, 主叶脉粗厚
不同温度带植物的特点?
一、新课讲授
观察比较番茄花和黄瓜花有什么不同?
番茄花
黄瓜花
二、探究新知
雄花花丝细长,末端有花药,数量一般较多雌花花柱粗 而长,末端是柱头,一般一朵花只有一个。
黄瓜的雌花后面有一根未来的小黄瓜。很容易辨认, 也很有趣。
二、探究新知
二、探究新知
植物的传粉方式
自花传粉 :棉花、花生、大豆、豇豆、小 扁豆、羽扇豆、胡枝子、茴香、番茄、 莴苣、凤仙花、矢车菊、金盏菊、 半 支 莲、风铃草、桂竹香、 芸 香、 荨麻等。
二、探究新知
认识茎
二、探究新知
研究茎的作用
这是横切开来的茎,表 现茎输送水分的功能。
二、探究新知
认识叶
二、探究新知
认识叶
如果把幼苗的叶子都摘光,植物还能成活吗?
二、探究新知
三、课堂小结
植物成长过程
四、练习巩固
四、练习巩固
四、练习巩固
3.植物开花了
一、新课导入
梅花
杏花
一、新课导入
观察仙人掌
叶 茎
用小勺挤压仙人掌的茎和芦荟的叶
①用剪刀剪掉刺 ②用剪刀剪断仙人掌的茎 和芦荟的叶 ③用小勺挤压,观察有什 么现象发生
用小勺挤压仙人掌的茎和芦荟的叶
仙人掌的茎和芦荟的叶中都贮藏大量的水分
仙人掌储水的秘密
①把3张纸巾充分浸湿,1张平铺,1张 卷起来,1张卷起来后用蜡纸包住,都 放在窗台前的塑料布上。 ② 1小时后观察3张纸中的干湿程度
不同环境里的植物?
全年高温
常受季风影响
冬季降水少, 夏季降水多
果实厚实, 抗风能力强
叶片宽大, 主叶脉粗厚
不同温度带植物的特点?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4单元 身边的材料(全单元)》优质PPT公开课件

玻璃的来源
认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塑料的来源
认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不是直接来自大自然,而是通过加工处理天然材 料,或使天然材料的性质发生变化后制造出来的。
认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羊 毛
直接来自
木 材
于大自然
花与腈纶棉的相似处与不同点
比较棉花与腈纶棉的相似处与不同点 实验一:“感官总动员”直接对比棉花和腈纶棉
谢谢观赏!
再见!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身边的材料
13.纸
讨论纸的用途
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纸? 它们有什么用途?
……
各种用途的纸
牛皮纸
卫生纸
书写纸
宣纸
箱板纸
新闻纸
复印纸
人民币
古代的造纸术
东汉和帝元兴元年 ( 公 元 105 年 ) , 蔡 伦 在 总 结前人制造丝织晶的经验 的基础上,用树皮、破渔 网、破布、麻头等作为原 料,制造成了适合书写的 植物纤维纸,改进了造纸 术,才使纸成为人们普遍 使用的书写材料。被称为 “蔡侯纸”。造纸技术的 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 文明的杰出贡献之一。造 纸术也是我国的四大发明 之一。
电线 常用工具
周围的金属制品
我们周围有哪些物品是用金属制成的?人们为什么用 金属制作它们?
金 铁
银 镁
锌 铅 铜
金属的共同性质 活动一
用砂纸打磨铜棒、铁棒、铝棒的表面,仔细观察,你 有什么发现?
金属有光泽。
金属的共同性质
分工明确 观察仔细 记录整理 注意安全
注意事项
金属的共同性质 活动三
用铁锤分别敲打铜丝、铁丝、铝丝,你有什么发现?
看一看
A 棉花 白色
B 腈纶棉 白色
认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塑料的来源
认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不是直接来自大自然,而是通过加工处理天然材 料,或使天然材料的性质发生变化后制造出来的。
认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羊 毛
直接来自
木 材
于大自然
花与腈纶棉的相似处与不同点
比较棉花与腈纶棉的相似处与不同点 实验一:“感官总动员”直接对比棉花和腈纶棉
谢谢观赏!
再见!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身边的材料
13.纸
讨论纸的用途
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纸? 它们有什么用途?
……
各种用途的纸
牛皮纸
卫生纸
书写纸
宣纸
箱板纸
新闻纸
复印纸
人民币
古代的造纸术
东汉和帝元兴元年 ( 公 元 105 年 ) , 蔡 伦 在 总 结前人制造丝织晶的经验 的基础上,用树皮、破渔 网、破布、麻头等作为原 料,制造成了适合书写的 植物纤维纸,改进了造纸 术,才使纸成为人们普遍 使用的书写材料。被称为 “蔡侯纸”。造纸技术的 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 文明的杰出贡献之一。造 纸术也是我国的四大发明 之一。
电线 常用工具
周围的金属制品
我们周围有哪些物品是用金属制成的?人们为什么用 金属制作它们?
金 铁
银 镁
锌 铅 铜
金属的共同性质 活动一
用砂纸打磨铜棒、铁棒、铝棒的表面,仔细观察,你 有什么发现?
金属有光泽。
金属的共同性质
分工明确 观察仔细 记录整理 注意安全
注意事项
金属的共同性质 活动三
用铁锤分别敲打铜丝、铁丝、铝丝,你有什么发现?
看一看
A 棉花 白色
B 腈纶棉 白色
最全的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ppt课件

32
33
34
冰能裂石
35
36
讨论: 阅读了以上图片,请谈谈你的感想?
岩石就是在长期的风吹雨打,冷 热交替和生物的作用下,逐渐变成 了石砾和砂粒,最后形成了含有砂 粒、有机物、水和空气等物质的土 壤。这就是岩石风化的过程。
37
小结:
土壤 组成
生物 非生物
动物 植物 微生物 水 空气 有机物(腐殖质) 矿物质(无机盐)
44
花生
45
鹃石 岩 杜
46
xx
适 合 黏 质 土 壤 的 植 物
水稻 47
芦苇
48
植适 物合
壤 土 生 长 的
小麦
49
xx
玉米
50
xx
土壤的保护
51
一、土壤是重要的资源
自然界中陆生植物的生长一般离不开土壤,许多动 物和微生物也生活在土壤里,土壤对于人类生存 至关重要,但如此重要的土壤资源现状又如何呢?
54
沙尘暴
55
材料三:据科学资料得知,一个地区的森林覆盖面 积达30%以上,那么这个地区农牧业生产就比较稳 定,试从植物蒸腾作用的角度分析其中道理。
56
1.我国的土壤资源:
57
你知道吗?
我国总面积为960万平方千米,陆地总面积887 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91.39%;耕地面积仅有 137万平方千米,高产耕地仅有29.4万平方千米,耕 地、林地、草地只占陆地总面积的50%左右。
18
猜猜看 土壤中有哪些非生命物质?
(1)空气? (2)水? (3)有机物? (4)可溶性无机盐?
如何证明你的猜测是正确的?
19
在本次探究实验中,你可能用到的仪器: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课件【完整版】

气候与季节
一岗双责,安全教育
不下河戏水
不上山爬树
一岗双责,安全教育
不携带管制刀具
不打架斗殴
课间安全提示语
• 1、不在楼梯、走廊间追逐打闹。 • 2、上下楼梯靠右行走。 • 3、不爬窗户,不翻阳台。 • 4、不玩刀具,棍棒等危险物品。
植物的一生
果实和种子
一岗双责,安全教育
不下河戏水
不上山树
一岗双责,安全教育
不携带管制刀具
不打架斗殴
一岗双责,安全教育
不坐无牌无照车
不吃三无食品
一岗双责,安全教育
不下河戏水
不上山爬树
固体和液体
认识固体
一岗双责,安全教育
不携带管制刀具
不打架斗殴
把固体放到水里
一岗双责,安全教育
不坐无牌无照车
不吃三无食品
认识液体
一岗双责,安全教育
不下河戏水
不上山爬树
把液体倒进水里
课间安全提示语
• 1、不在楼梯、走廊间追逐打闹。 • 2、上下楼梯靠右行走。 • 3、不爬窗户,不翻阳台。 • 4、不玩刀具,棍棒等危险物品。
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一岗双责,安全教育
土壤与生命
我们周围的土壤
一岗双责,安全教育
不下河戏水
不上山爬树
了解土壤
一岗双责,安全教育
不携带管制刀具
不打架斗殴
肥沃的土壤
一岗双责,安全教育
不坐无牌无照车
不吃三无食品
土壤的保护
课间安全提示语
• 1、不在楼梯、走廊间追逐打闹。 • 2、上下楼梯靠右行走。 • 3、不爬窗户,不翻阳台。 • 4、不玩刀具,棍棒等危险物品。
不下河戏水
最新最全的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PPT图文

走进科学
土壤生物
简要分析
土壤生物
动物
包 括
植物 微生物
细菌
真菌
放线菌
走进科学
猜猜看 土壤中有哪些非生命物质?
(1)空气? (2)水? (3)有机物? (4)可溶性无机盐?
如何证明你的猜测是正确的?
走进科学
在本次探究实验中,你可能用到的仪器:
铁丝网、三角架、天平、滤纸等
走进科学
讨论
设计实验
探究土壤中是否存在下列物质?
走进科学
沙尘暴
走进科学
材料三:据科学资料得知,一个地区的森林覆盖面 积达30%以上,那么这个地区农牧业生产就比较稳 定,试从植物蒸腾作用的角度分析其中道理。
走进科学
1.我国的土壤资源:
走进科学
你知道吗?
我国总面积为960万平方千米,陆地总面积887 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91.39%;耕地面积仅有 137万平方千米,高产耕地仅有29.4万平方千米,耕 地、林地、草地只占陆地总面积的50%左右。
矿物质颗粒 构成的, 土壤主要是由___________ 三种矿物质颗粒的比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就成为影 响土壤结构最重要的因素。 砂粒 粗的矿物质颗粒叫做________ ; 黏粒 ; 细的矿物质颗粒叫做________ 粉砂粒 。 介于两者之间的矿物质颗粒叫做________
养分,增强土壤肥力。
走进科学
实验4:
土壤中是否含有无机盐?
走进科学
小结
探究结果:
土壤中含有的非生命物质有 (1)空气 (2)水
(3)有机物(腐殖质)
(4)无机盐(矿物质颗 粒)
走进科学
走进科学
土壤生物
简要分析
土壤生物
动物
包 括
植物 微生物
细菌
真菌
放线菌
走进科学
猜猜看 土壤中有哪些非生命物质?
(1)空气? (2)水? (3)有机物? (4)可溶性无机盐?
如何证明你的猜测是正确的?
走进科学
在本次探究实验中,你可能用到的仪器:
铁丝网、三角架、天平、滤纸等
走进科学
讨论
设计实验
探究土壤中是否存在下列物质?
走进科学
沙尘暴
走进科学
材料三:据科学资料得知,一个地区的森林覆盖面 积达30%以上,那么这个地区农牧业生产就比较稳 定,试从植物蒸腾作用的角度分析其中道理。
走进科学
1.我国的土壤资源:
走进科学
你知道吗?
我国总面积为960万平方千米,陆地总面积887 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91.39%;耕地面积仅有 137万平方千米,高产耕地仅有29.4万平方千米,耕 地、林地、草地只占陆地总面积的50%左右。
矿物质颗粒 构成的, 土壤主要是由___________ 三种矿物质颗粒的比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就成为影 响土壤结构最重要的因素。 砂粒 粗的矿物质颗粒叫做________ ; 黏粒 ; 细的矿物质颗粒叫做________ 粉砂粒 。 介于两者之间的矿物质颗粒叫做________
养分,增强土壤肥力。
走进科学
实验4:
土壤中是否含有无机盐?
走进科学
小结
探究结果:
土壤中含有的非生命物质有 (1)空气 (2)水
(3)有机物(腐殖质)
(4)无机盐(矿物质颗 粒)
走进科学
走进科学
苏教版科学三下ppt课件ppt课件ppt

动植物的分类
介绍动物和植物的基本分 类,如哺乳动物、鸟类、 爬行动物、昆虫等,并给 出实例。
生物圈
解释生物圈的概念,以及 生物圈中各层次生物的相 互关系。
物质世界
物质的性质
介绍物质的基本性质,如固态、 液态和气态,以及物质的溶解性
等。
物质的变化
解释物质变化的类型,如物理变 化和化学变化,并给出实例象来获取科学知识
的教学方法。
观察法目的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科 学思维能力。
观察法实施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自然 现象或实验现象,记录 观察结果,并进行分析
和总结。
观察法示例
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 观察月相变化等。
讨论法
讨论法定义
通过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来交 流和探究科学知识的教学方法
鼓励探索
科学精神
强调科学精神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念和态 度。
自主探究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科学问题,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THANKS
[ 感谢观看 ]
能量的转换
介绍能量转换的基本原理,如热 能、光能、电能等之间的转换。
地球与宇宙
地球的结构
描述地球的内部结构,如地壳、地幔 、外核和内核,以及地球的外部结构 ,如大气层和磁场。
地球的运动
宇宙的探索
介绍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如望远 镜的发展、太空探索等。
解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以及由此产 生的昼夜和四季现象。
通过PPT学习,使学生掌 握科学基础知识,了解生 活中的科学现象。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 践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 学素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 热爱,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念和科学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