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滤膜处理黄河水工程实例

合集下载

以超滤为核心组合工艺处理微污染黄河水中试研究的开题报告

以超滤为核心组合工艺处理微污染黄河水中试研究的开题报告

以超滤为核心组合工艺处理微污染黄河水中试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黄河作为中国第二大河流,水污染逐渐加重,其中微污染物是黄河水体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微污染物包括药物、农药、化学品等,这些化合物具有潜在的环境和健康风险。

传统的水处理技术对微污染物的去除效率有限,因此需要采用新的技术来处理黄河水中的微污染物。

超滤作为一种目前较为成熟的水处理技术,可有效地去除微污染物和大分子有机物,被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领域。

因此,本研究将以超滤为核心,结合其他处理工艺,开展高效处理微污染黄河水的试验研究,为黄河水源保护提供参考。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以超滤为核心,将其与其他处理工艺如活性炭吸附、臭氧氧化等组合起来,构建高效处理黄河水中微污染物的工艺流程。

具体的研究步骤如下:1. 根据黄河水的水质特点和微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确定适宜的处理工艺组合方案。

2. 设计并搭建试验设备,进行水处理实验。

3. 对处理前后的水样进行分析测试,评估处理效果。

4. 对处理工艺流程进行优化改进,提高其处理效率和稳定性。

5. 对处理后的水样进行安全性评估,探讨其可行性和应用前景。

三、研究预期结果本研究预期通过将超滤与其他处理工艺组合起来,构建高效处理黄河水中微污染物的工艺流程,达到以下预期目标:1. 明确不同处理工艺的优缺点,确定适宜的处理工艺组合方案。

2. 提高黄河水中微污染物的去除率,降低水体中微污染物的浓度,保障水源安全和人民健康。

3. 探索高效处理微污染黄河水的可行性和应用前景。

四、研究难点和挑战本研究将面临以下难点和挑战:1. 黄河水中微污染物种类和浓度复杂多样,需要针对不同的污染物进行针对性研究。

2. 不同处理工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3. 实验设备的筛选和搭建需要充分考虑处理效率、经济性和可操作性等因素。

4. 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实验条件的一致性和实验误差的控制,确保实验结果准确可靠。

环境保护中的水处理工艺技术应用案例

环境保护中的水处理工艺技术应用案例

环境保护中的水处理工艺技术应用案例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水资源的日益短缺,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

其中,水污染问题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日益严重。

为了解决水污染问题,水处理工艺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几个环境保护中的水处理工艺技术应用案例,以期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

案例一:超滤技术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超滤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物理分离技术,在饮用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以某市的饮用水处理厂为例,该厂采用了超滤技术,通过一系列超滤膜将水中的污染物从水中过滤出来,包括悬浮颗粒、细菌、病毒等。

通过超滤技术的应用,该市的饮用水质量显著提高,满足了当地居民对清洁饮用水的需求。

案例二:生物处理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生物处理技术是一种利用活性生物将污水中的有机物降解为无机物的方法。

某工业园区的污水处理厂采用了生物处理技术来降解工业废水中的有机物。

通过在处理系统中引入合适的微生物并控制系统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氧气供应等),该污水处理厂成功地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去除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并提高了废水的可回用性。

案例三:膜生物反应器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膜生物反应器是一种将膜分离技术与生物处理技术相结合的水处理技术。

某化工厂的废水处理系统引入了膜生物反应器技术,通过膜的孔径选择性和生物反应器的降解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等污染物去除。

该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废水的处理效果和水质净化程度,还减少了处理系统的占地面积,并节约了能源和化学品的使用。

案例四:去盐技术在海水淡化中的应用随着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凸显,海水淡化技术越来越被重视。

其中,去盐技术是海水淡化的关键。

以某地区的海水淡化厂为例,该厂采用了反渗透膜技术,通过在高压作用下,将海水中的盐分通过半透膜的选择性透过性分离出去,从而获得淡水。

通过去盐技术的应用,该地区解决了淡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提供了可持续的淡水供应。

以上案例只是环境保护中水处理工艺技术应用的一些典型例子。

给排水工程-超滤预处理在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中的应用实例超滤 精品

给排水工程-超滤预处理在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中的应用实例超滤 精品

超滤预处理在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中的应用实例冯灵芝1张文云2崔健2(1.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上海松江:20XX00;2.上海焦化有限公司,上海闵行:20XX41)摘要:超滤膜分离技术作为制取纯水或超纯水工艺的预处理手段,已被广泛应用于各行业制水工艺中。

本文介绍了超滤预处理系统在上海焦化有限公司锅炉补给水处理中的运行情况,针对运行过程中存在问题,提出了整改措施,并对系统运行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超滤;反渗透;水处理;应用膜分离技术是近30多年来发展非常迅猛的一种技术,与常规方法相比具有能耗低、单级分离效率高、装置简单、没有相变等优点。

超滤(UF)是一个单纯的物理分离过程,超滤膜的孔径介于纳米与微米之间,采用超滤设备代替传统的砂滤、活性炭、微滤,作为反渗透法的预处理,能够连续稳定地提供低浊度、低SDI值的产水,使系统运行更加稳定,提高了反渗透膜设备的性能,延长了清洗周期。

1 超滤系统概述上海焦化有限公司20XX年的4万吨苯酐/年技措项目中与其配套了25m3/h 全膜法二级除盐水系统,将超滤作为反渗透的预处理应用于锅炉补给水的制备中,具体工艺流程为:进水经100 m多介质过滤器、超滤后经二级反渗透处理,EDI处理,然后供锅炉使用。

超滤预处理系统如图1所示。

本超滤预设备采用海得能HYDRAcap60超滤膜元件,共9支,膜内径为0.7mm,外径为1.2 mm,膜孔径0.01~0.02 m,外压式中空纤维膜,系统产水量40T/h,回收率〉90%,运行压力<0.3MPa。

UF设备运行自动化程度高,采用运行—反洗—运行交替方式,膜过滤周期为40min,反冲洗时间为90s,反冲洗水取自于超滤部分产水。

在运行平稳的情况下坚持每个月进行一次化学清洗。

图1 超滤预处理系统工艺流程图2 运行情况苯酐二级除盐水装置于20XX年3月安装调试完成,并于当年6月开始投入正式生产,期间设备整体运行较为稳定。

从04年12月初开始,原水多介质过滤器和超滤系统发生严重堵塞,原水多介质过滤器几乎每周需要更换滤芯(以前一月一次),超滤流量下降25%,运行压力不断上升。

超滤膜技术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的运用

超滤膜技术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的运用

超滤膜技术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的运用超滤膜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分离技术,它的运用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具有很大的潜力。

超滤膜技术是通过空气或水压力将水中的溶解物、颗粒物等有机或无机物质直接隔离在膜表面,使得需要过滤的水中的杂质得到了有效的去除,从而得到清澈透明的水。

因此,超滤膜技术在环境工程领域的运用,其水处理效果明显,而且操作简单,设备要求不高,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应用。

超滤膜技术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的应用,除了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有机和无机物质外,还可以以较低的能量成本实现一些重要的水处理目标。

例如,改善水质,提高水的透明度和质量,减少水中污染物的浓度等。

此外,超滤膜技术可以让水中的溶解物、悬浮物等杂质直接被隔离在膜表面,大大简化了水处理的过程,并节约了能源成本,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在水污染问题较为严重的地区,超滤膜技术的应用尤其重要。

例如,在河流、湖泊、海洋等大面积的水域中,水中污染物的浓度较大,而且具有一定的难处理性,此时超滤膜技术可以发挥其优越性,通过过滤将水中的杂质直接隔离并去除,大大减少了水中污染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环保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超滤膜技术在水处理行业中的应用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过滤制备饮用水:超滤膜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所有杂质,包括细菌、有机和无机物质等。

在生产饮用水时,可以利用超滤膜技术实现较高的水质,确保饮用水的健康与安全。

2. 固液分离: 在工业生产中,存在许多含有颗粒物等杂质的废水,而超滤膜技术可以很方便地进行固液分离,去除废水中的颗粒物等杂质,降低废水处理的成本,对于工业生产具有积极的意义。

3. 纯水制备: 超滤膜可以制备纯水,通过对水进行深度过滤,去除各种杂质,得到超纯水,供电子电路、生物医药等领域使用。

总之,超滤膜技术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的应用是十分广泛和有效的,具有创新意义,是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利用的重要手段。

未来,在超滤膜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其在水处理、环境工程等领域中的应用前景将日益广阔。

环境工程水处理中超滤膜技术的运用_3

环境工程水处理中超滤膜技术的运用_3

环境工程水处理中超滤膜技术的运用发布时间:2021-05-25T07:30:41.286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4期作者:李燕红[导读] 本文主要分析环境工程水处理中超滤膜技术的运用山东衡泰检测有限公司山东省聊城市252000摘要:随着我国环境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环境净化技术也随之得到了较大的进步,不断有创新型的环境净化技术被开发与应用,超滤膜技术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

超滤膜技术由于本身良好的过滤效果,所以被广泛地应用到水污染的处理中,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本文主要分析环境工程水处理中超滤膜技术的运用关键词:环境工程;水处理;超滤膜技术;运用引言在环境工程中,应用超滤膜技术进行水处理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超滤膜技术的应用范围较广,可以被有效应用于生活污水处理、含油废水处理、海水淡化处理、饮水净化处理等多个领域。

超滤膜技术能够快速有效地过滤出水体中的杂质,提高水体质量。

1、超滤膜技术概述目前阶段,由于水处理问题的急迫性越来越强,使得作为非常关键的水处理方式的超滤膜技术更加普遍的使用,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地处理水污染问题,从而在环境工程中占据着较高的地位。

与传统的水处理技术相比,超滤膜技术具有更多的优势,因为在传统技术上在净化水时只会使用到消毒剂与净水装置,这两者就算能够发挥一定的净化功效,可不容小觑的水质隐患也会随之带来,超滤膜技术的应用就较好的改进了这一点,他能够有效地解决传统技术导致的环境问题,变成水处理的一种最优途径。

另外,这种新型的水处理方式的应用过程重点是通过滤膜来实现净化的效果,详细的方式是对液体做出过滤处理,并有效地将其中的有害物质分离出来,进一步满足水处理的期望成效。

2、超滤膜技术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应用的优势2.1应用优势分析首先,膜生物反应技术能够实现对电子工业废水中重金属的拦截,加强废水的处理,同时还能够防止出现工业废水二次排放以及二次污染的问题。

其次,膜处理技术使用的是新型的透气膜,能够起到减小传质阻力并增强传氧效率的作用。

超滤膜技术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的运用解析

超滤膜技术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的运用解析

超滤膜技术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的运用解析摘要:近些年,我国加大了对环境工程建设的重视,并且采取了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措施督促其取得进一步地发展。

紧随这样的形势,我国的环境净化技术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越来越多的环境净化技术被提出来,并产生了一定的环保效益。

超滤膜技术就是其中的一种,它主要被运用在对水污染的处理过程中。

文章主要对超滤膜技术的原理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它在水处理中的主要应用。

关键词:超滤膜技术;环境工程;水处理;运用引言:超滤膜技术是一种能够将溶液进行净化、分离或者浓缩的膜透过分离技术,介于微滤和纳滤之间。

超滤膜是悬浮颗粒及胶体物质的有效屏障,同时超滤膜也可以实现对两虫、藻类、细菌、病毒和水生生物的有效去除,从而达到溶液的净化、分离与浓缩的目的。

与传统工艺相比,超滤膜技术在水处理方面具有能耗低、操作压力低、分离效率高、通量大及可回收有用物质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饮用水净化、生活污水回收、含油废水、纸浆废水、海水淡化等水处理中。

一、超滤膜技术概述1. 技术原理超滤就是指液体在压力的作用下,一部分低分子的溶剂或者溶质就会越过膜上的微孔,来到两一边的膜内,但是高分子的溶质和其它的乳化胶束团则会受到截留,进而实现溶液的分离。

这一技术截留的机理主要是筛分,膜表面的化学性质也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在开展超滤分离的过程中,主要对溶液施加一定的压力后,对高分子的物质和胶体性物质进行吸附,在筛分和截留作用下,完成分离过程。

超滤截留方法水分子的量超过500,主要是直径在0.005-10μm 的大分子和胶体,比如,油漆的色料、淀粉和细菌以及蛋白质等。

2.优势和劣势超滤膜技术应用在环境工程的水处理中,具有以下优势:第一,超滤膜技术出水的水质非常好,而且十分稳定,出水的浊度和原水质没有多大差别,一般都会低于0.1NTU;第二,出水的微生物安全性比较高,使用超滤膜可以使水中的细菌和隐孢子虫等全部截留;第三,消毒所带来的副产物比较少,出水具有较高的化学安全性;第四,超滤前,不必添加混凝剂,或者只需添加少量的混凝剂,因此出水不会出现铁、锰等金属超标的现象;第五,超滤水厂供水的规模也十分灵活,只需要适当的增加或降低相关的组件,就能够对任意规模供水进行处理,而且其扩建也是非常方便的;第六,工艺技术比较简单,主要是把压力当做推动力,方便操作,维修与控制也比较便利;第七,使水处理周期得到降低,降低占地面积,处理的效率也有很大提高。

超滤膜技术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的应用与发展黄光法

超滤膜技术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的应用与发展黄光法

超滤膜技术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的应用与发展黄光法发布时间:2021-09-07T08:27:04.380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16期作者:黄光法[导读] 超滤膜技术广泛应用于环境工程水处理领域,其中,以中空纤维式膜组件最为常见,同时因进水水质的不同和性能需求的差异,新型式、新材质的超滤膜产品被不断开发出来,在特定的应用场景取得更高的性价比。

本文对环境工程水处理中几种常见工况下超滤膜的应用和发展进行初步探讨,以供参考。

黄光法浙江天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00摘要:超滤膜技术广泛应用于环境工程水处理领域,其中,以中空纤维式膜组件最为常见,同时因进水水质的不同和性能需求的差异,新型式、新材质的超滤膜产品被不断开发出来,在特定的应用场景取得更高的性价比。

本文对环境工程水处理中几种常见工况下超滤膜的应用和发展进行初步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超滤膜技术;环境工程;水处理;应用1超滤膜技术概述超滤是介于微滤和纳滤之间,以压力差为推动力的一种膜过滤过程。

超滤膜孔径范围为5~100nm,操作压力一般为0.1~0.5MPa,用于水处理时可以截留绝大部分悬浮物、胶体、微生物及分子量大于几千道尔顿的大分子组分,因此环境工程中,超滤膜技术通常用于除浊净化和反渗透膜进水预处理。

超滤膜技术在20世纪70年代就进入大规模工业化应用的阶段,用于液相杂质分离,具有无相态变化、设备简单、不产生副产物、占地面积小、操作压力和能量消耗低等明显优点,普及迅速,目前已成为水处理最常选用的工艺之一。

2超滤膜技术应用的瓶颈分析在超滤运行过程中,水中的悬浮物、胶体或大分子、微生物在膜表面或膜孔内吸附、沉积造成膜孔径变小或堵塞,使膜的透水通量下降,导致频繁清洗甚至换膜,是制约超滤应用的主要瓶颈。

因此,膜污染是超滤膜工业化应用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首先是工艺流程设计上,超滤装置前的预处理能尽量减轻对超滤膜污染的可能性,但实际应用中还是会出现超滤膜必须在恶劣工况下运行的情况;其次是超滤膜的选型,包括材质、组件构型、操作模式等方面,所对应的进水要求,与实际进水水质相匹配,并兼顾平衡设备投资、抗污染性、清洗难易程度等多方面因素。

超滤膜技术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的应用

超滤膜技术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的应用

超滤膜技术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的应用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化的发展,水资源的短缺和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水资源的保护和治理成为了当今社会重要的课题之一。

在环境工程领域中,超滤膜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水处理过程中,有效地解决了水资源污染和短缺的问题。

本文将重点介绍超滤膜技术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超滤膜技术概述超滤膜技术是一种利用膜过滤原理进行分离和净化的技术。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特制的超滤膜对水中的杂质分子、悬浮物和细菌进行截留,达到分离固液的目的。

超滤膜的孔径通常在0.01-0.1微米之间,能够有效过滤掉水中的微生物、有机物、胶体颗粒和胶体物质,同时保留溶解在水中的矿物质和有益微量元素。

超滤膜技术在水处理中具有较高的净化效果。

二、超滤膜技术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在饮用水处理中,超滤膜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水源水的预处理和污水处理等环节。

通过超滤膜的过滤功能,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浑浊物质、细菌病毒和有机致病物质,提高水质的卫生安全性。

与传统的水处理工艺相比,超滤膜技术具有运行成本低、操作简便、净化效果好等优点,因此在饮用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尤其是在偏远地区或缺水地区,超滤膜技术能够提供安全可靠的饮用水源,为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了福音。

除了饮用水处理外,超滤膜技术也在工业废水处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废水中常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金属离子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超滤膜技术能够通过膜的孔隙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截留,实现废水的净化和资源化利用。

在一些对水质要求较高的工业领域,如电镀、化工等行业,超滤膜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废水处理系统中,有效降低了排放的污染物浓度,保护了环境的生态平衡。

随着淡水资源的日益枯竭,海水淡化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解决方法。

超滤膜技术在海水淡化处理中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高效过滤掉海水中的盐分和杂质,生产出符合饮用水标准的淡水。

与传统的蒸发结晶法相比,超滤膜技术具有能耗低、操作稳定、设备占地少等优点,成为了海水淡化处理的主要技术路线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滤膜处理黄河水工程实例
孟广祯1王黎明2李华友2陈华友2
金昌斌2

北京格兰特膜分离设备有限公司,北京100102
山东滨化集团,滨州256619

摘要:山东滨化集团超滤系统设计出水每天10080 t,原水为黄河水,2004年12月投运,至
今已稳定运行6年整.报道了超滤膜材料,超滤系统错流量、反洗,化学加强反洗条件以及化学
药洗周期等运行条件对超滤系统稳定运行的影响;报道了这些运行参数选择和优化结果.该超
滤系统和多介质过滤器合并的运行直接吨水成本约0.24元.该工程运行参数对设计和运行自
来水系统具有借鉴意义.
黄河水;饮用水;超滤膜;改性;聚砜
TQ028.8

1007-8924(2011)03-0247-04

2010-12-31
孟广祯,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膜产品制造、膜产品应用、水净化、污水处理、水再生技术.

万方数据
2工艺流程及设计参数
万方数据
格具有

万方数据
 Discussions on pretreatment techniques of 
membrane desalination at Bohai Rim Region

DU Qiyun

@@[1]李圭白,杨艳玲.第三代市饮用水净化工艺-超滤为核
心的组合工艺[J].给水排水,2007,33(4):1.
@@[2]许航,陈为,袁哲,等.湖泊水深度处理工艺的比
较实验研究[J].给水排水,2009,35(9):2-25.

An operating UF system treating water from Yellow River
MEMG Guangzhen WANG LimingLI Huayou
CHEN Huayou
JIN Changbin 

万方数据
超滤膜处理黄河水工程实例
作者:孟广祯, 王黎明, 李华友, 陈华友, 金昌斌, MEMG Guangzhen, WANG Liming, LI Huayou, CHEN
Huayou, JIN Changbin
作者单位:孟广祯,MEMG Guangzhen(北京格兰特膜分离设备有限公司,北京,100102), 王黎明,李华友,陈华友,金昌斌,WANG
Liming,LI Huayou,CHEN Huayou,JIN Changbin(山东滨化集团,滨州,256619)
刊名:
膜科学与技术

英文刊名:Membra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2011,31(3)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mkxyjs201103040.asp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