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硬盘截播与录像带播出之比较
浅谈硬盘播出的利与弊

宫〕 卜械 尧 &
20 0 7 N0 . 1 7 T卜 H 帕自 O O Y IN 卜 」 O 0 MA 万 钊 1 0
浅谈硬 盘播 出的利 与弊
施文英
( 山东省莱州市广播电视月
26 400 1 )
摘 要:硬盘播出为电 视台今后 的发展提供了 的空间, 今国际 播电 广阔 是当 广 视发展的主流和 趋势, 本文在研究硬盘 播出 的基础上, 详细 分析了硬盘播出的优势与弊端, 希望能为硬盘播出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展提供一个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硬盘播出 优势
中图 号:TN948 分类
弊端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一 3791(20 7)0 (b)一 ) ( 6 0105一 01
板、电源等, 也需要支持热插拔, 这样才能真 与传统的自动播出系统相比, 网络化硬盘 3 硬盘播出的优点 正做到强有力的硬件保障。 播出系统具有智能化自 动实时播出, 可以很方 保持系统的持续工作是系统的稳定性的核 硬盘自 动播出方式与电视台传统的磁带式 便地实现多频道播出, 不必再重 新投资一套播 播出方式截然不同, 体现了数字化技术明显的 心, 保证播出, 广泛应用冗余和备份原 为了 现已 出系统, 而只需增加一套控制设备即可实现, 从 优势, 其主要优点如下: 则, 关键任务有关的软件和硬件都采用这一原 而为电视台今后的发展提供了 广阔的空间。但 (1 它采用了数字的处理和存储方式, ) 实现 则, 以使整个系统能够带病工作, 比如数据库的 是, 硬盘播出 技术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技术, 它的 了节目 播出自 动化。节目 录入、播出节目 单设 故障不能影响播出, 播出单能够绕过网络传递, 实现需要其他多项基础技术来支持, 硬盘存储 置完成后, 一般无需人为干预, 动化程度高, 同步系统丢失可以仿真一个, 自 等等。冗余和备 技术、视频压缩技术, 高速网络技术等等, 因 避免了人为操作失误, 提高了 播出的精度。 节 份原则的主要技术包括热备份、热切换、主从 (2 ) 此, 但硬盘播出系统并不是 卜 美的, 全十 它也存 同步技术、故障诊断等等。但是冗余备份的系 目 以磁盘文件式的方式保存, 磨损率极低并具 在各种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问题。本文在研究硬 有信道传输的功能, 多次重播与复制以及长期 统也仍然有发生故障的可能性, 比如热切换机 盘播出的基础上, 详细分析了硬盘播出的优势 保存对画面质量没有任何影响; (3 视频服务器 制受到千扰可能不能有效工作 , ) 故障设备无法 与弊端, 希望能为硬盘播出的发展提供一个有 可以承担 7 * 2 4 小时不间断高强度的运行负 及时得到功能恢复, 或者千脆有可能因为网络 益的参考。 荷. ( )硬盘播出的服务器, 4 其通用性较好, 可以 本身通讯或网络设备故障引起整个系统的崩 在开放底层接口 的条件下灵活地实现各种应用. 溃, 这类的危险性时时刻刻都存在, 因此, 要时 2 硬盘播出简介 (5 系统的内部以及外部扩展能力较好, ) 能够很 刻保持对系统稳定性的监控, 防范于未然, 以保 硬盘播出系统是数字视频技术与计算机网 好地与其他数字设备以及制作网络体系相衔接 。 证硬盘播出系统的连续稳定运行。 络技术相结合的产品, 它以计算机为基础, 素材 (6)提供素材的编辑、 检索、预览等功能, 能够 4 . 2 硬盘播出的安全性问题 为主线, 络为纽带, 网 提高了电视台的节目质量 方便地对素材进行浏览、查询和管理, 系统服 硬盘播出系统主要的安全性问题是病毒防 和运行效率, 降低了运作成本。硬盘播出网络 务器中的节目 可以用D V D和数据流两种方式 护、网络系统备份和权限认证。 系统可以促进电 视台的节目 制作数字化、传输 进行离线保存。素材可在同一时刻实现多通道 硬盘播出是一个封闭的网络, 因此可以不 网络化、节目 共享化、播出自 动化和管理科学 多频道共享, 可以反复多次使用。节约了 资源 考虑来自外网的病毒及黑客攻击, 主要是要防 化, 是当今国际广播电视发展的主流和趋势。 开销。 止人员违规操作引入的病毒, 其次只有管理员 硬盘播出网络产品经过近几年的发展, 己渐渐 才能进入 CMOS 进行操作。同时, 系统在建成 趋于完善, 可以实现视频素材的采集、存储和 4 硬盘播出 时都应该用Gh以 作系统备份, 盆 以备在系统遭破 的缺点 播出等全过程的自动化。 硬盘播出系统的实现, 所有将要播出的节 坏时能尽快恢复。 服务凿 目, 都将提前上载到硬盘中, 这确实为我们解决 权限认证是硬盘播出系统的最大安全问 使盘阵列 了一些原录像机播出时代的那些类似磁带夹 题, 因为电视台是个对安全性要求很高的单位, 带、磁堵、磁带声道做错等各种录像机硬件 不仅是对系统稳定运行的要求, 作为媒体, 如果 上毅 f 作站 交换机 故障以及人为原因而引起的播出事故。但是, 因为安全管理不善造成出现政治事故, 其后果 但硬盘播出系统并不是十全十美的, 它仍然存 往往是十分严重的。硬盘播出系统必须采用 在稳定性和安全性方面的问题。 多级权限认证, 进人系统要先进人 NT 通过认 脚 L 站1一 附 「 }一 阳”料 }一 作 料 ’ 4 . 1 硬盘播出的稳定性问题 证, 其次是必须通过数据库认证, 最后也要通过 图1 硬盘播出的网络拓扑图 原使用磁带播出方式时, 与电脑系统配合 系统本身的权限认证, 不同级别的用户权限也 硬盘播出系统主要流程见图1, 各部分的具 的环节是非常少的, 即使出现一些失误, 也是在 不一样, 明确权限管理以便明确责权。除了多 体功能如下: 很短时间内就能快速恢复正常播出。而采用硬 级身份认证过程, 也要有完善的规程和日 志纪 (1)数据库服务器:它由 许多数据模块组成, 盘播出系统后, 了 产生 视频服务器、数据库服 录, 确保每个使用者对系统的使用和操作有记 例如:素材索引 档案库、 模块记录已 库、 播出 制 务器、 播出工作站、 上载工作站, 交换机等诸多 录, 以便 日后查阅。 作的节目 表单和已 的数据、广告模块记录 设备, 播出 电脑设备的共性决定了系统的稳定性不 广告编排单等相关内容; ( 2 视频、音频服务 如传统的视音频设备, ) 不管各电视台在硬盘播 5 结语 器:这是硬盘播出系统的核心设备, 对视音频数 出中如何选型、如何架构, 由一大堆电脑设备 总的来说, 硬盘播出系统的虽然还存在稳 据进行压缩、存储及处理的专用计算机设备, 组成一个硬盘播出系统的现实是不会变的, 这 定性和安全性上的各种问题, 但其是当今国际 在广告插播、多通道循环垫播、延 时播出、 硬 些设备的死机或其他原因造成速度缓慢、反应 广播电视发展的主流和趋势。随着数字技术的 盘播出及 视频节目 点播等方面应用广泛; (3 上 迟钝以及系统出现一些其他故障等, ) 可以给以硬盘播出系统多个层次的 是电脑系 不断发展, 载工作站:完成各种视频的 采集, 支持各种 L载 统常见的弊病, 提高各部件的健壮性和整个系统的 各个环节备份措施稍一疏忽, 所 安全保障, 方 如VTR上 手 上 和定时 式, 载、 动 载 上载等, 检 造成的播出事故, 反而比手动播出时代影响更 健壮性, 其必将为电视台今后的发展提供更广 查视频文件的合法性, 视频文件;(4)编辑工 大, 浏览 技术维护人员的压力 是空前的。 阔的空间。 作站:新建、 编辑素材, 检查、浏览 检查视频文 目前很多电视台都在进行2 4 , it的不间 J诩 件, 建立、 辑节目 检 浏览 单;(5 编 单, 查、 节目 ) 断播出, 这种不关机持续播出的方式对硬盘播 参考文献 审片工作站:除 了 编辑工作站的功能外, 还具有 出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硬盘的持续读 1 1 梁绍祖.浅议硬盘播出系 统的安全性设计【 几 素材审定 和节目 单审定的 功能, 只有经过审定 写, 使其发生故障的概率增大, 因此视频服务器 西部广播电 2以 10(2):7一 视, 拓, 10. 的节目 单才允 许播出;(6 播出 作站:在 播 至少应具备硬盘热插拔的能力, ) 工 接到 ] 2 [ 张一 硬盘播出系统设计中 值得关注的问题 保证在线不停 出指令后, 播出相应的视频节目 单或素材。硬 播的情况下更换硬盘和恢复数据。但是仅仅 IJ】 .广播电视中心,X 5, 2( ) 3:70一 71. 盘播出网 络包括视频素材 L载工作站、编辑工 做到这些还不够, 为了支持安全的 2 4 小时不 作站、审片工作站和播出工作站, 并以此为主 间断播出, 视频服务器的其它部件, 如编解码 线管理全台的自 办节目, 如广告、新闻等。
磁盘阵列与硬盘录像机的对比

磁盘阵列与DVR的对比视频监控存储特点视频监控系统一般具有监控点多,摄像头数量多,监控时间长,采集数据的时间往往长达一周或数周。
因此应用在视频监控系统中的存储设备在数据读写方式上具有与其它类型系统不同的特点,不同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编码器或采集服务器以流方式写入数据,实时存储监控点的实时图像和画面,存储的文件类型为流媒体文件,因此检索服务器也会以流方式来读取已存储的视频文件。
2)数据读写操作的持续时间长。
由于摄像头一般都是7*24 小时工作的,即使采集后视频数据采用分段保存,写入操作的持续也有可能长达2-6 个小时,后期回放时也需要相同的时间。
为了保证视频采集过程中和回放过程不会发生丢帧现象,存储系统系统中有必须要有足够的带宽。
3)除了数据读写时间长外,由于视频采集过程中,视频文件格式一般都不会发生变化,且码率保持恒定,因此视频监控系统的读写操作还具有码率恒定,也就是带宽恒定的特点。
4)视频监控系统存储的读写方式与数据库系统存储和文件服务器存储采用的小数据块读写或文件传输读写方式与有着根本的区别,因此视频监控系统不能采用PC系统等常用的存储设备。
5)视频监控系统一般具有摄像头数量多,视频图像存储时间长,存储容量大等特点,因此视频监控系统存储必须支持大容量,且容量具有高扩展性,满足长时间大容量视频图像存储的需求。
近年来存储技术高速发展,存储设备价格不断下降,专业存储系统具备了在视频监控行业广泛应用的基础。
但是在视频监控行业,是否需要应用SAN 和IPSAN来解决视频存储资源的共享问题,以及行业用户是否具备足够的资金和技术来应用这些技术,存在许多需要考虑的问题。
宽带的普及,带宽成本的急剧下降,为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大规模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网络基础摄像机数量急剧增加,海量的录像资料要求存储和共享。
仅应用DVR存储方式存在数据安全缺陷,容量小扩展性差,无法集中统一管理等缺点,无法满足用户要求近年来存储技术高速发展,存储设备价格不断下降,专业存储磁盘阵列系统具备了在视频监控行业广泛应用的基础专业存储系统完全满足网络视频监控大容量、安全可靠、易管理的存储需求。
硬盘播出系统及关键技术的应用

硬盘播出系统及关键技术的应用硬盘播出系统是一种数字化播出技术,因其高效、稳定、可靠等优点,受到广泛的应用。
在现代化数字播出中,硬盘播出系统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硬盘播出系统是一种新型的数字化设备,通过智能化技术实现播放内容的上传、下载、存储、管理和呈现。
硬盘播出系统的主要原理是通过把不同媒体格式的音视频等资源存储在硬盘中,同时通过不同的播出设备来进行传输、解码和播放。
系统中基本上都会包含媒体存储硬盘和播出控制器。
硬盘播出系统可以支持各种播出格式的内容,比如电视直播、电视剧、动画、电影等,也可以与其他设备进行配合,比如LED屏幕、广告机、大屏幕等。
同时,硬盘播出系统的存储空间较大,可以灵活调整,满足用户不同的播出需求。
硬盘播出系统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高速数据传输技术:硬盘播出系统需要通过网络进行数据的传输,因此高速数据传输技术是必不可少的。
这些技术包括各种传输协议、传输速率的优化、网络拓扑结构的设计和数据压缩等.2. 高效数据解码技术:硬盘播出系统需要将压缩的数据解码并播放出来,因此高效的数据解码技术也是非常关键的。
这些技术包括各种解码方式、解码器的优化、解压缩算法的设计等。
3. 数据存储管理技术:硬盘播出系统的存储空间比较大,因此数据的存储管理是必要的。
这些技术包括数据的格式化、存储分区的设计、数据备份和恢复技术等。
4. 硬件设计技术:硬盘播出系统需要运行硬件设备来完成数据存储和播放工作,因此硬件设计技术很重要。
这些技术包括各种硬件接口的设计、滤波电路、电源管理技术、抗干扰设计等。
其中,数据传输技术和数据解码技术是硬盘播出系统的核心技术,它们的高效和稳定直接影响系统的播放效果。
对于不同的硬盘播出系统,关键技术的重点也不同。
例如在电视台播出场合下,数据传输技术在不同的区域之间的传输效果和速度都要接近实时,而在大型商场或剧院播出场合下,系统的安全性、便捷性、灵活性、稳定性等方面又有着不同要求。
数字硬盘播出系统

基于服务器系统与基于板卡的系统的比较
服务器系统 可靠性 可扩展性 可维护性 性能 高 高 高 高 板卡系统 中 低 中 中
价格 适用对象
高
低
省、市级,中、大型电视台 县、企业,小型电视台
嵌入式系统硬盘播出系统
嵌入式系统一般指非PC系统,有计算机功能但又不称之为计算机 的设备或器材。它是以应用为中心,软硬件可裁减,适应应用系 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等综合性严格要求的专用 计算机系统。
Migi3000服务器 服务器
高可靠的外置盘塔、高可用SCSI硬盘 高可靠的外置盘塔、高可用SCSI硬盘 SCSI 硬盘系统是视频服务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硬盘的损坏意味 着播出素材的丢失,这会给电视台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 视频服务器的硬盘不仅要支持热插拔,更要高可用,最大程度 的保证安全。M3000 服务器采用外置盘塔,外置盘塔采用了成 熟的Raid 5技术,万一有一块硬盘出现故障,系统也可以由另 外的几块硬盘计算出来丢失的信息,这样可以保证图像的连续 输出。
视频服务器播出系统
基于服务器平台 数字处理:视音频压缩编码、解码 数字处理 多通道: 多通道:一至多路输入/输出通道 多接口:网络接口、视音频接口、RS422/232 多接口 串行接口 同步锁像等视音频处理 大容量存储
视频服务器
优点: 系统稳定性好 处理能力强 读写速度快 播出通道多 存储量大 主要用于: 主要用于: 多频道播出或对系统安全性要求较强的节目播出单位。 多频道播出或对系统安全性要求较强的节目播出单位。
格非硬盘播出系统
MagiLive播出系统的构架和特点 播出系统的构架和特点 MagiLive硬盘播出系统由节目的数字化媒体系统、播出系统、播出管理 系统及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组成。 节目的数字化媒体系统: 由收录服务器或上载工作站等软硬件设备构成,完成整个电视台节目的 数字化上载及存储,如录像机磁带节目上载,卫星节目的收录及制作网络 节目素材文件的迁入等 播出系统: 以Magi3000系列视频服务器为核心,配备各类型与播出相关的工作站、 服务器,配合周边设备切换台、矩阵,构成电视台完整的总分控播出系统, 完成电视台的节目的播出。
硬盘播出系统中上载对安全播出的影响

实务探索硬盘播出系统中上载对安全播出的影响江海荣(邯郸广播电视台播出部河北邯郸056002)摘要:在电视硬盘播出系统中。
节目素材的上载是播出前的重要环节,节目必须经过上栽才能在播出系统中播出,素材上载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播出质量。
规范上载的工作流程有利于保证节目素材的安全,上载工作的任何差错都会反应到播出上,影响播出安全。
关键词:硬盘播出上栽安全播出随着硬盘播出系统在电视台广泛应用,邯郸电视合于2010年将原有的模拟播出系统改造为硬盘自动播出系统,即提高了节目的播出质量,又提高了节目的播出安全性。
硬盘播出系统是用视频服务器代替传统的录像机,用磁盘阵列代替传统录像带,通过播控机按照播出串联单的要求自动调用视频服务器中的素材进行电视节目播出,实现了电视节目的数字化存储、长期保存和自动播出,简化了整个播出工作流程,减少了播出人员在播出过程中对播出的人为干预,提高了工作效率,有利于节目的安全播出。
上载是硬盘播出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负责对节目素材的采集和管理任务,上载过程就是把记录在磁带或移动硬盘中的外部视音频信号转换为数宇信号采集存储到播出系统硬盘中的过程。
与传统播出系统相比,硬盘播出系统增加了上载和审看环节,完全克服了磁带和录像机在播出系统中存在的不确定故障,将在播出过程中实时可能发生的事故在播出前发现并处理,提高了播出质量。
硬盘播出系统的一大优点就是可以做到资源共享,但是这条节目素材上载时出现问题也会影响到使用该条素材的所有频道。
节目素材的上载安全对播出安全具有重大的影响,是硬盘播出的安全保障。
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上载做一下简单介绍。
一J:载系统筒介邯郸电视台有三个频道使用这套硬盘播出系统,每个频道每天20小时的播出量,除了新闻类的节县外,其余节目都需要通过上载机房进行上载。
受到硬盘播出系统视频服务器编码通道数量的限制,也为了以后能灵活地增加上载点,上载主要以有卡上载为主。
上载系统包括2台无卡上载工作站和6台有卡上载工作站。
浅议数字硬盘播出系统的技术特点

浅议数字硬盘播出系统的技术特点摘要:数字硬盘播出系统是指通过数字化技术对影像及声音进行压缩、存储、传输和播放的设备。
本文将从技术特点方面对数字硬盘播出系统进行浅议。
关键词:数字化技术、压缩、存储、传输、播放正文:数字硬盘播出系统是基于计算机技术、数字通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集成系统。
它具有以下几个技术特点:一、数字化技术数字硬盘播出系统采用数字化技术,将影像、声音和数据进行数字化处理,使其具有数字信号的优点,如稳定性、可靠性和高保真度。
数字化技术还可以实现信息的高速处理和传输,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播出质量。
二、压缩技术数字硬盘播出系统采用压缩技术对影像、声音和数据进行压缩,减少了存储空间和传输带宽,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系统的可操作性。
压缩技术还可以提高系统的数据传输速度和播出效率。
三、存储技术数字硬盘播出系统采用高性能的存储设备,如硬盘、光盘和闪存,实现影像、声音和数据的快速存储和检索。
存储技术还可以实现数据备份和容错功能,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四、传输技术数字硬盘播出系统采用高速的传输网络,如局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实现影像、声音和数据的快速传输和交换。
传输技术还可以实现多点共享和远程操作功能,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
五、播放技术数字硬盘播出系统采用高性能的播放设备,如多功能播放器、编解码器和调度器,实现影像、声音和数据的高品质播放和控制。
播放技术还可以实现多种播放方式和播放效果的选择,提高了系统的多样性和互动性。
综上所述,数字硬盘播出系统以数字化技术为支撑,采用压缩、存储、传输和播放等技术,实现了影像、声音和数据的高速处理和传输,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播出质量,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市场潜力。
数字硬盘播出系统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在广告广告、新闻报道、教育培训、娱乐文化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具体来说,数字硬盘播出系统在电视台、广播台、广告公司、教育机构、会议场所、娱乐场所等场合,均可以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数字硬盘录像机在播出系统的应用

数字硬盘录像机在播出系统的应用1 前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数字传输和数字压缩技术的发展,使得数字硬盘录像机的可靠性与技术指标已达到了广播电视质量要求。
因而数字硬盘录像机已进入了广播电视播出系统,并有逐渐取代原有的磁带播出方式的趋势。
数字硬盘播出系统与普通的磁带录像机系统相比,具备以下优点:1.采用非线性编辑方式,极大的方便了电视节目的编辑与播出,从而使编辑和制作过程减为最小。
2.由于采用数字处理和存储方式,信号还原度高,多次编辑和播出的图像一致性好,数据可以长期保存和播放且不影响质量。
3.克服了磁带机机械部分和磁带的故障率较高的缺陷。
2 数字硬盘录像机在播出系统的发展硬盘录像机在播出系统的发展可分为独立型和网络型两个阶段。
2.1 独立型硬盘录像机独立型硬盘机自动播出系统一般用于非线形广告串编系统;系统由奔腾处理器,进口视频压缩回放卡组成。
采用CCIR601标准对视频信号进行10bit处理,带宽超过5. 5MHz,信噪比60dB,音频采用44.1kHz采样频率,64位单频输出,信噪比达90dB的CD音质。
在该系统中,将广告带以数字方式存储在计算机硬盘内,由微机的播出清单进行播出控制,并且整个软件的操作界面具备录像机的控制面板的功能,包括与传统的录像机一样的视音频组合和编辑功能,并能对节目进行分类组合、档案管理、统计播出次数等功能。
这种硬盘录像机主要应用于广告串编,将大量的、重复使用的广告节目以非线形的方式存储在硬盘中,并通过遥控接口由自动播出主控计算机进行自动控制。
作为早期的硬盘录像机,该系统简单、经济实惠,并具备了传统录像机的操作方式,因而在自动播出系统的广告串编中得到广泛应用。
但该非线形串编系统普遍缺乏数字接口,为以后向网络和全数字化的更新与发展留下了不便。
2.2 网络型硬盘录像机网络型数字硬盘自动播出系统采用多通道硬盘录像机——视频服务器为核心。
系统如图1所示,由广告部或其它部门将素材通过光端机和光纤局域数字视频网fibre channel录入视频服务器的素材库。
浅谈电视节目的硬盘播出

浅谈电视节目的硬盘播出摘要:本文介绍了硬盘播出的特点、优越性以及在电视播出中的应用和确保其安全可行性。
关键词:硬盘播出系统当今,数字化已经成为广播电视行业的统帅军,各种数字摄像机、硬盘摄像机、视音频设备,非线编辑,硬盘播出已经完全可以满足节目的制作、编辑、播出。
硬盘播出系统是把视频和音频等媒体信息都以文件的形式储存在硬盘中,转变成各种信号,输出到发射机或者播出线上,日益广泛地方便了电视节目的编辑、调用和播送。
作为体现新技术特征的基于硬盘的播出系统,由于它良好的非线性编辑性能,多通道的编解码器,长时间的节目存储量,周全的安全考虑和灵活的网络功能,替换传统的磁带播出概念。
一、硬盘系统自身的特点视频技术领域所使用的硬盘不同于普遍的计算机硬盘,由于视频信号数量大,传输速率高,因此对硬盘的速度要求较高,一般应在5--10GB/S之间。
常用的硬盘类型有:Micropolis Av系列、Sesgata Barracuda系列等。
根据硬盘压缩比的不同所获得的视频图像指标和存储时间也不同。
如采用2:1压缩比的D5格式和数字Betacam,每1GB存储时间为97秒,而采用20:1的专业S-VHS,每1GB存储时间可达960秒。
最新的Vitra 2 wide SCSI已达到80MB/S,下一个目标是160MB/S或更高,这有利于提高视频信号的存储时间以及存储质量。
[1]二、硬盘播出的优越性为了保障播出系统的安全性、扩展性、灵活性,整个硬盘系统采取了分级存储的系统构架。
电视台播出系统由以下几部分构成:1.播出系统:磁带播出、硬盘播出。
2.硬盘存储系统:上载存储系统、近线存储系统、播出存储系统。
3.信源系统:录像机、硬盘播出服务器、字幕机、外来信号。
4.切换系统:播出切换台、紧急切换器。
5.监控系统:自动检测系统、监视墙、监听监看系统、音频限量器、视音报警器。
整个硬盘服务器按照工作流程和系统功能分为上载、存储传输和播出三个级,提高了故障的扩散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硬盘截播与录像带播出之比较
摘要数字技术的发展,促使阿城电视台对采编播设备进行了几次数字化更新,数字硬盘播出系统取代了原有的录像带人工手动播出,本文针对数字硬盘播出的工作原理、与模拟手动播出相比所具有的优点进行了比较分析。
关键词数字硬盘播出;截播系统;工作原理
1数字化更新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信号所具有的优势越来越明显:音画质量高、抗干扰能力强、传输效果好、多次复制、双向交互性、便于网络化等。
近年来广播电视数字化的进程明显加快,模拟信号向数字信号过渡全面展开。
1999年我台率先在县级台中使用苹果公司Media100非线性编辑制作系统。
并对编、采、播设备进行了数字化更新。
但是在自办节目的播出上,仍然沿用传统的切换台加数字录像机的人工手动录像带播出方式。
2播出系统数字化的必要性
播出系统是电视节目编辑制作的最后一个环节,对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极高的要求,播出系统性能的好坏对节目的播出质量产生巨大影响。
录像带人工手动播出方式,具有切换器人工切换不准确、录像带播出时间掌握不准的缺点。
而且,节目录像带多次反复倒带、播出、停止和退带,容易造成录像机磁鼓糊磁头、录像带磁条变形等问题,直接影响节目播出质量。
另外,人工的手动操作如选错带、录像机操作失误,播出硬件的录像机和录像带突发故障也会影响播出,给安全播出带来隐患。
高质量安全播出是电视台一切技术工作的出发点和目标。
数字播出系统就具有这种优势:可根据节目播出的具体要求随时调整播出节目,如删除节目、增加条数、修改节目名称、调整播出时间和节目长度;当节目需重播时不用重新录带,只需要编辑节目播出表并确认待播节目录入播出库即可;当有节目要立即加播时,可随时切换该节目播出,且切换无闪烁。
在性能上,数字播出系统采用专业计算机配置,系统稳定、耐用;存储量大,便于大量节目文件的录入。
总之,数字硬盘播出系统以其强大的编辑灵活性和稳定性成为当前广播电视系统播出领域的新宠。
由于播控系统的重要性直接关系着电视节目播出的优质高效和安全,电视播出系统的数字化改造势在必行。
3数字硬盘播出的原理
数字硬盘播出系统实现了节目的海量存储、永久保存、自动播出。
硬盘自动播出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将要播出的电视节目通过节目采集系统进行数字化采集,即将节目源的模拟视音频信号转换成标准的MPEG-2格式的数字化文件,通过节目上载软件,将压缩后的节目存储在计算机硬盘中,然后通过自动播出控制软件编排节目播出表,通过审查后,由硬盘播出服务器进行自动播出。
4数字硬盘截播系统
2008年,我台开始使用数字硬盘截播系统。
截播,就是有一路持续的信号作为基础,将要播出电视节目以插播的方式加进去。
我们选择了信号源好、播出持续时间长的中央一套节目为基础信号,平时转播中央一套节目,到我台自办节目播出时间就直接自动切换播出。
选择截播是因为与直播相比,截播具有很高的性价比,也完全符合我台的实际需要:硬盘播出的图像信号和声音信号可参考背景信号随意调整;提供手动,定时、循环等多种播出方式;各通道具备独立帧同
步功能,确保视频切换无闪烁;可同时提供四通道监视窗口。
实际工作中,我们将大部分节目提前上载,个别时效性强的节目当天上载播出。
在节目制作合成部和广告部各设一个上载站,通过计算机将节目文件上传到播控服务器;同时在总编室设编单站,为审批播出的节目编制播出单。
5数字硬盘截播系统与传统人工手动播出相比所具有的优点
有效减少人为原因造成的错播、停播事故。
录像机人工手动播出方式的误播率相对较高,如人工手动操作失误,拿错节目带、节目播放点不准、录像机操作错误等,都直接导致节目播出事故。
使用数字硬盘播出系统,由于节目需上载后经多层审核才能编表播出,多项具体工作在播出前进行,可以有效堵塞漏洞,提高了安全优质播出的保险系数。
大大减少了播出技术人员的劳动量,缓解了工作紧张程度。
由于大量节目录入播出数据库的工作可提前进行,并且几个节目录入站点的多台编辑制作系统可同时向播出系统上传播出节目,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技术人员的劳动量。
以前采用人工手动播出时,我局曾要求播出值机人员“人不离机、手不离键、眼不离屏”。
可想而知,值机员做到播出节目不出问题,要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
同时,播出值机人员得频繁的查找、更换录像带,一个人只能管理操作一个频道的节目播出,强大的工作压力对值机人员也是一个考验。
使用数字硬盘播出,当班值机员接班后,只需查看当天节目播出表,了解播出安排,并确认待播出节目已经录入播出数据库且播出系统运转正常即可。
硬盘播出系统还有一个最大的优点:一台播出系统可以同时播出几个频道的节目,只需录入节目并排好节目播出表,一个人就可以同时管理、监看多个频道的电视节目自动播出。
节省机器购置和维修费用。
人工手动播出系统一个频道就需要两台以上数字录像机、几台监视器、一台切换器,而且还需大量的设备维修维护费用,要是几个频道播出,就需要更多的设备和费用。
相比之下,一套多频道数字播出系统,一台服务器可同时播出几个频道的节目,并且不需要录像机、录像带、切花器的购置、维修费用,可以说是“一次花费,长久受益”。
阿城电视台的硬盘截播系统自投入使用至今,设备使用运行状况良好,节目的播出质量有明显提高,误播、停播等播出事故大为减少;播出技术人员的工作舒心轻松,工作积极性也十分高涨。
可以说,数字硬盘截播系统的使用,完全符合我台现阶段的实际需要,为我台增加节目播出频道、延长节目时间、扩展节目种类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播出保证。
随着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编辑制作播出设备的更新,节目制作手段的不断变化,我们广播电视事业一定会以此为依托,发展得越来越好,充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收视需求,为我国文化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广田.硬盘播出系统的发展及应用[J].中国有线电视,2004(14).
[2]刘平.浅析电视节目硬盘播出系统的实际应用[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