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流程设计应考虑的基本因素
2.3流程设计应考虑哪些基本因素

节省时间 提高工作质量 提高工作效率
使生活变得有序
是生活更为安全
一、流程设计时应该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主要有两方面: (一)流程设计的目标与要求(对工作和生活方面;对生产方面):
“案例分析:合成氨的生产工艺流程” 首先用适当的方法生产出合成氨的原料-------氮气和氢气。 氮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在合成塔内500℃和300atm条件下,通 过催化剂的作用产生氨气,再通过氨分离气不断地把生成的氨分 离出来,同时未转化的反应气体再进入合成塔循环加工,这就是 合成氨的工艺流程。 合成氨的工艺流程的产生是一个对其内在属性和规律探索的 过程。19世纪初,经过化学家上万次的试验,最终才得出在 500℃高温下和300atm的条件下能合成出氨,但转化率仅有 2%~8%的试验结论,后来又经过不断的试验才形成现在工业生 产上使用的较为成熟的合成氨生产工艺流程。 仔细阅读案例,并思考: 问题1:这个案例包括了哪些环节,它们的时序如何? 问题2:如何将氨合成的流程图画出来,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 达这个流程? 问题3:画流程图关键要注意什么? 问题4:合成氨的流程设计与前面提到的“洗衣服,煮饭”的 流程设计相比,有什么特点?
工艺编写流程
本节课总结:
1、流程设计的目标及要求 2、流程中的基本因素
3、流程设计的步骤
锤柄的加工流程: 下料→磨削圆头→板牙套丝→电 镀。 前面讲到的活动,如“下料、攻 丝、倒角、淬火、电镀、套丝” ,这 些时序能颠倒吗?
批量生产小铁锤的流程设计 1、理解:什么是铣床 它是一种很多个刀刃同时进行工作的设备。 2、提问:如果教室里有一台铣床,同学们会 用吗? 点评: “在批量生产的流程设计中,设备和人员 是一个很重要的基本因素,工作人员懂不懂操 作设备,是批量生产流程设计中一定要考虑
“流程的设计”教学设计

“流程的设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流程设计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掌握流程设计应考虑的基本因素和步骤。
(3)学会绘制简单的流程设计图。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
(2)增强学生对技术设计的兴趣和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流程设计的基本因素和步骤。
(2)流程设计图的绘制方法。
2、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全面、系统地考虑流程设计的因素。
(2)如何帮助学生将创意转化为实际可行的流程设计方案。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实践操作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通过展示一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流程,如制作一杯咖啡的过程,引导学生思考流程的概念和重要性。
提问学生:“如果要制作一杯美味的咖啡,需要经过哪些步骤?为什么这些步骤是这样安排的?”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流程的设计。
2、知识讲解(15 分钟)(1)介绍流程设计的定义和作用。
流程设计是指对流程进行规划和安排,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它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产品质量、降低成本等。
(2)讲解流程设计应考虑的基本因素。
包括材料、工艺、设备、人员、环境等。
以制作一件手工艺品为例,分析不同因素对流程的影响。
(3)阐述流程设计的步骤。
确定目标——明确任务——分析因素——划分环节——确定时序——绘制流程图。
3、案例分析(15 分钟)展示一个具体的流程设计案例,如某工厂的生产流程改进。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1)原流程存在哪些问题?(2)新的流程设计是如何考虑各种因素的?(3)新流程带来了哪些好处?每组选派代表进行发言,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加深学生对流程设计的理解。
4、实践操作(20 分钟)布置一个实践任务,让学生分组设计一个简单的流程,如组织一次班级活动的流程。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技术与设计2”标准解读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技术与设计2”标准解读“技术与设计2”模块是在“技术与设计1”模块的基础上,对技术与设计过程中所涉及的一些基本问题的进一步深入,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对技术与设计的思想与方法的懂得与应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具备利用与评价技术的方法与策略,与受用终身的技术管理能力。
模块内容构成了技术设计过程中特有的、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与能够有效迁移的思想方法,它远超出了人们通常意义上的习得性的知识与技能,使对事物的事实认定,上升为指导实践的规律并渗透在人们处理各类问题的过程中,即对事物的价值认定。
一、简要说明“技术与设计2”模块共设“结构与设计”、“流程与设计”、“系统与设计”、“操纵与设计”等四个主题。
尽管从技术角度来看,这4个主题分属不一致的专业,但是这些环节是一个技术设计过程必不可少的基本内容,它们自成体系,相对独立,但又相互呼应,具有内在的联系。
结构是系统的构成形式,流程是系统按时间顺序的描述。
被操纵的事物与操纵装置本身是一个系统,操纵就是对系统状态所施加的干预。
因此,将它们集中放在这一个模块中进行讲述,既能表达出技术与设计的整体性,有能表达出各部分的联系与侧重点,其目的是让学生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次把握技术与设计的基本内容与思想方法。
“结构与设计”强调从力学的角度懂得结构、结构的强度与稳固性等问题,关注简单的结构设计;“流程与设计”强调对流程与流程优化的懂得,与简单流程与流程改进的设计;“系统与设计”则侧重对系统的懂得,与运用系统的思想解决一些生活中问题的设计;“操纵与设计”应注重懂得操纵的涵义与操纵的应用,与生活生产中的简单操纵系统的设计。
本课程内容的四个主题之间既有一定的独立性,又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其中所运用的一些思想与方法:比如,“系统与设计”中整体与部分、独立与关联、优化思想与方法;“操纵与设计”中的反馈调节方法;“流程与设计”中流程改进的思想等等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与可迁移性,均可运用在其他主题的一些技术问题的解决中。
一、流程设计应该考虑的基本因素

流
程 设
4.划分环节,确定时序
修改方案
计 的
5.画出(修改)流程图(必要的说明)
步
骤
是否达到目标
要求
否 是
结束
实践活动
活动名称:修补自行车内胎 活动内容:
1、设计该活动过程的工作流程,并依照流程图 进行操作训练。
2、操作完毕,各组派一名代表讲解本组设计的 流程,并展示本组修补的车胎。 注意事项:
(二)流程设计中的基本因素
生产活动中
设备Βιβλιοθήκη 材料工艺人员 资金
基本因素
环境
……..
温馨提示
1、不同行业的流程特点 不同,在流程设计时考虑的主要 因素各有差异!
2、流程设计要依据事物 的内在属性和客观的变化规律, 科学地设计时序和环节,以达 到设计目标。
1.确定目标,明确任务
2.分析基本因素
二
、
3.明确主要事项(步骤)
1、流程设计的目标和要求: 2、基本要素:材料、工艺、设备、人员、资金、环境六要素 。
三、设计步骤:
(1)、定目标,明任务 (2)、分析因素 (3)、明事项 (4)、定时序,分环节 (5)、画流程图
谢谢聆听!
一.流程设计应考虑的基本因素
(一)流程设计的目标与要求
生产活动中流程设计的目标:
提高经济效益
提高效率
提高质量
提高管理水平 安全生产
设计目标
方便操作
节约资源 环保
(一)流程设计的目标与要求
工作和生活中流程设计的目标:
节省时间
提高工作效率
提高工作质量
使生活有序
设计目标
使生活安全
讨论
香菇栽培中,在流程设计上应考虑哪些相关因素?
高中通用技术:[监测试卷]第二章《流程与设计》(高级)
![高中通用技术:[监测试卷]第二章《流程与设计》(高级)](https://img.taocdn.com/s3/m/30359bb6c281e53a5902ff15.png)
监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每题3分,共60分。
1.流程设计应考虑的基本因素是()。
A材料 B技术水平 C设备 D内在属性和规律2.使用高压锅时要先放汽再开锅盖,否则有可能引发爆炸。
从流程的角度来说,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A.任何流程的时序都是可以更改的B.不可颠倒的时序往往反映了事物的内在规律C.合理正确的流程引导我们正确做事D.生活中处处有流程3.下列流程中,不属于工艺流程的有:()A、企业事务处理的相应流程;B、制作一只景泰蓝手镯;C、制作一部动画片;D、宝马汽车流水线生产。
4.人们邮寄包裹的流程一般是:取包裹单——购买标准包装箱——包装密封——填写包裹单——交寄手续——收回执单。
我们看到,它的全部过程,可以分解为若干个小的过程,每个小过程都有明确的任务。
我们把这些小过程称为:()A、步骤B、时序C、环节D、顺序5.为了使某个工作或生产流程的描述清晰可见,我们一般可以使用流程图来表达,下列不属于流程图表达方式的是()A、技术样图表达B、文字表达C、表格表达D、图示表达6.下面哪个例子不是体现流程在生活中的应用:()A、十字路口的红绿灯;B、公共汽车门上“先上后下”的牌子;C、学校教学楼顶上的大时钟;D、电脑主板生产的自动化流水线。
7.对流程表述错误的是()。
A.科学的流程等于效率,等于质量B.某些流程可以通过改变时序达到优化C.所有流程都是由环节和时序组成的D.流程只能用流程图表达8. 下图所示的是奶粉生产流程,有人要对其生产工艺流程进行改进,说法正确的是()A.5 个环节一个也不能少,时序不可随意变动B.去掉杀菌环节,因为在喷雾干燥环节就可以把细菌杀死C.去掉浓缩环节可以提高工作效率D.把杀菌环节放到出粉前,效果可能会更好9.早期人们到银行存取款需要人工填单、记帐、确认等工作,自从引入计算机管理系统后,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请问这种流程优化属于()A、工期优化B、技术优化C、成本优化D、质量优化10.4.下面关于流程中环节和时序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流程环节的时序都是可以调整的 B.任何流程环节的时序都不能调整C.有的流程时序可调整,有的流程时序不可调整 D.环节多的流程才能调整11.我国古代中医经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出了一套比较科学的诊断工作流程:望诊->闻诊->问诊->切诊->处方;但是现在,中医的诊断也借助西医的物理检验手段来加强中医的诊断准确度,这样的流程优化属于:()A.工期优化 B.技术优化 C.成本优化 D.质量优化12.下面关于流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生产活动中,针对各种不同的生产过程和工艺要求,往往会有相应的流程B.流程有几个或多个环节组成C.流程中各个环节出现的时间顺序是不能改变的D.流程是指若干环节随着时间变化,依序完成的进程13.同样炒一种菜,若在出锅前放碘盐,碘的食用率可达62.3%,炸锅时放碘盐,碘的食用率仅为18.7%,这个事例说明科学合理的流程对生活有什么意义?()A.提高工作效率 B.提高生活质量C.减少生活中的盲从D.使生活更为安全14.班级的课程表,属于流程图表达中的那个表达方式()A.文字表达 B、图示表达 C、动画表达 D、表格表达15.无人售票公共汽车,到站后会同时打开前后门,让乘客从前门上车后门下车,并用语音提醒大家前门上车,后门下车,这样做最主要的原因是()A.公交车公司的规定B.可以看清楚乘客投钱了没有C.这样可以使流程优化,节省时间D.为了让乘客注意安全16.我们要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请你排列出正确的进餐流程()①饭②菜③肉④汤A.④②①③ B.③①④② C.③①④② D.①②③④17.小峰同学利用假日在他家后院种植一棵芒果树苗,其种植环节主要有:①放树苗培土,②挖坑,③浇水,④施农家底肥,种植果树的正确流程是()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C.②④①③ D.①②④③18.下列图表中,不是流程图的是()。
23流程设计应考虑的基本因素

2.3 流程设计应考虑的基本因素一、教学背景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研究的是生活和生产中的流程,相对于其他三个单元而言,内容较易理解,重要概念不多,其中流程优化的思想为后一单元的学习作了必要的铺垫。
这里不是仅仅教给学生有关流程的知识,还要与学生一起探究有关流程所蕴涵的思想和方法,以及这些思想和方法在我们的生活和生产中的运用。
“流程设计应考虑的基本因素”是该单元的第三节内容,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流程设计应考虑的基本因素”首先在明确流程设计的目标和要求及应考虑的基本因素的基础上,提出设计步骤。
设计流程以分析事物的内在性质、规律和相关因素为基础,以时序和环节为设计的主要线索将事物按一定的时序分解成若干环节。
不同的流程设计需考虑的因素各有侧重,各因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制约,需慎重分析。
生活、生产中的流程有“显性”和“隐性”两种情况,“显性”流程相对比较容易描述,“隐性”流程相对复杂,需要大量的试验和探究才能得出。
流程设计中,时序和环节的设定和表达要简要、明确、操作性强,并且前后连续,衔接紧密,同时环节与环节之间必须是可以切分的。
流程的设计一是要深入理解该流程应遵循的内在规律,明确影响流程的主要因素,二是要对过程的环节和时序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
流程的设计具有不唯一性,已经设计的流程还可以改进、优化,这一点也是对下一节知识流程的优化做引领。
2、教情分析(1)本节课学生容易将“基本因素”理解为形成流程的某些因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说明,这里的因素并不是指流程的某些因素,而是流程设计的对象本身的基本因素。
(2)在画流程设计框图时,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严格按照画流程设计框图的方法进行,同时注意指导学生画图的规范性,学习用规范的技术语言进行交流。
(3)课堂上也可让学生列举出一些生产生活中存在非显性环节和时序的实例,并分析其在流程中与其他环节的内在联系及必要性,进一步体会什么是“内在属性与规律”。
3、学情分析学生通过第一节知识的学习,已经从时序、环节两个角度,围绕着时间这个核心理解了流程的概念,知道了流程是技术的核心之一。
高中通用技术 第二章《流程与设计》教案 苏教版必修2

第二章《流程与设计》学习目标⒈知道什么是流程,理解流程的含义,抓住流程的两大特征——环节和时序。
⒉学习阅读简单流程图,能找出流程中的关键环节,能画出简单流程图,能指出环节和时序在安排上的优缺点。
⒊知道流程中的环节有显性和非显性之分,理解研究内在属性与规律是流程设计应考虑的基本因素,掌握画流程设计框图的一般方法。
⒋理解流程优化的意义,能解释流程的改进与设备、材料等之间的关系,能概括某种简单生产流程优化过程中所应考虑的主要问题。
⒌能对生活、生产中的简单对象进行流程设计或流程的改进设计,并用文字或图表说明流程设计方案的特点,或者流程的改进方案的优越之处。
学习内容小麦联合收割机的工作顺序是收割、脱粒、分离、清洗、集粮,这是不可颠倒的。
从这个简单事例出发,我们可以想到,完成任何一件事总有一定的顺序,并且顺序的安排往往还有讲究。
流程就是做事的顺序。
科学合理的流程就是高效率、就是高质量。
用科学合理的流程安排生活和生产,生活将变得更加美好,生产将变得更有效率。
科学合理的流程并不是自然而然的,它是人们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不断设计、不断改进的结果。
一、了解流程⒈实例简介⑪马铃薯的播种流程:第一步,切种;第二步,布种;第三步,掩种。
少一步行不行?⑫冲印照片的工作流程:①冲片:感光胶片底片;②印像:底片照片。
⒉流程的含义⑪环节:活动或事件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依据某种特征或方式,可将该过程分解为若干个小过程,称这些小过程为环节。
如:上面的切种、布种、掩种环节,冲片和印片环节等。
⑫时序:过程的经历中,各环节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先后出现、完成。
这种时间顺序关系,称为时序。
如:先切种再布种后掩种。
⑬流程:具有以上两大特征(关键点)的过程,即若干环节随着时间的变化,依序完成的进流程,称为流程。
二、流程分析㈠典型案例分析⒈生活与流程——洗衣机工作流程分析⑪洗衣机的工作原理电动洗衣机是利用电能驱动,依靠机械作用洗涤衣物的器具。
波轮式洗衣机的洗涤原理:抽吸作用和渗排作用;翻滚和冲刷作用;波轮的换向与暂停作用。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通用技术)知识点复习

技术与设计1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第一节技术的价值1、技术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和发展人的作用。
保护人:技术为人提供了抵抗不良环境,防止侵害的手段和工具.解放人:依靠技术解放或延长了身体器官的功能。
发展人:技术促进了人的精神和智力的发展。
第二节技术的性质1、技术的性质有:①目的性:任何一项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
(例:助听器的发明)②创新性:技术的发展需要创新.技术创新常常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
(例:显示器的革新与电视机的创新)③综合性:任何一项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都需要综合运用多个学科的知识。
④两面性:任何事物客观上都具有两面性.它既可以带来好处,也会带来危害。
例:电池(可以带来光明和动力,但也可以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网络技术(方便人们交流沟通,但也有人利用网络犯罪)B超技术(可以用于医疗,但也有人用于胎儿鉴别)克隆技术(克隆人体器官用于医疗,但也会挑战人类伦理道德)核技术(可以用于发电,但也会用于战争)空间技术(可以用于科学实验、卫星通讯,但也会产生太空垃圾)转基因技术(可制造符合人类要求的动植物,但可能会产生负作用)⑤专利性:保护技术发明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例:复印机的专利壁垒)2、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科学是对各种事实和现象进行观察、分类、归纳、演绎、分析、推理、计算和实验,从而发现规律,并予以验证和公式化的知识体系。
科学侧重认识自然,力求有所发现(科学回答“为什么")。
科学通过实验验证假设,形成结论。
技术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
技术侧重利用和合理地改造自然,力求有所发明(技术是解决“怎么办”)。
技术通过试验,验证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并实现优化。
科学促进了技术的发展,技术推动了科学的进步。
例如:科学活动有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伽利略提出自由落体运动定律;技术活动有瓦特发明蒸汽机、贝尔发明电话、莫尔斯发明电报、纳米技术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扒胎
查漏
磨洞边胎皮
装胎
贴补丁
案例一与案例二的区别
一、实际流程设计的两种情形
一是流程的若干环节是显性的,也就是事 物发展的规律较容易描述,如邮局邮件 的分检流程设计、快餐配送中心的工作 流程等。 二是流程的环节不是或不全是显性的,即 需要经过大量试验和较长时间的探究后, 才能得至它的内在属性和规律。
二.流程设计中的基本因素 材料、工艺、设备、人员、资金、环境等 材料、工艺、设备、人员、资金、环境等
(1)不同行业的流程 不同行业的流程 设计中应考虑的基本因 素都相同吗? 素都相同吗? (2)农业生产中的流程 农业生产中的流程 设计,除了上述因素外, 设计,除了上述因素外, 还要考虑哪些? 还要考虑哪些? 气候、季节、 气候、季节、 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 生态平衡等 生态平衡等
流程设计要依据事物的内在属性和客观规律, 流程设计要依据事物的内在属性和客观规律,科 内在属性和客观规律 学地设计时序和环节,以达到设计目标。 学地设计时序和环节,以达到设计目标。
“马上行动”
1、处于城乡结合地带的某乡,现要在 处于城乡结合地带的某乡, 乡里建一个小化肥厂, 乡里建一个小化肥厂,在流程设计上应考虑 哪些因素? 哪些因素? 点评:考虑的因素有:考虑优选工艺方案、 点评:考虑的因素有:考虑优选工艺方案、 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减少污染排放、 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减少污染排放、在资 金允许的情况下选用精良的设备和技术人员以 提高生产效率。对工业方面的, 提高生产效率。对工业方面的,要特别注意环 境因素,要有环保意识。 境因素,要有环保意识。
学习难点:
分析流程设计应该考虑的基本因素
案例一: 案例一 用适当的流程表达方式,描述你所理解 的下列活动的流程。 1、邮寄一封信给远方的朋友,信件从 寄出到对方收到的流程。
邮局筛选、 盖章
传递
邮局接收
信件送达
案例二: 案例二 黄师傅的徒弟补轮胎,流程图如下,思考此流程有 黄师傅的徒弟补轮胎,流程图如下 思考此流程有 没有问题?如果有如何改正。 没有问题?如果有如何改正。
“马上行动”
2、要把北方的大豆移栽到南方,在 要把北方的大豆移栽到南方, 流程设计上需要考虑哪些相关因素? 流程设计上需要考虑哪些相关因素?
点评: 点评:将北方大豆移栽到南 方,从种植流程上需要考虑适合 种植的季节、气温、湿度、土壤、 种植的季节、气温、湿度、土壤、 病虫害等因素,还有, 病虫害等因素,还有,要注意是 生态不平衡。 否会引起生态不平衡 否会引起生态不平衡。
技术与设计2 技术与设计2
第二单元 流程与设计
第三节 流程设计应考虑的基本因素
学习目标:
1、掌握流程设计时应该考虑的基本因素; 2、通过案例能分析流程设计中应该考虑的 基本因素,并画出流程设计的框图; 3、培养自主探究、主动学习的能力,并在 讨论中体会互助学习的愉快感觉。
学习重点:
分析流程设计应该考虑的基本因素,并画出 流程设计的框图。
问题2:如何将氨合成的流程图画出 来,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达这个流 程?
流程图
问题3:合成氨的生产工艺流程应考虑的因素 基本因素 材料 工艺 设备 详细的分析 氮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 在500℃300atm条件下,有催化剂的 情况下,气体循环利用 合成塔,氨分离器
用机器控制,人通过计算机控制;设 人员与资金 备、材料的费用等 由于合成氨过程中会造成氨泄露,还 环境 可能造成爆炸,因此应该将厂房建 设到郊区
案例四:福特T型车生产流程源自思考福特T型车生产给我们的启示。 福特T型车生产给我们的启示。
三、流程设计的目标与要求
↗ ↑ ↖ 提高管理水平 ← 流程设计的目标 → …… ↘ ↙ ↓ 节省资源
保证安全 注意环保
提高经济效益
提高效率
提高质量
小结: 小结:
1、实际流程设计的两种情形 显性 非显性 2、流程设计中的基本因素 材料、工艺、设备、人员、资金、环境等 材料、工艺、设备、人员、资金、 3、流程设计的目标与要求
问题1:这个案例包括了哪些环节?它们的时 问题1 这个案例包括了哪些环节? 序如何? 序如何?
制取环节——原料气(N2、H2)的制取 原料气( 1、制取环节 原料气 2、净化环节 ——气体(N2、H2)的净化、除杂质 ——气体 气体( 的净化、 压缩环节——用压缩机压缩(至高压状态) ——用压缩机压缩 3、压缩环节——用压缩机压缩(至高压状态) 合成环节—— ——氨合成 4、合成环节——氨合成 分离环节——氨的分离, ——氨的分离 5、分离环节——氨的分离,得到浓氨并将未完全反 送回合成塔, 应的N 应的N2、H2送回合成塔,再循环加工利用
工作和生活方面: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工作和生活方面: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 作质量等 生产活动:提高效率、提高质量、节省资源、 生产活动:提高效率、提高质量、节省资源、安全 生产、提高经济效益、 生产、提高经济效益、提高管理水平等
水葫芦遮挡住阳光对 水体的照射,影响水 生物质的正常生态环 境
“昔日农家宝今朝成公害”——水葫芦 水葫芦
近来这种鱼在我国一些流域泛 滥成灾,繁殖能力极强的清道 夫,在成长过程中吃掉其他鱼 类的卵,威胁着其他鱼类的繁 殖生长,已开始影响河流的生 态平衡。目前尚无有效手段控 制清道夫继续蔓延。
“清道夫”鱼 清道夫”
动动手: 动动手:过河游戏
案例三:“合成氨的生产工艺流程” 首先用适当的方法生产出合成氨的原料--首先用适当的方法生产出合成氨的原料--氮气和氢气。 氮气和氢气。氮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在合成塔内 500℃和300atm条件下,通过催化剂的作用产生 500℃和300atm条件下, 条件下 氨气, 氨气,再通过氨分离气不断地把生成的氨分离出 来,同时未转化的反应气体再进入合成塔循环加 这就是合成氨的工艺流程。 工,这就是合成氨的工艺流程。 合成氨的工艺流程的产生是一个对其内在属 性和规律探索的过程。19世纪初 世纪初, 性和规律探索的过程。19世纪初,经过化学家上 万次的试验,最终才得出在500℃ 500℃高温下和 万次的试验,最终才得出在500℃高温下和 300atm的条件下能合成出氨 但转化率仅有2% 的条件下能合成出氨, 2%300atm的条件下能合成出氨,但转化率仅有2%8%的试验结论 的试验结论, 8%的试验结论,后来又经过不断的试验才形成现 在工业生产上使用的较为成熟的合成氨生产工艺 流程。 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