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八猝死事件应急处置-幻灯片
合集下载
突发性猝死的应急预案及流程PPT课件

有在去除狭窄或梗阻后心脏方有复苏的可能
8/18/2019
急症体外循环(ECPB)
ECPB是抢救心搏骤停病人的有效治疗措施 。经传统复苏方法失败的病人,或心血管手 术后疑有解剖障碍的心搏骤停病人,均可考 虑用体外循环行心肺复苏
ECPB可为病人提供脑、肝、肾等重要脏器的 基本灌注,而且有纠正酸中毒,改善微循环 ,快速回收失血等治疗作用,从而提高心肺 复苏的抢救成活率
8/18/2019
药物治疗 肾上腺素 心脏复苏时最常使用、最有效的药物。一旦心跳骤停,
遵医嘱应立即静脉注射肾上腺素0.5~1mg,每3~5分钟重复一次 。必要时可考虑大剂量(5mg)静脉注射 血管加压素 早期0.4 u /kg(最佳剂量);晚期0.8 u /kg(大剂量 ) 碳酸氢钠 是否应用碳酸氢钠根据动脉血气结果而定 胺碘酮 成人一次静推150mg/10min,后按1mg/min持续静滴6小 时,再减至0.5mg/min,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2g 去甲肾上腺素 起始剂量为0.5~1.0ug/min 异丙肾上腺素 0.007 ~0.014μg/kg/min 阿托品 0.5~1mg 利多卡因 初始剂量为静注1.0~1.5mg/kg,总剂量不超过 3mg/kg 纳洛酮 成人静注0.4mg/次,新生儿为0.02mg/次 钠氢离子交换抑制剂(NHE-I)Cariporid: 心室纤颤时钠氢离子交换 所致细胞内钙离子超载可能是一个重要原因
心脏停止跳动的严重后果是 以秒计算的:
10秒钟患者丧失意识,突然 倒地;
30秒钟全身抽搐; 60秒钟自主呼吸逐渐停止; 3分钟开始出现“脑水肿”
; 6分钟脑细胞开始死亡; 8分钟脑死亡,进入植物状
态。
复苏
国际复苏联 盟(ILCOR)五个
8/18/2019
急症体外循环(ECPB)
ECPB是抢救心搏骤停病人的有效治疗措施 。经传统复苏方法失败的病人,或心血管手 术后疑有解剖障碍的心搏骤停病人,均可考 虑用体外循环行心肺复苏
ECPB可为病人提供脑、肝、肾等重要脏器的 基本灌注,而且有纠正酸中毒,改善微循环 ,快速回收失血等治疗作用,从而提高心肺 复苏的抢救成活率
8/18/2019
药物治疗 肾上腺素 心脏复苏时最常使用、最有效的药物。一旦心跳骤停,
遵医嘱应立即静脉注射肾上腺素0.5~1mg,每3~5分钟重复一次 。必要时可考虑大剂量(5mg)静脉注射 血管加压素 早期0.4 u /kg(最佳剂量);晚期0.8 u /kg(大剂量 ) 碳酸氢钠 是否应用碳酸氢钠根据动脉血气结果而定 胺碘酮 成人一次静推150mg/10min,后按1mg/min持续静滴6小 时,再减至0.5mg/min,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2g 去甲肾上腺素 起始剂量为0.5~1.0ug/min 异丙肾上腺素 0.007 ~0.014μg/kg/min 阿托品 0.5~1mg 利多卡因 初始剂量为静注1.0~1.5mg/kg,总剂量不超过 3mg/kg 纳洛酮 成人静注0.4mg/次,新生儿为0.02mg/次 钠氢离子交换抑制剂(NHE-I)Cariporid: 心室纤颤时钠氢离子交换 所致细胞内钙离子超载可能是一个重要原因
心脏停止跳动的严重后果是 以秒计算的:
10秒钟患者丧失意识,突然 倒地;
30秒钟全身抽搐; 60秒钟自主呼吸逐渐停止; 3分钟开始出现“脑水肿”
; 6分钟脑细胞开始死亡; 8分钟脑死亡,进入植物状
态。
复苏
国际复苏联 盟(ILCOR)五个
猝死的应急预案及流程ppt

1、感染 2、情绪激动 3、用力排便 4、饱餐 5、酗酒 6、劳累
1/1/2019
1、突然的 2、快速的 3、意想不到的 4、自然性死亡
1/1/2019
主要是心跳骤停和呼吸停止。可依次出现下列症状 和体征: ①心音消失; ②脉搏触不到,血压测不出; ③意识突然丧失,若伴抽搐,称之为阿斯综合征, 发作可自限,数秒或1~2分钟可恢复,持续时间长 可致死; ④呼吸断续,呈叹息样,随后停止; ⑤昏迷; ⑥瞳孔散大。
10. 抢救无效死亡,协助家属将尸体运走, 在抢救过程中注意对同室患者及家属进行安 慰
→防范措施到位 →猝死后立即抢救 →通知医生 →继续抢救 →告知家属 →记录抢救过程
若是心脏骤 停猝死,没有 心跳时,前5 分钟很重要, 简单的急救方 法就是用拳头 敲打胸口
晕厥后胃肠道 反射可误吸导 致嘴角、气道 里有大量呕吐 物,
1、猝死的定义 2、猝死的病因及诱因 3、临床表现 4、发生猝死的应急预案
1/1/2019
定义:指一个看来健康或病情稳定的人,突然发意料 不到的非外因引起的死亡。世界卫生组织定为急性症 状发生后6 小时内死亡者为猝死。 特点:①死亡急骤, ②死亡出人意料, ③自然死亡或非暴力死亡。
猝死主要还是 与病人的体质, 特别是心脏有 关,而工作劳 累、感冒、熬 夜、三高饮食、 精神紧张等是 猝死的诱因。
1、发现后立即抢救,并将抢救车推至床旁,同时 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值班护士长、病区主任、病 区护士长、医务科或行政总值班等,必要时通知 主管领导。 2、通知家属。 3、如患者抢救无效死亡,做好尸体护理,家属能 在短时间到院的,家属到院时再通知殡仪馆。如 无家属或暂时无法联系到家属时,向医务科或院 总值班汇报后再处理。 5、做好完善的病情记录及抢救记录。 6、在抢救过程中,要注意对同室患者进行保护。
猝死 ppt课件

即启动CPR应急系统. 因此,在猝死病人的抢
救护理中 ,应注意抢救 的时效性,对于猝死的 判断更是要简而快。
猝死的判断要简而快
《2010年心肺复苏指南》中指出: • 检查颈动脉搏动最关键, • 一旦发现意识丧失、 • 颈动脉搏动消失, • 应立即启动CPR.
CPR
意识丧失
《2010年心肺 复苏指南》
这类病人时 ,可以省去清除异物的复杂程序 ,而专注
于实行基本的心肺复苏术。当然有条件的情况下 ,应
当同时清除异物并实行心肺复苏。
• 1 .4 关于人工呼吸
•
刘婧,狄丽娟等认为:在心肺复苏过程中 ,人工呼吸首
选口对口人工呼吸 ,操作者深吸一口气后 , 氧含量约为
16 %~18 % , 可以满足复苏需要。潮气容量要少 ,因为
• 2.2严密监测病情,重视先兆征象 全面了解患者的心率、 心律、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情况,及时发现潜在的异常情 况。刘小燕认为:护士需重视患者的主诉,应提高警惕以 下情况并及时汇报医生:冠心病患者原有症状发生改变或 有新的症状出现;精神状态突然变差,如精神萎靡、乏力、 头晕等;没有原因的突然情绪改变,如明显的抑郁或烦躁, 均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颈动脉搏动消失
2 关于心脏体外按压的研究新进展
• 2.1尽快采取胸外心脏按压 ,注意按压方法和正 确的位置 。旧的方法是按压胸骨中下1/ 3 交界 处 , 实际上只在两个乳头间的胸骨上按压也很有 效。关于儿童心脏体外按压的位置和方法 ,如果 有两个急救者 ,可以采用环抱按压法进行心脏复 苏。方法是两只手环抱婴儿的胸部 ,再用两只拇 指并排进行按压。研究表明 ,这个方法可以有效 提高心输出量及血流量。
2 关于心脏体外按压的研究新进展
• 2.2采用较快的按压速度。临床研究表明 :较快的按压速 度可以增加血流量。一般来说 ,在速度的标准把握上 ,成 人的速度大于100次/ min ,而小孩及婴儿的速度则以 120/ min 为宜。
救护理中 ,应注意抢救 的时效性,对于猝死的 判断更是要简而快。
猝死的判断要简而快
《2010年心肺复苏指南》中指出: • 检查颈动脉搏动最关键, • 一旦发现意识丧失、 • 颈动脉搏动消失, • 应立即启动CPR.
CPR
意识丧失
《2010年心肺 复苏指南》
这类病人时 ,可以省去清除异物的复杂程序 ,而专注
于实行基本的心肺复苏术。当然有条件的情况下 ,应
当同时清除异物并实行心肺复苏。
• 1 .4 关于人工呼吸
•
刘婧,狄丽娟等认为:在心肺复苏过程中 ,人工呼吸首
选口对口人工呼吸 ,操作者深吸一口气后 , 氧含量约为
16 %~18 % , 可以满足复苏需要。潮气容量要少 ,因为
• 2.2严密监测病情,重视先兆征象 全面了解患者的心率、 心律、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情况,及时发现潜在的异常情 况。刘小燕认为:护士需重视患者的主诉,应提高警惕以 下情况并及时汇报医生:冠心病患者原有症状发生改变或 有新的症状出现;精神状态突然变差,如精神萎靡、乏力、 头晕等;没有原因的突然情绪改变,如明显的抑郁或烦躁, 均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颈动脉搏动消失
2 关于心脏体外按压的研究新进展
• 2.1尽快采取胸外心脏按压 ,注意按压方法和正 确的位置 。旧的方法是按压胸骨中下1/ 3 交界 处 , 实际上只在两个乳头间的胸骨上按压也很有 效。关于儿童心脏体外按压的位置和方法 ,如果 有两个急救者 ,可以采用环抱按压法进行心脏复 苏。方法是两只手环抱婴儿的胸部 ,再用两只拇 指并排进行按压。研究表明 ,这个方法可以有效 提高心输出量及血流量。
2 关于心脏体外按压的研究新进展
• 2.2采用较快的按压速度。临床研究表明 :较快的按压速 度可以增加血流量。一般来说 ,在速度的标准把握上 ,成 人的速度大于100次/ min ,而小孩及婴儿的速度则以 120/ min 为宜。
突发性猝死的应急预案及流程PPT课件

20 .
20
流程图
发现猝死 立即抢救,同时通知医生 通知家属(可委托旁人通知)
抢救室注意 保护同病室患者
向病区主任、护士长 (必要时向院行政总值班/医务科)
汇报抢救经过
抢救无效,医生 宣布病人死亡
抢救有效,继续 监护、治疗
尸体护理,家属到
医院后送殡仪馆
21 .
21
一旦诊断手术患者发生心脏骤停参与手术人员 应该怎么处置
.
19
三、患者突发猝死时的应急预案总结
1、发现后立即抢救,并将抢救车推至床旁,同时 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值班护士长、病区主任、病 区护士长、医务科或行政总值班等,必要时通知 主管领导。
2、通知家属。 3、如患者抢救无效死亡,做好尸体护理,家属能
在短时间到院的,家属到院时再通知殡仪馆。如 无家属或暂时无法联系到家属时,向医务科或院 总值班汇报后再处理。 5、做好完善的病情记录及抢救记录。 6、在抢救过程中,要注意对同室患者进行保护。
综合征,发作可自限,数秒或1~2分钟可 恢复,持续时间长可致死; ④呼吸断续,呈叹息样,随后停止; ⑤昏迷; ⑥瞳孔散大。
.
9
临床表现
判断心跳骤停最主要的特征是意识丧失和 大动脉搏动消失。
AA 心源性猝死病人的心电图表现有3种类型: B 室颤 C 窦性静止 心脏电机械分离
.
10
心脏骤停
多死于中毒性休克。 9.毒品、某些药品过量 也易造成猝死。
.
5
病因
10.心源性和非心源性疾病 前者最常见,特别是冠心病、急性心肌梗
死患者最为多见,少见有梗阻型肥厚性心 肌病,主动脉夹层、低血钾、急性心肌炎 、心肌病及主动脉瓣病变、二尖瓣脱垂综 合征药物、电解质紊乱等所致长Q-T综合征 等。
突发性猝死应急预案及流程PPT课件

突发性猝死应急预案及流程ppt课 件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突发性猝死的常见原因和症状 • 应急预案的重要性 • 应急预案流程 • 培训和演练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确保在面对突发性猝死情况时, 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理 ,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背景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突发 性猝死事件呈上升趋势,制定相 应的应急预案及流程至关重要。
联系医疗机构
在进行急救的同时,应保持与医疗机构的有效沟通,确保患 者能够得到及时、专业的救治。
提供患者基本信息、病情状况和现场情况,以便医疗机构提 前做好救治准备。
配合医疗机构进行救治
在专业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应积极配合他们的工作,听从指挥,确保患者得到最佳救治。
协助转运患者至医疗机构,并确保转运途中的安全。
心脏骤停
由于心脏突然停止跳 动,导致全身各器官 严重缺血、缺氧。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 致心肌缺血坏死。
恶性心律失常
如室性心动过速、室 颤等,导致心脏泵血 功能异常。
急性心力衰竭
心脏无法有效泵血, 导致全身器官灌注不 足。
肺栓塞
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 随血液循环进入肺部, 阻塞肺动脉。
症状表现
能。
演练方式
组织模拟演练、桌面演练或实地演 练,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演练 方式。
演练周期
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演练,确保员 工在实际操作中能够熟练运用所学 知识。
提高员工应急处理能力
培训和演练效果评估
通过评估员工的掌握程度和实际操作 能力,对培训和演练效果进行评估, 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
提供专业指导
05 培训和演练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突发性猝死的常见原因和症状 • 应急预案的重要性 • 应急预案流程 • 培训和演练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确保在面对突发性猝死情况时, 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理 ,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背景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突发 性猝死事件呈上升趋势,制定相 应的应急预案及流程至关重要。
联系医疗机构
在进行急救的同时,应保持与医疗机构的有效沟通,确保患 者能够得到及时、专业的救治。
提供患者基本信息、病情状况和现场情况,以便医疗机构提 前做好救治准备。
配合医疗机构进行救治
在专业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应积极配合他们的工作,听从指挥,确保患者得到最佳救治。
协助转运患者至医疗机构,并确保转运途中的安全。
心脏骤停
由于心脏突然停止跳 动,导致全身各器官 严重缺血、缺氧。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 致心肌缺血坏死。
恶性心律失常
如室性心动过速、室 颤等,导致心脏泵血 功能异常。
急性心力衰竭
心脏无法有效泵血, 导致全身器官灌注不 足。
肺栓塞
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 随血液循环进入肺部, 阻塞肺动脉。
症状表现
能。
演练方式
组织模拟演练、桌面演练或实地演 练,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演练 方式。
演练周期
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演练,确保员 工在实际操作中能够熟练运用所学 知识。
提高员工应急处理能力
培训和演练效果评估
通过评估员工的掌握程度和实际操作 能力,对培训和演练效果进行评估, 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
提供专业指导
05 培训和演练
突发猝死事件ppt课件

(四)抑制死 1.概念:指由于身体某些部位受到轻微的, 对正常人不足以构成死亡的刺激或外伤, 通过抑制反射使受害者在数秒或一、二分 钟内心跳停止而死亡、尸体解剖未发现明 确死因者,称抑制死 2.发病机理 (1)颈动脉窦综合征 (2 )体位性低血压 (3)血管减压性昏厥 (4)舌咽神经病变和舌咽性昏厥 (5)排尿性昏厥
3.地点分布 一般猝死发生在医院内91.4%,医院外8.6% 意外性猝死医院内38.4% ,医院外61.5% 4.时间分布、季节 春、冬多见 (五)猝死的法医学鉴定步骤 1.案情调查 2.现场勘验 3.尸体检查
(六)死因分析和结论 1.死因-----引起致命性的疾病或损伤称死因 2.主要死因-----是引起死亡的主要疾病或损伤 3.直接死因------乃系来自主要死因的致命性 病变 4.辅助死因------是在导致死亡的作用中仅起 到辅助作用 5.死亡机制-------为死因所引起的与生命活动 不相适应的生理、生化等方面的紊乱
3.法医学鉴定 (1)全面详细的病理检查 (2)死亡与刺激有明显因果关系
休克死与抑制死的区别 休克 抑制死 性质 缺氧、无紧张力 生命器官活动停止 及血管扩张 原因 严重损伤、 轻微损伤 广泛破坏及出血 机理 循环缺陷 抑制反射 发展过程 进行性 即时死 临床表现 特征性 非特征性 尸体改变 有病理诊断标准 无 诊断 临床及病理改变 排除任何病理原因
猝死案例经法医学检查,可能有四种结论 (1)急死死因明确,存在器质性病变 (2)无明显器质性病变、功能障碍致死 (3)自然性疾病和中毒同时存在 (4)自然性疾病和机械性损伤或窒息同 时并存
二、引起猝死的常见疾病 (一)心血管系统疾病 1.冠心病 2.炎症:细菌性感染、风湿性动脉炎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心肌炎 3.栓塞 4.动脉瘤 5.高血压 6.心肌病 (1)肥厚性心肌病 (2)侵犯心肌疾病 (3)在心室发育不全 7.心瓣膜病 (1)二尖瓣脱垂(2)主动脉狭窄 (3)二尖瓣狭窄 8.传导系统病变 9.脂肪心
突发性猝死的应急预案及流程PPT课件

开胸心脏按压比胸外按压有更高的 器官血供,复苏效果比胸外按压更好, 在手术室条件下,如果胸外按压效果不 佳,应争取及早行胸内按压、胸内除颤。
8/11/2019
开胸心脏按压术的指征
胸部穿透伤引起的心跳骤停 体温过低,肺栓塞或心包填塞 胸廓畸形,体外CPR无效 穿透性腹部损伤,病情恶化并发生心跳骤停 开胸状态下心跳停止 存在二尖瓣狭窄或梗阻(如粘液瘤脱落)只
8/11/2019
药物治疗 肾上腺素 心脏复苏时最常使用、最有效的药物。一旦心跳骤停,
遵医嘱应立即静脉注射肾上腺素0.5~1mg,每3~5分钟重复一次。 必要时可考虑大剂量(5mg)静脉注射 血管加压素 早期0.4 u /kg(最佳剂量);晚期0.8 u /kg(大剂量) 碳酸氢钠 是否应用碳酸氢钠根据动脉血气结果而定 胺碘酮 成人一次静推150mg/10min,后按1mg/min持续静滴6小时, 再减至0.5mg/min,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2g 去甲肾上腺素 起始剂量为0.5~1.0ug/min 异丙肾上腺素 0.007 ~0.014μg/kg/min 阿托品 0.5~1mg 利多卡因 初始剂量为静注1.0~1.5mg/kg,总剂量不超过3mg/kg 纳洛酮 成人静注0.4mg/次,新生儿为0.02mg/次 钠氢离子交换抑制剂(NHE-I)Cariporid: 心室纤颤时钠氢离子交换所 致细胞内钙离子超载可能是一个重要原因
.
病因
5.哮喘
哮喘 病人在某些刺激物的侵袭下,突发呼吸道强力收缩,进而不 幸丧命。
6.过敏
青霉素、普鲁卡因易引起药物过敏。造成病人过敏性休克死亡。
7.猝死症候群
此病多见于年轻人(17~40岁),死前各项检查均正常。原因可 能与钠离子通道代谢异常有关。
8/11/2019
开胸心脏按压术的指征
胸部穿透伤引起的心跳骤停 体温过低,肺栓塞或心包填塞 胸廓畸形,体外CPR无效 穿透性腹部损伤,病情恶化并发生心跳骤停 开胸状态下心跳停止 存在二尖瓣狭窄或梗阻(如粘液瘤脱落)只
8/11/2019
药物治疗 肾上腺素 心脏复苏时最常使用、最有效的药物。一旦心跳骤停,
遵医嘱应立即静脉注射肾上腺素0.5~1mg,每3~5分钟重复一次。 必要时可考虑大剂量(5mg)静脉注射 血管加压素 早期0.4 u /kg(最佳剂量);晚期0.8 u /kg(大剂量) 碳酸氢钠 是否应用碳酸氢钠根据动脉血气结果而定 胺碘酮 成人一次静推150mg/10min,后按1mg/min持续静滴6小时, 再减至0.5mg/min,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2g 去甲肾上腺素 起始剂量为0.5~1.0ug/min 异丙肾上腺素 0.007 ~0.014μg/kg/min 阿托品 0.5~1mg 利多卡因 初始剂量为静注1.0~1.5mg/kg,总剂量不超过3mg/kg 纳洛酮 成人静注0.4mg/次,新生儿为0.02mg/次 钠氢离子交换抑制剂(NHE-I)Cariporid: 心室纤颤时钠氢离子交换所 致细胞内钙离子超载可能是一个重要原因
.
病因
5.哮喘
哮喘 病人在某些刺激物的侵袭下,突发呼吸道强力收缩,进而不 幸丧命。
6.过敏
青霉素、普鲁卡因易引起药物过敏。造成病人过敏性休克死亡。
7.猝死症候群
此病多见于年轻人(17~40岁),死前各项检查均正常。原因可 能与钠离子通道代谢异常有关。
猝死的识别与处置ppt课件

26
脉搏检查
触摸颈动脉搏动 颈动脉位置: 气管
与颈部胸锁乳突肌之 间的沟内。 方法:一手食指和中 指并拢,置于患者气 管正中部位,男性可 先触及喉结然后向一 旁滑移约2-3cm,至 胸锁乳突肌内侧缘凹 陷处。
27
步骤一 步骤二 步骤三
识别SCA立即启动 急救反应系统 拔打急救电话
28
步骤一 步骤二 步骤三
心脏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 是指由 于心脏原因引起、以急性症状开始一小时内、骤 然丧失意识为前提的、无法预料的自然死亡。
4
关系
心跳呼吸骤停:是指循环、呼吸突然完全停止的 临床上最为紧急的危险状态。
猝死:心肺复苏是对心跳呼吸骤停所采取的急救 措施,倘若抢救无效、则可称为猝死。
11 2.8
吸毒
4 1.0
心肌桥
11 2.8 脑血管破裂 3 0.8
主动脉瓣狭窄
10 2.6
Maron B J, N Engl J Med 2003;13149:1064
其他
10 2.6
心脏性猝死—全球性的挑战
冠状动脉异常: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心肌异常:
心肌病(扩张型、肥厚型)是致室性心律失常 和猝死的另一重要疾病。
抗心律失常药
45
用于心脏骤停的药物
血管加压药:
肾上腺素:α肾上腺素能效应能提高CPP和脑灌注
5min
压1mg+0.9NS10ml 快速静脉注射 每3-
46
用于心脏骤停的药物
抗心律失常药: ◆胺 碘 酮:抗心律失常药,影响钠、钾、钙通道,
阻断α和β肾上腺素能特性 对除颤、CPR和血管加压素无反应的VF 或无脉VT患者首剂300mg iv/io,后 150mg iv/io
脉搏检查
触摸颈动脉搏动 颈动脉位置: 气管
与颈部胸锁乳突肌之 间的沟内。 方法:一手食指和中 指并拢,置于患者气 管正中部位,男性可 先触及喉结然后向一 旁滑移约2-3cm,至 胸锁乳突肌内侧缘凹 陷处。
27
步骤一 步骤二 步骤三
识别SCA立即启动 急救反应系统 拔打急救电话
28
步骤一 步骤二 步骤三
心脏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 是指由 于心脏原因引起、以急性症状开始一小时内、骤 然丧失意识为前提的、无法预料的自然死亡。
4
关系
心跳呼吸骤停:是指循环、呼吸突然完全停止的 临床上最为紧急的危险状态。
猝死:心肺复苏是对心跳呼吸骤停所采取的急救 措施,倘若抢救无效、则可称为猝死。
11 2.8
吸毒
4 1.0
心肌桥
11 2.8 脑血管破裂 3 0.8
主动脉瓣狭窄
10 2.6
Maron B J, N Engl J Med 2003;13149:1064
其他
10 2.6
心脏性猝死—全球性的挑战
冠状动脉异常: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心肌异常:
心肌病(扩张型、肥厚型)是致室性心律失常 和猝死的另一重要疾病。
抗心律失常药
45
用于心脏骤停的药物
血管加压药:
肾上腺素:α肾上腺素能效应能提高CPP和脑灌注
5min
压1mg+0.9NS10ml 快速静脉注射 每3-
46
用于心脏骤停的药物
抗心律失常药: ◆胺 碘 酮:抗心律失常药,影响钠、钾、钙通道,
阻断α和β肾上腺素能特性 对除颤、CPR和血管加压素无反应的VF 或无脉VT患者首剂300mg iv/io,后 150mg iv/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