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应急演练方案
猝死病人应急预案演练

一、演练背景为提高我院医护人员对猝死病人的应急救治能力,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开展救治工作,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我院特组织本次猝死病人应急预案演练。
二、演练目的1. 提高医护人员对猝死病人的快速识别和应急处置能力;2. 优化猝死病人救治流程,确保救治工作有序、高效;3. 强化医护人员之间的协同配合,提高团队协作能力;4. 发现并改进救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救治成功率。
三、演练内容1. 情景设定:患者突发猝死,医护人员在第一时间进行救治。
2. 演练流程:(1)发现患者猝死:护士在巡视病房时发现患者意识丧失,立即呼叫医生。
(2)医生到场:医生迅速到达现场,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确认患者心跳呼吸骤停。
(3)启动应急预案:医生立即启动猝死病人应急预案,组织医护人员进行抢救。
(4)抢救措施:进行心肺复苏、开通气道、建立静脉通路、给予药物治疗等。
(5)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6)转运患者: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及时将患者转运至相应科室。
3. 演练评估:(1)抢救流程是否规范、有序;(2)医护人员之间的配合是否默契;(3)抢救措施是否到位;(4)患者病情变化时的处理是否得当。
四、演练时间及地点1. 时间:2022年X月X日;2. 地点:我院急诊科、病房等相关科室。
五、参演人员1. 演练组织者:急诊科主任;2. 演练指挥:急诊科医生;3. 演练参演人员:急诊科、病房等相关科室医护人员。
六、演练总结1. 演练结束后,组织者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2. 演练参演人员对自身在演练中的表现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3. 对演练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确保救治工作更加高效、有序;4. 定期开展类似演练,不断提高医护人员对猝死病人的应急救治能力。
通过本次猝死病人应急预案演练,进一步提高了我院医护人员对猝死病人的应急救治能力,为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
猝死应急预案演练

一、背景猝死是一种突发性的心脏骤停,发病急、进展快、死亡率高。
为提高我院医护人员对猝死的应急处理能力,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演练目的1. 提高医护人员对猝死的认识,熟悉猝死的临床表现和救治流程。
2. 增强医护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准确地进行抢救。
3. 优化猝死救治流程,提高救治成功率。
三、演练组织1. 成立应急演练领导小组,负责演练的组织实施和协调。
2. 演练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
四、演练内容1. 猝死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
2. 猝死患者的急救流程和操作要点。
3. 猝死患者的护理要点和注意事项。
4. 各科室之间的协作配合。
五、演练步骤1. 准备阶段(1)成立应急演练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职责。
(2)制定演练方案,包括演练时间、地点、内容、流程等。
(3)组织参演人员培训,确保熟悉演练内容和操作流程。
(4)准备演练所需的物资设备,如心肺复苏器、除颤仪、急救药物等。
2. 实施阶段(1)模拟场景:医护人员发现患者突发猝死,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现场救治: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除颤等急救措施。
(3)转运患者:将患者迅速转运至抢救室。
(4)抢救室救治:对患者进行进一步的救治,如心电监护、药物治疗等。
(5)各科室协作:检验各科室之间的协作配合能力。
3. 总结阶段(1)演练结束后,组织参演人员进行总结和讨论。
(2)对演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整改。
(3)完善应急预案,提高救治成功率。
六、演练评估1. 演练效果评估:根据演练过程中的表现,评估参演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救治流程的熟练程度等。
2. 演练改进:针对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完善应急预案。
七、应急预案1. 发现患者突发猝死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立即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同时呼叫其他医护人员。
3.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
4. 迅速对患者进行除颤,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院内猝死应急预案演练

为了提高我院医护人员对院内猝死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患者生命安全,降低猝死发生率,我院特制定并实施院内猝死应急预案演练。
二、演练时间2023年10月26日三、演练地点我院急诊科四、演练组织1. 演练总指挥:院长2. 演练副总指挥:副院长3. 演练组:急诊科、内科、外科、护理部、医务科、保卫科等部门五、演练内容1. 患者突发猝死,医护人员现场抢救;2. 抢救过程中各部门的协调与配合;3. 抢救成功后的后续处理。
六、演练流程1. 患者突发猝死,急诊科医护人员发现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2. 患者意识丧失,心跳呼吸骤停,医护人员立即进行心肺复苏;3. 患者情况危急,立即通知相关科室,请求支援;4. 相关科室医护人员迅速到达现场,配合急诊科进行抢救;5. 保卫科人员负责现场秩序维护,确保抢救工作顺利进行;6. 护理部负责患者家属安抚,提供心理支持;7. 医务科负责协调各部门工作,确保抢救工作高效进行;8. 演练结束后,各部门负责人对演练进行总结,查找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1. 演练过程中各部门的响应速度和协作能力;2. 医护人员对应急预案的掌握程度;3. 演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八、演练总结1. 通过本次演练,提高了医护人员对院内猝死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2. 加强了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确保抢救工作高效进行;3. 查找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
九、演练效果1. 提高了我院医护人员对猝死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2. 保障了患者生命安全,降低了猝死发生率;3. 加强了院内各部门之间的协作,提高了整体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通过本次院内猝死应急预案演练,我们将不断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我院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高效的医疗服务。
猝死应急预案演练(共3篇)

猝死应急预案演练(共3篇)第1篇:猝死的应急预案演练脚本.消化内科心肺复苏应急预案演练脚本指挥:科主任、护士长观摩人员:消化内科全体医护人员、保洁员。
模拟场景:一名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突然晕厥。
演练人员:医生1名,护士2名场景一:23床患者起床如厕时突然晕厥,随后解暗红色血便500ml。
家属疾呼“来人啊,大夫、护士快来啊”,同时家属及周边群众将患者抬至床上。
场景二:护士甲立即赶到患者身旁,发现其大汗淋漓,呼吸急促,一边按压“人中”后,一边呼叫患者,并让其家属呼叫其他医务人员。
摆患者体位:“V”形,头偏向一侧,去除口腔内积血,保持呼吸道通畅。
场景三:1、医生甲推抢救车、护士乙携监护仪立即赶至病人身旁,医生甲判断患者突发“消化道大出血,合并失血性休克”。
2、护士乙连接监护仪,提示:心率120次/分,呼吸28次/分,血压60/30mmHg。
建立第一条静脉通道,抽血急查“血常规、凝血常规、输血五项(乙肝抗原、艾滋病抗体、梅毒特异抗体、ABO+RH 血型、交叉配血)”,快速补“林格氏液500ml”。
3、护士甲给予患者吸氧;开放第二条静脉通道,快速补液“葡萄糖氯化钠500ml”。
4、医生甲下口头医嘱:“生理盐水10ml+奥曲肽粉针0.1mg,静推”,“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00ml+奥曲肽粉针0.6mg,持续静脉,注意控制滴速”。
护士甲复述医生甲口头医嘱,并执行。
5、医生甲下口头医嘱:“血凝酶粉针,静推1支,肌注1支”,“输红细胞2单位”。
医生甲开输血申请单,签输血协议书。
护士乙复述医生甲口头医嘱,并执行。
场景四:患者意识逐渐恢复,心率降至90次/分,血压升至95/55mmHg。
1分钟后患者突然再次出现意识丧失,心电监护示无心电活动,医生甲评估患者:大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考虑呼吸心跳骤停。
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
同时记录抢救开始时间。
场景三:护士甲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开通气道,呼吸气囊辅助人工呼吸。
医生甲分析监护仪心电图,认为无除颤指征,下口头医嘱:“肾上腺素1mg,iv”。
猝死抢救应急预案演练

为了提高应对猝死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医护人员对猝死抢救流程的熟练度,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抢救,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演练方案。
二、演练背景某医院在正常诊疗过程中,发现一名患者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心音消失、大动脉搏动消失等症状,疑似发生猝死。
医院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行抢救演练。
三、演练时间2023年10月26日四、演练地点医院急诊科抢救室五、参演人员1. 医院领导2. 急诊科医护人员3. 心脏内科医护人员4. 手术室医护人员5. 保卫科、后勤保障部门人员6. 演练观摩人员六、演练内容1. 猝死事件的发现与报告2. 应急预案的启动3. 现场抢救流程4. 通讯与协调5. 抢救后的后续处理(一)猝死事件的发现与报告1. 患者在就诊过程中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心音消失、大动脉搏动消失等症状。
2. 当班医护人员立即呼叫同事,并报告急诊科主任。
3. 急诊科主任接到报告后,立即通知医院领导。
(二)应急预案的启动1. 医院领导接到报告后,立即宣布启动猝死抢救应急预案。
2. 急诊科主任组织抢救小组,包括心脏内科、手术室、保卫科、后勤保障部门人员。
3. 抢救小组迅速到达现场,进行抢救。
(三)现场抢救流程1. 抢救小组到达现场后,立即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CPR)。
2. 同时,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确认心脏骤停。
3. 抢救小组使用除颤器对患者进行除颤。
4. 抢救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5. 如患者出现自主呼吸和心跳,立即将患者送往监护室进行观察。
6. 如患者抢救无效,立即启动尸体处理程序。
(四)通讯与协调1. 急诊科主任负责整个抢救过程的指挥协调。
2. 抢救小组内部保持通讯畅通,确保抢救流程顺利进行。
3. 与医院其他科室保持密切联系,确保抢救所需的药品、设备等及时到位。
(五)抢救后的后续处理1. 抢救结束后,对抢救过程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2. 对参与抢救的医护人员进行表彰,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猝死的应急预案演练

一、演练目的为了提高我单位应对猝死事件的能力,确保在突发事件中迅速、有序、高效地开展救援工作,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演练。
二、演练背景某日,我单位员工小李在办公室突然感到头晕、胸闷,随后晕倒在地。
同事发现后,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启动应急预案。
三、演练组织1. 演练总指挥:单位领导2. 演练副总指挥:单位相关部门负责人3. 演练组成员:各部门员工四、演练内容1. 发现猝死事件(1)小李同事发现小李晕倒在地,立即呼叫其他同事。
(2)其他同事迅速赶到现场,确认小李意识丧失。
2. 启动应急预案(1)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告知小李的姓名、年龄、症状、所在位置等信息。
(2)启动应急预案,各部门负责人迅速到位。
3. 开展现场救援(1)现场救援组:负责现场警戒、疏散人员、维持秩序。
(2)心肺复苏组:负责对小李进行心肺复苏,同时等待急救人员到来。
4. 救护车到达现场(1)急救人员迅速对小李进行现场急救。
(2)将小李抬上救护车,送往医院。
5. 演练总结(1)各部门负责人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查找不足。
(2)单位领导对演练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措施。
五、演练要求1. 演练过程中,各部门要密切配合,确保演练顺利进行。
2. 演练组成员要熟悉应急预案,掌握救援技能。
3. 演练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4. 演练结束后,各部门要按照要求进行总结,完善应急预案。
六、演练时间2022年x月x日七、演练地点我单位办公区域八、演练预期效果通过本次演练,提高我单位应对猝死事件的能力,确保在突发事件中能够迅速、有序、高效地开展救援工作,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
同时,提高员工的应急救援意识和技能,为今后类似事件的应对提供有力保障。
猝死应急预案演练

一、演练目的为提高医护人员面对突发猝死时的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医护人员的团队合作,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特开展本次猝死应急预案演练。
二、演练时间2023年3月15日三、演练地点XX医院急诊科四、演练内容1. 患者突发猝死,医护人员迅速进行现场抢救。
2. 确认患者心跳呼吸骤停,启动应急预案。
3. 进行心肺复苏、除颤、建立静脉通路等抢救措施。
4. 患者病情稳定后,进行后续治疗和护理。
五、参演人员1. 演练组:由急诊科主任、护士长、医师、护士等组成。
2. 观摩组:由医院其他科室医护人员、院领导等组成。
六、演练流程1. 患者突发猝死:模拟患者在急诊科就诊时突发猝死,医护人员迅速发现并进行现场抢救。
2. 启动应急预案:确认患者心跳呼吸骤停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相关人员参与抢救。
3. 进行抢救:医师进行心肺复苏,护士协助建立静脉通路、除颤等抢救措施。
4. 病情观察:患者病情稳定后,医护人员进行病情观察,并进行后续治疗和护理。
5. 总结评估:演练结束后,参演人员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评估,找出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
七、演练要求1. 参演人员要熟悉应急预案内容,确保抢救流程的顺利进行。
2. 演练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密切配合,确保抢救措施的实施。
3. 观摩组要认真观摩,学习急救技能,提高自身应急处置能力。
4. 演练结束后,要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评估,提出改进措施,提高急诊科应急处置能力。
八、预期效果1. 提高医护人员面对突发猝死时的应急处置能力。
2. 加强医护人员的团队合作,提高抢救成功率。
3. 提高医院整体急救水平,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4. 为医院其他科室提供急救技能培训,提高全院急救能力。
通过本次猝死应急预案演练,我们将不断提高医护人员面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猝死应急预案演练详细版

一、背景猝死是指由于心脏原因突然发生死亡,通常发生在心脏病的患者中,但也可能发生在健康人群。
为提高我单位对猝死事件的应对能力,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演练目的1. 提高员工对猝死事件的识别和应对能力。
2. 增强各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提高应急处置效率。
3. 检验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三、演练时间2023年X月X日四、演练地点我单位办公大楼五、参演人员1. 演练指挥小组:由单位负责人担任组长,各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
2. 应急处置小组:由医务室、保安、行政等部门人员组成。
3. 观摩学习小组:由各部门员工组成。
六、演练流程(一)应急响应阶段1. 发现情况:某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突然晕倒,同事发现后立即呼叫保安。
2. 保安接到呼叫后,立即赶到现场,初步判断为猝死。
3. 保安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报告演练指挥小组。
4. 演练指挥小组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应急处置小组。
(二)现场处置阶段1. 医务室人员迅速携带急救设备赶到现场,对晕倒员工进行初步检查和急救。
2. 保安人员维持现场秩序,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3. 行政部门人员立即通知家属,并做好家属接待工作。
(三)救治转运阶段1. 医务室人员根据晕倒员工的情况,判断是否需要紧急救治。
2. 如需紧急救治,保安人员协助医务室人员将晕倒员工送往最近的医院。
3. 行政部门人员继续维持现场秩序,确保演练顺利进行。
(四)演练总结阶段1. 演练结束后,演练指挥小组组织参演人员召开总结会议。
2. 各部门负责人汇报演练过程中的发现和问题。
3. 演练指挥小组对演练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
七、演练评估1. 评估参演人员对猝死事件的应对能力。
2. 评估各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程度。
3. 评估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八、改进措施1. 针对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修改和完善应急预案。
2. 加强员工急救知识培训,提高员工应对猝死事件的能力。
3. 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猝死病人抢救应急演练方案
一、演练目的:
1、考核护士对猝死患者抢救流程掌握程度及应变能力。
2、考核护士对各种抢救技能和抢救设备掌握程度。
二、组织领导:刘璐
总指挥:温玉枚
成员:神经内科部分人员
三、演练内容:
1、医护人员的协调组织能力。
2、护理人员掌握猝死病人的救治原则、流程,操作练熟练程度。
3、各人员之间配合协调能力。
四、场地
神经内科病房
五、演练形式及时间
演练时间:2015年9月19日16:30。
演练内容:
加30床,陈好,男,50岁,住院号:123456 诊断脑干梗塞,患者因“头晕、右侧肢体乏力5小时”入院。
入院时神志清,血压178/110mmHg,心率86次/分,呼吸26次/分。
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史、冠心病史。
入院后给予告病重,嘱患者卧床休息,补液治疗,监测瞳孔、神志、生命体征情况。
患者突然抽搐,然后呼之不应,脸色转为苍白,家属立即呼叫护士。
护士进入病房,查看患者,判断患者神志、呼吸、脉搏,立即组织人员抢救。
六、演练步骤:
办公室护士:接听铃声,通知医生及护士,床边查看病人,并记录。
A护士(高年资护士、头位护士):管理病人呼吸道,吸氧、开放气道、吸痰、球囊通气(人工呼吸)、协助医生气管插管、上呼吸机、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B护士(侧位护士):管理患者循环系统,建立静脉通道,胸外按压、心电监护、执行口头医嘱,用药。
C护士(较低年资护士):记录患者信息、病情资料,处理医嘱并转抄医嘱,临时、口头医嘱,抢救联络工作。
抢救结束及时整理,完成各项记录。
D医生:听体查患者,查看患者瞳孔、听诊心肺,根据病情下达医嘱、气管插管、胸外按压、上呼吸机。
E护士:负责观察演练进展情况并予以记录汇总,形成书面《情况报告》。
F护士:负责现场拍照,录像及宣传工作。
护士长:现场考核救护流程,护理人员的基本操作。
情节:
地点:神经内科加30床时间:16:00
家属:患者突然抽动了一下,即呼之不应,脸色转为苍白,即匆忙按铃并大声呼叫护士。
办公室护士:接听铃声,立即通知医生及护士,赶到床旁
护士A:立即赶到床旁,协助患者取去枕平卧,开放气道,吸氧。
胸外按压一轮回
护士B: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
护士C:测量生命体征,记录患者病情及用药情况。
患者呈昏迷状,Spo2 78%,呼吸浅慢,心率、血压测不出.
D医生:立即肾上腺素1mg静脉注射,听心肺,胸外按压。
护士B:与C核对后执行1mg肾上腺素静脉注射。
D医生:NS250+多巴胺100mg静滴,0.9%氯化钠500ml另开液路静脉滴注
护士A:与C核对后执行NS250+多巴胺100mg静滴,0.9%氯化钠500ml另开液路静脉滴注。
护士C:测量生命体Spo2 65%,Bp 65/40mmhg,呼吸没有.
D医生:准备气管插管
护士C:给护士A传递气管插管用物
护士A:协助医生气管插管,吸痰,
D医生:插管成功,牙垫胶布固定气管插管
护士D:连接呼吸囊
护士A:呼吸球囊辅助通气
护士B:持续胸外按压
C护士:持续监测生命体征。
Spo2 94%,Bp 90/60mmhg,HR90次/分。
时间:17:30患者神志,逐渐转清,血氧饱和度95%以上,Bp100/70mmhg,心率:96次/分、,一般情况良好,抢救成功。
护士A整理床单及清理抢救用物
护士B安慰患者和家属,给患者提供心理护理服务。
护士C:6h内如实准确记录抢救过程。
E和F护士做好资料整理工作
演练顺利结束,科主任和护士长进行评估。
七、演练要求:
护理人员高度重视应急处置演练工作,将演练与医、技和护理人员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增强各方面工作的衔接能力,提高应对处置水平,统一指挥,分工协作,切实提高我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的实战能力。
附:猝死抢救的应急预案
猝死原因
猝死抢救的流程图
猝死抢救的应急预案
一、猝死抢救的应急抢救措施
1值班人员应严格遵守医院及科室各项规章制度,坚守岗位,定时巡视患者,尤其对新患者、重患者应按要求巡视,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尽快采取抢救措施。
2急救物品做到“四固定”,班班清点,同时检查急救物品性能,完好率达到100% ,急用时可随时投入使用。
3 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流程,常用急救仪器性能、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4发现患者在病房内猝死,应迅速做出准确判断,第一发现者不要离
开患者,应立即进行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同时请旁边的患者或家属帮助呼叫其他医务人员。
5增援人员到达后,立即根据患者情况,依据心肺复苏抢救程序配合医生采取各项抢救措施。
6抢救中应注意心、肺、脑复苏,开放静脉通路,必要时开放两条静脉通路。
7发现患者在走廊、厕所、检查科室等病房以外的环境发生猝死,迅速做出正确判断后,立即就地抢救,行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同时请旁边的患者或家属帮助呼叫其他医务人员,或急诊人员。
8其他医务人员到达后,按心肺复苏抢救流程迅速采取心肺复苏,及时将患者搬至病床上,搬运过程中不可间断抢救。
9在抢救中,应注意随时清理环境,合理安排呼吸机、除颤仪、急救车等各种仪器的摆放位置,腾出空间,利于抢救。
10参加抢救的各位人员应注意互相密切配合,有条不紊,严格查对,及时做好各项记录,并认真做好与家属的沟通、安慰等心理护理工作。
11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在抢救结束后 6h内,据实、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
12抢救无效死亡,协助家属将尸体运走,向医务处或总值班汇报抢救过程结果;在抢救过程中,要注意对同室患者进行安慰。
二、猝死抢救的应急抢救处理程序
发生猝死—迅速判断—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呼叫人员帮忙抢救——胸外按压呼吸囊辅助呼吸五个轮回—建立静脉输液通路—遵医嘱给予强心、升压药物—协助医生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密切观
察病情变化—做好护理记录,并记录抢救过程—做好家属的安慰和解释工作
猝死原因
病因分类
(一)心脏疾病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2、急性心肌炎。
3、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克山病。
4、特发性肥厚性主动脉瓣下狭窄。
5、主动脉瓣狭窄。
6、肺动脉瓣狭窄及法洛四联症。
7、急性心脏填塞症,如心包积血、心脏破裂。
8、心房新液瘤、球瓣样血栓。
9、二尖瓣脱垂。
10、特发性 QT间期延长综合征伴有/X先天性耳聋。
11、心室预激综合征并发心房纤颤。
12、梅毒性心脏病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13、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Ay6m病人。
(二)大血管病变 1、肺动脉栓塞。
2、主动脉瘤破裂。
3、主动脉夹层瘤。
4、冠状动脉瘤或动静脉瘦破裂。
5、颅内出血(高血压脑出血、颅内动脉瘤或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人。
6、第三脑室胶样囊肿。
7、宫外孕破裂、自发性脾破裂引起内出血、消化道大出血如食管静脉曲张破裂、溃疡病出血等。
(三)呼吸道疾病 1、呼吸道吸人异物、喉头痉挛等。
2、哮喘持续状态。
3、急性呼吸麻痹,多发性神经根炎,脊髓灰白质炎等。
(四)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1、低血钾。
2、高血钾。
3、低血镁。
4、高血钙。
5、低血钙。
6、严重酸中毒。
(五)药物过敏、中毒 1、抗心律失常药物中毒:洋地黄、奎尼丁、普鲁卡因酚胺、普索洛尔、维拉帕米等。
2、抗寄生虫药物中毒:酒石酸锑钾、吐根素、氯化奎宁、灭虫宁等。
3、中药中毒:一支蒿、乌头类
药物。
4、对青、链霉素及血清制剂的过敏。
(六)麻醉与手术意外 1、麻醉管理不善,呼吸道分泌过多。
2、硬膜外麻醉药物误人蛛网膜下腔。
3、全麻剂量过大、肌肉松弛剂使用不当。
局麻意外、低温麻醉时温度过低等。
4、心脏、腹部手术操作。
(七)诊断性操作或治疗引起的意外 1、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支气管造影、支气管镜检查。
2、胃镜检查。
3、胸膜、心包穿刺。
4、压迫颈动脉窦。
5、心导管检查、心血管造影、脑血管造影等。
6、起搏器按置与故障。
7、输注大量冷存血。
(八)其他急性胰腺炎、原因不明性等。
猝死表现
心音消失;脉搏扪不到,血压测不出;意识突然丧失或伴有短阵抽搐。
抽搐为全身性,多发生于心脏停搏后10s内,可伴眼球偏斜;呼吸断续,呈叹息样呼吸,以后即停止:发生于心脏停搏后20—30s内;昏迷,多发生于心脏停博后30s后。
瞳孔散大、在心跳停止后30—60s
出现。
猝死抢救流程图
发现患者猝死(看时间)
迅速做出判断
呼叫人员来帮忙(发现者不能离开)
心肺复苏
医务人员携抢救用物仪器到来
吸氧、心电监测、监测生命体征、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吸痰
按医嘱用药(不间断胸外按压)协助医生气管插管
连接呼吸机
病人抢救成功或死亡
做好家人的解释和安抚工作
做好护理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