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气发酵过程中产甲烷菌快速计数方法的研究

合集下载

产甲烷菌的研究进展

产甲烷菌的研究进展

产甲烷菌的研究进展XXX生物工程一班生命科学学院xxx大学150080摘要:甲烷菌是一个古老的原生菌。

随亨格特(Hungate)无氧分离技术发展以来,人们对甲烷菌的研究逐渐深入。

从产甲烷菌生存环境分离、筛选出新的产甲烷菌种。

20世纪90年代对甲烷菌的探讨、研究比较多,近10年的研究比较少。

简述了产甲烷菌的发展历史及分类。

产甲烷菌是重要的环境微生物,是古细菌的一种,在自然界的破素循环中起重要作用。

迄今已有种产甲烷菌基因组测序完成。

基因组信息使人们对产甲烷菌的细胞结构、进化、代谢及环境适应性有了更深的理解。

关键词:微生物,产甲烷菌,分类。

Research progress of methanogenic bacteriaZhengzongqiaoThe first class of Biotechnology,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Harbin,150080Abstract: methanogens is an ancient native bacteria. With the Since Heng Gete (Hungate) anaerobic separ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people gradually in-depth study of methanogens. Living environment separated from the methane-producing bacteria filter out new methane-producing bacteria. Of methanogens in the 1990s, research more, nearly 10 years of study is relatively small. The brief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ethanogenic bacteria and classification. Methane-producing bacteria is an important environmental microorganisms, is a kind of archaebacteria,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hormone cycle of the nature of the broken. So far has been a kind of methane-producing bacteria genome sequencing is completed. Genomic information to make The Methanogens the cell structure, evolution, hav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metabolic and environmental adaptability.Keywords: microorganisms, methane-producing bacteria。

一株低温产甲烷菌的分离和鉴定

一株低温产甲烷菌的分离和鉴定
菌株 LN-c1 生长温度 4 ~ 45 ℃ ,最 适 15 ~ 20 ℃ ,生长 pH 6. 0 ~ 8. 5,最适 pH 7. 0 ~ 7. 5,盐 离子浓度小于 1% ,最适 0. 5% ~ 0. 8% ,试验显 示,Ca( OH) 2 对菌株 LN-c1 有刺激作用。 2. 2. 2 生化特征
采用天根细菌基因组提取试剂盒。 1. 6. 2 PCR 反应
使用伯 乐 C1000 型 基 因 扩 增 仪,以 甲 烷 菌 16S 专用引物进行扩增。
ARC-8F: 5’TCCGGTTGATCCTGCC 3’ 1492R: 5’GGCTACCTTGTTACGACTT 3’ PCR 反应 体 系 ( 50 μl) : 10 × 缓 冲 液 5 μl, dNTP 4 μl,引物各 1μl,DNA 1 μl,Taq 酶 0. 5 μl, 补双蒸水至 50 μl。 PCR 反应条件: 95 ℃ 预变性 5 min,94 ℃ 变 性 1 min,60 ℃ 和 55 ℃ 退火 30 s,72 ℃ 延伸 30 s, 30 个循环,72 ℃ 最终延伸 8 min。PCR 反应的产 物直接由大连宝生物公司进行测序。
* 收稿日期: 2012 - 02 - 24 作者简介: 李会( 1976 - ) ,女,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能源微生物和分子生物学。
·26·
辽宁农业科学
2012 年
滤器注入灭过菌的培养瓶)
Biotin 0. 002、Folicacid 0. 002 、Pyridoxine-HCl
0. 01、Riboflavin 0. 005、Thiamine-HCl0. 005、Nia-
A: 基本溶液( 储备液) ( g /L) ( 1) Solution ①: KH2 PO4 27. 2 ( 溶 于 试 剂 瓶 中) ; ( 2) Solution ②: Na2 HPO4 28. 4 ( 溶于试剂瓶 中) ; ( 3) MineralSolution: NH4 Cl 6、NaCl 6 、CaCl2 ·2H20 0. 2、MgCl2 ·6H2 O 2; ( 4) NaHCO3 80 + 半胱氨酸( 每 50 ml 溶液中 加 0. 05 g) ; ( 5) Tracemetal solution: ( 配成浓储存液,用无 菌滤器注入灭过菌的培养瓶) H3 BO3 饱 和 液 l ml、FeCl2 · 2H2 O 2、ZnCl2 0. 05、MnCl2 · 4H2 O 0. 5、CuCl2 · 2H2 O 0. 03、 ( NH4) 6 Mo7 O24 ·4H2 O 0. 05、AlCl3 0. 05、CoCl2 · 6H2 O 0. 2、HCl( 浓 ) l ml; ( 6) Vitamin Solution: ( 配成浓储存液,用无菌

2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对厌氧污泥絮凝效果及活性的影响

2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对厌氧污泥絮凝效果及活性的影响
of
Institute of
of Agriculture,Chengdu 610041,
China;2.Key Laboratory of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Rural Renewable Energy,Ministry of Agriculture,
Chengdu
150
1Ⅲ、棚扩k醛障
踮∞∞∞∞舳∞∞∞0
;厂]
原样污泥 离心污泥
ppm时,与100 ppm投加量相比虽然上清液
絮凝污泥 絮凝污泥 (100ppmCPAM)(150ppmCPAM)
8000

图4无外加底物条件下不同污泥累计产气量
7000
176000 苫5000 8 4000
裂3000
2.2.2外加底物条件下投加CPAM对厌氧污泥活
1材料与方法
1.1污泥来源及性质 污泥取自某制药厂废水处理站厌氧罐污泥,采 样后冷藏。污泥性质见表1。
下时,没有表现出PAM的反应毒性,但是出现了间
收稿日期:2014.07-16 项目来源:科技部十二五农村行业专项项目(201303099;201303101)
作者筒介:唐治(1990一),男,硕士,研究方向为生活污泥厌氧消化,E—mail:270600479@qq.tom
鍪’


图2
CPAM投加量对上清液中总茵数和产甲烷菌数的影响
2.1.3
CPAM投加量对上清液COD与絮凝物Ts
的影响
CPAM投加量对厌氧污泥絮凝后上清液中COD
与絮凝物鸭的影响如图3所示。可以看出,随着
CPAM投加量的增加,上清液COD依次减小,而絮 凝物1S逐渐增加。 从图3中可以看出,当CPAM的投加量大于50 ppm后,上清液COD减小不明显;且当CPAM的投 加量大于75 ppm后,絮凝物.IS增加不明显。但实 验中观察到只有当CPAM的投加量达到100 ppm 后,上清液才变澄清。 从图3中还可以看出,当CPAM的投加量达到

沼气发酵菌种

沼气发酵菌种

沼气发酵菌种1. 引言沼气是一种充分利用有机废弃物生产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技术。

在沼气发酵过程中,菌种的选择和管理对于提高沼气产量和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沼气发酵菌种及其特点,以及菌种的选用和管理方法。

2. 常见沼气发酵菌种及特点2.1 产甲烷菌产甲烷菌是沼气发酵中最重要的菌类,能够将有机废弃物中的有机物通过发酵产生甲烷气体。

常见的产甲烷菌包括:•乙酸菌:能将有机废弃物中的乙酸分解产生甲烷,属于厌氧菌类。

乙酸菌对废弃物的酸度更加敏感,适应酸性环境的能力较弱。

•亚乙酸菌:能够将有机废弃物中的亚乙酸分解产生甲烷,属于厌氧菌类。

亚乙酸菌对酸度的适应能力较乙酸菌强,能够在较低的pH值下进行产甲烷过程。

•甲酸菌:能将有机废弃物中的甲酸分解产生甲烷,属于厌氧菌类。

甲酸菌对酸性环境的适应能力相对较弱。

2.2 氢气生成菌氢气生成菌能够将有机物发酵产生氢气,为沼气发酵过程提供反应动力。

常见的氢气生成菌包括:•韦尔德氏菌:主要产生氢气,并能够分解有机废弃物中的蛋白质。

•乙酸菌:除了产生甲烷,乙酸菌还能生成氢气。

3. 菌种选用和管理方法3.1 菌种选用在选择合适的菌种时,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产气量和产气速率:菌种应具有较高的产气量和产气速率,以提高沼气发酵的效果。

•抗干扰能力:菌种应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能够在不利环境下存活和发酵。

•温度适应性:菌种的温度适应范围应与发酵反应的运行温度相匹配。

3.2 菌种管理在菌种管理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酸碱平衡:合理控制发酵过程中的酸碱度,维持适宜的pH值,可以提高菌种的生长和发酵效率。

•营养物质供应:菌种需要有机物和无机盐等营养物质才能正常发酵,需要定期添加适量的营养源。

•温度控制:发酵反应的温度应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既要考虑菌种的适应性,又要保证发酵过程的高效进行。

•氧气排除:发酵过程应进行严格的厌氧处理,避免氧气对产甲烷菌的抑制作用。

4. 结论沼气发酵菌种的选择和管理是提高沼气产量和质量的重要环节。

《中国沼气》2011年(第29卷)总目录

《中国沼气》2011年(第29卷)总目录

猪粪发酵 沼液 中植物激素及喹啉酮类成份分 析……… 霍翠英 , 吴树彪 , 郭建斌 ,等 5— 7 角蛋 白厌氧降解复合菌系构建及其在产 沼气 中的作用 孙颖杰 。 邓 宇 5—1 1 氧化塘深度对猪场厌氧消化液后处理的影响 ………… 温 泉, 李正 山, 良伟 5一l 邓 7 典型生物质能技术 比较分析 …………………………… 吴 进, 闵师界 , 胡启春 , 等 5 2 —1 秸秆厌氧消化预处理技术综述 ………………………… 李淑兰 , 自 , 梅 力 张国治 , 等 5 2 —9
2—3 8
高温厌氧环境 中一株嗜热产 甲烷古菌的分离 鉴定 …… 代莉蓉 。 张文静 ,刘来雁 ,等 5— 3
… … … … … …
招远市蒋家村建设 大型沼气工程 的探索 … 刘丰玲 3— 9 3 庄浪县某生猪养殖有 限公 司大型沼气工程效益分析 及
思考 ………………………… 杨甲锁 ,韩小平 3— 1 4
… … … … … … … … … … … … … …

红 。张衍 林
2—1 9
沼气发酵 过程 中产 甲烷菌快速计数方法的研究 ………
… … … … … … …
韩艳 霄, 林
聪, 侯
锦 ,等
6— 4 2
张云飞 ,曲浩丽 , 李

强, 等
2 2 —4
水合物法储存温室气体 二氧化碳 的可行性分析 ………
… … … … … … …
能源微生物 的研究进展 …………………………………
王林军 ,张学民,张
… … … … … …
东,等 6— 8 2
贺 静, 马诗 淳, 黎 霞, 等 3 3 — 温度对厨 余垃圾和 ^ 粪尿污水混合液的水解酸化 影响……

谈谈户用沼气高效产气发酵菌种核心技术要领

谈谈户用沼气高效产气发酵菌种核心技术要领

谈谈户用沼气高效产气发酵菌种核心技术要领发酵菌种最关键:沼气的产气时一个微生物消化代谢过程,所以参与沼气发酵的微生物(各种分解菌和产甲烷菌)的数量和质量与产气沼气的关系极大。

通常情况是:在原料、发酵温度等条件一致时,参与沼气发酵的微生物越多,质量越好,产气的沼气越多,沼气中的甲烷含量越高,沼气的品质也就越好。

现将其技术要点浅述如下:1.沼气发酵接种物的收集。

用于农村沼气发酵的产甲烷细菌目前只能在自然界采集。

我们把自然界采集的含甲烷菌丰富的活性污泥称作沼气发酵接种物。

一般在两种情况下要投入发酵接种物。

一是新池刚建好填料或旧池彻底大换料时,需要加入发酵接种物,其添加量为投料量的20~30%。

如建一个俄立方米沼气池,启动投料量为5立方米,需装入1.0~1.5立方米的活性污泥作接种物。

在料液和接种物投足后,在活动盖口用长柄粪瓢或其他设施进行搅拌,把接种物与原料混合均匀后再封盖。

二是当投料较多,料液酸化,无法正常发酵时,适当添加接种物,可以很快调节酸碱度(PH值),实现正常发酵。

那么,哪些地方可以收集到接种物呢?它们一般存在于具有丰富有机物,又有一定水层密封覆盖的地方。

比如使用多年的粪池,靠近厨房、厕所的阴沟,屠宰场、食品加工的污水池,还有正常使用的沼气池等处。

活性污泥分布在底部沉淀物和清水层之间,流动性很好。

一般用木棍轻轻搅动就有气泡产生的池、坑、沟等处都有产沼气的活性污泥。

用于沼气池启动投料时使用的活性污泥,最好是用产气正常的沼气池或靠近牛舍的污水沟中的活性污泥。

2.沼气池发酵接种物的人工培养方法。

质量较好的活性污泥是有限的,特别是建新房并同时建沼气池的农户,在附近难以取到大量正常的沼气发酵活性污泥时,可以采用人工培养驯化的办法解决。

沼气发酵活性污泥(又称沼气发酵接种物)的培养方法是:找一个小坑,若没有,可以在沼气池附近挖一个2立方米左右的土坑,作一下简易的防渗漏处理,放入少量的活性污泥或牛粪。

若用牛粪应加水5倍左右调稀,表面用塑料布覆盖。

神秘古菌以“一己之力”产甲烷

神秘古菌以“一己之力”产甲烷

神秘古菌以“一己之力”产甲烷传统原油开采技术,难以驱动地下油藏全部原油的运移,仍旧有过半原油开采不出来。

科学家信任,能在油藏环境中存活的厌氧微生物有望成为人类的帮手。

利用沼气发酵原理,将液态原油降解成气态甲烷,形成油气共采,是科学家探究的一条道路。

12月23日,《自然》在线发表农业农村部沼气科学讨论所(以下简称沼科所)能源微生物创新团队的最新讨论成果。

该团队与深圳高校、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海洋微生物讨论所、中国石化微生物采油重点试验室等单位讨论人员合作,发觉了一种来自油藏的新型产甲烷古菌,可在厌氧环境下直接氧化原油中的长链烷基烃产生甲烷,突破了产甲烷古菌只能利用简洁化合物生长的传统认知,拓展了对产甲烷古菌碳代谢功能的认知。

这一讨论完善了碳素循环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并为枯竭油藏残余原油的生物气化开采——“地下沼气工程”奠定了科学基础。

不能“吃”的石油烃原油的主要成分是由几十个碳链形成的比较简单的碳氢化合物。

早在上世纪末,德国科学家首次在《自然》报道了石油烃可以被厌氧微生物降解转化为甲烷。

但是,这种生物降解过程与传统的沼气发酵类似,需要多种不同类型的细菌和古菌,通过互营代谢来完成。

2023年,加拿大科学家在《自然》报道油藏中也存在类似混合菌群降解原油产甲烷过程。

论文共同通讯、深圳高校教授李猛告知《中国科学报》,互营代谢是指有机质分解降解产生甲烷的时候,需要细菌和产甲烷古菌两种不同类型的微生物通过彼此依靠、互不行分的方式合作。

“在缺氧环境下,有机质被降解产生甲烷的过程俗称沼气发酵。

”论文、沼科所讨论员白丽萍说,过去的观点认为,产甲烷古菌仅能通过乙酸发酵、二氧化碳还原、甲基裂解和氧甲基转化等4条途径产生甲烷。

其所能利用的底物特别简洁,主要是一碳或者二碳化合物。

“以前的教科书告知我们,对于由几十个碳组成的烷烃和烷基烃这种简单有机物,产甲烷古菌是不行能直接‘吃’掉它们的。

之前,也没有微生物直接降解石油烃生成甲烷或者二氧化碳的讨论报道。

沼气发酵菌种

沼气发酵菌种

沼气发酵是一种利用微生物作用将有机废弃物转化为可再生能源的过程。

在沼气发酵过程中,微生物起着关键的作用。

以下是常见的沼气发酵中使用的菌种:
甲烷菌(Methanogens):甲烷菌是沼气发酵的关键微生物,它们能够将有机废弃物中产生的挥发性脂肪酸和醇转化为甲烷气体。

常见的甲烷菌包括属于Archaea域的甲烷原核菌(Methanobacteria)和甲烷球菌(Methanococci)等。

酢酸菌(Acetogens):酢酸菌是一类能够将有机废弃物中的挥发性脂肪酸和醇转化为醋酸等有机酸的微生物。

酢酸是甲烷菌产生甲烷所需的底物之一,酢酸菌的活动为甲烷菌提供了必要的底物。

好氧菌(Aerobic Bacteria):在沼气发酵过程中,初始阶段可能存在一定的好氧条件,此时一些好氧菌会参与有机物的分解。

常见的好氧菌包括腐败菌(Decomposer),它们通过氧化废弃物中的有机物,释放出二氧化碳和水。

此外,沼气发酵过程中可能涉及多种细菌和真菌。

不同类型的有机废弃物和发酵条件可能需要特定的菌种组合。

因此,在具体的沼气发酵项目中,需要根据废弃物类型、发酵条件和需求来选择合适的菌种组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烷含量进行测定,隔半个月测定一次,3个月后
终止对甲烷含量的测定。
烷菌计数结果与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出入。另外,产
甲烷菌的培养耗时较长,通常需要l一3个月才能获
收稿日期:20lO・12-22 项目来源:干法沼气发酵微生物学与工艺学的研究(0032009031) 作者简介:张云飞(1980一)。男,硕士,主要从事环境微生物方面研究。
(下转第40页)
万方数据
中国沼气劬i,l口口魄脚2011,29(2) 人员应避免设计复杂的构筑物和昂贵的机械设备, 尽量设计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处理设施和通用机 械。此外,厌氧消化器应尽量设计钢筑混凝土结构, 以降低防腐维护费用,因为一个高质量的钢筋混凝 土消化器稳定运行1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是完全可 能的M J。否则,系统运行费用高,企业难以负担,即 5.2经济效益分析
fh detecting the number 0f
the
』I知£^口,10舻,l,which
Key
f如ter锄d e鹊ier
the MPN method,阻d the I.e8ults
closer
to
tmth.
words:meth肌ogen;IIlicroscopy counting method;MPN
10
户用沼气发酵液产甲烷茵计数结果 根据MPN计数方法测得l号样中产甲烷菌数
量为9.5×105个・mL~。6号样中产甲烷菌数量
为9.5×106个・mL~。显微计数法测得l号样品 产甲烷菌数量11×105个・mL一,6号样品产甲烷
菌数量10
2.2

106个・mL~。
沼气工程发酵液产甲烷茵计数结果 根据MPN计数方法测得D号样中产甲烷菌数
方法
甲烷菌MPN记数方法【6 J:取1 mL发酵液,加 入9 mL培养基∞’中,逐级稀释到109,每个梯度三 个重复。接种完毕后按照4:1的比例加入H:和 CO:,放人35cC培养箱中进行培养。1个星期后对
数量的方法较常用的为最大可能数法(即MPN计 数法)瞪】。由于人工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的限制,加
之一些不可培养甲烷菌的存在,造成MPN法对产甲
mL样品中加入0.05
mL
3%Na2S溶液,可使样
品中产甲烷菌的荧光保持稳定,保证了计数的正常 进行。其作用原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3显微计数法存在的问题
(1)对表1分析发现:户用沼气池中两样品的
显微计数结果为MPN计数结果的1.05和1.16倍; 显微计数的基础是甲烷菌在特定波长条件下能 发射出蓝绿色荧光。有文献报道少数甲烷菌的荧光
显微计数方法"j:取l mL发酵液,注入9
mL
水中,取少量放于计数甲烷菌的血球计数板”1,于
通讯作者:尹小波,E—mail:xi∞boyin@yall00.cⅢ.cn
万方数据
中国沼气C五i,l口B如g∞2011,29(2)

显微镜紫外光下40倍观察,并进行计数。
2结果与分析
2.1
行的评价。而据文献报道旧1很多甲烷菌是不可培 养的,因此培养以后的结果会低于实际值。所以通 过MPN计数所获的统计结果会比实际悬浮液中甲 烷菌的数目小。 分析两种方法的计数结果发现:显微计数是对 沼液中所有甲烷菌直接观察结果,MPN是通过培养 方法获得的产甲烷菌数量。因此,显微计数结果更 接近真实值,而MPN计数结果比甲烷菌实际数量 少。 加之MPN准备时间以及培养时间都很长,操作 较繁琐,获得最终试验结果需要好几个月的时间,一 些特殊样品(如:低温、高盐样品)需要的时间会更 长。因此显微计数方法比MPN法更简便、快速。 综上所述,显微计数法相比MPN计数法具有诸 多的技术优势,监测结果更接近于真实情况。由于 其具有简便快速的特点,还可以用于厌氧消化系统 运行过程实时监测和动态跟踪。 2.4对荧光消失较快的产甲烷茵计数 笔者在试验中发现:一些发酵不正常的沼气工 程中甲烷菌活性较弱,荧光消失较快,通常情况下还 未及时计数荧光便消失殆尽。解决方法:采用在每
[1]农业部.全国生猪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 [EB/OL].Http://www.ahri.gov.cI∥govpublic,2010一
11一13.
按全市已建成规模养殖场沼气工程25.o万
m3,平均容积产气率0.40 m3・m。3d。(地埋式常温
沼气工程)计算,全市每年可产沼气3650万m3。若 折算为原煤,可每年节约原煤12.O万吨;若用于发 电,按l矗沼气发2 Kwh计,可发电7300万Kwh。
61004l,China;2.N删啦Ag—cllltIII试MechaIlization IDstitIIte of MiIliStry of A鲥砌tIlre,Nanjing 210014,Chi・ ∞;3.En、rir0衄entaI Monito血g Station ofjinIliu,CheIlgdu 610000,Clli衄)
(1)规模养殖场建设规划要有前瞻性,应尽量 远离城市,向远郊和外围发展,注意养殖业与种植业
相结合,配套相应的土地面积,为生态养殖与循环农 业提供基础条件。
(2)成都地区人平均耕地不足l亩,且条块分 割,不成规模,特别是远郊农村劳动力转移较慢,因
此消纳沼肥所需土地能力有限,故把握养殖场的适 度规模很重要。 (3)养殖业受自然与市场双重风险影响,赢利
微薄,投入用于粪污处理的资金有限,沼气工程技术
(上接第25页) [4]林代炎,林新坚,等.产甲烷菌在厌氧消化中的应用 研究进展[J].福建农业学报,2008,23(1):106—110. [5] 张云飞,尹小波,刘翔波.一种细胞计数板[P].中国专 利:200920126697,2010—01—20. [8]
环境效益的有机结合,为可持续的生态环境保护和 农业生产走出了新路。
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2]张克强,高怀友.畜禽养殖业污染物处理与处置[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3]刘京,刘志丹,袁宪正,等.沼气生产及利于一瑞典经 验[J].中国沼气,2008,26(6):38. [4]孙家宾,刘田,杨章荣,等.城镇净化沼气池残渣还田 处理试点研究[J].中国沼气,1999,17(2):36—40. [5]李倩,蔡磊,蔡昌达.3Mw集中式热电联产沼气工程 设计与建设[J].可再生能源,2009,27(1):97—100. [6] 曾邦龙.上海市畜禽粪污治理沼气工程及资源综合利 用[J].中国沼气,2000,18(3):32. [7]邓良伟,陈缓.欧洲沼气工程发展现状[J].中国沼 气,2007,25(3):30.
AbstI。act:Bacteria counting methods g芎n in
of MPN锄d microscopy
were
tested蚰d
comp蒯to detect
were
the
n啪ber of胁£7m,妒
di】瞻rem
s锄pl∞.The
i8
resIllts showed tllat the ceU counting by microscope is feasible thaIl
1.2
关注沼气发酵三个阶段及各阶段中不同微生物的作 用¨以J,发现沼气发酵限速步骤是产甲烷阶段【3J,而
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产甲烷菌,因此产甲烷菌也逐 步成为研究的重点。关于产甲烷菌的研究工作涉及 甲烷菌的代谢、活性及其影响因子等领域¨1。这些
工作仅仅是从定性的角度对产甲烷菌进行研究,而
定量的研究确略显不足。在沼气发酵过程中甲烷菌 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沼气发酵的运行情况, 因此对其数量的研究也相当重要。目前检测甲烷菌
A Research
on
QIIick Co呻ting Method
for
MetII锄ogen/zHANG Yun-feil,QU Hao-Ⅱ2,LI Qian91,DAI
of
Li・
ron∥,DENG Yul,Y卫NⅪao-b01,zHANG Pei-∞nr/(1.Biog弱I舾titute
MiIIistry of AgricIllt盯e,chengdu
沼气是可再生清洁能源,既可替代秸秆、薪柴等 传统生物质能源,也可替代石油、煤炭等商品能源,
是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沼气对增加 优质能源供应、缓解国家能源压力具有重大的现实 意义。 人们在以往有关沼气发酵微生物的研究中重点
得试验结果。 因此,寻找一种简便准确的产甲烷菌定量检测 方法是沼气发酵研究和生产中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之一。本文针对不同类型的沼气发酵样品,进行了 产甲烷菌快速计数方法的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根据发酵主要类型,分别选取4个样品作为研 究对象。l号和6号为户用沼气发酵液样品,D号和 E号为沼气工程发酵液样品。
中国沼气傩i∞日垤∞2011,29(2)
沼气发酵过程中产甲烷菌快速计数方法的研究
张云飞1,曲浩丽2,李
强1。代莉蓉1,邓 宇1,尹小波1,张培松3
(1.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成都610D41;2.农业部南京机械化研究所,南京210014;3.金牛区环境监测站,成都610000)
摘要:文章采用MPN以及显微计数两种方法对不同样品中甲烷菌数目进行检测。试验结果表明:显微计数用于 沼气发酵过程中的甲烷菌检测是可行的。该法比MPN计数更加快速简便,结果也更接近真实情况。 关键词:甲烷菌;显微计数;MPN计数 中图分类号:s21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一1166(2011)02—0024一03
而在大中型沼气工程中两样品显微计数结果为 MPN计数结果的1.84和1.95倍,因此无论是对户
用沼气发酵液的样品又或者是沼气工程发酵液样品
很弱,不易被观察到,如d扎£危口肋f^戚50e^ngen护…。
因此对含有这类甲烷菌的样品计数会使最终计数结 果比实际值偏低。就目前的显微计数方法和手段对 这类甲烷菌进行计数比较困难,因此今后能否通过 从菌自身人手又或仪器设备的改进等手段将其发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