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XD3C机车6A系统
和谐电力机车6A系统机车信息丢失故障分析与排查

交通科技与管理73技术与应用0 引言 为提高机车运行安全保障,目前和谐电力机车基本都已加装了机车车载安全防护系统(6A 系统)和中国机车远程监测与诊断系统(CMD 系统),按照设计要求,6A 系统需实时接收机车监控安全信息和机车微机状态信息,并作为6A 系统CPU 和音视频的基础数据储存。
而在和谐电力机车在C4、C5修时,6A 系统机车信息丢失率高达90%以上,又因该故障涉及电务部门的LKJ 装置和机车的CMD 系统,信息传输通道复杂,配件厂家较多,存在交叉结合部,故障排查难度较大。
1 信息通道原理介绍1.1 6A 机车信息通信介绍[1] 机车监控LKJ 信息(机车车号、运用车次、司机号等)和微机TCMS 信息(占用端位、升弓状态等)通过CMD 系统到达6A 系统的交换板卡SWT,再传输到CPU,最后在6A 显示屏上显示。
(详见图1)图1 信息通道结构图1.2 CMD 车载子系统介绍[2]图2 CMD 系统机车信息通信图 CMD 车载子系统由电源板、网络接口板、以太网板、主处理器板、无线通信板、北斗/GPS 板、防护记录器、合路器板、预留MVB 板、I/O 板等组成,其中CMD 系统中网络接口板、以太网板、主处理器板相互通信,对外通讯情况如下(详见图2):(1)网络接口板通过TAL93接线盒和机车LKJ 安全监控信息单向通信;(2)主处理器板卡通过交换机和机车微机状态信息单向通信;(3)以太网板卡直接和6A 系统信息相互通信。
2 机车信息丢失常见故障分析2.1 外部设备未正常工作 电务部门的LKJ2000或者TAX 箱未开机工作,未向CMD 系统提供机车安全监控信息,或网络交换机未通电源,不能启机工作,未向CMD 系统提供机车状态信息,导致6A 系统机车信息丢失。
2.2 电连接器故障 TAL93接线盒和网络交换机的电连接器插头松脱或者插头连接不正确,导致机车信息无法正常传输。
2.3 CMD 系统板卡故障 CMD 系统的网络接口板、以太网板、主处理器板需相互通信,其中任意一个板卡故障都将导致6A 系统无法接收机车信息。
6A系统--列车供电监测子系统

绿色
➢ 定期测试
2. 音视频显示终端【监控数据】【列供】界面有时间更 新,输入输出电压与微机上列供柜显示数值一致。
➢ 定期测试
3. 将2000欧姆(30W)功率电阻接入列供 柜600V+与地之间。
4. 给列供控制电,合主断,列供钥匙给 电操作。
5. 观察司机室音视频显示终端列供界面 和万用表,此时漏电流应为100mA左右。
25A
1A 1C 2A 3A 3C
2C
用途
用于板卡供电
用于与CPP通讯
用于与列供柜1通信 用于与列供柜2通信
➢ 列供板卡-功能
列供检测板卡作为6A系统与列供系统 之间的通信接口卡,负责通过RS485总线收 集来自列供的安全监测信息,并通过6A机 柜内的CAN总线局域网向6A系统中央处理单 元上报此信息。
DC 24 V电源 DC 24 V B-24 VG
CAN总线
列供柜1接口 列供柜2接口
CAN
RS485 RS485
CAN-H
CAN-L
CAN-G C485-A C485-B C485-G D485-A D485-B
D485-G
引脚
27A/27C 28A/28C 29A/29C 30A/30C 31A/31C 32A/32C 24A 24C
绿色
3
485通信 绿色
4
预留
绿色
工作状态
有电则亮。未上 电时灭。
正常时闪烁。故 障时不闪。
正常通信时闪烁, 故障时不闪。
➢ 漏电流检测模块-电气接口
接口名称 接口定义
插座型号
通信接口 COM
DB9(孔)
电源接口 PWR
DB2(针)
接地接口 GND
6A系统--视频监控子系统

二、机车自动视频监控及记录子系统构成与功能 音视频处理插件
视频监控子系统音视频处理插件为4U插件,采用欧式插座,64弯针,间
距2.54mm,插件12HP宽,插件的背面不允许布置器件,插件指示灯若采用导光柱,
二、机车自动视频监控及记录子系统构成与功能 各部件主要技术要求
路况摄像头通常采用枪式 彩色摄像头
二、机车自动视频监控及记录子系统构成与功能 各部件主要技术要求
额定电压:DC 12 V; 功率:<5 W(不带加热); 水平分辨率:≥540 TV Line; 信噪比:≥48 dB; 外壳要求:金属; 防护等级:IP65。
一、机车自动视频监控及记录子系统简介 系统原理
一、简介 二、构成与功能 三、安装方案 四、使用说明 五、检修与维护
六、故障与报警处理方法
二、机车自动视频监控及记录子系统构成与功能
二、机车自动视频监控及记录子系统构成与功能 各部件主要技术要求
额定电压:DC 24 V; 额定功率:<25 W; 视频通道数量:7通道; 音频通道数量:1通道; 通讯接口:以太网; 视频数据流:实时发送视频流,通信带宽占用<20 Mbps; 视频编码能力:不低于25帧/s; 视频编码分辨率:所有通道支持CIF、2CIF或DICF、4CIF格式。
二、机车自动视频监控及记录子系统构成与功能 音视频采集插件
视频监控子系统音视频采集插件为4U插件,采用欧式插座,64弯针,间
距2.54mm,插件6HP宽,插件的背面不允许布置器件,插件指示灯若采用导光柱,
则必须采取隔光措施,不允许发生串光现象。插件外形尺寸(公差±0.2 mm)。
机车车载安全防护系统(6A系统)数据分析及故障判断处理方法

6 A1 DR 机车走行部故障监测子系统
1 . 检测轴承、齿轮、踏面状态及机车横向、纵向动态数据 ;
2 . 综 合在 线 诊 断及 分级 故障 报 警 ;3 . 动 态数 据记 录 。 1 . 监 视 司机 室 、机 械闸 等 处 ,并 记录 视频 图像;
2 . 实现 与 防火 监控 的联 动 。
科技创新与应用 l 2 0 1 7 年 第 5 期
科 技 创 新
机车车载 安全防护系统( 6 A系统 ) 数据 分析 及故障判 断处理方法
谢小 军
( 徐 州机务段技 术科 , 江苏 徐 州 2 2 1 0 0 0 ) 摘 要: 文章对机车车载安全防护系统( 6 A系统) 结构进行 了介绍, 并提 出了数据分析及故障判断处理方法。
2 A B D R 机车空气制动安全监测 子系统 4 AG DR 机车高压绝缘检测子系统
5 A P D R 机 车列 车供 电监测 子系 统
1 . 升 弓前对车顶设备绝缘状态进行检测确认。
2 . 绝 缘检 测 数据 记录 。 1 . 接 地诊 断 ;2 . 供 电统 计 ;3 . 列供 柜数 据 及故 障记 录 。
( 4 ) T A X数 据 确认 机 车 运 行速 度 、 工况 等 数 据正 常显 示 。 ( 5 ) 微 机数 据
确认司机室 占用 、 主断状态 、 手柄级位等数据正常显示 。 4 6 A系统故障判断及处理方法 通过对 6 A系统故障识别 、 分 析及梳理 , 结合使用 、 维护管理工
1 9 00 V。
3数 据转 储 分析
3 . 1数据转储 、 分析流程
地面专家系统是 6 A系统的地面数据分析部分 , 在“ 6 A系统” 主
6A系统--高压绝缘监测子系统

➢系统介绍
技术参数
输入电压: 77~138 VDC 输出电压: 150±6VAC 正弦波 (空载) 输出频率: 50±1Hz 机械联锁: 钥匙开关采用机车蓝钥匙开和关。 显示及报警: 网压在LCD显示屏显示,其它的状态采用声
光显示及报警
➢系统介绍
机车高压绝缘检测子系统由高压绝缘检测箱、连接器和 线缆组成。
检测并显示车顶高压设备的绝缘状态
当测试值低于绝缘报警门限值时,高压绝缘检测箱蜂鸣器响, “绝缘检测”指示灯常亮 具备系统自检功能并且显示自检结果,自检时间不大于30 s
具有输出短路保护功能
绝缘检测子系统主要功能
自动识别网压状态,当网压≥8000 V时,系统自我保护, “外网有电”指示灯亮,不进入检测环节
➢ 对外电气接口-通讯接口
高压绝缘子系统与6A系统及机车中工作原理框图:
原理阐述如下:
➢ 高压绝缘检测装置通过闭环开关电源检测技术 和直流逆变交流技术有机结合,将蓄电池的直流电 转化为正弦交流电加到高压互感器的二次侧,从而 使高压互感器的一次侧感应出25Kv高压电模拟弓网 在线电压。
➢ 由于互感器能承受的功率不大于 300W,所以模拟出的此电压功率远远小 于弓网上的电功率,并且输出功率受到 一定的限制。
➢ 绝缘检测过程
第五步:测试完成以后将绝缘检测 箱上的蓝钥匙拔下,锁闭6A机箱上绝缘 测试的观察操作门,然后将蓝钥匙插回 到机车蓝钥匙锁芯上,绝缘测试结束。
➢ 日常管理
高压绝缘检测装置具备自检功能,正常使用无 需日常维护管理, 即每次开机高压绝缘检测装置会 自动检查一下各个环节能否正常工作,各主要工作点 电压是否正常。
系统设置-绝缘限值
系统设置-绝缘限值
输入配置密码
HXD3型机车6A系统重联装置的研发及应用

息 进 行 处 ,造 成 f 饥 1 6 A信
息作 川 t 能 充 分 发 , 啊联 机 1 运 行 安 个 } 木隐患 、
( 1 ) 件 没汁 通过刈 6 A 系统 符 r系统 信息
数据流 { 十 复钟 : 及数 据 流 I J 配 、 税
稳 定性 及 _ l 『 仃 现 场 数
\j /
‘’ 一 </ /
厂 \
机 车迄 、 小能 与 地 施 rl 州步完
参 考文 献 :
… 《 轨 道 车运 行控 制 设 备技 术规 范
列 车运 行 监 控 装 置 ( L K j ) 数据 文 件
成、 安
制肛 l 险 大的 难题
编制规范( v 2 . ( 1 ) 》 ( 运基信号【 2 ( ) 【 】 9 】
一
曩 … 一
… - - . - .
数据主要包括 川动 、 防火、 』 _ 绝 缘 、 列供 、 止 仃 部 殷 { 厂系统 教
,
j 安 伞 的 要事项 、 咂点 部什 和部
位, 彤J 戊的 系 统 性 、 防 护 装 运 输 I 化 的 安 个 . 眄 安
联 I 联 解
卜6 A 系统 价息 电联
的 决 通 采 川 从 机 的卡 I ! , 从机( 即 解 了 t联 机● )通 过 无 线 络 将 6 A 系 决 它
总 传 输 赶 求不刮 1 O k l , " s ,
包 西线 、
线 及l J
线 的 运 输
摘
要
关 键 词
HX D 3 型机车 6 A系统重联装置的研发及应用 鲫釉 和{¨ 重擞的 对统通 现湖 舭 n \ 屯 系
HXD3C机车6A系统

机车车载安全防护系统(6A系统) 检修规程(建议稿)二○一三年六月编目录1 总则 (1)2 基本规定 (2)3 检修管理 (4)4 基本技术要求 (6)5 附件 (8)5.1 6A系统检修范围 (8)5.1.1 6A系统出入库检修范围 (8)5.1.2 6A系统小修修程范围 (12)5.1.3 6A系统中修修程范围 (18)5.1.4 6A系统大修修程范围 (25)5.2 6A系统质量技术标准 (32)5.2.1 6A系统主机质量技术标准 (32)5.2.2 音视频显示终端质量技术标准 (51)5.2.3 压力传感器质量技术标准 (54)5.2.4 流量变送器质量技术标准 (55)5.2.5 视频监控摄像头质量技术标准 (56)5.2.6 走行部监测传感网络质量技术标准 (57)5.2.7 烟火探头质量技术标准 (58)5.2.8 感温线缆质量技术标准 (60)5.3 系统各主要部件寿命期 (60)5.4 6A系统质量保证期 (61)5.5 6A系统设备检修互换配件 (62)5.6 6A系统基本工装配置表 (63)1总则1.1根据《机车车载安全防护系统(6A系统)运用维护管理规则》,为规范机车车载安全防护系统(6A系统)设备(机车空气制动安全监测子系统、机车防火监控子系统、机车高压绝缘检测子系统、机车列车供电监测子系统、机车走行部故障监测子系统、机车自动视频监控及记录子系统、中央处理平台等)的检修工作,保证设备质量可靠,特制定本规程。
1.2本规程适用于6A系统设备的各级维修和检测作业,规定了6A系统设备检修的基本要求、检修周期、修程范围和质量控制等内容,是开展检修工作的依据。
各级管理人员应严格管理,检修人员应通过精检细修,使6A系统设备的质量状态满足部颁的各项技术规范、技术标准和运行质量指标的要求。
1.36A系统设备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列车运行安全。
为确保设备可靠性,检修工作须坚持“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HXD3C型机车故障处理与分析

HXD3C型机车故障处理与分析摘要:本文针对微机屏报出牵引电机小齿轮弛缓故障进行了故障分析及其处理措施,总结出有效避免HXD3C型机车牵引电机小齿轮弛缓日常运用中的注意事项。
以作参考。
关键词:HXD3C型机车;小齿轮弛缓;故障处理前言:HXD3C型机车是国内目前运用广泛的一种轴式为C0-C0的大功率客货两用交流传动6轴的机车。
该类机型自从投入运用以来,其中因机车运行过程中发生牵引电机小齿轮弛缓而引起的电机固死达15起。
每次机车出现这种情况时,与其关联的轮对无法转动,处理时需切割掉致使机车故障电机的小齿轮,这会使得事故现场的救援机难以对事故列车直接进行作业,进而严重影响到铁路运输的正常秩序。
一、故障概述2014年3月19日凌晨时分,武汉局配属的HXD3C型1213机车,在牵引K122次旅客列车运行的途中,机车工况屏显示的是“2轴小齿轮弛缓故障”,并自动将第二牵引电机直接进行了切除。
司机虽快速采取了微机复位,同时恢复了第二牵引机,但是故障并未得到恢复,机车工况屏显示的依然是“2轴小齿轮弛缓故障”,司机只好即刻停车,在检查无果后只能被迫请求救援(2)。
这毫无疑问严重影响到了铁路正常的运输秩序,且已构成铁路交通D21事故。
在专业人员赶到现场并进行相应检查后,得知主要是由第二牵引电机的速度传感器故障引发的事故。
更换速度传感器后,微机工况屏上的故障信息随之消失。
二、故障原因分析HXD3C型机车的主变留器控制系统是通过采集6台牵引电机的转速,传送到TCMS微机系统,在经过对速度信号进行逻辑性的对比及处理后,确定出每个电机的运行状态。
在单轴电机转子频率和其它轴电机转子频率的差异在30HZ以上,且持续保持500ms时,TCMS微机系统会误认为小齿轮弛缓故障,从而自动切除相应的CI,以确保机车正常运行。
此自动切除在30分钟内无法恢复,只能将TCMS微机系统进行重启,或是于故障发生的30分钟后,微机主机在确认转速信号正常后,自行采集电机转速信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车车载安全防护系统(6A系统) 检修规程(建议稿)二○一三年六月编目录1 总则 (1)2 基本规定 (2)3 检修管理 (4)4 基本技术要求 (6)5 附件 (8)5.1 6A系统检修范围 (8)5.1.1 6A系统出入库检修范围 (8)5.1.2 6A系统小修修程范围 (12)5.1.3 6A系统中修修程范围 (18)5.1.4 6A系统大修修程范围 (25)5.2 6A系统质量技术标准 (32)5.2.1 6A系统主机质量技术标准 (32)5.2.2 音视频显示终端质量技术标准 (51)5.2.3 压力传感器质量技术标准 (54)5.2.4 流量变送器质量技术标准 (55)5.2.5 视频监控摄像头质量技术标准 (56)5.2.6 走行部监测传感网络质量技术标准 (57)5.2.7 烟火探头质量技术标准 (58)5.2.8 感温线缆质量技术标准 (60)5.3 系统各主要部件寿命期 (60)5.4 6A系统质量保证期 (61)5.5 6A系统设备检修互换配件 (62)5.6 6A系统基本工装配置表 (63)1总则1.1根据《机车车载安全防护系统(6A系统)运用维护管理规则》,为规范机车车载安全防护系统(6A系统)设备(机车空气制动安全监测子系统、机车防火监控子系统、机车高压绝缘检测子系统、机车列车供电监测子系统、机车走行部故障监测子系统、机车自动视频监控及记录子系统、中央处理平台等)的检修工作,保证设备质量可靠,特制定本规程。
1.2本规程适用于6A系统设备的各级维修和检测作业,规定了6A系统设备检修的基本要求、检修周期、修程范围和质量控制等内容,是开展检修工作的依据。
各级管理人员应严格管理,检修人员应通过精检细修,使6A系统设备的质量状态满足部颁的各项技术规范、技术标准和运行质量指标的要求。
1.36A系统设备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列车运行安全。
为确保设备可靠性,检修工作须坚持“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实行机车担当牵引任务出库前的基本状态确认检测体制;实行预防修与状态修相结合的维修体制。
各检修单位应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检修体系,加强生产组织管理和质量控制。
1.46A系统设备的维修周期和修程设置应适应机车的检修体制,检修工作在机车检修作业时同步进行,主要部件实行寿命管理,故障部件实行换件修;6A系统设备的检测应适应机车的整备作业,检测作业在机车整备作业时同步进行。
1.56A系统设备的检修工作应坚持“按范围、按信息反馈及设备状态、按技术要求、按工艺”、“程序化、文明化、现代化”、“记名检修”的施修方式,实行专业化集中修,严格控制检修过程中各作业的质量。
1.6在6A系统设备的检修工作中,应积极采用现代化的工艺装备等技术手段,优化检修作业方式方法,研究推进修程修制改革,提高劳动生产率,形成科学的检修管理体系;应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断提高设备质量及运用可靠性。
1.76A系统检修实行专业化集中修,由具备专业化集中修能力并取得铁道部资质认证的单位承担。
2基本规定2.1根据6A系统设备的结构特性、工作环境、性能和一定时期的制造技术水平,结合机车各级修程同步检修。
6A系统在机车小修及以下修程时,进行日常状态检查,在机车中修及以上修程时,须将主要部件从机车拆卸下进行检修,将寿命到期的部件进行更换。
2.26A系统故障部件检修实行专业化集中修。
故障部件送修时,须保持完整,严禁分解,同时将不良状态记录送交承修单位。
部件修理试验后,须按部有关规定进行验收确认,合格后签发合格证。
出厂时,须将检修、试验等相关记录一份留厂保存,一份交委修单位。
2.36A系统主要部件实行寿命管理。
主要部件寿命到期后须进行更新。
现车使用的6A系统主要部件寿命期到期后,允许延长使用到下次机车中修及以上修程(延长使用时间最多不超过 1 年)。
寿命到期的部件应妥善保管,集中销毁,禁止使用。
2.4为保证6A系统的正常运用和检修,各使用单位须配备不低于装车总数10%的备品配件。
备品配件良好率不低于70%。
换下的6A系统故障部件,由使用单位送专业化集中修单位修理,专业化集中修单位及时修理并返回使用单位。
2.56A系统成套更新和作为备品配件(非成套更新)时的质量保证期见附件。
6A系统质量保证期也可按购置或修理合同的约定执行,但期限不得低于上述规定。
2.66A系统部件故障检修流程原因确认(板卡生产单位)维修返段(板卡生产单位)原因确认(传感器生产单位)状态确认(运用单位)原因确认(连接器提供单位)原因确认(线缆提供单位)原因确认(产品研发单位)现场升级(软件编写单位)2.76A系统技术资料实行归口管理制度。
归口管理单位须按照本规范规定归口管理图纸、技术资料、车载软件、地面数据分析管理软件及系统参数等技术资料。
技术资料信息归口管理单位应对6A系统运用、检修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改进(含软件升级)。
2.8维修修程设置:按照日常修、小修、中修、大修设置,与机车维修修程一致。
日常修:每次机车出入库,对6A系统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运用测试、试验等手段,结合6A系统监测记录数据进行质量分析,实行故障部件换件修,实现预防修和状态修。
小修: 与机车辅/小修修程相对应,对6A系统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并运用测试、试验等手段,结合6A系统监测记录数据进行质量分析,实现预防修和状态修。
中修: 与机车中修修程相对应,以“整修、补强、恢复、改善”为重点,对车上6A系统设备进行全面整修。
大修:与机车大修修程相对应,由设备制造单位或具备资质的专业维修机构进行全面检修,恢复设备的基础质量。
2.9维修周期设置机车上安装的6A系统设备维修周期与机车的修程相对应,设置见下表。
2.10在机车出库前应对6A系统设备进行检测,经过检查试验、确认技术状态良好后,签发合格证书。
6A系统设备检测合格证是确定6A状态良好,允许机车出库牵引列车的凭证。
在机构、设施不具备6A检测作业的要求时,应采取特殊措施,确保6A系统状态良好。
2.11跨铁路局的6A系统设备检测作业须签订委托协议,并按照协议内容进行检测作业。
2.12维修单位应积极开展质量监测、检测手段及装备的开发利用,建立6A系统监测记录数据质量分析制度,不断开拓实施状态修内容,推进修制改革和发展。
在预防修的同时,应对6A系统监测记录数据中的关机、信号异常、硬件复位、系统模块故障等与质量有关的信息进行重点统计分析,并结合“机务车载设备使用信息单”反馈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实施状态修。
2.13各级维修修程须有科学合理的检修范围和工艺,并认真贯彻执行。
编制和执行部门应定期对6A系统检修范围和工艺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并组织修订,不断加以完善。
2.14范围规定的基本要求:不因范围不当而发生机破、临修和超范围修;在完成规定的检修周期和保证设备运用安全可靠的基础上,尽量减少“过剩”修理。
6A系统设备各级修修程见附件。
铁路局应在此基础上结合设备使用环境和质量状态进一步细化,加强检修质量。
3检修管理3.1铁道部对6A系统设备检修工作进行统一规划,制定技术政策、规程,规定6A系统设备各级检修修程、周期、范围和技术标准。
3.2铁路局贯彻铁道部有关规章制度、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等规定,负责6A系统设备检修管理工作,建设和完善检修管理机制、检修实施,制定6A 系统设备日常修及小修、中修检修工艺和检测作业程序,督促检查执行情况;制定设备大修计划,并组织实施。
3.3机务段贯彻执行铁道部、铁路局有关规章制度、技术规范、技术标准等要求,制定6A系统设备检修工作相关制度,建立检修生产机制,完成6A系统设备的检测作业、维修等任务。
机务段应定期检查分析检修生产组织、设备运用质量、配件管理、维修成本管理等情况,制订改进措施并实施;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加强班组建设,提高检修人员水平和班组管理水平;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吸收和推广先进经验,不断提高设备质量,降低检修成本。
3.4检修计划管理3.4.1铁路局制定年度6A系统设备级修维修计划,组织机务段测算每年6A系统设备级修检修工作量,并下达6A系统设备各级检修任务和成本计划。
3.4.2机务段根据铁路局下达的检修计划,结合机车的检修修程,均衡组织完成检修任务。
3.5互换配件管理3.5.16A系统设备检修实行整机、插件板等配件互换修的方式。
铁路局应建立互换配件管理制度,规定互换配件的存放、取用、周转、保养、台账等要求,按规定配备互换修理备品。
3.5.26A系统设备检修互换配件范围见附件。
3.5.3互换配件管理须做到帐、卡、物相符,配件显示板填写正确清楚;良好配件保有量不得低于该项互换配件总数的80%;存放的良好配件须粘贴标识,上车之前须进行性能试验。
3.6技术档案管理6A系统设备应对检修互换配件逐项、逐台设立技术档案,准确反映设备类型、主要技术参数、生产厂家、出厂时间和编号,跟踪记载设备安装使用、技术状态、技术改造及修理等情况。
3.7工艺工装管理从事检修工作的单位须按照工艺要求编制检修作业各环节操作流程,合理划分作业区域和固定工位;配备工艺装备、工具和量具;对互换备品、工艺装备、配件材料、记录台账等实行定置管理;有计划地进行工艺培训和工艺操作考核;认真填写和保管工艺记录。
机务段应配备的基本工装工具见附件。
3.8铁路局、机务段应按月、季、年度定期对6A系统设备检修任务完成情况、检修成本、设备质量、执行范围和工艺情况、作业安全、生产组织等情况进行分析,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4基本技术要求4.16A系统设备各级修修程应达到的基本技术要求:4.1.1各设备安装牢固、布线整齐、外观清洁、管路连接密封处无泄漏。
4.1.2电缆线铺装完毕未连接设备前绝缘检查正常。
4.1.3各设备之间的连接电缆根据系统布线图连接正确可靠。
4.1.4设备上电自检过程及工作状态指示灯显示正确。
4.1.5音视频显示终端语音、显示、按键、显示屏触摸功能等工作状态正确。
1)机车型号、机车号、速度、里程显示正确。
2)制动监测子系统状态显示正确。
3)防火监控子系统状态显示正确。
4)视频监控子系统的状态显示正确。
5)高压绝缘检测子系统工作正常。
6)列供监测子系统的状态显示正常。
7)走行部监测子系统一的状态显示正常。
4.1.6主机CPU板卡的系统日期、时间正确。
4.1.7中央处理平台的运行记录数据存储功能正常。
4.1.8视频监控子系统的运行记录数据存储功能正常。
4.26A系统设备监测作业应达到的基本技术要求4.2.1各设备外观良好、安装牢固、电缆连接正确可靠。
4.2.2设备上电自检过程及工作状态指示灯显示正确。
4.2.3音视频显示终端语音、显示、按键、显示屏触摸功能等工作状态正确。
1)机车型号、机车号、速度、里程显示正确。
2)制动监测子系统状态显示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