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人教版)

合集下载

七年级生物上册《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课件

七年级生物上册《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课件

种脐
种皮
第二十一页,共三十六页。
胚芽
(pēiyá)
胚轴
(pēi

z胚hóu根)
子叶
子叶——有两片,肥厚(féi hòu) 贮存营养物质.
胚芽(pēiyá)——生有幼叶的部 分 胚根(pēi ɡēn)——在与胚芽相对的 端.
胚轴——连接胚芽和胚根的 部分.
第二十二页,共三十六页。
子叶(zǐyè)提供营养物质
)
第三十四页,共三十六页。
10、上图分别是玉米种子(zhǒng zi)和菜豆种子(zhǒng zi)的结构
示意图:
种皮
果皮(guǒpí)
上_子_图_叶胚_中乳;,4是1是__胚____芽__;_5(是其_中__胚zh玉_óu轴)米;6(p还是ēi 包__括___胚_;根_7_是)_;_2_是_ _。胚___ ;3是
根。胚轴——连接茎和根的部分。所以,玉米的籽粒实际上是果实,只是习惯上称之为种子。另一 部分变成了黄色,这部分叫胚,它分四部分。2.胚轴——连接茎和根。3.胚根——发育成根
Image
12/11/2021
第三十六页,共三十六页。
胚芽(pēiyá)——茎和叶 胚根(pēi ɡēn)——根 胚轴——连接茎和根的部分
第二十三页,共三十六页。
玉米种子的结构(jiégòu):
玉米种子外 面(wàimiàn)也有厚皮。但 这一层实际上是由两 层组成的,外面(wàimiàn) 一层是果皮,里面一层 是种皮。因玉米种子 成熟后,果皮和种皮 紧贴在一起,不易分 开,故看上去只一层。 所以,玉米的籽粒实际 上是果实,只是习惯 上称之为种子。

玉米种子 有(与果皮愈合)

有 有
有一片 不贮存营养物质

第一章第三节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第一章第三节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4、在种子的受精过程中,受精卵发育 成( B )
A.种皮 B.胚 C.胚乳 D.果皮
5、夏季到来,西瓜甘甜可口,是清 凉解渴的佳品。下列结构能发育成 西瓜果实的是(C) A受精卵 B胚珠 C子房 D花托 6、人们通常食用桃的哪一部分?(B) A 种皮 B果皮 C子房 D种子
7、绿色开花植物在完成受精作用后,所形成
胚乳
种 子

总结: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子房壁
子 房
珠被
胚珠 卵细胞
极核
受精后 受精后
果皮
种皮 胚 种子
果 实
胚乳
在从花到果实的发育过程中,花的各部分 结构产生什么变化?用连线的方法表示出 来。
花瓣
雄蕊 花柱 子房 子房壁 胚珠 受精卵
胚 果实 果皮 种子 凋落
练习:
1.有一个描述花生的谜语说: 麻屋子,红帐子,里头住着白胖子。
第三节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一、果实和种子的发育
思考:受精以后花的各部分发生 怎样的变化?
发育初期:花萼、花冠、雄蕊 及雌蕊的柱头和花柱都凋落只 有子房继续发育。
思考:果皮和种子分别由子房的哪部分发育而 来?

子房壁
果皮


胚珠
种子

胚珠怎么发育成种子的?
珠被
种皮
胚 珠
极核 受精后 受精极核 卵细胞 受精后 受精卵
单子叶植物:种子的胚具有一片子叶的植物
练习:.在图中指出菜豆种子和玉米 种子的结构?
胚轴 3
4 胚芽
胚根 2 种皮 1
(二片,肥厚) 5 子叶
菜豆种子
胚芽

胚轴 胚根
子叶
1 果皮和种皮

八年级生物上册《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生物上册《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教案、教学设计
3.学生回答: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
4.教师引导: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是植物生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今天我们将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结构特点以及分类。
2.教学方法:讲解、演示、实物展示。
-教师通过PPT、实物模型等教学资源,讲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教学设计:
1.导入:通过展示不同植物的果实和种子,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新课导入:讲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了解植物繁殖的基本方式。
3.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观察显微镜下的果实和种子结构,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4.讨论与交流:分组讨论果实和种子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5.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拓展阅读相关资料。
1.请同学们结合课堂所学,绘制一幅果实和种子形成的简图,标注出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发育成果实的具体过程,并在图中简要描述各部分结构特点。
2.选择一种果实和种子,进行观察和描述,要求不少于200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描述:外部形态、内部结构、传播方式等。
3.阅读拓展资料:《生物多样性公约》关于植物保护的篇章,了解我国在保护植物多样性方面所做的努力。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为植物保护作出贡献。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拓展阅读相关资料。
3.教学评价:
-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报告、课后作业、小组讨论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个性化的指导和鼓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生物学素养。
4.教学反思:
-教师在课后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知识点汇总

第七单元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一节植物的生殖1.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

)(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胚珠→种子子房壁→果皮子房→果实)植物有性生殖的过程:开花→传粉→受精→果实和种子形成→新一代植株。

有性生殖的特点: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物质,变异性大,有利于产生新品种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无性生殖的特点:(1)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

有利于保持亲本的性状。

(2)繁殖速度快、但变异性小,不利于品种进化。

竹子的地下部分有很多竹鞭(地下茎)竹鞭分节,节上的芽发育为竹笋,竹笋长成新竹。

椒草的叶柄处能发出芽和根,从而长成新植株。

马铃薯的块茎的一个个芽眼里会出出芽来。

将马铃薯的块茎切成小块来种植时,每一小块都要带一个芽眼。

应用:扦插,嫁接,压条,分株、组织培养等。

(1)甘薯、葡萄、菊、月季的栽培,常用扦插的方法。

(2)柿树、苹果、梨、桃等很多果树都是利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的。

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穗),接在另一个植物体(砧木)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嫁接有枝接和芽接两种。

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利于两部分形成层分裂出的新细胞愈合在一起,以确保成活。

(3)植物的无性生殖需要的条件:以扦插为例,除去光照、水分、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外,用作扦插的植物茎段还需要具备以下条件(例如薄荷):a.茎剪成15-20厘米长的茎段。

b.茎段下方的切口则是斜向(可以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上方的切口是水平的,并去掉大部分甚至全部的叶(减小水分的散失)。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1.变态发育: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家蚕的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八年级生物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八年级生物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单子叶植物种子:小麦、玉米、水稻、高粱、蓖麻等 双子叶植物种子:菜豆、黄豆、花生、黄瓜、棉花等
首页 退出
果皮和种子分别由子房的哪部分发育而来?
子房 胚珠 种子 子房壁 果皮
果实
种子的这些结构又是由胚珠的哪些部位发育而成的?
珠被 胚珠 受精卵 受精极核 种皮 胚 胚乳 种子
1.有一个描述花生的谜语说: 麻屋子,红帐子,里头住着白胖子。 果皮 种皮 胚
蒲 公 英 的 头 状 花 序 和 果 实
杨 桃
猕 猴 桃
小 结
子房 发育成果实。 形成过程:______ 子房壁 发育成果皮 其中的________ 胚珠 发育成种子 其中的_______ 珠被 发育而成; 种皮由______ 受精卵 发育而成; 胚由________ 受精极核 发育而成 胚乳由_________
种皮(与果皮紧贴在一起)
相 同 点
胚芽
胚 胚轴 胚根 子叶 胚
胚芽
胚轴 胚根 子叶
子叶(1片) 子叶(2片) 不 同 无胚乳,供胚发育的养料贮藏 有胚乳,供胚发育的养料贮藏 点 在子叶里。 在胚乳里。
根据有无胚乳分:
有胚乳种子:小麦、玉米、水稻、高粱、蓖麻
无胚乳种子:菜豆、黄豆、花生、黄瓜、棉花
根据胚中子叶的数目分:
(一) 雌蕊的结构
花粉 柱头 花柱
胚珠
子房壁
(二) 受精的过程
1. 花粉管的形成和伸长
粘液的刺激 穿过花柱
花粉粒
2. 受精
花粉管不断伸长
胚珠
------ 精子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的现象。
二、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受精完成以后雌蕊的变化: 子房壁 胚 珠 子 房 受精卵 珠 被 果皮 种子 果实 胚 种皮

八上4-1-3果实和种子的形成(2)

八上4-1-3果实和种子的形成(2)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复备复
学习过程:
学习活动一:复习巩固
1:桃是______,由______发育而来;桃可食用部分是______,由_____发育来;
桃仁是_____,由______发育而来.
2:区分下列属于果实还是种子
樱桃______西瓜籽________葵花籽______玉米___________
学习活动二:种子的结构
1:子叶数目不同,
菜豆种子子叶_____片
玉米种子子叶_____片
2:营养物质储存位置不同
菜豆种子无_______,营养物质储存在_______ .
玉米种子有_______,营养物质储存在_______.
玉米种子
1、像菜豆种子一样,胚中有片子叶,具有这样种子的植物叫做双子叶植物。
像玉米种子一样,胚中只有片子叶,具有这样种子的植物叫做单子叶植物。
………对应学考易考点1
4、下图所示为两类种子剖面结构图,据图回答:
(1)两类种子结构上的共同点是都有_________和_________;相比图1,图2特有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图1、图2所示之所以分属两个类群,主要是由于图1中[]和图2中[]数量不同。
(2)菜豆种子里的营养物质贮存在[]_________内;玉米种子最重要的部分是_________,是由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填代号)组成的。
3.向日葵、玉米等植物,每个子房里只生有___________个胚珠,因此每个果实里只有___________粒种子;花生、番茄等植物,每个子房里生有___________个胚珠,果实里就含有___________粒种子。
能力提升:
1.单子叶植物种子的子叶的作用是()。

教案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人教版)

教案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人教版)

教案: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人教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根据有关示意图准确描述花粉粒萌发和受精过程,说明在果实和种子形成过程中子房各部分结构发育的结果;2、通过分析植物体的结构,以及维管束在各器官里的分布,使学生了解植物体在结构上的整体性。

通过分析植物体内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及各器官的主要功能使学生从功能上了解植物体是一个整体。

能力目标1、结合花粉粒萌发和受精,以及果实和种子形成等知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2、通过学习受精和双受精过程,以及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使学生继续树立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观点。

情感目标1、通过对果实与种子形成的过程的学习,进一步认同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2、结合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向学生介绍我国农业科学工作者,在培育新品种方面的贡献,进行生物科学价值观的教育;3、通过学习植物体是一个整体的基础知识,树立整体性的辩证观点;通过了解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相互关系,树立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

教学建议知识体系图解教材分析1、双受精的概念和过程及受精后子房的发育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双受精”是果实和种子形成的前提。

只有彻底弄清楚“双受精”的概念及过程,才能更好地理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不论是双受精过程,还是子房发育的过程,都是动态的、变化的,而且内容又都较为抽象,学生不能观察到。

学生接受起来确有难度,教师在讲这部分内容时,要尽量配合一些教具(如:投影片、动画片,或自制移动教具、自画板书等)辅助讲解,使学生把这部分知识理解透彻。

2、学生对“受精”“极核”“胚囊”“胚孔”等这些名词很陌生,要马上记住,而且还要知道它们的发育变化情况,对初一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所以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注意反复巩固才能达到掌握的要求。

3、通过前面七章的教学,学生已经学习了植物六种器官的基础知识,但是,这六种器官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它们是如何组成一个植物整体的?这就是本节中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概念:不经过的结合,直接由的一部分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应用:和嫁接。

①嫁接时成败的关键是。

②嫁11、人类的生殖是指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的过程。

人类的生殖是通过 系统完成的,男女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和 。

(它们的作用是 。

)2、下图为排卵、受精和胚泡种植的过程,请依次完成本部分的知识梳理:(1)图中[ ] 的作用是 。

(2)图中[ ] 的作用 (3)受精卵在[ ] 中分裂成胚泡,并以 此种植在 ,这就是怀孕的开始。

(4)胚胎发育的场所是[ ] ,胚胎育过程中,胎儿生活在 中,营养物质的获取和废物的排出都是通过 完成的。

请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出这一过程:(5)成熟的胎儿由[6]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 ,(生殖方式 )伴随着婴儿的啼哭,外界气体入肺,此时呼吸机的状态是 。

、青春期是长身体、发展智力的黄金时代。

环境直接影响着青蛙的生殖发育,请指出青蛙数量减少的。

鸟类的生殖发育过程一般经了 等复杂的过程。

其他生物的生殖:(1)细菌靠 生殖;(2)真菌 生殖;(3)病毒的生殖方式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生物的进化一、生物的遗传和变异1、生物的性状:(1)性状是指生物体在、生理特性和的表现。

(2)相对性状是指生物形状的不同表现。

(3)性状和基因的关系:(生物的性状在受控制的同时也受的影响。

)2、遗传和变异(1)遗传:生物体在亲代和子代带之间在生的相似性。

(2)变异:变异的种类包括变异和变异。

○练习一只黑色的母狗生了5只小狗,其中2只黑色,3只白色。

小明在其中一只白色小狗的背部捆绑了冰块,数天之后,捆绑冰块的部分变成了黄色。

请根据所学内容做题:(1)在狗的后代中,两只黑色的小狗和母亲的体色相同,这种现象叫做,另外3只和母亲的体色不同,这种现象叫做。

(2)上述中的黑色与白色在遗传学上叫做,它和基因的关系是。

(3)被捆绑冰块的部分体色成为黄色,这种变异属于变异,同时也说明生物的性状在受控制的同时,也受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人教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根据有关示意图准确描述花粉粒萌发和受精过程,说明在果实和种子形成过程中子房各部分结构发育的结果;
通过分析植物体的结构,以及维管束在各器官里的分布,使学生了解植物体在结构上的整体性。

通过分析植物体内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及各器官的主要功能使学生从功能上了解植物体是一个整体。

能力目标
结合花粉粒萌发和受精,以及果实和种子形成等知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学习受精和双受精过程,以及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使学生继续树立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观点。

情感目标
通过对果实与种子形成的过程的学习,进一步认同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结合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向学生介绍我国农业科学工作者,在培育新品种方面的贡献,进行生物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通过学习植物体是一个整体的基础知识,树立整体性的
辩证观点;通过了解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相互关系,树立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

教学建议
知识体系图解
教材分析
双受精的概念和过程及受精后子房的发育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双受精”是果实和种子形成的前提。

只有彻底弄清楚“双受精”的概念及过程,才能更好地理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不论是双受精过程,还是子房发育的过程,都是动态的、变化的,而且内容又都较为抽象,学生不能观察到。

学生接受起来确有难度,教师在讲这部分内容时,要尽量配合一些教具辅助讲解,使学生把这部分知识理解透彻。

学生对“受精”“极核”“胚囊”“胚孔”等这些名词很陌生,要马上记住,而且还要知道它们的发育变化情况,对初一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所以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注意反复巩固才能达到掌握的要求。

通过前面七章的教学,学生已经学习了植物六种器官的基础知识,但是,这六种器官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它们是如何组成一个植物整体的?这就是本节中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章教材从结构和功能两个方面分析和归纳出植物体
是一个整体。

以细胞、组织、器官和植物体为线索,用胞间连丝和维管束来说明植物体结构上的整体性;以植物体六种器官的主要生理功能的联系,以及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相互依存关系来说明植物体功能上的整体性。

教法建议
花粉粒萌发和双受精是一个动态过程,而且内容抽象,不能直接进行观察,因此,教学时应尽量选用有关活动模型或现代教学手段。

花粉发育的标志是伸出花粉管和产生精子,其发育结果是花粉管将精子送入胚囊。

受精过程是细胞融合,
在讲述果实的形成时,为了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兴趣,可以展示给学生幼小的顶花带刺的黄瓜,从而形象地说明子房在受精之后继续发育,最终成为果实。

这里要说明的是,黄瓜的果实属于瓠果,它不是单纯由子房发育而成的,而是由子房与花托共同发育而成的。

在讲述种子形成的时候,应该注意呼应前面讲过的关于种子结构的知识,前面曾经讲过的种皮、胚、胚乳都要在这节课里找到。

到这里为止,关于绿色开花植物由种子萌发到种子形成这一整个生活周期的知识就完备了,植物体各个器官的也就都交代清楚了。

在了解了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后,可让学生尝试用连接线将子房与果实、胚珠与种子的结构联系表示出来。

然后,
通过思考和讨论胚珠与种子的数量关系,回答出果实里种子有多有少的原因。

关于植物体是一个整体的知识,可以参照课本中的图,绘制一张幻灯片,将根尖、叶片、木本茎的结构图分别绘在图中根尖、叶片和茎的附近。

利用幻灯片进行讲解,使学生认清植物体中的各个器官确实是由维管束联系到一起的。

通过复习维管束的运输功能,还能够把植物体各个器官的生理功能联系起来。

有关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相互关系及其在实践上的意义,最好结合学生熟悉的生产或生活中的实例加以讨论或讲解。

--示例
重点:双受精的概念及过程;受精后子房的发育。

难点:双受精的过程;受精后子房的发育。

手段:以学生观察为主,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
设计思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提问:1、什么是传粉?
传粉的方式有几种?
组织学生回答问题。

总结:不论是什么样的传粉方式,最终是花粉落到雌蕊
的柱头上。

传粉完成后,花粉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二、讲授新课:
受精的过程:
出示多媒体动画或活动投影
边讲解,边指导学生观察。

花粉落到柱头上以后,受柱头上粘液的刺激而萌发;
萌发出的花粉管不断伸长,把花粉中的两个精子沿着花柱,通过珠孔送到胚囊中;
进入胚囊中的花粉管顶端破裂,两个精子移动出来:一个精子与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融合,形成受精极核。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出示多媒体动画或活动投影
指导学生观察,讲解:完成双受精后,花的其他结构逐渐萎蔫,只剩下雌蕊的子房。

由子房发育成了果实。

提问:1、子房的结构是怎样的?
种子的结构是怎样的?
组织学生回答、总结种子的结构。

播放录像:介绍果实的结构。

提问:请对比子房的结构和果实的结构,二者之间有哪些相似之处?请推测果实的各部分结构是由子房的哪些结构发育来的?
组织学生分析、讨论。

讲解:
三、反馈、巩固:
请举些日常食用的农产品的例子,回答食用的部分,是植物体的哪个部分?
组织学生回答,并纠正其中的错误。

板书设计:
第三节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一、受精的过程:
双受精:精子+卵细胞形成受精卵
精子+极核形成受精极核
双受精是绿色开花植物所特有的。

二、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探究活动
果实的发育
选择不同成熟程度的几朵花,从正在含苞待放的花蕾到花瓣已经凋谢的花朵,分别切开每一个子房并注意观察子房发育过程中生长变化的情况。

为获得好的观察效果,最好采用玫瑰花、苹果花或番茄花。

观察新摘下来的一些豌豆、蚕豆或其他豆科植物的豆荚,并挑出不十分饱满的豆荚。

然后,打开这些豆荚并与饱满豆荚进行比较。

发育不完全的种子,是未被花粉受精的胚
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