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副卷)
河南中考语文试卷2017(含答案)

河南中考语文试卷2017(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是《出师表》的作者?()A. 曹操B. 诸葛亮C. 关羽D. 张飞2.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
语文中考:2017河南省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中考语文真题【精品】

2017 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四个大题,满分120 分,考试试卷120 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8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 分)A.踏.实/踏.青奢靡./风靡.一时低声悄.语/悄.然泪下B.孵.化/浮.雕鞠.躬/笑容可掬.风流倜.傥/丝绸.之路C.角.色/角.逐推磨./磨.杵成针烟熏火燎./星火燎.原D.旷.野/粗犷.剽.悍/膘.肥体壮踌.躇满志/铸.就辉煌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 份)A.壁垒易拉罐娇生惯养独竖一帜B.咋舌顶梁柱责无旁贷黯然失色C.静谧蒸溜水花枝招展立竿见影D.提练满堂彩无动于衷别出心裁3.古诗文默写(8 分)(1)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2)嗟夫!,或异二者之为,何哉?(范仲淹《岳阳楼记》)(3)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借景抒情,表达羁旅之思的句子是:“,。
”(4)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勾勒出英雄驭马挽弓、冲锋陷阵的场面,“,”(李贺《雁门太守行》)显示出英雄仗剑杀敌、报效朝廷的气概。
4.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1)殿宇藏魔君,仙观有灵根。
请从下面两个选项中任选一个,简述在该地发生的故事。
①龙虎山伏魔之殿(《水浒》)②万寿山五庄观(《西游记》)(2)历险时有伙伴,困境中存温情。
请从下面两个选项中任选一个,简述体现人物间的深情厚谊的故事。
①格列佛与葛兰达克利赤(《格力佛游记》)②阿廖沙与小茨冈(《童年》)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4 分)这两年,民谣歌曲走进大众视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一首民谣歌曲走红,?靠的是口语化的故事,靠的是浅吟低唱的曲调,靠的是简谱的风格。
归根结底,。
【精品】语文中考:2017河南省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中考语文真题

2017 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四个大题,满分120 分,考试试卷120 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8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 分)A.踏.实/踏.青奢靡./风靡.一时低声悄.语/悄.然泪下B.孵.化/浮.雕鞠.躬/笑容可掬.风流倜.傥/丝绸.之路C.角.色/角.逐推磨./磨.杵成针烟熏火燎./星火燎.原D.旷.野/粗犷.剽.悍/膘.肥体壮踌.躇满志/铸.就辉煌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 份)A.壁垒易拉罐娇生惯养独竖一帜B.咋舌顶梁柱责无旁贷黯然失色C.静谧蒸溜水花枝招展立竿见影D.提练满堂彩无动于衷别出心裁3.古诗文默写(8 分)(1)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2)嗟夫!,或异二者之为,何哉?(范仲淹《岳阳楼记》)(3)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借景抒情,表达羁旅之思的句子是:“,。
”(4)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勾勒出英雄驭马挽弓、冲锋陷阵的场面,“,”(李贺《雁门太守行》)显示出英雄仗剑杀敌、报效朝廷的气概。
4.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1)殿宇藏魔君,仙观有灵根。
请从下面两个选项中任选一个,简述在该地发生的故事。
①龙虎山伏魔之殿(《水浒》)②万寿山五庄观(《西游记》)(2)历险时有伙伴,困境中存温情。
请从下面两个选项中任选一个,简述体现人物间的深情厚谊的故事。
①格列佛与葛兰达克利赤(《格力佛游记》)②阿廖沙与小茨冈(《童年》)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4 分)这两年,民谣歌曲走进大众视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一首民谣歌曲走红,?靠的是口语化的故事,靠的是浅吟低唱的曲调,靠的是简谱的风格。
归根结底,。
河南省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2分)(2017•河南)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A.踏.实/踏.青奢靡./风靡.一时低声悄.语/悄.然泪下B.孵.化/浮.雕鞠.躬/笑容可掬.风流倜.傥/丝绸.之路C.角.色/角.逐推磨./磨.杵成针烟熏火燎./星火燎.原D.旷.野/粗犷.剽.悍/膘.肥体壮踌.躇满志/铸.就辉煌【考点】12:易误读常见字;11:多音字.【分析】本题考查字音,需要结合所学和词义加以判断.【解答】A.tā/tà mí/mǐ qiāo/qiǎo;B.fū/fú jū/jū tì/chóu;C.jué/jué mò/mó liǎo/liáo;D.kuàng/guǎng piāo/biāo chóu/zhù.故选:A.【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平时善于积累,对于易错的字要善于总结,可以专门建立一个错题本,这样就能防止自己出错.2.(2分)(2017•河南)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壁垒易拉罐娇生惯养独竖一帜B.咋舌顶梁柱责无旁贷黯然失色C.静谧蒸溜水花枝招展立竿见影D.提练满堂彩无动于衷别出心裁【考点】14:常见易错字.【分析】本题考查字形,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写汉字题要注意形近字、同音字辨析.此类题关键是平时的积累,积累生字词,要注意字词的音形义.【解答】A.“独竖一帜”应写作“独树一帜”;B.正确;C.“蒸溜水”应写作“蒸馏水”;D.“提练”应写作“提炼”.故选:B.【点评】本题较为简单,只要平时留意这些基本字词的书写即可.当然认真审题确定词语在句中的意思是也很重要.3.(8分)(2017•河南)古诗文默写(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2)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范仲淹《岳阳楼记》)(3)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借景抒情,表达羁旅之思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精品】语文中考:2017河南省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中考语文真题

2017 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四个大题,满分120 分,考试试卷120 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8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 分)A.踏.实/踏.青奢靡./风靡.一时低声悄.语/悄.然泪下B.孵.化/浮.雕鞠.躬/笑容可掬.风流倜.傥/丝绸.之路C.角.色/角.逐推磨./磨.杵成针烟熏火燎./星火燎.原D.旷.野/粗犷.剽.悍/膘.肥体壮踌.躇满志/铸.就辉煌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 份)A.壁垒易拉罐娇生惯养独竖一帜B.咋舌顶梁柱责无旁贷黯然失色C.静谧蒸溜水花枝招展立竿见影D.提练满堂彩无动于衷别出心裁3.古诗文默写(8 分)(1)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2)嗟夫!,或异二者之为,何哉?(范仲淹《岳阳楼记》)(3)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借景抒情,表达羁旅之思的句子是:“,。
”(4)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勾勒出英雄驭马挽弓、冲锋陷阵的场面,“,”(李贺《雁门太守行》)显示出英雄仗剑杀敌、报效朝廷的气概。
4.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1)殿宇藏魔君,仙观有灵根。
请从下面两个选项中任选一个,简述在该地发生的故事。
①龙虎山伏魔之殿(《水浒》)②万寿山五庄观(《西游记》)(2)历险时有伙伴,困境中存温情。
请从下面两个选项中任选一个,简述体现人物间的深情厚谊的故事。
①格列佛与葛兰达克利赤(《格力佛游记》)②阿廖沙与小茨冈(《童年》)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4 分)这两年,民谣歌曲走进大众视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一首民谣歌曲走红,?靠的是口语化的故事,靠的是浅吟低唱的曲调,靠的是简谱的风格。
归根结底,。
2017河南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b

2017河南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b2017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如下: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1. 根据题目所给的古诗文名句填空。
(每空1分,共10分)-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2. 根据题目所给的成语填空。
(每空1分,共10分)- 一视同仁:指对待人或事物没有偏见,平等对待。
- 一诺千金:比喻说话算数,承诺有价值。
- 一言难尽:形容事情复杂,难以用一句话说清楚。
- 一筹莫展:形容事情棘手,没有办法解决。
- 一蹴而就:比喻事情可以轻易完成。
3.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每空1分,共10分)- 尽管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他从不(骄傲)自满。
- 面对困难,我们应该(勇敢)地面对,而不是逃避。
- 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很好。
- 老师(耐心)地教导我们,使我们受益匪浅。
- 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意见,即使我们不同意。
二、阅读理解(共40分)1. 现代文阅读(共20分)- 阅读文章,回答相关问题,如文章的主旨、作者的观点、文章中的细节信息等。
2. 古诗文阅读(共20分)- 阅读古诗文,回答相关问题,如诗歌的意境、作者的情感、诗句的修辞手法等。
三、写作(共30分)1. 记叙文写作(共15分)- 根据题目所给的情境或主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内容真实、情感真挚、语言流畅。
2. 议论文写作(共15分)- 根据题目所给的观点或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答案部分: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1. 古诗文名句填空答案如上。
2. 成语填空答案如上。
3. 词语填空答案如上。
二、阅读理解(共40分)1. 现代文阅读答案根据文章内容分析得出。
2. 古诗文阅读答案根据诗歌内容分析得出。
语文中考:2017河南省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中考语文真题【精品】

2017 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四个大题,满分120 分,考试试卷120 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8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 分)A.踏.实/踏.青奢靡./风靡.一时低声悄.语/悄.然泪下B.孵.化/浮.雕鞠.躬/笑容可掬.风流倜.傥/丝绸.之路C.角.色/角.逐推磨./磨.杵成针烟熏火燎./星火燎.原D.旷.野/粗犷.剽.悍/膘.肥体壮踌.躇满志/铸.就辉煌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 份)A.壁垒易拉罐娇生惯养独竖一帜B.咋舌顶梁柱责无旁贷黯然失色C.静谧蒸溜水花枝招展立竿见影D.提练满堂彩无动于衷别出心裁3.古诗文默写(8 分)(1)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2)嗟夫!,或异二者之为,何哉?(范仲淹《岳阳楼记》)(3)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借景抒情,表达羁旅之思的句子是:“,。
”(4)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勾勒出英雄驭马挽弓、冲锋陷阵的场面,“,”(李贺《雁门太守行》)显示出英雄仗剑杀敌、报效朝廷的气概。
4.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1)殿宇藏魔君,仙观有灵根。
请从下面两个选项中任选一个,简述在该地发生的故事。
①龙虎山伏魔之殿(《水浒》)②万寿山五庄观(《西游记》)(2)历险时有伙伴,困境中存温情。
请从下面两个选项中任选一个,简述体现人物间的深情厚谊的故事。
①格列佛与葛兰达克利赤(《格力佛游记》)②阿廖沙与小茨冈(《童年》)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4 分)这两年,民谣歌曲走进大众视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一首民谣歌曲走红,?靠的是口语化的故事,靠的是浅吟低唱的曲调,靠的是简谱的风格。
归根结底,。
河南省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2分)(2017•河南)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A.踏.实/踏.青奢靡./风靡.一时低声悄.语/悄.然泪下B.孵.化/浮.雕鞠.躬/笑容可掬.风流倜.傥/丝绸.之路C.角.色/角.逐推磨./磨.杵成针烟熏火燎./星火燎.原D.旷.野/粗犷.剽.悍/膘.肥体壮踌.躇满志/铸.就辉煌【考点】12:易误读常见字;11:多音字.【分析】本题考查字音,需要结合所学和词义加以判断.【解答】A.tā/tà mí/mǐ qiāo/qiǎo;B.fū/fú jū/jū tì/chóu;C.jué/jué mò/mó liǎo/liáo;D.kuàng/guǎng piāo/biāo chóu/zhù.故选:A.【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平时善于积累,对于易错的字要善于总结,可以专门建立一个错题本,这样就能防止自己出错.2.(2分)(2017•河南)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壁垒易拉罐娇生惯养独竖一帜B.咋舌顶梁柱责无旁贷黯然失色C.静谧蒸溜水花枝招展立竿见影D.提练满堂彩无动于衷别出心裁【考点】14:常见易错字.【分析】本题考查字形,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写汉字题要注意形近字、同音字辨析.此类题关键是平时的积累,积累生字词,要注意字词的音形义.【解答】A.“独竖一帜”应写作“独树一帜”;B.正确;C.“蒸溜水”应写作“蒸馏水”;D.“提练”应写作“提炼”.故选:B.【点评】本题较为简单,只要平时留意这些基本字词的书写即可.当然认真审题确定词语在句中的意思是也很重要.3.(8分)(2017•河南)古诗文默写(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2)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范仲淹《岳阳楼记》)(3)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借景抒情,表达羁旅之思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2017年省中考语文试卷(副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荷.花∕负荷. 屏.除∕凝神屏.气 满园芳菲.∕妄自菲.薄
B.驿.站∕演绎. 舞蹈.∕洪水滔.天 家喻.户晓∕忠贞不渝. C.人参.∕参.差 种.族∕刀耕火种. 塞.翁失马∕茅塞.顿开 D.洗涤.∕丝绦. 精湛.∕堪.当重任 容光焕.发∕涣.然冰释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诧异 萤火虫 贸然从事 免为其难 B.签署 军令状 万籁俱寂 腰缠万贯 C.浩翰 金銮殿 因噎废食 唇枪舌剑 D.装订 敞蓬车 鸦雀无声 虎踞龙盘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根本上改变的,是一个人的气宇与格局。现代社会是一个压力社会,人们时刻面临______________的矛盾和有形无形的压力。如何调适心理焦虑?读书无疑是一剂_________。有意识地选读历史、文学乃至天文学等方面的书籍,含英咀华,会在不知不觉中温润我们的情怀,_________我们的格局,__________我们的境界。 A.络绎不绝 锦囊妙计 开拓 升华 B.纷至沓来 灵丹妙药 拓展 提升 C.纷至沓来 锦囊妙计 开拓 升华 D.络绎不绝 灵丹妙药 拓展 提升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图像、视频和网络尽管扩大了人们接受信息的渠道,却不可能取代纸质书阅读。比起图像、视频和网络等接受方式,读纸质书所能获得的文字感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也有不同媒介的运用所造成的疚问题。 ① 总有些怪怪的,不能进入状态 ② 拿着手机或阅读器诵读“目尽青天怀古今” ③ 是图像、视频所没有的 ④ 这不全是习惯的问题 ⑤ 甚至是网上阅读也无法获得的 A. ①④⑤②③ B. ③②①④⑤ C. ③⑤②①④ D. ⑤②①④③ 5.古诗文默写。(共8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夜吟应觉月光寒。(商隐《无题》) (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__________________,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3)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戍边将士们既思念家乡,又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心理。 . . .. (4)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核心素养”方面的资源。杜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心系寒士,体现出的是“社会责任”;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趋之”心怀国家,体现出的是“国家认同”;王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至塞上》)诗中有画,体现出的是“审美情趣”。 6.名著阅读。(4分)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是丰满的,优的缺点并存。请从下面两个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作品中的具体情节,分析他的优点和缺点。 ①鲁滨逊(《鲁滨逊漂流记》) ②鲁智深(《水浒》) 7.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答题。(共7分) 材料一 每年9月新生入学时,中国美术学院都会赠给每位新生两支毛笔、一叠元书纸、一瓶墨汁和一本《智永真草千字文》。中国美术学院院长介绍说:“我们并不是要把所有的孩子培养成书法家,而是通过书写让他们了解中国文化精神。” 材料二 近年,全国兴起书法热。软笔书写可以欣赏宣纸上游云惊龙的神来之笔,硬笔书写也可以带领人们进入令人心醉的艺术境界。练习者和观赏者不断细究字形,无形中实现了对汉字“详细记忆”的回归,有益于传承汉字文化。 材料三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容,谈谈汉字书写的意义。(3分) (2)阅读材料三的漫画,请按合理的顺序介绍画面容并揭示其寓意。(4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8~11题。(共16分) 遥远的上豆花 ①土豆是东北人的看家菜,在北大荒,菜地里种得最多的就是土豆。在半人高的萋萋荒草面前,土豆花越发显得微不足道。刚来北大荒的那几年,我并没有注意过土豆花,甚至以为土豆是不开花的。 . . .. ②我第一次看到并认识土豆花,是来北大荒三年后的那个夏天。那时候,我在队上的小 学校里当老师。有一天,我发现一个女孩子好多天没来上课,心里很是惦记。一问,学生七 嘴八舌嚷嚷起来:她爸不让她上学了! ③在当地,家里孩子多,生活困难,一般就不让女孩子上学,留在家帮忙干活,那时候, 我心里充满了自以为是的悲天悯人的感情和年轻人涌动的激情,于是我去了这个女孩子的家。 ④她是老头的大女儿,上学晚,那一年她十三四岁。她家在菜地最边上,荒原上开出 一片地,盖起了茅草房。她正在菜地里帮爸爸干活,看见我,高声叫着“肖老师”,从菜地里跑了过来。 ⑤老头不善言辞,但很有耐心地听我把劝他让女儿继续上学的话砸磨蒜地说完,而 后翻来覆去只是说:“我也是没有办法呀,家里孩子多,她妈妈又有病。我也是没有办法呀!” 他女儿眼巴巴地望着我,又望着他。一肚子话都倒干净了,我不知道再说什么好。在沉重的 生活面前,同情心显示不出一点分量。 ⑥老头的女儿送我,我不敢回头看她。走出菜地的时候,她安慰我:“没关系的,肖老师,在菜地里干活儿也挺好的。您看,这些土豆开花挺好看的!” ⑦我这才发现,她身后的她身后的那片土豆正在开 花。我也才发现,她头上戴着的那顶破草帽上,围着一圈土豆花编织的花环。这是我第一 次看到土豆花,那么地小,小得让人注意不到。淡蓝色的小花,一串串一朵朵簇拥在一起,确实挺好看的,但在的炙烤下,像褪色了一样,有些暗淡。 ⑧不知为什么,从那时起,土豆花在我心里就有了一种忧郁的感觉,总也忘不了。 ⑨后来,我从北大荒调回。转眼间,几十年过去了。前几年夏天,我有机会回到原 来的生产队,一眼就看见了队上那片土豆地里正在开花。我向人打听老头和他的女儿。 队上的老人告诉我:老头还在,但他的女儿已经死了。我非常惊讶。他们告诉我,她活活地给气死了。她的两个女儿都不争气,老早就退学,一个早早嫁人,一个跟着队上的男孩跑了,再也没有回来。 ⑩我去看望老头,他已经病瘫在炕上痴呆呆地望着我,一直念叨,当初要是听了肖老师的话,让孩子上学就好了,孩子就不会死了! ⑪在土豆地里,我请人帮我拍照片留念。淡蓝色的、细小的土豆花,生长在这片过 阔得几乎到了天边的荒原上的土豆花,多少年来就是这样花开花落。 关心它们,或者偶尔想起它们的人会有多少呢? ⑫后来,我看到了东北作家迟子建的短篇小说《亲亲土豆》,才知道原来还真有人对不起眼的土豆花情有独钟。在小说中,种了一辈了土豆的男主人公肯定地说:“谁说土豆花没香味?它那股香味才特别呢,一般时候闻不到,一旦闻到就让人忘不掉。” ⑬看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了老头的女儿,她闻得到土豆花的香气吗?她一定闻得到的。 (作者:肖复兴。有删改) 8.请结合本文容概括“我”对土豆花认识的变化过程。(4 分) (1)刚来北大荒的那几年,没有注意过土豆花,以为土豆是不开花的。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后来,读到迟子建的小说。知道土豆花有人关注,有特别的花香。 9.本文刻画人物栩栩如生。请以第⑤段为例,分别从词语运用、描写方法的角度加以赏析。(4分)
10.本文结尾提到迟子建的小说,有什么作用?(4分) . . .. 11.结合全文,说说你对标题“遥远的土豆花”的理解。(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2~14题。(共12分) 听音乐能使我们更聪明吗? ①听音乐有助于提高智商,这一发现发表在1993年的《自然》杂志上,被形象地称作“莫扎知道特效应”。心理学家弗朗西斯·罗彻对36位大学生做实验,让他们在做一些空间推理题之前听10分钟莫扎特音乐,测试结果显示,听了莫扎特音乐的人比没有听的人做题有明显进步。 ②但是,自从“莫扎特效应提出以来,争论一直不断。1999年,心理学家认为,音乐的效果只能提高人的1.5个智商点,而且仅仅限于折纸实验。2007年,进行跨学科研究的科学家认为,没有强有力的证据证明听古典音乐的孩子比不听古典音乐的孩子在认知能力上有什么优势。不过,最近中国科学家发现,聆听莫扎特音乐能对大脑产生刺激,可以增加新生神经元。 ③随着研究的深入,神经科学的专家在音乐如何影响大脑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专家发现,如果把大脑比作一座工厂,那么听音乐对于这座工厂来说,是完成一项大工程,许多个重要的车间都会被调动起来。科学家用核磁共振技术扫描研究对象,婉转的音乐响起时,他们看到了“烟火四射”的情形——研究对象大脑的许多区域在刺激中同时被点亮了。负责记忆功能的海马体、负责情绪控制的杏仁核、负责视觉感受和反应的视觉皮层等,这些大脑的重要部位在音乐声中共同运作,产生和谐的脑电波,使得脑功能达到最优化状态。 ④听音乐,尤其是听复杂的古典音乐,的确使我们获益匪浅。具体来说,听音乐能增强空间分析能力。比如安排复杂的事情、解答谜题之类的活动,都需要空间信息想象和处理能力。而进行空间分析和听音乐时的大脑活动是相似的。所以,我们听音乐时,大脑就好像在处理空间信息,不知不觉中得到了锻炼。听音乐还能增强听觉处理能力。音乐家们的听觉显然比常人强,他们区分不同声音的能力及记住所听见容伯能力都比常人好。这是因为听音乐改善了大脑功能。普通人如果提高了这些能力,对考试、记住重要的信息都有很大帮助。 ⑤不过,听音乐对大脑的影响远比我们想象得复杂。英国科学家的一项新研究发现,不同种类的音乐对孩子学习新知识能力的影响竟有天壤之别。他们将受试儿童分成A、B、C三个组。A组儿童欣赏轻柔优美的《慢板》,B组儿童聆听爵士乐,而C组儿童则什么也不听。此后,三组儿童又都接受了同样的测试。最后的结果显示,成绩最优的是A组,其次是C组,最差的是B组。科学家的结论是:过分活跃或带有攻击性的音乐,不能像轻柔优美的音乐那样,对孩子的大脑认知机构起积极作用,相反却只会起消极作用。如此看来,听音乐还存在负效应。因此,在处理新的复杂的事务时,请将耳机摘下,全心投入。 (作者:龙学锋。有删改) 12.听音乐能使我们更聪明吗?请结合全文阐述理由。(4分)
13.第③段中划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14.乐乐准备参加“魔方大赛”,正在一边听古典音乐,一边练习复原魔方。哥哥希望他关掉音乐专注练习。请你运用本文知识,替乐乐向哥解释。(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