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 《望洞庭》优质课件PPT

合集下载

望洞庭_PPT课件

望洞庭_PPT课件
望洞庭
刘禹锡(772-842),字梦 得,唐代诗人,被白居易称作 “诗豪”。他的许多作品,立意 新颖,思想深刻;七言绝句受到 民歌的启发,写得明快清新,富 有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
洞庭湖在湖南省北部,长江南岸,为中 国第二大淡水湖,古称“云梦泽”。跨湘鄂 两省,它北连长江、南接湘、资、沅、酆四 水,号称“八百里洞庭”。现水面被分割为 东洞庭湖、南洞庭湖、西洞庭湖三部分。
望洞庭
湖、月两相和
洞庭秋色
宁静柔和
潭面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镜
水面如白银盘
洞庭山水
宽广壮美
君山如青螺
谢谢
•盘 • 总笔画数:11画 • 结构:上下结构 • 拼音: pán • 组词:盘问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湖光:湖面的波光。 两:指湖光和秋月。 和:和谐,优美。 潭面:指湖面。
首联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和谐融合 颔联 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 颈联 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碧绿 尾联 恰似白银盘子托着轻轻的田螺
会写字详解
•磨 • 总笔画数:16画 • 结构:左上包围结构 • 拼音: mó • 组词:磨练
会写字详解
•遥 • 总笔画数:13画 • 结构:左下包围结构 • 拼音: yáo • 组词:遥远
会写字详解
•银 • 总笔画数:11画 • 结构:左右结构 • 拼音: yín • 组词:银行
会写字详解
洞庭湖的风光极为秀丽,许多景点都是 国家级的风景区,如:岳阳楼、君山、杜甫 墓、杨么寨、铁经幢、屈子祠、跃龙塔…… 面积约3900平方公里。
我会认
tínɡ wèi mó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17古诗三首《望洞庭》(课件)(13张pppt)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17古诗三首《望洞庭》(课件)(13张pppt)

2023-2024学年秋季统编教材(部编版)《望洞庭》古诗,作者刘禹锡通过描绘洞庭
湖的景色,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1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以下方法:
背景介绍:首先,我介绍了刘禹锡的生平和《望洞庭》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古诗
的基本信息和背景知识。
逐句讲解:我逐句讲解了古诗的内容,通过讲解每个字的意思和上下文的联系,让学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 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全诗纯 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 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诗意
提问?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洞庭湖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湖面风 平浪静,犹如未磨的铜镜。
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01 注意生词 02 注意语音语调 03 感受诗人的情感
朗读指导
目 录 《望洞庭》 〔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洞庭:在湖南省北部,长江南岸。湖中有 不少小山,最有名的是君山。
湖光秋月两相和, 相和:相互映衬。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生理解古诗的含义和表达方式。
朗读训练:我进行了朗读训练,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古诗的韵律和节奏,进一步理解
古诗的情感和艺术价值。
图像辅助:我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展示了洞庭湖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
地感受古诗所描绘的景色和氛围。
互动讨论:我组织了小组讨论和互动交流,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进一
下课!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3年9月16日
《望洞庭》

17.古诗三首《望洞庭》课件(共28张PPT).ppt

17.古诗三首《望洞庭》课件(共28张PPT).ppt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
第17课 古诗三首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我们跟随作者欣赏了 壮丽的天门山,游览了 美丽的西湖,现在我们 一起去洞庭湖走一走, 领略一下洞庭湖的美景。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的北部,岳阳市的附近,是我 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古称“云梦泽”,号称 “八百里洞庭湖”。洞庭湖的意思就是神仙洞府, 其最大的特点便是湖外有湖,湖中有山,渔帆点点, 芦叶青青,水天一色,鸥鹭翔飞。春秋四时之景不 同,一日之中变化万千。
秋夜,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无风, 平静得如同未经打磨的铜镜一样。
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如果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那么淡妆浓抹都是 那么合适、美丽。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作者介绍
刘禹锡,字梦得,河南洛阳人。
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 之称。
主要作品有 《陋室铭》《竹
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
生字学习
tínɡ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湖 光 秋 月 两 相 和, 潭 面 无 风 镜 未 磨。 遥 望 洞 庭 山 水 翠, 白 银 盘 里 一 青 螺。
君山在泛着白光的洞庭湖中,就像是 的一只小巧玲珑的青螺。
湖光秋月两相和
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时候?
从“秋月”可以看 出是秋天的夜晚。
诗意:洞庭湖上月光 和水色交相融和。
和谐 协调 相互
潭面无风镜未磨
湖面 比作 铜镜
比喻
诗意:湖面没有 风,平静得如同 未经打磨的铜镜 一样。
柔和美 朦胧美 宁静美
“两相和”的“两”是指谁
《望洞庭》通过丰富的 想象,巧妙的比喻,描绘 了一个色调和谐、淡雅无 比的洞庭湖,表达了诗人 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

《望洞庭》PPT【优秀课件】共23页文档

《望洞庭》PPT【优秀课件】共23页文档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望洞庭》PPT【优秀课件】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7 古诗三首 望洞庭-部编版 (1)(共15张PPT)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7 古诗三首 望洞庭-部编版 (1)(共15张PPT)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洞庭湖面积为
2579.2平方公里,君 山面积为0.96平方公 里。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
云梦泽:江汉平原湖泊群的总称。 撼:摇动
衔(xián)远山,吞长江,浩浩汤 ( shāng)汤,横无际涯。
——范仲淹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洞庭湖面积为
2579.2平方公里,君 山面积为0.96平方公 里。
遥望洞庭山水翠, ●●
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诗人, 他的一生仕途坎坷,年富 力强的时候屡遭贬官(31-54岁),直到老年才得以回京安养(54岁)。
最强大脑
第一关
第二关
最强大脑
第三关
第四

(唐)刘禹锡 磨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 - -| | - -
潭面无风镜未磨。
- |- - | | -
遥望洞庭山水翠,
- | |- - | |
白银盘里一青螺。
| - -| | - -
找景物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青螺:青绿色的 螺。这里用来形 容洞庭湖中的君 山。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古诗三首《望洞庭》PPT课件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古诗三首《望洞庭》PPT课件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望 洞 刘


授课老师:XXX
刘禹锡,字梦得, 河南洛阳人,唐朝 文学家、哲学家, 有“诗豪” 之称。
目录
1 认识作者
2 精读感悟
3 课堂小结
4 布置作业
第一章节


——








刘禹锡,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唐朝 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 之称。 刘禹锡写这首时正值被贬官,途经洞 庭湖看到这美丽的景色,所有忧愁顿 时烟消云散。
tíngyǔ xīFra bibliotek庭 禹锡
pán

wèi mó
未磨
白遥潭湖 银望面光 盘洞无秋 里庭风月 一山镜两 青水未相 螺色磨和 。,。,
《 望 洞 庭 》
刘 禹 锡
师生共同了解下面的字、词语。
湖光:湖水反射的光 相:相互。 和:和谐、协调。 潭面:洞庭湖的水面
镜末磨:指没有磨 拭过的镜子。
白银盘:白瓷盆的美 称,喻指圆月。 一青螺:螺的一种, 壳形椭圆,表面稍暗, 杂有斑纹。


诗 情
第四章节



——

解作
诗 意

想象《望洞庭》所描绘的景色,先说一说,


再写下来。


诗 情
感谢观看
授课老师:XXX
第二章节


——



诗 意

(一)精读感悟《望洞庭》



请回顾以前我们学习古诗时,你是用什么

诗 情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7古诗三首《望洞庭》(课件)(共17张ppt)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7古诗三首《望洞庭》(课件)(共17张ppt)

刘禹锡也被贬到蛮荒之地,当了一个小小的司马。这一贬就是十年。十年的流放生涯,使刘禹 锡从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成长为一个饱经风霜的中年人。
唐元和十年,刘禹锡和柳宗元终于被召回京城。然而这一次,刘禹锡竟然又因为一首诗被贬。 本来,在一次和柳宗元结伴春游的途中,刘禹锡看到郊外的桃花,一时间感触良多,写下了《玄都 观桃花》: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 山翠绿的色彩,这里 的“山水”实际只是 指山,即湖中的君山。 用“山水”属于现代 汉语中“偏义复词” 的用法。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虽然仕途一直都不顺利,但他心中所思所想的,并非是愁闷和不爽,而是对人生、对大自然无限美好 的那份爱恋和爱好。
教学完毕谢谢观看
日期:20XX.01.01源自主讲老师:这是墨客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
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 交融不分写起,体现 湖面的开阔廖远,这 应该这天暮时分的情 形,天还没黑但月亮 已经出来,要是天黑 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 交融了。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 体现夜晚湖面的清静, 因为太阳已落,湖水 不反光,像镜子没磨 韶光泽暗淡的样子。
刘禹锡不仅在诗文上成绩很高,在哲学上也很有自己的思想主张。他有着很鲜明的唯物主义观点,曾 经写下《天论》三篇,来探究大自然和人之间的关系,倡导人类应该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发展。
刘禹锡被贬到南荒之地,二十几年间在各地辗转,曾多次经过洞庭湖。某一年的秋天,他转任和州刺 史,途经洞庭湖,遥望着洞庭湖的湖光山色,写下了这首千古佳作《望洞庭》。

(完整)三级上册语文课件望洞庭∣人教精品PPT资料精品PPT资料

(完整)三级上册语文课件望洞庭∣人教精品PPT资料精品PPT资料

教育部组织编写 三年级 | 上册
会写的字
镜未磨遥银盘
教育部组织编写 三年级 | 上册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教育部组织编写 三年级 | 上册
jìnɡ wèi mó yáo
镜未磨遥
yín pán tínɡ
银盘庭
教育部组织编写 三年级 | 上册
(1)望:从远处看。 (2)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3)湖光:湖面的波光。 (4)两:指湖光和秋月。 (5)和:和谐,优美。 (6)潭面:指湖面。
教育部组织编写 三年级 | 上册
(7)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 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
(8)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9)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 (10)青螺:
秋夜,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明月的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
映湖翠,面的秋显 就 君夜得像山,十未,洞分经清庭宁磨澈湖静拭的水、的湖清和铜水澈谐镜,透;一浑明湖样然,上。一与无在体明风皓,月,月远的迷银望清迷辉如光蒙下同交蒙,银相的青盘辉 字(镜字((( (((潭望刘(第镜潭(银(潭((字秋潭(第(y字ín梦8梦754558面洞禹7六面37面42梦夜面5六5梦)))) ))))))))))未未盘得 得 /庭 锡 单 //得 , /单 得p无无无无山镜和两 和和山镜湖镜两洞和和á,,(元,洞元,n磨磨庭风风风风:未:: :::未光未:庭::洛洛7洛庭洛··t////指磨和指和和指7磨:磨指:和和í古古镜镜镜镜n阳阳阳湖阳2遥遥ɡ洞:谐湖 谐谐洞:湖:湖湖谐谐~诗诗未未未未(((水(庭古,光 ,,庭古面古光名,,8三三磨磨磨磨今今今清今4湖人优和 优优湖人的人和,优优2首首。。。。属属属澈属)中的美秋 美美中的波的秋在美美河河河透河的镜。月 。。的镜光镜月今。。南南南明南君子。 君子。子。湖))),)山用山用用南人人人与人。铜。铜铜省。。。明。制制制北月作作作部的、、、。清磨磨磨光成成成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 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诗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未经打磨的铜镜。
诗意:秋夜,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 和,湖面无风,平静得如同未经打磨的铜 镜一样。
诗人为什么要写无风的潭面?
“潭面无风镜未磨”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 里洞庭风平浪静、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 别具一种朦胧美。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波 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默写指导:在背诵的基础上进行默写,注意不 要写错别字。
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参考答案:两岸青山相对耸立,一叶小舟乘风 破浪,从水天相接的天边驶来。
洞庭湖上水光和秋月交相融和,湖面风平 浪静,如同没经过打磨的铜镜。
PPT素材:
PPT背景:
PPT图表:
PPT下载:
PPT教程:
资料下载:
范文下载:
试卷下载:
教案下载:
PPT论坛:
PPT课件:
语文课件: 数学课件:
英语课件: 美术课件:
科学课件: 物理课件:
说每句诗是什么意思。
互相映衬。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湖面的波光。
抹都是那么合适,美丽多娇。
三、课外积累。
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一) [宋]苏轼
朝曦迎客艳重冈, 晚雨留人入醉乡。 此意自佳君不会, 一杯当属水仙王。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背 诵课文。默写《望天门山》。
随堂练习
一、填一填。 《望天门山》写出了天门山的_雄__伟__壮__美_和
长江的波__澜__壮__阔__,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壮丽山川 的_热__爱__之情。
二、翻译下列诗句。 1.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秋夜,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
面无风,平静得如同未经打磨的铜镜一样。
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如果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那么淡妆浓
背诵指导:这三首诗都表达了作者对祖国 山河的热爱之情。背诵时,首先要熟读每首诗,
在熟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意,并把诗句描绘的画面记 住。然后可抓住诗中的景物或重点词语边想象画面, 边逐句进行背诵。《望天门山》:“楚江”→“东 流”→“青山”→“孤帆”;《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山色”→“淡妆浓抹”;《望洞庭》: “湖光秋月”→“无风”→“青螺”。
青螺,在诗人的想象中,洞庭山水成 了一件完美的艺术品,给人以莫大的 视觉享受。
白遥 银望 盘洞 里庭 一山 青水 螺翠 。,
结构梳理
湖月 相和
望 洞庭湖 潭面 如镜 和平宁静

景色

山水一体 山水 君山
迷人
青色 山水相衬 青螺
主旨概括
《望洞庭》通过丰富的想 象和形象的比喻,将月夜的洞 庭美景描绘得惟妙惟肖,跃然 纸上。表达了诗人对洞庭美景 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望 洞 庭

[]
作者介绍
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今属 河南)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有“诗豪”之称。
主要作品:《陋室铭》《乌衣 巷》《石头城》等。
望洞庭
tínɡ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wèi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 银 盘 里 一 青 螺 。 mó
pán
课文讲解
自由读一读古诗,对照注释,说 PPT模板:
比喻洞庭湖。
比喻洞庭湖 中的君山。
诗意: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 好似白银盘里托着一枚小小的青螺。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比喻: 把洞庭湖的水色比喻成“白
银盘”,将湖中的君山比喻成一 只小小的“青螺”,显得小巧玲 珑,十分精致,又和月光笼罩下 的湖水、山色相称。
想象: 银白色的盘子里摆放一只小小的
朗读指导:朗读《望天门山》时,按“二 二二一”的节奏朗读,前两句语气应该豪迈, 体现天门山的壮美;后两句语气稍柔和,尾句 要读得引人遐想。朗读《饮湖上初晴后雨》时,
按“二二一二”的节奏朗读,语气柔美,感情 饱满,读出对西湖的喜爱与赞美。朗读《望洞 庭湖》时,朗读停顿的划分为:湖光/秋月/两 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