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性病症的预防和处置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运动性病症课件

运动性病症课件
运动后突发一侧肢体麻木,动作不灵,伴 有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一般短时间内恢 复。
运动性病症
• 3、急性胃肠功能紊乱及运动应激性溃疡 常在剧烈运动后不久出现恶心、呕吐、头
痛、头晕、面色苍白、腹痛,有的呕吐咖啡样 物,大便潜血试验(+)。 • 4、运动中心血管意外: • (1)症状较轻者,表现为呼吸困难、憋气、 胸痛、心跳加快、心律不齐等症状,预后良好。
系统表现为主
睡眠欠佳(多梦易醒)、食欲下降、头痛、 头晕、记忆力下降、疲倦、体重稍下降,晨脉 稍增加,运动成绩下降、体格检查无异常。
运动性病症
• 2、中、后期 此时可涉及多个系统和器官,并出现各种症状和
体症。 (1) 心血管系统方面
可出现心悸、心慌、胸闷、气短、心前区不适、 心率不齐;心前区刺痛和呼吸困难;晨脉与晨压不稳 定,比平时略高,血压以负荷后舒张压不变或上升为 常见,脉率和血压恢复时间都延长。联合机能试验出 现异常;心电图异常,ST段下降(尤其负荷后更明 显);还出现各类型心率失常(如早搏,房室传导阻 滞等)。血液检查可发现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浓度均 降低。
法和对症处理。 • 2、处理方法: (1)过度训练早期处理方法 ①调整训练计划,控制运动负荷,减小运动强度。 ②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③营养调节。
运动性病症
(2)重度过度训练处理方法 ①减小运动强度或暂停专项训练和比赛,多辅以
小强度、全面提高身体素质的锻炼和放松性练 习。 ②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③注意营养。 ④ 理疗:温水浴、按摩与针灸(针刺或艾灸内 关、环跳、足三里、阳陵泉、承山等穴位)、 医疗体育。 ⑤药物治疗:补充营养素(VB1、VC、VB12,微量元素, 葡萄糖或ATP)或服用中草药及镇静剂。
运动性病症

运动损伤和运动性疾病的病理征象处理及预防办法PPT课件

运动损伤和运动性疾病的病理征象处理及预防办法PPT课件
治愈后重新参加锻炼时,运动负荷要逐步 增加,以免再发。
25
4.预防
该伤主要是由于训练方法和运动量安排不 当所致。因此要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全面 发展,避免局部负荷过度;
正确掌握跑跳技术,做好准备活动; 防止受寒,运动后采用自我按摩等各种手
段及时消除小腿肌肉的疲劳,是预防胫腓 疲劳性骨膜炎的重要措施。
33
2.症状诊断
伤后立即出现意识障碍。一般意识障碍都较轻,有 一时性意识丧失(昏迷)或神志恍惚。意识障碍的 时间长短不一,短则几秒钟,长则几分钟乃至 20~30分钟不等。在意识丧失时,伤员呼吸表浅, 脉率缓慢,肌肉松弛,瞳孔稍放大但左右对称,神 经反射减弱或消失。意识清醒后出现逆行性健忘, 患者不能回忆受伤经过和情境,但能清清楚楚地回 忆受伤以前的事情。头痛、头晕,在伤后数日内较 明显,表情紧张、活动或变换体位时,症状加重; 恶心、呕吐,伤后数天内多可逐渐减轻和消失。此 外,还伴有情绪不称、易激动、不耐烦、注意力不 集中和耳鸣、心悸、多汗失眠等植物性神经功能紊 乱的症状。
29
3.处理
肌肉微细损伤或少量肌纤维断裂时,应立 即冷敷,加压包扎并提高伤肢。
24小时后可外敷中药,痛点进行药物注射、 理疗或按摩等。
肌纤维大部份断裂或肌肉完全断裂时,经 加压包扎等急救处理后,应立即将伤员送 至医院及早做手术缝合。
30
4.预防
在剧烈运动前,要充分做好准备流动,尤 其是要结合练习的部位做热身活动。若出 现肌肉僵硬或疲劳时,可进行按摩并减少 运动强度;
对一些可疑病例可作关节照影、超声波和关节 镜检查,进一步确诊。
46
3.处理
急性期,主要目的是治疗急性创伤性骨膜炎, 以制动、消炎、止痛为主,若关节血肿明显者, 应在无菌条件下用粗针头抽出积血,然后用石 膏或棉花夹板加压包扎固定2~3周,同时局部 可以外敷活血、消肿、止痛的中草药。慢性期 应根据症状的轻重不同,首先要严格避免做重 复受伤动作,以免再次受伤,影响愈合;其次 可采用按摩、理疗、外敷中草药等。若症状严 重,肿痛明显,经常交锁妨碍体育锻炼和活动, 应手术切除受伤的整个半月板,以免引起继发 性滑膜炎和关节软骨损伤。

《运动伤害防护与急救》第十章课件第一节

《运动伤害防护与急救》第十章课件第一节
第十章 常见运动性 病症
本章导语
运动性病症常因运动训练或比赛安排不当,运动环境不 适或运动者潜藏运动风险,以及运动负荷超过了运动者所承 受的生理、心理极限,而引发运动者身体机能紊乱,从而导 致运动过程中或运动训练后出现各种异常症状或病症。本章 主要介绍运动应激综合征、环境相关的运动性急症及某些潜 藏运动风险的常见病症。通过学习,我们将了解各种常见运 动性病症的发病原因、主要症状和诊断要点,重点掌握常见 运动性病症的处理方法与预防措施。
三、脑血管痉挛
由各种原因所致的脑血管壁平滑肌细胞钙离子超载,以及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加,可使血管平滑肌发 生异常收缩,导致血管痉挛。
脑血管痉挛
原因
可能与某些血管先天畸 形或运动时脑部供血障 碍有关。
症状
运动中或运动后突发一 侧肢体麻木,动作不灵 活或麻痹,常伴有剧烈 的头痛、恶心、呕吐等。
处理
患者平卧休息,头稍低, 足部略抬高,松解衣领, 注意保暖,保持呼吸道 通畅。必要时送医院治 疗,并做相关的检查, 确定脑部是否存在病变。
一、单纯性虚脱
单纯性虚脱多发生于中长跑运动者,常在剧烈训练、比赛时或比赛后即刻发生。
单纯性 虚脱
原因:单纯性虚脱与训练水平不高、停训后突然参加激烈运 动或比赛、过度劳累或紧张、身体状况不佳等有关。
症状:单纯性虚脱主要表现为头晕、面色苍白、恶心、呕吐 和大汗淋漓等现象。轻者,卧位休息片刻后好转,重者,需 休息1~2天才能缓解。运动者神志清醒,能回答询问。
目录
01
运动应激 综合征
02
与环境相 关的急症
03
其他相关 的病症
PART 01
第一节 运动应激综合征
运动应激综合征
运动应激综合征指运动者在运动或比赛时,运动负荷超 出了机体所承受的能力而引起的一系列急性病理现象。 其特点是,常在一次剧烈训练或比赛过程中或之后发生, 且多在训练水平低、经验不足的运动者身上发生,或见 于因伤病停训较长时间后再恢复训练者,也可见于精神 受到激烈刺激的高水平运动员,以及潜在心血管风险者。 运动应激综合征以中长跑、马拉松、中长距离滑冰、自 行车和划船等项目的运动者较常见,其临床表现差异较 大,根据临床表现不同可分为不同类型。

运动损伤的预防和急救课件PPT

运动损伤的预防和急救课件PPT

03 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
肌肉痉挛
01
原因症象:在体育锻炼时,肌肉受到寒冷的强烈刺激时,可能会发生肌肉痉挛。常在游泳或冬季户外锻炼时发 生;有的因准备活动不够,或肌肉猛力收缩,或收缩与放松不协调时,均可发生肌肉痉挛;也有的因情绪过
分紧张所致。肌肉紧张时,肌肉突然变得坚硬、疼痛难忍,而且一时不易缓解。
肌肉痉挛
02
处置方法:对痉挛部位的肌肉做牵引。例如腓肠肌痉挛时,即伸直膝关节并配合按
摩、揉捏、叩打,以及点压委中、涌泉穴等,以促使痉挛缓解和消失。
肌肉痉挛
03
预防措施: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对容易发生痉挛的部位,事先应作
适当按摩;夏季进行长时间运动时,要注意补充盐分,冬季锻炼时,
要注意保暖;游泳下水前,应先用冷水淋浴;游泳时在水中不要停留
锻炼前应作好准备活动。准备活动不但能 使基础体温升高、肌肉深部的血液循环增 加、肌肉的应激性提高和关节柔软性增强 等,也能减少锻炼前的紧张感和压力感.
自我保护 。锻炼者除了认真作好准备活动和 放松活动外,也应了解和懂得初步处理锻炼 后肌肉酸痛、关节不适的方法。同时锻炼中 应密切注意自己的身体反应,及早发现运动损 伤的早期症状,以便于早发现、早治疗、早康 复。
03 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
骨损伤
疼痛:骨折部位疼 痛,活动时疼痛加 剧,局部有明显的
压痛。
骨损伤
肿胀:由于骨折端 小血管的损伤和软 组织损伤水肿,故 骨折部位可出现肿
胀。
骨损伤
畸形:由于骨折端 的错位,肢体常发 生弯曲大出血:当骨折端 功能障碍:骨折后,肢
刺破大血管时,伤 体原有的骨骼杠杆支持
关节损伤
其特点是受伤关节剧烈疼痛,并有明显压 痛;关节功能丧失,受伤关节不能活动。 值得注意是关节受伤后,有时会出现畸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立即停止运动
2. 体位
3. 其他
平卧
保暖,注意饮食
上腹部疼痛 突然吐血
2. 心功能不全和心肌损害 半卧位
呼吸困难、咯血(可死亡)
3. 脑血管痉挛或晕厥
平卧
肢体麻木、头痛
4. 运动猝死
急救穴、抢救 给氧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四. 预防
1. 比赛前体检 2. 遵守科学训练和比赛的原则 3. 加强医务监督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重力性休克:
征象:重力性休克发生前有些人会感到全身无力、 头昏、眼花、眼前发黑、面色苍白、出冷汗, 继而突然晕倒,意识丧失,脉率快而细弱。 一般经休息处理后很快恢复。清醒后患者仍 感虚弱、头昏、头痛,多数人记忆力能很快 恢复。
预防:坚持科学系统训练,提高心血管机能。疾 跑后要继续慢跑(或步行)一段距离,然后 慢慢停下来。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三. 症状与体征 四. 处理
(平卧位或头低脚高位) 五. 预防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五. 预防
安排好运动量和训练强度,遵守循序渐进和 个别对待原则。
膳食要富于营养,运动员每天每公斤体重应 摄入蛋白质2克,必要时还可补充氨基酸和铁 剂。克服偏食和吃零食的不良习惯。
合理安排生活制度,使运动训练与进食之间 有一定的休息间隔。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三. 处理
二. 症状与体征
(因程度和个体特征而异)
关键是早期发现,及早处理
1. 早期 (与神经衰弱相似)
调整训练计划、休息、 营养
2. 中期和后期
停止专项训练、比赛、 按摩、体疗、药物等
四. 预防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女运动员在90-110g/L时,可边治疗边训练,但 训练时要减少强度,避免长跑等耐力性运动; 而男运动员低于100g/L,女运动员低于90g/L时, 应停止大、中运动量训练,以治疗为主。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二)饮食治疗
饮食的营养价值要高,采用含蛋白质、铁 和维生素较多的食物,如猪肝、蛋黄、 动物全血等。
五. 运动猝死的预防
1. 及早识别高危人群 2. 注意观察猝死的先兆症状 3. 避免过度运动和过度训练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第三节 晕 厥
一. 概念: 是由于脑部一时性供血不足或血中化学 物质变化所致的意识短暂丧失。
二. 原因及原理 1. 血管扩张 (精神和心理状态不佳) 2. 直立位血压过低 3. 重力性休克 ( 疾跑后急停 ) 4. 胸内压和肺内压增高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三)药物治疗
采用中医辨证施治。运动员中贫血常见的 是心脾两虚和气虚型。可采用党参30克、 红枣10枚、生地30克、地骨皮6克、白芍12 克、乌梅5枚、鸡血藤30克、生地榆30克。
西药可服用硫酸亚铁、富血铁等。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第六节 运动性血尿
一.概念: 指直接与运动有关,经详细检查,未发现其它原因 的血尿。
二.原因与发病原理 (可能) 1.肾静脉高压 2.肾脏缺血、缺氧 3.肾脏损伤 4.膀胱损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三. 症状与体征
1. 运动后骤然出现血尿 2. 除血尿外,一般无其他症状与体征. 3. 男运动员多见,尤其以跑、跳和球类运动员多见。 4. 各项肾功能检查、血液检查和X线检查均正常。 5. 绝大多数人(95%)的血尿持续时间不超过3天。 6. 血尿可在多年内反复出现,但预后一般良好。
积低于正常值的病理状态。
正常成人 :
Hb: 男 120-160 g/L 女 110-150 g/L
RBC : 400-550万/mm3
350-500万/mm3
我国运动性贫血的诊断标准:
Hb: 男 < 120 g/L
女 < 105 g/L
14岁以下 男女 < 120 g/L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人删除。第二节 过度紧张
一. 概念: 指在训练或比赛时,一时运动负荷超过了 机体的承受能力而引起的病理状态。
(任何项目都可发生) 二. 原因:
1、一时性运动量过大 2、训练水平低 3、机体的机能状况不良
三. 处理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二. 症状
1. 急性胃肠功能紊乱 及运动应激性溃疡
第四节 低血糖症
早晨空腹时的血糖浓度 正常: 80~120mg/100ml 低血糖症:< 55mg/100ml 一. 原因与发病机理 二. 症状与体征 三. 处理 四. 预防
第五节 运动性贫血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一.概念
运动性贫血:指直接由运动训练所造成的贫血。 贫血 :指血液单位容积内血红蛋白量、红细胞数和红细胞压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四. 鉴别诊断 (是关键)
(一)器质性疾病所致的血尿: 肾小球肾炎 泌尿系统感染 泌尿系统结石
二.原因及原理
1. 红细胞破坏增加 2. 蛋白质和铁质需要量增加及摄入不足 三 . 症状与体征
鉴别 : 减少或停止运动训练1个月,并供应充 足的蛋白质和铁,看Hb是否上升。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四. 处理
(一)合理安排运动训练
应减小运动量,必要时可停止正常训练。 一般说来,当男运动员的血红蛋白100-120g/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