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公开课】《小说人物形象鉴赏》教学设计
小说鉴赏之人物形象赏析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教学主小说鉴赏之人物赏析题一、教材分析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对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的叙述和典型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可见,在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和环境中,人物是最重要的。
因此,深入分析并把握好人物形象是读懂小说的关键,也是深入理解小说主旨的前提。
小说的中心任务是塑造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刻画人物的方法是小说阅读考查的重要内容。
人物形象是命题者最青睐的内容,其命题角度大致有四个方面:赏析人物形象;塑造形象方法;分析形象作用;领悟小说主题。
二、学生分析1、高三学生在经历了两年的学习生活之后,这时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空前高涨,学习能力相应提高。
高三教师要做的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必须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讲究学用结合,不仅让学生学会,更要让学生会学。
2、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有些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也随之下降,基本上处于"被学习"状态。
三、教学目标一、明确高考小说人物形象分析的地位二、掌握小说阅读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三、熟悉高考小说人物形象题答题模式四、教学环境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左右1、在备课的时候,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查找网络有效资源,包括视频、图片、音乐等,给学生营造一个生动形象有趣的教学情境,提高对学习的兴趣。
2、下载学习思维导图软件。
这是在此次研修中学习到的软件,它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
勇于接受新的事物,逐渐熟悉并运用到教学环节中去。
3、完善对教学课件的制作。
摆脱过去只体现教学内容的死板模式,将“美”“精”“实用”充分结合,逐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对于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应该多多利用信息技术,理论同实践内容更好的结合才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
小说人物形象鉴赏实践 教案教学设计

小说人物形象鉴赏实践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基本特征,提高对小说人物形象的认识。
2. 通过分析典型人物形象,培养学生欣赏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创作具有个性特点的小说人物形象。
二、教学内容1. 小说人物形象的基本特征2. 分析典型人物形象的方法3. 创作具有个性特点的小说人物形象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小说人物形象的基本特征,学会分析典型人物形象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创作具有个性特点的小说人物形象。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小说人物形象的基本特征和分析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小说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3. 创作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创作,提高实践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经典小说中的典型人物形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小说人物形象的基本特征,分析典型人物形象的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小说人物形象,让学生深入理解。
4. 创作实践:让学生动手创作具有个性特点的小说人物形象。
教案教学设计示例:一、教学目标1. 了解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基本特征。
2. 学会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方法。
3. 培养欣赏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小说人物形象的基本特征。
2. 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方法。
3. 欣赏小说人物形象的实际案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小说人物形象的基本特征,学会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欣赏小说人物形象的丰富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小说人物形象的基本特征和分析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小说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3. 互动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小说人物形象的欣赏心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经典小说中的典型人物形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小说人物形象的基本特征,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方法。
【县级公开课】《小说人物形象鉴赏》教学设计

【县级公开课】《小说人物形象鉴赏》教学设计鉴赏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明确高考小说人物形象分析的地位;掌握小说阅读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赏析小说中人物形象的作用过程与方法:探究法、练法、归纳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作品和人物有自己的体验、评价、感悟【教学重难点】如何理解、分析小说人物形象【教学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
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二、命题指数★★★★★1、因为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的。
所以对小说人物形象的理解与分析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小说阅读考查中命题的热点。
2、2011年高考有考察小说类文本阅读的试卷共有7套,其中5套(全国新课标卷、山东卷、安徽卷、江苏卷、辽宁卷)考察了“人物形象”;2012年高考有考察小说类文本阅读的试卷共有9套,其中5套(全国新课标1卷、湖南卷、江西卷、江苏卷、辽宁卷)考查了“人物形象”;2013年高考有考察小说类文本阅读的试卷共有8套,其中6套(全国新课标Ⅰ卷、全国新课标Ⅱ卷、湖南卷、山东卷、江苏卷、辽宁卷)考察了“人物形象”。
结论:“人物形象”赏析在高考小说文本阅读中很重要!三、高考对人物形象的考查类型1、概括人物形象常见的设问方式:请概括XX人物的性格特点XX是怎么样的人物,请结合文本分析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文中XX的形象2、赏析人物形象在文中的作用常见的设问方式:XX人物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运用XX方法写XX人有什么用意?小说的主人公是A,那末写B的目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四、如何鉴赏人物形象(一)、联系教材回忆《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装在套子里的人》等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二)、讨论、归纳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21、接洽故事情节掌控人物形象例:“XXX”形象沧州遇旧善良、逆来顺受随遇而安听说XXX谋杀XXX亲闻XXX阴谋奋起反抗杀死XXX买刀寻敌接管草料场忍无可忍2、通过生动的描写来领略人物形象例: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XXX:“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XXX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
《小说人物形象鉴赏分析》教学设计

小说人物形象鉴赏分析教学设计课程分析:关于人物形象鉴赏分析,《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2014年高考考试大纲》要求“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人教版必修五第一单元为小说单元,单元提示中谈到“人物性格的刻画往往直接提示主题……注意细节描写,体会小说刻画人物的艺术特色”。
由此可见小说中人物形象鉴赏分析是小说鉴赏重要内容....................,是小说教学中的重点........。
而且文学类文本的人物形象分析手法基本是一致的,学好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对于诗歌鉴赏中的人物分析也有借鉴意义......................,并且对实用类文本传记中传主形象分析也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阅读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特点有一定的的分析和理解,但往往存在鉴赏方法掌握不到位,分析方法单一,人物形象概括简单,不能体现出人物形象的丰富性和深刻性,考试答题时不规范,要点不全等问题。
教学目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鉴赏分析设计思路: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高考考试大纲为方向,以人教版必修教材为依据,整合必修一到必修五的课本教材教学资源,通过直击高考、真题回放,总结提问方式和利用教材知识指导鉴赏方法,深入浅出富于启发的引导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小说阅读中人物形象鉴赏分析方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流程:导入:大千世界,既有王侯将相,又有贩夫走卒;既有英雄豪杰,又有才子佳人;从古到今,由中到外,我们的每一部小说都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所以对中外小说中人物形象的鉴赏分析理所当然成为高考小说阅读命题中的热点重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中外小说阅读中人物形象的鉴赏和分析。
《小说人物形象分析》教案

《小说人物形象分析》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说人物形象的构建方式和分析方法;2.掌握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基本步骤和要点;3.提高学生对小说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二、教学重点:1.小说人物形象的构建方式和分析方法;2.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基本步骤和要点。
三、教学难点:1.如何深入分析小说人物形象;2.如何准确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的特点和意义。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问、讲故事或展示相关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小说人物形象分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教学:介绍小说人物形象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包括对人物性格、外貌、言行举止等方面进行分析,以及从人物形象中体现出的主题和意义等方面展开讲解。
3.案例分析:选择一部经典小说,对其中的主要人物形象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具体的片段和情节,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4.练习:让学生阅读一篇短篇小说或中篇小说,要求他们选择一个主要人物形象,进行详细分析,并撰写分析报告。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重要性和技巧,鼓励学生多读多思,提升对小说人物形象理解和把握的能力。
五、作业布置:1.阅读指定的小说,选择一个主要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撰写分析报告并交给老师;2.针对指定的小说人物形象,准备一次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分析观点和见解;3.阅读更多经典小说,多练习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提升文学素养。
六、教学反馈:通过作业的批改和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学生在小说人物形象分析方面的问题和不足,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和理解。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提升团队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小说人物形象鉴赏实践 教案教学设计

小说人物形象鉴赏实践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基本概念,包括人物性格、人物关系、人物发展等。
2. 培养学生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能够从细节中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3. 提高学生对小说人物形象的评价能力,能够给出合理的、有深度的评价。
二、教学内容1. 小说人物形象的基本概念介绍。
2. 小说人物形象的分析和评价方法讲解。
3. 选取一部小说,进行人物形象的分析实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小说人物形象的基本概念,小说人物形象的分析和评价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从细节中把握人物性格特点,如何给出合理的、有深度的评价。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小说人物形象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
2. 实践法:选取一部小说,让学生进行人物形象的分析实践。
3. 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分析和评价,互相学习和交流。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准备好讲解的内容,选定一部小说作为实践材料。
2. 学生准备:阅读教师选定的小说,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有所了解。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并对本节课的主题有所预期。
2. 讲解小说人物形象的基本概念:介绍人物性格、人物关系、人物发展等概念,让学生理解小说人物形象的构成要素。
3. 讲解小说人物形象的分析和评价方法: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语言、行为、心理等细节,从而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教授学生如何从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在故事情节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评价。
4. 实践环节:让学生选取一部自己阅读过的小说,运用刚刚学到的方法和技巧,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实践。
5. 分享与讨论:学生分组交流自己的实践成果,互相学习和交流,共同提高。
6. 总结与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分析和评价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并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小说人物形象鉴赏实践 教案教学设计

小说人物形象鉴赏实践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小说人物形象的观察、分析和鉴赏能力。
3. 提高学生对小说人物形象创作的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内容1. 小说人物形象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小说人物形象的观察和分析方法3. 小说人物形象的鉴赏案例分析4. 小说人物形象创作的方法和技巧5. 实践练习:创作小说人物形象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小说人物形象的基本概念、特点和观察分析方法,能够进行人物形象的鉴赏和创作。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小说人物形象的深入理解和创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小说人物形象的基本概念、特点和观察分析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小说人物形象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人物形象的构成和特点。
3.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小说人物形象的创作实践,提高创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经典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引发学生对小说人物形象的兴趣和思考。
2. 讲解:讲解小说人物形象的基本概念、特点和观察分析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小说人物形象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人物形象的构成和特点。
4. 实践练习:让学生进行小说人物形象的创作实践,给予指导和反馈。
六、教学评估1. 评估内容:学生对小说人物形象的基本概念、特点和观察分析方法的掌握程度。
2. 评估方法:课堂提问、作业批改、实践作品评价等。
3. 评估标准:学生能够准确回答问题、分析案例,创作出具有特点和个性的人物形象。
七、教学拓展1. 推荐阅读:为学生推荐经典小说作品,让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欣赏不同风格和特点的小说人物形象。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人物形象创作心得,互相学习和借鉴。
八、教学资源1. 教材:选择适合的教学教材,提供丰富的小说人物形象案例和创作技巧指导。
2.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小说作品和人物形象分析文章,拓宽他们的视野。
小说人物形象鉴赏实践 教案教学设计

小说人物形象鉴赏实践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小说人物形象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小说人物形象的内涵。
二、教学内容1. 小说人物形象的概念与特点2. 小说人物形象的分类3. 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4. 小说人物形象的评价标准5. 小说人物形象的鉴赏实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小说人物形象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塑造方法。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小说人物形象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塑造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小说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物形象的特点。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4.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写作、表演等形式,亲身体验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介绍一部著名小说及其人物形象,引发学生对小说人物形象的兴趣。
2. 讲解:讲解小说人物形象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塑造方法。
3. 分析:分析具体小说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物形象的特点。
4. 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评价小说人物形象。
5. 实践:让学生通过写作、表演等形式,亲身体验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
6. 总结:对本次教学进行总结,强调小说人物形象的重要性和鉴赏方法。
7. 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2. 学生表现:评估学生在分析和评价小说人物形象时的表现,包括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3. 作业质量:通过学生完成的作业,评估学生对小说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七、教学资源1. 小说文本: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小说文本,作为分析和鉴赏的对象。
2. 教学PPT:制作清晰的PPT,辅助讲解和展示教学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鉴赏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明确高考小说人物形象分析的地位;
掌握小说阅读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赏析小说中人物形象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探究法、练习法、归纳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作品和人物有自己的体验、评价、感悟
【教学重难点】
如何理解、分析小说人物形象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
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二、命题指数★★★★★
1、因为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的。
所以对小说人物形象的理解与分析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小说阅读考查中命题的热点。
2、2011年高考有考查小说类文本阅读的试卷共有7套,其中5套(全国新课标卷、山东卷、安徽卷、江苏卷、辽宁卷)考查了“人物形象”;
2012年高考有考查小说类文本阅读的试卷共有9套,其中5套(全国新课标
卷、湖南卷、江西卷、江苏卷、辽宁卷)考查了“人物形象”;
2013年高考有考查小说类文本阅读的试卷共有8套,其中6套(全国新课标Ⅰ卷、全国新课标Ⅱ卷、湖南卷、山东卷、江苏卷、辽宁卷)考查了“人物形象”。
结论:“人物形象”赏析在高考小说文本阅读中很重要!
三、高考对人物形象的考查类型
1、概括人物形象
常见的设问方式:
请概括XX人物的性格特点
XX是怎么样的人物,请结合文本分析
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文中XX的形象
2、赏析人物形象在文中的作用
常见的设问方式:
XX人物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
运用XX方法写XX人有什么用意?
小说的主人公是A,那么写B的目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四、如何鉴赏人物形象
(一)、联系教材
回忆《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装在套子里的人》等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
(二)、讨论、归纳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1、联系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例:“林冲”形象
2、通过生动的描写来领略人物形象
例: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ch ī)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k èn )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黛玉连忙起身接见。
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
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试泪。
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
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
”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
听说陆谦密谋杀林 杀死陆谦
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意忘记了老祖宗。
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
”
正面描写:外貌、语言、动作、心里、神态
侧面描写:概括地说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
这段文字通过对王熙凤的语言、外貌、动作、神态等正面描写,以及贾母的话,展现了王熙凤性格泼辣、美丽漂亮、机变逢迎等形象特征,也说明了她在贾府的地位高。
3、通过特定的环境了解人物形象
小说中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环境对人物的衬托作用有正衬和反衬两种。
例:《祝福》中写祥林嫂的死时这么说到“冬季日短,有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
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静。
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到沉寂。
”这一自然环境的描写,衬托了祥林嫂死的悲惨,但祥林嫂却死在了欢乐热闹的“祝福”中。
这两幅反差极大的画面,更使我们认识到了封建礼教的无情与像祥林嫂这样的底层农村劳动妇女命运的悲惨。
(三)赏析人物形象在小说中的作用
1、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
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这
就是小说。
例: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故事情节以林冲的主要性格特征为线索,表现林冲由逆来顺受、随遇而安到奋起反抗的思想发展过程,有力突出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②《祝福》,祥林嫂是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在封建礼教的桎梏和毒害下毫无人身自由和生存权利,作者通过塑造这一人物形象,揭露了封建阶级在思想上对劳动妇女的压迫和毒害。
③《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别里科夫”,他就是反动沙皇专制制度下一个因循守旧、害怕变革的典型。
2、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
1)为只要人物服务,对主要人物起到衬托作用
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林冲被诬陷下狱、刺配到沧州后在患难中遇到李小二夫妇,写李小二夫妇的这段插叙,是为了衬托林冲的善良安分、随遇而安
2)暗示主题
例:《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次要人物柯瓦连科姐弟,他们是小说中敢作敢为的人物,显示了外来新派人物的力量,暗示了当时社会的希望
3)若是线索人物,自然是贯串全文的线索
例:《孔乙己》中的“我”和《祝福》中的“我”就是在文中起到贯串全文线索的作用
五、作业
《导与练》P91完成小说《贫苦却不潦倒的风度》
六、板书
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人物形象的作用
1、联系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
2、通过生动的描写来领略人物形象衬托主要人物
正面描写: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里暗示主题
侧面描写: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贯串全文的线索
3、通过特定的环境了解人物形象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七:教学反思
“小说人物形象鉴赏”是小说文本阅读的重点,是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考察的重要对象。
本节课针对性强,重点突出。
我通过细致分析,用学生们已经学过的小说文本为例,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装在套子里的人》《孔乙己》等,引导同学们一起归纳总结“小说人物鉴赏的方法”和“小说人物形象刻画的作用”。
这么做能使同学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文本信息,学习方法。
之后,我又鼓励同学们举一反三,用学到的方法当堂演练,做课外小说阅读《贫苦却不潦倒的风度》,所选的这篇课外文本内容简单,题目针对性强,从同学们的阅读速度和答题的准确率看,这节课是成功的。
综合几位同事的意见,本节课的课件,页面字体太小,这一点我在课前也注意到了,挺纠结的,我想把对同一个人物的描写放在同一个版面,可是内容多字体就显得小,看上去有些吃力。
如果把它分成两三个版面,又觉得同一个内容被断开了,不易联系或对照,最后我还是选择了前一种做法。
因为课件里所选的例子都是课本里学过的,同学们只要看个大概就清楚了内容,不影响理解。
在今后的教学
中我会不断探索学习,没有最好做到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