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2《现代通信技术》教案-12通信本1 14通信升
现代通信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信息和信息传播活动所经历的五次巨大变革.
(2)了解早期的信息传播工具.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看网了解信息传播过程和传播工具的发展.
(2)通过自制有线电报机与接收机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制作能力和思考理解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师的引导、组织和学生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在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善于表达、敢于否定权威和阐述自己新见解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信息的含义,了解信息传播的经历和传播过程.
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探索,理解电报机与接收机的工作原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案、课堂训练试卷
进行新课
一、信息
通俗地讲,信息是各种事物发出的有意义的消息。
消息中包含的内容越多,信息量越大。
二、信息传播
1、语言、符号、图像是人类特有的三种信息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点评
2、在人类历史上,信息和信息传播经历了五次巨大变革
(1)语言的产生(2)文字的诞生
(3)印刷术的诞生(4)电磁波的应用
(5)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看书P61,了解这五次巨大变革
三、早期的信息传播工具
1、信息必须通过传播都有意义
2、早期的信息传播工具有哪些?
答:烽火台、驿马、电报、电话、竹简、牛骨……
学生自己看书,了解莫尔斯电码和贝尔电话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布置作业:《补充习题》第一节1、2、3
教学反思:
本章的内容比较简单,学生自学为主,培养他们的自学物理的能力。
\。
九年级物理下册《现代通信》教案、教学设计

-安排课内外实践活动,如参观通信设施、开展小制作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通信技术的魅力。
-鼓励学生参与科学探究项目,如学校科技节、物理竞赛等,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4.持续反馈和个性化指导
-建立持续的学习反馈机制,通过作业、测验和课堂表现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针对性地给予指导。
九年级物理下册《现代通信》教案、教源自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现代通信的发展历程,理解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包括电磁波传播、信号调制与解调等。
2.熟悉电话、无线电广播、电视、移动通信、卫星通信等常见通信方式的原理及特点。
3.学会使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实验仪器进行通信实验,并能分析实验现象。
因此,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深入理解通信原理,提高实践能力,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难点一:通信原理的理解与应用
4.掌握现代通信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以下方法使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
1.通过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现代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
2.利用案例分析、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了解各种通信方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需要理解电磁波传播、信号调制与解调等通信原理,并能将这些原理与实际通信技术相结合,分析实际问题。
-教学设想:通过生动的动画演示、实验操作和案例解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抽象的通信原理,提高他们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初中信息技术浙教版《现代通信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浙教版《现代通信技术》教案现代通信技术教案引言:现代通信技术在当今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便利。
本教案旨在通过浙教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材《现代通信技术》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意识和创新能力。
一、课程目标本节课的核心目标是使学生熟悉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同时,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通信技术的概念和分类2. 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 通信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1. 理解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掌握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了解通信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授课法:通过多媒体展示和讲解,让学生理解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实验法:通过小组合作完成通信实验,探究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通信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 通过问题提出引导学生思考:你平时都使用过哪些通信工具?(二)概念和分类1. 通过多媒体展示,介绍通信技术的概念和分类。
2.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通信技术的分类有哪些?它们有什么特点?(三)基本原理和方法1. 通过实验展示,让学生了解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实验,完成通信过程的模拟和观察。
3.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总结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四)应用案例1.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通信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通信技术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它们解决了我们生活中的哪些问题?六、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掌握了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了解了通信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希望同学们能够积极运用所学知识,提高信息技术意识和创新能力。
七、课后作业1. 小组合作完成课堂练习题。
2. 搜集并整理通信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新应用案例。
现代通信技术基础理论教学教案

现代通信技术基础理论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现代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使学生掌握现代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体系。
3. 培养学生运用现代通信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现代通信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2. 现代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3. 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领域4. 现代通信技术的技术体系5. 现代通信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现代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发展历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实例,让学生了解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现代通信技术的未来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4.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现代通信技术的基本操作方法。
四、教学准备1. 教材:现代通信技术基础理论教程。
2. 课件:现代通信技术的相关图片、视频和动画。
3. 设备:计算机、投影仪、通信设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现代通信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引发学生对现代通信技术的兴趣。
2. 讲解:讲解现代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体系,让学生了解其工作原理。
3. 案例分析:分析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领域,让学生了解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现代通信技术的未来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5. 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现代通信技术的基本操作方法。
7. 作业布置:布置与现代通信技术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现代通信技术基本概念的理解。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现代通信技术应用案例的分析能力。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提出的观点,评估其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4. 实践操作考核:检查学生对现代通信技术设备的操作熟练程度。
七、教学拓展1. 参观通信企业:组织学生参观通信企业,了解通信技术的实际应用和产业发展现状。
2. 举办讲座:邀请通信领域的专家来校讲座,分享最新的通信技术发展和行业动态。
现代通信教案

现代通信优秀教案第一章:现代通信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现代通信的定义和发展历程掌握现代通信的主要技术和应用领域理解现代通信对社会的影响和挑战1.2 教学内容现代通信的定义和发展历程现代通信的主要技术和应用领域现代通信对社会的影响和挑战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现代通信的定义和发展历程案例分析法:分析现代通信的应用领域和挑战小组讨论法:讨论现代通信对社会的影响1.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现代通信对社会影响的理解程度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现代通信技术和应用的掌握程度第二章:现代通信技术2.1 教学目标了解现代通信的主要技术掌握现代通信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分析现代通信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2.2 教学内容现代通信的主要技术:光纤通信、移动通信、卫星通信等现代通信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波长分割复用、多址技术、编码解码等现代通信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传输速度、覆盖范围、可靠性等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现代通信的主要技术和原理实验法:演示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和操作小组讨论法:分析现代通信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2.4 教学评估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现代通信技术的操作和应用能力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现代通信技术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第三章:现代通信应用3.1 教学目标了解现代通信的主要应用领域掌握现代通信应用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分析现代通信应用的优势和局限性3.2 教学内容现代通信的主要应用领域:互联网、无线通信、物联网等现代通信应用的原理和操作方法:电子邮件、社交媒体、智能家居等现代通信应用的优势和局限性:信息传播速度、覆盖范围、安全性等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现代通信的主要应用领域和原理实验法:演示现代通信应用的操作和功能小组讨论法:分析现代通信应用的优势和局限性3.4 教学评估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现代通信应用的操作和应用能力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现代通信应用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第四章:现代通信与社会4.1 教学目标了解现代通信对社会的影响掌握现代通信与社会互动的机制分析现代通信对社会发展的挑战和机遇4.2 教学内容现代通信对社会的影响:信息传播、社交互动、文化传播等现代通信与社会互动的机制:网络效应、用户行为、信息过滤等现代通信对社会发展的挑战和机遇:隐私保护、网络安全、数字鸿沟等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现代通信对社会的影响和发展趋势案例分析法:分析现代通信与社会互动的实例小组讨论法:讨论现代通信对社会发展的挑战和机遇4.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现代通信对社会影响的认识程度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现代通信与社会互动的理解程度第五章:现代通信伦理与法律5.1 教学目标了解现代通信伦理和法律的重要性掌握现代通信伦理和法律的基本原则分析现代通信伦理和法律案例5.2 教学内容现代通信伦理和法律的重要性:隐私保护、信息安全、言论自由等现代通信伦理和法律的基本原则:尊重他人隐私、保护个人数据、公平竞争等现代通信伦理和法律案例:网络欺凌、侵犯隐私权、知识产权侵权等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现代通信伦理和法律的基本原则案例分析法:分析现代通信伦理和法律案例小组讨论法:讨论现代通信伦理和法律的重要性5.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现代通信伦理和法律的理解程度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现代通信伦理和法律的应用能力第六章:现代通信与经济6.1 教学目标了解现代通信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掌握现代通信产业的经济特征分析现代通信对就业市场的影响6.2 教学内容现代通信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创新、降低交易成本等现代通信产业的经济特征:高增长、高投资、技术密集等现代通信对就业市场的影响:新兴职业、技能需求变化、工作方式变革等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现代通信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现代通信产业的成功案例小组讨论法:讨论现代通信对就业市场的影响6.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现代通信与经济的理解程度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现代通信产业经济特征的掌握程度第七章:现代通信与文化7.1 教学目标了解现代通信对文化的影响掌握现代通信与文化传播的关系分析现代通信对文化多样性的影响7.2 教学内容现代通信对文化的影响:信息共享、价值观传播、文化融合等现代通信与文化传播的关系:社交媒体、网络视频、远程教育等现代通信对文化多样性的影响: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冲突与融合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现代通信对文化的影响案例分析法:分析现代通信与文化传播的实例小组讨论法:讨论现代通信对文化多样性的影响7.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现代通信与文化关系的理解程度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现代通信对文化多样性影响的分析能力第八章:现代通信与政治8.1 教学目标了解现代通信对政治的影响掌握现代通信在政治传播中的作用分析现代通信对民主政治的影响8.2 教学内容现代通信对政治的影响:舆论监督、政策传播、政治参与等现代通信在政治传播中的作用:社交媒体、网络论坛、政治营销等现代通信对民主政治的影响:信息公开、公民参与、选举campgn 等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现代通信对政治的影响案例分析法:分析现代通信在政治传播中的实例小组讨论法:讨论现代通信对民主政治的影响8.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现代通信与政治关系的理解程度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现代通信对民主政治影响的分析能力第九章:现代通信与可持续发展9.1 教学目标了解现代通信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掌握现代通信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分析现代通信对社会责任的影响9.2 教学内容现代通信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节能减排、绿色网络、生态监测等现代通信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远程监控、智能grid、环境监测等现代通信对社会责任的影响:信息披露、公益慈善、企业社会责任等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现代通信对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现代通信在环境保护中的实例小组讨论法:讨论现代通信对社会责任的影响9.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现代通信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理解程度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现代通信对社会责任影响的分析能力第十章:现代通信的未来展望10.1 教学目标了解现代通信的发展趋势掌握现代通信技术的创新方向分析现代通信对未来的挑战与机遇10.2 教学内容现代通信的发展趋势:5G 网络、物联网、边缘计算等现代通信技术的创新方向:、区块链、量子通信等现代通信对未来的挑战与机遇: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社会影响等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现代通信的发展趋势和创新方向案例分析法:分析现代通信技术的前沿应用小组讨论法:讨论现代通信对未来的挑战与机遇10.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现代通信未来展望的理解程度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现代通信技术创新方向的掌握程度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五章中关于现代通信伦理与法律的内容。
现代通信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现代通信技术》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070327课程名称:现代通信技术英文名称:Moder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45学分:2.5适用对象:通信工程专业高年级本科生考核方式:考试(平时成绩占30%)先修课程: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信号与系统二、课程简介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已有通信技术的各门课程相对独立,缺乏关联性,学生很难由此建立起对通信技术和通信网络的整体概念,而且通信技术更新速度加快,各种新技术不断涌现,所以本课程根据新的通信网络构架和各类先进的通信技术来编写新的通信技术教材。
As the moder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develop at very fast speed, the courses for th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s comparatively independent and is short of connections. The students can hardly build the concept of the whol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with that. And th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renovate faster and faster. All kinds of new technologies come forth. So this course is designed to introduce the structure of whol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nd all kinds of new technologies.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本课程的目的和教学任务是:通过对本课程教学内容的讲解,从全程全网和网络融合的角度讲述各类先进的通信技术,力争构建具有科学性、系统性、新颖性和先进性的知识结构和内容体系,强调工程方法论基本思想的学习和培养,不仅使学生能够在网络分层概念的基础上学习到各类先进的通信技术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和迅速学习新技术的能力,为成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现代通信技术的课程设计

现代通信技术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掌握基本的通信技术原理,如光纤通信、移动通信等。
2. 使学生理解通信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了解我国在通信技术领域的发展现状及国际地位。
3. 引导学生掌握通信技术的相关术语和概念,如带宽、速率、信号等。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通信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与局限,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通信设备进行基本操作和故障排查的能力,提高实践操作技能。
3. 培养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开展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通信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未知、创新技术的热情。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他们在小组合作中相互支持、共同进步的精神。
3. 引导学生关注通信技术对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树立正确的科技观和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现代通信技术的基本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探索和实践。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参与度。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达到课程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提高。
二、教学内容1. 现代通信技术发展历程:介绍通信技术的发展背景、重要里程碑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教材章节:《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
2. 通信技术基本原理:讲解光纤通信、移动通信等技术的原理和特点。
教材章节:《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
3. 通信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分析通信技术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应用案例,了解其优势与局限。
教材章节:《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
4. 通信技术相关术语和概念:学习带宽、速率、信号等基本概念,并掌握其计算方法。
《现代通信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现代通信技术基础》课程标准1、前言1.1课程定位《现代通信技术基础》是通信技术专业的职业教育课程,该课程以职业基本素质和岗位能力的培养为出发点,与通信行业发展及人才需求相适应,在通信及相关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具有基础性作用。
本课程阐述了通信技术的相关概念和基本原理,并介绍了各类通信系统的应用以及当前通信领域中的新热点、新技术。
其先修课程为《应用数学》、《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可作为《数据网络组建》、《光传输系统运行与维护》、《无线接入技术与设备运行维护》、《移动通信网络优化》等课程的先导课程。
1.2设计思路《现代通信技术基础》课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结合我国目前通信与信息技术行业的实际情况,紧跟时代步伐。
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规律,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特点,根据通信技术等相关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计划,结合我国目前通信与信息技术行业的实际情况,把握该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作用和地位,合理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型技能人才为目标和依据。
课程设计以“夯实基础,着眼应用,跟进发展”为基本思路,以通信传输过程为主线,整合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实现课程内容的综合化和实用性。
做到通信原理的理论知识讲解清晰适度,各类通信系统应用的介绍具体实用,并引导学生关注和学习当前通信领域的热门技术。
教学过程中以具体的问题或任务引出相关知识点的学习,并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对通信技术的理论知识不要求过度深入, 避免复杂的数学推导,而是结合具体案例深入浅出地阐明相关概念并对典型技术进行分析,体现高职教学对理论知识以“必须、够用”为度的理念。
实践环节要求学生能熟练使用通信技术相关实验平台构建各种通信电路,并分析波形与相关参数,旨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精益求精、不断探索的求学精神,以及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该课程的教学特点具体体现在:(1)教学内容分层设计教学内容的编排采用模块结构,学习任务分层设计,知识结构全面完整,层次清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城市学院教案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现代通信技术
任课教师:汪敏
授课班级:12通信本1、14通信升
学部:信息学部
课程名称:现代通信技术任课教师:汪敏授课班级:12通信本1、14通信升授课日期:第1周
课程名称:现代通信技术任课教师:汪敏授课班级:12通信本1、14通信升授课日期:第2周
课程名称:现代通信技术任课教师:汪敏授课班级:12通信本1、14通信升授课日期:第3周
课程名称:现代通信技术任课教师:汪敏授课班级:12通信本1、14通信升授课日期:第4周
课程名称:现代通信技术任课教师:汪敏授课班级:12通信本1、14通信升授课日期:第5周
课程名称:现代通信技术任课教师:汪敏授课班级:12通信本1、14通信升授课日期:第6周
课程名称:现代通信技术任课教师:汪敏授课班级:12通信本1、14通信升授课日期:第7周
课程名称:现代通信技术任课教师:汪敏授课班级:12通信本1、14通信升授课日期:第9周
课程名称:现代通信技术任课教师:汪敏授课班级:12通信本1、14通信升授课日期:第10周
课程名称:现代通信技术任课教师:汪敏授课班级:12通信本1、14通信升授课日期:第11周
课程名称:现代通信技术任课教师:汪敏授课班级:12通信本1、14通信升授课日期:第11周
课程名称:现代通信技术任课教师:汪敏授课班级:12通信本1、14通信升授课日期:第11周
课程名称:现代通信技术任课教师:汪敏授课班级:12通信本1、14通信升授课日期:第12周
课程名称:现代通信技术任课教师:汪敏授课班级:12通信本1、14通信升授课日期:第13周
课程名称:现代通信技术任课教师:汪敏授课班级:12通信本1、14通信升授课日期:第14周
课程名称:现代通信技术任课教师:汪敏授课班级:12通信本1、14通信升授课日期:第15周
课程名称:现代通信技术任课教师:汪敏授课班级:12通信本1、14通信升授课日期:第16周
即使生活费尽心思为难你,你也要竭尽全力熬过去;即使别人想方设法刁难你,你也要坚强勇敢挺过去。
做人当自强。
自己强,比什么都强!不求事事顺利,但求事事尽心;不求控制他人,但求掌握自己。
记住,没有伞的孩子,必须努力奔跑。
靠自己的人,命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