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健康教育处方

合集下载

消化内科健康宣教

消化内科健康宣教

消化内科健康宣教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1、急性发作期应注意休息,劳逸结合避免精神紧张及情绪不宁。

2、停止进食对胃有刺激的食物如:油煎、辛辣、浓茶、咖啡等。

3、禁用损伤胃粘膜的药物,尤其是阿斯匹林、消炎痛、保泰松等。

4、戒烟,戒酒。

因为烟酒可延迟胃炎和溃疡的愈合。

5、进餐应有规律,牛乳和豆乳不宜进食过多,因为此类食物较易引起胀气。

6、在医生指导下,正确服用各种药物。

并应定期检查,遇有症状明显变化,应及时就诊检查。

7、胃镜检查能及早正确诊断各类型胃炎及溃疡病的病变,更是鉴别良,恶性病变的有效手段,操作时虽然有瞬时的恶心难受,但完全可以承受的,患者应予配合与支持。

脂肪肝1、导致脂肪肝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由于长期饮食营养不合理所致,长期高脂肪高糖饮食可致肥胖,随之有50%可伴有脂肪肝。

其次是代谢疾病,其中以长期饮酒所致的酒精中毒为多见。

患肝炎后由于营养过于丰富亦有造成一过性脂肪肝。

2、脂肪肝是一种可逆性的病理过程,除酒精性脂肪肝外,不会发展为肝硬化,去除脂肪肝的病因后可使脂肪肝消失。

3、调整饮食是脂肪肝治疗的重要环节,有益于脂肪肝的食物主要有燕麦、玉米、海带、大蒜、苹果、牛奶、洋葱、胡萝卜、山楂、无花果等,此外应进食适量脂肪和糖类,全忌脂肪和高糖饮食是目前饮食习惯常见的二种误导。

4、戒烈性酒是酒精性脂肪肝唯一治疗方法。

5、运动锻炼以减肥,降甘油三脂药物可以应用。

肝硬化与脉门高压症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由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和弥漫性肝病,主要由病毒性肝炎和长期大量饮酒所致。

早期无明显症状,后期可出现肝功能衰竭、门脉高压和全身各系统受累的表现,少数患者可并发肝癌。

1. 我国常见引起门脉高压性肝硬化的原因是乙型、丙型和丁型病毒性肝炎、血吸虫病和酒精性,应积极治疗和去除原发病因(如病毒性肝炎的早期发现和隔离治疗)。

2. 注意个人及饮食卫生,选择易消化、富营养的饮食。

3. 戒烟,禁忌饮酒及含酒精饮料,注意劳逸结合。

消化内科健康宣教

消化内科健康宣教

消化内科健康宣教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1、急性发作期应注意休息,劳逸结合避免精神紧张及情绪不宁。

2、停止进食对胃有刺激的食物如:油煎、辛辣、浓茶、咖啡等。

3、禁用损伤胃粘膜的药物,尤其是阿斯匹林、消炎痛、保泰松等。

4、戒烟,戒酒。

因为烟酒可延迟胃炎和溃疡的愈合。

5、进餐应有规律,牛乳和豆乳不宜进食过多,因为此类食物较易引起胀气。

6、在医生指导下,正确服用各种药物。

并应定期检查,遇有症状明显变化,应及时就诊检查。

7、胃镜检查能及早正确诊断各类型胃炎及溃疡病的病变,更是鉴别良,恶性病变的有效手段,操作时虽然有瞬时的恶心难受,但完全可以承受的,患者应予配合与支持。

脂肪肝1、导致脂肪肝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由于长期饮食营养不合理所致,长期高脂肪高糖饮食可致肥胖,随之有50%可伴有脂肪肝。

其次是代谢疾病,其中以长期饮酒所致的酒精中毒为多见。

患肝炎后由于营养过于丰富亦有造成一过性脂肪肝。

2、脂肪肝是一种可逆性的病理过程,除酒精性脂肪肝外,不会发展为肝硬化,去除脂肪肝的病因后可使脂肪肝消失。

3、调整饮食是脂肪肝治疗的重要环节,有益于脂肪肝的食物主要有燕麦、玉米、海带、大蒜、苹果、牛奶、洋葱、胡萝卜、山楂、无花果等,此外应进食适量脂肪和糖类,全忌脂肪和高糖饮食是目前饮食习惯常见的二种误导。

4、戒烈性酒是酒精性脂肪肝唯一治疗方法。

5、运动锻炼以减肥,降甘油三脂药物可以应用。

肝硬化与脉门高压症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由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和弥漫性肝病,主要由病毒性肝炎和长期大量饮酒所致。

早期无明显症状,后期可出现肝功能衰竭、门脉高压和全身各系统受累的表现,少数患者可并发肝癌。

1. 我国常见引起门脉高压性肝硬化的原因是乙型、丙型和丁型病毒性肝炎、血吸虫病和酒精性,应积极治疗和去除原发病因(如病毒性肝炎的早期发现和隔离治疗)。

2. 注意个人及饮食卫生,选择易消化、富营养的饮食。

3. 戒烟,禁忌饮酒及含酒精饮料,注意劳逸结合。

消化内科健康教育处方

消化内科健康教育处方

消化内科健康教育处方一、心理指导:人都有七情六欲,每一情欲的抑制和亢进都会引起对大脑皮层产生不良的刺激。

对消化系疾病来说也是这样,最常见的因素是抑郁、焦虑等,如:心理波动可引起影响胃的生理功能;焦虑、忧伤引起消化性溃疡;生气引起腹泻等。

它与消化系疾病互为因果,即心理因素可引起消化系疾病,消化系疾病可引起心理障碍性疾病。

据报道消化科门诊中约有50~80%病人有或轻或重的心理障碍,心理疾病治愈后其相应疾病也不难治愈。

可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多么重要,它是身体健康的基本因素。

二、饮食指导:俗话说病从口入,良好的饮食习惯不仅可以预防消化系传染病(甲型、乙型肝炎、食物中毒等)及其它消化病,也可以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

比如在卫生差或消毒不正规的餐馆易患肝炎等传染病;吃了亚硝酸盐含量明显高的食物。

如食隔夜蔬菜;长期饮用地面水易引起胃癌、食管癌等;食入工业色素及含有黄曲霉菌霉变的玉米、黄豆、花生易引起肝癌等;长期饮用未经消毒的牛奶或乳制品可能患肠结核。

大量饮酒可引起肝硬化、脂肪肝、急性胰腺炎及胃出血等。

因此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十分重要:不要吃得过快:要让食物充分咀嚼;不要吃得过饱:避免造成消化不良,暴饮暴食有时还可导致急性胃扩张、胃穿孔等严重疾患;不要边读(玩)边吃:避免阅读或玩时大量血液供脑,供胃肠消化吸收的血液相对减少,影响消化吸收,易致慢性胃病;不要常吃零食:常吃零食,会破坏胃消化酶分泌的正常规律,使胃得不到正常合理的休息,容易“积劳成疾”;不要贪吃冷食:尤其在夏天边喝冷饮边吃东西,会降低胃的温度,使胃的抗病能力下降;不要烟酒过度:吸烟可增加溃疡病和胃癌的发病率。

饮酒过度,则可损伤胃粘膜,造成胃出血、胃穿孔等;不要食物过辣:经常进食辛辣食品,可刺激胃粘膜充血,久而久之,可导致慢性胃炎。

三、自我监测:治病不如防病,积极治疗不如早期发现。

如您有下列症状,应立即到医院去就诊。

1、吞咽困难、胸骨后灼热感、食物反流。

说明可能患有食管疾病。

消化内科出院健康教育总结

消化内科出院健康教育总结

消化内科出院健康教育总结
在消化内科出院后的健康教育中,我学到了许多有关消化系统健康的重要知识和生活习惯。

经过医生和护士的指导,我明白了以下几点:
首先,饮食要均衡。

消化系统健康与我们日常的饮食选择息息相关。

合理的饮食结构包含五谷杂粮、蔬菜水果、优质蛋白质和适量的脂肪。

避免暴饮暴食和吃过多的油腻食物,减少对消化系统的负担。

其次,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

我们应该养成定时进餐、细嚼慢咽的习惯,避免饭后立即躺下或过度饮水。

饮食时要注意咀嚼食物至少20下,这有助于减轻消化器官的负担,并促进食物
的消化吸收。

第三,远离不良生活习惯。

抽烟和饮酒对消化系统的伤害极大,容易引发各类消化道疾病。

因此,我们应该坚决戒烟戒酒,并避免长期暴露在二手烟的环境中。

第四,适度运动。

适度的运动有助于促进肠胃蠕动,增加消化液的分泌,有利于食物的正常消化和吸收。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瑜伽等,坚持定期锻炼。

第五,减压保持愉快的心情。

压力是导致许多消化系统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要学会适当的调解自己的情绪,积极应对压力,保持愉快的心情,避免焦虑和抑郁对身体的不良影响。

以上便是我在消化内科出院后接受的健康教育中所学到的重要内容。

只有合理的饮食结构、健康的饮食习惯、远离不良生活习惯、适度运动以及保持愉快的心情,我们才能维护好自己的消化系统健康,避免患上各种消化系统疾病。

门诊健康教育处方

门诊健康教育处方

1、生活环境需要肃静舒适,保持精神愉快,保证充足睡眠和歇息,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

2、定时进食,少量多餐,不可过饱,并细嚼慢咽,不可急吞,进食新鲜, 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温热食物,避免过冷,过热及刺激性饮食,应戒烟戒酒。

3、服药必须坚持与饮食治疗相结合。

4、急性大出血伴恶心,呕血应禁食,出血量少以黑便为主的病人应进温凉,清淡,无刺激性流质,出血住手,可进半流质,逐渐改为软食。

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放置花草,皮毛等致敏物,定时开窗通风, 避免烟雾,粉尘的刺激.,戒烟,注意保暖,防止受凉感冒。

2、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豆腐,蛋,鱼, 新鲜蔬菜,水果等,普通每日饮水量 1L 摆布。

3、保持性格开朗,用正确的人生观,对待疾病,不悲观失望,积极向上。

4、保持呼吸道通畅,痰多者应尽量将其咳出,痰液粘稠者适当服用祛痰药,年老体弱者可协助翻身或者轻拍背部匡助排痰。

5、每天有计划地进行运动锻炼,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以不感到疲劳为宜,缓解期加强呼吸运动锻炼,如:腹式呼吸锻炼,其方法是:用鼻吸气, 呼气时口唇缩拢,采用深而慢的呼吸,频率 8— 10 次/分,每天进行数次锻炼, 每次 10—20 分钟。

6、为防止结核菌传播,要注意个人卫生,不随地吐痰,开放性肺结核者应入传染病院治疗,其痰及分泌物进行焚烧或者严格消毒,用具,食具要单独使用,出入公共场所要戴口罩,待病菌转阴后可在家里接受治疗。

7、若发现咳嗽加剧,痰量明显增多或者浮现全身中毒症状,如发热,乏力, 精神不振等,提示合并感染加重,应门诊就诊。

1、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消除紧张情绪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选用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多食水果、蔬菜及含钾丰富食物,饮食有规律,不暴饮暴食。

吞咽艰难者应取坐位或者头高健侧卧位,缓慢进食,舌活动不灵者,应用汤匙将少量食物送至舌根处,让病人吞咽。

3、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单独外出和过度疲劳。

消化科健康教育

消化科健康教育

消化科健康教育处方一、急性胰腺炎1.患者应卧床休息,保证睡眠,以减轻胰腺负担,促进组织修复。

2.伴休克患者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未休克者取半卧位。

3.勤翻身,勤更换衣物,保持清洁,衣裤宜松软。

4.轻症者可酌情给少量清淡流质如米汤等,不进食蛋白质和脂肪及硬质食物。

5.中度病人可禁食1-3天,后逐步恢复饮食。

如从流质过渡到半流质等。

6.重度病人除禁食外应进行胃肠减压,至腹痛基本消失,可酌情进食少量低脂流质,以后逐步增加。

7.恢复后也要重视饮食护养,少吃多餐,不食油煎、辛辣刺激食品,避免暴饮暴食。

8.帮助病人及家属了解本病的诱因,及时治疗胆道及十二指肠疾病。

9.治疗以抗炎、解痉止痛、抑制胰酶活性为原则。

二、消化性溃疡1.环境要舒适,安静。

避免情绪激动、精神紧张等不良精神因素刺激。

2.规律饮食,少量多餐,避免刺激性食物,忌烟酒、浓茶、辛辣食物。

3.注意休息,劳逸结合。

4.遵医嘱按时服药。

5.病情轻者可适当减少工作,活动期疼痛发作时则完全休息1-6周。

6.按时复诊,及时就诊。

7.积极消除或清除幽门螺旋杆菌。

8.治疗以抑酸剂、组胺H2受体、胃黏膜保护剂、抗菌素为原则。

三、上消化道出血1、出血期应严格卧床休息,可取半卧位,头偏向一侧,并嘱床上大小便。

2、保持环境安静,注意保暖。

3、有活动出血者应暂禁食8-24小时,如出血已停止可摄少量流质。

4、待出血停止病情稳定,可适当起床活动,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

5、忌食刺激性食物:如酸辣、生冷、油炸及多纤维食物。

6、定时进食,少量多餐,宜进柔软食物。

如面食、软饭、米粥等。

7、肝硬化引起出血者,如伴有腹水宜进低钠低蛋白高热量饮食。

8、生活要有规律,避免精神过度紧张,饭后休息30分钟至1小时。

9、慎用或禁用诱发出血的药物,如:乙酰水杨酸、咖啡因、保泰松、利血平等。

10、坚持按医嘱服药,以预防复发,尤其在季节转换时更应注意门诊随访。

11、如发现上腹部不适,压迫感,有呕血、黑便应即时就医。

健康教育处方

健康教育处方

消化性溃疡(胃、十二指肠溃疡)健康教育处方:1、重视心理保健,保持良好的情绪。

生活应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体力和脑力相互调剂。

2、有规律的进食,少吃多餐,细嚼慢咽,避免急食,饮食要注意营养、易消化、低糖、低脂肪,避免咖啡、浓茶、浓肉汤、过酸的水果及辛辣食品;饮食不宜过多过饱;少食或不吃煎炸食品;忌食烟酒。

3、注意药物副作用,避免使用对胃粘膜有刺激性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消炎痛)等。

4、消化性溃疡伴大量出血经内科紧急处理无效或急性穿孔等要立即手术治疗。

慢性胃炎健康教育处方:1、饮食应节制有规律,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

食物宜选富营养、新鲜、易消化的细软食物为主,多吃植物蛋白、维生素多的食物,避免过硬、过辣、过咸、过热、过分粗糙、刺激性强的食物和浓茶、咖啡等饮料。

对胃酸缺乏者,宜选酸性食品及水果。

萎缩性胃炎者不宜多食脂肪。

用餐时及用餐后2-3小时应尽量少饮水,少食难消化、易胀气的食物,胃酸过多者应避免进食能刺激胃酸分泌的食物。

不吸烟、少饮酒。

2、生活规律化,注意适当的休息及锻炼。

3、保持乐观情绪,避免精神过度紧张、焦虑、愤怒、忧郁。

4、应避免服用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保泰松、吲哚美辛、四环素、红霉素、泼尼松等药物,尤其在慢性胃炎活动期。

5、对萎缩性胃炎要追踪观察。

定期做纤维胃镜检查,轻度萎缩性胃炎1-1.5年复检1次,重度者3-6月复查1次。

肝硬化健康教育护理措施】尽量取平卧位,以增加肝脏血流量,改善肝细胞营养。

大量腹水时取半坐卧位,有利于膈肌下降减轻呼吸困难。

下肢水肿时宜抬高下肢,有利于血液循环,减轻水肿。

记出入量,以便观察利尿剂的应用效果。

测腹围时告知患者测腹围的目的,以观察腹水的消长;测前排空膀胱。

正确的测量方法:软尺平脐、两髂前上棘环绕一圈。

患者皮肤瘙痒时勿用手瘙抓,以免皮肤破损。

用温水清洗皮肤时,避免使用刺激性的皂类,以减轻皮肤干燥和瘙痒,患者宜穿宽大、棉制的衣服,以减少对皮肤的刺激。

(完整版)消化内科健康知识宣教

(完整版)消化内科健康知识宣教

(完整版)消化内科健康知识宣教消化内科健康知识宣教旨在提供有关消化内科健康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胃肠健康。

本文档将介绍一些重要的消化内科健康知识,以便读者了解相关疾病的预防和管理方法。

1. 健康饮食惯保持健康的饮食惯对于消化内科的健康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建议:- 多吃蔬果: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有助于促进胃肠道健康。

- 控制饮食:合理控制食物摄入量,尽量控制高糖、高脂肪和高盐食品的摄入。

- 规律饮食:保持规律的饮食时间,避免过度饥饿或暴饮暴食。

- 饮食平衡:确保膳食包含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健康脂肪。

2. 处理消化问题的方法当出现消化问题时,以下方法可能会对缓解症状有所帮助:- 饮食调整:避免辛辣食物、油炸食品和含过多咖啡因的饮料。

- 忌烟酒:减少酒精和烟草的摄入,因为它们可能对胃肠道产生负面影响。

- 充足休息:保证足够的睡眠和休息时间,有助于消化系统正常运作。

- 注意压力:减轻和管理压力,因为压力可能导致消化问题加重。

3. 常见消化内科疾病了解一些常见的消化内科疾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和管理这些疾病。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消化内科疾病:- 胃炎:胃炎是指胃黏膜的炎症,常见症状包括胃痛、消化不良和食欲不振。

- 胃溃疡:胃溃疡是胃黏膜上的糜烂和溃疡,常见症状包括上腹疼痛、恶心和呕吐。

- 胃食管反流病: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酸倒流到食管中,常见症状包括胸痛、烧心和嗳气。

- 肠易激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胃肠功能紊乱,常见症状包括腹痛、腹胀和便秘或腹泻。

4. 寻求医生帮助如果出现严重的消化问题或症状持续恶化,应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

医生可以根据情况做出准确的诊断,并提供相应的治疗建议。

总结通过健康的饮食惯、注意消化问题处理方法以及了解常见的消化内科疾病,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胃肠健康。

然而,在处理任何健康问题时,始终应该尊重医生的意见,并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

以上就是消化内科健康知识宣教的完整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化内科健康教育处方一、心理指导:人都有七情六欲,每一情欲的抑制和亢进都会引起对大脑皮层产生不良的刺激。

对消化系疾病来说也是这样,最常见的因素是抑郁、焦虑等,如:心理波动可引起影响胃的生理功能;焦虑、忧伤引起消化性溃疡;生气引起腹泻等。

它与消化系疾病互为因果,即心理因素可引起消化系疾病,消化系疾病可引起心理障碍性疾病。

据报道消化科门诊中约有50~80%病人有或轻或重的心理障碍,心理疾病治愈后其相应疾病也不难治愈。

可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多么重要,它是身体健康的基本因素。

二、饮食指导:俗话说病从口入,良好的饮食习惯不仅可以预防消化系传染病(甲型、乙型肝炎、食物中毒等)及其它消化病,也可以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

比如在卫生差或消毒不正规的餐馆易患肝炎等传染病;吃了亚硝酸盐含量明显高的食物。

如食隔夜蔬菜;长期饮用地面水易引起胃癌、食管癌等;食入工业色素及含有黄曲霉菌霉变的玉米、黄豆、花生易引起肝癌等;长期饮用未经消毒的牛奶或乳制品可能患肠结核。

大量饮酒可引起肝硬化、脂肪肝、急性胰腺炎及胃出血等。

因此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十分重要:不要吃得过快:要让食物充分咀嚼;不要吃得过饱:避免造成消化不良,暴饮暴食有时还可导致急性胃扩张、胃穿孔等严重疾患;不要边读(玩)边吃:避免阅读或玩时大量血液供脑,供胃肠消化吸收的血液相对减少,影响消化吸收,易致慢性胃病;不要常吃零食:常吃零食,会破坏胃消化酶分泌的正常规律,使胃得不到正常合理的休息,容易“积劳成疾”;不要贪吃冷食:尤其在夏天边喝冷饮边吃东西,会降低胃的温度,使胃的抗病能力下降;不要烟酒过度:吸烟可增加溃疡病和胃癌的发病率。

饮酒过度,则可损伤胃粘膜,造成胃出血、胃穿孔等;不要食物过辣:经常进食辛辣食品,可刺激胃粘膜充血,久而久之,可导致慢性胃炎。

三、自我监测:治病不如防病,积极治疗不如早期发现。

如您有下列症状,应立即到医院去就诊。

1、吞咽困难、胸骨后灼热感、食物反流。

说明可能患有食管疾病。

2、上腹部不适、灼热感、疼痛、厌食、恶心、呕吐、嗳气、反酸或黑便等。

说明可能患有胃、十二指肠疾病。

3、脐周疼痛、腹胀和腹泻、消化功能障碍、营养不良。

说明患有小肠疾病。

4、腹部一侧或双侧疼痛、腹泻或便秘、粘液、脓血便、里急后重、大便习惯改变等。

说明可能患有结肠疾病。

5、肝区不适或疼痛、肝肿大、肝区压痛、黄疸、门脉高压、营养代谢障碍。

说明可能患有肝脏疾病。

6、有上腹绞痛和黄疸。

说明可能患有胆道疾病。

7、上腹痛和胰腺分泌障碍引起的小肠吸收不良和代谢紊乱。

说明可能患有胰腺疾病。

8、腹痛与压痛、腹壁抵抗和腹水。

说明可能患有腹膜、肠系膜疾病。

消化系统常见病(一)慢性胃炎疾病概要:慢性胃炎是指由不同病因所引起的慢性胃粘膜炎性病变。

通常可分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和肥厚性胃炎。

慢性胃炎病程迁延,大多表现为饭后饱胀、泛酸、嗳气、无规律性腹痛等消化不良症状。

确诊慢性胃炎主要依赖胃镜检查和胃粘膜活检。

治疗原则:以对症治疗为主。

健康教育处方:1、饮食应节制有规律,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

食物宜选富营养、新鲜、易消化的细软食物为主,多吃植物蛋白、维生素多的食物,避免过硬、过辣、过咸、过热、过分粗糙、刺激性强的食物和浓茶、咖啡等饮料。

对胃酸缺乏者,宜选酸性食品及水果。

萎缩性胃炎者不宜多食脂肪。

用餐时及用餐后2-3小时应尽量少饮水,少食难消化、易胀气的食物,胃酸过多者应避免进食能刺激胃酸分泌的食物。

不吸烟、少饮酒。

2、生活规律化,注意适当的休息及锻炼。

3、保持乐观情绪,避免精神过度紧张、焦虑、愤怒、忧郁。

4、应避免服用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保泰松、吲哚美辛、四环素、红霉素、泼尼松等药物,尤其在慢性胃炎活动期。

5、对萎缩性胃炎要追踪观察。

定期做纤维胃镜检查,轻度萎缩性胃炎1-1.5年复检1次,重度者3-6月复查1次。

(二)消化性溃疡(胃、十二指肠溃疡)疾病概要: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

溃疡病的发病具有季节性、长期性、周期性和节律性。

确诊消化性溃疡需做X线胃肠钡餐检查或纤维胃镜检查。

溃疡病可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穿孔、幽门梗阻和癌变,其中大量出血和急性穿孔是主要死亡原因。

治疗原则:消化性溃疡是典型的心身疾病,心理——生理综合疗法往往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

健康教育处方:1、重视心理保健,保持良好的情绪。

生活应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体力和脑力相互调剂。

2、有规律的进食,少吃多餐,细嚼慢咽,避免急食,饮食要注意营养、易消化、低糖、低脂肪,避免咖啡、浓茶、浓肉汤、过酸的水果及辛辣食品;饮食不宜过多过饱;少食或不吃煎炸食品;忌食烟酒。

3、注意药物副作用,避免使用对胃粘膜有刺激性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消炎痛)等。

4、消化性溃疡伴大量出血经内科紧急处理无效或急性穿孔等要立即手术治疗。

(三)肝硬化疾病概要:肝硬化是由多种病因如慢性活动性肝炎、长期酗酒等长期或反复损害肝脏而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

临床早期无症状,晚期预后不佳。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肝昏迷是晚期肝硬化的最严重的并发症。

治疗原则:对肝硬化的治疗目前无特效药,药物不宜滥用。

一般原则为保肝,对症,中西药物治疗。

健康教育处方:1、肝硬化肝功能代偿期患者,可以同正常人一样生产、劳动、工作和学习,但应劳逸结合,活动以不感疲劳为度。

肝功能失代偿期或有并发症者应以卧床休息为主。

2、食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热量、适量脂肪且易消化饮食。

如果肝功能显著减退或血氨偏高或有肝性脑病先兆时,应严格限制蛋白质食物,有腹水者饮食应少盐或无盐饮食。

限制进水量,一般每天不超过1000ml。

如有显著低钠血症则应限制在500ml。

有食道静脉曲张时,要食细软食物。

对有出血的患者禁食。

严禁饮酒。

3、肝硬化患者突然出现大量呕血、黑便、头昏、心悸、出汗、口渴、黑矇或晕厥等表现时,说明并发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应立即送医院抢救;如出现性格、行为异常及意识障碍、双手扑动样震颤等,应考虑肝性脑病的发生,应立即送医院抢救。

4、定期到医院做肝功能、甲胎蛋白、超声波等检查。

(四) 肝癌疾病概要:肝癌可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两类。

继发性肿瘤占肝肿瘤的90%以上,多由胃癌、食管癌、大肠癌、肺癌、胆道癌、子宫癌等转移。

原发性肝癌好发于40—50岁年龄组,目前认为与肝硬化、乙型病毒性肝炎、黄曲霉素等因素有关。

原发性肝癌早期缺乏典型症状,临床常见的表现是肝区疼痛、肝肿大、食欲减退、乏力、消瘦和消化道症状。

检测甲胎蛋白与做B型超声波检查是诊断肝癌的主要手段。

治疗原则:早期积极综合治疗,在肝脏功能无特殊异常情况下,手术治疗为主,辅以化疗、中药、支持疗法等综合治疗,以达到延长生存期的目的。

健康教育处方:1、饮食以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类食物为主,避免油腻刺激性及辛辣食物。

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

2、充分休息,保持情绪稳定,做好精神、心理调养。

肝癌是严重疾病,但不是不治之症。

因此,病员和家属要树立信心,与医护人员配合,战胜疾病。

3、坚持完成手术、放疗等各种治疗。

对症处理治疗中的各种反应。

4、定期进行复查,非手术疗法及行姑息性手术的患者应每半月到1月复查1次,根治性手术后一般每2-3个月复查1次,5年后每半年复查1次,直至终生,如出现不良症状,随时复诊。

5、肝癌本身不是传染病,不必顾虑与其他人接触。

消化内科健康教育处方一、慢性胃炎1、重视诊断:胃镜是明确慢性胃炎的重要手段,上消化道造影也是重要辅助检查。

2、配套检查:反复的上腹部胀痛,有必要检查肝功、乙肝两对半,B超肝、胆脾以排除肝胆疾患。

3、规范的专科治疗:慢性胃炎因经常反复发作,在明确诊断之后,应找消化专科规范治疗,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4、慢性胃炎应特别注意饮食和精神调理,选择另消化无刺激的食物,保持良好心态是精神调护的重要方法。

二、病毒性乙型肝炎。

1、肝炎活动期:必须及时住院治疗,卧床休息,绝对忌酒,采取规范化治疗手段。

2、肝炎恢复期:必须巩固治疗效果,注意休息,避免过劳,继续服药巩固。

3、乙肝病毒携带状态:患者因肝功正常,而乙肝病毒存在,应注意定期监测肝功、B超及两对半等。

避免饮酒伤肝,注意劳逸结合。

保持良好的心态。

消化疣病询问电话:85674273消化道出血的健康教育来源:防保科发布日期:【2007-10-17 15:57:08】1、有出血症状者应暂禁食,从静脉补充液体时按医嘱进食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少量多餐,逐渐恢复至正常饮食。

2、保持愉快的心情,生活有规律,避免过度紧张及劳累。

定期进食,少吃或不吃零食,睡前不加餐。

3、胃粘膜保护药如疏糖铝片宜饭前空腹或临睡前服用。

4、不服用阿斯匹林和非甾体类抗炎药如保泰松。

5、避免食用坚硬、粗糙及含粗纤维多的食物,如油炸食品、火腿、香肠、芹菜、韭菜、茭白、黄豆芽、海带、笋和咖啡、含碳酸氢盐的饮料、冷饮、醋酸佐料、酸的水果。

6、多含生物价值高的蛋白质(鱼、禽肉、蛋、奶)和带色的蔬菜(胡萝卜、番茄、绿色蔬菜) 。

7、采用蒸、煮、烩、炖、氽等烹调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