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之差意思相去甚远的成语归纳

合集下载

与一知半解相近的成语

与一知半解相近的成语

与一知半解相近的成语
一知半解,拼音是yī zhī bàn jiě,意思是知道、理解的只是一丁半点,形容知道得片面,理解得肤浅。

与一知半解相近的成语,如下:
●囫囵吞枣,拼音是hú lún tūn zǎo,不加咀嚼地把枣儿整个吞下。

比喻学习时
生吞活剥,不加分析,不求充分理解。

●孤陋寡闻,拼音是gū lòu guǎ wén,形容学识浅薄,见识狭窄。

●井蛙之见,拼音是jǐng wā zhī jiàn,比喻狭隘短浅的见解。

●坐井观天,拼音是zuò jǐng guān tiān,坐在井底看天。

比喻眼界狭小,所见有
限。

●鼠目寸光,拼音是shǔ mù cùn guāng,老鼠的眼睛只能看一寸远。

比喻人目
光短浅。

●一知半见,拼音是yī zhī bàn jiàn,不成熟的一点见解。

●似懂非懂,拼音是sì dǒng fēi dǒng,好像懂了,又好像没懂。

表示没有完全
明白。

●浮光掠影,拼音是fú guāng lüè yǐng,像水面的反光和一掠而过的影子。

比喻
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

●管窥蠡测,拼音是guǎn kuī lí cè,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来量海水。

比喻对事
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狭窄、片面。

●不求甚解,拼音是bù qiú shèn jiě,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入了解。

2023高考易错成语

2023高考易错成语

2023高考易错成语2023高考易错成语11.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

【易错点】易误解为:轻而易举。

2.百里挑一:形容十分出众。

【易错点】易误解为:人才极其缺乏。

3.半青半黄:比喻时机还没有成熟。

也比喻其他事物或思想未达到成熟阶段。

【易错点】易误解为:脸色不好。

4.杯弓蛇影: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易错点】易误解为:无中生有。

5.别无长物:原指生活俭朴。

现形容贫穷。

【易错点】易误解为:没有长处。

6.不孚众望:不能使大家信服。

【易错点】易误解为:没有辜负众人的期望。

7.不绝如缕: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易错点】易误解为:连续不断,络绎不绝。

8.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易错点】易误解为:不能刊登的言论。

9.不可理喻:指无法用道理使之明白。

【易错点】易误解为:不可思议,不可理解。

10.不名一文:形容极其贫穷。

【易错点】易误解为:一钱不值。

11.不忍卒读:形容__内容悲惨动人。

【易错点】易误解为:__写得不好。

12.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

【易错点】易误解为:不够火爆,没有特色。

13.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易错点】易误解为:不学习就没有本领。

14.不易之论:完全正确不可更改的言论。

【易错点】易误解为:不容易理解的言论。

15.不赞一词:原指__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

现也指一言不发。

【易错点】易误解为:不说一句赞成(或赞美)的话。

16.不知所云:指说话者语言紊乱或空洞。

用于说话人,不用于听话人。

【易错点】易误解为:听者没有理解。

17.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仿的准则典范。

【易错点】易误解为:不值得作为教训。

18.惨淡经营:指下笔之前竭力劳神构思。

也指苦心谋划经营(某事)。

【易错点】易误解为:经营状况不好。

19.侧目而视: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

【易错点】易误解为:轻视瞧不起;仰慕对方;骄傲自满。

20.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易错点】易误解为:不能令人满意。

2018-2019-一字之差意思就不同的成语汇集-范文模板 (2页)

2018-2019-一字之差意思就不同的成语汇集-范文模板 (2页)

2018-2019-一字之差意思就不同的成语汇集-范文模板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一字之差意思就不同的成语汇集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耸人听闻: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震惊。

例如:今年春节期间,山西某地发生了一起(耸人听闻骇人听闻)的假酒案。

这两个成语都有“使人听了感到吃惊”的意思,也是一字之差,但这一“耸”一“骇”,却使“听闻”有很大的差别,“骇人听闻”指的是残暴、惨毒、卑劣的让人吃惊的事实。

此句中,山西某地的假酒案,事实确凿,应该是“骇人听闻”了。


不孚众望:不能使群众(众望)信服。

孚:使人信服。

不负众望:没有辜负大家的希望。

例如: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结果落选了。

“不孚众望”与“不负众望”,仅一字之差,其语义大相径庭。

句中是说“他”没有尽心尽职,让人失望,因而落选。

所以“不孚众望”运用是恰当的。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然:对。

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例如:对作文中的错别字,有的同学不以为然,长此以往,就会变成
“白字先生”了。

这里是指学生对于作文中的错别字满不在乎,当成小事,不放在心上,不
能认真对待,应改为“不以为意”。

●。

容易混淆的成语辨析

容易混淆的成语辨析

容易混淆的成语辨析有些,字面意义与实际意思相去甚远,经常会混淆使用,同学们要多加留意。

下面请欣赏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容易混淆的成语相关内容。

容易混淆的成语欣赏1)包办代替·越俎代庖都有包办之意。

异:“包办代替”重在包办,“越俎代庖”重在超越权限。

2)抱残守缺·故步自封·墨守成规都有因循守旧的意思。

异:“抱残守缺”偏重在不肯接受新事物,“故步自封”偏重在不求进取,“墨守成规”偏重在按老规矩办事。

3)卑躬屈膝)奴颜婢膝·奴颜媚骨都有向别人讨好的意思,有时可以通用。

异:“卑躬屈膝”“奴颜婢膝”偏重在奴气,“奴颜媚骨”偏重在奴性。

4)本末倒置·舍本逐末都有主次关系处理不当的意思。

异:“本末倒置”强调把主次关系颠倒了;“舍本逐末”强调丢掉主要的,追求次要的。

5)比比皆是·俯拾皆是都表示相同的事物很多,到处都是。

异:“比比皆是”侧重表示多得很,到处都是;“俯拾皆是”侧重表示容易得到。

“比比皆是”的对象可以是物,也可以是人。

如:像这种助人为乐的人比比皆是。

“俯拾皆是”的对象只能是物,并且是能捡拾的较小的东西。

“比比皆是”的“是”后一般不连接名词或名词短语,而“俯拾皆是”则可以。

如:这山里,俯拾皆是高品位矿石。

6)鞭长莫及·望洋兴叹都表示力量不够的意思。

异:“鞭长莫及”侧重表示距离远,管辖、干涉的力量达不到;“望洋兴叹”侧重表示做某事能力有限,毫无办法。

7)标新立异·独树一帜都有自成一套,提出的主张与众不同的意思。

异:“标新立异”偏重在显示特点;“独树一帜”偏重在创造出独特风格或另外开创局面,多含褒义。

8)别具一格·别开生面都有与众不同,给人一种新的印象、新的感觉的意思。

异:“别具一格”偏重在“格”,表示风格、样子与众不同,一般用于文艺创作和某些事物;“别开生面”偏重在“生面”,表示新的局面或形式,适用范围较广。

9)彬彬有礼·文质彬彬·温文尔雅都可形容人态度温和、举止斯文。

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高频成语汇总[精.选]

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高频成语汇总[精.选]

行测高频成语解析1、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2、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3、理所当然:按道理应当这样,含有完全合理,不容怀疑的意思4、应运而生:适应时机而产生5、推陈出新: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多指继承文化遗产)6、无可厚非: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7、按部就班:多指做事按照一定的步骤、顺序进行。

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8、无所适从:(1)不知听从哪一个好(2)指不知怎么办才好9、矢志不渝:坚定的意志像射出去的弓箭一样不会改变,表示永远不变心10、独一无二: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

形容十分稀少11、以偏概全:用片面的观点看待整体问题12、循规蹈矩:原指遵守规矩,不敢违反。

现也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13、大行其道:某种新潮事物流行、盛行,成为一种风尚14、历久弥新: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15、此消彼长:这个上升,那个下降16、林林总总:形容杂乱众多17、无济于事: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或益处。

比喻解决不了问题,没有办法18、高瞻远瞩:比喻眼光远大19、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缺一不可20、方兴未艾:新生事物正在发展,还没有停止21、得不偿失: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22、昙花一现: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现了一下,很快就消失。

也比喻稀有的事物或显赫的人物只出现了一会就消失了23、走马观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

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24、针锋相对:比喻双方策略、观点及行动等尖锐对立。

也比喻在争辩或斗争中针对对方的论点或行为有力的回击25、五花八门:比喻事物繁多,变化莫测26、郁郁葱葱:形容气势美好蓬勃,生机勃勃的样子27、游刃有余:比喻技术熟练,经验丰富,解决问题毫不费力28、优柔寡断:指做事犹豫,缺乏决断29、异想天开:比喻荒唐离奇,想象着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事。

还比喻超强的想象力30、源源不断:形容接连不断、连绵不绝。

形容比别人差得远的成语

形容比别人差得远的成语

形容比别人差得远的成语
1.望尘莫及:比喻别人的成就、能力等跟自己相差甚远,远远望着就看不见。

2. 远远不如:表示比别人差得很远,完全比不上。

3. 相去甚远:形容差距很大,相隔很远,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

4. 毫不相干:表示与别人完全无关联,没有任何联系。

5. 不可同日而语:表示与别人的水平、能力等相差太远,无法放在一起比较。

6. 入不敷出:说明自己经济能力差得远,收支不平衡。

7. 远水不救近火:比喻不能帮助到近处的人,只能看着。

8. 独木难支:表示自己的能力不足以支撑某项事物,需要他人协助。

9. 不足挂齿:形容不值一提,微不足道。

10. 不堪一击:表示非常脆弱,只需要一击就能被击垮。

- 1 -。

形容误解的成语

形容误解的成语
10. 盲人摸象:意思是比喻对事物了解不全而固执一点,乱加揣测。
希望这些成语能够帮助你更好地表达误解的含义。
5. 大相径庭:意思是比喻彼此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6. 一知半解:意思是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也不透彻。
7. 差三错四:意思是颠倒错乱。形容差错很多或意外变故。
8. 不求甚解:意思是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9. 道听途说:意思是路上听来的、路上传播的话。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形容误解的成语
以下是一些形容误解的成语:
1.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意思是开始稍微有一点差错,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2. 各执一词:意思是各人坚持各人的说法,不肯相让。
3. 断章取义:意思。
4. 穿凿附会:意思是把讲不通的或没有道理的道理硬扯在一起进行解释。

形容彼此相差的词语

形容彼此相差的词语

形容相差很远的成语有哪些形容相差的很远的成语有:天渊之别天差地别云泥之别不啻天渊截然不同千差万别天差地远霄壤之别天冠地屦形容两个人差距很大的成语有哪些?【判若云泥】:高下差别就象天上的云彩和地下的土壤那样悬殊。

【天渊之别】:天和地,一极在上,一极在下。

比喻差别极大。

【天地之别】:壤:地。

天和地,一极在上,一级在下,比喻差别极大。

【千差万别】:形容各类多,差异大。

【天渊之别】:天和地,一极在上,一极在下。

比喻差别极大。

【天堂地狱】:原为佛家语。

指善人逝世后升入天堂,恶人死后陷入地狱。

佛家用以惩恶劝善。

后常用以比喻幸福和凄苦两种截然相反的生涯境遇。

【天壤悬隔】:比喻相差极远或相差极大。

【天冠地屦】:比方双方相差极大。

【霄壤之别】:天和地,一极在上,一极在下,比喻差别极大。

【截然不同】:截然:很明显地、决然毅然离开的样子。

形容两件事物毫无独特之处。

【天差地别】:形容两种或多种事物之间的差距很大,就像天跟地之间的间隔一样。

【云龙井蛙】:云真个龙,井底的蛙。

比喻位置的高低相差极大。

【天悬地隔】:悬、隔:距离远。

比喻相差极大。

【天壤之别】:径:小路;庭:院子;径庭:悬殊,偏激。

比喻相差很远,大不雷同。

【判若天渊】:高低差别就象天空和深渊那样悬殊。

【众寡迥异】:形容双方人力的多少相差极大。

【大有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云飞泥沉】:①比喻消失。

②比喻悬殊极大。

出处:《周书·王褒传》:“云飞泥沉,金铄兰灭。

”《隋书·卢思道传》:“云飞泥沉,卑高异等。

”【云龙井蛙】:云端的龙,井底的蛙。

比喻地位的高下相差极大。

出处:清·周鲁辑《类书纂要》:“云龙喻贵,井蛙喻贱。

”【云泥殊路】:象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那样高下不同。

比喻地位悬殊。

出处:北魏·荀济《赠阴梁州》:“云泥已殊路。

”【云泥异路】:像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

比喻地位相差悬殊。

出处:宋·陈亮《与辛幼安殿撰书》:“亮空闲没可做时,每念临安相聚之适,而一别遽如许,云泥异路又如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字之差意思相去甚远的成语归纳
(1)不孚众望与不负众望
不孚众望:不能使群众(众望)信服。

孚:使人信服。

不负众望:没有辜负大家的希望。

(2)不以为然与不以为意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然:对。

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3)一文不名与一文不值
一文不名:一个钱也没有。

形容极其贫穷。

名:占有。

一文不值:不值一个钱。

没有什么价值。

(4)骇人听闻与耸人听闻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耸人听闻: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震惊。

(5)无所不为与无所不至
无所不为:没有什么不干的。

指什么坏事都干。

无所不至:1)指没有达不到的地方;(2)形容凡能做到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3)也形容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6)一蹴而就与一挥而就
一蹴而就:踏一脚就成功。

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

一挥而就:《中国成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解释:“一动笔就完成。

形容写字、画画、作文等很快就完成。


(7)蔚为大观与洋洋大观与蔚为壮观
蔚为大观:蔚:茂盛;大观:盛大的景象。

形容事物美好繁多,丰富多彩,成为盛大的景象(多指文物等)
蔚为壮观:形容自然界雄伟的景象或自然景象雄伟。

洋洋大观::洋洋:盛大、众多的样子;大观:丰富多采的景象。

形容美好的事物众多丰盛。

(7)相辅相成与相反相成
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

相反相成:两个看起来是相反的事物,实际上是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的。

指相反的东西有同一性。

(8)一字千金与一掷千金
一字千金:增损一字,赏予千金。

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一掷千金指用钱满不在乎,一花就是一大笔。

(9)不刊之论与不易之论
不刊之论: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

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不易之论:易:改变。

不可更改的言论。

形容论断或意见非常正确。

(10)一发不可收与一发不可收拾
一发不可收:事情一经发生,就发展得十分顺利和迅速,继而保持不断发展的状态
一发不可收拾:事情一旦发生便不可收拾。

形容对发生的情况难以控制。

11不堪卒读与不忍卒读
不堪卒读:不堪:不能;卒:完毕,结束.指文章粗劣,使人不肯读下去.
不忍卒读释义:形容文章写得凄惨悲苦,令人心酸,不忍读完.
12不以为然与不以为意
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不以为意”指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13前仆后继与前赴后继
前赴后继”是指:前面的冲上去,后面的跟上去。

它是用来形容不断往前。

“前仆后继”是指: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

它是用来形容不怕牺牲。

14另眼相看与刮目相看
刮目相看:刮目,擦眼睛,表示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

另眼相看:用另一种眼光看待,多指看待某个人或某种人不同于一般
15不胜其烦与不厌其烦
不胜其烦:胜禁得起;能够承受。

烦:烦琐。

不胜其烦:烦琐得让人受不了。

不厌其烦厌:嫌,憎恶。

烦:烦琐。

不厌其烦:不嫌烦琐;不嫌麻烦。

1 6骇人听闻与耸人听闻、危言耸听
耸人听闻:故意说夸大惊奇的话,使人震惊,强调有意为之、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危言耸听危言:使人吃惊的话;耸:惊动;耸听:使听话的人吃惊。

指故意说些夸大的吓人的话,使人惊疑震动。

17鱼目混珠与鱼龙混杂
鱼目混珠混:搀杂,冒充。

拿鱼眼睛冒充珍珠。

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

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18 不胫而走与不翼而飞
不胫而走,指没有腿却能跑,形容消息等传布迅速。

不翼而飞,有两层含义:1.没有翅膀却能飞,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丢失了。

2.形容消息、言论等传布迅速。

19不可理喻与不可思议
不可理喻,无法用讲道理跟他讲明白,形容固执蛮横
不可思议: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

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

20顾名思义和望文生义的区别
顾名思义:从名称想到所包含的意义。

望文生义:不去深入了解,从字面牵强附会,做出片面的解释。

21见危授命与见危受命
见危授命:献出生命。

在危急关头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

见危受命:在危难时接受任命
22侃侃而谈与夸夸其谈与振振有词
振振有词: 理直气壮的样子。

形容自以为理由很充分,说个不休。

(贬义词)
夸夸其谈: 夸夸:说大话。

言辞浮夸;大谈特谈。

形容说话、写文章时浮夸,不切实际。

侃侃而谈: 侃侃: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褒义)
23处心积虑与殚精竭虑
处心积虑:形容蓄谋已久。

存着某种想法,早已有了打算。

亦形容用尽心思地谋划(贬义)
殚精竭虑:形容耗尽精力,费尽心思(褒义词)
24高山流水与行云流水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

也比喻乐曲高妙。

行云流水:①比喻自然流畅,不受拘束(多指文章、诗文、书法等)。

(常用)②形容事物流转不定,易于消逝。

(不常用)
25有声有色与绘声绘色
有声有色:说话、表演精彩生动
绘声绘色:叙述、描写生动逼真
26不温不火与不瘟不火
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火爆
不温不火:形容人的性情温和或形容销售行情不火爆
27山高水低、山高水长与山高水远
山高水低:多指不幸的事
山高水长:像山一样高耸,如水一般长流。

原比喻人的风范或声誉像高山一样永远存在。

后比喻恩德深厚
山高水远:形容路途遥远
28清规戒律与金科玉律
清规戒律”原指佛教徒、道教徒必须遵守的规则和戒条,现多比喻束缚人思想的、死板的、不合理的规章、条例、原则等。

金科玉律”的“金玉”比喻贵重,“科”“律”指法律、条文。

整个成语指必须遵守的、不可变更的规则、信条。

29洞若观火与隔岸观火
洞若观火:洞:透彻。

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好象看火一样。

隔岸观火:隔着河看人家着火。

比喻对别人的危难不去求助,在一旁看热闹。

30目光如炬与目光如豆
目光如炬:目光发亮的像火炬一样.形容愤怒地注视着.也形容眼光明亮有神或见识高明
目光如豆:目光短浅
31养虎遗患与养痈遗患
养痈遗患:留着毒疮不去医治,就会成为后患。

比喻纵容包庇坏人坏事,结果会遭受祸害
养虎遗患:留着老虎不除掉,就会成为后患。

比喻纵容坏人坏事,留下后患。

养痈遗患和养虎遗患都可比喻姑息坏人;自己受害。

但“虎”比作敌人或坏人;并
只用于他人;“痈”比作坏人坏事;不仅用于人;也用于事;不仅用于他人;也能用于自己。

32栩栩如生与惟妙惟肖
惟妙惟肖”强调的是形似,意思是模仿得像真的一样,真假难辨
栩栩如生”强调的是神似,意思是描写、刻画、创作得像活的一样,好像在动前面能用“模仿”来修饰的,就用“惟妙惟肖”。

前面能用“刻画”来修饰的,就用“栩栩如生”。

33无可厚非与无可非议
无可厚非:不必过分责难。

就是说,受批评一方尚有某些该原谅的地方,不必过分责难。

厚,过分。

非,非议,责难
无可非议:没有可以批评、责难的地方
34为虎傅翼与如虎添翼
为虎傅翼:替老虎加上翅膀。

比喻帮助坏人,增加恶人的势力。

如虎添翼:强大的得到援助更加强大,凶恶的得到援助更凶恶。

35不郎不秀和不稂不莠和良莠不齐
不郎不秀:比喻不成材或没出息
不稂不莠:稂:狼尾草;莠:狗尾草。

本指禾苗中中无野草。

后比喻人不成才,没出息
良莠不齐:”指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

适用对象只能是人,侧重于品质,不能用于形容水平、成绩等
36独行其道与独行其是
独行其是: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只按自己的主张去做。

强调自我,专制。

:独行其道:独自去实现自己的主张。

强调独自,无人支持。

37沸沸扬扬与纷纷扬扬
沸沸扬扬:(指不好的事)人们议论纷纷
纷纷扬扬:纷纷:众多;扬扬:飘荡的样子.形容雪花飘落的样子.
38高山流水与行云流水
行云流水:形容文章或歌声自然不受约束,就象漂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

也比喻乐曲高妙。

39不容置喙与不容置疑
不容置喙“指不容许别人插嘴说话”。

不容置疑:不容怀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