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常见成语解释归纳

合集下载

成语积累及其解释高中500个高考

成语积累及其解释高中500个高考

成语积累及其解释高中500个高考【A】1、哀而不伤——悲伤而不过分。

多形容诗歌、音乐等具中和之美。

2、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

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

3、安土重迁——在家乡住惯了,不愿轻易迁移。

形容留恋故土。

4、安步当车——慢慢地步行,就当是坐车。

5、安身立命——安身:容身,指在某地居住或生活;立命:使精神安定。

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寄托。

6、安之若素——素:向来,素来。

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

不能误为“安心”。

7、爱屋及乌——比喻因喜爱一个人而连带喜爱跟他有关的人或物。

8、按图索骥——骥,照图上画的去寻找好马。

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找事物。

也比喻做事呆板。

9、按部就班——部、班:门类,次序;就:遵循,依照。

形容做事有一定的步骤和规矩,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

【B】10、白驹过隙——白驹:原指骏马,后比喻日影。

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像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

11、稗官野史——稗官,古代的小官。

野史,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

指记载轶闻琐事的作品。

12、鞭辟入里——形容能透彻说明问题,深中要害。

13、坂上走丸——坂,山坡,斜坡。

形容事情发展很快。

14、暴虎冯河(贬)——暴,徒手搏斗。

冯(píng):徒步。

赤手空拳打老虎,没有渡船要过河。

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行事。

15、暴殄天物——暴,损害。

殄(tiǎn),灭绝。

原指残害灭绝天生的自然资源,后泛指任意损害糟蹋物品。

16、暴戾恣睢——暴戾:凶恶、残暴;恣睢(sui):任意做坏事。

形容凶残横暴,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17、抱残守缺——抱,坚持不放。

守住陈旧、残破的东西,不肯放弃。

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18、半青半黄——庄稼半熟半不熟。

也用以比喻其他事物或思想未达到成熟阶段。

19、半斤八两(贬)——旧制一斤合十六两,半斤等于八两。

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多含贬义。

20、筚(荜)路蓝缕——筚(bì)路,柴车。

高考常用成语解释

高考常用成语解释

高考常考成语解释1、目无全牛:《庄子•养生主》中说,一个杀牛的人最初杀牛,眼睛看见的是全牛,三年以后,技术纯熟了,动刀时只看到皮骨间隙,而看不到全牛。

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本词易误用为贬义。

2、天花乱坠:指说得极为动听,多指夸大或不切实际。

本词只能用来形容说。

3、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时候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

多指男女间幼时的亲密感情。

4、不刊之论:刊,删改,修订。

不可删改或修订的言论。

形容文章或言论的精当,无懈可击。

易误用为贬义。

5、差强人意:差,稍微地。

愿意是很能振奋人,现多用来表示比人预想的好一些,还算让人满意。

易误解为“不如人意”。

6、弹冠相庆:《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取舍同也。

”弹冠,掸去帽子上灰尘准备做官。

后来用“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多用作贬义。

使用时易弄错感情色彩。

7、汗牛充栋:汗牛,用牛运输,使牛累得出汗;充栋,堆满了屋子。

形容书籍极多。

形容的对象仅指书。

8、明日黄花:苏轼诗《九日次韵王巩》中有“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句。

原指重阳节过后,菊花即将枯萎,便再也没什么好玩赏的了。

后来用“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此成语易被想当然地误写成“昨日黄花”。

9、深孚众望:孚,使人信服。

意思是深得众人的信赖和尊重。

易误用成“不负众望”。

10、重整旗鼓:指失败后重新集后力量再干。

也可写作“重振旗鼓”。

此词不能用作贬义。

11、信口雌黄:指不顾事实地随意乱说。

注意与“信口开河”区别开来,“信口开河”也有随口乱说的意思,但“信口雌黄”词义更重。

12、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

多用贬义。

13、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形容庆祝、欢迎等的盛况。

不能误解为“人们都集中在家里,故万巷皆为空之意。

14、不谋而合: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

本词应与“不约而同”也只能做状语不能做谓语。

高考常考的成语及释义

高考常考的成语及释义

高考常考的成语及释义1.满城风雨: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

2.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3.无独有偶:不只一个(坏的),竟然还有配对的。

4.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了。

5.趋之若鹜:比喻很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6.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7.等量齐观: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

8.费尽心机:挖空了心思,用尽了计谋。

9.大而无当:虽然大,但是不合用。

10.大言不惭:说大话,吹牛皮,一点也不害臊。

11.明目张胆:形容公开放肆地干坏事。

12.明哲保身:指因怕连累自己而回避原则斗争的处世态度。

13.耿耿于怀:心事萦绕,不能忘怀。

14.胸无城府: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

15.炙手可热:比喻气焰盛,权势大。

16.目无全牛:比喻技艺高超,也比喻洞察事理,办事精熟。

17.差强人意:(1)还能振奋人们的意志。

(2)大致上还能够令人满意。

18.不刊之论:不可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19.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灾难。

20.不足为训:指不值得作为准则或典范。

21.文不加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高超。

22.罪不容诛:指杀了也抵不了其所犯的罪行。

形容罪大恶极。

23.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24.万人空巷: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或新奇事物轰动一时。

25.振聋发聩:比喻高超的言论能使麻木糊涂的人觉醒。

26.涣然冰释:比喻疑虑、误会等一下子完全消除。

27.大快人心:指坏人坏事受到惩罚,使人们心里极其痛快。

28.相濡以沫:比喻在困境中相互救助。

29.阳春白雪:比喻高深、不通俗的文学艺术作品。

30.身临其境:指亲自到了那个环境。

31.别有洞天:比喻另有一番境界。

32.别出心裁:表示与众不同的新观念或办法。

33.真知灼见:正确而透彻的见解。

34.平易近人:态度和蔼可亲,使人容易接近。

35.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的意思,多指文学艺术作品受人欢迎。

36.雅俗共赏:指文学艺术作品既高雅又通俗,各种文化程度的人都能够欣赏。

高考常见成语解释归纳

高考常见成语解释归纳

1. 鼎足而立:像鼎的三足分立那样,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

2. 一劳永逸:劳苦一次就可以永远安逸。

3. 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和遭遇灾难。

4. 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

形容技艺精妙。

大多指工艺美术、园林等。

5. 颐指气使:说话只用面部表情来示意。

形容有权势的人傲慢的神态。

6. 炙手可热:意思是刚一挨近就热得烫手,比喻气焰盛,权势大,使人不敢接近。

7. 倾巢而出:全体出动。

多用于贬义。

8. 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了高深的地步。

9. 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走出了巷子和胡同。

形容庆祝、欢迎的盛况轰动一时的情景。

10. 耳熟能详:听得多了,也就能详尽地说出来。

11. 莘莘学子:莘莘,众多。

12. 梁上君子:躲在屋梁上的先生。

窃贼的代称。

13. 休戚相关: 休,喜悦。

戚,忧愁。

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14. 美轮美奂:形容华丽的房屋高大而众多。

15. 讳莫如深:隐瞒得再没有比它更深的了。

16. 文不加点:是指文章一气写成,无需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17. 弹冠相庆:弹去帽子上的灰尘,表示庆贺。

形容因即将做官而互相庆贺。

也指坏人准备上台。

18. 涣然冰释:涣然,消散的样子。

冰释,像冰一样消融。

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

19. 大方之家:原指深于道术的人。

后来指精通某种学问或技艺的专家。

20. 不耻下问: 是指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的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耻辱。

21. 明日黄花:过了重阳节的菊花。

意思是即将枯萎,没有什么可赏玩了。

比喻过时的事物。

22. 琳琅满目:满眼都是美玉。

比喻精美的物品,美好的文章或有用的人才很多。

23. 比翼双飞:特指夫妻亲密无间,形影不离。

24. 不易之论:不可更改的言论、说法。

形容言论、意见非常正确。

25. 青梅竹马:形容小儿女天真无邪,一起游戏。

26. 自食其果:自己吃下自己种出来的果子。

比喻自作自受。

27. 毫发不爽:一点也不差。

毫发,毫毛和头发,形容极其细微。

高考必背成语及解释

高考必背成语及解释

高考必备成语大全及解释1.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形容庆祝、欢迎等的盛况。

注意方向性。

2.望其项背:可以赶上。

只用否定形式。

不少人用“只能望其项背”表示“赶不上”,算错。

3.师心自用;形容一个人固执己见,自以为是,并非指学习老师的方法来运用。

4.爱莫能助:虽然同情但无力帮助。

(正:同情;误:喜爱) 5.安土重迁,并非看重迁移的意思,而是形容恋乡土,不愿轻易迁移到外地。

“重”在这里解释为“难”.在家乡住惯了,不愿轻易迁移。

形容留恋故土。

6.安危相易:平安与危难可以互相转化。

易:变换。

7.上行下效:贬义,不用于表示群众以干部为榜样。

8.尸位素餐:形容空占着职位,不做事而白吃饭。

9.白驹过隙:白驹:原指骏马,后比喻日影。

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像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

10.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蹊:小路。

桃树、李树不必向人打招呼,树下自然走成一条道。

比喻只要为人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

11.百年树人:培养人才是长远之计,需要付出艰辛。

(正:培育;误:树木) 12.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满足于现有成就.继续努力,以取得更好成绩。

百尺竿头:百尺高的竿子,佛教比喻道行修养的极高境界。

13.稗官野史:稗官:古代的小官;野史: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

指记载轶闻琐事的作品。

14.坂上走丸:坂,山坡。

走:快跑,像在斜坡上滚弹丸一样,快地往下。

形容事情发展很快。

15.鲍鱼之肆:卖咸鱼的铺子。

比喻恶劣的环境。

鲍鱼:咸鱼;肆:店铺。

16.暴殄天物:原指残害灭绝天生自然资源。

暴:损害。

殄:绝。

17.暴虎冯(ping)河:赤手空拳打老虎,没有渡船要过河。

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行事。

暴:徒手搏斗。

冯河:涉水过河。

18.拾人牙慧:拾取别人的只言片语作为自己的话来说,多用来形容一味重复别人而缺乏主见。

使用时注意褒贬色彩。

19.筚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衣服,去开辟山林。

形容事业的艰辛。

筚路:柴车。

蓝缕:破旧的衣服。

20.首当其冲:首先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

高考成语及解释

高考成语及解释

高考成语及解释高考成语大全及解释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了高考成语大全及解释,供大家参考借鉴。

1、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平凡的人在许多次考虑中,也会有一次是正确的。

2、意气用事:意气:主观偏激的情绪;用事:行事。

缺乏理智,只凭一时的想法和情绪办事。

3、应接不暇:暇:空闲。

原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

后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

4、贻笑大方:贻笑:让人笑话;大方:原指懂得大道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有专长的人。

指让内行人笑话。

5、义无反顾:义:道义;反顾:向后看。

从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犹豫回顾。

6、以邻为壑:拿邻国当做大水坑,把本国的洪水排泄到那里去。

比喻只图自己一方的利益,把困难或祸害转嫁给别人。

7、有口无心:嘴上说了,心里可没那样想。

指不是有心说的。

8、以耳代目:拿听到的代替亲眼看到的。

指不亲自去调查了解,光听信别人说的。

9、影影绰绰:模模糊糊,不真切。

10、语重心长:话深刻有力,情意深长。

11、意味深长:意味:情调,趣味。

意思含畜深远,耐人寻味。

12、扬长避短:扬:发挥;避:回避。

发扬长处,回避短处。

13、因人成事:依靠别人的力量办成事情。

14、芸芸众生:芸芸:众多。

佛家语,指一切生灵。

后多指世上大群无知无识的人。

15、意兴阑珊:阑珊:衰落。

将残、将尽的意思。

16、下车伊始:伊:文言助词;始:开始。

旧指新官刚到任。

现比喻带着工作任务刚到一个地方。

17、息息相关:息:呼吸时进出的气。

呼吸也相互关联。

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

18、心猿意马:心意好象猴子跳、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

形容心里东想西想,安静不下来。

19、洗耳恭听: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

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

指专心地听。

20、行云流水:形容文章自然不受约束,就象漂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

21、宵衣旰食:宵:夜间;衣:穿衣;旰:天已晚。

天不亮就穿起衣来,时间晚了才吃饭。

形容为处理国事而辛勤地工作。

高考必背成语及解释

高考必背成语及解释

高考必背成语及解释(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总结、策划方案、演讲致辞、报告大全、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党团资料、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y, planning plan, speeches, report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articles and letters, party and group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高考必背成语及解释高考必背成语及解释(100个)高考语文中,成语也是常考的,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无论是考试还是生活中都会用到的,常用的成语大家一定要牢记住。

高考成语积累及其解释

高考成语积累及其解释

高考成语积累及其解释高考成语积累及其解释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有令自己印象深刻的成语吧,成语的语言文字是非常深奥的,含义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为了帮助大家积累更多经典成语,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考成语积累及其解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成语积累及其解释11.轩然大波:比喻大的纠纷或风潮,现也用来形容引起较大的反响。

2.沆瀣一气: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贬义词)3.人浮于事:工作人员的数目超过工作的需要,事少人多。

(用在贬义的语境中)。

4.口诵心惟:一面读着,一面想它的意义和道理。

(惟,思考)。

5.栉风沐雨:风梳头,雨洗发,形容奔波劳碌,不避风雨。

(褒义词)6.东山再起:比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

(褒义词)7.尸位素餐:空占着职位,不做事而白吃饭。

(贬义词)8.求全责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

9.评头论足:指无聊的人随便谈论妇女的容貌,也比喻在小节上多方挑剔。

多用作贬义。

10.醍醐灌顶:比喻灌输智慧,使之从迷惑中醒悟或彻底觉悟。

11.目不识丁:形容人不识字,没有文化。

12.一文不名:一个钱也没有。

(名:占有)13.夙兴夜寐:早起晚睡,形容人勤劳。

(褒义词)14.耳提面命:形容恳切地教导。

多用于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

(褒义词)15.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了以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

16.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

17.忍俊不禁:忍不住笑了出来。

在句子中使用时,不能与“笑”18.悬壶济世:指行医救助生灵。

(壶,药壶也,注意该词的使用对象)19.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

多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贬义词)20.越俎代庖:厨子不做饭,掌管祭祀神主的人不能越过自己的职守,放下祭器去代替厨子做饭。

一般用来比喻超过自己的职务范围,去处理别所管的事情。

21.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22.匪夷所思:指言谈行动超出常情,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鼎足而立:像鼎的三足分立那样,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

2. 一劳永逸:劳苦一次就可以永远安逸。

3. 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和遭遇灾难。

4. 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

形容技艺精妙。

大多指工艺美术、园林等。

5. 颐指气使:说话只用面部表情来示意。

形容有权势的人傲慢的神态。

6. 炙手可热:意思是刚一挨近就热得烫手,比喻气焰盛,权势大,使人不敢接近。

7. 倾巢而出:全体出动。

多用于贬义。

8. 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了高深的地步。

9. 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走出了巷子和胡同。

形容庆祝、欢迎的盛况轰动一时的情景。

10. 耳熟能详:听得多了,也就能详尽地说出来。

11. 莘莘学子:莘莘,众多。

12. 梁上君子:躲在屋梁上的先生。

窃贼的代称。

13. 休戚相关: 休,喜悦。

戚,忧愁。

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14. 美轮美奂:形容华丽的房屋高大而众多。

15. 讳莫如深:隐瞒得再没有比它更深的了。

16. 文不加点:是指文章一气写成,无需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17. 弹冠相庆:弹去帽子上的灰尘,表示庆贺。

形容因即将做官而互相庆贺。

也指坏人准备上台。

18. 涣然冰释:涣然,消散的样子。

冰释,像冰一样消融。

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

19. 大方之家:原指深于道术的人。

后来指精通某种学问或技艺的专家。

20. 不耻下问: 是指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的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耻辱。

21. 明日黄花:过了重阳节的菊花。

意思是即将枯萎,没有什么可赏玩了。

比喻过时的事物。

22. 琳琅满目:满眼都是美玉。

比喻精美的物品,美好的文章或有用的人才很多。

23. 比翼双飞:特指夫妻亲密无间,形影不离。

24. 不易之论:不可更改的言论、说法。

形容言论、意见非常正确。

25. 青梅竹马:形容小儿女天真无邪,一起游戏。

26. 自食其果:自己吃下自己种出来的果子。

比喻自作自受。

27. 毫发不爽:一点也不差。

毫发,毫毛和头发,形容极其细微。

28. 首鼠两端:形容两者之间犹豫不决或动摇不定。

首鼠:犹豫,进退两难。

29. 如蚁附膻:就像蚂蚁附着在有膻味的东西上。

比喻臭味相投的人追逐某种丑恶、污秽的事物。

也用来指趋炎附势,追名逐利的卑劣行径。

30. 气冲斗牛:形容精神旺盛,意气高昂,或非常生气,愤慨之极。

31. 如坐春风:如同沐浴在和煦的春风里,比喻受到教育和感化。

32. 不以为然:是含有认为不是、不对的否定的意思。

33. 鼎力相助:敬辞,大力帮助(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

34. 醍醐灌顶:纯酥油浇到头上。

佛教比喻以智慧灌输于人,使人彻底醒悟。

35. 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遵循和仿效的做法。

36. 暴虎冯河:赤手空拳打老虎,没有渡船要过河。

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行事。

37. 付之梨枣:指刻板刊印书籍。

38. 期期艾艾:形容口吃。

39. 抵掌而谈:形容高谈阔论,话极投机。

抵掌:击掌,鼓掌。

40. 官样文章:指有固定套式的例行公文。

引申为没有实际意义的虚文滥调。

41. 丁公凿井:春秋时宋国有一个姓丁的人凿了一口井,可以省出一个劳力,就对人说:吾穿井得一人。

话传来传去就变成了凿井时在井里得到一个人。

42. 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43. 汗牛充栋:形容藏书很多。

44. 对床夜雨:风雨之夜,两人对床共语。

形容亲友或兄弟久别相聚,倾心交谈。

45. 去天尺五:比喻离宫廷极近。

天,指宫廷。

46. 二三其德:形容没有一定的主张,三心二意。

47. 方外之士:超然于世俗礼教之外的人。

也指僧人、道人。

方外:世外。

48. 非池中物:不是久居池水中的东西。

比喻有远大抱负的人。

49. 不名一钱:一个钱也没有。

形容极其贫穷。

名:占有。

50. 美女簪花:形容书法的隽秀多姿,如同美女戴花。

51. 千载一时:一千年才有这样一次时机。

形容很难遇到的机会。

52. 破镜重圆:比喻夫妻失散或离异后重又团聚。

53. 藕断丝连:莲藕已经折断,丝还连着。

比喻表面上断了关系,实际上仍有牵连。

多指男女之间情意未断。

54. 罄竹难书:磬,尽。

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形容罪行多,写不完。

55. 囊中盛锥:口袋里藏锥子,藏不住。

比喻硬出头,管闲事。

56. 合浦珠还:比喻人去而复回或东西失而复得。

57. 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往不绝,连续不断。

58. 半青半黄:是指庄稼半熟半不熟,也可以比喻其他事物或思想未达到成熟阶段59. 良莠不齐:比喻好人坏人混杂在一起。

60. 付之一笑:用一笑来对待它。

形容不屑于理会61. .一蹴而就:一抬脚就成功。

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

62. 屡试不爽:多次试验都不错。

爽:差错。

63. 耳熟能详:听得多了,也就能详尽地说出来。

64. 脍炙人口:来比喻美味人人爱吃,后来比喻美好的诗文人人称赞传颂。

65. 萍水相逢:喻素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

例句所谈的是久别重逢,并不是彼此素不相识,不应当使用萍水相逢来形容,可以改为不期而遇。

66. 正襟危坐:容恭敬严肃的样子。

但由于它的字面意思是正正衣襟,端正地坐着,因而这个成语只能用来形容坐着的人,不能形容人的站相或者走相。

67. 励精图治:形容振奋精神,力求把国家和地方治理好。

主要指精心治理国家,适用对象极为有限。

68. 目无全牛:《庄子•养生主》中说,一个杀牛的人最初杀牛,眼睛看见的是全牛,三年以后,技术纯熟了,动刀时只看到皮骨间隙,而看不到全牛。

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本词易误用为贬义。

69. 天花乱坠:指说得极为动听,多指夸大或不切实际。

本词只能用来形容说。

70. 不刊之论:刊,删改,修订。

不可删改或修订的言论。

形容文章或言论的精当,无懈可击。

易误用为贬义。

71. 差强人意:差,稍微地。

愿意是很能振奋人,现多用来表示比人预想的好一些,还算让人满意。

易误解为“不如人意”。

72. 重整旗鼓:指失败后重新集后力量再干。

也可写作“重振旗鼓”。

此词不能用作贬义。

73. 信口雌黄:指不顾事实地随意乱说。

注意与“信口开河”区别开来,“信口开河”也有随口乱说的意思,但“信口雌黄”词义更重。

74. 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

多用贬义。

75. 不谋而合: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

本词应与“不约而同”也只能做状语不能做谓语。

76. 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

应与“无可厚非”区别开来,“无可厚非”意为不可过分指责。

前者表示言行完全合乎情理,后者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原谅。

77. 莫衷一是:指大家看法不同,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

使用时要注意主语不能是某一个人。

78. 鞭辟人里:里,里头;辟,透彻。

形容能透彻说明问题。

使用时要注意语境,不要随便滥用。

如:“他对这个问题的分析很全面,可谓鞭辟入里。

”这一句就因误用成语犯了前后不一致的毛病。

79. 刮目相看:《三国志•吕蒙传》记载,吴国大将吕蒙听从孙权劝告,在繁忙的军务中抽出时间读书,学问大进,取得令人惊奇的成绩。

鲁肃说:“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看。

”说明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别人。

注意本成语一般用来指看待别人取得的进步和成绩。

80. 不足为训:训,准则。

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

如:“他这种做法实在不足为训。

”注意不能将这里的“训”理解为“教训”。

81. 好整以暇:形容虽在百忙之中仍然从容不迫。

不能误用作贬义。

82. 仁者见仁:指对同一问题,各人观察的角度不同,见解也不相同。

本词使用也要注意语境。

如:“在要不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大是大非面前,大家要仁者见仁,以便达成协议共识。

”这句中的成语属于误用,在原则性的问题上当然不能“仁者见仁”,否则就不能“达成共识。

”83. 不稂不莠:稂,狼尾草。

全词比喻人不成才,没有出息。

不能望文生义误用作褒义。

84. 附庸风雅:附庸,追随;风雅,多指才学。

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的活动。

不能误用作褒义。

85. 含英咀华:咀,咀嚼;英、华,花朵。

把花朵含在嘴里慢慢咀嚼。

比喻欣赏、领会诗文的精华。

使用时注意本词领会的对象。

86. 拾人牙慧:拾取别人的片言只语作为自己的话来说,多用来形容一味重复别人而缺乏主见。

多用作贬义。

87. 无所不为:没有不做的事,指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

多用作贬义。

88. 狗尾续貂:比喻用不好的东西续在好的东西的后面。

后也用来比喻事物(多指文艺作品)的续作前后好坏不相称。

本词一般用作贬义,用于自称含自谦义。

89. 休戚与共:休,欢乐;戚,忧伤。

彼此间忧喜和祸福共同承担,指同甘共苦。

注意不能将本词与“息息相关”混淆,后者只比喻关系密切面无同甘共苦之义。

90. 过犹不及:“犹,如同。

事情做得过火了,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

不要错误地理解为做得太不够了。

91. 穷形尽相:形容尽致的意思,指文章的细腻生动。

不要把它误解成原形毕露之义。

92. 贻笑大方:大方,有见识的内行。

让有见识的内行见笑。

“大方”是理解本词的关键。

93. 数典忘祖:典,典籍,指古代的礼制、历史。

数典忘祖比喻忘本。

现也用来比喻对本国历史无知。

94. 鹿死谁手:鹿,原比喻政权,后亦比喻争逐的对象。

鹿死谁手原指谁获得政权,后泛指谁获得胜利。

95. 炉火纯青:纯,纯粹。

道家炼丹,炉中的火焰由红色转成青色时即为火候到家。

比喻功夫达到纯熟、完美的境界。

注意本词语用的对象。

96. 洛阳纸贵:晋代左思《三都赋》写成以后,抄写的人非常多,洛阳的纸都因此涨价了。

比喻广泛流传,风行一时。

不能将本词只理解成物价上涨。

97. 天马行空:天马,神马。

马的奔驰如同腾空飞行。

多比喻诗文、书法等气垫豪放,不受拘束。

98. 风声鹤唳:前秦苻坚领兵进攻东晋,大败而溃,溃兵听到风声鹤叫都疑为追兵。

形容惊慌疑惧。

不能只按字面意思理解。

99. 望穿秋水:秋水,比喻眼睛。

形容盼望得非常急切。

100. 抛砖引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本词只用于自谦。

101. 炙手可热:炙,烧,烤。

热得烫手。

比喻气焰盛,权势大。

多含贬义。

使用时要注意适用的对象。

102. 韦编三绝:语出《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

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连起来;绝,断。

编连竹简的皮绳多次断绝。

形容读书勤奋。

103. 捉襟见肘:见,同“现”。

原指衣服破烂,生活穷困。

后来也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

104. 粉墨登场:妆扮好了,登场演戏。

今多用于贬义,比喻坏人登上政治舞台。

105. 饮鸩止渴:鸩,一种毒酒。

用毒酒解渴。

比喻只求解决目前困难而不计后果。

使用时注意这是个贬义词。

106. 管窥蠡测: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来量海水。

比喻眼光狭窄,见识短浅。

(贬义词)107. 管中窥豹:通过竹管子的小孔来看豹,只看到豹身上一块斑纹。

比喻只见到事物的一小部分。

有时同“可见一斑”连用,比喻从观察到的部分,可以推测全貌。

108. 道路以目:形容百姓慑于暴政,在路上相见,不敢交谈,敢怒不敢言,只能以目示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