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真度基础知识
失真度测量仪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研究与评定

失真度测量仪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研究与评定作者:李凡张宁孙景斌王穆涵来源:《品牌与标准化》2022年第04期【关键词】失真度测量仪;失真度;电压;不确定度1 失真度概述1.1 失真度的概念及定义用一个未经放大器放大前的信号与经过放大器放大后的信号作比较,被放大的信号与原信号之比的差别称为失真度,其单位为百分比。
失真的类型有谐波失真、互调失真、相位失真等。
我们通常所说的失真度为总谐波失真。
信号系统中的失真度为全部谐波能量与基波能量之比的平方根值。
1.2 失真度测量的意义在无线电电子工程及计量测试中,失真度是一个常见的测试项目,涉及面相当广泛。
除了通信、广播、电声、电视等领域外,电力、石油、地质、地震,以及各类传感器等非电量的电测部门也离不开失真的计量测试。
通信、广播、电声、电视等领域测量失真度的目的在于提高保真度,确保信号可以被真实清晰地传送。
为此,可以通过失真度的测试来检查设备的性能,从而改进设计,还可以根据客观的需要来测定设备的该项性能指标。
1.3 失真度测量仪介绍失真度测量仪,也称为失真度分析仪,在无线电、电子计量及电测领域里被广泛应用,其主要对信号及系统的非线性谐波失真进行测量。
非线性失真的测量方法主要有基波抑制法、谐波分析法和频谱分析法等。
失真度测量仪大多是采用基波抑制法,其基本原理是先测出被测信号(包括基波在内)的总电压U,再将被测信号经过基波抑制电路除去其基波分量,得出各次谐波的总电压Ux。
将两次测出的读数相比,即得出非线性系数(Ux/U)。
失真度测试仪就是利用这种原理构成的,可以直接读出非线性失真系数(或称失真度)。
2 测量概述2.1 测量依据校准失真度测量仪应依据JJF 1852—2020《失真度测量仪校准规范》。
2.2 环境条件温度:18~28 ℃;相对湿度:小于80%;电源要求:(220±11)V,(50±1)Hz;无影响仪器设备正常工作的电磁干扰和机械振动。
单元3失真度仪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模块6 收音机性能参数测试单元3:能力提升,失真度仪框图原理教学目标专业能力:1、熟悉失真度仪的分类;2、掌握失真度仪的操作;3、。
掌握失真度仪电路结构及原理框图。
方法能力:1、资料查询、应用能力;2、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社会能力:1、分工合作能力2、语言沟通能力教学内容1、失真度仪操作步骤、使用方法及技术参数;2、仪器的设置、布局、连线;3、会用失真度仪检测收音机的失真度;4、失真度仪的工作原理介绍。
重点失真度仪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与应用;整机调整及噪声测试。
难点失真度仪工作原理的认知。
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演示法、实习法教学场所与条件多媒体教室、理实一体多媒体教室阶段行为步骤(内容)教学手段时间资讯明确任务:收集仪器设置、布局、连线及失真度仪噪声测试的相关资料问题导向法计划讨论教学重点、难点;确定失真度仪测试噪声的方法及测试点小组讨论确定该项目工作计划决策分组展示初步方案,相互讨论、修改方案;教师分析、答疑;根据学生、教师共同点评,修订、确定最终测试方案。
集中讨论讲授法实施观察学习失真度仪的操作步骤与应用方法;学习测试收音机的失真度;归纳总结,完成引导问题相关联工作任务;总结应用失真度仪在测试收音机噪声时应注意的问题。
学生自主完成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分析收音机电路可能出现的噪声情况。
学生自主完成评价汇报学习、实验心得;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自我评价与教师评价。
学生自评、小组互 评、教师评价单元3:失真度仪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1. 常用的失真度测量仪类型几种常用的失真度测量仪,如表6-1所示。
从表中可以看出,失真度测量仪的主要技术性能,就是看它的频率范围和能够测的失真度范围。
表中所示有的型号的失真度测量仪叫“点频失真仪”。
“点频”是指在某一个频率时,输出信号的失真情况,因此这种仪器测的失真度就不是某段频率范围了。
从表中还可以发现,“立体声失真度测量仪”所选的“点频”为什么只有400Hz 和lkHz 这几个频率呢?这是因为人耳对该频率及其附近的频率较敏感。
调制失真度计算

调制失真度计算
调制失真度是指在信号传输过程中,信号的失真程度。
它是衡量信号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尤其在音频和视频传输领域中应用广泛。
调制失真度的计算方法通常采用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或峰值信噪比(Peak Signal-to-Noise Ratio,PSNR)等指标。
其中,RMSE是指原始信号与接收信号之间的差值平方的平均值的开方,而PSNR则是用原始信号的最大可能值除以RMSE的值再乘以10,可用于衡量信噪比的大小。
为了准确计算调制失真度,需要对信号的采样率、量化精度、码率等参数进行合理的设置,同时还需要考虑信号传输的通道噪声、抖动等因素对信号的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调制失真度的计算可以通过各种软件工具和硬件设备来实现,例如专业的音频和视频处理软件、信号分析仪器等,这些工具和设备可以提供准确和实时的调制失真度计算结果,为调试和优化信号传输系统提供重要参考。
- 1 -。
音响技术基础知识

音响技术基础知识音响技术是一门涉及声学、电学、电子学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学科,它旨在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声音重现。
对于音响爱好者或者从事相关行业的人来说,掌握音响技术的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一、声音的基本概念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机械波,通过空气等介质传播到人耳,引起听觉感受。
声音的主要特性包括频率、振幅和波形。
频率决定了声音的音调,单位是赫兹(Hz)。
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大约在 20Hz 到 20kHz 之间。
低于 20Hz 的称为次声波,高于20kHz 的称为超声波。
振幅则决定了声音的响度,也就是音量的大小。
振幅越大,声音越响亮;振幅越小,声音越轻柔。
波形决定了声音的音色,不同的乐器和发声体产生的波形不同,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音色。
二、音响系统的组成一个完整的音响系统通常包括音源、放大器、扬声器和连接线材等部分。
音源可以是 CD 播放器、数字音乐播放器、蓝牙接收器等,负责提供音频信号。
放大器的作用是将音源输出的微弱信号进行放大,以驱动扬声器发声。
放大器分为前级放大器和后级放大器,前级主要用于对信号进行处理和调节,后级则负责提供强大的功率输出。
扬声器是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的关键部件。
常见的扬声器类型有动圈式、静电式、带式等。
扬声器的性能参数包括频率响应、灵敏度、阻抗等。
连接线材则用于连接各个音响设备,保证信号的传输质量。
优质的线材能够减少信号损失和干扰。
三、音响设备的参数1、频率响应频率响应是指音响设备能够重放的声音频率范围以及在各个频率上的响应特性。
理想的频率响应应该是平坦的,能够准确重现各种频率的声音。
2、灵敏度灵敏度表示扬声器在输入一定功率的信号时所产生的声压级。
灵敏度越高,扬声器在相同输入功率下发出的声音越大。
3、阻抗阻抗是指音响设备对交流电流的阻碍作用。
一般来说,扬声器的阻抗有4Ω、8Ω 等常见值。
放大器的输出阻抗应与扬声器的阻抗匹配,以获得最佳的性能。
4、失真度失真是指音响设备输出的信号与输入信号相比发生的变化。
失真度测量仪

电子工业出版社
7.3.3 失真度测量仪的误差
包括:理论误差、基波抑制度不高引起的误差,以及电平
调节与电压表的指示误差。
1. 理论误差
定义:由于失真度测量值D与失真度定义值D0的不完全 相等而产生的误差,其相对误差为
为了减小理论误差,可以利用下式进行修正。
电子测量与仪器(第3版)
电子工业出版社
7.3.3 失真度测量仪的误差
2. 工作原理
采用基波抑制法测量方案。
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将双端输入信号变为单端输出信号。
宽频带低噪声放大器用于放大被测信号。
陷波网络即基波抑制网络,用于在抑制基波信号。
电压测量电路采用真有效值检波,可以减小测量误差。
电子测量与仪器(第3版)
电子工业出版社
7.3.4 KH4135型全自动数字低失真度测量仪
另外,还有杂散干扰等引入的误差。
电子测量与仪器(第3版)
电子工业出版社
7.3.4 KH4135型全自动数字低失真度测量仪
具有全自动失真度测试功能、内部自动校准、自动跟踪
滤波等功能,能够全自动测量信号电压、频率和信号失真度
等参数。
1. 主要性能指标
(1)失真度测量
(2)SINAD测量
SINAD即信纳比或信杂比,是信号、噪声和谐波
电子测量与仪器(第3版)
电子工业出版社
4. 使用方法
①按下面板上的电源开关,仪器自动进入电压测量状态。
如果未配GPIB接口,则显示全零;否则显示接口地址,例
如IE-23。
②电压测量 测量不平衡电压信号时,只需将信号电缆接
入本仪器的“HIGH”端,“BAL/UNBAL”键抬起,则被
测的信号电压和频率就会自动显示出来;测量平衡电压信号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功率放大器的失真原因与校正技术研究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功率放大器的失真原因与校正技术研究功率放大器在模拟电子技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用于放大信号的功率。
然而,功率放大器在实际应用中常常存在着失真问题,这会对信号的准确传输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功率放大器的失真原因以及现有的校正技术。
一、功率放大器的失真原因1. 非线性失真功率放大器的核心特性是将输入信号的幅度放大到期望的输出幅度。
然而,在高功率放大的过程中,放大器可能会表现出非线性的响应特性,使得输出信号的波形畸变。
这种失真是由于非线性元件(如晶体管等)的非线性特性引起的。
2. 失真源的存在功率放大器系统中,除了放大器本身,还会引入其他部件和电路,如滤波器、耦合电容等。
这些元件可能会引入各种失真,例如相位失真、频率失真等。
3. 热失真功率放大器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可能导致器件温度的升高。
由于器件的特性随温度变化,因此功率放大器的性能可能受到热失真的影响。
热失真可能导致输出信号的频率响应变化、失真增加等问题。
二、功率放大器失真的校正技术为了解决功率放大器的失真问题,现有的技术提出了多种校正方法,以下为几种常见的校正技术。
1. 反馈校正技术反馈校正技术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失真校正方法。
该方法通过引入反馈路径,将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进行比较,并将误差信号反馈给放大器的控制电路。
通过调节控制电路来减小失真,使输出信号更接近于输入信号。
2. 预失真技术预失真技术是一种通过预先对输入信号进行处理的方法来减小功率放大器的失真。
该方法通过在输入信号上添加补偿信号,使得放大器对输入信号的非线性响应得到补偿。
预失真技术需要对放大器进行精确建模,以便生成适当的补偿信号。
3. 自适应校正技术自适应校正技术是一种根据实时信号和系统状态对放大器进行动态调整的方法。
该技术基于反馈机制,通过在放大器中引入传感器和自适应算法,实现对失真的实时监测和修正。
自适应校正技术能够根据不同的工作条件和环境自动调整,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失真度和平均失真度

有限的失真测度。对于任意的 D≥0, ε>0, δ>0 ,以及任意
足够长的码长n,则一定存在一种信源编码C,其码字
个数M为
M = e{n[R(D)+ε ]}
而编码后的平均失真度 d (C) ≤ D + δ 如果用二元编码,则:
M = 2{n[R( D)+ε ]}
该定理称为香农第三定理。它告诉我们,对于任何失 真度D,只要码长足够长,总可以找到一种编码C,使 编码后的每个信源符号的信息传输率满足:
第七章 保真度准则下的信源编码
7.1 失真度和平均失真度 7.2 信息率失真函数及其性质 7.3 二元信源和离散对称信源的R(D)函数 7.4 保真度准则下的信源编码定理 7.5 联合有失真信源信道编码定理 7.6 有失真信源编码定理的实用意义
7.1 失真度和平均失真度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不一定要求完全无失真的恢复 消息,也就是允许有一定的失真。
R(D) = min{I (U;V )} BD
改变试验信道求平均互信息的最小值,实质上是选 择一种编码方式使信息传输率为最小。
7.2.2 信息率失真函数的性质
1. R(D)的定义域是 (0, Dmax )
① D m in 和 R(Dmin )
允许失真度D的最小值为0,即不允许有失真,这要求 失真矩阵中每行至少有一个为0。(教材p281)
信源
试验信道
信宿
通常称此信道为试验信道。
现在我们要研究在给定允许失真的条件下,是否可以设 计一种信源编码使信息传输率为最低。为此,我们首先 讨论失真的测度。
设信源变量为U = {u1, u2 ,...ur},其概率分布为P(u) = [P(u1)...P(ur )] 接收端信宿为 V = {v1, v2 , ...vs } 对于每一对(u,v),指定一个非负的函数
失真函数的定义和主要形式是什么

失真函数的定义和主要形式是什么
失真函数(也称失真度或失真度函数)用来衡量一个信号经过处理后失真的大小。
失真函数定义为一个非负函数,它描述了两个信号之间的失真程度,通常用失真度的百分比表示。
失真函数的主要形式有两种:
1. 绝对失真度函数:绝对失真度函数指的是两个信号之间的失真程度,通常用失真度的百分比表示。
如果信号a经过处理后变成了信号b,那么它们的失真函数为d(a,b),则失真度为d= d(a,b)/a。
2. 相对失真度函数:相对失真度函数指的是两个信号之间的相对失真程度,通常也用失真度的百分比表示。
如果信号a经过处理后变成了信号b,那么它们的相对失真函数为
DR(a,b)=(d(a,b)-dmin)/(dmax-dmin),其中d(a,b)是信号a和信号b之间的失真度,dmin是最小失真度,dmax是最大失真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2)
UN------第n次谐波电压的幅度。
2.交流电压的平均值
U av
1 T
T 0
u(t)dt
(1-3-3)
式中,T------周期函数的周期。
对于正弦信号电压,因信号有相反正、负半
周,其平均值实际上为零。但在平均值响应的电
压表中,正弦波的平均值是取全波整流后的平均
n 1
U12
1
U
2 n
n 1
Kx
U
2 n
U
2 n
n 1
n2
U
2 n
n 1
Kx
1
K
2 x
(1-2-2)
U12
同理,将(1-2-1)式分子分母同除以 ,便 有
Kx
U
2 n
/
U12
n2
U
2 n
/
U12
n 1
K
U12
U
2 n
n2
U12
K 1 K2
(1-2-3)
所以,基波抑制法测得的失真度Kx要比定
U
[ 1
2
2π 0
U
2 m
sin 2 tdt]1/ 2
[U
2 m
2
2π 0
1 2
(1 cos2
t)dt]1/ 2
U m / 2 0.707U m
对于非正弦周期性信号,可按傅里叶级数将
其分解为一系列幅度和相位不同的各次谐波的组
合,将它们代入公式(1-3-1)中化简后得:
U =(U12 + U22+…+ Un2)1/2 式中:U1------基波电压的幅度;
失真度基础知识
(一)定义:失真度的定义为全部谐波能量 与基波能量之比的平方根值,即:
K
P P1
Pn
n2
P1
P1
(1-1-1)
式中:
P—信号总能量,单位为W;
P1—信号的基波能量,单位为W; Pn—信号的第n次谐的能量,单位为W。
当负载为纯电阻负载时,也可以用 全部谐波电压(或电流)的有效值与基 波电压(或电流)的有效值之比的百分 数来表示,即:
3.有效值响应
a=U
(1-3-9)
式中:a------有效值电压表的示值; U------被测电压的有效值。
四.波形附加对失真度测量的影响
有效值电压表的波形误差可视为相对于基波电压
求得:
U
U1
(U12
U
2 2
U
2 n
)1/
2
U1
U1
U1
1 K2 1
(1-3-10)
当K<10%时,上式可改写为:
1 1 K2 1 1 K2
频 谱第1.分二非析节线仪 小性失一 结真般 :测可量测方到法0.0单双1%音音法左法(右基 谐互波 波。调抑 分法制 析)法 法
白噪声法(动态法) 方波法
2.非线性失真度系数(定义值),用基波抑制法是无法 直接测得求出的。
(三)失真度测量仪中的电压测量
一.交流电压的表征 1. 交流电压的有效值 2. 交流电压的平均值 3. 交流电压的峰值 二.交流电压表的组成形式 1. 放大------检波式 2. 检波------放大式 3. 超外差式
值,所以正弦波的平均值为:
Uav
1
2
2π 0
U
m
sin t
dt
2 π
U
P
0.673U m
(1-3-4)
3.交流电压的峰值
为了表征同一信号的有效值、平均值和峰值之间
的关系,引入波形因数KF和波峰因压的有效值与
平均值之比,即
KF
U rms U av
(1-3-5)
ap
Up K ps
式中:ap------峰值电压表的示值,单位为V;
(1-3-7)
Up------被测信号电压的峰值,单位为V;Kps------正弦波的波峰因数
2.平均值响应
aav=KFS Uav=1.11Uav
式中,aav------平均值电压表的示值;单位为V;
(1-3-8)
KFS------正弦波的波形因数;Uav------被测电压的平均值。
2
2
(1-3-11)
式中,K------失真度定义值。
公式(1-3-11)表明,有效值电压表的误差为正
误差,只与失真度有关。当K =5%时,=0.125%。
可见,有效值电压表对波形并不敏感。
第三节小结:
1.从交流电压表的组成形式上区分: 放大----检波式电压表 检波----放大式电压表 超外差式电压表。
2.谐波分析法
频谱分析仪是利用扫频原理,把基波和各次 谐波频率分量,以谱线的方式显示在频谱仪的荧 光屏上,从而实现失真度的测量。
频谱分析仪有扫频和非扫频方式,但以扫频 方式应用最为广泛。频谱仪由外差接收机和示波 器组成,接收机的本振频率由扫描电压控制,以 实现扫频测量。扫描电压同时加到示波器的水平 偏转板上,于是在示波管荧光屏上便显示出被测 信号的各分量的谱线幅值,由此测出基波和各次 谐波的大小,测量框图见图1-2-2。
(二)非线性失真的测量方法 1.基波抑制法
首先,当开关S接向1的位置,用电压表测出被测信 号 电压的总有效值。然后将S开关接到2的位置,即接入基 波抑制电路,将基波信号滤除,再用电压表测出除基波 外的全部谐波电压的总有效值。基波抑制电路通常采用 具有频率选择性的无源网络,例如:谐振电桥、文氏电 桥、T型电桥等,也可以用截止频率高于基波频率而低于 二次谐波频率的无源高通滤波器。 注意:基波抑制法是一种间接测量法,无法直接测 量出失真定义值。 在这里,应着重强调的是:由于基波抑制法不能单 独测量出基波电压的有效值,所以,其失真度定义值公 式也就不能够直接应用于失真示值结果的误差处理过程 中。换句话说,采用基波抑制原理测量失真不能够直接 测出失真定义值。
三.交流电压表的响应特性 1. 峰值响应 2. 平均值响应 3. 有效值响应 四.波形附加对失真度测量的影响
一.交流电压的表征
1.交流电压的有效值
U
1 T
T 0
u 2 (t)dt
(1-3-1)
式中:u(t)------周期性交流电压的瞬时值;
T------交流信号的周期。
对于正弦信号,u(t)=Umsinωt,则有效值为:
义
1 K2
失真度K小
倍。
当K=20%时,K与Kx的绝对差为0.4%;当
K=10%时,K与Kx的绝对差为0.05%。K愈小, Kx
与K值差别愈小,在小失真度测量时,K≈Kx。
结论:基波抑制法实际上是一种间接测量法,但直 接刻度成失真度Kx值,它和谐波分析法相比,具 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需要计算便可直接读 出10%以下失真度值(电压表直接按失真度刻 度)等特点,因而在低频频段得到了广泛的应 用,失真度测量仪就是根据这一测量原理而设计 制造的。
因此,基波抑制法测得失真度Kx有别于失真度定 义值K,其计算公式如式(1-2-1)。
Kx
U
2 n
n2
100%
U
2 n
n1
(1-2-1)
基波抑制法测量的失真度Kx、定义值K两者 之间的关系可通过以下简单的推导求得。
1
将公式(1-1-3)的分子分母同乘以 ,
U
2 n
n1
便有
K
Un2
1
n2
U
2 n
交流电压的波峰因数Kp定义为该电压的峰值与有
效值之比,即
Kp
Up U rms
(1-3-6)
对于正弦信号有:
K ps
Up U rms
1.414
K FS
U rms U av
1.11
二.交流电压表的组成形式
1.放大------检波式 2.检波------放大式
3.超外差式
三.交流电压表的响应特性
1.峰值响应
过渡公式:
Kx
U22
U32 U1
Un2
/U1 100 %
则:
(1-1-2)
U
2 n
K n2 100% U1
(1-1-3)
式中:U1——信号基波电压的有效值, 单位为V;
Un——信号的第n次谐波电压的 有效值,单位为V。
由式(1-1-3)可以看出,失真度K 值可由电压量值导出,他仅与信号中所 含基波及各次谐波的电压有效值相关, 而与他们之间的相位无关。失真度K是一 个无量纲的比例系数(又称失真系数、 非线性失真系数),通常用百分数或分 贝数(dB)表示。
谐波分析法可以根据不同频段选用测量设备 ,在低频段可选用波形分析仪或选频电压表,在 高频段可采用测量接收机或频谱分析仪,因此, 这种方法可以实现宽频范围内的失真度测量。
但这种方法操作计算复杂,所以在低频段一般不 采用此种方法测量失真度。另外用谐波分析法测 量失真度的下限受测量设备自身的失真度及动态 范围的限制,如采用测量接收机,一般测量的最 小失真度在0.1%左右;采用动态范围为80dB的
2.就交流电压表的响应特性而言可分为:峰值响应 电压表、平均值响应电压表、有效值响应电压表。
3.由于用正弦信号定义的电压表去测量失真了的正 弦信号或非正弦信号,必然会引入波形附加误差。
4.在测量10%以下的失真时,有效值电压表的波形 附加误差只与失真度有关,且影响并不大。
5.绝大部分失真度测量仪中的电压表都是采用的准 有效值响应电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