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研究生报考指南
中科院研究生报考条件

中科院研究生报考条件
中科院是中国最高学府,也是国家卓越的科学技术创新中心,拥有世界一流的科学家队伍,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为了鼓励对科学有热情的优秀学生,中国科学院招收研究生,而报考有一定的要求。
首先,硕士研究生的申请者要求具有本科及以上学位,其他类别的学历要求以中国科学院的有关规定为准。
其次,研究生要有一定的英语水平,一般要求至少要参加TOFEL考试获得500分以上,也要求考生要年满18周岁,并保证身体健康。
此外,报考者在入学前还需要提供学历、成绩单原件和复印件,也要准备具有代表性的学术作品,如论文、报告、科研项目成果等,以及一封推荐信。
进入中科院就读的考生可能需要参加选拔面试或测试项目,包括计算机、数学、物理、考古等专业,以考察考生的学术能力。
考生还要准备一份自荐书,以便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学术理想和目标。
总之,要想报考中科院研究生,就必须量力而行,努力学习,做好充分准备,确保能拿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录取通知书。
在中科院就读,将会有更多的学习机会,丰富的学术知识积累,以及大量的学术研究经历。
把握这个机会,将会是一次宝贵的经历,也让学生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能在国内外科技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就。
- 1 -。
中科院研究生报考条件

中科院研究生报考条件中国科学院,简称“中科院”,作为中国主要的科研机构之一,自1949年建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推进中国社会科学发展,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发展。
中科院研究生院成立于2010年,主要负责中科院内部各类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研管理工作。
中科院研究生院目前有20多所院系,不同院系有不同的报考条件,本文将介绍中科院研究生报考条件。
一、报考资格1、入学年龄:申请者的年龄应在22周岁(含)以下;2、学历要求:申请者应具有或预计在本科毕业前获得毕业证书,且普通本科毕业年度不超过5年,视综合评审情况,研究生院有权对预期毕业者及普通本科毕业年度超过5年者实行放宽或者特别安排;3、英语水平:报考者英语能力至少达到CET-4或以上水平;4、在读证明:申请者在学籍有效期内的在读证明是报考及录取的必要材料。
二、报考所需材料1、报名表:申请者应按照要求逐一填写中科院研究生报名表;2、有效身份证件:本科生报考提交身份证原件或复印件;3、普通本科学历学位:普通本科毕业生报考时,持有学历证书原件或复印件;4、学籍证明:在读学生报考时,提供学籍有效期内的在读证明;5、英语考试成绩:报考者应在截止日期前通过有效CET-4及以上英语考试,并上传有效英语考试成绩及扫描件;6、其他材料:如研究生院要求的学习成绩单、课外成果、科技竞赛获奖证明、实习报告、科研小论文等。
三、申请流程1、上网报名:申请者首先进入中科院研究生院官网,按照要求填写报名表;2、考试准备:报考者准备通过有效的CET-4及以上英语考试,并提交考试成绩;3、网上缴费:报考者进入中科院研究生院官网,完成网上报名及缴费;4、线下综合考试:报考者根据中科院研究生考试要求参加综合考试。
四、综合评定中科院研究生院对报考者的综合评定,将从考生的专业成绩、英语语言考试成绩、实验能力、综合考试成绩等多方面考量,并结合个人特长、学科基础、科技竞赛获奖情况、实习经历、发表论文等,进行客观公正的综合评定。
中科院声学所901声学基础大纲

中科院声学所硕士入学考试
《声学基础》大纲
本《声学基础》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声学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声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与声有关的各种现象,包括人耳不能听到的超声波和次声,声学基础是与声学各个分支学科的基础,是与声相关的研究和应用的基础课程。
要求考生掌握声学基相关的机械振动的基本概念与基本运算,并具有一定的灵活应用的能力。
一、考试内容
(一)简单振子的振动
1.简单振子的概念,运动方程和规律;
2.自由振动、衰减振动和受迫振动的概念;
3.共振频率的计算;
4.振动能量及转化的概念和计算。
(二)弹性体的振动
1.无限长弦的振动方程和解;
2.两端固定的弦的共振频率;
3.模式的概念;
4.棒的横振动、膜和板的振动概念。
(三)声波的基本性质
1.线形声波方程的基本假设和推导;
2.平面波的基本性质,声压级和声强级的概念;
3.平面声波在平面界面上反射和折射的研究方法,一般规律;
(四)管道和房间中的声波
1.声波导中模式的概念,频散现象;
2.房间中声场的模式;
3.混响时间的概念和计算;
(五)声波的辐射
1.球面波的基本性质;
2.辐射阻抗的概念;
3.偶极源的辐射。
二、主要参考书目:
声学基础(第2版),杜功焕、朱哲民、龚秀芬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研究所报考条件与要求

研究所报考条件与要求研究所报考条件与要求是指申请攻读研究生学位所需要满足的一系列条件和要求。
这些条件和要求可能会因不同的国家、学校、专业和学位类型而有所差异。
在全球范围内,研究所报考条件与要求的制定是为了保证申请者具备足够的能力和背景来进行深入的学术研究。
一般来说,研究所报考条件与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历背景:申请攻读研究生学位通常需要本科学历或相当于本科学历的学位。
具体要求可能会对学科专业有所限制,比如一些专业要求申请者必须具备相关专业的学士学位。
2.成绩要求:研究所报考会考虑申请者的学术成绩。
通常来说,申请者需要有优秀的学术成绩,例如在本科阶段保持较高的平均分或获得奖学金。
3.语言要求:针对外国留学生,研究所报考通常要求申请者具备良好的语言能力,包括英语、法语、德语等。
申请者可通过语言考试,如TOEFL、IELTS等,提供相关的语言成绩证明。
4.科研能力:研究所报考也会关注申请者的科研能力。
这可以通过科研经历、实习经历、论文发表等方式来展示。
有相关科研经验或发表过学术论文的申请者可能会更受青睐。
5.推荐信:申请攻读研究生学位通常需要提供一定数量的推荐信。
这些推荐信可以是由教授、导师或者其他专业人士写就,以评价申请者的学术能力、研究潜力等。
除了以上基本条件与要求外,不同国家和学校还可能会有其他特定的要求。
研究所报考条件与要求的制定意在选拔具备较好学术能力和研究潜力的申请者,以确保他们能够适应研究生阶段的学术研究工作。
这些条件和要求的设定也有助于保证研究所教育的质量,促进研究成果的生成与传播。
因此,准确了解并符合研究所报考条件与要求对于成功申请进入研究所至关重要。
研究所报考条件与要求

研究所报考条件与要求研究所是指研究生教育的一种形式,是培养高层次、架构型、创新型科研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想要进入研究所读研究生的人来说,了解研究所报考条件与要求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关于研究所报考条件与要求的一些详细解释。
1.学术背景要求:研究所一般要求学生具有相关学科的学士学位,有时也可以接受非相关学士学位,但需要通过考试或者额外的补充课程来获得相关背景知识。
2.学历要求:通常申请研究所需要具有本科学历,一些优秀研究所还可能需要本科顶点学历,如985、211工程相关学校。
3.成绩要求:研究所报考一般对学生的成绩要求比较高,尤其是在硕士和博士研究方向上。
通常要求学生本科阶段的平均分在80分以上,部分高校还有GPA要求。
4.英语水平要求:由于研究所往往涉及到国际交流与合作,英语水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量指标。
通常对于非英语国家的学生,研究所要求提供托福或雅思成绩,通常要求托福80分以上、雅思6.5分以上,一些研究所要求更高。
5.专业能力要求:研究所对专业能力的要求包括学生在本科学习过程中获得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一些研究所可能会要求学生有相关实习或工作经验,以证明他们在该领域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
6.学术研究经历要求:对于考研的学生来说,具备一定的学术研究经历是非常有利的。
这可以包括发表论文、参与学术科研项目、获得科研奖励等。
这些经历可以证明学生在学术研究方面的热情和能力。
7.推荐信要求:研究所通常要求学生提交两到三封推荐信。
这些推荐信通常由本科导师或其他有权威的专业人士撰写,开具对学生在学术和研究方面的能力和潜力的推荐。
8.学术目标陈述:研究所往往要求学生提交一份学术目标陈述。
这是一篇短文,要求学生阐明为什么想要进入该研究所进行研究,以及他们的研究兴趣和目标。
总的来说,进入研究所读研究生需要具备相关学科的学士学位、较高的成绩、良好的英语水平、一定的专业能力和学术研究经历,同时还需要提交推荐信和学术目标陈述。
中科院研究生报考条件

中科院研究生报考条件中国科学院是中国领先的研究性高等学府,其研究生院是负责招收和培养博士研究生的教育机构。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报考条件是招生考试的主要申请条件之一,为考生择校提供依据。
一、报考资格根据中国科学院有关规定,报考研究生的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年龄:未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考生应年满18周岁;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考生应年满22周岁;(2)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硕士学位条例》的其他条件;(3)完成报名所需的文件。
二、考试内容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招生考试内容主要有政治(无语言要求)、外国语文、经济学、法律和其他专业科目(有语言要求)。
具体考试内容以中国科学院当地招生站规定为准。
三、考试形式考试形式分为笔试和面试两种,考试语言为汉语。
笔试包括选择题和填空题,测验考生所学专业知识,时间长度不一,一般在3-4小时左右。
另外,考生还需要准备书面、口头考试,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一般考试时间为90分钟。
四、成绩查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招考考生录取名单及考试成绩将由中科院有关部门发布,考生可登录中国科学院官网查询考试成绩,具体可以关注中国科学院官方微博微信平台查询最新信息。
五、择校意见在选择报考中国科学院研究生的考生,应根据自身的专业特长、研究方向,尽可能选择与自身特点相符的院校,以及符合自己能力的研究方向。
同时要了解中国科学院的招生政策和教育质量,以便找到适合的学校和研究方向。
六、其他考生报考中国科学院研究生应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准备报考所需文件,注意报名时间和考试时间,准备充足,以达到更好的考试成绩。
综上所述,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报考条件是招生考试的主要申请条件之一,报考资格主要包括年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硕士学位条例》的其他条件及文件完备,考试内容包括政治(无语言要求)、外国语文、经济学、法律和其他专业科目(有语言要求),考试形式分为笔试和面试两种,考试语言为汉语。
考生应根据自身的专业特长、研究方向,尽可能选择与自身特点相符的院校,以及符合自己能力的研究方向,以及熟悉报考所需文件、报名时间及考试时间,遵守国家有关规定,以达到更好的考试成绩。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国家网络新媒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科智网杯”网络新媒体创新挑战赛活动实施细则为落实中科院“网络新媒体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基地”项目的要求,为声学所新入学研究生创造课余时间参与科研创新的机会,使他们更快地融入到声学所的科研学习活动中,特举办“中科智网杯”网络新媒体创新挑战赛活动。
一、活动时间2010年9月启动,每年举办一届(试行三年)二、主办单位国家网络新媒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支持单位中国科学院声学所研究生部四、承办单位声学所研究生会学术部声学所网络与新媒体技术研究中心团支部四、赞助单位北京中科智网科技有限公司五、组织机构“中科智网杯”网络新媒体创新挑战赛活动(以下简称挑战赛)设立组织委员会(以下简称组委会),由主办单位、支持单位、承办单位、赞助单位的有关负责人组成,负责挑战赛组织领导工作及参赛项目的评审。
组委会下设秘书处,负责挑战赛的日常事务。
六、参赛说明1、参赛选手是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或中国科技大学网络传播与控制系统联合实验室)正式注册的一年级硕士研究生。
参赛对象必须在保证完成研究生课程学习的前提下,有兴趣、有能力进行网络新媒体项目相关的科研,并得到研究生导师的同意。
2、参赛团队由两人至三人组成,采取自愿组合、优势互补的原则自由组队,申报人为该项目负责人,其他成员作为项目组成员。
申请项目需有指导教师(可以是研究生的导师,也可自行联系相关领域的专家),每个研究生限报一个参赛项目。
3、参赛项目可以是一项创新技术的实现、一项产品或服务,也可以是一项发明创造、技术专利。
具体来源有:(1)组委会命题项目:由组委会提供项目命题。
(2)自命题项目:申请学生提出与新媒体相关的科学研究命题。
5、参赛项目执行周期为1-2年,每年9月进行参赛项目的申报工作和已完成项目的表彰工作,每年8月举办决赛。
6、挑战赛所获成果的相关知识产权归国家网络新媒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北京中科智网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所有,知识产权申报工作由国家网络新媒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按相关管理制度统一组织,相关的论文、专利、软件著作权要求署名国家网络新媒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东海研究站和香港中文大学互派研究生进行学术交流访问

f 1 Gf l r K W i .I wa M u ia c g o n n p e ito 4 el e t S o t sc l Ba k r u d a d Ap r c a i n
Qu so n i ( B ) 】IwaCt: iesyo Iwa 19 . et n ar I AQ 【 .o i Unv rt fo .9 8 i e M M y i
使用 者 的音 乐感 知 的评估 系 统 ,通 过对 音 乐不 同构 成 元 素 进 行 拆 分 组 合 测 试 来 量 化 评 估 人 工 耳 蜗 使 用 者对 音 乐识 别基 本要 素 的感 知 能力 ,同时辅 以 问 卷 调 查 ,综 合评 价人 工耳 蜗 使用 者 的实 际音 乐聆 听
i l n n o a e rn se e s a e s e y t eM o te l mp a ta d n r l a i g l t n r sm a ur d b h m h i n r a
和 噪 声 中言语分 辨 率等 评估 结 果 。后 续我 们 希望 和 医 院、康 复 中心 等机 构 合作 ,建 立一 套 完整 的人 工
S e c c g io t r r yt oa u sJ. c n e 1 9 , p e hr o nt nwi p i i mp rl e [ S i c , 9 5 e i h ma l e c ] e
2 0 0 —0 7 3 3 3 4
犁 在 人工耳 蜗使 用者 招 募和 调 查 问卷方 面 的帮 助 。
me t o s ecp in i o he r i ln i e esJ Otl n fmu i p re t n c c la mpa tl tn r[ c o s ] o Ne r tl2 0 , 9 2: 4 —5 . u oo , 0 8 2 ( ) 1 9 1 5 [] C o e , o e 3 o p r W T b y E,L i u P o z Mu i ec pin b o he r o s p re t y c c l c o 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研究生报考指南
简介: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声学所)成立于1964年,是从事声学和信息处理技术研究的综合性研究所,总部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
2014年,经中国科学院批准同意以声学所为主体,联合院内相关单位,启动筹建“中国科学院海洋信息技术创新研究院”。
声学所共有在职职工809人。
其中专业技术人员733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4人、研究员及正高级工程技术人员112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技术人员257人。
共有1人入选“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入选“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5人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声学所是中国声学学会、全国声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声学计量测试站、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物理分会等学术机构或组织的挂靠单位。
主办的专业学术期刊有《声学学报》(中、英文版)、《应用声学》、《网络新媒体技术》、《声学技术》、《中国医学影像技术》和《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等。
声学研究所定位是:主要致力于声学和信息处理技术学科的应用基础和高技术发展研究,围绕未来5 到10 年我国在海洋、安全、能源、生命健康和信息网络等领域的战略急需,着力破解与声学和信息处理技术相关的前瞻性重大科技难题与系统集成瓶颈,着力提升自主创新与竞争能力,取得创新性重大成果,引领学科发展方向,保持特色鲜明和不可替代研究所的地位,把声学所打造成声学和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国内外一流的国立专业研究机构。
科研环境:
声学所科研实验条件齐全,拥有包括水声学、音频声学、超声学、网络与新媒体技术等学科领域的现代化实验设施与仪器设备,总量达9 千台(套),价值逾5 亿元。
在科研与办公用房方面,声学所房屋总建筑面积近10 万平方米,其中:北京本部包括声电园区、西区、唐家岭园区等,建筑面积约 5 万平方米。
本部西区经过了系统装修改造,唐家岭园区新建有水池实验楼和调试车间,均已投入使用,科研与办公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声学所是中国科学院大科学装置“实验1”科学考察船的法人单位,该科考船在2012年度完成了8 个科学考察航次任务,在航189 天,安全航行23330 海里。
声学所设有专业图书馆,现共有藏书 3 万多册,每年订阅中外文书刊500 多种,另有电子资源中外文数据库10 余个。
声学所毗邻国家科学图书馆,资源利用方便。
声学所科研任务饱满,经费充足,设备先进,导师力量雄厚,为研究生的培养创造了优越的工作学习和科研环境。
科研成果
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声学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研究领域:水声物理与水声探测技术、环境声学与噪声控制技术、超声学与声学微机电技术、通信声学和语言语音信息处理技术、声学与数字系统集成技术、网络新媒体技术等。
在浅海声学理论、微孔板吸声理论、匹配场定位理论、流体喷注噪声理论、概念层次网络理论、压电体弹性波理论、超声检测理论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居国际领先地位,新概念声呐技术、智能声制导技术、数字信号处理与宽带网络接入技术、中文语言语音信息处理技术、声学测井理论、非线性声学驻波场、水声环境特性、信号处理专用芯片和平台技术、声学换能器与声表面波器件等方面研究、研制和设计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
2012 年,声学所共有在研项目723 项(包括新增项目212 项)。
其中,承担(或参加)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课题13 项(新增 3 项),主持或承担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
计划(863)项目39 项(新增14 项);主持或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16 项(新增 5 项),主持或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任务)22 项(新增7 项),主持或承担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课题(任务)3 项(新增 3 项);主持或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1 项、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1 项、重点项目3 项、杰出青年基金项目2 项、优秀青年基金 1 项(新增 1 项)、面上项目51 项(新增8 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2 项(新增8 项);主持或承担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课题 3 项(新增3 项),主持或承担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4 项、重要方向项目21 项(新增 1 项)、重点部署项目5 项(新增5 项)、院装备研制项目8 项(新增 2 项);承担院地合作(含企事业单位横向委托)项目161 项(新增84 项)。
2012 年,声学所科研成果产出大幅增长,共计发表论文674 篇,其中被SCI、EI 收录220 篇。
出版专著1 部,编著6 部,译著1 部。
申请专利268 件,其中发明专利245件;获得专利授权184 件,其中发明专利157 件。
申请计算机软件登记71 项,获软件著作权69 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授权 2 项。
主持或参与制定国家标准3 项、行业标准3 项。
研究生培养:
声学研究所研究生招生始于1978年,是198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批准的博、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是国家声学和信息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截止2014年12月,声学所已授予博、硕士学位总数1446人,其中博士学位717人,硕士学位729人。
声学所现设有物理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等2个专业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点,声学、信号与信息处理、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等3个二级学科学术硕士研究生培养点,电子与通信工程、地质工程等2个领域的工程硕士培养点。
并设有物理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等2个专业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目前共有博士研究生导师55 名,硕士导师118名、在学研究生430人(其中硕士生223人、博士生207人)、在站博士后31人。
我所研究生实行两段式培养,第一阶段在国科大集中进行课程学习,第二阶段入所进行科研活动、完成学位论文等。
声学所研究生教育在中科院“三位一体”战略的指导下,按照“引进优秀生源,严格培养质量,提升就业层次”的工作方针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取得可喜的成绩。
近几年,我所研究生优秀生源率一直保持在科学院前列;毕业研究生成为众多科研单位、高校、高技术企业等高层次企事业单位的目标招聘人选。
培养的研究生中,涌现出了一批优秀人才,包括多名“百人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知名学者和科研骨干、高技术企业的技术负责人等。
研究部门:
本部研究单元
声场声信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水声环境特性重点实验室
水声工程中心
海洋声学技术中心
中国科学院水下航行器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噪声与振动重点实验室
超声技术中心
中国科学院语言声学与内容理解重点实验室
国家网络新媒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所属研究站
南海研究站(海南) 东海研究站(上海) 北海研究站(青岛) 招生专业:
硕士招生专业
研究生招生计划:
硕士生招生计划:90名左右,免推生占一半左右。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声学15名
信号与信息处理35名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5名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电子与通信工程32名
地质工程3名
博士生招生计划:70名左右,硕转博和直博生共占85%左右,统考生占15%左右。
声学20名
信号与信息处理50名
奖助体系:
统招统分研究生在学期间奖助金主要构成:普通奖助金+研究所奖学金+学业奖学金+三助奖酬金+补贴(医疗、餐补等),平均收入硕士约2500元/月、博士约4000元/月。
招生FAQ
Q:研究生招生的时间大致安排是什么?
A:硕士免推生及直博生招生安排:2015 年6 月起可在国科大网上统一报名,7 月、9月、10 月我所组织多批次复试。
硕士统招生参照国家日程安排。
博士统招生报名时间一般为每年1 月份,考试时间为 3 月份。
具体关注我所正式发布的招生简章。
Q:如果不确定获得母校保研名额,可以提出参加贵所“推荐免试生复试”吗?
A:可以。
因各校进度不统一,学校开具的保研资格证明不是必须的,但需按要求提交成绩单等通知要求的可以证明学业成绩和科研能力的其他材料。
Q:研究生复试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A: 复试分为业务素质复试、思想品德审核、体检三部分。
业务素质复试包括业务能力面试、综合素质考核、外语听力和口语测试以及实践环节考核等内容。
Q:攻读研究生需要交学费吗?标准是多少?
A:需要。
2014 年入学学生按照硕士8000 元/年、博士10000 元/年收取。
具体请以国科大当年规定为准。
Q:统考硕士研究生报名录取比例和复试录取比例一般为多少?
A:硕士统考生报名录取比例近几年大致为3:1,复试比例一般为1.3:1 左右。
Q:近三年统考硕士研究生的复试分数线是多少?
A:如下表:
Q:是否举办专业课考前辅导班或提供什么辅导资料?是否提供往年真题?
A:我所硕士、博士专业课均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考前辅导班,不提供辅导资料。
《普通物理(乙)》、《计算机原理》、《信号与系统》等均由国科大统一出题,请直接上国科大研究生招生网查询。
《声学基础》我们提供一年真题供参考,可在声学所教育网站查询。
Q:如何查询导师信息?
A:导师信息以国科大网站更新为准,具体路径为:国科大招生信息网> 导师信息>声学研究所。
小提示:目前本科生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主体是研究生,在如今考研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我们想要不在考研大军中变成分母,我们需要:早开始+好计划+正确的复习思路+好
的辅导班(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2017考研开始准备复习啦,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