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地理大一轮总复习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二节山地的形成试题新人教版必修1(20210210

合集下载

2019年高考地理人教版全国一轮复习课件:第5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2节

2019年高考地理人教版全国一轮复习课件:第5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2节


C.乙-背斜顶部受张力被侵蚀成谷
D.乙-向斜上覆岩层差别侵蚀成谷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审题突破】 1.从材料中获取信息
由材料: “ 图中①~⑧为岩层编号,其年代由老到新 ” 。
说明具有层理构造,此地为沉积岩,另一方面也知道各岩 层的新老。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2.从图像中获取信息
向斜 山岭
背斜 谷地
是受力产生破裂;二是看沿断裂面两侧岩块是否有明显的
错动、位移。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的才是断层,若只 有破裂但无位移则不能算作断层而仅为断裂。 3.研究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地质构造在工程选址、找水、找矿等方面具有重要实践意
义,可通过下图进行理解。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4.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的区别
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导致的岩层变形变位,它是地壳运动
的“足迹”,它主要有褶皱(向斜、背斜)、断层,回答 地质构造类型时,与地表形态无关,关键是看地下岩层的 弯曲状况及岩层是否连续。构造地貌是由地质构造而形成 的地表形态特征,它的主要类型有山地、谷地、平原、盆
地、陡崖等,回答构造地貌时,只根据地表形态和高低状
上图 b 中地质剖面示意图所示沉积岩层由老到新的顺序是 ( )
A.ⅠⅡⅢ B.ⅡⅠⅢ C.ⅢⅠⅡ D.ⅢⅡⅠ
1.褶皱山 (1)褶皱 挤压 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 ①概念:岩层在强大的 _______ 波状弯曲 。 产生一系列的_________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②基本形态——背斜和向斜。
背 从形态上 斜 向 斜
向上 拱起 岩层一般______
向下 弯曲 岩层一般______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测评新人教版含答案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测评新人教版含答案

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高频考点练(五) 考查范围:地质作用与地质构造建议时间 / 45分钟久负盛名的和田玉是中元古代晚期古海洋中的白云岩(镁含量较高的碳酸岩)在高温高压的特殊环境下重结晶形成的。

图G5-1是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甲~戊表示岩浆和三大类岩石。

据此回答1~2题。

图G5-11.和田玉属于图中哪类岩石( )A.甲B.乙C.丙D.丁2.和田玉形成过程可以简单概括为( )A.(b1+b2)→aB.(e1+e2)→dC.e1D.e2地幔中的岩浆在某个固定位置上具有强烈上升的趋势,这个位置称为热点。

当板块薄弱点经过热点时形成火山喷发,称为热点火山。

随着板块移动,热点火山在板块表面留下一连串火山锥(如图G5-2所示,数字表示火山锥形成年代)。

读图,回答3~5题。

图G5-23.下列时段中,板块移动速度最慢的是( )A.距今60×106~100×106年B.距今100×106~120×106年C.距今120×106~140×106年D.距今140×106~160×106年4.图中热点位于甲点的( )A.东南方向B.东北方向C.西南方向D.西北方向5.由火山锥的分布和形成年代可知,此板块的移动方向为( )A.先往正北再往西北B.先往正南再往东南C.先往西北再往正北D.先往东南再往正南图G5-3为某水平面上不同岩层分布示意图(a→h代表的地层由老到新)。

读图完成6~7题。

图G5-36.图示区域地质构造类型是( )A.背斜B.向斜C.褶皱D.断层7.图G5-4中①~④四幅地质剖面图,与甲—乙线状况相符的是( )图G5-4A.①B.②C.③D.④汤泉乡地处河北遵化市西北部,地热资源丰富。

图G5-5为汤泉地热田的地热、地质剖面图。

据此完成8~10题。

图G5-58.温泉疗养院适合建在图中(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9.P处岩石的类型和特点是( )A.沉积岩层理发育B.变质岩致密C.喷出岩多气孔D.变质岩多裂隙10.图中岩石界面起伏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 )A.褶皱弯曲B.断裂错动C.地下水溶蚀D.岩浆侵入图G5-6为某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第1部分 第5单元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2讲 山地的形成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第1部分 第5单元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2讲 山地的形成
第五单元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2讲
山地的形成
1. 理解内力作用形成的褶皱山、断块山和火山的成 因,理解背斜、向斜、断层的特征及对地貌的影响及其在 找水、找矿、工程建设方面的意义。 2.理解地形对交通线路布局的影响。
考点 1 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
1.褶皱山 (1)褶皱。
挤压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 ①概念:岩层在强大的____ 波状弯曲 。 产生一系列的_________
(2)断层的位移类型。
位移类型 表 现
水平方向 会错断原有的各种地貌,或在断层附近派 生出若干地貌 谷地 或_____ 低地 垂直方向 相对下降 形成_____ 山岭 或_____ 高地 相对上升 发育成_____
思考探究 2:岩层发生断裂是否就一定形成断层吗?
答案:不一定。判断某一地质构造是不是断层:一要 看岩体是不是受力产生破裂,二要看沿断裂面两侧岩体 是不是有明显的位移。
常形成谷地 或盆地
侵蚀后 背斜顶部 地貌 受张力, 常被侵蚀 成谷地 图示
向斜槽部受 挤压,不易 被侵蚀,常 形成山岭
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 崖,如东非大裂谷。断层 一侧相对上升的岩体,常 成为块状山或高地,如华 山、庐山、泰山;另一侧 相对下降的岩体,常形成 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 、汾河谷地,沿断层线常 发育成沟谷,有时有泉、 湖泊
(2017· 天津卷)读图,回答第 3 题。
3.图中地貌景观显示的岩石类型和主要的地质构造 最可能是( ) B.沉积岩、褶皱 D.沉积岩、断层
A.岩浆岩、褶皱 C.岩浆岩、断层
解析: 岩石按照其形成原因可以分岩浆岩、 沉积岩和 变质岩三大类, 其中沉积岩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且有可能 含有化石; 山地按照其形成原因也可以分为褶皱山脉、 断 块山脉和火山三大类, 其中褶皱山的岩层受到水平挤压作 用,发生拱起和凹陷;断块山具有明显的断层存在;火山 明显的特点是有火山口。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测评新人教版含答案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测评新人教版含答案

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高频考点练(五) 考查范围:地质作用与地质构造建议时间 / 45分钟久负盛名的和田玉是中元古代晚期古海洋中的白云岩(镁含量较高的碳酸岩)在高温高压的特殊环境下重结晶形成的。

图G5-1是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甲~戊表示岩浆和三大类岩石。

据此回答1~2题。

图G5-11.和田玉属于图中哪类岩石( )A.甲B.乙C.丙D.丁2.和田玉形成过程可以简单概括为( )A.(b1+b2)→aB.(e1+e2)→dC.e1D.e2地幔中的岩浆在某个固定位置上具有强烈上升的趋势,这个位置称为热点。

当板块薄弱点经过热点时形成火山喷发,称为热点火山。

随着板块移动,热点火山在板块表面留下一连串火山锥(如图G5-2所示,数字表示火山锥形成年代)。

读图,回答3~5题。

图G5-23.下列时段中,板块移动速度最慢的是( )A.距今60×106~100×106年B.距今100×106~120×106年C.距今120×106~140×106年D.距今140×106~160×106年4.图中热点位于甲点的( )A.东南方向B.东北方向C.西南方向D.西北方向5.由火山锥的分布和形成年代可知,此板块的移动方向为( )A.先往正北再往西北B.先往正南再往东南C.先往西北再往正北D.先往东南再往正南图G5-3为某水平面上不同岩层分布示意图(a→h代表的地层由老到新)。

读图完成6~7题。

图G5-36.图示区域地质构造类型是( )A.背斜B.向斜C.褶皱D.断层7.图G5-4中①~④四幅地质剖面图,与甲—乙线状况相符的是( )图G5-4A.①B.②C.③D.④汤泉乡地处河北遵化市西北部,地热资源丰富。

图G5-5为汤泉地热田的地热、地质剖面图。

据此完成8~10题。

图G5-58.温泉疗养院适合建在图中(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9.P处岩石的类型和特点是( )A.沉积岩层理发育B.变质岩致密C.喷出岩多气孔D.变质岩多裂隙10.图中岩石界面起伏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 )A.褶皱弯曲B.断裂错动C.地下水溶蚀D.岩浆侵入图G5-6为某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

2019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专题练习:地表形态的塑造

2019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专题练习: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五单元地表形态的塑造考点1内力作用与地貌1.下图为某地实景图。

其所示地质构造的形成原因主要是()A.搬运作用B.地壳运动C.变质作用D.风化作用[2016北京文综卷,4,4分]下图示意平顶海山的形成过程。

读图,回答下题。

2.平顶海山()A.为褶皱山B.由沉积岩构成C.顶部形态由内力作用塑造D.随着板块的移动没入水下考点2板块构造学说[2018河北衡水中学调研,47—48]下图为世界某大板块示意图,箭头表示板块运动方向。

读图完成3—4题。

3.甲处的板块运动方向是()A.向西南移动B.向东北移动C.垂直隆升D.垂直下降4.该板块边界()A.甲处形成裂谷B.乙处形成海岭C.丙处岩石年龄较丁处老D.丁处地壳厚度较甲处大下图为安第斯山脉地理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题。

5.安第斯山脉南北狭长的原因是()A.沿经线方向发育B.沿火山地震带发育C.沿板块作用边界发育D.沿海陆作用边界发育考点3外力作用与地貌[2018广州调研,7—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平均海拔1 200米的盘吉尔塔格山岩体多为火山岩,岩石中含丰富的碳酸钙,形成独特的火成岩石林景观(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6—7题。

6.该地岩石主要由()A.流水挟带泥沙固结形成B.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形成C.大规模的海陆变迁形成D.干旱区风化物沉积形成7.形成该石林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物理风化和风力堆积B.冰川侵蚀和风力侵蚀C.风力侵蚀和流水侵蚀D.流水侵蚀和风力堆积[2018河南南阳八校联考,15—16]“尖峰石阵”是澳大利亚西南部南邦国家公园(南纬30°附近)的一种著名石灰岩景观。

石灰岩由海洋中的贝壳演变而成。

在太古时代,那里被森林覆盖。

从海边吹来的沙逐渐形成沙地,将森林淹埋,在原始森林枯萎、大地被风化后,沙沉下去了,残存在根须间的石灰岩就像塔一样被遗留了下来。

下图为南邦国家公园“尖峰石阵”景观图。

据此回答8—9题。

8.“尖峰石阵”形成的过程是()A.海水沉积、板块运动、风力沉积、风力侵蚀B.海水沉积、板块运动、风力侵蚀、风力沉积C.板块运动、海水沉积、风力沉积、风力侵蚀D.风力沉积、海水沉积、板块运动、风力侵蚀9.“尖峰石阵”风力沉积最显著的季节是澳大利亚的()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017四川成都七中测试,6—7]在寒冷气候条件下,土壤或岩层中冻结的冰在白天融化、晚上冻结,或者夏季融化、冬季冻结。

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单元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二讲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练习

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单元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二讲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练习

第二讲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基础题组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

完成下面两题。

1.该区域的地质构造是( )A.向斜B.背斜C.地堑D.地垒2.该区域主要内外力作用的先后顺序是( )A.岩浆侵入、水平挤压、外力侵蚀B.水平挤压、外力侵蚀、岩浆侵入D.外力侵蚀、水平挤压、岩浆侵入D.水平挤压、岩浆侵入、外力侵蚀下图为四种地貌景观。

完成下面两题。

3.主要由沉积作用形成的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有利于聚落形成的是( )A.①B.②C.③D.④断层形态多样,如果破裂面两侧岩块的运动只在水平方向上,并且平行于断层面,那么这种断层叫走向滑动断层(走滑断层)。

在压力或张力作用下,如果两侧岩块沿断层面作上升下降的相对运动,则是倾向滑动断层。

其中,上盘相对下盘(断层面倾斜时,断层面上部的岩块称为上盘,下部的称为下盘)向下运动的倾向滑动断层是正断层;反之是逆断层。

读常见断层形态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两题。

5.(2018河南信阳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关于断层,我们可以推断( )A.正断层是由于岩层受拉力形成的B.所谓逆断层就是常说的地垒构造C.走滑断层常形成裂谷和块状山地D.受外力侵蚀,正断层可转化为逆断层6.(2018河南信阳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大的断层往往出现在板块边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断层多出现在板块的消亡边界B.逆断层的附近常有褶皱构造出现C.走滑断层只分布在板块生长边界D.大洋中脊附近多为逆断层构造提升题组下图为某区域地质构造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7.(2017辽宁铁岭协作体联考)该区域中褶皱、岩脉(岩浆侵入形成的)、断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褶皱、断层、岩脉B.断层、岩脉、褶皱C.岩脉、褶皱、断层D.褶皱、岩脉、断层8.(2017辽宁铁岭协作体联考)图中断层上、下两盘错动的距离大约是( )A.100米B.130米C.200米D.210米下图示意某河流沉积地貌剖面。

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测评新人教版含答案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测评新人教版含答案

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高频考点练(五) 考查范围:地质作用与地质构造建议时间 / 45分钟久负盛名的和田玉是中元古代晚期古海洋中的白云岩(镁含量较高的碳酸岩)在高温高压的特殊环境下重结晶形成的。

图G5-1是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甲~戊表示岩浆和三大类岩石。

据此回答1~2题。

图G5-11.和田玉属于图中哪类岩石( )A.甲B.乙C.丙D.丁2.和田玉形成过程可以简单概括为( )A.(b1+b2)→aB.(e1+e2)→dC.e1D.e2地幔中的岩浆在某个固定位置上具有强烈上升的趋势,这个位置称为热点。

当板块薄弱点经过热点时形成火山喷发,称为热点火山。

随着板块移动,热点火山在板块表面留下一连串火山锥(如图G5-2所示,数字表示火山锥形成年代)。

读图,回答3~5题。

图G5-23.下列时段中,板块移动速度最慢的是( )A.距今60×106~100×106年B.距今100×106~120×106年C.距今120×106~140×106年D.距今140×106~160×106年4.图中热点位于甲点的( )A.东南方向B.东北方向C.西南方向D.西北方向5.由火山锥的分布和形成年代可知,此板块的移动方向为( )A.先往正北再往西北B.先往正南再往东南C.先往西北再往正北D.先往东南再往正南图G5-3为某水平面上不同岩层分布示意图(a→h代表的地层由老到新)。

读图完成6~7题。

图G5-36.图示区域地质构造类型是( )A.背斜B.向斜C.褶皱D.断层7.图G5-4中①~④四幅地质剖面图,与甲—乙线状况相符的是( )图G5-4A.①B.②C.③D.④汤泉乡地处河北遵化市西北部,地热资源丰富。

图G5-5为汤泉地热田的地热、地质剖面图。

据此完成8~10题。

图G5-58.温泉疗养院适合建在图中(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9.P处岩石的类型和特点是( )A.沉积岩层理发育B.变质岩致密C.喷出岩多气孔D.变质岩多裂隙10.图中岩石界面起伏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 )A.褶皱弯曲B.断裂错动C.地下水溶蚀D.岩浆侵入图G5-6为某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同步练习卷山地的形成新人教版(20210211183157)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同步练习卷山地的形成新人教版(20210211183157)

山地的形成、选择题(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7 •辽宁沈阳二中期中)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o ) -200叵奧陶孫匾]上石圾统區I 疋通组包高家拔釧 勾下石按址區3坟头组 E ]下—盡址1根据图中信息推测,下列地层形成时间最晚的是( )A. 奥陶系 B .下石炭统 C .下二叠统 D .五通组2•图中地质结构反映了该地经历了( )A 水平挤压和外力侵蚀B. 水平挤压和外力沉积C. 水平张裂和外力沉积D. 水平张裂和外力侵蚀【答案】1.C 2.A(2017 •江西赣州期中)读我国南方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3〜4题。

3.图示地区()D.岩层中可能存在化石4•如果图中①河、②河为同一条河流。

结合其堆积物等图上信息判断( )A.①河段自西向东流B.②河段自东向西流C.该河从图中③山岭东侧绕过D.该河从图中③山岭西侧绕过【答案】3.D 4.C(2016 •河南实验中学期中考试)某地地质小组在我国一潮湿、黏重的红色土壤分布区 对某一沉积岩层进行探测,得到了下图所示数据:甲、乙、丙三处为探测点位置,斜线左侧垂直距离,单位: m )。

完成5〜6题。

甲乙丙• ■500/55250/300600/505.该区域最有可能位于(B .南方地区r:l< 2 ft -A.①处地质构造是良好的储水构造B.②处适合修建水库C.③处是背斜山数据为探测点所在地面的海拔(单位:m ),右侧数据为该岩层层顶的埋藏深度 (即距离地面的A.东北地区严物C.西北地区6.乙处地形可能属于()A.向斜谷C.向斜山【解析】5.B 6.A(2016 •山西太原二模)阶地是在地壳垂直运动的影响下,由河流下切侵蚀作用而形成,有几级阶地,就对应有几次地壳运动。

下图示意某河流阶地的地形,其中等高距为20 m。

某地质考察队沿剖面线在①②③④⑤处分别钻孔至地下同一水平面,利用样本分析得知①⑤为同一岩层且岩层年龄较新,②④为同一岩层且岩层年龄较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山地的形成
选择题
读图,完成1〜2题。

1 •图中甲地地质构造和地貌成因分别是 ( )
A. 向斜内力作用后,流水沉积
B. 背斜 内力作用后,外力侵蚀
C. 断层外力作用后,地壳抬升
D. 海沟 板块运动后,外力侵蚀
2•若只考虑岩层的软硬程度,依地形的高低起伏来判断,图中乙、丙、丁三种岩层由硬至 软排列应为(

A. 乙、丙、丁 B .乙、丁、丙 C .丙、乙、丁 D .丙、丁、乙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甲地从岩层形态上看, 岩层向上拱起,所以甲地地质构造为背斜; 其地貌为谷地,成因是地壳运动形成褶皱后,
背斜顶部被外力侵蚀。

第 2题,不同性质的岩
层软硬程度不同,岩性较软的容易被侵蚀, 而岩性较硬的不容易被侵蚀,
保留在地表海拔较
高的位置。

读图可知,乙岩层露出地面最高,说明岩石最坚硬;丁岩层露出地面最低,岩层 最软。

答案 1.B
2.A
下图为我国某地地质、地形剖面图,图中 1、2、3、4、5为地层编号,并表示地层年代由老
到新。

读图完成3〜4题。

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该地地貌主要是受外力作用形成的
B. 该地水资源贫乏是制约其经济发展的长期性因素
西 ----- ------------------------ •东
乙 丙
)
C. 该地曾经发生过强烈的地壳运动
D. 该地的地质构造为:甲处是背斜,乙处是向斜,丙处是地堑 4•若图中4号地层为含油层,则开采石油的最佳地点是 (
A. 甲B .乙C .丙D .丁
解析 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的岩层受挤压弯曲变形, 这些都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

第 4题,读图可知,甲处是开采石油的最佳地点。

答案 3.A
4.A
(2014 •江苏地理,7〜8)下图为某向斜山地形地质示意图。

读图,回答
5〜6题。

5. 与M 点的地形一地层关系相符的是
( )
6.
与沿XY 线相符的剖面图是( )
解析 第5题,由题目可知该地为向斜山,岩层向下弯曲,由图示可知 M 地左侧为山,因此
左侧向下,故 B 项正确。

A 项岩层没有弯曲,错误。

C 、D 均是右侧向下弯曲,错误。

第 6 题,本题难度较大,需要依靠空间想象能力建立空间三维模型,如下图所示:
该地岩层弯曲方向如图所示, XY 一线同一岩层海拔相同,岩层是水平的。


并且有些地区还形成了断层
,
地泾界线
答案 5.B 6.A
(2013 •北京文综,8〜9)读图,回答7〜8题。

匚二|仙蓉目闻芒區fi灰穴O断圧
7•甲地为峰林,同类景观多出现在()
①苏②湘③滇④新⑤桂⑥内家古
A.①②B .③④C .③⑤D .⑤⑥
&图中()
A.甲处侵蚀作用最强烈 B .乙处由内力作用形成
C.丙处易发生滑坡现象 D .丁处是典型的背斜山
答案7.C8.C
(2013 •海南地理,1〜3)下图为某半岛地形图。

读图,完成9〜10题。

9•该半岛火山活动频繁,是因为受到()
A太平洋板块张裂的影响
B. 印度洋板块张裂的影响
C. 印度洋板块挤压的影响
D. 太平洋板块挤压的影响
10•当地居民稳定的用电来源于()
A. 地热能B .风能C .水能D .太阳能
解析第9题,根据图中的经纬度排列判断:图中的纬度为北纬,经度为东经。

所以图示半岛位于北太平洋,具体为勘察加半岛。

板块内部地壳相对稳定,板块边界地壳活动频繁,该半岛位于太平洋板块的边界,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属于消亡边界,板块之间相互挤压。

所以本题选择D项。

第10题,该岛位于板块边界,地壳活动频繁,所以地热能资源丰富。

可以联系冰岛的电能主要来自于地热能解答本题。

所以本题选择A项。

答案9.D 10.A
(2012 •江苏地理,9〜10)下图是某地地形剖面及其地下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示意图。

岩 层的埋藏深度(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可以用来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

读图完成
11〜12
11•属于背斜谷的地万是( 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 .①④
12.⑤处发生的地壳运动是 ( )
A.褶曲隆起 B •褶曲凹陷
C.断裂下降 D •断裂上升
解析 第11题,由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线,可绘出同一沉积岩层剖面线,岩层的埋藏深
度(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 ),用地形剖面线上各点的海拔减去其地下垂直对应的已知沉积 岩埋藏深度,即为该沉积岩顶部的实际海拔高度,
得到该岩层在剖面图上的实际位置及形态
(见下图)。

由此可判断①④两处所对应的沉积岩层向上凸出明显, 为背斜构造。

由地形剖面
线图可知,①②③④均为谷地,故①④为背斜谷。

第 12题,⑤处沉积岩层发生错位,且相
对左侧岩层下降,应是断裂下降。

(2017 •山东临沂一模)下图为“某河谷剖面图”。

读图,回答
13〜14题。

13.
该河谷( )
A. 最可能位于河流上游
B. 位于背斜构造的顶部
C
2 1
Q
O
肚序汕【I 谶
W
用平距离伽1
C. 乙处位于河流的凸岸
D. 右岸侵蚀,左岸形成沙洲
14. 图中()
A. 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④①②
B. ③处地层断裂下陷
C. 沉积岩层因地壳运动而弯曲
D. 甲地适合聚落的发展
解析第13题,该河谷处岩层向上拱起,说明是背斜构造,故B正确。

图中河床呈槽型,
说明位于中下游段,故A错误;乙岸堆积物少、甲岸堆积物多,说明甲岸为堆积岸或凸岸,
乙岸为侵蚀岸或凹岸,故C错误;河流流向无法判断,左右岸难以确定,故D错误。

第14题,图中岩层具有明显的弯曲,形成褶皱构造,说明岩层受到地壳运动的挤压作用,故C 正确。

下面的岩层形成时间早于上面的岩层,故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②①④,故A错误;图中③处无断层,没有出现断裂下陷,故B错误;甲位于平均洪水位以下,不适合聚落发展,故D错误。

花闵岩断层
15•图中表现内力作用的主要有()
①固结成岩②褶皱③沉积作用④岩浆侵入⑤断层⑥侵蚀作用
A.①②③B .②④⑤
C.③④⑤D .④⑤⑥
16•图中最先发生的地质作用最可能是()
A.岩浆的喷出B •断层的发生
C.页岩的沉积D •褶皱的发生
解析第15题,内力作用主要有岩浆活动、地壳运动和变质作用,其中地壳运动形成褶皱和断层。

第16题,该地区地质作用过程是:沉积作用T水平挤压T褶皱隆起T岩浆侵入T 断层发生T外力侵蚀T页岩沉积。

答案15.B 16.D
(2017 •河南省六市第一次联考)某地煤炭资源丰富,该地中学生在考察古生物化石的过程中
绘制了一地形剖面图。

读图,完成17〜18题。

17. B处地貌为(
A.断块山B .火山
C.背斜山D .向斜山
18. 下列关于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B处地下采煤易发生瓦斯爆炸
B. D处地下适合修建隧道
C. 该地岩层主要由岩浆岩构成
D. 该处地质构造受东西方向的挤压作用而成
解析第17题,B处地貌为山地;岩层中间新、两翼老,为向斜地质构造。

第18题,瓦斯易在背斜顶部集聚,而B处是向斜构造;D处岩层中间老、两翼新,为背斜地质构造,岩层上拱,具有良好的支撑作用,且地下水沿岩层向两侧渗流,有利于保持隧道的干燥,适合修建隧道。

该地岩层富含化石,主要由沉积岩构成;结合指向标,可知该处地质构造受南北方
向的挤压作用而成。

答案17.D 18.B
读我国某地区交通干线(虚线)分布图,回答19〜20题。

19. 由图可以看出,该地区交通干线分布的共同特点是()
A.沿山谷延伸B .沿山脊延伸
C.沿等高线延伸D .沿经纬线延伸
20. 下图中能反映图示地区交通线形态的是()
解析第19题,从图中可直接看出该地区交通干线基本上沿图中河流的干流延伸,而河流的干流处应为山谷。

第20题,读图可判断出该地区为山区,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为公路。

山区公路一般呈“之”字形,以减小工程量与施工难度,减小路面坡度。

答案19.A 20.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