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初步认识单元教学设计教案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精选20篇)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角的初步认识》教案(精选20篇)《角的初步认识》教案篇1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感知认识角的过程。
认识常见的各种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学会画角。
2、经历观察、比较、操作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能力。
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
3、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感受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
教学重点:能正确辨认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能画出角,初步感知角的大小与开口大小有关,与边长无关。
教学、具准备: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圆形纸、直尺。
2、学具准备:三角板、圆形纸、练习簿等。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猜图形游戏师:同学们,咱们今天先来玩猜图形的游戏怎么样?听好了:老师的信封里装了一些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请你根据露出来的部分,猜出它是什么图形,明白了吗?师出示信封,露出图形的一角,生猜(信封里装有正方形,三角形)。
质疑:为什么没有人猜圆形?(设计意图:)2、折角活动建立表象(要不要视频?)师:(出示圆形)圆形没有角,那你能用圆形折出一个角吗?光说不练可不行,课前,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张圆形纸,请你用它来折一折,看能不能折出角,开始吧!生动手活动,师巡视。
二、初步感知1、初步感知师:折好了吗?没折好的同学来跟老师一起折。
现在来摸一摸你折出的角,你有什么感觉?引导:(1)尖尖的,扎手,这是角的顶点(2)从尖尖的点出发,往这,是一条直直的线,往另一个方向,也是一条直直的线,这两条线和顶点就围成了一个角。
3、揭示课题(书写)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角。
白板板书课题:角的认识三、探究体验1、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1)找角师:角不仅存在于平面图形中,在生活中,角的身影也随处可见。
出示主题图这是一幅美丽的校园图,请仔细观察,你能找到角吗?和你的同桌一起,看谁找得最多!(2)汇报角(插入flash、聚光灯、放大镜)师:找到了吗?你都找到了哪些角?谁还有补充?(引导学生说出什么组成了角,或者是用手比划一下)(3)认识顶点和边(笔、动画、手动添加文字)师:大家的眼睛可真厉害!老师啊,把大家找到的包含角的物体其中的三个展示出来(课件出示)你能说说这3个角分别在哪吗?师:掌声送给这位同学!为了方便观察,我将这些实物隐去,这3个角有什么共同点呢?(若生已经说出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就让他上台用笔标出顶点和边)学生汇报,师出示顶点、和两条边。
《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设计5篇

《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设计5教学内容: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尺子画角,初步学会比较角的大小。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观察比较能力。
通过观察和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学会运用多种方法和形式解决问题。
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就在身边,从解决问题中获得成功的快乐,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掌握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掌握面角的方法,了解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活动角、三角板等。
学具准备:图形纸、正方形纸、三角板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媒体出示主题图,教师:同学们,这就是咱们学校美丽的校园,你们看,我们学校不仅有漂亮的教学楼而且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有做韵律操,有踢足球等等。
咱们学校里还有许多角,你能找到吗?(学生找角。
)教师总结:大家说得很好,像老师手上的三角板、老爷爷修剪树木用的剪刀、球门、角球线,以及伸开两臂正在做操的小朋友等等这些物体的表面都有角。
二、探究新知(一)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1、联系生活实际: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有角,在我们教室里,就有很多物体表面有角,你们能找到吗?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找找看吧!(学生找角。
)2、新授:师:角是我们生活中的好朋友,在我们身边,有许多“角”。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请小朋友看大屏幕,这些物体的表面有角吗?这些角又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同座位的`同学互相讨论一下,屏幕上的角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它们都有一个尖尖的地方,都有两条直直的线。
)角的顶部有一点,你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顶点。
(演示)这两条直直的线又叫什么?(这是角的两条边。
)角有两部分组成,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3、练习题:(课件显示)判断下列图形是不是角?(二)折角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认识了角,大家观察得都很认真。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教案优秀8篇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教案优秀8篇《角的初步认识》教案篇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p38——p39例1、例2,p40做一做,练习八第1—3题。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建立角的大小的初步表象;学会用尺子画角。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主动合作的意识以及初步的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角的特征;会用尺子画角。
教学难点:建立角的大小的初步表象。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三角尺、尺子、小棒、活动角、圆形纸片、角操作材料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许多平面图形,有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那么你能用四根小棒摆一个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吗?摆好了吗?你们摆出了什么图形?(正方形),如有学生说是长方形强调四根小棒同样长意味着这个图形的四条边同样长所以只能是正方形。
现在拿走一根小棒,请你用三根小棒再摆一摆又会是什么图形?(三角形)接着再拿走一根,你们看看现在的图形是怎样的,像这样的图形又叫什么呢?(稍顿)像这样的图形就叫做角。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这位新朋友。
(板书:角的初步认识)二、探究体验1、新的一天开始了,校园里早早地就热闹起来。
(课件出示课本第38页主题图)有的同学在做操,有的同学在踢球,老师拿着三角板准备上课,老爷爷在修剪树叶,校园的早晨真热闹啊!在这幅图里,你能找出我们刚认识的新朋友——角吗?(指名学生说,课件闪烁出角)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发现了图中有这么多的角!现在咱们走近看看,剪刀、吸管、水龙头上的角是什么样的呢?(课件显示:从主题图中放大出三个物体,并标出角。
)让我们给这些角脱掉美丽的外衣,角就是这样的。
(课件演示:将物体隐藏,出现三个不同的角的图形。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5篇)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5篇)《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支配等环节。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关怀到大家。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8、39页。
【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能辨别角和用尺子画角。
2、能力目标:通过让学生观看、操作分析、比较,培育学生的观看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进展学生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并培育学生初步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3、情感目标;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使学生感受角与生活的亲热联系,并在探究角的过程中获得胜利的体验。
【教学重点】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尺子画角。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具预备】三角板,活动角,五角星纸片等。
【学具预备】直尺,三角板,带孔木棒,等【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今日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认识它吗?〔五角星〕师:那你们知道它为什么叫五角星吗?生:因为它有五个角。
师:你可真聪明,那你能指出它的角都在哪里吗?生:指角师:不错,这就是它的角,其实在生活中还有很多角,这节课我们就来好好认识角好吗?〔板书角的初步认识〕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新内容——角的初步认识二、探究新知。
1、联系实际,找角师:小伴侣们刚刚能够指出五角星中的角,一看大家就很聪明,老师忍不住想考考大家,我们这里有一张秀丽的校内情景图,大家能找出这幅图中隐藏着的角吗?我要看看谁的眼力最好。
生:到前面指角师:看来大家个个都是火眼金睛,这么快就找出了这里面的角。
3、找生活中的角。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3篇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3篇《角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内容。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欢迎大家阅读!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师:“小朋友们,老师带大家见见我们的老朋友,你们还认识它们吗?”(课件演示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
)师:“你能摆出一个三角形吗?动动手,摆一摆。
”学生动手操作,摆三角形。
师:请你任意拿走一根小棒。
你认识现在这个图形吗?生:这是一个角。
揭示课题:初步认识角。
【评析:引入简洁、巧妙自然。
】二、引导探究、自主学习1、创设情境,整体感知(多媒体演示:美丽校园的主题图。
突出:门窗上的角、钟面上的角、操场中场地的角、小朋友做操时上下肢组成的角……)师:这是那里啊?(校园)在这美丽的校园里你发现哪儿有角?生1:我发现了门上有一些角,操场上也有角师:还有什么地方有角?你能上来指一指吗?生2:正方形上有角。
(边说边到投影上指)生3:剪刀张开的地方有角。
(边说边指)生4:钟面上有角。
(边说边指)师:角就藏在我们的身边,请小朋友试着找一找在我们周围哪些物体的面上有角。
组织交流,并让学生指出课桌、数学书等物体面的角。
【评析:利用学生熟悉的事物,让学生在找角、指角的活动中感知角的特征。
在此基础上,抽象出角的平面图形,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角的表象。
】2、抽象图形,形成概念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样身边的物品,你能把角找出来吗?”(多媒体出示图:剪刀、饮料吸管和水管实物图片。
)请学生找出各种物体的角。
师:“这些就是我们数学中的角,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它有什么特点?”生:“角的前面尖尖的,旁边直直的。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现在请同学们用角尖尖的地方在手心扎一下,看看手心上留下了什么?(一个小圆点)师:(指着课件屏幕上的点)这点是角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数学家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做“顶点”。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1篇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1篇《角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内容。
以下是作者给大家分享的11篇《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希望能够让您对于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的写作有一定的思路。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篇一一、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教学角和直角的初步认识,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
1、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和直角。
2、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角和直角。
二、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三、教学建议:1、注意通过多种活动认识角和直角,正确把握教学要求。
2、在教学中注意科学性。
3、这部分内容可以用2课时进行教学。
角的初步认识(一)教学目标: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重点:1、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
2、用尺画角教学仪器与媒体:多媒体课件,角的学具、一张长方形的纸、三角板。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并说说都看到了什么。
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说完以后,出示红线标出图中的角。
由此引出课题:“角”二、教学例11、让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有角。
学生说完以后从其中的三种实物(吸管、剪刀、水龙头)中抽取出角(锐角、直角、钝角),让学生认识。
在此基础上介绍角的各部分的名称: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
2、学生用学具自己动手做角。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学具自己动手做一个角,并指出哪是角的顶点?哪是角的边?学生活动师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的纸说:请同学们指出老师手中的纸上的角。
学生指完后师说:其实除了这四个角以外我还可以用这张纸做出其他的角,你能吗?学生动手操作并出示自己做成的角三、教学例2下面咱们一起来研究一下怎么样画角。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优秀8篇)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优秀8篇)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活动篇一教学内容:教材第84、第85页。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由实物上的角抽象为几何图形的角的过程,初步认识角,了解角各部分的名称。
2、知道角有大小,初步感受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张口)的程度有关,会用观察或用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
3、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增强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直观地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教学难点: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感受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张口)的程度有关。
教学具准备:课件、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纸片、两根硬纸条和图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平面图形,(出示被遮盖中间部分的三角形纸片、五角星纸片、长方形纸片圆形纸片)你们能猜猜她是什么图形吗?2、谈话:同学们真棒!老师还想考考你们,敢挑战吗?(出示只露出一个角的图形)提问:你们还能猜猜她是什么图形吗?追问:为什么不猜圆?(预测:圆没有角,其他图形有角)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另一个平面图形——角。
(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猜图形复习学过的平面图形,引入新知,激发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1)课件出示:教材第84页例1图。
(2)提问:谁能指出三角尺上的角?(指一指、摸一摸,初步感知角)(3)谈话:刚才同学们指认了物体面上的角,如果把这些角从物体上移下来就成了数学上的角,下面大家看看数学上的角是怎样得到的?这三个图形都是角。
(课件展示角的抽象过程,屏幕上只留下三个角)(4)折角。
谈话:在生活中我们能找出很多角,你能用一张纸折出一个角吗?要求:①用笔描出角的顶点和边。
②指一指角的顶点和边。
(5)画角。
先画一点,再从这一点开始画两条直直的线,再在这里画弧线,这样就画成了一个角。
这一点是角的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都是角的边。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优秀6篇)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优秀6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这里是可爱的编辑给大伙儿整编的《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优秀6篇】,欢迎参考阅读。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会用尺子画角。
2.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
3.使学生能积极参与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难点:引导学生画角的方法,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引入角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份礼物,大家认识它吗?(五角星)想得到它吗?(出示五角星)生:师:老师要把这颗智慧星送给这节课认真听讲,发言积极,表现较优秀的小朋友,大家有没有信心得到它。
生:师:一看大家就信心十足,那你们知道它为什么叫五角星吗?生:因为它有五个角。
师:你们可真聪明,那能指出它的角都在哪里吗?(白板批注)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图形———角,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对角进行初步的认识。
(板书:角的初步认识)二.探究新知,认识角1.呈现教材的主题图,找生活中的角师:你们刚才能够指出五角星中的角,大家都很聪明,老师今天带同学们走进一个美丽的校园,(白板插入视频)仔细观察,你在校园中能找出藏着的角么?看看谁的眼力较好。
(白板上批注)师:看来大家都很善于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校园,这么快就找到了这么多的角。
那在我们身边很多地方都有角,你们能找到它吗?现在把你在生活当中找到的角说给你的同桌听,看谁找到的角较多。
老师也在生活中找到了一些角。
(幻灯片演示)2.结合情境,合作交流,〖活动一〗感知从实物中抽象出角,课件出示实物钟面剪刀三角板师:刚才,同学们对角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老师这里还有一些物品,仔细观察,这些物品中有角么?谁上来指一指?你指的非常正确!下面为了方便大家观察,让我们给这些角脱去漂亮的外衣,就变成这样,【课件演示从实物抽象出角来】下面请同学们观察这三个角,说说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然后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3《角的初步认识》单元教学设计(第二稿)
昌乐小学数学备课组 孙暾执笔
一、本单元知识框架
: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先确定一个顶点,用尺子向不同方向画两
条线,就画成一个角
直角:黑板、书上的角都是直角,三角板上最
大的角就是直角
直角的初步认识
判断直角:先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去比一比、量
一量,先把顶点与三角板上的顶点对齐,一条边与另一直角边也重合就是直角
二、本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三、与本单元相关知识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已在生活中感知物体的角,如能说出桌面有四个角等,但对角的理性认识不够。
而且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过渡阶段,特别是低年级儿童,他们的思维仍然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在教学中,这就不可避免的要产生几何图形的抽象概括性与儿童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
怎样去解决这一矛盾呢?我认为最根本的途径是教学中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把对角的认识建立在丰富感性材料的基础之上。
教学应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中的角开始,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角。
学生感知生活中的角后,再认识角各部分之间的名称。
知道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
然后通过实践操作活动,
用一张纸折角、用两根硬纸条做活动角,让学生逐步形成角的表象。
最后再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自己学着用尺子画角。
四、本单元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②使学生初步学会画角,在制作角和比较角的大小的过程中,初步感知角有大有小。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空间观念,会从实物或平面图形中辨认角,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3、情感目标:
在合作、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数学交流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五、本单元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
2、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掌握画角的方法;使学生通过探索、观察,学会比较角的大小。
六、本单元评价要点
1、能正确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角
2、能正确画出一个角
3、能辩认不同方向的直角
七、各小节教学目标及课时安排
本单元计划课时数:2节
八、各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节《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
2、认识常见的各种角,学会画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角的特征;正确画一个角。
教学难点:正确画角;初步感知角的大小与边长的长短无关,而是与边长的叉开
程度有关。
三、预计教学时间: 1 节
四、教学活动
(一)感知角
1、找一找
(1)师生一起看课件“美丽的校园”。
突出:门窗上的角、花坛周围的角、操场中场地的角、小朋友做操时上下肢组成的角……哪位同学能说一说你从录像中发现了什么?
(2)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有角,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物体上有角,你能找到吗?现在在小组内把你看到的角说给别人听,看哪个小组找到的角最多。
2、指一指
(1)哪个组的同学想先把你们组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注意:有可能学生指角的时候只点了一下角的顶点处。
师要引导)
(2)想想怎样才能将你想的样子完整地指出来?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再指指看。
(二)认识角
1、折一折
(1)(出示一张圆形纸),同学们看,这张纸上有角吗?你能想法用它折个角吗?以小组为单位比赛,看哪一组折角的方法多,样子好。
(2)展示不同折法的角
2、比一比
(1)同学们心灵手巧,折出了这么多形状的角,那你能看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吗?为什么?
(2)同学们知道了角的大小与边的叉开程度有关,而不是与边长有关。
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帮忙,愿不愿意?哪位同学能把角变大一些?
(3)同学们看,角变大了吗?你能让自己做的角变大吗?怎么变?口令:大大大
(4)同学们能让角变大,那么还能让它变小吗?怎么变?口令:小小小
3、画一画
(1)你能将小棒做成的角的样子在纸上画出来吗?试试看。
(2)展示生尝试画的角。
(3)同学们想知道怎样画又快又美观吗?
师演示画角过程
(4)生画角,师巡视指导。
4、认一认
(1)这个角画得怎么样?
(2)同桌讨论角的每一部分叫什么
(3)师小结,并板书
(三)熟悉角
【基础练习】课本练习第40页“做一做”
练习八第1~3题
【提高练习】
【拓展练习】一张正方形纸,沿直线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试试看有几种可能?
(四)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
1、判断
2、画一个角
第二节《直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直角。
2、会利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渗透“数学从生活中来,数学服务于生活”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采用多种方法(折纸,用直角尺量,用眼观察)引导学生们初步认识直角,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掌握测量直角和画直角的方法。
三、预计教学时间:1节
四、教学活动
(一)引出新知
1、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角,那你能不能用自己的学具作一个角?
学生展示角,并说一说角的各部分名称。
2、教师出示一张彩纸和一个练习本,在黑板上画出相应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提问:
(1)彩纸的表面是什么图形?它上面有几个角?
(2)练习本封面是什么形状?它上面有几个角?
3、指名一个学生从几个折的角里挑出和练习本封面一样的角
(4)教师用学生们折出的直角,与图形中的所有角比一下。
生说这些角的有什么特点。
(5)师:像这样的角,就叫做直角。
教师用三角板在黑板上在画出一个大的直角。
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直角。
板书课题:直角的初步认识。
(二)探索新知
1、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直角,请你找一找,小组交流。
2、判断老师找的是不是直角。
(课件出示)
3、折直角
(1)让学生们用课前准备好的正方形、长方形或圆形折出一个直角。
(2)用学生折出来的直角与黑板上画的直角比一比,再让学生用折出来的直角跟自己数学书上的角比一比。
4、观察三角板上的角
(1)同桌比较三角板三个角的大小。
(2)指出三角板的哪个角是直角。
(3)用直角三角板上的直角和自己刚才折出的直角比一比,看看它们的大小是否相等。
5、画直角
(1)学生试画,师巡视指导
(2)全班展示交流如何画直角。
第一步:先画一个点,再从这点出发,画一条直直的线;
第二步:把三角板上直角的顶点对齐图上的点,把三角板上的一条直角边对齐这条直直的线。
第三步:沿另一条直角边,从这点出发,向上画出这个直角的另一条边。
(3)学生画,可以边说边画
(三)知识运用
【基础练习】1、完成课本第41页“做一做”第1题和第2题
2、做第42、43页的第4、5、6题。
【提高练习】数一数,每个图形有多少个角?多少个直角?
【拓展练习】下面圆钟的时针和分针的夹角是直角吗?你还能说说哪个时刻的时针和分针的夹角是直角,请在方形钟上画一画。
(四)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
1、画一画
(1)画一个直角
(2)画一个比直角小的角,
(3)画一个比直角大的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