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实训心得体会

合集下载

植物栽培实训报告5篇

植物栽培实训报告5篇

植物栽培实训报告植物栽培实训报告5篇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其在写作上具有一定的窍门。

写起报告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植物栽培实训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植物栽培实训报告1一、实习概况在实习期间,刻苦勤奋,认真负责,听从上级调配,思想积极,目标明确,顺利完成了实习任务。

(一)、实习目的1、通过实习,将在在校期间课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以达到融会贯通巩固知识的效果,从而发现不足,总结经验,指导学习。

2、通过实习,培养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习,应具有良好的适应社会的你能力,沟通能力,一定的责任意识,职业意识,服务意识。

4、通过实习,要具备一定的草坪养护,树木修剪的能力和常见病虫害的防治管理技巧,以及园林机械的使用管理,等等一系列园林工作的能力。

(二)、实习地点实习单位及岗位介绍1、实习地点:(1)xxx市xx区回龙观镇碧水庄园2、实习单位:(1)xx市xx区xx物业有限公司3、岗位介绍:(1)、xx庄园简介:xx庄园是xxxx庄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历经十二年的时间,精心打造的京城的独栋别墅之一,地处京城上风上水,雄踞“龙脉”正北方。

西有春华秋实、文化底蕴深厚的西山,北连国家森林风景区和历史文物保护区,东南是精英荟萃的亚奥商圈,西南为的中关村科技园区,南沙河依傍而过,沙河水库遥遥相对,八达岭高速公路似巨龙蜿蜒侧卧。

环山抱水的地理位置独享天地之厚待。

碧水庄园分三期建成,占地3300亩,一期、二期、三期共688栋别墅从西到东依次展开,各自独立,又连成一体,井然有序,完整中见差异,个性中见统一。

xx庄园,倡导建筑与自然地和谐共生,结合中国传统私家园林的造园理念,将绿色和水引入家中。

在3300亩的土地上,建造了两个共433亩的湖面,北美风格的别墅环湖而建,每家超大面积的庭院同远山近水相结合,平和宁静、清淡素雅、活泼清新的氛围,弥漫着自然健康的气息,营造出都市中绿色花园的惬意舒爽。

植物实训报告心得体会

植物实训报告心得体会

一、前言时光荏苒,转眼间,为期一个月的植物实训已经圆满结束。

在这段时间里,我们通过实地观察、实验操作、课堂学习等多种形式,对植物学的基本知识、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以及植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等方面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以下是我在植物实训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二、实训收获1. 植物学基础知识通过实训,我对植物学的基本概念、分类、形态结构、生理生态等方面有了系统的了解。

特别是对植物细胞、组织、器官等基本结构有了直观的认识,为后续深入学习奠定了基础。

2. 植物生长发育规律实训过程中,我们参观了多个植物实验基地,了解了植物从种子萌发到生长、开花、结果的全过程。

这使我认识到,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温度、光照、水分、土壤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植物的生长。

3. 植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实训期间,我们学习了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知识。

了解到我国植物资源丰富,但同时也面临着资源过度利用、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保护植物资源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合理开发利用植物资源。

4. 实验技能实训过程中,我们进行了多种植物实验,如植物水分测定、植物叶片气孔观察、植物生长素浓度测定等。

通过这些实验,我掌握了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三、实训体会1. 培养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始终保持着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待每一个实验都认真负责。

这使我认识到,科学精神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基础。

2. 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实训过程中,我们分组进行实验和观察,共同完成实验报告。

这使我深刻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学会了与他人沟通、协调,共同解决问题。

3. 增进了对专业的热爱通过实训,我对植物学专业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更加热爱这个专业。

我坚信,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不断努力,为我国的植物学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实训建议1. 增加实训课时,让学生有更多时间进行实践操作。

2. 实训内容应更加丰富,涉及植物学各个领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植物实训心得体会

植物实训心得体会

植物实训心得体会篇一:植物学实习心得植物学实习心得20XX年10月25日,我们生科2班圆满完成了植物学的野外实习任务。

虽然,实习的过程是辛苦的,但是我们也收获了许多。

在这短短的实习期间,我们亲眼看到,亲身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植物以及植物标本。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亲近大自然并领略它的魅力,还学会了独自思考、团队合作、不断探索。

最重要的是:让我们的课内理论知识与课外实际相结合,不仅巩固了专业知识,还使我们的专业知识得到了升华。

此次,我们的实习地点是在乐土雨林。

可惜实习当天,天公不作美。

一大早天就下起了雨,偶尔还有秋天的寒风吹过。

但是,我们的实习热情依然没有减退。

实习主要分为两段:一段是从招待所到乐土雨林的那条公里路上的植物,另一段是整个雨林区的植物。

实习以小组为单位,由带队老师给我们讲解为主,我们动手观察、记录和拍摄为辅。

我们一边认真听着老师介绍一路上看到的各种植物的所属科和种名,一边在本子上记录,有的还会采集保存,或者拍摄照片。

我们一手撑着伞,一手记录,生怕记漏,听错任何一个种名。

几乎有一半的时间我们都在路上走,路上风雨交加,既考验我们的体力,也考验我们的耐性。

有时候雨下得大,根本没有办法身兼多职,往往是来得及记却来不及观察,或者来得及观察却来不及记。

这时候,我们就很好的发挥了小组合作精神,大家分工合作,把所有的任务有条不紊的进行。

所以,我们一路上的兴奋度都没有减弱。

每次,我们一发现一种陌生的植物,我们就像发现新大陆一样,不停的问老师:“这是什么呀?那是什么啊?”对于一株植物,我们会观察它的茎、叶、花、果实,看它们的形态、闻它们的气味、观察它们所处的生活环境。

通过这些,我们就能准确的判断它们的科属种名。

实习结束后,我们有一个小测来简要检验我们今天的实习成果。

对这个测验,我们都认真对待。

在测试之前,我们将全部的记录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并在短时间内回忆起来。

结果,我们发现植物的种名和科属虽然我们都记得住,但是,如果给我们一棵植株或植株的部分,我们往往不能迅速的反应到。

植物学实习心得

植物学实习心得

植物学实习心得引言植物学实习是学生学习和了解植物科学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实习过程中,我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各种植物,通过观察、记录和研究,深入了解了植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和生态等方面内容。

本文将详细介绍我的植物学实习心得和体会。

一、实习地点和时间我的植物学实习地点是学校的植物园,时间为一个学期,共计3个月。

植物园占地广阔,分为不同的区域,包括花卉展示区、乔木区、灌木区、草本区等。

每个区域都有各种各样的植物,形态各异,让我大开眼界。

二、实习内容1.植物鉴定在实习的第一周,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一些常见的植物种类,并教给我们一些植物鉴定的基本方法。

在接下来的几周里,我们分组进行了植物鉴定的实践。

每次实践,我们选择一个植物进行鉴定,通过观察其各个部分的形态特征、花、果实、叶片等来确定其科属和种类。

通过这个实践,我学会了一些常见植物的鉴定方法,提高了我的鉴定能力。

2.植物收集和标本制作在实习期间,我们每个人都被要求收集10个以上不同种类的植物,并制作标本。

收集植物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仔细观察和记录植物的形态特征、生长环境等信息。

制作标本的过程中,我们先将植物打湿,然后用热水煮沸,再用专用纸夹住植物,通过用力挤压来使植物完全展开并保持形态。

最后,我们将标本晾干,然后用胶水将标本贴在纸上,并写上详细的标本信息。

通过这个过程,我学会了如何正确收集和制作植物标本,提高了我的植物鉴定能力。

3.植物生长实验在实习的后期,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植物生长实验。

其中一项实验是观察植物对光线的反应。

我们选择了几种常见的植物,将它们分别放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观察其生长情况。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不同植物对光线的要求是不同的,有些植物需要光照较强的环境才能良好生长,而有些植物对光照的要求较低。

这个实验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植物对光照的需求和适应性。

三、实习收获1.对植物的形态和结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通过实习,我对植物的形态和结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学会了如何用专业术语描述植物的各个部分,如茎、叶、花、果实等。

园林植物识别的实训总结

园林植物识别的实训总结

园林植物识别的实训总结
本次园林植物识别的实训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关于植物识别的知
识和技能。

通过实地观察和归纳总结,我深刻认识到了园林植物识别
的重要性,并对其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在识别植物时,首先需要观察其外部特征。

比如树的叶子、树皮、果实等等。

我们通过观察这些外部特征可以快速地进行初步的植物识别。

此外,还可以通过植物的生态环境以及所处的地理位置来判断它
的种类。

其次,在进行植物识别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参考相关的植物资料。

这些资料包括植物百科、花卉图谱、植物分类目录等等。

通过这些资
料的查询和对比,我们可以进一步确认植物的种类,了解其特征,以
及对其生长环境进行合理的管理和维护。

除此之外,在进行植物识别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些植物
的生态习性和栽培技术。

比如一些植物需要阳光充足的环境,而另一
些植物需要湿润的环境。

针对不同的植物习性和生长环境,我们需要
采取不同的栽培和管理措施,如加强施肥、浇水等等。

总之,本次园林植物识别的实训使我深入了解了植物识别的相关
知识和技能。

行万里路,识万物。

此次实训让我在实践中学习、在观
察中感悟,我相信这些经验和知识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都会派上用场,让我们成为专业的园林工作者。

植物学习心得体会5篇

植物学习心得体会5篇

植物学习心得体会5篇在园林绿化中,把植物密植成行,形成不同形式的树墙或篱状,即是绿篱。

它常用来作境界、空间分隔、屏障、或作为花坛、花镜等背景、增添景色、减轻噪音、净化空气、幽静环境的特殊功能。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植物学习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植物学习心得体会1随着现代中国的不断崛起和发展,我们国家的经济逐渐强大起来,我们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体高。

可是在经济发展中我们国家同样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其中最致命的就是我们的环境保护问题,这已经是严重影响我们国家继续发展的重要原因。

学校为了全面完成教学的任务,使学生做到理论联系,同时拓扩同学们的视野,丰富课外的社会知识。

学校领导精心的为我们每一个学生做了长期的计划---每年一次的社会实践。

这个暑假,我们进行了地一次社会实践。

经过两个星期的时间,我顺利的完成了这次学校安排的社会实践。

现在回顾这一次的社会实践,确实有了很大的收获,但也有写遗憾。

因为在学校里刚学的知识还不够扎实,只能在实践公司里看而不能动啊!要想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我只能在工作的时间向他们讨问有关的专业知识!由于我的真诚搏取了他们的喜爱,并热情的给我讲述了有关于我们园林专业的很的知识,如绘图、草坪的重要作用、色彩在园林上的表现等。

如此将使我对园林专业深一步了解,也让我懂得了做人的基本。

为了能让我这位刚读完大一的学生打开眼界,对园林专业知识的扩展,在公司里面工作的叔叔阿姨们都热心的轮流的带我去逛公园、观察园林的造园手法,并给我讲述园林建筑小品:厅与堂相似,常设在园林中心或视钱交汇之处,坐北朝南;轩与馆相似,单体或组成建筑群比厅、堂轻巧秀丽,园林中长设在明显的位置作为对景作用;楼与阁相似,一般为两重以上的建筑,设在厅堂之后或园林四周。

依山旁水之处效高耸,作为对景使用;台常建于水边、湖边、桥上、山腰之处;榭是临水的建筑物,往往建于水边平台上,花丛树旁;廊园林中的长形建筑;亭是富有民族特色的园林建筑物之一,常设在山上、水边、湖心、路旁、桥头、桥上等,常与廊相接。

植物学专业实习总结范文5篇

植物学专业实习总结范文5篇

植物学专业实习总结范文5篇植物学,目的在于开发、利用、改造和保护植物资源,让植物为人类提供更多的食物、纤维、药物、建筑材料等。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植物学专业实习总结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植物学专业实习总结范文1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们了解了动物的生态分布和规律,提高了保护动物的意识,同时最重要的是我们在野外实习中,锻炼了自己独立的工作能力也锻炼了团队合作能力,提高了我们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习第一天,我们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来到了位于白云区的帽峰山,老师交代好一些该注意的事后,我们就开始拿着工具去捕动物了,一开始我们都不知道自己接下来会遇到什么动物,很害怕没什么收获,所以在树上的一些小蚂蚁和毛毛虫我们都很轻易地捕了后放进毒瓶,大家都不肯轻易放过任何一种眼里看到的新鲜动物。

一开始我们捕到的都是一些很常见的小昆虫,如蚂蚁、蜜蜂、苍蝇、小蝴蝶等昆虫。

最让我们兴奋的是我们在一颗木瓜树上看到了一只体形很大的蜘蛛,大家看到的第一反应都是尖叫,只有一个组员说她不怕,她去捉,可是由于她用了大大的镊子去夹,一下没夹准,反倒让它逃进了中空的木瓜树,很是可惜,就此与那只大蜘蛛擦肩而过。

在此之后,我们陆陆续续地听到一些组有捉到蜥蜴、水蛇等爬行纲动物,我们很是羡慕,对于这些比较高等的动物我们也是充满了欲望,但是就是遇不到,真可谓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战利品。

在下山途中组员们都已筋疲力尽,对于捕动物也是有心无力了,但我还是很想遇到蜥蜴,所以沿途多将眼光放于路边的树木上,也因此捡获了只很长很粗的蚯蚓,看到它的时候它已经皮肤干燥,趴在水泥地上无力地伸缩着,我们把它拾获后将它置于空水瓶中并给淋了一些水,它果真就恢复了一些精力。

回到学校后,我们将捕到的动物简单地做好分类后小组也进行了总结和反思,并将捕蜥蜴的愿望寄予在第二天的火炉山之行。

实习第二天,我们来到了火炉山,火炉山的环境和帽峰山的环境还真是不一样,帽峰山的环境是相对比较干燥的,而火炉山那儿是想对比较潮湿和阴凉的,所以在火炉上我们又捕获了一些新的动物品种,如马陆、蜈蚣等动物。

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通用16篇)

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通用16篇)

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通用16篇)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通用16篇)我们从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

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能感染读者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篇16月27日是我们植物野外实习起程的日子,早晨12:40我们乘上了开往尖峰岭的汽车,一路上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情绪,同时也计划着接下来为期一周的具体实习过程……到了大概是下午3:40我们抵达尖峰岭热带树木园,来到了热带树木园,也就是我们住的地点。

由于时间比较晚,加上同学们一路坐汽车比较累,第一天就没有安排行程,大家各自回寝休息,为明天做好充分的准备。

6月28日是我们正式野外实习的第一天,这天的地点是热带树木园,早晨7点半集合,步行大约四十分钟到达那里,这是一个天然植物园,同时也是一个旅游景点,沿着山路登上了半山腰,那里有许多种植物,大家开始以小组为单位采集标本,其中有藜芦、玉竹、土三七、黄芪、黄花菜、野火球、棉团铁线莲、歪头菜等二十几种植物,有些是平时不太常见的。

大概到了中午的时候,我们开始集合准备回到。

下午3:00开始压制标本,并查检索表标记每种植物的名称、科、属等,这天的任务就按计划完成了。

6月29日,这天要去的是笔架山(三角山),路程比较远,大概要经过两个小时的步行才能到达,所以这天的任务量是比较大的,由于天气比较炎热,大家走的也比较吃力,到达山脚已经将近十一点了,于是大家席地而坐开始午饭,歇息片刻才开始正式爬山,和昨日不同,笔架山没有台阶式的山路,而且树木也茂盛的多,所以对我们的挑战性也就会越大,由于山陡,我们一个牵着一个,很快就到了山顶,之后大家分散开始采集,虽说那里环境恶劣了一点,但植物的种类却十分丰富,我们采到了龙胆、五味子、手掌参、川地龙、渥丹、狼尾草、并头黄芩等植物,采完后便回山脚集合,此时所有的人都已经筋疲力尽了,但是还要走十多里的路,有是一个难题啊!在大家的相互鼓励下,最后按时回到了住处,这一天是最累的一天,但也是最有好处的一天,它让我们变的更加坚强,同时也懂得了合作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游憩11班王立超为期一周的实习已然落下了帷幕,我依然回味其间点滴,现在有时闭上眼睛,一幕幕在脑海里就像过电影似的,很有趣儿。

起初对实习没抱有太大的热情,因为去外面实习必然要乘车,而我晕车,是特晕的那种,见到车就想吐。

第一天清早乘车去鹫峰,车子走得可真慢呀,尤其是在盘山公路上蜿蜒蛇形时,我感觉我的胃都要出来了,我真的想跳车啦。

但是下车稍作休整之后,我顿时被鹫峰迷人的景色深深地吸引住了。

平缓的山坡处处散发着绿的生机,迷人的花香沁人心脾,我还没来得及驻足欣赏,老师就带着大队人马浩浩汤汤席卷过来了。

我这才意识到此次实习不是出来游山玩水的,于是只能打起精神,掏出纸笔,追随人流而去。

山上的植物可真多呀,我一生也没见过这么多植物,更何况需要一一辨认。

但是环顾四周,一个个同学如狼似虎,见到植物就挖,发现新的植株就抢,这场面近乎疯狂,我也等不及啦,拿起剪刀加入到第一波扫荡队伍中,所过之处,植株欲哭无泪呀,高大的乔木尚能自保,矮小伏地的要么被搜挖枯竭,要么惨遭践踏蹂躏,毕竟两个班五六十人呢,其破坏力真的不容小觑呀。

老师寓教于乐,同学们对这也乐此不疲。

整个过程中,我基本做到了认真听从老师指导,细心辨认植物、采集标本,留心做记录,生怕记漏、记错任何一个种名儿,遇到特别的植株与同学相互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请教老师。

利用午饭间隙,将采集好的植物压成标本,并记好实习日记。

第一天收获颇丰,我认识了116种植物,了解了部分植物的用途,譬如唇形科的益母草、北京黄芪,景天科的景天三七具有药用价值,而壳斗科的栓皮栎树干竟可以做暖壶塞子,最为有趣的是木兰科的鹅掌楸,也叫马褂木,它的叶子可以用来写情书,多么浪漫呀。

这次实习给我提供了一个近距离接触大自然的机会,我通过对植物的辨认,了解植物的科属特征,进而加强巩固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我深切感受到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其中滋味。

第一天的实习是难忘的,用心学到的东西将使我终身受用。

实习也对大家的体力与团队协作力提出了一个很大的挑战,如果第一天的实习用“累”来概括,那么第二天的实习就应是疲惫了。

第二天,目的地是北京植物园,本想乐游园一番,无奈天公不作美,自清早至傍晚淅淅沥沥的雨没有停歇,于是我们在雨中享受了这一场值得回味的特别实习。

雨中游北京植物园别有一番滋味,园子里的花真多,好多都是我从未见过,也不知道名字的花.感谢老师告诉我一些美丽的花儿的名字。

有的同学显得格外兴奋,频频按下相机的快门,一行人都停下脚步等他们,欣赏着他们“抢”镜头的如醉如痴的身姿。

然而,植物园中奇花异草上百种之多,他们是无论如何也拍不完的。

那雨也来凑热闹,铺天盖地,千丝万缕地将植物园中风姿各异的树木和奇花怪草笼罩起来,满眼绿色一时间虽实犹幻,仿佛一位画界高手正在一幅巨大的画布前浓墨重笔地挥洒??沿着细碎的沙土路慢慢前行,雨丝在伞面和树叶上发出的沙沙声,听起来很惬意舒心,周围很安静,几乎见不到游人,路两边栽植着等待辨认的树木,徜徉漫步间,转过一个慢坡,突然传来人语喧哗声,举目望去,竟是梁启超的墓,我们一行人怀着肃穆的心情瞻仰拜谒了伟人,随后继续寻找植物。

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紫薇树,粗大干枯的主干顶端上,冒出蓬勃的翠色,抽出柔美的枝条,随风摆动,舞动着满树的艳丽和芬芳,真有枯木逢春,梅开二度的感觉。

雨中植物园,别样的景致,别样的风情。

最后一天的野外实习是大觉寺,我们在这里已经很难发现新的植株了,已然没有的第一天的狂热,却也多了几分娴熟。

信手拈来一段植株,我故作淡定的观察它的茎、叶、花、果实,有时拿出相似的标本对比一下,撕下叶子闻一下,看它是否有乳汁,并猜测它属于哪个科、哪个属,将它的主要特征反复在脑海中检索,恰好确认它的身份时心里会蓦地涌出一种成就感。

大部分时光我们多听多看多问,不断重复旧的知识,也不停地接受新的知识,有时三两个人聚在一起,边看标本边翻阅资料,遇到两种极为相似的植物也会争论得面红耳赤,但乐在其中。

独立思考,团队协作,好奇探索,吐故纳新,这就是实习的乐趣吧。

在接下来两天的植物鉴别考试中,乐趣仍然层出不穷,这是一场人与植物两情相悦的走秀,但不在本文所涉之列,不可说不可说??篇二:植物学实习心得植物学实习心得20xx年10月25日,我们生科2班圆满完成了植物学的野外实习任务。

虽然,实习的过程是辛苦的,但是我们也收获了许多。

在这短短的实习期间,我们亲眼看到,亲身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植物以及植物标本。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亲近大自然并领略它的魅力,还学会了独自思考、团队合作、不断探索。

最重要的是:让我们的课内理论知识与课外实际相结合,不仅巩固了专业知识,还使我们的专业知识得到了升华。

此次,我们的实习地点是在乐土雨林。

可惜实习当天,天公不作美。

一大早天就下起了雨,偶尔还有秋天的寒风吹过。

但是,我们的实习热情依然没有减退。

实习主要分为两段:一段是从招待所到乐土雨林的那条3.5公里路上的植物,另一段是整个雨林区的植物。

实习以小组为单位,由带队老师给我们讲解为主,我们动手观察、记录和拍摄为辅。

我们一边认真听着老师介绍一路上看到的各种植物的所属科和种名,一边在本子上记录,有的还会采集保存,或者拍摄照片。

我们一手撑着伞,一手记录,生怕记漏,听错任何一个种名。

几乎有一半的时间我们都在路上走,路上风雨交加,既考验我们的体力,也考验我们的耐性。

有时候雨下得大,根本没有办法身兼多职,往往是来得及记却来不及观察,或者来得及观察却来不及记。

这时候,我们就很好的发挥了小组合作精神,大家分工合作,把所有的任务有条不紊的进行。

所以,我们一路上的兴奋度都没有减弱。

每次,我们一发现一种陌生的植物,我们就像发现新大陆一样,不停的问老师:“这是什么呀?那是什么啊?”对于一株植物,我们会观察它的茎、叶、花、果实,看它们的形态、闻它们的气味、观察它们所处的生活环境。

通过这些,我们就能准确的判断它们的科属种名。

实习结束后,我们有一个小测来简要检验我们今天的实习成果。

对这个测验,我们都认真对待。

在测试之前,我们将全部的记录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并在短时间内回忆起来。

结果,我们发现植物的种名和科属虽然我们都记得住,但是,如果给我们一棵植株或植株的部分,我们往往不能迅速的反应到。

这就是我们学习上的一个不足。

学习上的知识与实际没有紧密联系,导致两者有些脱节。

而经过了这次实习这个不足,我们得到了适当的缓解。

虽然,现在我也没有把所有的植物都一一记下,但是我相信经过我们小组的归纳总结,我会尽最大可能的记住它们。

直到现在我们都基本上把它们掌握下来了。

我觉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只要我们付出努力,就有可能换来相应的回报。

实习过程中,我们走的路多,看得多,听得多,问的更多。

我们不断的重复旧的知识,又不断接受新的知识。

于此同时,大家相互帮助,充分加强了同学间的感情。

老师与同学们的教诲和交流,更是增强了师生间的情谊。

实习中的一点一滴,大家的笑容和收获都将成为我们美好的回忆。

最后,我们还要特别感谢老师在实习期间给我们的指导,拓展了我们的眼界,丰富了我们的学习经历。

篇三:植物学野外实习心得体会植物学野外实习心得班级:生科1班学号:222010317011004 姓名:王好珩植物对很多人来说就是被人们种植的绿色的有生命的生物。

其实植物的概念并不是这样,有的细菌如蓝藻也属植物的范畴。

植物是指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一类自养型生物。

它是自然界的生产者,对于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很喜欢植物,我喜欢研究它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喜欢了解植物的药用价值,所以我很期待植物学的野外实习,这样我就可以实地考察它们,近距离接触它们,以便更好的理解掌握书本知识了。

记得在刚开始学习植物学的时候,师兄就跟我们说之后会有一次的野外实习,从那时侯起,我就非常期待,认为终于有了一个机会可以到大自然中去,去感受、去探索。

实习的日子终于到了!在兴奋与期待中我们踏上了旅途。

真正实习时要比想象中累的多,困难的多。

爬山时又要穿上长衫长裤,大家叫苦不迭。

表面上虽叫苦连天,大家在野外实习时却丝毫都没有马虎。

每认识一种植物,大家就先认真采集植物或拍照,然后见到不认识或听不清晰的就拉着老师问个不停,为了弄清晰一个问题把老师都问到烦了也不肯停下来。

在这次的实习生活中我们收获了许多,觉得即使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即使下雨天,依然没使我们停下实习的脚步,依然撑着伞,穿着雨衣,一路认植物。

上山后我们被分成几个大组,各个大组在相应老师的带领下带着枝剪、采集袋就去采集植物了。

我归属于张老师的带领下。

张老师带着我们那一大组往山上走,当见到常见的植物时,张老师就向我们讲解它是什么科、什么属、什么种、果实的类型或花序的类型或这两者,有时还介绍植物背后的小故事,我们边听边记,然后老师就让学生把它剪下来留作标本。

不知不觉就到了吃午饭的时间,我们就收拾好工具、背着标本回去了。

因为植物不像动物那样有活动的能力,所以上午的收获自然不会少,同时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第一,在观察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注意这株植物的整体形态(木本还是草本?直立还是攀援?),然后再从叶形、叶缘、叶脉、气味、花、果实等细节特征去观察鉴别,以前总认为一棵树上的叶子都是雷同的,不会有多大区别,但现在不这么认为了,因为评判叶子是否一样的标准有叶形、叶尖、叶缘、叶脉等;第二,要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观察鉴别植物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听老师讲,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自己只需要提供手记录老师讲的东西就行了。

可是我觉得这其中也有几点不足:一是这全部由老师讲学生记,并不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二是大家都跟着老师转,没有独立观察鉴别植物的机会,达不到提高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三是学生“保护资源,珍爱生命”的意识不强,学生采集标本时不去考虑这种植物的现存量,只知道采,而且毫不留情,就像鬼子扫荡敌人一样要把他们消灭掉。

在这短短的几天植物学野外实习中,我亲身体验到了植物的自身魅力,在这个过程中,我领会了野外实习对专业的巩固和提高的重要性。

它是检验理论的一块试金石;是课堂内与课堂外的互补;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教与学的互动;是感性和理性的升华。

这几天的实习过程,也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了我们的综合与分析能力,让我们产生了对大自然的新奇与美丽的赞叹与热爱之情。

我们学会了独立思考、团结互助、不停探索。

野外实习巩固了我们的课堂知识,我们在实习过程中积极运用课堂知识去观察、识别各种植物、仔细辨别类似植物之间的不同之处。

这样理论联系实际,不仅加深了我们对课本知识的印象,而且培养了我们对课本知识的运用能力。

我们亲眼看到了百合科、豆科等各科属的代表性植物。

在国家4a级风景区-缙云山,我们看到了很多从来都没有见过的花草树木,有些花开得特别艳丽、有些果长得很奇异、每当这时同学们就特别兴奋、问题也特别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