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PPT课件

合集下载

课件 第9课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课件 第9课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既要用一个中央集权的政府把 13个州紧密地统一起来,又要确保共 和制,如何做到?
02
1787年宪法 原则与运作
1787年夏天,制宪会议在费城召开。
分权与制衡
01
02
联邦制原则
协调中央与地方关系
协调中央各权力关系
三权分立原则
03
协调人民与政府关系 协调利益集团之间关系
人民主权原则
04
两党制
联邦制原则
联邦政府
各州
各州 联邦政府
各州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思考:示意图能否准确反映联邦制内容?
联邦制原则
中央集权:拥有政经军外大权
联邦政府 各州
地方分权:有一定自治权
中央集权+地方分权
维护联邦统一的斗争
(1).美国内战
一个自相分裂的家庭是 站立不住的。 ----林肯 林肯纪念堂
林肯总统
“为联邦统一而战”
如果人人都是天使, 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 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 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 或内在的控制了。 ——麦迪逊
麦迪逊(1751—1836),法学家,1809年出任美国 第四任总统。因起草《美利坚合众国宪法》以及前十 条修正案(《权利法案》)而被称为“美国宪法之 父”。
废除奴隶制 亚伯拉罕· 林肯(1809——1865),美国政治家,第16任总统, 也是首位共和党籍总统。在其总统任内,美国爆发了内战,史称 南北战争。林肯击败了南方分离势力,废除了奴隶制度,维护了 国家的统一。但就在内战结束后不久,林肯不幸遇刺身亡。他是 第一位遭到刺杀的美国总统,更是一位出身贫寒的伟大总统。
州权主义的顶峰——美国内战
缺销售市场 缺工业原料 缺自由劳动力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PPT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PPT

解析: 由于美国成立初建立的是邦联制,对内无法稳定秩
序,对外无法保障国家利益。因此美国建立初要解决的问题是 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防止专制。 答案:A
3.(2011 年广东佛山里水高中期中考试)华盛顿被誉为“18
世纪离去的最后一位伟人”,人们在他的遗嘱中发现一条规定,
要求他的妻子在他去世以后解放他家中的奴隶。他当总统时不 能解放全国奴隶的原因是( )
A.1787 年宪法规定,立法权属于国会 B.他是种植园主,内心不愿意解放奴隶 C.他家中的奴隶他有权解放 D.新成立的联邦政府无力解决国内重大问题 解析:美国实行的是三权分立制度。总统拥有的是行政权
力而不具备立法权。
答案:A
4.林肯总统在就职演说中强调“从地理环境上说……我们
不能把各地区从彼此的位置上挪开,也不能在它们之间筑起不
二、维护联邦统一的斗争
1.背景 (1)1787 年联邦宪法颁布后,美国建立了联邦制国家,但是 州权主义 观念仍很活跃。
(2) 1861 年南部 11 个蓄奴州公开退出联邦,发动叛乱。 2.措施 (1)内战一开始,林肯总统提出了“ 为联邦统一而战 ”的口
号。 (2)内战结束后,国会通过宪法第 13 条和第 14 条修正案, 废除 奴隶制 ,同时肯定联邦法律的至上性,从法律上进一步巩 固了国家统一。 3.意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与稳定,成为美国社会经济迅
贸易。外交上,难以形成统一的声音。
(3)美国政治领袖意识到变革政治体制的重要性。
2.制定:1787 年,制宪会议在 费城召开,会议的核心人物
麦迪逊 坚持分权制衡的原则,被后人称为“美国宪法之父”。 代表们经过反复讨论,制定了新宪法, 1789 年正式颁布。 3.内容 (1)规定美国实行 联邦制政体。联邦政府拥有一系列主权权 力, 联邦法律 是全国的最高法律。联邦政府有权强制各州实施 联邦法律,但联邦政府只拥有宪法中列举的有限权力,其余未 列明的权利都属于各州或者人民。

历史必修一第9课第9课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课件(共21张PPT)

历史必修一第9课第9课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课件(共21张PPT)
B、分权制衡原则和民主原则 ②局限性:保留黑人奴隶制,留下种族歧视的烙印。
留一些管理内部事务的权力。
一、新体制的确立
美国独立之后时局漫画
结合漫画,阅读课本39页
第二自然段,归纳独立后的美 国遇到哪些新问题?
2、邦联困境:没有征税权;没有统一对外 关税;没有统一的外交。邦联政府软弱无力。
3、政治领袖们的共识: 需要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麦迪逊说:“如果人都是天使, 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天使统治 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 的控制了。”麦迪逊说这番话的意图 是
A、美国不需要建立统一的政府
B、政府权力不能受任何力量的控制
C、美国应建立开明的君主制国家
D、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独裁政权的出现
(2)三权分立原则 (分权制衡原则):
里向你们讲话。”
请回答:为什么美国总统说他是“站在笼 子”里讲话?
①最高法院可宣布总统法令违宪 ②总统任命司法官员必须经参议院确认
③国会可以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所否决的法案
“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 会可以以2/3的多数通过总统所否决的法律”,
上述条文所体现的是
A、联邦制原则和民主原则 B、分权制衡原则和民主原则 C、自由平等原则和权力制衡原则 D、联邦集权原则和分权原则
员国保有主权。 ③国会可以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所否决的法案
1981年-1989年:罗纳德·里根 (Ronald Reagan) 1989年-1993年:乔治·H·W·布什 (George H.
共和党
”麦迪逊说这番话的意图是
麦迪逊说:“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
请回答:为什么美国总统说他是“站在笼
宪制的异同。
一、新体制的确立

第9课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公开课课件

第9课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公开课课件

此规定,体现了否定君主制的要求,与君主制政体相对应
的是共和制。君主政体包括君主专制和君主立宪制两种形
式,民主、平等、自由是君主立宪制和共和制的共同特征

第二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七点 九分。
4.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最高法院大法官共9名,由
总统提名,参议院批准,除非犯罪,任职终身……”这
质都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
的根本利益。
“驴象本一家”
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七点 九分。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英国殖民统治
独立战争

面临新问题:如何在一个大国确保共和体制
建立新体制
1787年宪法 联 邦 制原则
分权制衡原则
人民主权原则
维护新体制
美国南北内战 宪法修正案
完善新体制
两党制的发展
与成熟
第二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七点 九分。
●您曾多次抨击伊朗和朝鲜,把他们称为“邪 恶轴心”。请问,您有权对他们宣战吗?
没有,宣战权属于国会,总统可以调
美国总统奥巴马 动军队。 ●请问,您今年76岁,仍在坚持上班,为什
么可以一直任职到现在?您是怎样当上大法
官的?
除非犯罪,否则终身任职;
最高法院 伦奎斯特
由大总法官统提名,并经参议院批准。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七点 九分。
于各州或人民。
立法权归国会,行政权归总统, 司法权归最高法院
体现的原则
联邦制
三权分立
(分权制衡)
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
人民主权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七点 九分。
选民
总统内阁 行政
总统。美国总统既军是事国家元首,又 是政府首脑,还是军队的总司令,

第9课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22页PPT

第9课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22页PPT
两党制成为美国共和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华盛顿之后,美国选举受到政党控制,两党制开始形成
形成:
内战前 民主党(1828年) 共和党(1854年)
内战后
南方种植园主
北方工业集团、西部农场主
得到了多数妇女, 得到了男人,白人,年 老年人等等的支持 轻人等等的支持
2.两党制的特点与本质
特点:两党制体现了美国分权制衡原则, 完善了美国的联邦共和制。
请思考:通过丘吉尔的这段话,比 较一下英国君主立宪制和美国总统共和制 的异同?
探究: 项目
美国总统制
英国君主立宪制
国家元首
总统
国王
美国 总统 制和 英国 君主 立宪 制的 不同
国家元首产 生的方式 国家元首的 任期
国家元首有 无实权
政府首脑
政府如何产 生 国家的权力 中心
选民选举产生 任期制
有 总统 总统任命 总统
国会(立法)
联邦法院(司法)
总统.内阁 行政
三权分立 制约平衡
国会(参议院. 立 众议院) 法
司 最高法院、 法 其他联邦法院
新体制的特点:
1787年宪法的三原则
联邦制原则: 建立了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包括:总统、
议会和联邦司法体系),但保留了州较大的自主权。 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中央和地方之间的权力分配(纵向) 分权制衡原则:
联邦制原则:全国性的议会 ( 立法、财政 )
最高联邦司法体系
——中央和地方之间的权力分配 (纵向)
分权制衡原则: 三权分立、互相制约
——国家统治权力的分配(横向)
民 主 原 则: 总统、议员都由民选产生
——权力的来源
总统制民主共和制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9课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说课课件(共18张PPT)(共18张PPT)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9课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说课课件(共18张PPT)(共18张PPT)
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一步:走进历史:布置精读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完成学案中的知识点,掌握基本知识。
岳麓版必修一第9课
(四)说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 美国联邦制的权力结构;认识美国1787年宪法影响及
评价:探究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组织学生搜集美国大选热 点资料,引导学生关注现实与历史的联系。(2)引导学 生探究学习1787年宪法,发现问题。 (3) 通过材料分析
其次课内探究:(情境营造:播放〈〈大国的崛起〉〉
电影,提出问题:美国制度创新在哪里?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营造情境,起起兴、点题的作用。)
自主学习:让学生把预习时的难点、疑点问题做好记 录,为下一步探究打下基础。
合作探究:本过程分为三大学习模块
第一个模块:问题探究:1787年宪法的背景(略讲) 幻灯片出示自由女神像,设疑、提出问题:美国为什么 要制定1787年宪法呢?(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内 容,用谈话法的形式呈现出来。)(设计意图:谈
认识美国1787年宪法影响及评价:探究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第四步:图说历史: 让学生试着自己画出联邦政府结构示意图,一两句话带过两党制。
分重要的地位。教材分为四个方面:联邦宪法的制定, 方案:总统提出拨款法案→国会提出预算法案→总统签署→正式拨款
材料3:针对美国公民焚烧美国国旗,美国当局出台《国旗保护法》。
材料3:针对美国公民焚烧美国国旗,美国当局出台《国
旗保护法》。
方案:国会出台法案→总统签署,法案生效→(如果) 有人诉该法案违宪→联邦最高法院介入→宣布该法案因 违宪而无效→(可能)国会联合各州推翻最高法院判决

必修一第9课-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PPT课件

必修一第9课-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PPT课件

如何维护人民权利? ————人民主权原则
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实行任期制
.
4
如何全面理解“分权制衡”原则?
(1)三权分立——中央权力机构之间的分权 (2)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分权——联邦制 (3)两党分权——执政党与在野党 (4)总统和议院由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人民主权
.
5
选民
总统内阁 行政
总统。美国总军统事既是国家元首, 又是政府首脑,还是军队的总司 令,处于联邦政府的权力中心。
.
2
制宪会议召开
1787年5-9月 费城 主持——华盛顿 核心——麦迪逊:坚持分权制衡 美国宪法之父
.
3
《1787年宪法》—内容、意义、局限
如何加强中央集权? ————联邦制原则
中央与地方的纵向关系:邦联制——联邦制
如何防止专制独裁? ————分权制衡原则
中央权力机构的横向关系:国会、总统、法院
.
1
联邦宪法的制定——新体制的确立
(1)美国独立,建立邦联制国家 需要强有力
(2)邦联的弊端:软弱无力
的中央政府
背 景17(823年),理尼论克来拉源上:校致信华盛顿:“凭借新您问的题卓越贡
献,您完全—有—资孟格德做斯这鸠个三辽权阔分大立陆的的学君说主。”
华(盛4)顿历回史信借斥鉴责:说:“这封信包含着可为能确降保临共到和我制 国头上的最—大—的英危国害早。已”确立君主立宪制 提供可能
4年
最高
大法官由
法院(司法) 总统任命 .
终身任职
7
两党制与政党政治
驴 象 大 战
“驴”——民主党 “象”——共和党
本质上都是资产阶级政党
.
8
国家独立

高一历史第9课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PPT课件

高一历史第9课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PPT课件
——两党制衡使人民的部分利益有利于实现
对美国政治的影响
⑴:两党制互相监督,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 当权的政党滥用权力。
分权制衡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⑵:人民群众有可能利用两党的斗争,实现自己的某些要求。
体现了民主原则
⑶:通过两党轮流执政,相互竞争,资产阶级能够不断 发现和选择自己最满意优秀的政治人才,并通过和 平的方式让 其上台执政,为自己服务。从而使 资产阶级的统治得以巩固。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 ③④
对比探究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 对美国总统富兰克林· 罗斯福说:“总统先 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 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 困扰。而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 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
趣味辩论
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 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 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 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 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 会害人。我现在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 话。
从本质上看,两党制下的两党都是资产阶级的 统治工具。
北美大陆的新体制
















联邦制(总统制)共和政体的确立
两 党 制 1787年宪法
联邦制(总统制)共和政体的巩固
两党制
美英两国政体比较
项 目 英国君主立宪制 美国总统共和制
国家元首 元首产生方式 元首有无任期 元首有无实权
有利于维护国家 统一,保护国家 利益和主权,给 各州保留了较大 自主权
总统 行政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的发表
•邦联特征:州权主义(国家机构、国
家法律)
2、邦联制的弊端和面临问题
•弊端:征税、关税和贸易、外交上、政治上
•面临问题:强有力中央政府,避免权力集
中造成的专制(确保共和制和民主)
3、美国联邦制共和国的创立
共识:有效防范联邦专制
•1787 理论基础: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Thank You
在别人的演说中思考,在自己的故事里成长
Thinking In Other People‘S Speeches,Growing Up In Your Own Stor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
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
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
的控制了。
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
答:权力集中到中央会出 现独裁、专制甚至帝制。 古罗马就是这样的例子。 美国建立之初也面临着这 样的困难。
二、1787年宪法
白宫
1、内容:序言、正文、修正案
2、原则及作用
•联邦制原则:巩固了国家政权,有利于保护
4、美国的政体属于 A.议会制共和制 B.总统制共和制 C.君主立宪制 D.半总统半共和制
5、关于美国1787年宪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 B.巩固了国家政权 C.否定了奴隶制度和种族歧视 D.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A.美国独立战争 B.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C.美国内战
D.第一次世界大战
2.对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产生重要影响的欧洲 启蒙思想家是
A.洛克 B.伏尔泰 C.卢梭 D.孟德斯鸠
3、近代世界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是
A.《权利法案》 B.《法国民法典》 C.1787年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一、联邦宪法的制定 二、1787年宪法
第 9 课
三、维护联邦统一的斗争 四、两党制
重点: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原则,维护联邦统一的斗争 难点:美国邦联制的弊端和面临问题,两党制的基础和作用
白宫,美国总统官邸。美国总统直接对选民负责, 不对国会负责。
一、联邦宪法的制定
1、美利坚邦联的诞生
林 肯
1862年9月22日,林肯总统 在审阅解放黑奴的文件
林肯遇刺:内战结束后,南
方奴隶主不甘失败,1865年4
黑人在北方军队中 月14日,即南方叛军投降后
当兵
第五天,林肯在华盛顿福特
剧院看戏,被同情奴隶主,
仇视黑人奴隶的演员浦斯刺
伤,次日凌晨死于医院。
四、两党制
Democratic Party, Republican Party
美国的国家利益和主权。各州有较大自主权,权 力过大也为地方对抗中央爆发内战埋下伏笔。
•分权制衡原则:防止联邦政府由于权利过
大导致专制
•人民主权原 则:保证政府代
国 会
表广泛民意,是
最 高 法
民主的政府

•总统制的特点:
作为国家元首和政
府首脑,直接对选
民负责;全国军事
力量
3、评价:P40
三权分立、制 约与平衡关系
1、形成
•萌芽:联邦成立之初
•正式形成
民主党:驴,1828年 共和党:象,1854年
•成因:该州的绝大数

2、发展
•历史传统
•基本群众
3、作用:
操纵政治选举
驴象 之争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诉诸武力的办法是由英王选择的,北美大 陆已接受了这个挑战。”与这句话相关的历史 事件是
•平叛依据:维护、捍卫联邦1787年宪法
(联邦政府有权强制各州实施联邦法律)
•结果
2、美国宪法修正案和作用
3、联邦制巩固的影响:P41
从州权主义角度分析
从美国迅速发 展角度分析
黑人奴隶制为南北矛盾的焦点。南部蓄奴州与 北部、西部自由州的矛盾不可调和
美国南方种植园使用大量的黑人奴隶劳动
拍卖黑奴
美国南北战争形势
年费城 制宪会 议
代表人物:麦迪逊(分权制衡)
意义:联邦制的创立标志美国 共和政体的确立
•1787年宪法的制定
美 国 宪 法 之 父 麦 迪 逊
1787年制宪会议
1776年7月4日,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
代表签署发表《独立宣言》
华 盛

独 立 宣 言
探究:权力集中到中央有什么潜
在的危险?
如果人人都是天使,
示意图
总统内阁 掌握最高行政权和
全部军事力量
行政
总统任命的司法官员必须经参院确认
参众两院可各自 反对对方所提法令
统一联邦财政 调查、弹劾、宣战
立法
最高法院可宣布法律不合宪法
最高法院 和其它联邦法院
司法
三、维护联邦统一的斗争
1、美国南北内战
州权主义盛行
•背景
奴隶制的扩张
弗吉尼亚州议会大厦。弗吉尼亚州 议会是北美殖民地第一个通过选举 法产生的立法机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