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钓基本知识

台钓基本知识
台钓基本知识

台钓基本知识

对于台钓相信老钓手并不陌生,也都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各种钓法玩起来游刃有余,然而,对于新钓手,却犹如一头雾水,不知如何做起,对于台钓的概念也很模糊,初学台钓者,理念上的东西比如动作的规范性,需要引起重视,否则,错误的理念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在这方面的文章曾发表很多,可有些人还未看到,针对这种情况,我想再从基础说一下。专题一:什么是台钓?

“台钓”顾名思义是指台湾钓法。是由我国台湾省的垂钓高手经过长期实践,不断探索而总结归纳出的一种装备齐全、动作规范、上鱼率高、集娱乐性和竞技性于一体的、既舒适又科学的钓鱼方法。

在台湾称之为“悬锤底钓”,主要适于池钓,由于不断发展,矶钓钓、船钓、溪钓也都有人使用。

“台钓”的特色为:竿细短、线细、钩小无倒刺,浮漂细长均匀灵敏度高,稳定性好。

垂钓者坐在美观的晴雨伞下和轻巧的折伞式靠背椅上,有舒适感。钓竿搁放在竿架上,手不离竿,眼不离漂。

鱼饵上乘,诱鱼力强,能迅速聚鱼并使萁争先吞钩。

一切要求规范化,操作轻松、动作标准、姿势正确,讲究速度,起鱼率高。灵敏、快速、诱鱼、收获高,是台钓的最大优点。

所谓灵敏,指它的漂坠钩的组合非常灵敏,浮漂极易迅速准确的反应出鱼吃食的情况;所谓快速,是上鱼、摘钩、入护时间都迅速,节约时间,有利竞赛;所谓诱鱼,是指钩入水后轻飘下降极易引起鱼的发现,从而诱集鱼群,鱼钩轻挨地面,鱼的游动使钩随之活动,使鱼认为系活食,极爱吞食。由于上述原因,上鱼率高,自然收获高。

专题二:台钓在祖国大陆的发展

“台钓”约在80年代中期传入内地。开始许多人不以为然。不少人持怀疑甚至反对态度。因开始研究试用时,理解不深,又缺乏实际经验,一些人试用后效果不明显,技术不适应,常感到不如传统钓法习惯。特别是“台钓”钓具组合要求较高,许多人感到麻烦,而且难达到标准。一时议论颇多。记得某刊物曾有一篇文章是一位女孩写的叫:我的传统钓法胜过老爸的台钓。

1989年5月份海峡两岸钓手在杭州、北京两地进行了两场钓鱼比赛,结果两地的前六名均为台北钓手获得。《中国钓鱼》1989、3期,专为此发表了题为《同池垂钓相形见绌》的文章,引起了内地许多钓手的震动。研究试用台钓的人越来越多,随着不断研究、交流、实践、总结,台钓逐步在内地盛行起来。目前台钓已经成为祖国大陆钓鱼爱好者最喜好的垂钓方法之一,同时台钓经过他们的研究得到了新的长足进步。

专题三:台钓的基本钓具和辅助用具台钓的基本钓具:

钓竿:台钓的主要对象是鲫鱼。一般活动在1.5米左右深度,靠池边较近的地方,鱼的重量一般在150-300克之间,最大不过500克,因此,钓竿一般选用3.6米-4.5米碳素或玻璃钢中调竿。当然,也需要根据不同水域情况进行选择。用碳素竿一定要注意环境,防止触电。

钓线:分为钓线(亦称主线、母线)、脑(门)线(椅称子线)。

钓线一般用2、3号线,即直径为0.234毫米和0.284毫米的线,脑线一般直径应为钓线

的1/2,选用1号线(直径0.162毫米)。主脑线直径比一般应为2:1。线细灵敏,且不易被鱼发觉,故常有人使用0.8号钓线,0.3号脑线,但要根据所钓鱼的大小和线的质量选定。

钓钩:台钓一般钓鲫鱼,不需大钩,且为了摘钩快,采用不带倒刺的钓钩。目前商城有专供台钓使用的无倒刺钓钩钩,如挪威伊势尼袖无刺等,可根据所钓鱼的大小选定钩的大小。

浮漂:台钓使用的浮漂多是单个立式浮漂。形状最好是上下尖,中间大的流线型,整体均匀细长者,并且标示杆要清晰醒目。一般漂头为实心细杆,粗细略粗于铅笔芯。漂身一般最好为孔雀羽根。浮漂标示杆(漂尾)分为实心与空心两种,实心灵敏性高,但稳定性较差,遇有风吹草动,难辨咬钩的真伪。因此有人喜欢用空心细塑管标尾。商城出售的达摩浮漂,常为许多钓者喜欢。

浮漂的选择应根据水深浅、竿长短、鱼大小、视力好坏来确定。水深、风大、鱼竿长,适合用大漂;水浅、风小、鱼竿短宜用小漂。大饵钓大鱼,宜用大漂,反之用小漂。视力好可用小漂,较灵敏,视力差则可选择较粗较大的浮漂。但浮漂鱼铅坠的配合一定要恰当。

铅坠:一般用铅皮为佳,因便于调整轻重。太空豆、漂座、转环(联结环)、铅皮座等台钓的辅助用具:

钓鱼椅与钓竿支架:竿架与坐椅初期是分离的,现在也有人仍然采用分离的,比较便宜。但更好的是椅架合一的台钓专用坐椅。可折叠,可拆卸。竿架可固定在坐椅下面,并可调节长短、角度,同时可架两支竿。这样使用起来极为方便。

鱼护:是由金属框架与锦纶丝网组成,长度应为1至2米,直径应为30--40厘米。长度大,是便于适应各种不同的钓点,岸边距水面的高度。要求鱼护挂在支架上,十分便利于顺手将鱼钩钓上来的鱼磕入护内,以节省时间。

太阳伞:用来遮阳和挡雨,既保护身体,又减少不必要的干扰,影响钓鱼。

钓具盒:装必要的工具与备用的小渔具,如钩、坠、线、太空豆、联结环、浮漂等等。饵料盒:装各种干湿饵料。抄网、渔具包、鱼竿袋等

其它:主要是饮食、药物用品携带的袋包等。

台钓入门专题四:临池实践

五、选钓点其实台钓的适应性是非常广的。选钓点和传统钓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都是要选有鱼、鱼多的地方。但对初学者来说,要注意选没有水流、水面比较开阔(没有草和障碍物)、水底较平坦的地方,以便集中精力掌握台钓的主要技术。等有了一定的基础和经验后,逐步实践也可以适应复杂的情况。

六、抛竿等基本操作现在我们来到水边。选择好合适的钓位。看看上方有没有电线,如有,再好的钓位也不要留恋,立马离开。再看有没有树枝,毕竟初学,线和钩很容易上树,还是少惹麻烦,尽量避开。最后还要跺跺脚,试试岸边结实不,会不会塌方。一切就绪,打开装备,首先配饵和饵。在省饵的时候,把平台(钓箱或简易平台)搭建好,包括支竿架、鱼护、饵盘等等,都装好;抄网也装好,放在左手边地上;竿包、鱼护包和其他东西放在身后。小工具(剪刀、铅皮、退钩器等)放在上衣口袋里;然后装好竿(并安上竿止),把主线连上竿梢,插上漂,连上子线。

握竿——台钓的握竿,常见的有两种。一是拿握,手背朝上,拇指和中指、无名指、小指分别从竿把儿的两边握住,食指伸直贴在竿上。这种姿势主要用于钓底,竿放在支架上,手这样轻轻拿捏着,既可快速反映,又省力气,扬竿时也不会扬得太高以至钩子乱飞。二是端握,手心朝左上,拇指和其他四指分别从两边握住竿把儿。这种姿势主要用于钓浮,因为钓浮抛竿频率高,不压水线,竿尖不入水,端握更方便。

抛竿——右手持竿,左手食指和拇指捏住铅坠,轻轻向后拉,使竿梢吃劲回弯。右手向前上方扬竿,同时左手将钱坠送出,借助竿尖的弹力,飞向钓点。注意,动作要尽量柔和、自然,铅坠和钩饵飞行中尽量贴近水面,落水时也要轻柔。无风时抛竿很容易学会,有风时难度较大,要反复练习才能掌握。一般来说,能在风不是非常大的情况下,每次能把饵抛在直径50厘米的范围内,可以算比较准确了。当然抛竿也有诸多手法,都是在上述方法的基础上演变出来的。

压线——抛竿后,钩饵徐徐下落,等漂要立起来时,将竿把儿抬高,竿尖往下往自己跟前压、拉,使漂至竿梢之间的线全部没入水中,然后再把竿向前推一点,放在竿架上,竿尖没入水中一点。压线主要用于钓底,如果有杂鱼,最好在漂立起下沉快要到位时再压,以避免杂鱼中途截食;如果鱼离底,可在漂将要立起时压线,增加饵沉底前在水中的摆动时间,吸引离底的鱼儿抢食,必要时还可以把铅皮座上移,进一步延缓饵团沉底。钓浮一般不压水线。

七、调漂。调漂。这是台钓中最复杂,也是花样最多和争议最多的环节。仅就调漂理论而言,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有:传统台钓理论、程宁的体系、何蔚蓝的体系,近年来台湾省运哥在我们老渔翁网站发了不少文章、答疑,阐述了他的调漂理念。上述四家的理论体系笔者都曾认真加以研究,我认为是各成体系,各有千秋,互为补充,并行不悖。但是,由于概念不统一(同样一个词,在不同的体系中,表达的意思有时是完全不同的)。加上各家着眼点、论述重点不同,造成理论体系框架的不同和风格的不同。所以乍一看,似有针锋相对、观点相反的地方,常常引起误解,更给初学者带来很多困惑。其实只要把他们每家的文章看多一些、全一些,会发现他们的本质是相同的,甚至基本观点都是一致的。只不过有人更关注这方面,在这方面研究得更细更透;有人更关注那方面,在那方面分析得细致,提出的办法简洁有效……;在处理具体情况时,虽然思路不同、方法不同,但殊途同归。笔者有时甚至认为他们是在用不同的语言解释同一个道理,并无对错之分。笔者建议,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风格,选择学习,把哪一家学好了,都可以成为垂钓高手,如果把几家都学好了,你同时还是理论高手。但你可千万不要学了这家就说那家不对、不全面、不实际,那样只能说明你对别家理论领会的不够深入,无端闹出些矛盾,给方兴未艾的理论探讨造成负面影响。

我们留心一下大师们的文章和言论,他们都是努力解释好自己的观念、观点,从不轻易评说说别人的观念、观点。

一般的入门教材,多先教“调四钓二”,虽然非常形而上学,但却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调漂是一百个人会又一百零一种调法和说法的,垂钓时的情况千差万别,怎么能一个“调四钓二”通打天下呢!?因为先教你“调四钓二”,你就可以钓起来;钩子下水了,才可以慢慢摸索。要是非得把调漂的理论都讲清楚了再钓,可能你这辈子就赶不上了。

按传统的说法,台钓理论的“调四钓二”,是指空钩情况下,漂调至露出水面4目,每饵压一目,两饵压下去两目,找到底后钓2目,正好一饵触底一饵悬。但用什么漂、挂多大多重饵是由鱼情决定的,不管鱼的情况如何,把饵限制在一目的重量,也过于刻板;况且每次上的饵都要求一样大小,恐怕就是老手能做到的人也不多。现在我们说的调四钓二,是一种更简单的办法,要求相对宽松,便于初学者掌握(如“老鬼”学校等也都是这样教的):“调四”:先把漂座移向铅座,保证线入水后,钩子不着底——这叫半水调漂。此时如漂全部沉入水中,减铅皮;如漂露出水面超过四目,加铅皮。加加减减,直到漂尾稳定地在压水线后露出水面四目。这就叫“调四”。

“钓二”:在完成调四后,双钩挂饵,抛入水中1、饵的重量把漂尾全部拉入水中,提起来,将漂座向上移;再挂饵抛竿……直到漂尾在压水线后稳定露出水面2目;

2。饵的重量不能把漂尾没有被全部压入水中,下去3目还剩1目,仍然需要不断向上移漂,直到露出两目;

3、饵的重量不能把漂尾没有被全部压入水中,下去2目还剩2目,仍然需要不断向上移漂,直到露出3目(确认饵已到底),再将漂向下拉1目的距离;

4、饵的重量不能把漂尾没有被全部压入水中,下去1目还剩3目(这种情况饵就非常小非常轻了,除非是粗软尾漂,难得有这样的情况),那就无法钓2了,但仍然需要不断向上移漂,直到露出4目(确认饵已到底),再将漂向下拉1目的距离。

完成上述过程就可以垂钓了。

还有一种简单的调钓法,可以称为“一半一半”法,就是空钩调总目数的一半,钓目再设为调目的一半,如12目漂调6目钓3目,7目漂调4目钓2目。

看到这里,你大概看出来了。上述“调四钓二”未免太粗糙,“一半一半”仍不是十分精细。这时是一饵到底一饵悬,还是一饵落底一饵触底,还是两饵落底,因钩饵的大小轻重不同,都有可能。怎么办?不急,先把“调四钓二”或“一半一半”熟悉一段时间,找找感觉,和饵、上饵、抛竿、扬竿等基本动作先练熟再深入研究。何况,用“调四钓二”、“一半一半”,也可以根据情况做些微整。常用的调整方法有:

1、有漂亮的下顿、上送等漂相,却常常空竿,除了闹小鱼,可能是钩饵在水底的稳定性差了,鱼在边上游动引起浮漂上下窜动,或者鱼还没有把饵吞到嘴里漂已经动了。可以把漂向上移动几目或者加一两目的铅皮。

2、漂相不明显,有时甚至看不到漂动,提竿换食时却上鱼了;或者没有明显的下顿,每次都是把漂顶得老高上鱼。这往往是钩饵和漂的联动性差了,鱼吞饵后没有大的身体动作,漂反映不出来。可以把漂往下移几目。还不行,就减一点铅皮。

如果你实在不满意这种“调四钓二”或“一半一半”,一定要弄个明白。也有些入门的简单办法。我们说,钩饵在水里无外乎几种状态:两饵悬在水中→一饵触底(底不承担饵钩的重量)一饵悬→一饵落底(底承担饵钩的重量)一饵悬→一饵落底(底承担饵钩的重量)一饵触底→两饵落底→两饵落底并子线弯曲→8字环触底→铅坠落底。这种种状态,适用于不同的情况。我无法完整细致地说出哪中情况用哪种状态,这需要你积累经验、现场分析和试验。但我可以告诉你,上述各种状态怎样调出来(其实每种状态都有多种调法,这里仅各举一例,希望你举一反三)。

——两饵悬于水中:和好饵后,揪一小团,反复揉搓,使之变粘,搓饵挂于双钩,半水调漂(加减铅皮),使漂尾露出水面2目(随你习惯,几目都行)。

——一饵触底一饵悬:在上面调漂的基础上,底钩挂橡皮找底(露2目),挂双饵钓2目。

——一饵落底一饵悬:单钩单饵半水调6目,双钩双饵看剩几目(比如剩3目),钓3目——因为一钩饵压3目,钓时底钩饵的重量被水底承担,上钩饵压3目剩3目。

——一饵落底一饵触底:在“一饵落底一饵悬”的基础上再将漂向上移动“两跟子线的长度差”。——两饵落底:无钩调2目,挂子线双饵钓2目。

——双子线弯曲:无钩调2目,钓2目。再向上移动浮漂。

——8字环触底:无钩半水调2目,一点点向上移动浮漂,直到漂尾露出三目,再向下移一目。这时挂双子线和双饵,漂的位置不动。

——铅坠落底(平躺):在8字环触底的前提下,加一点点铅皮,使漂尾变成半目时停止(如果8字环加坠的长度大约是一目半),再将漂向上移动一目半,钓2目。

你仔细回味一下上面的调钓关系,其实就是漂、坠、钩、饵之间的关系问题,只要你具备一定的物理基础,可以很快领会的,而且能想出来更多的调漂方法。

八、打窝诱鱼:不管你是拉饵钓还是搓饵钓,先都搓大饵,尽可能大——只要钩子能挂住,抛出去不会中途离钩——用以打窝。根据鱼的密度和鱼的活跃度,少则五七竿,多则二三十竿,然后再上(搓或拉)正常的饵进行垂钓。前面我们说过,除了比赛,没有人规定台

钓不许另外打窝,根据需要,比如野钓鱼稀,你完全可以先用窝饵打大窝子。一切为了钓到鱼嘛。

九、观漂:“手不离竿,眼不离漂”。观漂,至关重要。抛竿后:1、漂该立起来的时候没有立起来,或被拖离应处的位置;2、漂站立起来时不是正常的高度;

3、站起来后该下降不下降;

4、下将过程中出现短暂停顿、突然加速、不降反升;

5、到了钓目(仔细观察多是惯性过一点然后恢复到钓目)却继续下降。

以上这些异常漂相,都可以视为鱼讯,应扬竿。如果空竿连连,多是小杂鱼作怪,可以不理,等待钩饵落底;或提竿重抛。漂静止在钓目后:

6、出现轻微点动不止——可能是小鱼闹钩,也可能是漂的反映不够灵敏,大鱼的鱼讯做如此表现,可扬竿试几次,加以确定。

7、略微上顶,然后有力度的下顿(少则几毫米,多则一二目),一般来说,这是最典型的鱼讯,应立即扬竿。

8、也许没有事先的上顶,就出现有力度的下顿(两三毫米或半目一目),有时是“沉稳”地下降半目到一目,也是典型的漂相,应立即扬竿。

注意:7、8两种情况,如果是针对被钓猾了的鱼,尤其是小鲫鱼,可能多是空竿,则要注意观察不停的轻微抖动、几毫米的顶漂等小漂相,才可中鱼。如果还不中,那说明你碰到特殊情况。也是有特殊办法可以解决的,但不是我们入门的话题了。

9、没有观察到漂有下顿或下沉,只见漂被顶起,等漂上升停住,可扬竿。此时中鱼率比较高。除非特殊情况,如果每次都是这种漂相上鱼,说明漂调得有问题,请略微减去一点铅皮,或把漂向下拉几目试试。

当然也可能还不能解决问题,那说明你的问题已经进入高手级了。

10、漂上上下下,舞动不停,却总是扬竿无鱼。可以向上拉漂座,直到钓四目、五目、六目乃至更多;可以加一点铅皮;可以调整钩饵的大小、比重。反正你的目的是学习台钓,不要怕试,应该可以解决问题,不能解决问题也能找到原因,不能找到原因也能积累经验——很多特殊情况下的问题,并不是高手能解释的,但他能根据经验进行判断。

11、漂猛得上升又回落,猛得下沉又复回——不用理睬,这是小鱼;也可能是鱼游动是碰线;也可能是鱼在吞饵但没有吞入口,扬竿多半是空竿,偶尔也能挂上一条。

当然上述情况只是就一般情况(也塘或生口塘等,鱼的密度比较高,或鱼没有被钓精,或生口鱼——即买来后还没有被反复钓放过),在特殊情况下,比如滑口鱼(被反复钓放)、天气反常、水情异常——被撒了农药、净化剂、粪便、樟脑等,或受了严重污染等等,漂相也都会出现异常,但这已不是入门的话题了。

十、扬竿取鱼:台钓的扬竿频率非常高。这是诱钓合一的特点决定的。除了一开始,用大饵频繁抛竿扬竿形成窝子,在垂钓时,一两分钟不管有无鱼讯都要扬竿(把饵料抖落在水里继续诱鱼),在比赛中钓小快鱼每分钟扬竿五六次甚至更多也是正常的。当然如果钓混养(特别是大鱼)或鱼的密度很稀的情况,另当别论。

传统的台钓扬竿是前推上扬(所谓炒菜式或掂勺式),现在一般不用了,而是先轻轻一抖,无鱼则钩不出水面,轻轻提竿换饵抛竿;中鱼则迅速把鱼领出窝子;然后根据鱼的大小或直接飞鱼,或用抄网。扬竿要注意练习,一定要避免猛力扬竿,那样容易把鱼嘴钩豁跑鱼,容易惊窝;不中鱼时线钩飞出来还容易挂物、缠线(但真的出现这中情况,也不要过于自卑,我看过国家级高手在比赛中也有过扬竿跑鱼缠线的情况)。

小鱼直接飞到面前,左手拢住子线,在挡针上一压,鱼自然落护;鱼不小但仍能飞的,靠竿尖的弹力把鱼拎起来,左手轻带铅座(千万不要用手抓着铅座或线拎鱼,那样非常容易断线跑鱼),靠在左腿上(腿上可垫毛巾),左手按住鱼,右手将竿放在架上后退钩,再把鱼放入鱼护。如是大鱼,则要遛鱼,稳住鱼后(特别大的鱼要遛翻肚),右手仍要高举鱼竿控

制住鱼,左手用抄网兜头把鱼网起;左手从网底抓住鱼,右手将竿放在架上后退钩,再把鱼放入鱼护。很多高手钓四五斤的鱼只用0.6号(甚至更小)子线,就是因为他们的扬竿动作和遛鱼技术。

好了,鱼也钓上来了,经验又积累了一些,回家喝两口小酒,回味一下垂钓的经过和体会,上网和大家分享一下,交流一下吧,明天(下次)定会有新的进步。

流水钓法

流水钓法 有钓友问到在流水中如何调漂的问题,我想对于老鸟来说,这方面应该早不是问题了,因为众所周知可以钓“跑铅”嘛,(即铅坠完全到底),我就把我在野战钓流水的经验总结如下。 在有流水的地方钓鱼在野战中属于家常便饭,面对流水,我首先考虑的是能不能够用漂,而不是考虑如何调漂,因为用漂的话水流必须在漂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否则你只能换个地方了,不过像我这样的野路子出身的钓鱼人,我首要目的是钓到鱼,钓的方法则无定式,如果决定选用手杆出战或只有手杆,钓点内确实有鱼而又无法立漂,那就干脆不用漂,可以用传统的手杆沉钓法,加大铅坠,以看杆头的抖动来判断有无吃口,或是用手拿住杆,通过感受水底传上来的动静判断。 如果水流在漂的承受范围内,可以立漂,那这就是今天总结的重点:流水线组和调漂 先说流水线组:流水线组和普通手杆线组的构造是相同的,唯一的区别是主线和子线间的连接器一定要采用快速别针,而不采用8字环,原因以下会说到。 1、单坠跑铅:对付水流最常见的办法就是上面提到的“跑铅”、“潜水艇”,新手用这种办法钓鱼的时候要注意几点: (1)子线不要太长,通常我用的子线在12-15厘米左右,最长不超过20厘米,子线太长不但很容易互相缠绕,还会大大降低线组的灵敏度,有时甚至吃死口了都不知道 (2)铅坠不要太重,以在水流中能够拖住线组和漂不走漂为宜,测试的方法是把无漂的线组抛满杆入流水中,铅坠可以沉到底并基本拉直主线的最小重量为合适,漂尽量选择和铅坠匹配的,以漂的浮力比铅坠(含连接器)加入水部分主线的重量略略小一点比较理想,半水带钩无饵调漂时漂刚好被入水部分的线组缓慢拉沉或处于悬浮状态就可以了,钓的时候调整漂座到连接器的距离,以水流最大的时候尚能在水面保持1目,最小的时候时候在3-5目就可以了。 2、双坠台钓法 这种钓流水的手杆线组与普通手杆线组最大不同是在子线,与普通台钓子线相比,在长子线一段距离钩约8-10厘米处,用太空豆卡主一颗较小的铅坠,铅坠是可以灵活的滑动的,是定住整个线组的关键,垂钓时这颗铅坠必须完全躺底,主线部分完全相同,前面说过为什么钓流水的线组一定要用快速别针?其实就是为了在使用这种钓法时能够方便调漂,同时也能够使线组在流水和静水间快速转换。 经过几年的使用(见图1),我觉得这种钓法最大的优点是延续了普通台钓的灵敏性,饵料在水 底的形态就和 台钓一样可 控,而不像“跑 铅”哪样基本 失去了可控 性,“灵”的一 面被大大削 弱,对付即使 在流水中吃口 一样滑且轻的 鱼是一个不错 的好办法。

(传统钓入门贴)手竿传统钓之七星漂钓法

(传统钓入门贴)手竿传统钓之七星漂钓法 本文作者百度贴吧钓鱼吧笑品丹溪,本人仅对网页内容进行了整理,方便广大的钓友方便学习七星漂的使用,版权归笑品丹溪所有 因近年传统钓者逐年减少,钓鱼新人皆以台钓入门,糊里糊涂就开始学什么调几钓几,实用钓技不多且渔获不佳。笔者本着不让传统钓失传的信念,在贴吧发此贴,希望钓友们支持。本文将主要介绍传统钓的七星漂钓法,如有人愿意了解传统钓,后续可以介绍长竿短线等钓法。 传统钓,是经过一代代钓鱼人总结,流传下来的最实用钓鱼方法。传统钓七星漂钓法,又是传统钓中最简单实用的一种玩法。七星漂钓法,具有操作简单,携带钓具少,适用水域广,单尾重量大,漂讯准确不空钩等等优点,追求以最轻巧的钓具,最简单的操作,得到最大渔获,绝不做无用功。 现在由于台钓风行,以至于新一代钓友不懂传统钓,片面认为传统钓就是大钩粗线钓钝,这种看法可谓完全错误。事实上,七星漂钓法实用性强,可灵可钝,调漂方便,钓饵荤素皆宜,渔获往往还多于台钓(台钓连拉奶鲫,传统钓打草眼,大板鲫,一条顶台钓十几条)。 我们经常见到新一代渔友斜跨十斤钓箱,手提大袋饵料,肩扛大包小包各种包,气喘吁吁的到达钓点,用七八种饵料配置鱼饵,结果鱼漂入水纹丝不动,尽管带了三四十斤钓具饵料,仍旧渔获稀少。而一些老人家,小包小凳短节竿,一竿一线七星漂,钓具饵料总共不过一小兜,却连连上鱼,鲤鲫通杀,面饵偶中草鱼,荤饵时中鲶鱼黄颡。 今天,就借此文解说一下七星漂钓法,破解钓具少操作方便又多渔获的秘密,希望新一代钓友也能体会传统钓的魅力。 一;简介七星漂; 七星漂也叫蜈蚣漂,卧票。渔具店的七星漂一包六个,有大小之分,形状各不同。流线型七星漂用于钓灵,梭形七星漂灵度适中属,豆型七星漂用于钓钝。 没有商品七星漂的时代,我们都是用鹅毛鸡毛代替,效果和商品七星漂一样。 二;七星漂漂像; 主要有送票,黑票,斜浮,走漂,漂打转。 鲫鱼吃食有抬头习惯,咬钩后一抬头,就带动铅坠离底,鱼漂因铅坠离底而自行上浮,一粒一粒漂缓缓浮上水面,出现鱼漂上送动作,这就是送票。送票很有视觉欣赏效果。一旦漂送上来,中鱼率极高,因为钩子已经在鱼嘴里了。 黑票,就不多说了,常是鲶鱼黄颡翘嘴白条所为。 斜浮,是鱼漂并未一粒粒上送,而是整体成线状斜着向上浮起,往往是个体较大的鱼或翘嘴等鱼咬钩后迅速向水表游动导致。春季钓河流,重铅坠到底,鱼儿咬钩也常出现斜浮漂像。 走票,是鱼儿咬钩后并未抬头,而是游向一旁所致,有时候七星漂走票像跳舞般活跃,赏心悦目。 漂打转,是早春晚秋鲫鱼含住钩后,本该送漂却无力送漂造成,这也体现了七星漂线组

钓鱼连接环与主线和子线的连接及绑线方法

连接环与主线和子线的简单连接方法——不看走宝~~~ 给初学者介绍一点钓具知识 钓竿:一般鱼竿可分为手竿和海竿两大类。手竿的长度,一般在3.6--7.2之间,也有短竿为2.5米,常用于钓边或在大蓬中垂钓.用竹竿、江苇、玻璃钢、碳素钢等材料制成。为了携带和储藏的方便,很早人们就懂得把钓竿制成多节,由尖梢逐次向下一节比一节粗,相互插接。节数视长短需要和材料选择不等,有的每节80--110公分,共4-5节。有的每节仅长60--80公分。不用时细节穿入粗节,最后只成两节。50年代以前,最好的是日本产的

用江苇制成的双根钓竿。后来发明玻璃钢,而后又发明碳素钢,质轻耐用,各节改为按粗细相互套在一起,用时自内向外抽出,非常方便。也有用铝材制成,质量更轻。 相比之下,碳素钢较玻璃钢质量更轻。韧性更好,为当前最高级的材料。但必须注意不能在高压电线下或雷雨天气使用,因其有较强的导电性能。 购买鱼竿时除根据需要选择适宜的长度外,要注意鱼竿各节竿口圆度是否匀称、厚度是否均匀适度,插口是否坚固,竿身是否笔直,底把是否合手,整个鱼竿轻重如何。 鱼竿的软硬韧性,常以“调子”来表示。一般分软调、中调。硬调。调子就是指钓竿的坚挺程度,,是钓竿受力后弯曲的幅度,幅度小者为硬调,大者为软调。用手平举钓竿,前部必有弯曲,弯曲的起点至竿尖末梢的长度(即弯曲部分)与整个鱼竿的比例,作为调子软硬的表示。如弯曲部分与总长度比为2:8即称二八调,为硬调;三七比为中调;四六比为软调。当然也可以根据弯曲比例更加细分。 一般钓小鱼,要求数量与速度,硬调为好。调大鱼为了避免一下受力过猛,选中调或软调为好。 海竿(亦称投竿),长度一般为1。65--3。6米。2--6节。每节上装有一个线环,供鱼线穿过。底节有装绕线轮的装置。绕线轮种类繁多,档次不一,应根据个人需要与经济条件选择,以实用为主。 钓线:钓线种类很多,过去多用生丝线,也有用野蚕丝制成。尼龙材料问世以后,尼龙线已成为最广泛应用的钓线。淡水钓鱼一般选用20号以内的线,海钓才用20号以上的线。鱼线越细,反映越灵敏。在养鱼塘、河道钓鱼选取3--5号线为宜。陶瓷线:它是一种高强力钓线。它主要采用高分子聚合材料,在线体成型时填充特别树脂。提高线的抗拉强度和抗拒水对线体的浸入。尔后,再经两次处理而成。 陶瓷线最大的特点是表层的保护膜无毛细孔,耐侵蚀,质硬,耐磨,使线的品质稳定,拉力值不退化,。其次,这种线非常柔软、强轫、不卷曲,减低鱼食饵的戒心,使用时得心应手。 鱼钩的种类:鱼钩的种类很多。一般按可分为普通钩、爆炸钩、锚钩、拟饵钩;按其引鱼装制来分,可分为普通钩和夜明钩;按其大小来分,可分为一分钩、二分钩。。。寸钩;按其钩把的长短和形体又可分为长把钩、短把钩、勺把钩、馒头钩、朝天钩等等。我国生产的鱼钩一般用数字命名,可分为10类:鹤嘴形、胡弓形、袖形、环形、伊势尼形、江芦形、丸袖形、龟形、丸形、芦江形。依次以1、2、3、---0为序号。每个序号后面的两位数字为它的具体型号,数字越大,鱼钩越小。日本产的鱼钩不以序号分类,直接标出鱼钩名,鱼钩的大小也是顺序排列,号越小钩越小。还有挪威钩也颇有名,常在钩把上带一小圈,以便于栓线,因多系海钓使用,国人也有用于大水域使用的,故渔具店易于买到。 鱼漂鱼漂也叫浮漂、浮子、浮头、漂。它是垂钓,特别是手竿垂钓时鱼儿咬钩的讯息反应的工具。人们通过鱼漂的动作,不但可以判断鱼儿吃食的情况,从而决定提竿的时机,还可以通过鱼漂的动作判断出是甚麽鱼在咬钩。所以是钓鱼收获好坏的重要环节。鱼漂不仅要能及时反应鱼吃食的动作,还要易于识别,防止环境的干扰,如风的影响,水流的影响等等。因此,鱼漂的选择应考虑到所钓的水域的情况、主要垂钓对象的情况、环境的情况以及与钩、坠组合的情况,有的人,如老人、视力有障碍的情况,乃至个人经济情况,有针对性的加以选择。各式各样的浮漂都有其自身的优缺点,不过浮漂的性能特征并非差异很大,所以你只要有几支质量较好、适应性较强的浮漂也就可以了。早期比较通用的是用干蒜葶或鸡翅翎根部制成的“蜈蚣漂”,它的好处是灵敏、制作简单、便于调节。常用6-7颗,水中沉没2-3颗,水面浮着4--5颗。 现在漂多为化学制品或用禽类的羽翎、木材、竹材制作,形状繁多,性能也常有差异。形状更是多种多样。有上下一般粗的直漂、下面椭圆肚上面细直杆的日式漂、直杆而在下部中间有一圆形或椭圆形的鼓泡的风漂、有球形漂、锥形漂、散子漂、荧光漂等等,不胜枚举。 鱼漂的选择主要有以下几点: 1、材质要轻、坚韧、不透水; 2、比重要小,比较灵敏; 3、颜色鲜明,便于识别; 4、浅水用小漂,深水用长漂; 5、形状以上下尖,中间大的流线型为好; 6、根据自己的视力与钓点的远近加以选择。 目前较为流行的孔雀羽根浮漂,如达摩浮大小号齐全并有以下优点: 1、灵敏度高; 2、稳定性好; 3、视觉清晰; 4、制作精细。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不管那种浮漂,其与钩坠的组合恰当最为重要。 双钩的绑法

台钓新手教程--基本装备篇

浮标台钓中另一个比较贵重的物件那就是浮标了,可以说是台钓的精华之处,垂钓中水深,饵料的残存状态,钩饵的位置,鱼讯,鱼就饵的情形等都可以在浮标上动作和显示目数上表现出来。记得哪位高手说过这样的话,浮标就是钓鱼人水中的眼睛,确实!浮标在水中时刻的为我们反应水下鱼的一举一动,而且可以通过适当的调节来适应水下的鱼的不同变化。台钓中都使用专门的台钓立标,一般都做成上下尖中间稍粗的流线形,做工很精细,这样在水中运动起来动作才比较流畅。中间的部位是标身,上边有颜色的色格部分是标尾,最下边的是标脚。浮标标身主要有三种材质构成:芦苇茅草一类的轻材质浮标,巴尔杉木中等密度材质浮标,和孔雀羽一类动物羽毛做材质的浮标。这三种材质的浮标表现出来的动作是由烦多一直渐变到稳重的。标尾主要有两种材质,一种是碳素或是玻璃钢制成的硬尾,一种是比尼尔塑料管制成的软尾。标脚的材质也比较多,竹脚,碳脚,玻璃钢脚等,钓小鱼选色格间距小些的,便于分清小动作,钓大鱼的浮标则是制作的较为粗犷。一只好的浮标对台钓新手积累经验和提高钓技是有很到帮助的,关于不同种类的浮标的不同用途和用法在以后我会和朋友们就我个人的使用经验一起分享的。 钓箱我第一次听到台钓这个词,一下子两到了两个意思。一是台湾钓法,另一个就是以为是一种坐在台上钓鱼的方法。其实也是这样,台钓需要钓手具备一个坐着的“台”!除了在野外的时候部分钓手会喜欢用钓台,一般台钓都是使用钓箱的。下面我们来说说钓箱。之所以台钓要选择坐

在钓箱上,一是因为摆放平整,坐在上边垂钓,钓手感觉很舒服,再是因为台钓好多操作要有专门的使用器件,而这些器件是由钓箱有机的组合起来的,支架,鱼护,饵盘,太阳伞都要安装在钓箱上,而且这样规则的安放,钓手练习起来动作才会更加的规范;钓箱的最后一个作用就是储藏作用,可以把鱼获放在里边,可以很有效的保鲜,还可以用来存放饵料,毛巾,饵盆等日常钓鱼用品,钓鱼的一些小配件。我们在鱼具店看到的钓箱,上边会标有很多制冷倍数,还标有一些尺寸,或是有些钓箱标注了体积,在选择钓箱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身高来选,坐着舒服钓鱼才会精神集中。安装使用器件的时候要根据人的使用习惯来安装。安装支架和鱼护的时候都要注意在自己的使用习惯高度上不要过低。 钓台钓台相对钓箱来说会轻便一些,可以适当的调节高低,很适合在野外那种岸边不平整的钓场,携带方便,比较适合休闲台钓。一般常用的恒冠,连球,金阁,银阁都很不错,只是购买的时候要注意一下调整高低的台脚处是否结实,严密。安装配件的时候钓台要较钓箱简单得多。休闲台钓对坐椅没有太严格的要求,除了上边说到的这两种,台钓时坐钓椅,把支架插水边的也不少。 安装在座位上的器件主要有拉饵盘,支架,抄网,鱼护,挡针。 支架支架相对钓手来说是很重要的,台钓使用的支架主要有两个作用,

新型传统钓法台钓立漂双坠的组合[图解]

传统手竿钓法一般指的是七星漂单钩卧底钓法。单钩卧底主要是守钓,往往上钩的都是大鱼,但有一个缺点就是缺乏主动性。而且,由于当前河道污染严重,水底淤泥深厚,腐枝烂叶堆积,钩饵沉底后陷入污泥杂物,鱼儿很难发现钩饵,往往是鱼星四起,却不见就饵,垂钓效果不是很理想。要想改变现状,需要注重实效,改进钓法。如果将传统钓与台钓相结合,变“卧底钓”为“悬坠钓”,则可彻底改变被动等待的无奈。“单钩双坠调0钓1法”正是进化了的传统钓和简化了的台钓,本人经过多年实践,感觉确实非同凡响,尤其适合冬钓;在陈年老塘中钓滑鱼,钓绩也可明显提高,现将此法介绍如下: 野钓鲫鱼一般上鱼在50-500克之间,当然小钩细线是钓鲫鱼的不变法则。 线:选用0.8-1.2的主线,0.4-0.8的子线(传统钓一线到底可选0.6-1.0主线) 钩:选用溪流3、4号钩,钓鲤鱼可加大号数 浮标:将传统的散浮(也就是“七星漂”)改为“立漂”。到渔具店购买10元左右一支的巴尔沙木浮漂(空心尾多为送漂漂相) 鱼竿:选用4.5米为宜,视力好可选5.4或6.3 线组的连接(从上至下): ——太空豆——漂座——太空豆——太空豆——铅皮座——太空豆——八字环(连接子线)——太空豆——钩 调漂方法: 1、基本调法 调上坠时,不要装下坠,铅皮略重些,使浮标完全沉入水中,然后仔细地剪去铅皮,漂逐渐上升,经几次剪铅后,使漂尾全部露出,上坠就调好了。然后把下坠铅皮缠在距钩2~3厘米处(子线上穿一枚小号柱形太空豆,可起到不伤线的作用),铅皮重量要略大一些,使漂再全部沉入水中,然后仔细剪去铅皮使漂逐步上升,当漂尾顶点至平水时,下坠调整完毕(上下坠的距离应在20厘米左右,鱼口重且急时,就两铅紧贴)。在垂钓时,根据钓位水的深浅,上下移动漂座,使漂尾露一目就可开始垂钓。此时状态一定是小坠轻触底﹑钩饵横卧水底。【见图】 传统钓立漂双坠钓组(图)

钓鱼的十个秘诀_钓鱼的技巧

钓鱼的十个秘诀_钓鱼的技巧 秘诀1:调 就是调试钓组。范师傅出钓前,总是反复调试钓组,他说:“有人称鱼竿是枪,那 么我认为钓组就是子弹;好枪必有好的子弹,这样才能两全其美,否则就不会有好的效果。”为提高鱼的中钩率,他将钓组调试到完美,非常灵敏得法,可谓一触即发,提竿即 中鱼。此外,依据所钓鱼种及个体大小,选择较适宜线组进行垂钓,较好地解决钩和鱼相 匹配的原则。 秘诀2:守 就是守候。范师傅钓鱼有个特点,就是做好窝点要认真守候,从不轻易弃窝,不像有 些钓手做窝后见无鱼咬钩就弃窝离去,另选他处。他说,这种钓鱼方法,与其说钓鱼,不 如说是喂鱼。他认为,自然水域尤其鱼稀水旷,更要有耐心坐守,才能有鱼获。鱼进窝一 般都有个过程,很少有刚做好窝就有鱼前来觅食的情况发生。从这个角度看,耐心守候是 何等的重要啊。当然,这个守是有一定时间和限度的,也不是无限期地守下去。比如夏季 做窝后通常15~40分钟即可发窝,若超过1小时或更长时间仍无鱼问津,钓手就要考虑 另选新点了。 秘诀3:活 就是垂钓方法要活,钓鱼动态化。方法活,就是不能总是用一种方法在同一个点施钓,要经常变换方法才能达到诱鱼咬钩目的。比如,饵钩移动要轻缓,要随时调整上提角度和 幅度,也不能总是在窝点内引逗,必要时可到窝点外围引逗,往往会有鱼在此时品尝钩饵。另外,将钓饵始终保持动态状非常重要,这是鱼类生活习性所决定的。鱼类喜欢食活体物,甭管用荤饵或素饵,保持钓饵动态感犹为重要,在钓手缓慢移动饵钩时,往往鱼儿会追食 这些“活”饵,从而大大提高中钩率。 秘诀4:遛 就是遛鱼。在现实垂钓活动中,有些钓手尤其新手见大鱼中钩后喜不自胜,不能控制 好激动的心情,总想将大鱼尽快入护:于是,不注重遛鱼或操之过急,用手提鱼线,结果 欲速则不达,发生鱼逃钩线损的局面。在范师傅看来,遛鱼是整个钓鱼活动中的关键环节,不可掉以轻心。较大的鱼中钩后,务必将鱼遛疲乏后用抄网抄起。 秘诀5:看 就是看天象。范师傅出钓前总是习惯性地看看天象,看是否适宜钓鱼,天象不好时就 不贸然出钓,这是他多年坚持的原则。比如:“炊烟低空绕,获鱼非常小”; “蜻蜒燕 子低空跑,垂钓效果不会好”; “浓雾之时不张口,雾散之后狂咬钩”等钓谚都成了他的

钓鱼的经验和方法

钓鱼的经验和方法 一、鱼饵的配制方法: 1、4KG大米; 2、牛B红鲫4袋,牛B黄鲫4袋,配制4KG大米; 3、曲酒香精20滴; 4、蜂蜜1勺约50ML; 5、包谷酒约1500ML。 6、为使鱼饵效果更加明显,同时可再加入牛B添加剂4袋。 二、鱼饵的配制方法: 1、沱牌酒、4瓶、480ML/瓶; 2、曲酒香精、1瓶、10ML/瓶; 3、大米。

三、如何配组钓竿、鱼钩、浮漂: 1、7.2M新长杆(无7.2M字样);配0.3号胴突千又钩;香 妃3号浮漂(下环黄线长)。 2、7.2M旧长杆(有7.2M字样);配0.3号胴突千又钩;香 妃3号浮漂(下环黄线短)。 3、6.3M旧长杆;配0.3号胴突千又钩;大师3号浮漂。 4、5.4M旧短杆;配0.3号胴突千又钩;大师2号浮漂。(配 七星漂线组) 5、4.5M旧短杆;配0.3号胴突千又钩;大师1号浮漂。(配 七星漂线组) 6、5.4M新短杆;配0.3号胴突千又钩;天机2号浮漂。(配 七星漂线组) 7、4.5M新短杆;配0.3号胴突千又钩;老钓手1号浮漂。 (配七星漂线组) 8、5.4M新短杆;配3号细地袖钩;老钓手3号浮漂。 5.4M、空双钩(无饵)、出水4.5目(双钩离底);带双 饵、出水2目(一饵触底、一饵悬浮);标准饵团(黄豆粒大小)。带双饵、出水1目(双钩离底);带双饵、出水3目(双钩触底)。 9、4.5M新短杆;配3号细地袖钩;老钓手2号浮漂。 4.5M、空双钩(无饵)、出水5目(双钩离底);带双饵、 出水2-3目(一饵触底、一饵悬浮);标准饵团(黄豆粒

大小)。带双饵、出水1目(双钩离底);带双饵、出 水4目(双钩触底)。 四、蓝色线盘备用线(从左到右): 1、7.2M、新长杆、紫色鱼线、香妃3号浮漂(下环黄线长); 2、6.3M、旧长杆、紫色鱼线、大师3号浮漂; 3、5.4M、旧短杆、红色鱼线、大师2号浮漂; 4、7.2M、旧长杆、红色鱼线、香妃3号浮漂(下环黄线短); 5、4.5M、旧短杆、白色鱼线、大师1号浮漂。 五、绿色线盘备用线(从左到右): 1、4.5M、新短杆、白色鱼线、老钓手1号浮漂; 2、5.4M、新短杆、白色鱼线、天机2号浮漂; 3、 4、4.5M、新短杆、白色鱼线、老钓手2号浮漂; 5、5.4M、新短杆、白色鱼线、老钓手3号浮漂。 备注: 1、4.5M、新杆与旧杆一样长; 2、5.4M、新杆比旧杆长15CM; 3、7.2M、新杆比旧杆长15CM。

钓鱼线组的搭配钓鱼的基本方法

钓鱼线组的搭配钓鱼的基本方法 我们在选择钓鱼鱼线的时候要和竿配合,同时也要和自己的钓鱼水平配合。标准的配线首先主线要小于竿的承重,以免线不断杆断,因为通常竿贵,再说断了也没得用了,线断了还可以换,但是一般尽量避免断主线,因为漂也不便宜,所以子线一般要小于主线。不同的鱼力量不同,发力方式也不同,所以钓不同的鱼也有不同的配置。但对于初级钓友来说,安全第一,尽量配大点,缺点是这样漂的灵敏度会降低,但是适应性广些。 主线 对于一般钓友来说1.5-3.5的主线可以应付1-15斤以下的鱼了,建议一般配置2.0-2.5,适应性较广。对于有经验的钓友来说,主线配置自己都应该已经有自己的方案了。注意,鱼线的拉力并不时你能钓到的最大值,因为鱼不是拎上来的。1.5的主线也可以钓到10斤的鱼,只要你有技术。 子线 比你用的主线拉力略小即可。一般有尼龙线、编织线、火线等 鱼钩 因号数与形状多种,个人喜好也不同,一般根据钓的鱼不同,会有些钩型的不同,一般选用较多的是袖、伊势尼、关东等,钓鲫一般用袖,钓大鱼多用伊势尼,关东适应新较广。本人交喜欢新关东。 另鱼钩分有倒刺和无倒刺的区别,有倒刺的中鱼后不易跑鱼,但摘钩麻烦,无倒刺的钩中鱼后,溜鱼技术差的容易跑鱼,但是摘钩方便快速,最近有渔具商推出不易跑鱼也容易摘钩的蛇腹钩。 常规主线配置: 因为有3.6及4.5两根杆。所以有3.6及4.5两类主线。因3.6米的竿主钓鲫,所以准备了两套1.5的主线,一套1.2的主线,一套2.5的主线以备钓大鱼。(看到很多竞技钓的朋友配0.8,0.6的主线,我不敢,塘里鱼杂,漂太贵。)4.5米的主线主要为两套2.5的主线,一套1.5的主线,一套3.0的主线。 子线及钩 0.8尼龙子线绑袖4号及金袖0.8号的双钩10套。贝克利6lb火线绑土肥富新关东特研针0.5号无刺双钩10套;贝克利10lb火线绑土肥富新关东特研针0.8号无刺双钩10套;1.5尼龙子线绑伊势尼5号有刺5套(基本没用过)。 借用一段网友的话:首先竞技钓他们是大师级人物,控鱼能力超强,其二,他们钓鱼不用自己花钱,跑多少条不心疼。其三,他们用的主线和子线要超出竿长1 米,这样中鱼时提竿溜鱼根本不会出水,所以鱼挣扎的不会太凶。其四,由于是他们大师,那么一定要比任何人用的线都要细。其五,同样重量5斤的鱼有的你用0.4的子线就可以搞定,有的你用2.0子线都切,因为你提竿的动作在刺鱼的一瞬间大小不一样,这就看你的心态,技术,的应用和掌握了。有时也要看鱼的心情,把

钓鱼线组

一、手竿钓法 手竿钓鱼,又称传统钓鱼法,即我们最常用的钓鱼法。 手竿主要优势是竿尖灵敏,手感佳。其竿身没有导线环及渔线轮装置,竿头有一根红线,打个死结形成一个疙瘩,鱼线做个活套套在红线上即连接在一起,鱼线的长度取与竿齐长即可。可使用0.5-10克左右通心铅坠或开口铅坠,也可以借鉴台湾钓法使用铅皮加铅皮座(或转环式铅皮座)做坠,效果挺好。 手竿的竿长是指手竿展开后的实际长度,经常使用的长度分别为:2.7米、3.6米、4.5米、5.4米、6.3米、7.2米,还有非长规竿长如:3.0米、3.9米、4.2米、4.8米等。根据一些高手的经验推荐,通常认为4.5-6.3米最为适用。但在台钓(台湾钓法)中,3.6米的长节小手竿是这种钓法中最高效的称手武器。店家本人平时外出野钓习惯带4.5米的手竿,外加6~7根海竿(远投竿)。 手竿按收缩后的长度分:超短节竿即袖珍竿(收缩长度小于45厘米),短节竿(收缩长度约在45-65厘米之间)、中长节竿(收缩长度在70厘米至90厘米之间)、长节竿(收缩长度大于90厘米)。长节竿一般竿身较细,但不如短节竿携带方便。 手竿钓法一般使用约与竿身齐长的短线钓取中小型鱼类,配合抄网进行溜鱼,很多高手甚至可以用手竿钓起几十斤的超大型鱼.手竿常用于池塘钓和溪流钓,江边、水库、湖泊也适用,是淡水钓的主要钓具。 基础配置:手竿+鱼线(包括主线和子线,主线比子线粗,主线取和竿齐长,子线15~30厘米即可)+鱼钩+浮漂+小配件((含太空豆、浮漂座、(铅皮座+铅皮)/铅坠、连接器/转环、打窝器)) 可选配辅助件:抄网(捞鱼用)+支架+鱼护(装鱼)+水桶(装水装鱼)+渔具包(1-5层容量不等、注意长度)+浮漂盒+工具盒+鱼钩盒+线板+椅凳+钓鱼伞+钓箱+钓台+鱼鞋帽服装等 >部分手竿线组图解如下(供参考): 手竿线组1(台钓式)

手竿钓鱼攻略

手竿钓鱼攻略 一、概论 钓鱼是一件很有意义的户外活动,放松自己、锻炼身体,感受自然、享受生活。闲暇时间邀几个朋友或独自一人,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得几分清闲与幽静,这对都市生活的人来说更是难得的一种享受。在很多钓鱼方式里面,我独衷手竿钓鱼,手竿钓鱼更能展示一个人的智慧、聪明才干和处理突发事变的应急能力。如果说小提琴是乐器之王的话,那么手竿就是淡水钓之王。这些年来,我就一直使用手竿,虽然我以前也买过几根海竿(海竿钓鱼论坛)。"台钓"还没有传入大陆的时候,我就根据自己在钓鱼中的情况和体会,设计出了用软脑线制作的悬坠长脑线钓底钓组,在使用过程中效果明显。"台钓"在大陆刚刚传开,我马上接受并改多股涤纶软脑线为单丝鱼线作脑线。这两年我走过很多地方,在很多地形复杂的水库(水库钓鱼视频)钓鱼,我基本都是用手竿,很多时候都是悬坠底钓。事实证明,即使是在斜坡、水底不平的水库垂钓,悬坠底钓也有它很大的优势。 我不玩竞技钓(竞技钓鱼技巧),下面所涉及一切只是在水库、河流等自然水域垂钓的体会,千万不要和标准池、竞技钓相提并论。 二、配臵 1、竿长和线长 我们先从线长说起。很多人就一句话:"齐竿线",如果再细问就有不同了。是全长与竿等长呢,还是主线与竿等长。主线多长为宜,各人有各人的习惯,但是有一个原则--顺手,要抛竿顺手(不吃力),起鱼顺手。有些朋友爱用长线,总认为大鱼就在前面一点,抛竿很吃力,不愿把线减短。我主张主线比竿长稍短一点(短100毫米),或者说全长与竿等长,如果竿子比较软,主线还可以再短一点。这样不论是抛竿还是起鱼都很方便,也是抛竿更准的重要条件,很多朋友没有明确这点,抛竿落点不准也不知道原因。朋友们不妨试一下,把主线减短一点后抛竿明显有力多了。抛竿的准确性不仅影响鱼获,更反映一个垂钓者的基

流水中钓鱼的三种钓法(走漂、跑铅、无漂拖钓)(精髓)

流水中钓鱼的四种钓法(精髓)(走漂、跑铅、闷竿钓、无漂拖钓) 钓流水核心要素:把握好铅坠重量、水线长度(某个程度需要注意风线、钓竿和线组的配合)、浮漂大小之间的平衡 夏季气温高,而且经常下雨。如果在长江、黄河等自然水域垂钓,水位蹭蹭的往上涨,此时水流比平时快很多,走漂严重。如果觉得技术不过关垂钓有难度想在静水里垂钓,比如湖库,又因为这个季节气温高,气压经常很低,双重因素导致水体缺氧,鱼口差。所以呢!咱们现在说说如何钓流水,这也是广发钓友经常碰到的水情。此时如果在流水中垂钓,因为水流增加了水体含氧量,增加了鱼的活性,鱼口要比静水里好一些,如果再起一点风,效果就更好了。下面讲讲如何在流水中垂钓,其实在流水中钓鱼特别有意思! 很多人都知道崩尖子钓法,但是我一般不用,因为灵敏度下降太多,会丢失很多口,除非遇到水流特别急的情况。如果水流速度一般,还有更好的选择。 一、在流速较慢时,我最喜欢采用“走漂”钓法。 1、走漂钓法要求施钓区域水底稍微平坦一些,杂物较少或没杂物的地方。我一般用6.3米钓竿垂钓,因为要频繁抬竿,如果觉得累,可以换短一些的钓竿施钓。走漂钓法,钓的是行程。竿子过短,垂钓的行程太短,对鱼获影响较大,所以尽量选择稍长一点的钓竿。 缓流可以打窝,最好用发酵玉米粒和麦子、部分麦麸以及少量钓点泥巴混合打窝,可以从支架前方施钓点向下游方向打窝,打一条,打窝量渐次减少,三坨拳头大小即可。

流水中的鱼都在不停游动,处于离底状态。为了抗住一定的水流,我们要调高目,钓钝。可以选择蚯蚓等天然饵料,也可以开拉饵,也可以下钩挂拉饵,上钩挂蚯蚓,都行。对于长江这种常年水温比气温低很多的水域来说,他里面的鱼普遍喜腥。所以我们开饵可以多加一些动物成份,最好把蚯蚓或者红虫、螺丝、虾子等混合物打碎拌进拉饵里,关键是荤饵量要掌握好,由于动物油脂会破坏拉丝,加多了拉不出饵,或者直接成面疙瘩,这一点需要多实践总结。由于是流水垂钓,水底不平,需要调高目,挂饵后保证钩子离底5-10公分左右,鱼在游动中进食。抛竿到支架前方固定钓点,随着水流,风线渐渐绷紧,不能打满竿。差不多风线绷直,和竿子呈135度左右,浮漂移动速度渐渐变慢,慢慢倾斜在水中,抬竿,进行下一轮抛竿动作。钓流水,抛竿频率很关键,同时钩饵尽量每次抛到同一个点入水。饵料根据水深适当增减拉丝粉比例,保证拉饵到水底能抗住钩饵和水底的摩擦力,在风线绷直之前,钩上还有残留饵料。玉米、麦子会停留在钩饵落点下游不远处,麸皮会随水流飘走。远处的鱼会循着发酵饵的味道、流经此处麸皮碎屑边吃边逆流而上找到窝点,此法钓鱼效果很好,很远处的鱼都会诱来。 重复上面的操作,如果鱼从钩饵的水平或下方吃钩,浮漂一般会出现黑标,要是从上面吃钩一般是浮漂上浮。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发现鱼的泳层较高时,要及时调整钩饵高度以应对其变化。 2、如果水流稍快,用上面的操作鱼儿咬钩频率不高,可能是线组移动太快,在鱼发现钩饵之前他已经飘远了。此时可以上拉浮漂,多次调整,让钩饵轻触底,或者一钩悬一钩底,或者两钩触底,子线弯曲,或者铅坠竖直轻触底,斜躺都可以,关键看咬钩频率,直到找到咬钩频率最高的时候确定调整好了。子线长度要减少,15厘米比较合适,太短了没必要,稍大点的鱼这个长度也能出动作。杨竿频率也要保持住,鱼口少了就补窝。 3、如果水流还是快,比稍快还快,浮漂很容易被水淹没。此时可以减铅,增加调目,让浮漂的牵引力能够对抗水流、线组、水底摩擦等综合力。同时继续上拉浮漂,减少风线的长度,增加水线长度,让水线和水底夹角变小,增加钓组和水

海竿线组组装图解_海竿使用方法_钓鱼人必看

海竿线组组装图解_海竿使用方法_钓鱼人必看 海竿,又叫投竿或抛竿。它在钓竿的柄部安有一个绕线轮,上面缠满钓线,这样,当用力甩投时,就能把饵钩抛到较远的水域,扔的距离非常远。海竿的尺寸一般为1.8m、2.1m、2.4m、2.7m、3.0m、3.6m。早期的海竿大多为玻璃钢材质,目前大部分一般碳纤维材质代替。一、海竿优点海竿与手竿相比有如下优点:(1)甩得远:海竿有充足的储线,并有铅砣、饵团,很容易将之甩到几十米外的水域,经验丰富的钓者可甩至一百米之外。凡是各种大鱼,多栖息于远岸深水区,少在近岸浅水区游动。因此,甩得远给钓大鱼创造了条件。(2)饵米足,诱鱼力强:海竿多用炸弹钩(组钩),饵料捏成鸡蛋大,乃至拳头大饵团,6~10枚钓饵包在其中,这么大的饵团入水后,自然形成一个诱饵点,远岸的大鱼见到送上门的食物,岂能轻易放过,于是竟相前来觅食,由于饵料多,鱼儿一时难以吃完,有持久的诱鱼效果。加上钓钩多,鱼儿在摄食时常常易于误将钓钩吞下,钓钩多也增加上钩的机会。(3)大鱼难以脱逃:海竿有绕线轮,上面贮有足量的钓线,并有曳力装置,在钓到大鱼后,可随意地放线、收线,充分发挥绕线轮的长处,并可调整曳力装置,有效地控制鱼儿的冲力,使鱼儿难以挣断钓线。而手竿钓到大鱼,回旋余地少多了,很多时候只能眼睁睁地看到大

鱼扯断钓线,甚至折断钓竿而脱逃。(4)不怕风浪干扰:海竿一般不用浮漂,它是看竿尖或听铃响来传递鱼儿咬钩的信息,只要竿尖上下抖动,或是铃声大作,就知道鱼已上钩,风浪对鱼儿咬钩没有什么影响。另外,在风大浪急时,很多鱼类都沉于深水,手竿就更难发挥作用了。(5)比较省力:海竿不像手竿那样需要死死盯住浮漂,它由小铃传递咬钩信息,可以保护视力,使人不至于太疲劳,特别是在酷暑高温时节,不必顶着烈日手握钓竿死守之,而可坐在树荫下观察,待其铃响而提竿。另外一个钓者可同时照顾数根海竿,哪根铃响哪根提,可提高上鱼率。(6)灵活性较大:海竿不但可底钓,也可甩至远方水域,带漂浮钓;不但可用炸弹钩,也可用串钩;不但可日钓,更适于夜钓。但是,海竿也有些不足,如小铃或竿尖传递鱼儿咬钩信息不够灵敏,常是鱼儿咬死了钩才有反应,因而错过了很多有利提竿时机;不适于在水草稠密区垂钓,因易于挂草;由于炸弹饵料多,需要准备充足的饵料,成本较大。二、海竿使用步骤虽然长短不同,但使用方法大致相同,基本步骤如下:(1)逐节拉开海竿,使各过线圈对齐,并在一条直线上,各节连接处应稍加力拉紧。过线圈应对准绕线轮卡座。(2)安绕线轮,将绕线轮安在卡座上,用螺母将其固定死,把绕线轮逆止开关拨向反转位置,拉动线头,钓线即可拉出,再逐个穿过线圈,直到穿过竿尖过线圈。再用连线环挂上附子和炸弹饵,

台钓挂蚯蚓调漂方法

台钓挂蚯蚓调漂方法 台钓挂蚯蚓调漂方法野钓鲫鱼蚯蚓很好用的,不过一般野钓用漂都比较大,而蚯蚓又很轻对漂目变化影响很少。而传统钓法调漂又调的很钝,冬季鱼吃食不是很猛,浮漂信号反映就很弱。 我的做法是:可以借鉴台钓钓组,只不过线组和钩子都稍微加大一些号数;第一步,半水双钩挂上蚯蚓加减铅皮或咬铅调至浮漂露1目,第二步,上调浮漂至浮漂露出水面2目;OK正常情况下钓2目,此时铅坠悬空,双钩到底[很灵敏;不过调1钓2时具体看子线长短.软硬和漂尾粗细;坠子也有可能是轻触底状态的。不过灵敏度依旧很高的。如果风浪大就继续上调浮漂钓3-4目,使铅坠触底,以抗风浪[稍微钝点];如果钓点处有淤泥或水底不平,或者为钓上层翘嘴.白条等鱼也可下拉浮漂使双钩离底钓1目。 这样钓底时可以根据具体鱼的吃口轻重,只须改变钓目就可达到灵钝的转换;还可以不必加减铅坠来达到钓底和钓浮的转变。 台钓挂蚯蚓调漂方法: 1.半水将漂子调到7格;2,将一小块铅皮挂到下钩上,调到4格;3,将小铅皮平均分成两半,分别加到两条子线上,注意一定要离钩有3-5公分的距离;4,挂上蚯蚓,此时标尖应有两格半到三格,就可以开钓了,这样子调法,依然是一钩触底,一钩悬空,稍微调钝一点双鱼的机会比用饵料要多得多,只是一定要把铅皮加上就行。 台钓挂蚯蚓的调漂我是这么做的!首先半水调平水,意思也就是半水调漂的时候漂尖与水齐平,钓的时候可以根据情况钓平水至5目6目!在餐条或者是白鱼多的塘蚯蚓下不到底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挂米饭粒,玉米粒等等传统饵! 装备:因为不时遇到大鱼(2斤以上)一般我用1.5号透明主线、0.8号透明子线、子线长15公分左右、伊豆4号钩、4.5米钟道硬调手竿、鱼漂根据水深、水流、鱼情选择。 鱼饵:窝子饵就用泡发的颗粒、少量酒米、少量棒子面、少量东俊、面粉。 钓饵大部分用小蚯蚓蘸糖水(鲫鱼、鲤鱼、草鱼、鳊鱼多上),偶尔用泡发的颗粒(或918野战、或918 2#)、虾粉(或冬鲫、)白糖、拉丝粉,用6:3:0.5:0.5的比例来调,效果还好。加糖是因为要钓鲫鱼(鲫鱼钓饵是先甜后香、窝子是先香后甜)。这样鲫鱼、鲤鱼、草鱼、都钓到过,鲫鱼、鲤鱼为主。钓草鱼直接用水边的青草! 调漂心得 说的是台钓,调漂假设每粒饵是2目重量,调目都是带子线、不带饵。 钓浮:先用重坠找底(坠在底钩),最上的太空豆标记水深(这样可以精确离底多少公分),去掉底钩坠,半水在铅座上调9-7目,挂饵看钓目,调水线长短(即找钓层),开始垂钓。(只要看到漂到调目必是没饵了) 调灵钓灵:冬季、杂鱼少、刚开始钓鱼少的时候用。典型的“调4钓2”,带子线、不带饵、半水调4目,挂饵找水深,钓2目。这种情况底饵触底,上饵悬浮或刚触底(由于饵的大小不一样)。 不灵不顿:双饵触底。典型的“调几钓几”,带子线、不带饵、半水调4目,挂饵找水深,钓4目。这种情况底饵、上饵都触底,铅坠悬浮。这是钓灵、顿的分界点(钓目小于调目则灵、钓目大于调目则顿)。 调灵钓顿:杂鱼多了就“调几钓几”。如要让铅坠触底,典型的“调平水钓2目”,这时候要注意不带子线、不带饵、半水调平水。这种情况这种情况底饵、上饵、子线都触底,铅坠立在地面。 挂蚯蚓的调法:由于蚯蚓重量轻,没办法将浮漂拉下水几目。所以蚯蚓用“调平水钓2目”。

手竿钓鱼线组的绑法图解

手竿钓鱼线组的绑法图解 (子线/主线/铅皮座/浮漂等全套) 手竿钓鱼,包括台钓和传统钓,即我们最常用的钓鱼法。 手竿主要优势是竿尖灵敏,手感佳。其竿身没有导线环及渔线轮装置,竿头有一根红线,打个死结形成一个疙瘩,鱼线做个活套套在红线上即连接在一起,鱼线的长度取与竿齐长即可。可使用0.5-10克左右通心铅坠或开口铅坠,也可以借鉴台湾钓法使用铅皮加铅皮座(或转环式铅皮座)做坠,效果挺好。 手竿的竿长是指手竿展开后的实际长度,经常使用的长度分别为: 2.7米、 3.6米、 4.5米、 5.4米、 6.3米、 7.2米,还有非长规竿长如: 3.0米、3.9米、 4.2米、4.8米等。根据一些高手的经验推荐,通常认为4.5-6.3米最为适用。但在台钓(台湾钓法)中,3.6米的长节小手竿是这种钓法中最高效的称手武器。店家本人平时外出野钓习惯带4.5米的手竿,外加6~7根海竿(远投竿)。 手竿按收缩后的长度分:超短节竿即袖珍竿(收缩长度小于45厘米),短节竿(收缩长度约在45-65厘米之间)、中长节竿(收缩长度在70厘米至90厘米之间)、长节竿(收缩长度大于90厘米)。长节竿一般竿身较细,但不如短节竿携带方便。

手竿钓法一般使用约与竿身齐长的短线钓取中小型鱼类,配合抄网进行溜鱼,很多高手甚至可以用手竿钓起几十斤的超大型鱼.手竿常用于池塘钓和溪流钓,江边、水库、湖泊也适用,是淡水钓的主要钓具。 基础配置:手竿+鱼线(包括主线和子线,主线比子线粗,主线取和竿齐长,子线15~30厘米即可)+鱼钩+浮漂+小配件((含太空豆、浮漂座、(铅皮座+铅皮)/铅坠、连接器/转环、打窝器) 可选配辅助件:抄网(捞鱼用)+支架+鱼护(装鱼)+水桶(装水装鱼)+渔具包(1-5层容量不等、注意长度)+浮漂盒 +工具盒+鱼钩盒+线板+椅凳+钓鱼伞+钓箱+钓台+鱼鞋帽服装等。 部分手竿线组图解如下(供参考): 手竿钓鱼线组的绑法1(台钓式)

手竿钓鱼之线组搭配及抛竿钓技

手竿钓鱼之线组搭配及抛竿钓技 在众多的钓鱼方式里,我最爱使用手竿钓鱼,因为我认为手竿钓鱼更能展示一个人的智慧、聪明才干和处理突发事变的应急能力。如果说小提琴是乐器之王的话,那么手竿就是淡水钓之王。这些年来,我就一直使用手竿,虽然我以前也买过几根海竿。“台钓”还没有传入大陆的时候,我就根据自己在钓鱼中的情况和体会,设计出了用软脑线制作的悬坠长脑线钓底钓组,在使用过程中效果明显。“台钓”在大陆刚刚传开,我马上接受并改多股涤纶软脑线为单丝鱼线作脑线。这两年我走过很多地方,在很多地形复杂的水库钓鱼,我基本都是用手竿,很多时候都是悬坠底钓。事实证明,即使是在斜坡、水底不平的水库垂钓,悬坠底钓也有它很大的优势。 我不玩竞技钓,下面所涉及一切只是在水库、河流等自然水域垂钓的体会,千万不要和标准池、竞技钓相提并论。 二、配置 1、竿长和线长 我们先从线长说起。很多人就一句话:“齐竿线”,如果再细问就有不同了。是全长与竿等长呢,还是主线与竿等长。主线多长为宜,各人有各人的习惯,但是有一个原则--顺手,要抛竿顺手(不吃力),起鱼顺手。有些朋友爱用长线,总认为大鱼就在前面一点,抛竿很吃力,不愿把线减短。我主张主线比竿长稍短一点(短100毫米),或者说全长与竿等长,如果竿子比较软,主线还可以再短一点。这样不论是抛竿还是起鱼都很方便,也是抛竿更准的重要条件,很多朋友没有明确这点,抛

竿落点不准也不知道原因。朋友们不妨试一下,把主线减短一点后抛竿明显有力多了。抛竿的准确性不仅影响鱼获,更反映一个垂钓者的基本技术素质。 长竿好还是短竿好,这个问题很难用几句话说清楚。现在是两极分化,有的人用竿是越来越长,有的人用竿是越来越短,我属于后者。我以前也有几根长竿,钓鱼的时候喜欢一长一短。后来发现长竿很少上鱼,短竿上鱼后还嫌长竿碍事。时间长了我深深的体会到,还是只用一根短竿好。我平时出门就带一根手竿,再带几个自制的换把。我一般就用3米6的短竿,偶尔用到4米2。这个规格很特别,不是习惯的标准长度。 短竿有很多优点。使用方便,抛投准确,转移钓点时灵活。很多人认为短竿钓不上大鱼,我看这不是问题的根本。只要保持相对的安静,特别是脚下不要乱动、不要发出哪怕是很小的声响,就是大鱼还是爱到岸边来觅食的。这是鱼儿长期养成的一个生活习惯,不是那么能够轻易就改变得了的。在很多水质很好、能见度很高的水库,我用短竿钓边不是照样钓上不少大鱼吗。当然,我也承认,鱼太大时短竿最终还是对付不了。短竿再配上相应的补救措施(失手绳、“超级失手绳”*),成功率高还顺手,有啥不好?各人对钓鱼的态度不同、取向不同,选择鱼竿长短的观点也就不同。有一点都相同,那就是大鱼总是很少的,短竿也能对付的常规鱼才是绝大多数。弃少而求多,这就是我钓鱼选竿的一般原则。 2、怎样抛竿 抛竿准确与否,关系重大。抛竿准确性差,饵料在水底就很分散,

筏钓线组搭配

线组搭配: 线组配置从上至下:棉线结--活动漂座--太空豆1--太空豆2--铅坠1--太空豆3--太空豆4--铅坠2--太空豆5--8字环(或快速别针)--子线。其中棉线结为了固定浮漂、定水层;太空豆1的作用是挡住漂座,防止收线后长尾漂缠绕线组下方的铅坠及子线;太空豆2、3、4、5分别固定两个铅坠,使用双铅坠的主要作用在于减少子线和主线的缠绕,一般上大下小,双铅间距40CM左右。子线为单子线,长度根据个人喜好和鱼情不同,可以绑50-100CM,甚至更长。如果用尼龙线作主线则可以一线到底,略去连接环,直接在主线上绑钩。 漂: 筏钓一般选用漂尾长、目数多的筏钓专用长尾漂,特别是过程钓刀鱼等,漂尾长则行程长,鱼讯会比普通漂更明显、更多。漂的大小选择取决于钓层的深浅,一般深大浅小。 调漂: 筏钓调漂不象台钓调漂那样复杂,也没有台钓调漂那样的高要求和诸多变化。筏底调漂可以参照台钓调漂法,浮钓过程一般调到挂饵后平水或漂尾缓慢入水即可,原则上能让缓沉的漂尾在鱼吃饵时表现出明显的信号为准(如:加速下沉、停顿、上顶)。 漂讯: 浮钓刀鱼、青鱼、草鱼一般为钓行程,漂讯以加速为主,鱼情好、吃口凶会出现大力加速至黑漂,就是大家常说的“箭沉”,但在冬天等吃口不佳的情况下会出现微加速的现象,此时一定要清楚浮漂正常的下降速

度,发现异常(如轻微加速、小顿、停漂、小顶等),即可扬竿。 钩: 浮钓以刀鱼、草鱼、青鱼等为主,刀鱼口大凶猛,草鱼、青鱼一般个体较大,所以应选用钩尖锋利、钩条较粗的大号带倒刺钩,如伊势尼、千又等(伊势尼6-8号;千又2-3号),钓底则应根据对象鱼选钩,钓黄尾巴、鲫鱼等应选小钩(如伊豆3-5号),钓鲤鱼、草鱼、青鱼等则选大钩(类同于浮钓)。 二、微铅钓法: 特点:全泳层搜索,信号清晰,操作简便 竿: 使用软尾筏杆,长度可以根据个人喜好、习惯不同而定,一般选用1.2米-1.5米,短竿操作方便、鱼讯清晰,长竿则以遛鱼见长,控鱼性能优于短竿。竿梢(尾梢)的调性选择可以根据鱼情的变化做不同的选择,如冬天吃口轻宜选择调性较软的尾梢,尾软则灵敏度佳,信号更清晰,夏秋鱼情好、吃口猛可以选择相对较挺的尾梢,特别是挂活饵(如小鱼、小虾等)时,调性过软会出现假信号、降低中鱼率。另外,配铅的大小也关系到我们对尾梢调性的选择,一般大铅配硬调尾梢,小铅配软调尾梢(反之:大铅配软调,尾梢太挂;小铅配硬调,尾梢太挺,都会影响正常的信号)。但对于软尾筏杆的选择主要还是看个人的喜好与习惯,就如我们选漂一样,只要你能很好地掌握一支竿子的性能,熟知尾梢的吃口信号,那么长短软硬皆相宜。所以不必去刻意追求筏竿的调性,适

教你台钓主线的配置

教你台钓主线的配置 中国钓具之都博览城的钓友还是不错的,跟着他们学到很多知识。大家也可以关注一下他们的官方网站,搜搜中国钓具之都博览城就能找到,那里的朋友会教会你很多。钓友们都知道钓法不同,所选的配置也不同,下面介绍一下台钓的主线配置。 首先,台钓线组的基本配置是从与竿梢相连接的主线套开始,往下依次排列是--两颗太空豆--鱼漂座--两颗太空豆--两颗太空豆--铅皮座--一颗太空豆--连接转环--子线--鱼钩。 其次,介绍台钓的主线。主线与子线搭配的基本原则是:主线的号数(线径)应大于等于子线号数(线径)的一倍。比如:钩鲫鱼用0.8号主线配0.4号子线。钓大鱼用3号主线配1.5号子线。大小鱼兼钓时用1.5号主线配0.8号子线。 主线:以8字连接转环到竿梢连接处,这段的鱼线在钓组中叫主线。主线的长度应以使用钓竿的长度为准,竿用多长,主线就裁多长。主线承系着竿梢,太空豆,漂座,鱼漂,铅皮座以及8字连接转环。主线质量的优劣尤为重要,正规厂家生产的鱼线,一般在鱼线盒上都标有线径,结节拉力等数据。凡在盒上标有“道系”两字的,就是做主线用的专用线;质量好的主线,手感光滑,匀称柔软性好,并具有底延伸性,无记忆(弯曲后,用手拉直,不会还原)的特点,为增加它的耐磨度与切水性,主线一般都经过几道的镀膜处理。因镀膜色的不同,所以主线的颜色也各不相同,市场上出售有:深红色、橙黄色、棕色、蓝色、无色等不同颜色的主线。 为了便于与钓竿的连接,应先将主线的顶端对折10厘米左右,上下各打一个死结。使用时,将两个死结间的线圈对折成一个活扣,从竿梢穿过主线套,抽紧即可,不要担心线套滑落,在垂钓过程中,它会越抽越紧。垂钓结束后,只要拉动主线顶端的第一个小结环便可解下主线,便于使用和收储,即方便又省事。 中国钓具之都博览城的钓友还是不错的,跟着他们学到很多知识。大家也可以关注一下他们的官方网站,搜搜中国钓具之都博览城就能找到,那里的朋友会教会你很多。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