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钓基本知识
台钓的基本知识

台钓的基本知识
什么叫台钓?台钓就是台湾的钓法,铅悬于水中,而钩在底。
这是由台钓一些钓鱼高手在实际中摸索出来的。
人们对台钓的特色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竿细短、线细、钩小无倒刺,浮漂细长均匀灵敏度高,稳定性好。
2、垂钓者坐在美观的晴雨伞下和轻巧的折叠式靠背椅(现在发展为钓箱)上,有舒适感。
3、钓竿搁放在竿架上,手不离竿,眼不离漂。
4、鱼饵上乘,诱鱼力强,能迅速聚鱼并使鱼儿们争先吞钩。
5、一切要求规范化,操作轻松、动作标准、姿势正确,讲究速度,起鱼率高。
以池钓为例,台湾池边划定的钓位只一米宽,钓客多时只能是一个挨一个并排坐。
故台湾钓友传入大陆的规范式的钓鲫方法及钓具装备,完全是由于台湾池钓场那种严格的场地和垂钓环境养成的,他们竿长线长一般只需3.6~4.5米,抛钩、扬竿、起鱼这些动作,及坐姿都必须是垂直的,否则,会干扰和妨碍钓友。
台钓手册

台钓手册(一、台钓法简介)目录一、台钓法简介二、台钓的装备三、台钓的浮标四、台钓的饵料五、台钓的动作后记台钓手册一、台钓法简介什么叫台钓?台钓,又称台湾钓法,比较准确的称呼应该是悬坠立标双子线钓法。
最初是从日本传入台湾,又由台湾钓鱼人进行改进后传入大陆。
经过大陆钓友不断继续改进提高,又产生出竞技钓法,以及今年频频出现的新名词──点钓。
竞技钓和点钓在调标理论、技术动作和看标方式上都与传统的台钓有了很大的不同,现在的台钓一词已经成为这一类钓法的统称,习惯上我们称凡是采用悬坠立标双子线钓法为“台钓”。
按照最早将台钓介绍到大陆之一的台湾钓鱼名人廖心阳先生的说法,台钓就是“钓得舒服一点,钓得多一点,钓的考究一点”的一种钓法。
台钓法能够比传统钓鱼获多数倍甚至几十倍,现在国内能够时速过百尾的高手比比皆是。
台钓也是最能体现钓手技术水平高低的钓法,往往同池钓鱼,高手和初学者钓获也悬殊。
现在钓鱼比赛已经成了台钓的天下。
区别于台钓的钓法,我们统称为传统钓。
与传统钓相比,台钓的优点在于:第一,钓组配备科学,反应灵敏,技术含量高。
这是台钓最显著的优点。
台钓的整个钓组在水中都呈悬浮状态,钓组中任何组件状态发生了变化都直接影响信号的体现和上鱼率,有时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鱼吃饵的细微动态,窝子中鱼的多少都可以从标上清楚反映,熟练钓手在钩饵下沉的全过程都能发现鱼讯,并起竿得鱼。
第二,钩饵制作精良。
台湾钓法所用的饵料考究,一般使用商品饵,多是由专家根据钓不同对象鱼而专门配制,针对性强,卫生方便,状态合理,诱钓合一,边钓边诱,鱼会越钓越多。
第三,技术动作规范。
台钓法对垂钓者一招一式如上饵、抛竿、提竿、遛鱼、抄鱼等都有严格的标准化要求,都有其道理,有些基本动作需要花功夫认真反复练习才能掌握,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加快整体钓鱼速度,降低体力消耗。
第四,装备精良、齐全。
与传统钓法相比,台钓配备的装备比较先进、精致,包括竿、支架、手抄网、专用鱼护、钓箱、钓鱼伞,使用优质细线、小钩,灵敏的浮漂等。
钓鱼技巧:台钓实用技巧大全

台钓实用技巧大全台钓即台湾钓鱼技法,因用之有效且立竿见影很快就风靡全国各地,可分为休闲钓和竞技钓两种,其中休闲钓提倡用简单的钓具轻松上阵,而竞技钓则要配备精良且实用的钓具,接下来一起来讨论下台钓实用技巧大全!一、线组1、主线:主线一般比钓竿长10~30厘米,先装两枚“太空豆”,接着装漂座,再装两枚太空豆夹住漂座,然后把铅皮座装上,再装一枚太空豆用来固定铅皮座的位置,最后绑上八字环。
2、子线:子线比主线小1~2号,长20~50厘米,两端各绑一个鱼钩,对折成一上一下两钩(两钩相距约3厘米),然后在对折处打一个外“∞”字型结,使用时固定在主线的八字环上即可。
3、竿尖:竿尖尼龙线上打个结,主线的另一端折回8厘米左右,连打两个“∞”字结,形成一个大环,一个小环,然后把线顺入大环,再套到竿尖尼龙线上拉紧,解下时轻轻拉小环即可。
二、钓位1、四个角,近似于正方形的池塘,各边长基本相同,鱼的巡游时必经四角,并喜欢在四角停留、休息,因此四角往往是好钓位。
2、中腰处:长方形的池塘中鱼喜欢在长边来回游弋,尤其长边的中部(中腰部)更是鱼游弋的必经之地,因此中腰往往是好钓位。
3、进水口:池塘一般都有进水口,活水能带入大量饵料且溶氧高,鱼喜欢在进水口周围活动、觅食,因此进水口往往是好钓位。
4、喂食处:鱼塘会定点、定时的喂食,鱼经常到此处觅食,没有投食时鱼也喜欢在此处停留、徘徊,因此喂食处往往是好钓位。
5、增氧处:池塘增氧机周围水域溶氧两充足,同时增氧机犹如一个天然的障碍物便于鱼儿隐蔽,因此增氧机周围往往是好钓位。
三、钓具1、钓竿:台钓竿是专用于台钓法的鱼竿,俗称四六、三七、二八竿,特点是长节、质轻、径细,因硬度不同分为软竿、硬竿、超硬竿,可从向心力、软硬度、受力均匀度等方面评判质量。
2、钓线:台钓的钓线由两部分组成,从竿尖到八字环的这一段叫做主线,八字环以下的叫做子线,要求柔软、切水性好、高抗拉,同时要根据对象鱼、钓竿、水情等因素选择钓线的型号。
台钓基本操作及术语

台钓基本操作及术语2022-04-26 16:49掌握好台钓的基本操作和台钓中的一些术语,是许多台钓爱好者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接下来就是小编为大家简单罗列的一些基本术语和基本操作,希望对大家掌握好台钓技能有一定的帮助。
基本术语竿长竿长就是指鱼竿的长度。
它的全长,展开长度,单位为m或尺;我们在购买鱼竿前都会先确定鱼竿的竿长,买长度在一米以上的长节竿,还是六十厘米左右的短节竿,短节竿的优点就是携带方便,长节竿因为少了几个接口,所以受力均匀,且重量比短节竿的轻。
在众多鱼竿品牌中湛龙和一魅鱼竿,具有不同的长度和调性,功能齐全,适应于不同的鱼情。
其中猛战鲫和湛龙鲫尺寸齐全,适合不同人群的各方面选择。
猛战鲫长度从3.6m到6.3m,湛龙鲫长度有3.6m、4.5m、5.4m、6.3m 和7.2m。
猛战鲫手感轻,易操控,钓力值可达4公斤。
猛战鲫竿节通过高压缠绕手法,采用“内层斜向纤维、中层纵向纤维、外层逆向纤维”三层高密度碳纤维设计,在保持轻量的同时,韧性强度加强,做到轻、挺、强韧。
竿体采用ABS防抱死设计,使受力均匀,防止卡节。
钓竿配有金属前后堵,遇水不胀,可有效保护竿稍。
湛龙鲫采用多股编织,做到360°旋转竿稍。
竿体全身进行防竹节涂装,简单大方,复古耐看。
葫芦把手,让使用者握感舒适,防滑不累。
鱼竿调性鱼竿的调性是指鱼竿竿体的软硬程度,调性是指碳竿本身的含碳吨位在承受了拉力之后所能达到的整体弯曲程度,可以说相同的鱼竿因为其所含的含碳吨位不同,所以其调性就不同,调性的不同所以其特性也不同,各有长处和不足。
扬竿扬竿是指在钓鱼的时候,当鱼在咬钓钩时,钓者抬臂扬竿将鱼钩住的腥味,也是对钓者扬竿技术的考验。
选择扬竿的方式和对象鱼的大小、选择的钓组配制是有关系的,一般扬竿方式有前推上扬式、后撤式、上扬式和转腕式这四种。
浮漂敏钝浮漂敏钝有几点标准,首先大浮漂没有小浮漂灵敏,浮漂调高比调低灵敏,但这里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无论调高还是调低,配铅轻的钓组要相对灵敏一点。
台钓的打窝诱鱼技巧

台钓的打窝诱鱼技巧台钓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钓鱼方式,许多钓鱼爱好者喜欢在岸边或者码头上进行钓鱼。
台钓的打窝诱鱼技巧非常重要,因为只有通过正确的打窝技巧,才能吸引鱼儿前来吃饵。
本文将介绍一些台钓的打窝诱鱼技巧。
1.选择合适的钓点选择一个合适的钓点非常重要,因为只有在有鱼的地方才能有钓获。
可以在渔民之间打听一些钓点的消息,或者根据以往的经验选择一个可能有鱼的地方。
通常来说,靠近岸边或者岩石附近的地方有很多鱼群。
2.分析水情在进行打窝之前,需要对水情进行分析。
可以先仔细观察水面是否有浮萍、水草等,这些都是鱼儿喜欢的栖息地。
同时也需要观察一下水面是否有鱼儿跃出水面,这通常表示这个地方有鱼儿活动。
3.准备打窝工具打窝工具是进行台钓的关键。
常见的打窝工具有打窝器、渔线、鱼饵、鱼网等。
在进行台钓之前,需要将打窝器用渔线绑在钓竿上,然后将鱼饵放在打窝器的孔中。
4.控制投放角度和距离通过控制投放角度和距离,可以将打窝器准确地投入到水中。
通常来说,投放角度应该趋近于垂直或者稍微倾斜,这样可以增加打窝器入水的力度,从而将鱼饵引入更远的地方。
投放距离可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通常来说,投放距离应该适中,不要过远也不要过近。
5.控制下窝速度在将打窝器投入水中之后,需要控制下窝速度,即让打窝器自然沉入水底。
通常来说,下窝速度应该稍慢,这样可以保证鱼饵充分散发出诱饵味道。
同时,下窝过程中可以适当晃动钓竿,模拟鱼儿的活动,增加诱鱼效果。
6.注意观察鱼儿的反应一旦将打窝器投入水中,就需要耐心等待鱼儿的反应。
需要注意观察水面上是否有鱼儿吃饵的迹象,比如水泡、漩涡等。
一旦发现有鱼儿吃饵的迹象,就需要迅速提竿,进行钓鱼。
7.调整打窝位置如果一段时间内没有任何鱼儿吃饵,可以适当调整打窝位置。
可以稍微改变投放角度和距离,尝试不同的位置,看看哪个位置更容易吸引鱼儿。
通过以上的台钓的打窝诱鱼技巧,相信你可以提高自己的钓鱼技巧,增加钓获的几率。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采用怎样的技巧,都需要保持耐心和专注,因为钓鱼是一项需要耐心等待的活动。
台钓的作钓技巧

台钓技巧一.台钓诱鱼技术1.动态诱鱼:很多鱼爱吃“活食”,台钓就是利用鱼的这一特点,把饵操作成不停的动着的状态,借以诱鱼。
投饵时,把钓饵投到竿加线的最远点,钓饵入水后便像小虫一样晃悠悠在水中“游泳”,从入水点到垂钓点。
然后饵坨开裂,散开,雾化。
雾化后,粉末像无数小虫在钓点的“窝子”里“飞舞”,引鱼吃饵。
2.以钓饵为诱饵:如果水中的鱼很稠密,而且食欲非常旺盛,垂钓时就不必打大窝,仅以钓饵代诱饵就行。
“钓饵代诱饵”的方法是:每次投钓饵都准确的落在入水点和钓点上,过一两分钟便提竿起钩(不管是否有鱼吃钩),有意识的把钓饵抖落在钓点上,让其雾化作为诱饵。
3.重饵打窝:一般钓鱼比赛禁止重饵打窝,更不许把饵捏大坨用手投入水中,这样会影响他人。
但是,在上鱼情况不好的情况下,重饵打窝在比赛中是经常出现的。
因为饵坨较大、较松、易散。
投饵时可以不必从“最远的入水点”入水。
可以轻轻的从钓点的垂直点入水。
落入水底后,便立即抖散使其雾化,每次垂钓开始前,可以投上成窝。
垂钓途中,可视鱼情随时“补窝”。
投饵量多少,投饵的勤与怠,是“打大窝”的关键,也是难点。
“重饵打窝”的用量必须根据鱼情慎重揣摩,千万不可盲目滥用,需掌握好分寸。
4.逗诱:钓饵落入水底后过几秒,将竿提起,后拉十几厘米,使浮漂上升一二目,然后放下还原。
再过几秒,又将竿提起,过一会再放下......反复进行。
使钓饵像小虫水底跳动。
鱼必然容易发现,一旦发现,以为活食,便会猛追抢吞。
5.跟踪打窝:鱼在水底,不是一成不变。
哪里条件合适就往哪儿跑。
如果发现鱼在水的中层,便立即把浮漂往下拉,使其钓钩往上提。
并在中层抖几团诱饵,把鱼聚集于窝中,然后在中层钓之。
在中层或上层打窝的饵料,应该选择比重较轻的粉料。
6.调鱼迁窝:在底窝的上边、水的中层,用较轻的饵料打好窝并停止底层的饵料,鱼便会上升到中层。
二:台钓小杂鱼多的野塘鲫攻略1.钓点,取近舍远:选近岸草边,草洞最佳。
将浮漂尾用小橡胶圈套在主线上(如果浮漂有翻身余地还是不要套,灵敏度会有影响)。
台钓大全(非常完善的资料)

台钓大全(非常完善的资料)钓技:台钓大全(非常完善的资台钓大全台湾钓法是日本人发明的钓鲫的专用方法,后来传到我国台湾,经其钓鲫高手长期的总结、实践、探索而形成的一种科学的钓鱼方法。
纯正的台钓法仅限于池塘钓鲫鱼。
根据郯城的实际,我们重点来学习一下淡水当塘静水钓鲫鱼的知识和技术。
一、鱼竿台钓法所用鱼竿均为手竿,一般使用两种,一种是溪流竿,其特点是收缩后多为37~58CM,前切竿节为实芯体,长度为2.7~6.3多种;另一种是鲫鱼竿,其特点是竿轻纤细,重轻,大多数竿缠有丝线或晴纶线,有各种长度的11个档次。
二、鱼线台钓法的鱼线,由母线和子线(又叫脑线)组成,其线径比例为2:1左右,目的是为了二者拉力相等,从而保护鱼线。
钓鲫专用线的最佳配比是:母线线径为0.MM,子线线径为0.08MM。
这种线最适合春天使用,因为那时没有水草,不怕线缠到草上去而把线拉伤了。
到了有水草的季节,为了提高上钓率,不能使用太粗的线,但又不能使用太细的线,因为在抛竿时,很容易把线扔在水草等障碍物上,或使两根脑线缠绕在一起,造成脑线拉曲变形,所以,在郯城这种地方,使用的脑线的直径最好在0.2MM左右,主线以不超过0.3MM为好。
三、鱼钩纯正台钓法使用的钓鲫专用钩均无倒刺,钩尖长,特锋利,适于参加比赛。
在郯城河里、野塘里等自然水域里,平时钓鱼,最好使用伊势尼型3~5号钩为好。
因为这样的钩有倒刺,不怕跑鱼;钩型配备合理,流线型,鱼疑心小,上钩率高。
四、鱼浮台钓使用的浮子叫立漂,形状为上下尖细,浮头体细长,中间以中心点直度达100%,表面漆处理平滑如境,稳定性和敏感性均达到最佳,其标示竿的色环由红、黄、黑等颜色组成,便于在实战中识别。
五、铅坠台钓使用的铅坠为薄片型的铅皮,厚度为0.3MM左右,宽度为3MM左右,是将它缠在一段塑料环上。
便于增减重量,调到最佳。
六、辅助工具整个钓具还应包括鱼竿架、坐椅、打窝器等。
七、怎样组合钓具1、主线组合:取一根比鱼竿长30~40CM的主线(为了准确一些,可以不忙于截断,等配好后量一量,与竿等长即可),先装上起固定作用的的太空豆两粒,再装上浮头插座,然后再装上两粒太空豆,,再将未卷铅皮的座穿在其中(也有的是一个铁连接环,直接系上即可),最后,将小连接环系上,等着将脑线再系上即可。
台钓入门

台钓入门一:什麽是台钓台调可不是坐在台子上钓鱼,是台湾钓法,指悬坠底钓术。
铅坠悬于水中,而钩在底。
如何能够达到这种状态,很简单,先从调漂说起。
二:如何调漂简单就是简单:先记住:一定要半水调漂。
1.漂尖到钩的距离不得超过水深。
怎麽知道?很简单:多在铅皮座上绕一些铅皮,把漂向钩的方向移动到最小距离,抛入水中,漂沉到水中不见出来,提出,一点点剪去铅皮,直到如图中所示:漂尾露出水面四目。
这种状态,就是台钓中所说的水中天平!就是说:漂尾在四目这点上的浮力在水中与底下的太空豆、铅皮连接环、双钩等处于一个平衡状态,即:重力=浮力,这种平衡状态一旦被破坏,漂目就会发生变化。
记住:漂目不一定非得调在四目上,这只是一个例子。
2:如何找到水底首先将和好的鱼饵分别挂在两钩上(饵大一些为好),抛到位置,如漂目没有露出水面,可将漂向上拉,反复多次重复上述动作让漂目露出二目。
这时,就算真正找到底了!在这个过程中,双钩挂饵找底,实际上已经是打窝了,等到调好漂,窝已基本打好.就等着看漂的动作挥杆上鱼了。
3.识漂提鱼入护:丰收的喜悦!识漂动作:经常听说漂有力向下一顿即是鱼讯!这有力的一顿就如同抬手敲门,发出"噔"一声的感觉一样,快速提竿,手臂自然向上抬,一条小鱼就会从水中飞出.4.提竿动作A.钓小鱼提竿动作:小鱼扬竿动作是手心握住竿尾部,食指顺竿手腕轻轻用力,手感上鱼,轻轻倒竿将鱼从窝中引出后,提出水面.这样钓到鱼就不会惊跑窝中的其它鱼,反而其它鱼儿会认为被钩的小鱼吃了独食跑不见了,这样就会越聚越多,您就会越钓越多,到那时没有一个好身体会吃不消的。
B:钓大鱼提竿动作:首先拿竿要对,鱼竿尾部要放到肘部,手自然放在竿上,握紧钓竿,漂尖出现反映时,快速向前直推,尽快将大鱼从深水提到上层水域,然后,引出窝子,提至水面,用抄网抄住,放入鱼护。
注意!这里快速向前直推地动作是什么样的动作?怎样的感觉?简单:只要看看家里人是如何炒菜的动作就行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台钓基本知识对于台钓相信老钓手并不陌生,也都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各种钓法玩起来游刃有余,然而,对于新钓手,却犹如一头雾水,不知如何做起,对于台钓的概念也很模糊,初学台钓者,理念上的东西比如动作的规范性,需要引起重视,否则,错误的理念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
在这方面的文章曾发表很多,可有些人还未看到,针对这种情况,我想再从基础说一下。
专题一:什么是台钓?“台钓”顾名思义是指台湾钓法。
是由我国台湾省的垂钓高手经过长期实践,不断探索而总结归纳出的一种装备齐全、动作规范、上鱼率高、集娱乐性和竞技性于一体的、既舒适又科学的钓鱼方法。
在台湾称之为“悬锤底钓”,主要适于池钓,由于不断发展,矶钓钓、船钓、溪钓也都有人使用。
“台钓”的特色为:竿细短、线细、钩小无倒刺,浮漂细长均匀灵敏度高,稳定性好。
垂钓者坐在美观的晴雨伞下和轻巧的折伞式靠背椅上,有舒适感。
钓竿搁放在竿架上,手不离竿,眼不离漂。
鱼饵上乘,诱鱼力强,能迅速聚鱼并使萁争先吞钩。
一切要求规范化,操作轻松、动作标准、姿势正确,讲究速度,起鱼率高。
灵敏、快速、诱鱼、收获高,是台钓的最大优点。
所谓灵敏,指它的漂坠钩的组合非常灵敏,浮漂极易迅速准确的反应出鱼吃食的情况;所谓快速,是上鱼、摘钩、入护时间都迅速,节约时间,有利竞赛;所谓诱鱼,是指钩入水后轻飘下降极易引起鱼的发现,从而诱集鱼群,鱼钩轻挨地面,鱼的游动使钩随之活动,使鱼认为系活食,极爱吞食。
由于上述原因,上鱼率高,自然收获高。
专题二:台钓在祖国大陆的发展“台钓”约在80年代中期传入内地。
开始许多人不以为然。
不少人持怀疑甚至反对态度。
因开始研究试用时,理解不深,又缺乏实际经验,一些人试用后效果不明显,技术不适应,常感到不如传统钓法习惯。
特别是“台钓”钓具组合要求较高,许多人感到麻烦,而且难达到标准。
一时议论颇多。
记得某刊物曾有一篇文章是一位女孩写的叫:我的传统钓法胜过老爸的台钓。
1989年5月份海峡两岸钓手在杭州、北京两地进行了两场钓鱼比赛,结果两地的前六名均为台北钓手获得。
《中国钓鱼》1989、3期,专为此发表了题为《同池垂钓相形见绌》的文章,引起了内地许多钓手的震动。
研究试用台钓的人越来越多,随着不断研究、交流、实践、总结,台钓逐步在内地盛行起来。
目前台钓已经成为祖国大陆钓鱼爱好者最喜好的垂钓方法之一,同时台钓经过他们的研究得到了新的长足进步。
专题三:台钓的基本钓具和辅助用具台钓的基本钓具:钓竿:台钓的主要对象是鲫鱼。
一般活动在1.5米左右深度,靠池边较近的地方,鱼的重量一般在150-300克之间,最大不过500克,因此,钓竿一般选用3.6米-4.5米碳素或玻璃钢中调竿。
当然,也需要根据不同水域情况进行选择。
用碳素竿一定要注意环境,防止触电。
钓线:分为钓线(亦称主线、母线)、脑(门)线(椅称子线)。
钓线一般用2、3号线,即直径为0.234毫米和0.284毫米的线,脑线一般直径应为钓线的1/2,选用1号线(直径0.162毫米)。
主脑线直径比一般应为2:1。
线细灵敏,且不易被鱼发觉,故常有人使用0.8号钓线,0.3号脑线,但要根据所钓鱼的大小和线的质量选定。
钓钩:台钓一般钓鲫鱼,不需大钩,且为了摘钩快,采用不带倒刺的钓钩。
目前商城有专供台钓使用的无倒刺钓钩钩,如挪威伊势尼袖无刺等,可根据所钓鱼的大小选定钩的大小。
浮漂:台钓使用的浮漂多是单个立式浮漂。
形状最好是上下尖,中间大的流线型,整体均匀细长者,并且标示杆要清晰醒目。
一般漂头为实心细杆,粗细略粗于铅笔芯。
漂身一般最好为孔雀羽根。
浮漂标示杆(漂尾)分为实心与空心两种,实心灵敏性高,但稳定性较差,遇有风吹草动,难辨咬钩的真伪。
因此有人喜欢用空心细塑管标尾。
商城出售的达摩浮漂,常为许多钓者喜欢。
浮漂的选择应根据水深浅、竿长短、鱼大小、视力好坏来确定。
水深、风大、鱼竿长,适合用大漂;水浅、风小、鱼竿短宜用小漂。
大饵钓大鱼,宜用大漂,反之用小漂。
视力好可用小漂,较灵敏,视力差则可选择较粗较大的浮漂。
但浮漂鱼铅坠的配合一定要恰当。
铅坠:一般用铅皮为佳,因便于调整轻重。
太空豆、漂座、转环(联结环)、铅皮座等台钓的辅助用具:钓鱼椅与钓竿支架:竿架与坐椅初期是分离的,现在也有人仍然采用分离的,比较便宜。
但更好的是椅架合一的台钓专用坐椅。
可折叠,可拆卸。
竿架可固定在坐椅下面,并可调节长短、角度,同时可架两支竿。
这样使用起来极为方便。
鱼护:是由金属框架与锦纶丝网组成,长度应为1至2米,直径应为30--40厘米。
长度大,是便于适应各种不同的钓点,岸边距水面的高度。
要求鱼护挂在支架上,十分便利于顺手将鱼钩钓上来的鱼磕入护内,以节省时间。
太阳伞:用来遮阳和挡雨,既保护身体,又减少不必要的干扰,影响钓鱼。
钓具盒:装必要的工具与备用的小渔具,如钩、坠、线、太空豆、联结环、浮漂等等。
饵料盒:装各种干湿饵料。
抄网、渔具包、鱼竿袋等其它:主要是饮食、药物用品携带的袋包等。
台钓入门专题四:临池实践五、选钓点其实台钓的适应性是非常广的。
选钓点和传统钓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都是要选有鱼、鱼多的地方。
但对初学者来说,要注意选没有水流、水面比较开阔(没有草和障碍物)、水底较平坦的地方,以便集中精力掌握台钓的主要技术。
等有了一定的基础和经验后,逐步实践也可以适应复杂的情况。
六、抛竿等基本操作现在我们来到水边。
选择好合适的钓位。
看看上方有没有电线,如有,再好的钓位也不要留恋,立马离开。
再看有没有树枝,毕竟初学,线和钩很容易上树,还是少惹麻烦,尽量避开。
最后还要跺跺脚,试试岸边结实不,会不会塌方。
一切就绪,打开装备,首先配饵和饵。
在省饵的时候,把平台(钓箱或简易平台)搭建好,包括支竿架、鱼护、饵盘等等,都装好;抄网也装好,放在左手边地上;竿包、鱼护包和其他东西放在身后。
小工具(剪刀、铅皮、退钩器等)放在上衣口袋里;然后装好竿(并安上竿止),把主线连上竿梢,插上漂,连上子线。
握竿——台钓的握竿,常见的有两种。
一是拿握,手背朝上,拇指和中指、无名指、小指分别从竿把儿的两边握住,食指伸直贴在竿上。
这种姿势主要用于钓底,竿放在支架上,手这样轻轻拿捏着,既可快速反映,又省力气,扬竿时也不会扬得太高以至钩子乱飞。
二是端握,手心朝左上,拇指和其他四指分别从两边握住竿把儿。
这种姿势主要用于钓浮,因为钓浮抛竿频率高,不压水线,竿尖不入水,端握更方便。
抛竿——右手持竿,左手食指和拇指捏住铅坠,轻轻向后拉,使竿梢吃劲回弯。
右手向前上方扬竿,同时左手将钱坠送出,借助竿尖的弹力,飞向钓点。
注意,动作要尽量柔和、自然,铅坠和钩饵飞行中尽量贴近水面,落水时也要轻柔。
无风时抛竿很容易学会,有风时难度较大,要反复练习才能掌握。
一般来说,能在风不是非常大的情况下,每次能把饵抛在直径50厘米的范围内,可以算比较准确了。
当然抛竿也有诸多手法,都是在上述方法的基础上演变出来的。
压线——抛竿后,钩饵徐徐下落,等漂要立起来时,将竿把儿抬高,竿尖往下往自己跟前压、拉,使漂至竿梢之间的线全部没入水中,然后再把竿向前推一点,放在竿架上,竿尖没入水中一点。
压线主要用于钓底,如果有杂鱼,最好在漂立起下沉快要到位时再压,以避免杂鱼中途截食;如果鱼离底,可在漂将要立起时压线,增加饵沉底前在水中的摆动时间,吸引离底的鱼儿抢食,必要时还可以把铅皮座上移,进一步延缓饵团沉底。
钓浮一般不压水线。
七、调漂。
调漂。
这是台钓中最复杂,也是花样最多和争议最多的环节。
仅就调漂理论而言,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有:传统台钓理论、程宁的体系、何蔚蓝的体系,近年来台湾省运哥在我们老渔翁网站发了不少文章、答疑,阐述了他的调漂理念。
上述四家的理论体系笔者都曾认真加以研究,我认为是各成体系,各有千秋,互为补充,并行不悖。
但是,由于概念不统一(同样一个词,在不同的体系中,表达的意思有时是完全不同的)。
加上各家着眼点、论述重点不同,造成理论体系框架的不同和风格的不同。
所以乍一看,似有针锋相对、观点相反的地方,常常引起误解,更给初学者带来很多困惑。
其实只要把他们每家的文章看多一些、全一些,会发现他们的本质是相同的,甚至基本观点都是一致的。
只不过有人更关注这方面,在这方面研究得更细更透;有人更关注那方面,在那方面分析得细致,提出的办法简洁有效……;在处理具体情况时,虽然思路不同、方法不同,但殊途同归。
笔者有时甚至认为他们是在用不同的语言解释同一个道理,并无对错之分。
笔者建议,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风格,选择学习,把哪一家学好了,都可以成为垂钓高手,如果把几家都学好了,你同时还是理论高手。
但你可千万不要学了这家就说那家不对、不全面、不实际,那样只能说明你对别家理论领会的不够深入,无端闹出些矛盾,给方兴未艾的理论探讨造成负面影响。
我们留心一下大师们的文章和言论,他们都是努力解释好自己的观念、观点,从不轻易评说说别人的观念、观点。
一般的入门教材,多先教“调四钓二”,虽然非常形而上学,但却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调漂是一百个人会又一百零一种调法和说法的,垂钓时的情况千差万别,怎么能一个“调四钓二”通打天下呢!?因为先教你“调四钓二”,你就可以钓起来;钩子下水了,才可以慢慢摸索。
要是非得把调漂的理论都讲清楚了再钓,可能你这辈子就赶不上了。
按传统的说法,台钓理论的“调四钓二”,是指空钩情况下,漂调至露出水面4目,每饵压一目,两饵压下去两目,找到底后钓2目,正好一饵触底一饵悬。
但用什么漂、挂多大多重饵是由鱼情决定的,不管鱼的情况如何,把饵限制在一目的重量,也过于刻板;况且每次上的饵都要求一样大小,恐怕就是老手能做到的人也不多。
现在我们说的调四钓二,是一种更简单的办法,要求相对宽松,便于初学者掌握(如“老鬼”学校等也都是这样教的):“调四”:先把漂座移向铅座,保证线入水后,钩子不着底——这叫半水调漂。
此时如漂全部沉入水中,减铅皮;如漂露出水面超过四目,加铅皮。
加加减减,直到漂尾稳定地在压水线后露出水面四目。
这就叫“调四”。
“钓二”:在完成调四后,双钩挂饵,抛入水中1、饵的重量把漂尾全部拉入水中,提起来,将漂座向上移;再挂饵抛竿……直到漂尾在压水线后稳定露出水面2目;2。
饵的重量不能把漂尾没有被全部压入水中,下去3目还剩1目,仍然需要不断向上移漂,直到露出两目;3、饵的重量不能把漂尾没有被全部压入水中,下去2目还剩2目,仍然需要不断向上移漂,直到露出3目(确认饵已到底),再将漂向下拉1目的距离;4、饵的重量不能把漂尾没有被全部压入水中,下去1目还剩3目(这种情况饵就非常小非常轻了,除非是粗软尾漂,难得有这样的情况),那就无法钓2了,但仍然需要不断向上移漂,直到露出4目(确认饵已到底),再将漂向下拉1目的距离。
完成上述过程就可以垂钓了。
还有一种简单的调钓法,可以称为“一半一半”法,就是空钩调总目数的一半,钓目再设为调目的一半,如12目漂调6目钓3目,7目漂调4目钓2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