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功能说明
概论建筑电气的防雷接地功能及防雷系统设计

概论建筑电气的防雷接地功能及防雷系统设计摘要:建筑设计施工中防雷接地系统设计占有重要地位,它关系到建筑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对居民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正确的建筑电气防雷设计和施工,是防止发生人身伤亡事故以及建筑物发生火灾事故关键环节。
本文对建筑电气防雷接地进行多方面的分析,提出了防雷系统设计方法,希望对相关部门的工作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关键字:建筑;电气;防雷接地;设计中图分类号:f4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正文:雷电发生时除了直接雷外,还会生产感应雷,感应雷又分为静电感应雷和电磁感应雷。
所有防雷措施中最主要的方法是接地。
建筑电气防雷设计关系到人身和建筑物安全,正确的建筑电气防雷接地设计是防止发生人身伤亡事故以及建筑物发生火灾事故关键环节。
一、防雷接地概念和功能:将设备和用电装置的中性点、外壳或支架与接地装置用导体作良好的电气连接叫做接地。
接地通常是为了防止人为触电或者是对设备进行必要的保护,通常是把电力电讯等设备的金属底盘或外壳接上地线,利用大地作电流回路接地线,也有将设备无用电流或者噪声干扰传导到大地的作用。
电气接地按接地性质接地可分为工作接地和安全接地。
工作接地:工作接地是维持系统安全运行重要手段,工作接地的目的是保证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一般是将设备的中性点接地。
工作接地有效提高电气设备安全系数,防止工作电流对设备的伤害,保证设备性能可靠。
雷电是自然界中的一种放电现象,雷击分为直击雷击和感应雷击。
雷电具有高电压高电流高能量在短时间内释放特点,对人们生产和生活具有较大威胁。
防雷接地是指为了将雷电流导入大地,防止雷电经过电压对设备及人身所产生的危害,所设置的电压保护设备接地,如避雷针、避雷器等。
建筑防雷接地设计要根据建筑所在地区年平均雷暴日等参数等确定防雷类别按照相应规定进行设计。
建筑物和电气设备的防雷主要是用避雷器(包括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和消雷装置等)。
避雷器的一端与被保护设备相接,另一端连接地装置。
一类防雷建筑物二类防雷建筑物三类防雷建筑物防雷措施

一类防雷建筑物二类防雷建筑物三类防雷建筑物防雷措施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适用于具有较重要功能、重要材料、重要设备或对雷电引发事故后果要求特别高的建筑物,如高层住宅、办公楼、医院、学校、电信设施等。
这类建筑物主要考虑到人员、设备、材料和建筑的安全。
对于这类建筑物,需要安装接闪系统,在建筑物的顶部或附近设置接闪装置,通过导体将雷电引到接地系统中,保护建筑物内部电气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此外,对于易受雷电影响的电气设备还需要进行防雷隔离和防护设计,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适用于具有重要功能、重要材料、重要设备或对雷电引发事故后果要求较高的建筑物,例如厂房、仓库、实验室等。
这类建筑物对于防雷的要求相对较低,重点是保护建筑物内部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对于这类建筑物,需要安装避雷针和接地系统,将雷电引导到地下,防止其对建筑物内部设备和人员造成危害。
另外,要合理布置建筑内的电源线路、通讯线路和信号线路,保证其防雷能力。
对于易受雷击影响的设备,也需要进行防雷保护措施,如安装避雷器、避雷器排放线等。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适用于对雷电引发事故后果要求一般的一般功能建筑物,例如民用住宅、商场、仓库等。
这类建筑物的防雷要求相对较低,主要是为了保护人员的安全和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在这类建筑物中,主要采取的防雷措施是安装避雷针和接地系统,将雷电引导到地下,减少对建筑物和人员的危害。
此外,还需要对建筑物内的电气设备进行合理的布置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总之,不同类型的防雷建筑物有不同等级的防雷要求,采取的防雷措施也有所不同。
一类防雷建筑物需要安装接闪系统,并对电气设备进行防雷隔离和防护;二类防雷建筑物需要安装避雷针和接地系统,并合理布置设备的电源线路;三类防雷建筑物主要安装避雷针和接地系统,保护人员的安全和建筑物的正常运行。
通过合理的防雷建筑物设计和科学的防雷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雷击造成的损失。
防雷器工作原理

防雷器工作原理防雷器,也称为避雷器,是一种用于保护建筑物、设备和人身安全的重要装置。
它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引导和分散雷电的电流,将其安全地传导到地面,以防止雷电对建筑物和设备的损坏。
1. 工作原理防雷器的工作原理基于电场和电荷的相互作用。
当雷电接近建筑物或设备时,电场会发生变化,导致电荷的分布发生改变。
防雷器利用这种电场变化来引导雷电电流,从而保护建筑物和设备。
2. 防雷器的组成防雷器通常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组成:- 金属导体:用于引导和传导雷电电流。
- 避雷器芯:通常由金属氧化物(如锌氧化物)制成,具有高电导率和耐高温性能。
- 绝缘材料:用于隔离防雷器与其他部件和结构。
- 接地系统:用于将雷电电流安全地引导到地面。
3. 工作过程当雷电接近建筑物或设备时,防雷器会感应到电场的变化。
在防雷器芯的作用下,电荷会被吸引到防雷器的金属导体上。
防雷器芯的高电导率使得电荷能够快速传导到地面,避免了电荷在建筑物或设备中积聚和产生损坏。
4. 防雷器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防雷器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放电管式防雷器:利用气体放电原理,将雷电电流引导到地面。
- 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器式防雷器:利用金属氧化物的非线性电阻特性,将雷电电流引导到地面。
- 链式防雷器:由多个防雷器组成串联电路,用于增加防雷能力。
- 雷电感应式防雷器:利用电磁感应原理,通过感应线圈和电容器来引导雷电电流。
- 避雷针:利用尖峰放电原理,将雷电电流引导到地面。
5. 防雷器的应用防雷器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物和设备,包括但不限于:- 高层建筑:用于保护建筑物的屋顶和外墙不受雷击。
- 电力系统:用于保护变电站、输电线路和配电设备不受雷击。
- 通信系统:用于保护通信基站、天线和通信设备不受雷击。
- 工业设备:用于保护工厂、机器设备和生产线不受雷击。
总结:防雷器是一种重要的装置,它通过引导和分散雷电电流,将其安全地传导到地面,保护建筑物、设备和人身安全。
防雷相关以及注意事项

防雷有关以及注意事项防雷,是指通过构成拦截、疏导最后泄放入地旳一体化系统方式以避免由直击雷或雷电旳电磁脉冲对建筑物自身或其内部设备导致损害旳防护技术。
一、室外防雷在户外遇到雷雨,都应当迅速到附近干燥旳住房中去避雨,如果在山区找不到房子,可以躲到山洞中去。
据《中国防雷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分析,室外防雷要注意如下5点:1、不要停留在山顶、山脊或建(构)筑物顶部。
2、不要停留在铁门、铁栅栏、金属晒衣绳、架空金属体以及铁路轨道附近。
3、应迅速躲入有防雷保护旳建(构)筑物内,或有金属壳体旳多种车辆及船舶内。
不具有上述条件时,应立即双脚并拢下蹲,头部向前弯曲,减少自己旳高度,以减少跨步电压带来旳危害。
由于雷电流经落雷点会沿着地面逐渐向四周释放能量。
此时,行走之中人旳前脚和后脚之间就也许因电位差不同,而在两步间产生一定旳电压。
[1]4、不要在大树、电线杆、广告牌、各类铁塔底下避雨。
由于此时,大树潮湿旳枝干相称于一种引雷装置,如果用手接触大树、电线杆、各类铁塔就仿佛手握防雷装置引下线同样,就很也许会被雷击。
5、不要在水边(江、河、湖、海、塘、渠等)、游泳池、洼地停留,要迅速到附近干燥旳住房中去避雷雨。
二、防雷接地防雷接地分为两个概念,一是防雷,避免因雷击而导致损害;二是接地,保证用电设备旳正常工作和人身安全而采用旳一种用电措施。
1、防雷接地旳概念及分类1、接地装置是接地体和接地线旳总称,其作用是将闪电电流导入地下,防雷系统旳保护在很大限度上与此有关。
接地工程自身旳特点就决定了周边环境对工程效果旳影响,脱离了工程所在地旳具体状况来设计接地工程是不可行旳。
实践规定要有系统旳接地理论来对工程实际进行指引。
而设计旳优劣取决于对本地土壤环境旳诸多因数旳综合考虑。
土壤电阻率、土层构造、含水状况以及可施工面积等因数决定了接地网形状、大小、工艺材料旳选择。
因此在对人工接地体进行设计时,应根据地网所在地旳土壤电阻率、土层分布等地质状况,尽量进行精确设计。
建筑物防雷等级分类

建筑物防雷等级分类建筑物防雷等级分类是根据建筑物所处的环境条件以及所需保护的设备设施的重要程度来确定的。
根据国家标准《建筑物电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建筑物防雷等级分为四级: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
接下来我将详细介绍这些等级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Ⅰ级防雷等级是指对设备敏感程度高、火灾危险性大或者是人员聚集区域的建筑物。
此类建筑物需要提供最高的防雷保护措施。
主要适用于国家重要机关、重要部门、剧院、博物馆、图书馆、医院、大型商场等。
Ⅱ级防雷等级适用于工矿企业、商业企业、金融机构、电力供应所和电信运营商等建筑物或者生产系统较为复杂的建筑物。
这些建筑物在防雷保护方面比Ⅰ级等级相对较低一些,并且防雷保护措施也较少。
Ⅲ级防雷等级适用于普通居民住宅、一般市政建筑和设备、一般学校、一般厂区等。
这些建筑物所需的防雷保护较Ⅱ级等级要求更低,适用于设备设施不是特别重要的场所。
Ⅳ级防雷等级适用于农村自建房、临时设施、非正式建筑或者是已处于残破状态的建筑物。
这些建筑物对设备设施的要求很低,如仅需保护电力输配设施等基础设施。
在确定建筑物的防雷等级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建筑物所处地区的雷电活动频率和强度。
不同地区的雷电活动情况不同,需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防雷等级。
2.建筑物的重要程度和使用功能。
重要设施、重要机构和人员聚集场所需要比较高的防雷措施,而一般居民住宅和学校等则需要较低的防雷措施。
3.建筑物所需保护的设备设施。
不同设备设施对雷电的敏感程度不同,部分设备设施可能需要更高的防雷等级。
根据以上因素,设计师在进行防雷等级分类时需要实地勘察建筑物周围地势、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同时还要考虑建筑物的功能和特点。
在确定了建筑物的防雷等级后,根据不同等级的要求,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来进行防雷保护:1.安装外部避雷装置。
根据不同等级的要求,在建筑物的顶部或者周围安装避雷针、金属避雷网或者避雷网等防雷设施,将雷电的电荷引导到地下。
大华 DH-PFM411R 信号防雷器 使用说明书

DH-PFM411R 信号防雷器使用说明书V1.0.1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法律声明版权声明© 2017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在未经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大华”)事先书面许可的情况下,任何人不能以任何形式复制、传递、分发或存储本文档中的任何内容。
本文档描述的产品中,可能包含大华及可能存在的第三人享有版权的软件。
除非获得相关权利人的许可,否则,任何人不能以任何形式对前述软件进行复制、分发、修改、摘录、反编译、反汇编、解密、反向工程、出租、转让、分许可等侵犯软件版权的行为。
商标声明●、、、是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商标或注册商标。
●HDMI标识、HDMI和High-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 是HDMI Licensing LLC的商标或注册商标。
本产品已经获得HDMI Licensing LLC授权使用HDMI技术。
●VGA是IBM公司的商标。
●Windows标识和Windows是微软公司的商标或注册商标。
●在本文档中可能提及的其他商标或公司的名称,由其各自所有者拥有。
责任声明●在适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都不对因本文档中相关内容及描述的产品而产生任何特殊的、附随的、间接的、继发性的损害进行赔偿,也不对任何利润、数据、商誉、文档丢失或预期节约的损失进行赔偿。
●本文档中描述的产品均“按照现状”提供,除非适用法律要求,本公司对文档中的所有内容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包括但不限于适销性、质量满意度、适合特定目的、不侵犯第三方权利等保证。
出口管制合规声明大华遵守适用的出口管制法律法规,并且贯彻执行与硬件、软件、技术的出口、再出口及转让相关的要求。
就本手册所描述的产品,请您全面理解并严格遵守国内外适用的出口管制法律法规。
前言概述本文档主要介绍DH-PFM411R信号防雷器的功能特征,结构特性,安装等内容。
符号约定表示有潜在风险,设备性能降低或不可预知的结果。
网络防雷方案

网络防雷方案
一、背景分析
雷电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具有极大的破坏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系统已成为企业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雷电灾害对网络系统的稳定运行构成严重威胁。为确保网络系统在雷电活动期间的安全稳定,减少雷击损害,特制定本网络防雷方案。
二、防雷目标
1.降低雷击对网络系统设备、传输线路及配套设施的损害风险;
本网络防雷方案旨在为我国企事业单位提供一套全面、科学、合规的防雷措施,以降低雷击灾害对网络系统的影响。通过实施本方案,有望提高网络系统的安全稳定性,保障企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营。同时,加强防雷培训与演练,提高员工的防雷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为我国信息化建设贡献力量。希望各部门、单位严格按照本方案要求,切实加强网络防雷工作,共同维护网络系统的安全稳定。
(1)光纤通信:优先采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提高线路的抗雷击能力;
(2)电缆防护:对同轴电缆、双绞线等采用防雷设备进行防护;
(3)线路接地:确保通信线路接地良好,降低雷击损害。
3.建筑物防护
(1)避雷针:在建筑物顶部安装避雷针,引导雷电向地面放电;
(2)接地系统:优化建筑物接地系统,降低雷击损害;
(3)防雷设备:在建筑物入口处安装防雷设备,对进入建筑物的信号线路进行防护。
网络防雷方案
第1篇
网络防雷方案
一、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系统已成为各类企事业单位日常运营的重要基础设施。然而,雷击灾害作为一种自然灾害,对网络系统安全运行构成严重威胁。为降低雷击灾害对网络系统的影响,保障网络系统稳定、可靠、安全运行,特制定本网络防雷方案。
二、防雷目标
1.确保网络设备、传输线路及配套设施在雷击过程中不受损害或降低损害程度;
4.合规性:遵循国家和行业相关防雷标准,确保防雷方案的合规性。
防雷器工作原理

防雷器工作原理防雷器是一种用于保护电气设备和建造物免受雷击伤害的装置。
它能够有效地将雷电的电流引导到地下,从而保护设备和建造物的安全。
防雷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雷电的产生、传导和接地过程。
1. 雷电的产生雷电是在雷暴天气中产生的一种大气电现象。
当云层中的正电荷和负电荷之间的电势差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放电现象,形成闪电。
雷电的强度非常大,能够产生高达数百万伏特的电压和数十万安培的电流。
2. 雷电的传导当雷电形成后,它会通过空气中的电离通道向地面传导。
这个电离通道通常是由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份子被高温电弧分解而形成的。
雷电的传导速度非常快,通常每秒钟可以传导几千米的距离。
3. 防雷器的接地防雷器的主要功能是将雷电的电流引导到地下,避免其通过电气设备和建造物造成伤害。
为了实现这个功能,防雷器通常由金属导体和接地装置组成。
金属导体可以有效地导电,将雷电的电流引导到接地装置。
接地装置通常是一个埋在地下的金属杆,通过与大地接触,将雷电的电流释放到地下。
4. 防雷器的工作原理当雷电挨近电气设备或者建造物时,防雷器会自动启动。
它会通过感应器或者电气触发器检测雷电的存在,并将其电流引导到地下。
防雷器的金属导体味形成一条低阻抗的电路,使雷电的电流能够顺利地流过,而不会对设备或者建造物造成伤害。
5. 防雷器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和适合范围,防雷器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常见的防雷器包括避雷针、避雷网、避雷带等。
避雷针通过尖峰的形状和高度,提供了一个容易被雷电击中的导体,从而引导雷电的电流。
避雷网是一种由金属导线网组成的装置,用于覆盖建造物或者设备,以吸收雷电的电流。
避雷带是一种安装在建造物周围的金属带,用于将雷电的电流引导到地下。
总结:防雷器是一种用于保护电气设备和建造物免受雷击伤害的装置。
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将雷电的电流引导到地下,从而保护设备和建造物的安全。
防雷器的分类有避雷针、避雷网和避雷带等。
了解防雷器的工作原理可以匡助我们更好地选择和使用这些装置,确保设备和建造物的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雷设计方案
1、电源系统防雷设计:
在市电引入低压电源系统总进线处的总闸输出端设置电源I级浪涌保护器电源防雷箱,共1台,作为电源系统的第一级防护。
在网点设备用电端设置电源防雷插座,作为电源系统的第二级防护。
2、室内视频监控系统防雷设计
在室内视频监控矩阵设备前端设置安装设计视频监控信号防雷器,每条监控线路设置1台,接地线采用6mm2多股股铜芯线就近从均压环引入。
3、机房网络系统防雷设计
在网络信号输入端安装网络信号防雷器,每条网络线路设置1台,接地线采用6mm2多股铜芯线就近从均压环引入。
4、室内电话语音系统防雷设计
在室内电话语音信号输入前端设置安装设置电话语音信号防雷器,每条电话语音线路设置1台,接地线采用6mm2多股铜芯线就近从均压环引入。
5、机房均压环等电位设计
在机房内静电地板下或墙脚沿设备走向采用3*30扁铜设置接地等电位均压环,将机房内所有设备外壳、防雷防雷
器接地、光绗加强筋等接至等电位均压环。
等电位均压环接地引出点由建筑立柱主钢筋通过铜钢转换头引出,引出点一处,与等电位均压环可靠连接。
6、网点接地设计
在网点外设置接地网,接地网垂直接地体采用接地棒,水平接地体采用40*4mm热镀锌扁钢,接地网与网点主筋连接。
7、线材
(1)电源第一级电涌保护器相线引入线采用16mm2多股铜绞线,接地线采用黄绿色25mm2多股铜绞线。
连接线尽量平直,长度不宜超过0.5米。
(2)电源第二级电涌保护器相线引入线采用10mm2多股铜绞线,接地线采用黄绿色16mm2多股铜绞线。
连接线尽量平直,长度不宜超过0.5米。
(3)电源第三级电涌保护器相线引入线采用10mm2多股铜绞线,接地线采用黄绿色16mm2多股铜绞线。
连接线尽量平直,长度不宜超过0.5米。
(4)信号电涌保护器串联安装在设备前段,接地引入线采用红绿色6mm2多股铜绞线。
连接线尽量平直,长度不宜超过0.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