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基础

地球科学基础
地球科学基础

1.地球的圈层构造;地球的内部圈层:地核、地幔、地壳。

大气圈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电离层、外逸层(散逸层)

宇宙构成:总星系,恒星系,类星系,恒星,行星,卫星,其他星体,星云以及星际物质

2.宇宙因素的地理效应:A,太阳的地理效应:太阳能是地球表面一切生命活动和物质过程的基础。太阳地理效应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是太阳对地表物质运动和生命过程产生影响。

地球形状和地球与太阳的运动位置关系,使得地球表面不同位置接收太阳辐射能存在差异,岩石受热,膨胀,风化为地表物质过程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质基础;同时地球表面形成不同的气压梯度和温度梯度,形成大气循环,流水作用,为地表千姿百态的地貌;太阳能是地球生命的源泉,同时它为地球生物进化提供了一个适合的温度环境;并且它还为人类提供现阶段所使用的能源。、

其二是太阳对地球气候过程和生物过程产生影响。

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最为剧烈的标志,太阳黑子活动影响到整个地球的环境过程;地球磁场和太阳黑子的同步活动作用影响到整个星际环境和地球气候;太阳黑子活动与地球生物某些疾病存在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B,月球的地理效应:月球通过一公里作用使得地球物发生类似于潮汐的周期性弹变,从而影响到地球环境与人类生产生活。

C,其他天体的地理效应:宇宙中众多其他天体的应力作5.人类对

地理环境的影响;(1)人类对岩石圈的影响:A.人工地貌过程:包括开矿与建筑等直接的地貌过程和生态破坏引起的水土流失等间接的地貌过程;B.人类沉积物的形成:工业生产制造的水泥,砖等;C.人类对土壤的影响:人类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对土壤进行改良和施加废料的建设性和不合理利用导致水土流失,沙漠化,土地盐渍化的破坏性的影响;D.触发地壳运动:对油田,地下水的抽取,工程建设导致地质活动频繁。

A.改变大气成分:温室效应,臭氧层的破坏。

B.大气污染:生产和生活的粉尘和有机化合物;

C.改变下垫面,形成局部环流和营造人工气候环境;

(3)人类对水圈的影响:

A.改变地表水系,调节水量的空间分布;跨流域调水

B.改变水循环,调节水量的时间分布;影响蒸发过程,影响水汽输送,影响降水过程。影响

径流过程,增加地表水来源。

C.水体污染;工农业化学污染,生活污水排放污染。(

4)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

6.地球表层的能量转换:地球能量基本来源为三种,来自太阳的太阳辐射能;来自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地热能;来自地球以外天体对地表物质和地球对地球对地表物质的引力能

1)太阳能在地球表层的转换:太阳能在地球表层的转换是通过无机界中能量转换和生物系统中的能量转换完成的。

A,太阳能在无机界的转换:地表物质大量吸收太阳辐射并大量耗散,转变为热能;地球形状使得地表受热不均而形成不同的气压梯度和气温梯度,使得大气环流、行星风系和流水作用的形成,太阳能转化为大气环流和水流的动能;由7.地球表层的物质循环:

地球表层物质循环式主要是通过水,大气的运动和生命活动完成的。尤其是绿色植物的生命活动是有机结合无机界之间转化的中介。包括四个方面的循环:

(1)地质大循环,是指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陆地和海洋间物质的变化和海底物质和地幔物质间的物质变化循环。

(2)水循环,是指在太阳的作用下,地球上的水从水面,陆面蒸发,从植物叶面蒸腾,化成水汽,气流带到其他地方,在一定条件下,凝结,降水,汇集,渗入或流入地下,流入大海,并循环往复。8.地域分异规律;

1)纬度地带性:地球形状和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运动关系决定,影响气候、自然、人类;

2)海陆梯度地带性:海洋和陆地两大物质体系的差异决定,影响气候、自然、人类;3)垂直地带性:地面受热的长波辐射随高度递减以及山体高度大气层热交换的程度,影响气候、自然、人类;地域分异规律的共同特征:本质上都是与太阳辐射能或太阳辐射能转换的能量的梯度变化有关;表现形态上它们都是沿着某一方向有规律的梯度变化,沿某一方向延伸条带状分布;它们都是在较大尺度时空范围的地理现象。

(2)产业结构优化:克拉克产业分类,功能分类,要素集约度产业分类。

(3)劳动地域分工内涵:体现在区域产业调整和优化上。一方面要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另一方面要使产业结构符合区域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突出区域的优势和特点。(4)遵循的原则:

A.专门化与多样化想结合的原则:主导产业专门化为龙头,扶持潜导产业,保护支柱产业,专门化与多样化相结合。

B.生产要素比较优势原则;充分利用资源赋予的优势。

C.经济规模原则:集中投资形成规模。

D.地域联系原则:分工要建筑在区域间紧密经济联系之上。

E.产业区位原则:区位布局最佳位置。

(5)存在的问题:产业结构雷同和地方保护主义;二元化现象(发达与发展国家,发达与欠发达地区)。

23.产业集聚理论;文明迁移的形式:

1)扩散性迁移即文化在其原地依然存在,同时又由于种族或民族的部分移动而迁移到异地。

2)移动性迁移即由于自然资源的枯竭、更具体地说主要表现为土壤资源、水资源的枯竭,使人类丧失基本的生活资料来源,从而迫使文化从一地迁移到另一地46.中国生态文化区;

1)生态文化:自然环境影响下的特色文化。

2)生态文化区:自然环境影响下的特色文化地域。70.区域发展研究

(1)区域的全面发展观,及区域发展不能仅仅理解为经济增长,而应当是社会,文化,环境建设等全面的发展

(2))区域协调发展观,及区域发展要实现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3)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观,及指区域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和谐。71.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2010年真题)

地理信息技术包括现代地图技术,遥感判读,制图技术和GIS技术等。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数字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新世纪的现代地理学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突出在以下三方面:(!)数字化(2)多维动态可视化(3)智能化

72.现代地理学的特征(2011年真题)

(1)现代地理学是统一的地理学:地球表层的人类作用与自然作用的相互融合,认识自然过程离不开人类作用,分析社会过程也不可忽视环境作用。思考认识问题的方法、角度,要从自然环境与人文两个方面去考虑,并重视连着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2)现代地理学是综合的地理学:单一从一个角度很难揭示地球表层的本质和规律,现代地理学承担起了综合研究地球表层的任务。(3)现代地理学是全球的地理学:地理科学研究的基本单位是地球环境系统,认识路线是从宏观到微观。从社会经济教的,自然角度去看,全球空间问题,空间演变规律问题,都是现代地理学研究的重点。现代地理学必须站在全球视野的高度去认识社会与地理环境。

(4)现代地理学是建设的地理学:现代地理学必须有强大的应用层面,切实解决社会经济发在的实际问题。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地关系的

协调都是现代地理学的主要目标,参与决策,规划和设计,实施是地理学家的责任,现代地理学发展起来的区域规划方法,生态设计技术等都是现代地理学为社会服务的重要贡献。

(5)现代地理学是高技术的地理学:3s技术的发展,数字地球的提出,给地理科学发展带来了重大变革,方法手段的革命带来了科学理论的革命,地理科学家对空间及其演变规律的观察,对资源环境及其演变规律的了解,在观念上和认识深度上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现代地理学将发展成为高技术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新型科学。73.中国现代地理的走向以及发展展望(1)中国地理科学的发展优越条件。

(a)我国地理科学的发展始终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有一只强大的科研队伍。

(b)我国地理环境复杂,复员辽阔,地质地貌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多样性为(c)地理学发展创造了广阔发展天地。我国是发展中大国,地域社会经济文化结构处于激烈的动荡变化和改造升级中,需要相关的地理科学理论作为支撑。

(d)现代地理科学发展在中国有强大的社会需求,有广阔的发展前景。(2)世界地理学研究中心的转移(3)世界科学研究中心应具备的条件

A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得为和文化影响力强大b主导科学研究的范式

c有一大批世界级地理科学家和巨大影响的地理科学基本理论

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地理学基础复习资料

地理学作业

1、地理科学所讲的“区域”与一般意义上的“区域”含义有何不同?

2、1949年以来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经历了均衡发展、梯度发展和协调发展三个阶段,结合

当时的内外部经济环境,评价三个发展战略的利弊。

答:均衡发展的生产布局是在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的作用下形成的,对我国改变畸形的极不合理、极不均衡的殖民地经济方面,对我国落后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但总的来说还是弊大于利,在主客观上存在种种缺陷。首先,它忽视了经济效益的提高和区域优势、区域特色的发挥,影响了整体国民经济整体水平的提高和经济发展速度,我国建国30多年中的经济发展缓慢与此有关。其次,认为因素的干预在很多地方是有违于经济自身规律,其结果产生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和沿海优势得不到发挥

梯度发展是根据均衡发展的弊端提出的,其的生产布局是先集中力量引进先进生产力发展沿海重点地区,等沿海重点地区发展起来后再通过重点地区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从不均衡发展最终实现均衡发展的目标,即经济由沿海向内陆扩散发展。按照这一理论,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发展战略向沿海地区倾斜,沿海地区获得了快速发展,积累了强大的经济总量,保持了高速的经济增长。但是这一理论也存在弊端。

首先是经济发展并未出现由东向西推移扩散的明显趋势,反而进一步扩大了东西部发展差距。其次是加剧了地区之间的不平衡,造成资源的不合理调配与利用

协调发展是针对梯度发展的不合理性提出的,其不是均衡发展,更不是平均发展。协调发展的出发点是以人为本,着眼点放在缩小区域间人均收入的差异,建立一个有利于国民经济总体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既良性竞争、又又优势互补的新型区域关系。从经济上讲,这有利与全国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消除区域经济发展的短期行为和地方保护主义等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利于生产要素的充分流动和合理配置,促进经济的合理发展。从社会意义上来说,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3、你认为“全国各省都要建立自己完整的工业体系”的提法正确吗?为什么?

答:不对。理由是:根据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提出的绝对利益理论、比较利益理论,全国每个省都自己的区位优势与劣势,省内各县市之间有存在一定的差异,并不都适宜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各个省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区位比较优势,突出自身的区域特色,努力消除其劣势带来的影响,从而实现本省经济的高效率增长4、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省引进了过百条彩电生产线,你如何评价这一现象?

答:我国是在1978年底正式实行改革开放,当时我国处于市场经济初期,经济体制不健全,生产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对经济效益比较高的产业,盲目跟进与模仿,区域产业结构出现千人一面的雷同化现象。产业雷同化是劳动地域分工存在的问题之一。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

水平有所提高,由于人们盲目从众或攀比心理使他们都购买彩电,从而企业家都投资彩电导致了这一行业的激烈竞争,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技术得不到进步。根据区域分工理论,每个省市都应该发展自身的区位优势,而不是盲目从众的上马一些雷同项目

5、地方保护主义对区域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答:地方保护主义是一地区为本区域一己经济利益而设置各种政策障碍,阻碍商品和生

产要素的充分流通,保护落后,打击先进的经济现象。实践表明,这一现象既不利于本区域企业企业的发展与生产力的提高,又不利于技术进步和全国经济总体经济效益的提高

6、分析加入WTO将对我国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

答:加入WTO对中国最大的机遇是可以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来加自己的经济发展,同时中国可以更自由的向其他WTO成员国出口商品,更全面的彻底开放。很多企业将与国际接轨,不得不接受来自国内国外的经济挑战,从而有利于经济结构的优化7、谈谈你对处理我国东西部关系的看法。

答:中央政府在处理我国东西部关系的问题上做到了协调全面兼顾,基本思路是促进区域间经济体制环境的统一,实现生产要素充分流动和优化配置,科学合理地进行劳动地域分工,加强东西部的合作,政府进行宏观调控,扶植和支持落后地区发展,增强国家经济的总体实力。总的来说,这是由于东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所决定,中央按照以上思路所做的努力,无一不体现出了和谐的理念,这对缩小我国东

西部差异,实现东西部的协调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8、我国东北地区工业基础雄厚、交通发达、城市化水平高,建国初期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

了重要贡献,被称为“共和国长子”,可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相对落后,这是为什么?怎样振兴东北?

答:原因:根据区域发展的波动理论,区域的发展过程是曲折波动前进的,生产技术存在创新——扩散——被新技术替代的周期过程,加之体制、政治、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原因,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短期和长期的波动周期。我国东北地区因为建国前属于殖民地经济,工业基础雄厚、交通发达、城市化水平高,建国后又由于与苏联的接壤和煤、石油等能源的发现而受到中央的重视与大力支持,称为全国经济的重心,因而建国初期一直发展较快,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经济重心南移到东南沿海,市场优势不再,加之东北的能源产业日渐枯竭,与苏联的关系不再,因而在改革开放后发展相对落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举措:利用区位优势引进先进技术,吸引人才,吸引外商的投资

1、//比较区位、位置、分布布局等术语的涵义。

2、有人提出在全国普及小城镇后再发展大中城市,这种说法对吗?答:不对理由是:根据中心地理论,具有中心地职能的的机构位于服务管理对象的中心。当达到一定门槛时就形成中心地;他们以等级地六角形镶嵌结构存在,高级中心地数量少,服务范围广,低级中心地数量多,服务范围小。小城镇相当于低级中心地,服务范围小,仅

限于本区域;大中城市相当于高级中心地,服务范围广。区域的不平衡性与发展的自发性不可能是在全国普及小城镇后再发展大中城市,小城镇发展到一定阶段会自动转化为大中城市,大中城市拥有广阔的消费市场与先进的强大的生产技术,更能带动小城镇的发展。且在全国普及小城镇后再发展大中城市有悖与城市发展规律,不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因此小城镇与大中城市需要同步发展

3、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麦当劳、肯德基等跨国餐饮业开始进驻中国市场,试分析一下,他们

在布局其企业时,将怎样考虑对我国经济环境分析、怎样确定首选城市和怎样分析城市内部的区位条件?

答:首先,他们考虑中国政府出台的政策,看看进入中国是否有政策上的障碍与是否能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用;其次,在政策障碍消除后研究中国各大城市的消费水平及市场导向,寻找有利于货物销售和服务方便的城市并确定首选城市;最后,对首选城市的布局进行分析,研究有能吸引顾客消费的地段

4、比较配置城市消防网络和城市大卖场选址有何不同?

答:城市消防属于公共措施建设,属于非盈利性;城市大卖场属于私人建筑,主要以盈利为目的。城市消防网络布置上力求最大限度的接近服务对象与实现在设施数固定的情况下设施网络覆盖的人口数量最大,覆盖和保护的财产价值最大;城市大卖场在布局上力求布置在城市的繁华地段,力求最大限度的接近本区域的消费人群5、工厂的选址与商店的选址有何不同?

工厂的选址主要考虑如何降低成本与接近市场消费地,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主要从原料、运费、劳动力、集聚因子这几个方面,一般布置在郊区;商店的选址主要单从市场的角度出发进行选址,只要求最大限度的接近消费人群,尽量布置在城市的繁华地段。6、经济时代对传统区位论有哪些挑战?分析高新技术企业的区位特征。

答:面临的挑战如下:

1对企业来说固定的区位和地域概念不复存在○

2原来影响产业布局的运输、集聚、市场、原料等区位要素的地位和重要性大大降低,而知识、技术、智力等知识型区位要素和重要性程度将大大提高○

3传统区位理论基础、有效性和适应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

4高新技术产业区位研究引起重视。高新技术企业的区位特征:

1以大学、研究所为依托,依靠科技创新获利。大学是新技术的发源和推广地,廉价的研究成本与先进的生产力能缩短高新企业的产品研发周期与降低成本,从而为快速抢占市场做准备

2高新产业区密集,如中国的中关村、美国的硅谷,这些高新企业聚集在一块,既互相竞争有共享高新技术成果

○3高新技术产业倾向于布置在环境优越、交通方便的大城市周边,既能为员工营造一种良好的工作氛围环境,又能达到交通的最优化。

地球科学概论试题及答案(共8套)

第一套《地质学基础》试题 姓名 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4′×8共计32分) 1.新构造运动 2.风化壳 3.莫霍面 4.标准化石 5.岩石圈 6. 矿物 7. 向斜 8. 转换断层 二、填空(1′×20共计20分)。 1、古登堡面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分界面。 2、火山喷发类型有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类。 3、火成岩可以分为超基性、基性、中性、酸性、脉岩等类别,请按此顺序分别列举一 类岩石名称_________ 、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 4、中生代从早到晚有,它们的代号分别为。 5、变质作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类。 6、火山碎屑岩按照碎屑粒径大小可以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类。 7、岩石变形发展的三个阶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20×1共计20分) 1、人和真象,真马等出现于哪一个纪___________。 A、J B、K C、T D、Q 2、印支运动发生于______纪。 A、石炭纪 B、二叠纪 C、三叠纪 D、白垩纪 3、矽卡岩型矿床是下列哪一种变质作用形成的_____。 A、接触交代型变质作用 B、区域变质作用 C、埋藏变质作用 D、动力变质作用 4、加里东运动发生于________。 A、中生代 B、晚古生代 C、早古生代 D、新生代 5、下列哪一种褶皱构造一定发生了地层倒转________。 A、倾伏褶皱 B、直立褶皱 C、倾斜褶皱 D、翻卷褶皱 6、在推覆构造中,由于强烈侵蚀作用,如果较年轻岩块出露于较老岩块之中,这种构 造称为________。 A、飞来峰 B、构造窗 C、逆掩断层 D、冲断层 7、片理构造是区域变质岩中的常见构造,下列哪一种片理构造变质作用最强______。 A、板状构造 B、千枚状构造 C、片状构造 D、片麻状构造 8、根据同位素年龄测定,经历时间最长的地质时期是__________。 A.元古代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9、如果在地层中找到了三叶虫,那么这个地层时代为________。 A、早奥陶世 B、第三纪 C、白垩纪 D、早寒武世 10、哪一种沉积建造反映了由海相到陆相的转换________。 A、复理石沉积 B、浊流沉积 C、磨拉石沉积 D、火山碎屑沉积

GIS读书报读书报告:地球空间信息学与数字地球告

读书报告:地球空间信息学与数字地球 引言:最近有幸拜读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的文章《地球空间信息学与数字地球》,感觉颇受教益。李德仁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主要从事地理信息系统、摄影测量与遥感等领域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代表成果:高精度摄影测量定位理论与方法;GP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SPOT卫星像片解析处理;数学形态学及其在测量数据库中的应用;面向对象的GIS理论与技术;影像理解及像片自动解译以及多媒体通信等。地球空间信息科学(Geo-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Geomatics)是以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等空间信息技术为主要内容,并以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为主要技术支撑,用于采集、量测、分析、存储、管理、显示、传播和应用与地球和空间分布有关的数据的一门综合和集成的信息科学和技术。地球空间信息科学是以“3S”技术为代表,包括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的新兴学科。它是地球科学的一个前沿领域,是地球信息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字地球的基础。美国副总统戈尔在《数字地球——认识21世纪我们这颗星球》的报告中阐述了数字地球的概念。所谓“数字地球”,可以理解为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统一的数字化重现和认识。其核心思想是用数字化的手段来处理整个地球的自然和社会活动诸方面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并使普通百姓能够通过一定方式方便地获得他们想要了解的有关地球的信息,其特点是嵌入海量地理数据,实现对地球的多分辨率、三维描述,通俗地说就是虚拟地球。 内容概述:叙述了地球空间信息学和数字地球的基本概念。讨论了地球空间信息学的形成、理论基础和技术体系,以及数字地球的关键技术和应用。分析了两者的相互关系,提出空间数据基础设施是数字地球的基本建设,发展数字地球为传统测绘行业带来了一个极好的发展机遇和一系列的挑战。 1 地球空间信息学 1.1 地球空间信息学的形成 空间定位技术、航空和航天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相互间的渗透,逐渐形成了地球空间信息的集成化技术系统。近二三十年来,这些现代空间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有了飞速发展,使得人们能够快速及时和连续不断地获得有关地球表层及其环境的大量几何与物理信息,形成地球空间数据流和信息流,从而促成了“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的产生。 1.2 地球空间信息学的理论基础 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理论框架的核心是地球空间信息机理。地球空间信息机理作为形成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的重要理论支撑,通过对地球圈层间信息传输过程与物理机制的研究,揭示地球几何形态和空间分布及变化规律。主要内容包括:地球空间信息的基准、标准、时空变化、认知、不确定性、解译与反演、表达与可视化等基础理论问题。 1.3 地球空间信息学的技术体系 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的技术体系是指贯穿地球空间信息采集、处理、管理、

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

2018级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宽广而扎实的专业基础、系统的知识结构、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级复合型专业人才(目标1)。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和系统的理工科知识结构(目标 2),使其具有一定层次技术问题的处理能力和较高的平台视野(目标3)。遥感方向: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遥感基本理论、知识、技能,以及计算机软件技术和程序设计能力,使其具备进入国内外顶尖院校进一步深造所需的专业基础和能力(目标4),擅长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遥感数据的解译、分析与融合,数字图像的分析处理、目标识别与信息提取,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能满足从事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开发应用和运行管理等工作所要求的专业技能,毕业生经过一定时间的专业实践得到充实和提高,应担当技术骨干或行业专家(目标5),成为国家在空间探测、国土、交通、规划、环境、灾害等国民经济领域以及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监测监控、信息挖掘和人工智能等新兴行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目标6)。地球物理方向:培养学生系统掌握地球物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目标7),使其适合从事地球物理海量数据的信号采集、处理与分析、解释与可视化、时空建模等领域科学研究以及项目设计实施和运行管理等工作(目标8),成为符合21世纪地球科学发展和国家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灾害预报、空间探测以及国民经济其他相关领域所需要的高级人才(目标9)。 毕业要求 掌握地球科学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接受专业基本训练,培养能将遥感和地球物理信息技术应用于地球科学研究、相关软件开发和综合管理的专门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6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共同毕业要求: 1、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以及良好的理工科知识结构与基本技能,具备较好的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2、具有较好的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一定的组织、沟通、协调能力。 3、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遥感方向毕业要求: 4、系统掌握遥感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了解国家和社会对遥感专业的需求及发展趋势,具有本专业的国际视野。 5、熟练掌握计算机软件技术,具有较高水平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能力。 6、熟练掌握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的基本方法,能够进行数字图像分析处理、目标识别、信息提取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及应用。 地球物理方向毕业要求: 4、系统掌握地球物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及发展现状与趋势。 5、能够熟练运用现代化地球物理探测设备进行地球科学相关研究的信息采集与分析; 6、能够运用计算机应用软件处理和解释地球物理数据,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程序编程能力。 专业主干课程 地球物理场论 计算机图形学 遥感程序设计 遥感地学分析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 应用地电学 应用地震学 推荐学制 4年 最低毕业学分 150+6+8 授予学位 理学学士 学科专业类别 地质学类 交叉学习: 微辅修:12学分。按方向修读以下课程。 地球物理方向:信号分析与数据处理(83190140)、地球物理场论(83190060)、地球物理数据采集(83190080)、地球物理

地球科学基础

1.地球的圈层构造;地球的内部圈层:地核、地幔、地壳。 大气圈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电离层、外逸层(散逸层) 宇宙构成:总星系,恒星系,类星系,恒星,行星,卫星,其他星体,星云以及星际物质 2.宇宙因素的地理效应:A,太阳的地理效应:太阳能是地球表面一切生命活动和物质过程的基础。太阳地理效应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是太阳对地表物质运动和生命过程产生影响。 地球形状和地球与太阳的运动位置关系,使得地球表面不同位置接收太阳辐射能存在差异,岩石受热,膨胀,风化为地表物质过程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质基础;同时地球表面形成不同的气压梯度和温度梯度,形成大气循环,流水作用,为地表千姿百态的地貌;太阳能是地球生命的源泉,同时它为地球生物进化提供了一个适合的温度环境;并且它还为人类提供现阶段所使用的能源。、 其二是太阳对地球气候过程和生物过程产生影响。 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最为剧烈的标志,太阳黑子活动影响到整个地球的环境过程;地球磁场和太阳黑子的同步活动作用影响到整个星际环境和地球气候;太阳黑子活动与地球生物某些疾病存在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B,月球的地理效应:月球通过一公里作用使得地球物发生类似于潮汐的周期性弹变,从而影响到地球环境与人类生产生活。 C,其他天体的地理效应:宇宙中众多其他天体的应力作5.人类对

地理环境的影响;(1)人类对岩石圈的影响:A.人工地貌过程:包括开矿与建筑等直接的地貌过程和生态破坏引起的水土流失等间接的地貌过程;B.人类沉积物的形成:工业生产制造的水泥,砖等;C.人类对土壤的影响:人类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对土壤进行改良和施加废料的建设性和不合理利用导致水土流失,沙漠化,土地盐渍化的破坏性的影响;D.触发地壳运动:对油田,地下水的抽取,工程建设导致地质活动频繁。 A.改变大气成分:温室效应,臭氧层的破坏。 B.大气污染:生产和生活的粉尘和有机化合物; C.改变下垫面,形成局部环流和营造人工气候环境; (3)人类对水圈的影响: A.改变地表水系,调节水量的空间分布;跨流域调水 B.改变水循环,调节水量的时间分布;影响蒸发过程,影响水汽输送,影响降水过程。影响 径流过程,增加地表水来源。 C.水体污染;工农业化学污染,生活污水排放污染。( 4)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 6.地球表层的能量转换:地球能量基本来源为三种,来自太阳的太阳辐射能;来自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地热能;来自地球以外天体对地表物质和地球对地球对地表物质的引力能 1)太阳能在地球表层的转换:太阳能在地球表层的转换是通过无机界中能量转换和生物系统中的能量转换完成的。

地质工程领域是以自然科学和地球科学为理论基础

地质工程领域是以自然科学和地球科学为理论基础,以地质调查、矿产资源的普查与勘探、重大工程的地质结构与地质背景涉及的工程问题为主要对象,以地质学、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技术、数学地质方法、遥感技术、测试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为手段,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先导性工程领域。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大地质问题、所需各类矿产资源、水资源与环境问题等是社会稳定持续发展的条件和基础。地质工程领域正是为此目的而进行科学研究、工程实施和人才培养。地质工程领域服务范围广泛,技术手段多样化,目前,从空中、地面、地下、陆地到海洋,各种方法技术相互配合,交叉渗透,已形成科学合理的、立体交叉的现代化综合技术和方法 地下工程施工方法:明挖法、浅埋暗挖法。(好像还有盾构法、沉管法等,这些方法一般用于地铁或公路隧道的区间上,属于线状长条结构,不适合于宽、大、不规则地下工程)。 明挖法有两种形式:放坡开挖和非放坡开挖。 放坡开挖一般用于基坑较浅、地面无房屋、场地开阔、地下管线较少、地层具有一定的自稳(站立)能力,必要时做些土钉喷层支护形成类似重力挡土墙的作用。 非放坡开挖是指基坑垂直,在坑内一层层取土,为保证基坑不倒,基坑周边需要设置支护结构,如钻孔灌注桩、地下连续墙。为保证支护结构站稳,又需要在支护结构上架设水平支撑,挖一层土架一层撑,逐步向下挖到底,再从下面一步步向上做结构。当基坑较窄时,一般坑内设置钢支撑,撑住两侧的支护结构,当基坑较宽时,如果地层较硬一般在坑外设置锚杆或锚索,当地层较软时就不能采用锚杆了,需要设置坑内环撑,支撑形式很复杂,设计难度也很大。为什么不能用锚杆了呢?打个比喻,硬土比喻成木头,软土比喻成豆腐,一根针插入木头中拔出来是需要点力的,一根针插入豆腐中拔出来是不是没有感觉?这就是锚固力。 那么什么叫钻孔灌注桩、地下连续墙呢? 钻孔灌注桩就是用钻机在地上钻个园的深孔,将钢筋笼放入,再浇入混凝土,过一个月左右达到强度,就形成一根钢筋混凝土桩。用在基坑中时,需要在坑边做成一排,由于桩之间有缝隙,基坑开挖时如果基坑外侧有水或软泥就会从缝隙流进来,可怕的是水还会将坑外边的土一起带进坑内,坑外土流走了地面就会陷下去,坑内有水人下不去也就不能挖土施工了,当然了,听说还有种技术可以在桩缝旋喷注浆止水,这种技术理论上很成熟,但由于基坑较深,一旦旋喷不密实,水土还会跑到坑里,还也能引起事故;当然了,听说北京等地的基坑基本都是用桩,然后在坑外抽水,这是因为北京的地层比较硬,土空隙大,北京地下水水位较低,降水较容易,而且降水引起的地面沉降较小,在软土层尤其是淤泥质地层中,降水就不好使了,不但老降不下去,还会引起地面较大沉降,为什么呢?还是拿豆腐比喻软土,豆腐一旦失水变成豆腐干,是不是很大块的豆腐变得很小了?地面沉降大了会有啥问题呢?地面沉下去了,首先路不平了,路下可能有空洞了,路下的管线可能要断了,地面上的楼房可能倾斜倒塌了,很可怕的。所以软土地层就不应大量抽水,怎么办,就发明了地下连续墙,墙有啥好处呢,第一,一道连续的钢筋混凝土墙,可以将基坑外的水挡在基坑外面,坑外的道路、管线、楼房受到最小影响,第二墙的刚度比桩大,可以用他强壮背挡住后面的土给它的压力。目前在上海、杭州的淤泥性地层中修建地铁、大型深基坑工程都是采用地下连续墙,在深圳、南京、广州的软土层中修建地铁也是首选地下连续墙的。连续墙的缺点是比桩贵,但用在软土层中最合适、最安全。 听说杭州地区的地质条件就比较复杂,什么淤泥质粘性土(灰色,饱和,流塑状,多含有机质,灵敏度高)、可塑状粘性土(以黄色调为主,一般呈可塑状),有人叫橡皮土,用桩作为基坑的围护结构肯定不安全,隐患较多,采用地下连续墙是最佳选择。 另外什么叫浅埋暗挖法呢?据说在国内城市是在北京最先用起来,地铁复-八的天安门西站、东单站、王府井站以及复兴门以东长安街下面的地铁区间都是采用了浅埋暗挖法,所谓浅埋就是埋得不深,上面的土厚度小于洞宽的两倍左右,这相对于埋在山里的铁路隧道动不动几百米深当然很浅了。所谓暗挖,就是施工时即使在你的脚底下无关人员根本看不见,甚至不知道,不动管线不拆房。是一种好好的施工方法,但却有坏坏的缺点,就是很不安全,老鼠掏洞因为洞很小所以安全,隧道甚至宽二十多米高十六、七米的地

高中地理 地球信息科学是研究地球系统的有关信息现象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练习 中图版选修7

高中地理地球信息科学是研究地球系统的有关信息现象及其运动规 律的科学练习中图版选修7 一、填空题: 1.地球信息科学是研究地球系统的有关信息现象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具体来说,它是一 门以全球变化与未来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信息为对象,研究利用机器来检测、变换、传输和控制地球系统信息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研究实现这些功能所需的设备和系统的原理,目标在扩展人类信息功能(尤其是智力)为可持续发展服务。 2.地球信息科学是地球系统,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人类社会系统及各子 系统之间的界面等的形成及变化等的信息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属干应用基础理论学科。 3.信息是认识地球系统、控制人日膨胀和资源浪费、能源净化、环境保护的前提。人类从 信息中赢得预测、预报时间,获得调控人流、物流和能流的科学依据。 4.任何系统的观测计划,一方面要支持全球变量的测量,另一方面又要支持过程研究。从 空间观测地球的无可比拟的好处在于它独特的整体观测能力。真正有效的是空间遥感和现场观测相结合的方法。 5. 由此可见,由于现代地球科学问题强调对于不同时空尺度下的固体地球系统、流体地球系统和生物地球系统过程及其相互作用机制的理解与模拟,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重心也由数据获取、存储、数据库管理的初级阶段,逐步向信息模拟、分析与预测、预报的高级阶段转移,正是由于地理信息系统发生了这种“功能漂移”,对我们提出了研究“地球信息机理”的要求。 6..数字地球的功能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面向社会大众提供信息服务的一般服务,一种是面向地理科学研究提供一个最先进的技术支持方案。 7. 空间信息融合主要包括多源信息融合、空间信息建模,其中,空间信息建模将是实现数拿地球系统截真及_其信息流模拟分析的核心。在空间信息融合中,多源信息融合包括多源遥感信息融合、遥感特征信息与全球定位信息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矢量信息的融合。 8. 地理科学上的突破主要是要找到与地理信息科学相适应的对地理现象的描述方法。地理科学今后的发展必须要强化两个方面, 一是依托现代测试手段的实验技术;二是依托数字计算机的模拟技术。这使地理学真正能够称其为科学(Science)的两大重要支柱。 9. 地球信息机理是地球信息科学的基础理论。必须深入研究地球各圈层要素的地球物理场、化学场、电磁场的表现形式及其变化规律;研究地球信息流的形成机理与传输原理(传输介质、界面、过程、干扰、衰减等);研究地球信息流时空分布与变化规律及其信息获取与处理方法等。 10.人口、资源、环境和灾害是当今人类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四大问题。 二、名词解释: 1.全球信息基础设施(GII) 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计划(N SD I) 地理信息建模系统(GIMS) 虚拟地理环境VGE(VirtualGeograp hical Environment) 智能交通系统ITS 2.地球信息科学的概念 地球信息科学是以地球为平台, 以人—地关系为主题, 以服务于全球变化与区域可持续

地球科学前沿

地震在地球物理学中的应用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天然地震主要由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所引起,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 图1 地震示意图 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地震由于具有不可预知的特点,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给人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尽管地震给人类带来了很多灾难,然而地震在地球物理学中的成功应用却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比如利用地震探测地球内部的奥秘,利用地震探测地下的油气资源,利用地震探进行工程勘察。 1、用地震探测地球内部的结构 目前人类对地球内部结构的认识主要来自地震学的研究,地震时,地球内部物质受到强烈冲击而产生波动,称为地震波。它主要分为纵波和横波。由于地球内部物质不均一,地震波在不同弹性、不同密度的介质中,其传播速度和通过的状况也就不一样。例如,纵波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介质中都可以传播,速度也较快;横波只能在固体介质中传播,速度比较慢。地震波在地球深处传播时,如果传播速度突然发生变化,这突然发生变化所在的面,称为不连续面。根据不连续面的存在,人们间接地知道地球内部具有圈层结构。研究表明,地球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大圈层,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成岩石圈。 在研究地球内部结构时,发现地下30~60km/s深处的纵波速度存在一个跳跃,由6~7km/s突然变到8km/s左右,由此推断这是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称为莫霍面。在地壳下部,随着深度的增加,速度也随之增大,但是,在约2900km 深处,地震纵波突然从13km/s下降到8km/s左右,而且横波消失,这一形象表明该深处存在一个地震波速度间断面,为地幔与地核的分解面,称为古登堡面。从2900Km开始进入地核,纵波速度逐渐回升,到5000km左右,纵波速度又有一个明显的跳跃,横波也随之出现,为地球内部的第三个地震波速度不连续面,

(完整版)为什么学习地球科学概论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地球科学? 地球科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说其古老是因为有关地球科学的知识的萌芽与积累从人类诞生的那天就已经开始了;说它年轻,是因为地球可续的主要许可的真正创立知识最近几个世纪的事情。 地球科学又简称地学。是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六大基础自然学科之一。地球科学是以地球系统(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和日地空间)的过程与变化及其相互作用为研究对象的基础学科,目前主要包括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理学、气象学、水文学、海洋学、土壤学、环境地学,以及其它衍生学科。地球科学纵横几万里,上下数亿年,几乎辐射到自然科学的其他各个领域。对地球的认识同世界各民族的起源、历史、文化乃至这个世界文明的进展,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据科学测算,宇宙年龄长达140亿岁,地球的年龄长达46亿年,相较于人短短的一生,人类只不过是宇宙眨了一下眼睛。而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地球上曾经发生过生物进化,海陆变迁,山脉形成等等极其缓慢通常需要数百万年和数千万年才能完成的地质作用。 由于地球科学涉及时间之漫长性,学习地球科学有利于培养我们的耐心,恒心和大局观念。 同时,空间的广泛性决定了地球科学工作者首先必须到野外去观察自然界,把自然界当作天然的实验室进行研究,而不可能把庞大而复杂的大自然搬到室内来研究。野外调查是进行地球科学工作最重要最基本的环节,因为他可以获得研究对象的第一手资料。只有针对性得到现场去认真细致地收集原始资料,才能为正确地解决地球科学问题提供可能。 由于我们经常要去野外从事考察活动,需要我们长途跋涉,战胜困难和寂寞,以及学会一些必备基本的生存技能(例如搭帐篷,生火),这样也会慢慢地培养我们的信念坚持能力和身体耐力。 当我们从野外获得一些标本时,须要进行仪器观测,比如利用先进的显微镜进行观察一些很细微的东西。一起观测时地球科学用来获取对象的定性和定量资料的重要手段,通过仪器观测我们可以多方面得了解研究对象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为研究认识,科学分析提供依据。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我们有足够得耐心,因为我们往往需要一小块一小块的区域去观察,导致观察很久,同时也需要我们有良好的洞察事物本质的能力,这样才能发现观察事物一些本质的东西。久而久之,我们的观察能力和耐心也会不断地提高。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即使我们不从事地学研究,但理应对我们生活的这个环境有个基本的了解,更何况有如上这么多学习地球科学的好处呢?

地球信息科学和数字地球(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

地球信息科学和数字地球(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 球形的地代替了平面的地,引起了大地观念的依次彻底变化。这时人们无须扩展大地的圆盘以远远超过有人烟的地区,而认为有人烟的地区只包括地球的一小部分,更大的空余地面则可留待假说玄想去填充… … 阿尔夫雷德.赫特纳 导读:本章介绍了GIS发展的一些最新的概念,包括地球信息科学,数字地球等等,这些概念的具体含义至今仍在变化。 数字地球与其说是一门技术,不如说是一个政策,它是GIS应用发展的顶点。最后介绍了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它是一个国家推广GIS应用重要的第一步。 1.地球信息科学 1.1几个相关概念 近十几年来,随着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意义相近的、与地理信息系统相关的名词,如地理信息科学(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地球测量(Geomatics,地球信息学[宫鹏],地球空间信息学[李德仁]),地球信息学(Geo-Informatics),地球信息科学(Geo-information Science)等等,这些概念提出的时间还都不长,其含义存在交叉,目前国内对其确切的译名有些也存在着争论,下面介绍地理信息科学,地球测量的概念以及地球信息科学的概念和内容。1.1.1地理信息科学 地理信息科学是1992年Goodchild提出的,与地理信息系统相比,它更加侧重于将地理信息视作为一门科学,而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实现,主要研究在应用计算机技术对地理信息进行处理、存储、提取以及管理和分析过程中提出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包括: 1)分布式计算 2)地理信息的认知 3)地理信息的互操作 4)比例尺 5)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未来 6)地理数据的不确定性和基于GIS的分析 7)GIS和社会 9)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中的空间分析 10)空间数据的获取和集成等等 地理信息科学在对于地理信息技术研究的同时,还指出了支撑地理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理

《地球科学基础》试卷(十五).doc

《地球科学基础》试卷(十五) 一、填空(每题1分,共20分) 1.早古生代包括(由老到新)纪、纪和纪。 2.岩石的产状要素是、和o 3.地面流水中水质点具有四种运动方式,分别是:、—和。 4.类地行星包括、、和o 5.大气污染物质是、、和o 6.地球上的外能包括和o 二、解释下列术语(每题2分,共20分) 1.沼泽; 2.风化作用; 3.地缝合线; 4.岩浆作用; 5.间冰期; 6.洋流; 7.岩石圈; 8.三角洲; 9.构造运动;10.泻湖 三、回答下列问题(每题10分,共60分) 1.简述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及其划分方案。 2.何谓地下水?它有哪些类型? 3.何谓滨海带?其环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4.试述矿物的概念及其肉眼鉴定的主要依据。 5.试述大陆漂移的证据。 6.试述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

一、1.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2.走|何、倾向、倾角;3.层流、紊流、环流、涡流;4.水星、金星、地球、火星;5.颗粒成分、硫化物、碳化物、氮化物;6.太阳辐射、LI月引力能二、1.是大陆上被水充分湿润的,其上面长有大量嗜湿性植物,并有有机质或泥炭堆积的地段;2.在地表或近地表(微生物生存的下限)条件下,岩石、矿物在原地发生物理和化学的变化过程;3.大陆板块(即陆一陆)的碰撞带叫地缝合线;4.岩浆的形成、演化直至冷凝成岩石的全部地质过程称为岩浆作用:5.全球气候转暖,海平面上升的时期,其处在两个冰期之间;6.海洋中在较大范围内沿固定方向流动的海水,叫作洋流;7.软流圈以上的地幔部分和地壳称为岩石圈;8.河流在河口沉积下来的物质,从平面上看,外形象三角形或鸡爪形,即为三角洲; 9.使岩石圈发生变形、变位,以及使洋底增生和消亡的地质作用;10.砂阻与砂坝的伸长,常常连接起来,构成滨海带的障壁,在其内侧形成一个与外海隔绝或联系较少的浅水域,称为泻湖。 三、1.地球物理学家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不同深度下传播特征的变化情况,发现了不同的波速与密度界面,以此为基础推算了地球内部的密度分布状况,进而分析了地球内部的物理结构和物质分布的基本特征。地球内部有两个最明显,也是最重要的一级界面(波速不连续面),即莫霍面和古滕堡面。按照这两个界面,地球内部分成地壳、地慢和地核三大层圈。地壳是莫霍面以上的固体地球部分,一般厚33km (大陆)或7km (海洋),平均厚度约33km。是地球表部的一层薄壳,进而可以划分为上下两层,即花岗岩(硅铝)层和玄武岩(硅镁)层。地幔即地壳与地核(莫霍面与古滕面)之间的层圈。进而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上地慢上部的软流圈(或低速带)。地核位于古滕堡面以下直至地心,根据波速的变化,进而划分为外核(液态)过渡层和内核(固态)。 2.地下水系指在地面以下贮存于岩石和松散堆积物空隙中的水。地下水按透水层中水的饱和与否和积聚贮存条件可分为如下3个基本类型:①饱气带水白地壳表面以下不深的地带,岩石的空隙未被水充满呈不饱和带的地下水,叫饱气带水。②潜水聚集贮存于地面以下第一个稳定的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表面的重力水,称为潜水。③层间水积聚贮存于两个隔水层之间的透水层中的重力水叫层间水或承压水。 3.滨海带系指低潮线与最大高潮线之间的地带,为陆海交互环境。滨海带进而分为后滨带(位于平均高潮线以上,在特大高潮时方可被海水淹没)、前滨带(平均高潮线与平均低潮线之间的地带)和滨外带(位于低潮线以下,是滨海向浅海过渡地带)。滨海带的绝大部分地区,时而出露水面,时而被水淹没,环境极为复杂,是潮流、拍岸浪、底流等强烈作用的地带,海水中氧气充足,光照良好,除有大量藻类外,多为钻孔生物和厚壳生物。 4.矿物是天然形成的无机化合物或元素单质,其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是相对均一-和固定的,一般为结晶质,极少数为胶体。肉眼鉴定矿物的主要依据是解理、硬度、透明度、颜色、光泽、比重、磁性、熔点等矿物的物理性质。 5.大陆漂移的证据如下:①大陆边界的拼合:大西洋两侧大陆(非洲和南洲)边缘具有很好的拼合性,拼合结果表明在海平面以下915m等深线处,其平均误差小于一个经度。②地质构造带对比:大西洋两岸北美和北欧之间的地质构造具有一致性,非洲与南美洲古生代和中、新生代的造山带亦具有相似性。③古生物与冰川、气候证据:南半球各大陆找到的二叠纪爬行类等陆生生物有惊人的相似性。晚古生代南半球各大洲的冰川来源于南极。④古

地球信息科学基础作业

1遥感的基本概念 答: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2遥感探测系统包括那几个部分 答:被测目标的信息特征、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输与记录、信息的处理和信息的应用. 3与传统对地观察手段比较,遥感有什么特点? 答:1)可获取大范围数据资料。遥感用航摄飞机飞行高度为10km左右,陆地卫星的卫星轨道高度达910km左右,从而,可及时获取大范围的信息。例如,一张陆地卫星图像,其覆盖面积可达3万多km2。这种展示宏观景象的图像,对地球资源和环境分析极为重要。2)获取信息的速度快,周期短。由于卫星围绕地球运转,从而能及时获取所经地区的各种自然现象的最新资料,以便更新原有资料,或根据新旧资料变化进行动态监测,这是人工实地测量和航空摄影测量无法比拟的。例如,陆地卫星4、5,每16天可覆盖地球一遍,NOAA 气象卫星每天能收到两次图像。Meteosat每30分钟获得同一地区的图像。 3)获取信息受条件限制少。在地球上有很多地方,自然条件极为恶劣,人类难以到达,如沙漠、沼泽、高山峻岭等。采用不受地面条件限制的遥感技术,特别是航天遥感可方便及时地获取各种宝贵资料。 4)获取信息的手段多,信息量大。根据不同的任务,遥感技术可选用不同波段和遥感仪器来获取信息。例如可采用可见光探测物体,也可采用紫外线,红外线和微波探测物体。利用不同波段对物体不同的穿透性,还可获取地物内部信息。例如,地面深层、水的下层,冰层下的水体,沙漠下面的地物特性等,微波波段还可以全天候的工作。 4遥感有哪几种分类?分类依据是什么? 答:按平台的高度分类大体上可分为航天遥感、航空遥感和地面遥感。按所利用的电磁波的光谱段分类可分为可见光/反射红外遥感、热红外遥感、微波遥感三种类型。按研究对象分类可分为资源遥感与环境遥感两大类。按应用空间尺度分类可分为全球遥感、区域遥感和城市遥感。 5试述当前遥感发展的状况及趋势 答:遥感技术在近一、二十年内飞速发展,这种发展主要表现在新型传感器的研制和应用的日新月异,⑴不断研制新型传感器,⑵形成多级空间分辨率影象序列的金字塔,以提供从粗到精的观测数据源,⑶可反复获取同一地区影象数据的多时相性,⑷尽可能增加光谱分辨率,一方面是充分利用能透过大气的各类电磁波谱,向红外、远红外和微波方面扩展;另一方面则将光谱段划分更细。中国的遥感技术从70年代起步,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努力,已发展到目前的实用化和国际化阶段,具体表现在具备了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实用化能力和全方位地开展国际合作使其走向世界的国际化能力。发展趋势--光谱域在扩展时间分辨率提高空间分辨率在提高光谱分辨率在提高 2D 到3D的测量高效图像处理技术 遥感分析由定性到定量发展智能化遥感信息提取技术 6什么是大气窗口?常用于遥感的大气窗口有哪些? 答:指天体辐射中能穿透大气的一些波段。由于地球大气中的各种粒子对辐射的吸收和反射,只有某些波段范围内的天体辐射才能到达地面。按所属范围不同分为光学窗口、红外窗口和射电窗口。 8主要的遥感平台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答:根据遥感目的、对象和技术特点(如观测的高度或距离、范围、周期,寿命和运行方

《地球信息科学》作业3 答案

西安交通大学网络学院2014年秋季离线作业 《地球信息科学》试卷3答案 一选择题(60分) 1.在GIS数据中,把非空间数据称为:C A. 几何数据 B.关系数据 C.属性数据 D.统计数据A 2.地理数据一般具有的三个基本特征是: A.空间特征、属性特征和时间特征 B.空间特征、地理特征和时间特征 B. 地理特征、属性特征和时间特征D.空间特征、属性特征和拓扑特征3.通过记录坐标的方式表示点、线、面地理实体的数据结构是: A A. 矢量结构 B.栅格结构 C.拓扑结构 D. 多边形结构 4.在栅格数据获取过程中,为减少信息损失提高精度可采取的方法是:B A.增大栅格单元面积 B.缩小栅格单元面积 C.改变栅格形状 D.减少栅格总数 5.对同一幅地图而言,矢量结构与栅格结构相比:A A.图形精度高 B.图形精度低 C.图形精度相当 D.无法比较 6.在GIS中组织属性数据,应用较多的数据库模型是: A A.关系模型B.层次模型 C.网状模型D.混合模型 7.在数据采集与数据应用之间存在的一个中间环节是:D A.数据编辑B.数据压缩C.数据变换D.数据处理 8.GIS设计中系统分析的核心是: B A.需求分析B.可行性分析C.业务调查D.逻辑分析 9.GIS的系统设计,一般根据设计原理采用的设计方法是:A A.结构化方法B.概念化方法C.物理化方法D.数据流程设计10.在GIS数据中,把非空间数据称为: C A. 几何数据 B.关系数据 C.属性数据 D.统计数据 11.解决道路拓宽中拆迁指标的计算问题,可应用的空间分析方法是:A A.缓冲区分析 B.包含分析 C.网络分析 D.最短路径分析12.在栅格数据获取过程中,为减少信息损失提高精度可采取的方法是:B A.增大栅格单元面积 B.缩小栅格单元面积

地球科学论文

黄土高原的功过 【摘要】:一提到黄土高原,自然就想到那块贫瘠的土地,那里不但干旱少雨,水土还大量流失。千百年来,流失的泥沙被卷入黄河,导致黄河水患不绝。黄河的泛滥也造就了肥沃的土地,孕育了中华文明。可以说,人们对黄河又爱又恨,一方面称黄河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另一方面又称黄河为"中国的忧患"。这一切都源自于可爱又可恨的黄土。我是一个生于兹,长于兹的真正的“黄土人”,自然对这一抛黄土有着独特的感情,说不出来,却着实含着一种凄凉。 【关键词】:黄土高原资源文化水土流失 引言 岁月以一种无法想象的手法,在这块土地上不停地雕刻着。这横断绵延,又似乎分的很清的沟壑,有人说像皱纹,有人说像伤痕。河水并未结冰,静静地流淌。在山梁梁上,点缀着黑白相间的羊儿,山梁背后飘来牧羊人酸酸的歌儿。我能够想象这里的春天和夏天,也能想象丰收的秋天和冰封的冬天。这里确实很美。这里的土地主要是山地,平地只是沟底很少的一点。从形状的不规则,坡度的陡峭以及那些庄稼收割后的残梗,你就知道这里的土地是怎样的一种贫瘠。这样的土地能产生多少财富?这样的土地能生产多少财富?我眼中一片潮湿。 尽管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已吹响几年,尽管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新

世纪,但是贫穷还没有根本消失。进入陕北黄土高原,就进入了历史。城市的高楼大厦掩饰不了背后低矮的民房,更阻挡不住人们看其背后有名无名的荒山的视线。你看,一座座山丘,一道道梁,崎岖的山路,塞外的风,构成了苍凉的黄土高原。转过任意一座山梁背后,也就进了真正意义上的黄土高原了。 正文 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沉积区。位于中国中部偏北。北纬34°~40°,东经103°~114°。东西千余千米,南北700千米。包括太行山以西、青海省日月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广大地区。跨山西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及河南省等省区,面积约40万平方千米。(引用1)黄土高原孕育了灿烂的黄河文化,更是中华文化的起源,它曾经是中国当之无愧的经济中心与文化中心。虽然随着经济的南移,它的战略地位有所下降,但现在的它却由于蕴藏著丰富的煤炭、石油、铝土矿等资源,成为了中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 1.黄土高原的功 一,黄土高原孕育了灿烂的文化 黄土高原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化,这一点毋庸置疑。黄土高原原一带位于黄河中上游的腹地,是中国大地原始人类活动较为集中的区域之一,先后在这里出土的古人类化石“河套人”、“黄龙人”,和多种打制石器充分证实了这一点。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黄土高原

地球空间信息学及在陆地科学中的应用

地球空间信息学及在陆地科学中的应用 李德仁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9 关键词 地球空间信息学 陆地科学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 地球空间信息技术与纳米技术、生物技术一起被美国劳动部确认为正在发展和具有前途的三大重要技术。本文简要叙述地球空间信息学的定义、内涵、基本科学问题及其发展趋势,进而介绍地球空间信息学在测绘学、土地利用规划、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治、资源调查和城市发展等陆地科学中的应用。 1地球空间信息学 地球空间信息科学(Geo2spatial infor mation science,简称Geomatics)是以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等空间信息技术为主要内容,并以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为主要技术支撑,用于采集、量测、分析、存贮、管理、显示、传播和应用与地球和空间分布有关数据的一门综合和集成的信息科学和技术。地球空间信息科学是以“3S”技术为其代表,包括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的新兴学科。它是地球科学的一个前沿领域,是地球信息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字地球的基础。 1.1地球空间信息学的形成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变化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从最近几个世纪的历史看,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向变坏的方面发展。随着世界人口的急剧增加,造成的资源大量消耗、生态环境恶化也成为有目共睹的事实。地球及其环境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要求以整体的观点认识地球。随着人类社会步入信息时代,有关地球科学问题的研究需要以信息科学为基础,并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建立地球信息的科学体系。地球空间信息科学,作为地球信息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将为地球科学问题的研究提供数学基础、空间信息框架和信息处理的技术方法。 地球空间信息广义上指各种空载、星载、车载和地面测绘遥感技术所获取的,地球系统各圈层物质要素存在的,空间分布和时序变化及其相互作用信息的总体。“地球空间信息科学”作为信息科学和地球科学的边缘交叉学科,它与区域乃至全球变化研究紧密相连,是现代地球科学为解决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一个基础性环节。 空间定位技术、航空和航天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相互间的渗透,逐渐形成了地球空间信息的集成化技术系统。近二三十年来,这些现代空间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有了飞速发展,使得人们能够快速及时和连续不断地获得有关地球表层及其环境的大量几何与物理信息,形成地球空间数据流和信息流,从而促成了“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的产生。 地球空间信息科学不仅包含现代测绘科学的所有内容,而且体现了多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并特别强调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地球空间信息科学不局限于数据的采集,而是强调对地球空间数据和信息从采集、处理、量测、分析、管理、存储、到显示和发布的全过程。这些特点标志着测绘学科从单一学科走向多学科的交叉;从利用地面测量仪器进行局部地面数据的采集到利用各种星载、机载和舰载传感器实现对地球表面及其环境的几何、物理等数据的采集;从单纯提供静态测量数据和资料到实时/准实时地提供随时空变化的地球空间信息。将空间数据和其他专业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其应用已扩展到与空间分布有关的诸多方面,如:环境监测与分析、资源调查与开发、灾害监测与评估、现代化农业、城市发展、智能交通等。 推动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发展的动力有两个方面:一是现代航天、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全球变化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作为其主要支撑技术的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已成为优先发展的领域。一方面,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理论框架逐步完善,技术体系逐步建立;另一方面,应用领域进一步扩 ? 6 1 3 ?

地球科学部

地球科学部 地球科学部以“地球科学‘十一五’期间优先发展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发布重点项目指南;遴选优先发展领域的原则是:(1)对地球科学发展具有带动作用,具有良好基础,充分体现我国的优势与特色,有利于迅速提升我国地球科学的国际地位;(2)解决若干制约我国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难题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力争对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长远影响。申请者可根据下述领域中的科学问题,在认真总结国内外过去的工作、明确新的突破点以及如何突破的基础上,自由确定项目名称、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 填写申请书时,须“附注说明”栏中填写相关领域的名称,并在研究内容中阐明与重要研究方向的关系及相应的学术贡献。为避免重复资助,项目申请书应明确论述该项申请与国家和部门其他相关研究项目的联系与不同。另外在提交的纸质申请书后附5篇代表性论著的首页复印件。 为促进项目负责人之间的联系及学术思想和信息的交流,促进新的科学研究群体的形成及多学科集成,每年将举行一次“领域”项目负责人会议。申请书的经费预算部分应涵盖参加年度项目负责人会议的经费。为实现“领域”总体科学目标和多学科集成的需要,项目申请人应承诺遵守数据和资料管理的相关规定。 地球科学作为基础科学,其研究对象是极其复杂的行星地球。基于理解地球系统的过去、现今和未来及其可居住性的研究带来的挑战超出了单一和传统学科的能力范围。学科交叉研究已成为创新思想及源头创新的沃土。我们不仅希望地球科学不同学科的科学家、更希望数理、化学、生命、材料与工程、信息及管理的科学家申请或与相关领域地球科学家联合申请地球科学部的重点项目,并在申请书项目信息的申请代码2选择交叉学科的申请代码。 2007年地学部受理重点项目322项,资助56项,经费9 500万元,平均资助强度170万元/项。2008年拟资助总经费约9 900万元,资助强度在150-200万元/项之间,资助项数约57项左右,项目执行期为4年。 1.全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 该领域的科学目标是:以亚洲季风区为重点,通过对关键科学问题的研究,提高对全球变化规律的了解和未来变化趋向的认识,回答全球变化的成因、现在是如何运行的、未来会出现怎样的变化,为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巨大环境压力和挑战提供科学与技术支持。 该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是:1)几十年至百年尺度的全球变化事件的发生规律和特征;2)全球变化的成因、人类活动的诱发机制及主导全球变化的相互作用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过程;3)全球变化早期信号的捕捉、监测与预警;4)全球变化过程的建模、模拟与预测;5)重大全球变化事件的影响及后果;6)全球变化减缓、规避与适应对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