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 音乐 七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辛德勒的名单
人音版音乐7年级下册 2.2.1辛德勒的名单 教案设计

欣赏《辛德勒的名单》课题:《辛德勒的名单》课型:影片欣赏学情分析:经过第1课时《长江之歌》的学习,确立了“主题歌”概念,但大多数学生未曾关注过影视主题音乐。
《辛德勒的名单》这部经典影片及其配乐信息量庞大,是本单元的重点欣赏内容,该影片的辉煌史、在电影界里程碑式的重要地位、创作背景,以及养成良好观影习惯等内容,初步接触“影视音乐”这一基本概念,以及配乐与画面间的关系、主题音乐的作用。
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辛德勒的名单》的主题音乐来了解影视音乐的定义与功能.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每一次主题音乐的变化所产生的不同情感表现。
3、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关注影视配乐,初步接触主题音乐这一基本概念,体会主题音乐在影片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影视音乐分类的特点和要求。
2、音乐与画面的表现形式即处理方式。
教具准备:自制教学课件,音乐设备:电脑,多媒体(一)组织教学。
(二)音乐导入:播放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的片尾曲《凉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提问:1、你喜欢看电影或者看电视吗? 学生回答。
提问2:你还记得你看过的电视、电影里面的歌曲吗?提问3:有没有同学来唱唱他们所熟悉的影视歌曲。
(三)课程学习1、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就是“影视音乐”。
影视音乐按类别可以分成两类,其中一类是无歌词的,叫做“影视配乐”;影视配乐中又分为“主题音乐”和“场景音乐”2、第一次播放音乐:接下来付老师再给你们放一首影视配乐,请你们感受音乐的情绪,听出里面的主要乐器是什么?(《辛德勒的名单》,小提琴,悲伤,沉重)简单介绍电影背景,播放PPT,渲染气氛。
3、第二次播放音乐:找到并哼出“印象最深刻”的音乐片段,学生找到後告诉学生们这是本首音乐的主题,教师在钢琴上弹奏一段主题,再次强化记忆。
4、第三次播放音乐:请同学们仔细听,主题在里面出现了几次?每一次的情绪和音区有什么变化?回答出有几次。
5,、单独播放每一次主题,分析情绪音区的变化。
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课《辛德勒的名单》课件

祭奠辛德勒
根据犹太人葬礼的习俗,耶稣的尸体是用细
麻布包裹,再铺上大约用一百磅各种不同的 香料混合成的一种粘状物质。尸体被安放在 一个坚固的石坟里面,然后,卫兵就用杠杆 滚来一块大概两吨重的巨石,堵塞坟墓的入 口。所以在以后的犹太葬礼中,都是用石头 埋葬受人尊敬的死者。而祭奠的人会带来家 乡的石头,把它们放在坟墓以示尊敬。入土 为安,以石为伴。都是坚固安全的意思。
辛德勒的名单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第二单元第辛德勒的名单
辛德勒的名单
奥斯维辛集中营
音乐和画面的关系
音画对位
奥斯维辛集中营
自由发挥乐曲
约翰··威廉姆斯 美国, 钢琴家、指挥家、作曲家、 电影配乐家。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参与电 影音乐工作,1993年为电影 《辛德勒名单》配乐。 截至2014年2月,约翰·汤 纳·威廉姆斯共获得49次奥 斯卡奖提名、5次获奖,18次 格莱美奖提名,4次金球奖, 7项英国学院奖。
七年级音乐下册 第二单元《长江之歌》《辛德勒的名单》【教案】

《影视金曲》第1课时教学内容学唱《长江之歌》欣赏《辛德勒的名单》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唱《长江之歌》,激发学生对长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2)通过欣赏电影音乐《辛德勒的名单》,让学生体会到犹太民族坚强不屈的精神,加深对生命的认知。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整体感知、分段欣赏、参与演唱、分组讨论等方法完整本节课的学习。
3.知识与技能(1)了解影视音乐的相关知识,感受影视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
(2)体会乐曲中旋律进行的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理解歌曲的内涵,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掌握影视音乐的相关知识。
难点:能分析音乐作品,可以根据每段音乐要素的不同,理解每段音乐的情绪。
教学过程一、导入提问:同学们,大家知道长江吗?对它有多少认识呢?(学生自由发言)引出课程。
二、课程新授(一)学唱《长江之歌》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所蕴含的对长江的赞美之情。
2.复听歌曲,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情绪,在老师的带领下跟随音乐进行歌曲的视唱。
3.老师简单介绍歌曲的创作背以及大型纪录片《话说长江》。
《话说长江》是一部25集的关于长江沿岸地理及人文的纪录片,1983年8月7日在中央电视台首播,播出后反响空前热烈,全国观众的反应以及它被赋予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纪录片本身传达出的信息,因为中国观众第一次全面直观地看到了国家的人文地理。
本片展示了从神奇的长江源头到壮观的入海口,饱览论文长江的整个风貌。
另外,还可以了解长江沿岸的山川地理、名胜古迹、风土人情以及两岸人民的生活。
全片介绍和涉及大小河流、湖泊、峡谷49条(个),名山28座,大小名城52座,各项工程25项,历史典故与民间故事27个,风光名胜110处,古今名人104人,真可谓是了解长江的百科全书。
4.学唱歌曲(1)老师带领学生进行发声练习,为歌曲的演唱做准备。
(2)教师用钢琴,带领学生分段演唱乐谱。
及时纠正音准,尤其注意大跳音程的演唱。
人音版 音乐 七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辛德勒的名单

第二单元辛德勒的名单一.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影视金曲”的第2课时,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影视音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音乐在影视中无可替代的功能,掌握音乐在影视中的形式及作用。
《辛德勒的名单》是本课的教学任务,是电影《辛德勒的名单》的主题音乐,一首以小提琴主奏的主题音乐;旋律以跳进为主波浪式起伏很大;音乐情绪哀婉倾诉,贯穿全片,用音乐描述了二战期间犹太人所遭受的苦难,整首乐曲仿佛刻画了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的心理历程。
本人结合电影让学生欣赏电影主题音乐《辛德勒的名单》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音乐的内涵。
二.学情分析影视与人们的文化生活紧密相连,青少年学生喜欢听影视音乐,特别是他们熟悉的动画音乐,但他们更多的是关注剧情,对音乐与画面、音乐与剧情发展间的关系,不是十分关注。
因此,要激发学生探究音乐在影视功能的兴趣,必须要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丰富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能完整欣赏电影音乐《辛德勒的名单》,了解它的音乐情绪。
2、理解音乐片段在不同的场景中出现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获得感知。
2、通过整体感知、分段欣赏、完整聆听电影音乐《辛德勒的名单》,使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和体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电影音乐《辛德勒的名单》,让学生体会到犹太民族坚强不屈的精神和对生命的认知。
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能分析音乐作品,可以根据每段音乐要素的不同,理解每段音乐的情绪。
教学难点:体验音乐在不同场景中所起的作用。
五.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1.欣赏电影片段。
战后,伴随着欢快的民歌,犹太人手挽着手走向光明,画面由黑白向彩色转变。
2.电影海报。
影片里唯一的色彩,穿着红色衣服的小女孩,小手被一双有力的大手紧紧拽住,”拯救“的主题震撼而出,背景是老式打字机打出的带有血色的名单——《辛德勒的名单》。
《第二单元 影视金曲 欣赏 辛德勒的名单》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音版七年级下册

《欣赏辛德勒的名单》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通过对电影《辛德勒的名单》的欣赏,了解二战时期犹太人的苦难和辛德勒的故事,感受音乐在电影中的重要作用。
2. 通过作业,学生能够分析电影中的音乐元素,理解音乐如何表达情感和推动剧情发展。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二、作业内容1. 观看电影《辛德勒的名单》,并记录下印象深刻的音乐片段。
2. 分析这些音乐片段的旋律、节奏、和声等元素,以及它们如何与电影情节和情感相配合。
3. 结合电影情节,阐述这些音乐元素的作用,如情感渲染、情节推动等。
4. 总结音乐在电影中的重要性,以及其在塑造人物、烘托氛围、表达主题等方面的作用。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作业,不得抄袭。
2. 撰写清晰、有条理的分析报告,可以图文并茂,增加可读性。
3. 报告的字数不少于XX字。
4. 请在完成作业后,将报告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至教师邮箱(**********)。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根据报告的质量和完成情况,给予学生相应的成绩。
2. 评价标准包括:分析音乐的准确性、与电影情节的关联性、对音乐作用的阐述清晰度等。
3. 对于积极参与、提出新颖观点的学生,将给予特别表扬和鼓励。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应将作业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以及教师讲解后仍不理解的内容,及时反馈给教师。
2.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音乐欣赏和分析的方法。
3. 通过作业反馈,教师和学生可以建立良好的互动和沟通机制,促进教学相长。
通过本次作业的设计,旨在通过电影与音乐的结合,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深入理解音乐在电影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分析电影中的音乐元素,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作业要求明确,旨在引导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同时,作业反馈机制的建立,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人音版音乐7年级下册2.2.1辛德勒的名单教案

3.请解释《辛德勒的名单》中钢琴演奏技巧的应用,以及它们如何增强音乐的表现力。
答案:在这首曲子的钢琴演奏中,使用了大量的颤音、滑音和连音等技巧,这些技巧的应用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颤音和滑音模仿了犹太人在苦难中的哭泣和哀嚎,而连音则表达了他们坚定的信念和对未来的希望。
4.请举例说明《辛德勒的名单》中的音乐是如何与电影画面相结合的,以及它们如何增强电影的情感表达。
答案:在这部电影中,当犹太人在集中营中遭受苦难时,音乐中的低沉、悲壮的和声与画面中的阴暗、压抑的场景相结合,增强了电影对苦难的描绘。而当犹太人获得救赎时,音乐中的温暖、柔和的旋律与画面中的明亮、自由的场景相结合,增强了电影对希望和救赎的描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引导学生通过聆听、分析和实践,感受音乐的魅力,体验音乐的表达方式,理解音乐的审美价值。学生将有机会参与音乐实践,如演奏、合唱、音乐创作等,通过亲身体验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同时,教师还将介绍《辛德勒的名单》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与人类社会文化的关系,培养音乐文化素养。
3.小组合作学习: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交流和合作,共同完成音乐学习任务。例如,在讲解《辛德勒的名单》的音乐创作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交流和合作,共同完成音乐创作任务。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辛德勒的名单》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音乐感动你们的情况?”(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辛德勒的名单》的奥秘。
人音版 音乐 七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辛德勒的名单

第二单元辛德勒的名单一.教材分析《辛德勒的名单》为同名电影的主题音乐。
该主题音乐优美动人,以小提琴独奏为主,旋律以连续下行大跳及相同的音型和节奏的重复为特点,犹太籍小提琴大师伊扎克.帕尔曼的演奏如泣如诉,语言一次比一次深刻,情绪一次比一次沉重,形象的表现了残酷战争阴影下犹太人痛苦压抑,凄凉绝望以及渴望和憧憬的复杂心境。
整部作品为带再现的三段结构。
呈示段主题先在中音区呈示,然后移高八度演奏,中间是一个短小的对比中段,然后是主题再现。
音乐不是对悲惨遭遇的控诉,而是对社会、对生命、对战争的沉思。
音乐充满了回忆、缅怀的温淳气质。
二.教学目标1感受体验《辛德勒的名单》主题音乐所表现的深刻的思想情感内涵,懂得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学会感恩,懂得珍惜。
2感受体验乐曲,了解音乐要素在音乐中的特点及作用。
3初步了解电影音乐在影片中的特点与作用。
三.重点难点1、感受主题音乐在电影中所表达的情感内涵;2、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表达体会到的情感四.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新课讲授教学环节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意图课前准备讨论自己所喜爱的电影和相关的电影音乐参与学生的讨论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导入部分1、观看电影片段12、观看电影片段2,并回答问题。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播放电影片段设问:(1)看了有什么感受?(2)从哪些方面感受到的?通过观看电影片段,引导学生关注电影及电影音效,初步感受电影与音乐3、了解电影音乐分类及特点简单介绍电影音乐的分类及特点。
出示大标题“电影音乐赏析”的联系,了解电影音乐的种类、特点,以及在影片中的作用展开初步体验体1、聆听旋律感受音乐情绪并用身体律动2、结合画面,聆听小提琴演奏的主题音乐片段,感受音乐情绪的不同。
3、观看幻灯片和电影故事片段,加深对影片的认识和理解。
4、配合故事情节和画面完整聆听主题音乐。
回答相关问题。
长笛吹奏音乐片段。
出示电影海报,介绍画面内容,播放主题音乐片段,要求:对比两次情绪的变化和引起变化的音乐要素。
人音版 音乐 七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辛德勒的名单 课程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辛德勒的名单一.教学目标1、欣赏影视片段音乐欣赏,知道影视主题音乐在影片当中的作用和地位,通过主题音乐的反复听赏,能够完整哼唱主题旋律,了解乐曲波浪起伏的进行特点。
2、运用聆听,哼唱的方法以及主题音乐要素分析,视频欣赏感受主题音乐。
3、通过主题音乐的欣赏体会激发学生乐观向上,憎爱分明,热爱和平,热爱生命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对影视音乐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由于我们学校是农村初中,学生的接受能力有别,在音乐欣赏方面,学生对曲目的主旋律不熟悉或知之甚少,学生不知道音乐美在哪,为了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和情绪,因此,需要学生先熟悉旋律,再做欣赏。
对于有特长的学生,我会尽量给予他们展示的机会,在教学中,有些学生能通过点拨就可以学会,有些学生则要进行反复听赏的训练。
三.重点难点通过聆听、音乐要素分析,视唱等手段感受、体验、深入理解主题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和情绪。
四.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辛德勒的名单导入:同学们好,我是来自奉化市萧王庙中学的汪茗姬老师,非常高兴能和大家一起来完成这节音乐课,那我手头上呢,有一份咱们班的名单,既然你们认识我了,让我也来要认识一下你们了,那我报到你们名字的时候,到一下。
我看看(xxx,xxx,xxx,)凯瑟琳·肯尼迪,没有吗?那下一位,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没有吗?约翰·威廉姆斯?没有吗?真的没有吗?原来老师刚才叫到的都不在我们班,那他们到底是谁呢?请大家看大屏幕!认识吗?不认识——呈现每位人的角色过渡语:他们的角色分别是…这是一个什么团队,是一部电影的创作团队。
(1993年)你们知道吗?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于创造了一个奇迹.他们所创作的影片,获得第66届奥斯卡十二项提名,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摄影、最佳剪辑、最佳原著音乐七项大奖的影片,这么一部极具收获的电影,今天的音乐课自然首先要从音乐上来接触它,那么就请大家闭上眼睛,静静聆听获奥斯卡最佳原著音乐大奖的音乐.请同学们在音乐中想象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播放音乐(过渡)问:同学们,请睁开眼睛,聆听着音乐,你的脑海呈现出什么样的画面啊?(学生简单回答,或停顿不答)放视频(名单)到底是什么样的一部影片呢?让我们来看看其中一个片段问:影片中的人物在干嘛?(列名单)那么这又是一份什么样名单呢?那是发生在二战时候的一个故事,波兰在纳粹德国的统治下,党卫军对犹太人进行了隔离统治, 犹太人遭到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辛德勒的名单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辛德勒的名单》主题音乐的赏析,了解故事背景,感受音乐忧郁沉思的特质与犹太民族坎坷历史命运的内在关系,深刻感悟生命的价值与人生的意义。
2、通过《辛德勒的名单》的中主题音乐和场景音乐的赏析,了解影视音乐的分类及功能,并能对音乐和画面的关系进行分析和判断。
3、通过《辛德勒的名单》主题音乐的赏析,了解小提琴的音色及犹太籍小提琴演奏家帕尔曼。
二.学情分析
《辛德勒的名单》是七年级下册的教材内容,七年级学生虽然对音乐欣赏已有一定的感知体验经历,但鉴于其年龄特点及日常疏于聆听经典作品等缘故,学生对经典音乐作品的深度聆听缺乏深刻审美经验,因此教师的教学需遵循渐进式原则,从而引导学生走进音乐、感悟音乐。
三.重点难点
主题音乐赏析——感受音乐特质与犹太民族坎坷历史命运的内在关系。
影视片段赏析——分析判断“音画关系” “音画配置” “意义作用”。
四.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初听音乐,感知历史
1、聆听《辛德勒的名单》主题音乐,思考:音乐有怎样的风格特征?初步感受主题忧郁、伤感的情绪。
2、师:如把这段音乐放入一部电影中,它适合什么类型的电影?
生:(故事纪录片)
师:为什么?
生:(“叙述性”“如泣如诉”“娓娓道来”……)
师:这段音乐就是来自于故事纪录片《辛德勒的名单》,让我们在音乐声中一起追忆电影所记录的真实的历史故事吧!
3、播放由电影图片剪辑而成的具有情节性的音乐视频,并配有故事梗概字幕。
4、师:这部影片曾获得七项奥斯卡大奖,其中也包括“最佳配乐奖”,今天,就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走进《辛德勒的名单》。
【设计意图】用音乐直接导入,让学生感知《辛德勒的名单》主题音乐的忧郁伤感情绪,从
一开始就奠定本课教学的基调。
由电影图片剪辑而成的具有情节性的音乐视频的播放,则让学生浸润于音乐中来了解故事,突出了音乐性。
活动2【讲授】细品音乐,触摸历史
1、主题赏析
①聆听
师:音乐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生:(“忧郁” “伤感”……)
②出示谱例,哼唱旋律,老师带动学生肢体感知。
③师:旋律有什么特征?
启发引导,学生选择。
生:(波浪形旋律)
④师:这一波浪型的旋律起伏大吗?
再次带动学生哼唱,并肢体感知。
生:(“跌宕起伏” “大起大落”……)
⑤师生剖析旋律中“音程大跳”特征,并再次聆听体验旋律的跌宕起伏。
2、历史追溯
师:有人说,这条旋律线就像是人剧烈运动后的心跳起伏,但也有人说,这大起大落又何尝不是犹太民族的坎坷命运。
同学们,那你们了解犹太民族吗?
生:(“悠久” “智慧” “苦难”……)
师:这个古老而又多灾多难的民族,在两千多年的生存长河中,屡遭异族强权凌辱和迫害,甚至大规模屠杀。
惨痛的历史,造就了犹太民族怎样的音乐特质啊?
生:(“忧郁” “伤感” “沉思美妙”……)
①全曲聆听,师:音乐的主奏乐器是什么?
生:(小提琴)
师:为什么要用小提琴而不是别的乐器?
生:(音色美妙、表现力丰富……)
师:小提琴最善于表达情感,当那揉弦颤抖起来时,情感便蓬勃而出。
可是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小提琴对犹太民族的意义更是非同寻常——犹太人对小提琴有着深切的眷恋。
它能恰当而又深切地传达出犹太人心中的酸楚,加上携带方便,所以,让流浪的没有故乡的犹太人对小提琴怀有无法割舍的情感。
②师:小提琴演绎的主题旋律出现了几次?
生:(三次)
师:三次相同呢?还是有所变化?
生:(不一样)
③师:那么变化在哪里?
三次呈现的主题,对比播放,教师引领学生感知体验。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讨论得出:
第一次中低音区,低回曲折,如泣如诉;
第二次高了一个八度,音乐温淳,充满反思与缅怀感;
第三次音区更高,音乐富有激情,倾诉痛苦的同时又含有憧憬与期望……
④师:音乐,让我们触摸到了历史,也让我们回味了历史。
下面,就让我们在音乐声中,再次步入经典画面,步入那段感人的岁月……
视频播放,影片中主题音乐出现的片段(影片约03:05:15—03:08:39分处)。
【设计意图】通过对音乐的旋律走向、音色特点及发展结构的感知体验剖析,深刻地揭示了主题音乐特质与犹太民族坎坷历史命运的内在关系。
音乐与人文历史水乳交融,使学生对音乐有了更纵深的理解与感悟。
活动3【讲授】走进影视,回味历史
1、承上启下
①师:通过刚才的欣赏,我们了解了主题音乐共呈现三次,从如泣如诉——温醇缅怀——憧憬期望,仿佛涵盖着这部影片的始末。
像这样一段在影视剧中,具有核心般的灵魂音乐,我们称之为主题音乐。
②师:影片中有小提琴演奏的音乐,但有出现小提琴演奏的画面吗?
生:(没有)
师生分析:画外音乐、音画同步及音乐作用。
电影片段:(影片约03:05:15—03:08:39分处)
2、影视音乐的概念和分类。
3、师:主题音乐作用重大,同样在影片中场景音乐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
让我们观看两个场景音乐视频片段。
(片段一:影片约01:08:09—01::1:03处;片段二:影片约02:15:30—02:16:14处)。
4、对比分析两段场景音乐,判断其音画关系(画内音乐,画外音乐)和音画配置关系(音
画同步,音画对位,音画平行)。
----场景一中欢快的童声合唱是一段画外音乐,它和残暴血腥的枪杀画面形成鲜明对比,音画对位;场景二中低沉的混声合唱也是一段画外音乐,它与民族苦难融为一体,音画同步。
总结
①PPT呈示影视音乐的分类以及音画关系和音画配置关系的种类。
师:同学们,在影片当中,通常这几者是相互交织而进行的,老师今天还带来另一个场景音乐,请同学们思考这段场景音乐的音画关系和音画配置关系。
②学生自主辨析,播放“杀戮”视频(影片约01:11:50—01:12:50处)。
纳粹分子在弹琴——画内音乐。
纳粹分子完全无视于周围的尖叫枪杀,弹奏着一曲欢快活泼的音乐,音画对比强烈——音画对位。
【设计意图】本环节对影视音乐相关知识的讲解与总结,都是建立在学生感知体验、自主辨析基础之上,特别关注学生能力培养,关注学法指导,使得学生对影视音乐有了更为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活动4【讲授】主题再听,感悟历史
1、师:作为经典的影视音乐,《辛德勒的名单》无疑是让每一个聆听者为之而感动的。
你觉得作曲家约翰.威廉姆斯在这部影片的音乐创作中,注重的仅仅是“景”吗?
生:(不仅仅是“景”,还有对战争、生命和人类自由的沉思感悟……)
师:他之所以用小提琴来演绎影片主题,更是意味深长。
因为在这里,小提琴已经不仅仅是一件乐器,更是对犹太民族苦难历史的一种见证。
这或许也是犹太民族中小提琴演奏大师人才辈出的原因,帕尔曼、梅纽因等近代小提琴演奏家都是犹太人。
电影中的小提琴演奏者就是由犹籍演奏家帕尔曼来担任的。
师:这位坐在轮椅上的犹太籍演奏家,不仅仅身体里流淌着犹太民族的血液,更是从骨子里散发着犹太民族坚强隐忍的民族性格,接下来让我们再次欣赏他用自己民族最深爱的乐器,追忆一段民族的惨痛历史……
播放帕尔曼演奏视频。
2、思想升华
师:今天的音乐让你感悟了什么?
生:(“带走战争的黑暗与残酷,留下人性的光明与温暖” “从辛德勒身上读到了生命的价值,从音乐中感悟到了生命的意义”……)
3、课外拓展
课后观看奥斯卡影片《辛德勒的名单》,关注主题音乐在整部影片中的呈现,并请撰写听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