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案例分析
火灾的典型案例及分析

火灾的典型案例及分析火灾是指由于人为或自然因素引起的大火,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各类建筑物不断增多,如何预防和控制火灾的发生,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文将从几个典型案例入手,分析火灾的原因及应对措施,为预防火灾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一、沃尔玛大火2018年中国江苏省常州市,一家沃尔玛商场发生严重火灾,造成6人死亡,30多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1.2亿元。
经调查,起火原因是商场冷气管道过度集中,堆放杂物,电力线路老化等因素导致的。
针对此次火灾,有几点值得重视:1.建筑物结构要符合防火标准。
商场内设置了大量易燃的逃生疏散设备和杂物,给消防救援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加强维护和更新设备。
商场内的电力线路老化,成为火灾的重要诱因之一,公司应加强电线路的检查和维护,及时更新旧设施,替换腐朽的配电箱等部件,确保安全电力使用。
3.制定应急预案。
商场内虽有消防设施,但如何在发生火灾时及时应对,却显得比较被动。
企业应细化应急预案和组织消防演练,定期对员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提高企业的应急能力。
二、芮氏村火灾2017年中国广西南宁市,芮氏村突发一场大火,造成6人死亡、5人重伤。
调查显示,火灾起因为用火不当引起的厨房火灾,加之通风条件差,火势一度蔓延。
针对此次火灾,有几点需要注意:1.预防家庭火灾。
家庭火灾是火灾常见的一种形式,如何预防和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家庭内用火时应时刻注意安全,做好灭火准备,同时要及时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2.提高村民的消防意识。
芮氏村地处偏远,消防知识普及不足,因此村民的消防意识需要提高。
政府和社区应加强宣传,开展消防安全知识讲座、消防演练等活动,增强居民的自我保护能力。
3.规范村庄建设。
目前很多农村建筑物违规建设,缺乏安全保障措施,容易引发火灾。
因此,政府应加强村庄规划和管理,规范村庄建设,避免因违规建设导致的火灾发生。
三、纽约自由女神像岛火灾2022年1月,美国纽约自由女神像岛发生大火,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3个典型火灾案例分析

23个典型火灾案例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火灾案件也屡见不鲜。
每年都有大量的火灾发生,造成了巨大的财产和生命损失。
在火灾的发生中,大多数是由于疏忽或者不当使用火源造成的。
因此,对于火灾案例进行分析,可以有效地分析火灾发生的原因和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本文将重点分析23个典型火灾案例,从起火的原因、火灾扑救过程和事故的教训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 案例一:某市场发生火灾起火原因:该市场内的电气设施老旧,例如线路老化、插头端子虚焊、线路断路器使用不当等。
同时,商户在使用用电设施时也不注意安全措施,例如不定时断电、负载超负荷等。
扑火过程:火灾爆发后,当地消防部门迅速赶到现场,但是市场内的消火栓和水源等资源不够,导致火势无法得到有效扼制。
在使用消防器材时也出现操作不当、不熟练等现象,消防工作受到了极大的阻碍。
最终,火灾持续了数小时,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
教训:维护电气设施的安全是预防火灾的必要环节。
市场商户需要养成安全使用用电设施的好习惯,同时消防部门也应在平时加强相关的宣传教育和演练。
2. 案例二:某大楼内发生火灾起火原因:该大楼内积累了大量的易燃材料,例如油漆桶、家具等。
由于消防设施设置不合理,如消火栓、防烟室等配置不够,从而使火灾迅速蔓延。
扑火过程:一旦火灾爆发,当地消防部门迅速赶到了现场,但是缺乏适当的消防器材和大楼内的消防力量分散等因素都导致了扑火过程非常困难。
在消防人员和消防车到达现场时,火已经蔓延到了整栋大楼的多个层面。
教训:大楼内使用的材料和设置消防设施需要经过严格的安全考虑。
同时,定期进行消防演练,提高消防意识和应对火灾的应急能力也非常重要。
3. 案例三:某酒店客房内发生火灾起火原因:客人在使用电器、烟草等时疏忽大意,例如电熨斗未关闭或烟蒂没有正确处理,导致火灾爆发。
扑火过程:酒店员工和消防部门迅速赶到了现场,但是由于火势较大、层层燃烧,导致火灾扑救过程非常困难。
同时,由于大楼内的高温和毒烟等因素,消防人员在扑灭火灾时面临了很大的阻力。
火灾事故案例分析与防范

原因分析
防范措施
加强工厂消防安全管理,制定并严格 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完善消防设施, 提高员工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 力。
操作人员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导致易 燃气体泄漏并引发火灾,同时工厂消 防设施不足。
02 火灾事故原因分析
电气故障
总结词
电气故障是火灾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包括电线短路、过载、接触不良等。
详细描述
安全管理不到位会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和扩大,例如对消防 设备的维护保养不及时、对员工的安全培训不足、对火源的 管理不严格等。
03 火灾事故防范措施
加强消防安全教育
01
定期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员工和居民的消防安 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02
在学校、社区、单位等场所开展消防安全教育活动,普 及消பைடு நூலகம்安全知识,培养消防安全意识。
灭火器材的使用与维护
灭火器材
根据不同类型火灾选择合适的灭火器材,如干粉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等。确保灭火器材的数量和质量满足要求, 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培训与演练
对相关人员进行灭火器材使用的培训和演练,提高他们的应急处理能力。同时,定期组织消防演习,以增强人员 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火灾的能力。
05 火灾事故案例总结与反思
油烟管道长期未清洗,积聚的油垢 导致起火,同时酒店消防设施不完 善,火势得不到及时控制。
防范措施
加强酒店消防安全管理,定期清洗 油烟管道,完善消防设施,提高员 工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案例三:某工厂火灾
事故经过
某工厂因生产过程中操作不当引发火 灾,火势迅速蔓延至整个工厂,造成 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消防安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定期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及时发现和整改火灾隐患,防
消防安全案例分析真题

消防安全案例分析真题消防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火灾事故更是引起了人们对消防安全的高度重视。
为了更好地加强消防安全意识,下面我们将通过分析一些消防安全案例真题,来深入了解消防安全的重要性以及应对火灾的正确方式。
案例一,某公司仓库火灾事故。
某公司仓库因电线老化引发火灾,由于仓库内储存大量易燃物品,火势迅速蔓延,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
事故发生后,消防人员及时赶到现场进行扑救,但由于仓库内部设计不合理,消防通道被堵塞,导致扑救难度加大,最终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案例分析,该案例反映出了仓库内部消防设施不完善,消防通道被堵塞等问题,这些都是导致火灾扑救困难的主要原因。
因此,企业在建设仓库时,必须严格按照消防规范进行设计,确保消防设施完备,消防通道畅通,以便在发生火灾时,能够及时疏散人员、扑救火灾。
案例二,居民楼电梯间火灾事故。
某居民楼因电梯间发生火灾,导致多名居民被困,消防人员赶到现场后,发现电梯间内堆放了大量杂物,严重阻碍了火灾扑救工作。
最终,消防人员通过艰难的扑救,成功将火灾扑灭,但由于电梯间内杂物过多,火势蔓延迅速,造成了不可挽回的人员伤亡。
案例分析,该案例反映出了电梯间内堆放杂物造成火灾扑救困难的情况,这说明居民楼内部存在较大的消防安全隐患。
因此,居民楼物业管理部门应加强对电梯间内部的管理,禁止堆放杂物,确保消防通道畅通,以提高火灾扑救的效率。
案例三,餐厅厨房油烟机引发火灾事故。
某餐厅因厨房油烟机长期未清洗,导致油烟机内积聚大量油渍,最终引发了火灾。
消防人员赶到现场后,发现火势蔓延迅速,由于餐厅内部通风设施不畅,导致火势无法迅速控制,最终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案例分析,该案例反映出了餐厅内部油烟机长期未清洗、通风设施不畅等问题,这些都是导致火灾发生后扑救困难的主要原因。
因此,餐厅经营者应加强对厨房油烟机的定期清洗,确保通风设施畅通,以减少火灾发生的可能性,保障顾客和员工的生命安全。
火灾案例和分析

火灾案例和分析近年来,火灾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教训。
火灾不仅会使人失去家园和亲人,还会对整个社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本文将列举一些火灾案例,分析其事故原因和防范措施,以提高公众对火灾危害的认识和应对能力,减少火灾的发生。
一、香港"九龙城寨火灾"2011年,香港九龙城寨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火灾事故,导致9人死亡,伤者达到40人。
该火灾起因为电线漏电,随后爆炸引起大火。
寨内违建严重,消防队员灭火困难重重,最终火势才得到控制。
该事故教训很深刻,因为违建占地大、电线老化、电力设备不规范等原因导致了电线漏电引起的火灾。
防范措施是严格对违建进行拆除和整改,更新老旧电线设备。
二、苏州"城市财富大厦火灾"2010年,苏州城市财富大厦发生火灾。
火灾起因为2楼炭包冒火,于是引发了大火,整个大厦都在火海中没有足够的防火设施下被死亡之火吞噬,造成77人死亡,13人受伤。
该火灾证明了公共场所的防火措施必须严格进行。
事故中特别通过加强疏散通道和安装灭火设备的方法确保出入安全听喊保持警惕日常安全意识。
三、上海"小学放学60名师生遇灾、14人失踪"2010年11月15日,上海一小学老旧电工事发生火灾,火灾起因为小学三楼一电锅炉房,案件属性为意外性质,但情况较为危急。
14名失踪学生和教师生命垂危,消防局同步做好抢险救与火灾处置,保障师生生命安全。
该事故提醒我们,要时常检查维护,注意消除隐患,避免老旧设施的隐患造成火灾。
遇到火灾不要乱跑,应当通过疏散通道有条不紊地进行安全疏散。
在遇到火灾时,我们首先要冷静,不要盲目逃生,可以根据情况冷静地按照疏散路线进行疏散,从而避免人员伤亡。
四、福州"酒吧火灾"2015年8月25日晚,福建福州三栋联排酒吧爆发大火,造成19人死亡,65人受伤,其中4人伤势较重。
酒吧属于高风险的消防场所,加之消防设施不全,导致灭火难度较大。
消防安全案例分析题型及答案

消防安全案例分析题型及答案案例一:商业建筑火灾背景信息:一家位于城市中心的商业大楼发生了火灾,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建筑内有多家商铺和办公室,火灾发生时正值工作日上午,大楼内有大量员工和顾客。
这起火灾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引发了人们对商业建筑消防安全的思考和讨论。
本案例将对这起火灾进行深入分析,探讨火灾原因、应对措施和预防措施。
火灾原因分析:经过调查和调查,发现这起火灾是由商铺内的电线短路引发的。
商铺内安装了大量的电子设备,且使用老旧的电线,长期使用导致电线老化严重,电线绝缘层受损,导致电线短路起火。
出现火灾后,由于商铺内的燃烧物过多,火势迅速蔓延,导致整栋大楼被波及并造成人员伤亡。
火灾原因明确,为电线老化导致火灾,也说明了商业建筑的电气设备存在安全隐患。
应对措施分析:在火灾发生后,众多员工和顾客被火灾困住,无法及时逃生。
建筑内的疏散通道设施正常,但由于火灾发生时正值工作日上午,大楼内的人员密度较高,且员工和顾客缺乏消防演习的培训,导致疏散效率低下。
此外,消防通道内堆放了大量杂物,也影响了人员的快速疏散。
针对这些问题,建议商业建筑应加强对员工和顾客的消防逃生培训,定期组织消防演习,提高人员疏散的效率;加强对消防通道的管理,保持通道畅通。
预防措施分析:针对这次火灾,商业建筑应该加强对电气设备的检查和维护,及时更换老旧的电线,保证电气设备的正常使用。
此外,商业建筑应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及时清理疏散通道,保持通道畅通。
同时,应加强对员工和顾客的消防安全培训,提高他们自救逃生的意识和能力。
案例二:居民楼火灾背景信息:某座居民楼在一个炎热的夏天发生了火灾,火灾发生时大部分居民都在家。
火灾发生后,大楼内有居民被困,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震惊。
为了防止类似的火灾再次发生,对这次火灾进行深入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火灾原因分析:经过调查和调查,发现这次火灾是由焚烧物引发的。
大楼内的一名居民在家中焚烧精神病医院的病历资料时不慎引发火情,由于大楼内有大量易燃材料,导致火势迅速蔓延。
火灾事故案例分析与防范措施

火灾事故案例分析与防范措施引言每年都有许多火灾事故发生,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
火灾不仅对个人和企业造成影响,也对整个社会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在火灾发生后,消防、医疗救援等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来进行抢救和救助。
因此,对火灾事故进行案例分析,并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对于减少火灾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结合火灾事故案例分析,探讨火灾事故的发生原因和防范措施,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启发和帮助。
火灾事故案例分析案例一:工业园区火灾某工业园区位于城市郊区,园区内有多家企业,其中包括一家化工厂和一家纺织厂。
一天晚上,当地居民发现工业园区内冒出了浓烟,并开始向周围扩散。
随后,园区内一家化工厂发生了爆炸,导致大火蔓延,纺织厂也被波及。
消防部门迅速赶到现场进行扑救,数十辆消防车和上百名消防员全力救援。
经过近一天的扑救,火势才得以控制。
然而,火灾造成了多人死亡和伤亡,多家企业的厂房和设备被严重损毁。
分析:这起火灾事故的发生原因主要有几点。
首先,化工厂和纺织厂位于同一工业园区,且距离较近,一旦发生火灾意外很容易相互波及。
其次,化工厂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使用了易燃易爆的化学物品,一旦处理不当或者发生意外很容易引发火灾。
最后,园区内的安全防护设施和应急预案可能存在问题,无法及时有效地应对火灾发生。
案例二:商业大楼火灾某商业大楼位于城市中心繁华商区,楼内设有商场、酒店、办公室等。
一天晚上,商业大楼发生了火灾,大楼内冒出了浓烟,燃烧的火焰也随着空调通风系统向楼上蔓延。
大楼内的居民和商户纷纷逃离,消防部门迅速赶到现场进行扑救。
经过数小时的扑救,火势被控制,大楼内部被烧毁的面积较大,但幸运的是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分析:这起火灾事故的发生原因主要包括:首先,商业大楼内设有多种经营场所,如商场、酒店等,人员密集度较高,一旦发生火灾人员疏散和救援工作会格外困难。
其次,大楼内通风系统的设计可能存在隐患,导致火灾蔓延的速度加快。
火灾真实案例及原因分析

火灾真实案例及原因分析火灾是一件令人惊恐不已的事情。
它不仅会破坏财产,还可能会夺去生命。
在过去的几年中,世界各地都发生了多起火灾事件。
这些事件再次提醒我们,必须采取行动来避免火灾的发生和扩散。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火灾的真实案例,并对案件中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案例一:中国厦门市鹭江道一居民楼火灾2017年1月24日,中国厦门市鹭江道一居民楼发生火灾。
这场火灾造成了10人死亡和15人受伤。
在这次火灾中,共有14个家庭遭受了灾害。
根据报道,该火灾是由居民家中使用未认证电器引起的。
这些电器存在明显的安全隐患。
比如,有些电器存在漏电的问题。
此外,该居民楼的消防设备也不完善。
楼内没有灭火器和疏散通道,这使得火灾蔓延的速度更快。
案例二: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船厂火灾2019年8月11日,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的船厂发生火灾。
这场火灾烧毁了价值数百万加元的船只和设备。
根据当地消防部门的调查,这场火灾是由船艇维修时使用的电焊机引起的。
当火灾爆发时,电焊机的警报器并没有响起。
因此,工人们没有及时发现火灾,最终导致了损失。
除了电焊机故障,该船厂还存在其他安全隐患。
例如,船艇停放时没有足够的空间来防止火灾的扩散。
此外,该船厂的消防器材和疏散通道也不足以满足每个人的安全需求。
分析及解决方案这些火灾案例向我们展示了火灾的内部原因。
首先,火灾始于安全隐患。
在案件一中,居民使用未认证电器,这些电器不仅会消耗电力,增加电费,同时还会存在安全隐患。
消防设备和建筑条件也是引发该火灾的原因之一。
在案件二中,电焊机的故障和船艇停放条件成为火灾发生和快速扩散的原因。
如果能加强预防措施并及时调查存在的安全隐患,则这些火灾事件也将有所下降。
对于居民、建筑师和安全负责人来说,必须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安全措施来防止火灾。
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并制定组织安全培训计划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并减少安全隐患。
同样地,应对消防设备进行完善改进,并建立疏散通道,如楼梯,以便在火灾发生时更快地撤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防安全案例分析考点(一)建筑防火案例1、防火间距不足,可采取哪些措施解决并说明原因?(1)降低拟建(厂房)的火灾危险性,将(生产)火灾危险性级别将至戊类,该建筑与相邻建筑的之间的防火间距为(8)m;(2) 提高拟建(厂房)的耐火等级,使其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后,该建筑与相邻建筑之间的最小防火间距为(12) m;(3) 对已建建筑进行结构改造,提高其耐火等级,使其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后,该建筑与相邻建筑之间的的最小防火间距为(12) m;(4) 在对已建建筑进行结构改造,使其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的同时,将这两栋建筑中的相邻较高一面外墙改造为不开设门窗洞口的防火墙,或将比相邻较低一座建筑屋面高15m及以下范围内的外墙改造为不开设门窗洞口的防火墙后,其防火间距均可不限;(5) 在对已建建筑进行结构改造,使其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的同时,将这两栋建筑中的相邻较低一面外墙改造为防火墙,且其墙上开口部位采取防火保护措施后,该建筑与相邻建筑之间的最小防火间距为4m;(6) 拆除防火间距内的原建筑。
2、封闭楼梯间的设置应符合那些要求?(1) 封闭楼梯间应靠外墙设置,并设可开启的外窗排烟,当不能自然通风或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或采用防烟楼梯间。
(2) 封闭楼梯间的首层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措施与其他走道和房间隔开。
(3) 除楼梯间的门之外,楼梯间的内墙上不应开设其他门窗洞口。
(4) 通向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3、防烟楼梯间的设置应符合那些要求?(1) 不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楼梯间应按规定设置防烟或排烟设施、消防应急照明设施。
(2) 在楼梯间入口处应设置防烟前室、开敞式阳台或凹廊等。
(3) 前室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6)㎡。
(依照案例内容填写:前室的使用面积:公共建筑、高层厂房(仓库)不应小于(6.0)m,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合用前室的使用面积:公共建筑、高层厂房以及高层仓库不应小于10.0m,居住建筑不应小于(6.0)m。
)(4) 疏散走道通向前室以及前室通向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5) 除楼梯间门和前室门外,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的内墙上不应开设其他门窗洞口。
(6) 楼梯间的首层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前室内,形成扩大的防烟前室,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措施与其他走道和房间隔开。
4、当建筑的地下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时,应采用不开设门窗洞口的防火墙分隔,相邻区域确需连通时,应选择采取哪些措施进行防火分隔?应采用不开设门窗洞口的防火墙分隔。
相邻区域确需局部连通时,应选择采取下列措施进行防火分隔:(1) 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
该室外开敞空间的设置应能防止相邻区域的火灾蔓延和便于安全疏散。
(2) 防火隔间。
该防火隔间的墙应为实体防火墙,在隔间的相邻区域分别设置火灾时能自行关闭的常开式甲级防火门。
(3) 避难走道。
该避难走遒除应符合现行有关规定外,其两侧的墙应为实体防火墙,且在局部连通处的墙上应分别设置火灾时能自行关闭的常开式甲级防火门。
(4) 防烟楼梯间。
该防烟楼梯间及前室的门应为火灾时能自行关闭的常开式甲级防火门。
5、用于防火分隔的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应符合下列规定:(1)不同防火分区通向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的开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3m。
室外开敞空间除用于人员疏散外不得用于其他商业或可能导致火灾蔓延的用途,其中用于疏散的净面积不应小于169 ㎡。
(2)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内应设置不少于1部直通地面的疏散楼梯。
当连接下沉广场的防火分区需利用下沉广场进行疏散时,疏散楼梯的总净宽度不应小于任一防火分区通向室外开敞空间的设计疏散总净宽度。
(3)确需设置防风雨蓬时,防风雨蓬不应完全封闭,四周开口部位应均勻布置,开口的面积不应小于室外开敞空间地面面积的25%,开口高度不应小于1.0m;开口设置百叶时,百叶的有效排烟面积可按百叶通风口面积的60%计算。
6、防火间隔的设置应符合哪些规定?(1) 防火隔间的建筑面积不应小于6㎡;(2) 防火隔间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3) 不同防火分区通向防火隔间的门不应计入安全出口,门的最小间距不应小于4m;(4) 防火隔间内部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5) 不应用于除人员通行外的其他用途。
7、中庭的防火分区怎么算?如中庭超出一个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应采取哪些措施?中庭防火分区面积应按上下层相连通的面积叠加计算;因其超过一个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故应符合下列规定:(1) 房间与中庭相通的开口部位应设置能自行关闭的甲级防火门窗;(2) 与中庭相通的过厅、通道等处应设置甲级防火门或防火卷帘;防火门或防火卷帘应能在火灾时自动关闭或降落。
(3) 中庭应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设置排烟设施。
(4) 建筑物内设有上下层相连通的中庭、走马廊、开敞楼梯、自动扶梯时,其连通部位的顶棚、墙面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其他部位应采用不低于B1级的装修材料。
建筑物内的厨房,其顶棚、墙面、地面均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
8、避难层的设置应符合哪些要求?建筑高度大于54m的住宅建筑,每户应有一间房间符合下列规定:(1) 应靠外墙设置,并应设置可开启外窗;(2) 内、外墙体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l.OOh,该房间的门应具有防烟性能,其耐火完整性不宜低于l.OOh,窗的耐火完整性不宜低于l.OOh。
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公共建筑,应设置避难层(间)。
避难层(间)应符合下列规定:(1)第一个避难层(间)的楼地面至灭火救援场地地面的高度不应大于50m,两个避难层(间)之间的高度不宜大于50m;(2) 通向避难层的疏散楼梯应在避难层分隔、同层错位或上下层断开;(3) 避难层(间)的净面积应能满足设计避难人数避难的要求,并宜按5. 0人/㎡计算;(4) 避难层可兼作设备层。
设备管道宜集中布置,其中的易燃&可燃液体或气体管道应集中布置,设备管道区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隔墙与避难区分隔。
管道井和设备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 00h的防火隔墙与避难区分隔,管道井和设备间的门不应直接开向避难区;确需直接开向避难区时,与避难层区出入口的距离不应小于5m,且应采用甲级防火门,避难间内不应设置易燃、可燃液体或气体管道,不应开设除外窗、疏散门之外的其他开口;(5) 避难层应设置消防电梯出口;(6) 应设置消火栓和消防软管卷盘;(7) 应设置消防专线电话和应急广播;(8) 在避难层(间)进入楼梯间的入口处和疏散楼梯通向避难层(间)的出口处,应设置明显的指示标志;(9)应设置直接对外的可开启窗口或独立的机械防烟设施,外窗应米用乙级防火窗。
9、消防电梯的设置应符合哪些要求?(1) 消防电梯应分别设置在不同的防火分区内,且每个防火分区不应小于1台;(2) 消防电梯应具有防火、防烟、防水功能;(3) 消防电梯应设置前室或防烟楼梯间合用的前室并应符合以下要求:①前室宜靠外墙设置,并应在首层直通室外或经过长度不大于30m的通道通向室外。
②前室的使用面积(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m2,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 5m2),与防烟楼梯间合用的前室(公共建筑不应小于10m2,居住建筑不应小于6m2);③前室或合用前室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不应设置卷帘。
(4)消防电梯井、机房与相邻电梯井、机房之间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2. 00h的防火隔墙,隔墙上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5)消防井内要考虑设置排水和挡水设施,并设置可靠的电源和供电线路,以保证电梯可靠运行。
在消防电梯的井底应设置排水设施,排水井的容量不应小于2m3,排水泵的排水量不应小于 10L/s;(6) 电梯的载重量不应小于800kg,轿厢尺寸不宜小于1.5m*2m,电梯从首层至顶层的运行时间不宜大于60s;(7) 在首层的消防电梯入口处应设置供消防队员专用的操作按钮;(8) 电梯轿厢的内部装修应采用不燃材料;(9) 电梯轿厢内部应设置专用消防对讲电话。
10、该住宅建筑为塔式高层建筑,其居住部分的两座疏散楼梯宜独立设置,当确有困难时,可设置剪刀楼梯,并应符合哪些规定?住宅单元的疏散楼梯,当分散设置确有困难且任一户门至最近疏散楼梯间入口的距离不大于10m时,可釆用剪刀楼梯间,但应符合下列规定:(1) 剪刀楼梯应具有良好的防火、防烟能力,应采用防烟楼梯间;(2) 住宅的楼梯间前室不宜共用;共用时,前室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6.0m2。
高层公共建筑的楼梯间前室应分别设置;(新规内容)(3) 梯段之间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l.OOh的防火隔墙;(4) 楼梯间的前室或共用前室不宜与消防电梯的前室合用;合用时,合用前室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12. 0m2,且短边不应小于2.4m;11、消防车道的设置应符合哪些要求?(1) 车道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4.0m;(2) 转弯半径应满足消防车转弯的要求;(3) 消防车道与建筑之间不应设置妨碍消防车操作的树木、架空管线等障碍物;(4) 消防车道靠建筑外墙一侧的边缘距离建筑外墙不宜小于5m;(5) 消防车道的坡度不宜大于8%。
12、歌舞娱乐放映场所平面布置:宜设置在商业中心首层和地上二、三层的靠外墙部位,不宜布置在袋行走道的两侧或尽端;当必须设置在袋行走道的两侧或尽端时,其最远房间的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应大于9m。
当必须设置在商业中心首层和地上二、三层以外的其它楼层时,应符合:(1)不应布置在地下二层及其以下层。
当设置在地下一层时,与室外地坪高差不大于10m。
(2)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200㎡,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h的不燃烧体隔墙和不低于1.0的不燃烧体楼板与其它部位隔开,厅、室的疏散门应设置乙级防火门。
(3)应按《建筑设计翻过规范》设置防烟与排烟设施。
13、火灾危险性类别判断:(1) 甲类:白酒(38°C)、硝化棉、各种气体、(注意乙类)、汽油;(2) 乙类:C0、液氨、氧气站、金属粉、面粉碾磨、煤油;(3)丁类:金属厂、锅炉房、电石炉、铝塑料、酚醛泡沫塑料;14、防烟楼梯间设置要求:除满足疏散楼梯的设置要求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1) 当不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楼梯间应按规定设置防烟设施,并应设置应急照明设施。
(2) 在楼梯间入口处应设置防烟前室、开敞式阳台或凹廊等,前室可与消防电梯间的前室合用。
(3) 前室的使用面积: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 ㎡,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 5㎡。
合用前室的面积: 公共建筑、高层厂房以及高层仓库不应小于10.0 m2,居住建筑不应小于6.0 ㎡。
(4) 疏散走道通向前室以及前室通向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