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 一般均衡理论

合集下载

微观经济学之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之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之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一、一般均衡论一般均衡论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主要研究市场经济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平衡关系,以及资源配置的最优化问题。

一、均衡的概念和条件在一般均衡论中,均衡是指市场上供给和需求之间达到了一种稳定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既没有供过于求的现象,也没有需求过于旺盛的问题。

一般均衡的实现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包括市场的完全竞争、信息完全透明、无交易成本等。

在这些条件下,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均衡关系可以通过价格来体现。

二、价格决定在一般均衡论中,价格是市场上供给和需求之间达成均衡的重要因素。

供给和需求都受到价格的影响,当某个商品的价格上涨时,供给量会增加,需求量会减少,直到供给和需求之间达到平衡为止。

均衡价格是市场上供给和需求相等时的价格,也被称为市场清算价格。

均衡价格的确定是通过供求关系的调整来实现的,市场上的价格会根据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发生变动,最终达到均衡价格。

三、福利效果一般均衡论研究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福利效果。

福利经济学是以市场经济中个人的福利为出发点,通过研究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活动对个人福利的影响,以及如何实现福利最大化来指导经济政策的制定。

福利效果是指一般均衡下资源的最优配置对个体福利的影响。

在一般均衡下,市场的供给和需求达到均衡状态,这时资源的配置是最有效的,可以最大化个体的福利。

福利效果的研究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包括商品的价格和品种、个体的偏好和收入水平等。

通过研究和分析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可以确定资源的最优分配方案,以实现福利最大化。

四、政府干预与一般均衡在市场经济中,政府会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来调整供求关系,以实现一般均衡。

政府的干预通常包括价格管制、税收和补贴等。

这些干预可以修正市场失灵的问题,避免市场供求失衡的情况出现。

政府干预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公平性。

通过调整价格和收入分配,政府可以改善市场经济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然而,政府干预也可能造成一些负面的影响,比如影响市场的自发性,打破供求关系的自发调整机制等。

微观经济学(一般均衡)

微观经济学(一般均衡)

微观经济学
第十五章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
在这种状态下,所有商品和要素的价格 和数量都有确定量值,均衡条件是消费 者的效用极大化和生产者的利润极大化, 所有市场的供需总量相等。 研究证明,在一定的假设条件全部得到 满足时,一般均衡体系就有均衡解存在。微观经济学ຫໍສະໝຸດ 第十五章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第十五章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一、一般均衡
微观经济学
第十五章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局部均衡的定义
指在假设其他市场不变的情况下,某一 特定产品或要素的市场均衡。 局部均衡分析研究的是单个(产品或要 素)市场,其研究方法是把所考虑的某 个市场从相互联系的整个经济体系的市 场全体中“取出”来单独加以研究。
微观经济学
一般均衡的定义
一般均衡论所考察的问题是:在社 会上各种产品的交易市场是相互联 系、相互影响的背景下,最后各种 自发的经济活动是否趋于供求均衡?
微观经济学
第十五章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
瓦尔拉斯首创了一般均衡理论体系。他 认为经济社会是由相互联系的各个局部 组成的体系,当消费者偏好、要素供给 和生产函数已知,就能从数学上论证所 有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可同时达到均衡 状态,即整个经济处于一般均衡状态。
微观经济学
第十五章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一般均衡的定义
指在一个经济体系中,所有市场的供给 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状态。 一般均衡分析从微观经济主体行为的角 度考察每一种产品和每一个要素的供给 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状态所需具备的条 件,以及相应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微观经济学
第十五章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第十五章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第九章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解释

《微观经济学》第九章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解释

《微观经济学》第九章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解释1局部均衡分析:只考察某一个市场的供求均衡,而把其他市场、其他主体排除在外。

2.一般均衡分析:分析各种商品或要素的价格、供给、需求等之间相互作用的、彼此影响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价格和供求只有在所有商品市场都达到均衡时才能够决定。

3.局部均衡:假定其他市场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单个产品市场或单个要素市场处于均衡的一种状态。

4.一般均衡:经济中所有经济单位及其市场同时处于均衡的一种状态。

*5.虚拟拍卖人:瓦尔拉斯假定,在市场上存在一位“拍卖人”,该拍卖人的任务是寻找并确定能使市场供求一致的均衡价格。

*6,瓦尔拉斯定律:当把所有的市场联系起来加以考虑时,无论商品的价格是多高,经济中所有的支出总和一定等于所有的收入总和。

7.经济效率:是社会经济运行效率的简称,是指在一定的经济成本的基础上所能获得的经济收益。

经济效率包括生产效率和配置效率两个部分,生产效率是指既定投入下产出最大化,或既定产出下投入最小化即为有效率。

配置效率是指既定资源下的分配,使消费者总效用最大化即为有效率。

8.帕累托标准:如果至少有一人认为资源配置状态A优于B,而没有人认为A劣于B,则从社会的观点看有A资源配置状态优于B。

这一最优状态标准,简称帕累托最优标准。

9.帕累托最优状态:如果一个经济处于这样一种状态,不可能找到一个有效率的再配置或变动(或者说所有的帕累托改进都不存在),那么这种状态就是最有效率的或者最优的状态。

帕累托最优状态(经济效率):不可能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使得经济社会在不影响其他成员境况的条件下改善某些人的情况。

帕累托最优:也称帕累托效率、帕累托改善: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状态,在不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而不可能再使人的处境变好。

10.帕累托改进:如果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的改变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没有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认为为种资源配置状态的变化是“好”的;否则就认为是坏的。

一般均衡理论

一般均衡理论

一、一般均衡理论一般均衡理论(General Equilibrium Theory)是理论性的微观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寻求在整体经济的框架内解释生产、消费和价格。

一般均衡是指经济中存在着这样一套价格系统,它能够使①每个消费者都能在给定价格下提供自己所拥有的生产要素,并在各自的预算限制下购买产品来达到自己的消费效用极大化②每个企业都会在给定的价格下决定其产量和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来达到其利润的极大化③每个市场(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会在这套价格体系下达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相等(均衡)④当经济具备上述这样的条件时,就是达到一般均衡,这时的价格就是一般均衡价格。

⑤ 一般均衡的目标是经济效率最优,即经济福利最优。

二、竞争性市场一般均衡的定义一般均衡理论的整个结构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消费品市场的均衡,即通过交换理论确定消费品和消费服务的价格。

要使交换双方同时达到均衡,就要使双方的效用都得到最大的满足,也就是说要求各自的稀少性比率或者说边际效用比率的等于两种商品的价格比率。

如果不相等,双方将继续摸索,直到达到均衡为止。

瓦尔拉斯进一步又提出以货币为媒介的多种商品相互交换的市场的全面均衡理论,认为实现均衡的条件是:每种商品的有效需求,也就是由数量和价格同时确定的需求,等于该商品的有效供给;任何两种商品的这一种以那一种计的价格等于这两种商品以任何第三种商品计的价格比率。

通俗地说,也就是在这种交换中不存在交换的双方利用自身的优势获得额外的好处的情况下,消费品的供给和需求应该正好相等,否则在交换中获得好处的一方将持续进行这种交换,以获得更多的好处;而在交换中受损的一方将停止这种交换,以避免更大的损失。

其结果必然使交换双方对各种消费品的需求和供给最终达到均衡。

这个均衡点也就是这种消费品在一般均衡情况下由市场上所确定的价格。

第二,产品市场的均衡,也就是通过生产理论确定产品和生产服务的价格。

实现均衡的条件是:各种服务和各种产品的有效需求等于有效供给;产品的售价等于生产这种产品是所使用的服务的成本。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公共品:公共品无法通过市场机制有效提供,导致市场失灵
信息不对称: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导致市场失灵
政府干预的必要性及方式选择
市场失灵:市场机制无法有效配置资源,导致资源浪费和社会不公
政府干预的必要性:通过政府干预,可以弥补市场失灵,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社会福利
政府干预的方式选择:包括税收、补贴、管制等手段,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
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
添加标题
逆向选择: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市场参与者无法准确判断商品或服务的质量,导致劣质商品或服务驱逐优质商品或服务的现象。
添加标题
道德风险: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市场参与者无法准确判断对方的行为,导致一方采取不利于另一方的行为,如保险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添加标题
解决方式:通过政府干预、市场机制等方式解决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如保险中的强制保险、信用评级等。
均衡价格:市场价格等于边际成本,企业利润为零
均衡产量:市场价格等于边际成本,企业利润为零
福利经济学:研究如何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包括公平分配、资源配置效率等
生产要素市场的一般均衡
福利经济学:研究市场均衡与社会福利的关系
市场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等
市场均衡:供需平衡,价格稳定
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资本、土地等
05
生产可能性曲线的移动:随着技术进步或资源增加,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表示生产能力提高
06
生产可能性曲线与福利经济学的关系:生产可能性曲线是福利经济学的基础,它描述了经济体在资源约束下的生产能力,从而为福利经济学提供了分析工具。
完全竞争市场的一般均衡
完全竞争市场:所有企业都是价格接受者,没有企业能够影响市场价格

微观经济学第十四章一般均衡与经济效率

微观经济学第十四章一般均衡与经济效率
促进经济发展
政府通过宏观干预,可以调节经济周期,促进经 济发展和就业。
政府干预的方式和效果
法律法规
通过制定法律法规规范市场行为,保公平 竞争和消费者权益。
税收政策
通过税收调节收入分配,减少贫富差距,同 时为政府提供财政收入。
财政支出
通过公共投资和转移支付等手段,提供公共 服务和促进经济发展。
行政监管
对未来的展望
01
02
03
04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的发展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将进 一步拓展,涉及更多复杂的经 济现象和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的发展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将进 一步拓展,涉及更多复杂的经 济现象和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的发展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将进 一步拓展,涉及更多复杂的经 济现象和问题。
03
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
市场失灵的原因
01
02
03
04
外部性
市场交易中,个体行为可能对 第三方造成影响,如污染、噪 音等,导致市场无法实现资源 的最优配置。
公共物品
某些物品如国防、公共卫生等 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导 致市场无法提供足够的供应。
信息不对称
市场交易中,买卖双方对商品 的信息掌握程度不同,可能导 致市场交易的公平性和效率降 低。
03
信息经济学对于金融市场、劳 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的运行机 制和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 意义。
行为经济学
行为经济学是研究人类行为与经济决策关系的经济学分支。
行为经济学关注人类行为中的非理性因素和心理因素对经济决策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政策干预来纠正 这些非理性行为。
行为经济学对于政府制定公共政策、企业制定商业策略以及个人做出经济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微观经济学 一般均衡理论

微观经济学     一般均衡理论

LD
q’ OD
IIIC IIC
IC
g
c
KC
e
b
d
KD
af
ID
OC
q IIID
IID
LC
•我们把生产因素在X 和Y两种产品生产中 的配置情况用艾奇沃 斯盒子描述。其中的 每一个点代表着一种 资源配置状态。
•图中状态a不是帕累 托有效的状态,因为 从a移动到b, Y 的产 量没有变化, X的产 量增加了。
IA
g
c
YA
e
bd
YB
af
IB
OA v IIIB
IIB
XA
▪IA、IIA、IIIA,分 别是消费者A的无差 异曲线;IB、IIB、 IIIB,分别是消费者B 的无差异曲线
▪盒子垂直边上的任 意一点,表明消费者 不消费X; 盒子水平 边上的任意一点,表 明消费者不消费Y.
13
根据帕累托最优状态的定义,我们能够发现只有位于 两条无差异曲线相切的点是有效率的。
MRS XY MRTXY
X
26
帕累托最优
(1)帕累托最优的条件
消费的最优化:
MRS
A XY
MRS
B XY
资源利用和配置的最优化:
MRTS
C LK
MRTS
D LK
(2)帕累托最优的实现机制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经济自动达到的一均衡状态
下,满足 消费均衡:
MRS
A XY
MRS
B XY
PX PY
生产均衡:
19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两种生产要素边际技术替代率必须相等,即
MRTS
C LK
MRTS

微观经济学-第九章 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第九章  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
把两个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同时绘入埃奇沃斯盒状图。两个消费者的 无差异曲线的切点形成一条由QA到OB的一条契约线。只有两个消费者间 的产品分配点在契约线上,才能使他们同时达到效用最大化。
X
OB Z
C
Y
OA
效用最大化的产量分配条件为:
A B MRSXY MRSXY
OB
Z
Y X
C
OA
PX P Y
OY w/r
要素的分配点在契约线 上的位置,要由要素的相对 价格决定。在生产均衡点上, 必然有:
X Y MRTSLK MRTSLK w/ r 因此,
OX Y
MPLX X MRTS LK w / r X MPK MPLY Y MRTS w/ r LK Y MPK
把一个经济体充分利用要 素,可以生产出的各种产品最 大数量的组合画出来,可以得 到生产可能性边界TT’。
第九章 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
一般均衡分析:是指在充分考虑所有经济变量之间关系的情况下,考 察整个经济系统中完全达到均衡状态时的状况和达到均衡的条件。 根据一般均衡分析建立起来的理论,就是一般均衡理论。
第一节 一般均衡理论
一、一般均衡的含义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当整个经济处于一般均衡状态时,经济系统产生 一组价格(所有产品和要素),使所有产品和要素的供求都相等,且所 有的消费者和生产者都能达到各自的均衡——效用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
A B MRSXY MRSXY
完全竞争条件下,使经济达到一般均衡的价格调节机制实现了帕雷 托最优。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竞争性均衡是帕雷托有效均衡。 二、社会福利最大化 (1)社会福利函数 W=W(Z1,Z2,. . . ,ZN) 在由两个社会成员的情况下,如果以效用代表福利,社会总福利为每 个消费者效用的函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13
根据帕累托最优状态的定义,我们能够发现只有位于 两条无差异曲线相切的点是有效率的。
XB
OB
V’
IIIA
▪假定a点,位于IIA 和IIB的交点上,显 然不是帕累托最优
IIA
状态,因为当a点移
IA
g
c
动到b点时,B的效
YA
e
bd
YB
用没有变,而A的效
用却增大了,这就
af
IB
OA v IIIB
IIB
选择有三种可能:
A>B,A=B,A<B。
选择结果
B
5
第二节 经济效率
(1)A优于B
如果甲和乙中至少有一人认为A优于B,而没有人
认为A劣于B,则从社会的观点A优于B。
(2)A与B无差异
如果甲和乙都认为A和B无差异,则从社会的观点
看,A和B无差异。
(3)A劣于B
如果甲和乙中至少有一人认为A劣于B,而没有人
15
纯交换经济的一般均衡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无差异曲线的切点,在切点 上两条无差异的斜率是相等的。
要使两种商品X和Y在两个消费者A和B之间的分配达到 帕累托最优状态,则对于这两个消费者来说,这两种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必须相等。
MRXASYMRX BSY
B
16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生产的艾奇沃斯盒状图
利润最大化.
B
11
XB
OB
V’
IIIA IIA
IA
g
c
YA
e
bd
YB
af
IB
OA v IIIB
IIB
XA
B
▪盒中的任意一点, 对应消费者A的消费 量(XA, YA)和消费 者B的消费量( XB,
YB),且XA+XB= X , YA+ YB= Y
▪盒子垂直边上的任 意一点,表明消费者 不消费X; 盒子水平边 上的任意一点,表明 消费者不消费Y.
18
❖生产中的契约曲线
LD
q’ OD
IIIC IIC
IC
g
c
KC
e
b
d
KD
af
ID
OC
q IIID
IID
LC
B
•帕累托有效的状态 很多。理论上说,任 意给定X的一条等产 量线,有Y的一条等 产量线与之相切,切 点所代表的资源配置 状态就是帕累托有效 的。所有这样的点构 成的曲线被称为生产 中的契约曲线。
17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不难看出,当两种产品
的等产量线相交时,如
LD
OD q’
点a和f那样,我们就可以
IIC
IC
g
IIIC c
KC
e
b
d
增加一种产品的产量而 不减少另一种产品的产 KD 量。当两者的等产量线 相切时,如图中点e那样,
af
ID
OC
q IIID
IID
LC
资源配置就是帕累托最 优的。
B
B
8
经济效率
当这种改善进行到无法再进行时,或者要想增进一个人的 效用,就只能减少其他人的效用时,社会便达到了帕累托 最优状态(经济效率)。也即资源配置达到了一种不损人 就不能利已的状态。
帕累托最优状态:如果对于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所有的
帕累托改进都不存在,即在该状态上,任意改变都不可能 使至少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
帕累托最优条件包括:交换的最优条件、生产的最优条件
以及生产和交换的最优条件。
B
9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艾奇沃斯盒状图(Edgeworth box) 在分析帕累托最优条件时,我们需要运用一种叫做艾 奇沃斯盒状图的工具。 艾奇沃斯盒状图实际上是由两个无差异曲线图组合而 成。 盒中的任意一点(包括边界)都确定了物品在消费者 之间所有可能的分配情况。
存在帕累托改进的 余地。
XA
▪假定c点,不管c点怎样移动,都不
可能在增进一方效用的同时,保证对
方效用也增加,因而c点就是帕累托
最优状B 态.
14
交换的契约曲线(contract curve)
XB
V’ OB
IIIA IIA
IA
g
c
YA
e
b
d
YB
af
IB
OA v IIIB
IIB
XA
B
▪ 帕累托有效的资源配 置状态可以有多个。 如图所示,e,b,和c都是 帕累托有效的状态。 事实上,每给定A的一 条无差异曲线,总有B 的一条无差异曲线与 之相切,这个切点就 是帕累托最优的。这 样的点合在一起组成 的曲线被称为契约曲 线。
D S1
S
D1
P
D1
S
D
Q
原油市场
P
S1 S
P
D
汽油市场
Q
B
Q 煤市场
S
D D1
Q 汽车市场
3
Marie L . Walras 1834-1910
B
4
第二节 经济效率
经济效率的标准:帕累托标准 假设条件
(1)假设整个社会只有甲乙两人; (2)只有两种可能的资源配置状态A和B; (3)任何一人可以在两种资源配置状态中做出明确的选择,
认为A优于B,则从社会的观点看,A劣于B。
B
6
Vilfredo Pareto, 1848-1923
B
7
经济效率
帕累托最优( Pareto-optimality )标准是指社会资源配置 达到了最优的状态。对于衡量资源配置优劣的指标,采用的 是个人效用。
帕累托最优标准通常可以用来作出判断:当社会中其他人效 用量不变而其中至少有一个人的效用增加时,就代表着社会 经济从较劣到较优状态的变动,称为帕累托改进。
第九章 一般均衡理论 和福利经济学
B
1
第一节 一般均衡理论
一、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
➢ 局部均衡:分析其它条件不变时某种商品供求均衡及其价 格决定的方法。
➢ 一般均衡:分析所有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求与价格相互影 响相互依存时,所有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求均衡及其价格 决定的方法。
BHale Waihona Puke 2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
P
B
10
艾奇沃斯(Francis Ysidro Edgeworth, ) 1845-1926
艾奇沃斯盒状图的基本假定:
①社会上只存在两个消费者[A,B]
和两种产品[X,Y];
②社会上只存在两个生产者[生产
X和Y] 和两种生产要素[L,K];
③资源(生产要素)的总量和产
品与要素的价格既定;
④人们所追求的是效用最大化和
LD
q’ OD
IIIC IIC
IC
g
c
KC
e
b
d
KD
af
ID
OC
q IIID
IID
LC
B
•我们把生产因素在X 和Y两种产品生产中 的配置情况用艾奇沃 斯盒子描述。其中的 每一个点代表着一种 资源配置状态。
•图中状态a不是帕累 托有效的状态,因为 从a移动到b, Y 的产 量没有变化, X的产 量增加了。
12
XB
OB
V’
IIIA IIA
IA
g
c
YA
e
bd
YB
af
IB
OA v IIIB
IIB
XA
▪IA、IIA、IIIA,分别 是消费者A的无差异 曲线;IB、IIB、IIIB, 分别是消费者B的无 差异曲线
▪盒子垂直边上的任 意一点,表明消费者 不消费X; 盒子水平边 上的任意一点,表明 消费者不消费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