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讲 反比例函数
2014中考总复习第13讲反比例函数

知识回顾
重点解析
探究拓展
真题演练
5 1. (2013·兰州)当 x>0 时, 函数 y=- x 的图象在(
)
A. 第四象限 C. 第二象限
B. 第三象限 D. 第一象限
5 【解析】 ∵函数 y=- x 中 k=-5<0, ∴其图象位于第二、四象限, 当 x>0 时, 其图
象位于第四象限. 【答案】 A
知识回顾
重点解析
探究拓展
真题演练
∵O E =2, ∴C E =3, ∴点 C 的坐标是( -2, 3) .
6 ∴k=-2× 3=-6, ∴y=- x .
( 2) 设直线 AB 的解析式为 y=kx+b( k≠0) .
1 k b 2 2 则 4k b 0 , 解得 . b 2
第一部分
复习目标
知识回顾
重点解析
探究拓展
真题演练
一、反比例函数的有关概念 1. 反比例函数的定义: 形如 y= 量, y是 x的函数. 2.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的三种形式: ( 1) y= 0, k为常数) . ( k≠0, k为常数) ; ( 2) y= ( k≠0, k为常数) ; ( 3) xy=k( k≠ ( k≠0, k为常数) 的函数叫做反比例函数, 其中 x是自变
BD 1 1 1 ∴ OD = 3 , BD = 4 BO . 又∵S△AB O =1, ∴ 2 B D ·B A=1, 8 ∴B O ·B A=8. 设 A 点坐标为 A ( x, y) , 由 xy=8, 得 y= x . 8 【答案】y= x ( x>0)
第一部分
k
.
复习目标
知识回顾
重点解析
第13讲反比例函数

宇轩图书
宇轩图书
第13讲 反比例函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宇轩图书
考点知识梳理 中考典例精析 基础巩固训练 考点训练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宇轩图书
考点一反比例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函数 y=
k x
(或写成 y=kx-1)(k 是常数,k≠0)叫做反比例函数.
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可以写成 xy=k(k≠0),它表明在反比例函数中自变量 x 与其对应
宇轩图书
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反比例函数 y=kx(k≠0)的图象总是关于原点对称的,它的位置和性质受 k 的符号的影响.
考点知识梳理 中考典例精析 基础巩固训练 考点训练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宇轩图书
考点三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确定 由于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中只有一个待定系数,因此只需已知一组对应值就可以. 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的步骤: (1)设出含有待定系数的函数解析式; (2)把已知条件代入解析式,得到关于待定系数的方程; (3)解方程求出待定系数,从而确定解析式.
(2)D 将(-1,-2)代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得-2=k--11,解得 k=3,故选 D. (3)A 由函数关系式可知-(k2+1)<0,即图象位于第二、四象限,且在每个象限内,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而(2,y1),( 5,y2)都位于第四象限,2< 5,所以 y1<y2,故选 A. (4)(2,-1) 反比例函数及正比例函数图象都是关于原点对称的中心对称图象,故其交 点也关于原点中心对称,所以点 B 的坐标为(2,-1).
考点知识梳理 中考典例精析 基础巩固训练 考点训练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宇轩图书
例 2 (2012·河南)如图,点 A,B 在反比例函数 y=kx(k>0,x>0)的图象上,过点 A,B 作 x 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 M,N,延长线段 AB 交 x 轴于点 C,若 OM=MN=NC,△AOC 的 面积为 6,则 k 的值为____________.
第十三讲反比例函数详解

第十三讲 反比例函数第一部分 知识梳理一、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1.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函数xky =(k 是常数,k ≠0)叫做反比例函数。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也可以写成1-=kx y 的形式。
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x ≠0的一切实数,函数的取值范围也是一切非零实数。
2.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确定 由于在反比例函数xky =中,只有一个待定系数,因此只需要一对对应值或图像上的一个点的坐标,即可求出k 的值,从而确定其解析式。
二、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及性质1.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双曲线,有两个分支,这两个分支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或第二、四象限,它们关于原点对称。
由于反比例函数中自变量x≠0,函数y≠0,所以,它的图象与x轴、y轴都没有交点,即双曲线的两个分支无限接近坐标轴,但永远达不到坐标轴。
2.反比例函数的性质3.反比例函数中反比例系数的几何意义(如图)面积为k 。
连接该点和原点,所得三三角形(如图)的面积m 的值D .21-〖选题意图〗对于反比例函数)0(≠=k xky 。
由于11-=x x ,所以反比例函数也可以写成1-=x y (k 是常数,k ≠0)的形式,有时也以xy=k (k 是常数,k ≠0)的形式出现。
(1)k >0,反比例函数图象在一、三象限;(2)k <0,反比例函数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内.本题需要理解好反比例函数定义中的系数和指数,同时需要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这样才能防止漏解或多解。
〖解题思路〗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定义m 2﹣5=﹣1,又图象在第二、四象限,所以m+1<0,两式联立方程组求解即可.〖参考答案〗解:∵函数()521-+=m xm y 是反比例函数,且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内,∴⎩⎨⎧+-=-01152<m m ,解得m =±2且m <﹣1,∴m =﹣2.故选B .【课堂训练题】1.已知y=y 1+y 2,y 1与x 成正比例,y 2与x ﹣2成反比例,且当x =1时,y =﹣1;当x=3时,y=5.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 〖难度分级〗A 类〖参考答案〗解:设y 1=k 1x (k 1≠0),y 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第十三讲 反比例函数 一元二次方程知识回顾

第十三讲反比例函数【基础知识回顾】一、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函数y (k是常数,k≠0)叫做反比例函数【名师提醒:1、在反比例函数关系式中:k≠0、x≠0、y≠02、反比例函数的另一种表达式为y=(k是常数,k≠0)3、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可写成xy= k(k≠0)它表明反比例函数中自变量x与其对应函数值y之积,总等于】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反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是,它有两个分支,关于对称2、反比例函数y=kx(k≠0)当k>0时它的图象位于象限,在每一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当k<0时,它的图象位于象限,在每一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名师提醒:1、在反比例函数y=kx中,因为x≠0,y≠0所以双曲线与坐标轴无限接近,但永不与x轴y轴2、在反比例函数y随x的变化情况中一定注明在每一个象限内】3、反比例函数中比例系数k的几何意义:双曲线y=kx(k≠0)上任意一点向两坐标轴作垂线两垂线与坐标轴围成的矩形面积为,即如图:S矩形ABOC=S△AOB=【名师提醒:k的几何意义往常与前边提示中所谈到的xy=k联系起来理解和应用】三、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确定因为反比例函数y=kx(k≠0)中只有一个待定系数所以求反比例函数关系式只需知道一组对应的x、y值或一个点的坐标即可,步骤同一次函数解析式的求法一、反比例函数的应用解反比例函数的实际问题时,先确定函数解析式,再利用图象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里要特别注意自变量的一元二次方程总复习考点1: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一、一元二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且系数不为 0,这样的方程叫一元二次方程.二、一般形式:ax2+bx+c=0(a ≠0)。
注意:判断某方程是否为一元二次方程时,应首先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
考点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直接开平方法:对形如(x+a )²=b (b ≥0)的方程两边直接开平方而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中考总复习数学13-第一部分 第13讲 反比例函数及其应用

返回思维导图
第13讲 反比例函数及其应用— 考点梳理
返回栏目导航
续表
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
增减性
而⑤ 减小
对称性
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为直线y=⑦
⑧ 原点O
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
而⑥增大
±x
; 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
图象由分别位于两个象限的双曲线组成,图象无限接近坐标轴,但不与
图象特征
坐标轴相交.
第13讲 反比例函数及其应用— 考点梳理
返回思维导图
返回栏目导航
考点 4 反比例函数的应用
1.判断同一坐标系中反比例函数图象和一次函数图象的方法
(假设法)假设反比例函数正确,即可确定 k的取值范围,再根据 k 的取值范围
确定一次函数图象,无矛盾,则正确.
2.已知两个函数图象,求交点坐标
(1)求一次函数图象与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交点,将两个函数解析式联立方程组
位置关系,依据图象在上方的函数值总比图象在下方的函数值大 ,在各区域
内找对应的x的取值范围.
4.求图形面积
(1)当图形有一边在坐标轴上时,通常将坐标
轴上的边作为底边,再利用点的坐标求出底边上的高,最后用面积公式求解.
(2)当图形三边都不在坐标轴上时,一般用“割补法”.
第13讲 反比例函数及其应用— 考点梳理
返回思维导图
2.与反比例函数中k的几何意义有关的面积计算
S△AOP=⑩
S△APP‘=
|k|
2|k|
S△OBP= |k|
S△ABC=
|k|
S矩形OAPB=|k|
S▱ABCD=
|k|
返回栏目导航
第十三讲反比例函数详解

06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反比例函数定义
形如$y = frac{k}{x}$($k$为常 数且$k neq 0$)的函数称为反
比例函数。
反比例函数图象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双曲线,当 $k > 0$时,图象位于第一、三 象限;当$k < 0$时,图象位于
解得$x$无实数解,说明一元反比例函数在其定义域内无极值。 • 例题二:求二元反比例函数$f(x,y) = \frac{1}{xy}$在条件$x+y=1$下的
极小值。 • 解题思路:引入拉格朗日乘数$\lambda$,构造拉格朗日函数
$L(x,y,\lambda) = \frac{1}{xy} + \lambda(x+y-1)$,然后分别求偏导 数并令偏导数等于零,解得可能的极值点。最后结合约束条件和函数的 性质判断极值点的真假及极小值的大小。
分析
同样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我们知 道在$(-infty, 0)$区间内,函数是单调 减少的。因此,在子区间$(-2, -1)$内 ,函数也是单调减少的。
04
反比例函数极值问题求解策 略
极值存在条件及求解方法
极值存在条件
对于一元反比例函数,其极值存在的条件是一阶导数等于零且二阶导数不为零;对于多元反比例函数,极值存在 的条件是其偏导数等于零且二阶偏导数矩阵(Hessian矩阵)正定或负定。
判断反比例函数$f(x)
=
frac{1}{x}$在区间$(1, 2)$内的单
调性。
分析
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我们知 道在$(0, +infty)$区间内,函数 是单调减少的。因此,在子区间 $(1, 2)$内,函数同样单调减少。
第十三讲 反比例函数

第十三讲 反比例函数考点综述:反比例函数也是中考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它要求考生能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反比例函数的意义,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会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并能根据图象和关系式探索其性质;能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中考课标要求考点精析考点1 反比例函数(1)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形如xk y =(k 为常数,0≠k )的函数叫做反比例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y 是x 的函数,k 是比例系数。
注意:反比例函数也可以写成1-=kx y 和k xy =的形式。
(2)反比例函数的特征①自变量x 位于分母上,且其次数是1; ②常量0≠k ;③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0≠x 的一切实数; ④函数值y 的取值范围是非0实数。
考点2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1)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反比例函数xk y =(k 为常数,0≠k )的图像由两个分支组成,叫做双曲线;它的两个分支分别在第一、三或第二、四象限,这两个分支关于坐标原点成中心对称。
(2)反比例函数的性质①当0>k 时,双曲线的两个分支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在每一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②当0<k 时,双曲线的两个分支分别位于第二、四象限,在每一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注意:①由于双曲线在0=x 处是断开的,因此其性质强调在每一个象限内y 随x 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整个图像没有这样的性质,使用时,必须分别在每一个象限内来研究函数值y 随x 的变化情况;②根据图像说出性质、根据性质大致画出图像及求解析式是一个难点,要逐步理解和掌握。
考点3 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确定:因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xk y =中,只有一个待定系数k ,确定了k 的值,也就确定了反比例函数,因而一般只需要给出一组x 、y 的对应值或图像上一点的坐标,代入xk y =中即可求出k 的值,从而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考点4 反比例函数的应用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应用反比例函数只是解题,关键是建立反比例函数模型,即列出符合题意的函数解析式,然后再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综合方程、不等式、几何知识和图像求解。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第十三讲 反比例函数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第十三讲反比例函数【基础知识回顾】一、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一般地:互数y (k是常数,k≠0)叫做反比例函数【名师提醒:1、在反比例函数关系式中:k≠0、x≠0、y≠02、反比例函数的另一种表达式为y= (k是常数,k≠0)3、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可写成xy= k(k≠0)它表明反比例函数中自变量x与其对应函数值y之积,总等于】二、反比例函数的同象和性质:1、反比例函数y=kx(k≠0)的同象是它有两个分支,关于对称2、反比例函数y=kx(k≠0)当k>0时它的同象位于象限,在每一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当k<0时,它的同象位于象限,在每一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名师提醒:1、在反比例函数y=kx中,因为x≠0,y≠0所以双曲线与坐标轴无限接近,但永不与x轴y轴2、在反比例函数y随x的变化情况中一定注明在每一个象限内】3、反比例函数中比例系数k的几何意义:反曲线y=kx(k≠0)上任意一点向两坐标轴作垂线→两线与坐标轴围成的形面积,即如图:AOBP=S△AOP=【名师提醒:k的几何意义往常与前边提示中所谈到的xy=k联系起来理解和应用】三、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确定因为反比例函数y=kx(k≠0)中只有一个被定系数所以求反比例函数关系式只需知道一组对应的x、y值或一个点的坐标即可,步骤同一次函数解析式的求法一、反比例函数的应用二、解反比例函数的实际问题时,先确定函数解析式,再利用同象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里要特别注意自变量的【重点考点例析】考点一:反比例函数的同象和性质例1 (2012•张家界)当a≠0时,函数y=ax+1与函数ayx=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A.B.C.D.思路分析:分a>0和a<0两种情况讨论,分析出两函数图象所在象限,再在四个选项中找到正确图象.解:当a>0时,y=ax+1过一、二、三象限,y=ayx=过一、三象限;当a<0时,y=ax+1过一、二、四象限,y=ayx=过二、四象限;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在同一a值的前提下图象能共存.例2 (2012•佳木斯)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反比例函数22a ayx-+ =图象的两个分支分别在()A.第一、三象限B.第二、四象限C.第一、二象限D.第三、四象限思路分析:把a2-a+2配方并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判断出是恒大于0的代数式,再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解答.解:a2-a+2,=a2-a+14-14+2,=(a-12)2+7 4 ,∵(a-12)2≥0,∴(a-12)2+7 4 >0, ∴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两个分支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先判断出a 2-a+2的正负情况是解题的关键,对于反比例函数ky x=(k ≠0):(1)k >0,反比例函数图象在一、三象限;(2)k <0,反比例函数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内.例3 (2012•台州)点(-1,y 1),(2,y 2),(3,y 3)均在函数6y x=的图象上,则y 1,y 2,y 3的大小关系是( )A .y 3<y 2<y 1B .y 2<y 3<y 1C .y 1<y 2<y 3D .y 1<y 3<y 2 思路分析:先根据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判断出此函数图象所在的象限,再根据各点的坐标判断出各点所在的象限,根据函数图象在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点解答. 解:∵函数6y x=中k=6>0, ∴此函数的图象在一、三象限,且在每一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1<0,∴点(-1,y 1)在第三象限, ∴y 1<0, ∵0<2<3, ∴(2,y 2),(3,y 3)在第一象限, ∴y 2>y 3>0, ∴y 2>y 3>y 1. 故选D .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根据题意判断出函数图象所在象限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对应训练1.(2012•毕节地区)一次函数y=x+m (m ≠0)与反比例函数my x=的图象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是( )A .B .C .D .1.C2.(2012•内江)函数1y x=的图象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一、三象限 C .第二象限 D .第二、四象限 2.A2x≥0,1x中x≠0,故x>0,此时y>0,则函数在第一象限.故选A.3.(2012•佛山)若A(x1,y1)和B(x2,y2)在反比例函数2yx=的图象上,且0<x1<x2,则y1与y2的大小关系是y1 y2.3.>考点二: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确定例4 (2012•哈尔滨)如果反比例函数1kyx-=的图象经过点(-1,-2),则k的值是()A.2 B.-2 C.-3 D.3思路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将(-1,-2)代入已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列出关于系数k的方程,通过解方程即可求得k的值.解答:解:根据题意,得-2=11k--,即2=k-1,解得k=3.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中学阶段的重点.解答此题时,借用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这一知识点.对应训练4.(2012•广元)已知关于x的方程(x+1)2+(x-b)2=2有唯一的实数解,且反比例函数1b yx+ =的图象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那么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为()A.3yx=-B.1yx=C.2yx=D.2yx=-4.D4.分析:关于x的方程(x+1)2+(x-b)2=2有唯一的实数解,则判别式等于0,据此即可求得b的值,然后根据反比例函数1byx+=的图象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比例系数1+b<0,则b的值可以确定,从而确定函数的解析式.解:关于x的方程(x+1)2+(x-b)2=2化成一般形式是:2x2+(2-2b)x+(b2-1)=0,△=(2-2b)2-8(b2-1)=-4(b+3)(b-1)=0,解得:b=-3或1.∵反比例函数1byx+=的图象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1+b<0 ∴b<-1,∴b=-3.则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y=13y x -=,即2y x=-. 故选D .考点三:反比例函数k 的几何意义例5 (2012•铁岭)如图,点A 在双曲线4y x=上, 点B 在双曲线ky x=(k ≠0)上,AB ∥x 轴, 分别过点A 、B 向x 轴作垂线,垂足分别为D 、C ,若矩形ABCD 的面积是8,则k 的值为( ) A .12 B .10 C .8 D .6思路分析:先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一象限判断出k 的符号,再延长线段BA ,交y 轴于点E ,由于AB ∥x 轴,所以AE ⊥y 轴,故四边形AEOD 是矩形,由于点A 在双曲线4y x=上,所以S 矩形AEOD=4,同理可得S矩形OCBE=k ,由S矩形ABCD=S矩形OCBE-S矩形AEOD即可得出k的值.解:∵双曲线ky x=(k ≠0)上在第一象限, ∴k >0,延长线段BA ,交y 轴于点E , ∵AB ∥x 轴, ∴AE ⊥y 轴,∴四边形AEOD 是矩形, ∵点A 在双曲线4y x=上, ∴S 矩形AEOD =4, 同理S 矩形OCBE =k ,∵S 矩形ABCD =S 矩形OCBE -S 矩形AEOD =k-4=8, ∴k=12.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系数k 的几何意义,即反比例函数ky x=图象中任取一点,过这一个点向x 轴和y 轴分别作垂线,与坐标轴围成的矩形的面积是定值|k|.对应训练5.(2012•株洲)如图,直线x=t(t>0)与反比例函数21,y yx x-==的图象分别交于B、C两点,A为y轴上的任意一点,则△ABC的面积为()A.3 B.3 2 tC.32D.不能确定5.C5.解:把x=t分别代入21,y yx x-==,得21,y yt t==-,所以B(t,2t)、C(t,1t-),所以BC=2t-(1t-)=3t.∵A为y轴上的任意一点,∴点A到直线BC的距离为t,∴△ABC的面积=133 22tt⨯⨯=.故选C.考点四: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运用例6 (2012•岳阳)如图,一次函数y1=x+1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22yx=的图象交于A、B 两点,过点作AC⊥x轴于点C,过点B作BD⊥x轴于点D,连接AO、B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点A和点B关于原点对称B.当x<1时,y1>y2C.S△AOC=S△BODD.当x>0时,y1、y2都随x的增大而增大思路分析:求出两函数式组成的方程组的解,即可得出A、B的坐标,即可判断A;根据图象的特点即可判断B;根据A、B的坐标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另三角形的面积,即可判断C;根据图形的特点即可判断D.解:A、12y xyx=+⎧⎪⎨=⎪⎩①②,∵把①代入②得:x+1=2x,解得:x1=-2,x2=1,代入①得:y1=-1,y2=2,∴B(-2,-1),A(1,2),∴A、B不关于原点对称,故本选项错误;B、当-2<x<0或x>1时,y1>y2,故本选项错误;C、∵S△AOC=12×1×2=1,S△BOD=12×|-2|×|-1|=1,∴S△BOD=S△AOC,故本选项正确;D、当x>0时,y1随x的增大而增大,y2随x的增大而减小,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交点问题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观察图象的能力,能把图象的特点和语言有机结合起来是解此题的关键,题目比较典型,是一道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题目.对应训练6.(2012•达州)一次函数y1=kx+b(k≠0)与反比例函数y2=mx(m≠0),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如图所示,若y1>y2,则x的取值范围是()A.-2<x<0或x>1 B.x<-2或0<x<1C.x>1 D.-2<x<16.A6.解:由函数图象可知一次函数y1=kx+b与反比例函数y2=mx(m≠0)的交点坐标为(1,4),(-2,-2),由函数图象可知,当-2<x<0或x>1时,y1在y2的上方,∴当y1>y2时x的取值范围是-2<x<0或x>1.故选A.【聚焦山东中考】1.(2012•青岛)点A(x1,y1),B(x2,y2),C(x3,y3)都是反比例函数3yx-=的图象上,若x1<x2<0<x3,则y1,y2,y3的大小关系是()A.y3<y1<y2 B.y1<y2<y3C.y3<y2<y1D.y2<y1<y31.A1.解:∵反比例函数y=-3 x 中,k=-3<0,∴此函数图象在二四象限,且在每一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x1<x2<0<x3,∴y3<0,y3<0<y1<y2,∴y3<y1<y2.故选A.2.(2012•菏泽)反比例函数2yx=的两个点(x1,y1)、(x2,y2),且x1>x2,则下式关系成立的是()A.y1>y2B.y1<y2C.y1=y2D.不能确定2.D3.(2012•滨州)下列函数:①y=2x-1;②y=5x-;③y=x2+8x-2;④y=22x;⑤y=12x;⑥y=ax中,y是x的反比例函数的有(填序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讲 反比例函数
【教材链接: 八(下)第十七章反比例函数】
【基础知识回顾】
一、 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函数y (k 是常数,k≠0)叫做反比例函数 【名师提醒:1、在反比例函数关系式中:k≠0、x≠0、y≠0
2、反比例函数的另一种表达式为y= (k 是常数,k≠0)
3、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可写成xy= k (k≠0)它表明反比例函数中自变量x 与其对应函数值y 之积,总等于 】 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1、反比例函数y=
k
x
(k≠0)的图象是 ,它有两个分支,关于 对称
2、反比例函数y=k
x
(k≠0)当k>0时它的图象位于 象限,在每一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 当k<0时,它的图象位于 象限,在每一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
【名师提醒:1、在反比例函数y=
k
x
中,因为x≠0,y≠0所以双曲线与坐标轴无限接近,但
永不与x 轴y 轴
2、在反比例函数y 随x 的变化情况中一定注明在每一个象限内】
3、反比例函数中比例系数k 的几何意义:
双曲线y=
k
x
(k≠0)上任意一点向两坐标轴作垂线
两垂线与坐标轴围成的矩形面积为 ,即如图:S 矩形ABOC = S △AOB =
【名师提醒:k 的几何意义往常与前边提示中所谈到的xy=k 联系起来理解和应用】 三、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确定
因为反比例函数y=k
x
(k≠0)中只有一个待定系数 所以求反比例函数关系式只需
知道一组对应的x 、y 值或一个点的坐标即可,步骤同一次函数解析式的求法 一、 反比例函数的应用
解反比例函数的实际问题时,先确定函数解析式,再利用图象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里要特别注意自变量的
【重点考点例析】
是()
A.B.C. D.
3
A.图象经过点(1,-3)
B.图象在第二、四象限
C.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D.x<0时,y随x增大而减小
对应训练
中的图象可能是()
A. B. C.D.
m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考点二: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确定
例4 (2015•哈尔滨)如果反比例函数
1
k
y
x
-
=的图象经过点(-1,-2),则k的值是()
A.2 B.-2 C.-3 D.3 对应训练
4.(2015•广元)已知关于x的方程(x+1)2+(x-b)2=2有唯一的实数解,且反比例函数
1b y
x
+ =
的图象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那么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为()
A.
3
y
x
=-B.
1
y
x
=C.
2
y
x
=D.
2
y
x
=-
A.1 B.2 C.3 D.4
又∵M为矩形ABCO对角线的交点,
∴S矩形ABCO=4S□ONMG=4|k|,
对应训练
A.-2 B.2 C.4 D.-4
5.A
考点四: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运用
例6 (2015•岳阳)如图,一次函数y1=x+1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
22
y
x
=的图象交于A、B
两点,过点作AC⊥x轴于点C,过点B作BD⊥x轴于点D,
连接AO、B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点A和点B关于原点对称
B.当x<1时,y1>y2
C.S△AOC=S△BOD
D.当x>0时,y1、y2都随x的增大而增大
思路分析:求出两函数式组成的方程组的解,即可得出A、B的坐标,即可判断A;根据图
象的特点即可判断
B;根据A、B的坐标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另三角形的面积,即可判断C;根据图形的特点即可判断D.
解:A、
1
2
y x
y
x
=+
⎧
⎪
⎨
=
⎪⎩
①
②
,
∵把①代入②得:x+1=2
x
,
解得:x1=-2,x2=1,
代入①得:y1=-1,y2=2,
∴B(-2,-1),A(1,2),
∴A、B不关于原点对称,故本选项错误;
B、当-2<x<0或x>1时,y1>y2,故本选项错误;
C、∵S△AOC=1
2
×1×2=1,S△BOD=
1
2
×|-2|×|-1|=1,
∴S△BOD=S△AOC,故本选项正确;
D、当x>0时,y1随x的增大而增大,y2随x的增大而减小,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交点问题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观察图象的能力,能把图象的特点和语言有机结合起来是解此题的关键,题目比较典型,是一道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题目.
对应训练
6.(2015•达州)一次函数y1=kx+b(k≠0)与反比例函数y2=m
x
(m≠0),在同一直角坐标
系中的图象如图所示,若y1>y2,则x的取值范围是()A.-2<x<0或x>1 B.x<-2或0<x<1
C.x>1 D.-2<x<1
【聚焦山东中考】
A.y=
x B.y=
x
C.y=
x
D.y=
2x
【备考真题过关】
x
A.B.C.D.
k
x
A.B.C.D.
A.m<-2 B.m<0 C.m>-2 D.m>0
A.第四象限B.第三象限C.第二象限D.第一象限
A.y=
2x B.y=
x
C.y=
x
D.y=
4x
5.(2015•六盘水)下列图形中,阴影部分面积最小的是()
A.B.C.D.二、填空题
AOB= .
3k
15.(2015•张家界)如图,直线x=2与反比例函数y=2
x
和y=-
1
x
的图象分别交于A、B两点,若点P是
y轴上任意一点,则△PAB的面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