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专题特训第13讲:反比例函数模块详细解析
中考数学复习第13课时《反比例函数》说课稿

中考数学复习第13课时《反比例函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中考数学复习第13课时》这一课时,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函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课时主要让学生了解反比例函数的定义、性质及其图象,能够熟练运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导学生探究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初中生在学习反比例函数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函数基础,对比例函数的概念和图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对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和性质产生混淆,特别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不知道如何运用反比例函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反比例函数的定义,掌握其性质,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定义、性质及其图象,能够熟练运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让学生了解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反比例函数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反比例函数的定义、性质及其图象。
2.教学难点:反比例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反比例函数图象软件等,直观展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比例函数的知识,引出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讲解反比例函数的定义,让学生通过实例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3.性质探究:引导学生观察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总结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4.应用拓展: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反比例函数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练习环节:布置一些有关反比例函数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测学习效果。
中考数学必考考点专题13反比例函数含解析

专题13 反比例函数1.反比例函数:形如y=xk(k为常数,k≠0)的函数称为反比例函数。
其他形式xy=k、1-=kxy。
2.图像: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属于双曲线。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有两条对称轴:直线y=x和 y=-x。
对称中心是:原点。
它的图像与x轴、y轴都没有交点,即双曲线的两个分支无限接近坐标轴,但永远达不到坐标轴。
3.性质:(1)当k>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一、第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2)当k<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二、第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
4.|k|的几何意义:表示反比例函数图像上的点向两坐标轴所作的垂线段与两坐标轴围成的矩形的面积。
5.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确定由于在反比例函数xky=中,只有一个待定系数,因此只需要一对对应值或图像上的一个点的坐标,即可求出k的值,从而确定其解析式。
【例题1】(2019山东枣庄)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顶点A.B分别在x 轴、y轴的正半轴上,∠ABC=90°,CA⊥x轴,点C在函数y=(x>0)的图象上,若AB=1,则k的值为()A.1 B.C.D.2【答案】A专题知识回顾专题典型题考法及解析【解析】根据题意可以求得OA和AC的长,从而可以求得点C的坐标,进而求得k的值,本题得以解决.∵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顶点A.B分别在x轴、y轴的正半轴上,∠ABC=90°,CA⊥x轴,AB=1,∴∠BAC=∠BAO=45°,∴OA=OB=,AC=,∴点C的坐标为(,),∵点C在函数y=(x>0)的图象上,∴k==1故选:A.的图【例题2】(2019湖南郴州)如图,点A,C分别是正比例函数y=x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4x象的交点,过A点作AD⊥x轴于点D,过C点作CB⊥x轴于点B,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答案】8【解析】∵A、C是两函数图象的交点,∴A、C关于原点对称,∵CD⊥x轴,AB⊥x轴,∴OA=OC,OB=OD,∴S△AOB=S△BOC=S△DOC=S△AOD,的图象上,又∵反比例函数y=4x∴S△AOB=S△BOC=S△DOC=S△AOD=1×4=2,2∴S四边形ABCD=4S△AOB=4×2=8,故答案为:8.【例题3】(2019江苏镇江)如图,点A(2,n)和点D是反比例函数y=mx(m>0,x>0)图像上的两点,一次函数y=kx+3(k≠0)的图像经过点A,与y轴交于点B,与x轴交于点C,过点D作DE ⊥x轴,垂足为E,连接OA、OD.已知△OAB与△ODE的面积满足S△OAB﹕S△ODE=3﹕4.(1)S△OAB=________,m=________;(2)已知点P(6,0)在线段OE上,当∠PDE=∠CBO时,求点D的坐标.【答案】见解析。
第十三讲反比例函数详解

第十三讲 反比例函数第一部分 知识梳理一、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1.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函数xky =(k 是常数,k ≠0)叫做反比例函数。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也可以写成1-=kx y 的形式。
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x ≠0的一切实数,函数的取值范围也是一切非零实数。
2.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确定 由于在反比例函数xky =中,只有一个待定系数,因此只需要一对对应值或图像上的一个点的坐标,即可求出k 的值,从而确定其解析式。
二、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及性质1.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双曲线,有两个分支,这两个分支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或第二、四象限,它们关于原点对称。
由于反比例函数中自变量x≠0,函数y≠0,所以,它的图象与x轴、y轴都没有交点,即双曲线的两个分支无限接近坐标轴,但永远达不到坐标轴。
2.反比例函数的性质3.反比例函数中反比例系数的几何意义(如图)面积为k 。
连接该点和原点,所得三三角形(如图)的面积m 的值D .21-〖选题意图〗对于反比例函数)0(≠=k xky 。
由于11-=x x ,所以反比例函数也可以写成1-=x y (k 是常数,k ≠0)的形式,有时也以xy=k (k 是常数,k ≠0)的形式出现。
(1)k >0,反比例函数图象在一、三象限;(2)k <0,反比例函数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内.本题需要理解好反比例函数定义中的系数和指数,同时需要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这样才能防止漏解或多解。
〖解题思路〗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定义m 2﹣5=﹣1,又图象在第二、四象限,所以m+1<0,两式联立方程组求解即可.〖参考答案〗解:∵函数()521-+=m xm y 是反比例函数,且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内,∴⎩⎨⎧+-=-01152<m m ,解得m =±2且m <﹣1,∴m =﹣2.故选B .【课堂训练题】1.已知y=y 1+y 2,y 1与x 成正比例,y 2与x ﹣2成反比例,且当x =1时,y =﹣1;当x=3时,y=5.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 〖难度分级〗A 类〖参考答案〗解:设y 1=k 1x (k 1≠0),y 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讲座第十三讲反比例函数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第十三讲反比例函数【基础知识回顾】一、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一般地:互数y (k是常数,k≠0)叫做反比例函数【名师提醒:1、在反比例函数关系式中:k≠0、x≠0、y≠02、反比例函数的另一种表达式为y= (k是常数,k≠0)3、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可写成xy= k(k≠0)它表明反比例函数中自变量x 与其对应函数值y之积,总等于】二、反比例函数的同象和性质:1、反比例函数y=kx(k≠0)的同象是它有两个分支,关于对称2、反比例函数y=kx(k≠0)当k>0时它的同象位于象限,在每一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当k<0时,它的同象位于象限,在每一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名师提醒:1、在反比例函数y=kx中,因为x≠0,y≠0所以双曲线与坐标轴无限接近,但永不与x轴y轴2、在反比例函数y随x的变化情况中一定注明在每一个象限内】3、反比例函数中比例系数k的几何意义:反曲线y=kx(k≠0)上任意一点向两坐标轴作垂线→两线与坐标轴围成的形面积,即如图: AOBP=S△AOP=【名师提醒:k的几何意义往常与前边提示中所谈到的xy=k联系起来理解和应用】三、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确定因为反比例函数y=kx(k≠0)中只有一个被定系数所以求反比例函数关系式只需知道一组对应的x、y值或一个点的坐标即可,步骤同一次函数解析式的求法一、反比例函数的应用二、解反比例函数的实际问题时,先确定函数解析式,再利用同象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里要特别注意自变量的【重点考点例析】考点一:反比例函数的同象和性质例1 (2012•张家界)当a≠0时,函数y=ax+1与函数ayx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A. B.C. D.思路分析:分a>0和a<0两种情况讨论,分析出两函数图象所在象限,再在四个选项中找到正确图象.解:当a>0时,y=ax+1过一、二、三象限,y=ayx=过一、三象限;当a<0时,y=ax+1过一、二、四象限,y=ayx=过二、四象限;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在同一a值的前提下图象能共存.例2 (2012•佳木斯)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反比例函数22a ayx-+ =图象的两个分支分别在()A.第一、三象限 B.第二、四象限C.第一、二象限 D.第三、四象限思路分析:把a2-a+2配方并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判断出是恒大于0的代数式,再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解答.解:a2-a+2,=a2-a+14-14+2,=(a-12)2+7 4 ,∵(a-12)2≥0,∴(a-12)2+7 4 >0,∴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两个分支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先判断出a2-a+2的正负情况是解题的关键,对于反比例函数kyx=(k≠0):(1)k>0,反比例函数图象在一、三象限;(2)k<0,反比例函数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内.例3 (2012•台州)点(-1,y1),(2,y2),(3,y3)均在函数6yx=的图象上,则y1,y2,y3的大小关系是()A.y3<y2<y1 B.y2<y3<y1 C.y1<y2<y3 D.y1<y3<y2思路分析:先根据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判断出此函数图象所在的象限,再根据各点的坐标判断出各点所在的象限,根据函数图象在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点解答.解:∵函数6yx=中k=6>0,∴此函数的图象在一、三象限,且在每一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1<0,∴点(-1,y1)在第三象限,∴y1<0,∵0<2<3,∴(2,y2),(3,y3)在第一象限,∴y2>y3>0,∴y2>y3>y1.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根据题意判断出函数图象所在象限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对应训练1.(2012•毕节地区)一次函数y=x+m(m≠0)与反比例函数myx=的图象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是()A. B. C. D.1.C2.(2012•内江)函数1y xx=的图象在()A.第一象限 B.第一、三象限 C.第二象限 D.第二、四象限2.A2x中x≥0,1x中x≠0,故x>0,此时y>0,则函数在第一象限.故选A.3.(2012•佛山)若A(x1,y1)和B(x2,y2)在反比例函数2yx=的图象上,且0<x1<x2,则y1与y2的大小关系是y1 y2.3.>考点二: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确定例4 (2012•哈尔滨)如果反比例函数1kyx-=的图象经过点(-1,-2),则k的值是()A.2 B.-2 C.-3 D.3思路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将(-1,-2)代入已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列出关于系数k的方程,通过解方程即可求得k的值.解答:解:根据题意,得-2=11k--,即2=k-1,解得k=3.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中学阶段的重点.解答此题时,借用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这一知识点.对应训练4.(2012•广元)已知关于x的方程(x+1)2+(x-b)2=2有唯一的实数解,且反比例函数1b yx+ =的图象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那么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为()A.3yx=- B.1yx= C.2yx= D.2yx=-4.D4.分析:关于x的方程(x+1)2+(x-b)2=2有唯一的实数解,则判别式等于0,据此即可求得b的值,然后根据反比例函数1byx+=的图象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比例系数1+b<0,则b的值可以确定,从而确定函数的解析式.解:关于x的方程(x+1)2+(x-b)2=2化成一般形式是:2x2+(2-2b)x+(b2-1)=0,△=(2-2b)2-8(b2-1)=-4(b+3)(b-1)=0,解得:b=-3或1.∵反比例函数1byx+=的图象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1+b<0 ∴b<-1,∴b=-3.则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y=13yx-=,即2yx=-.故选D.考点三:反比例函数k的几何意义例5 (2012•铁岭)如图,点A在双曲线4yx=上,点B在双曲线kyx=(k≠0)上,AB∥x轴,分别过点A、B向x轴作垂线,垂足分别为D、C,若矩形ABCD的面积是8,则k的值为()A.12 B.10 C.8 D.6思路分析:先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一象限判断出k的符号,再延长线段BA,交y轴于点E,由于AB∥x轴,所以AE⊥y轴,故四边形AEOD是矩形,由于点A在双曲线4yx=上,所以S矩形AEOD=4,同理可得S矩形OCBE=k,由S矩形ABCD=S矩形OCBE-S矩形AEOD即可得出k的值.解:∵双曲线kyx=(k≠0)上在第一象限,∴k>0,延长线段BA,交y轴于点E,∵AB∥x轴,∴AE⊥y轴,∴四边形AEOD是矩形,∵点A在双曲线4yx=上,∴S矩形AEOD=4,同理S矩形OCBE=k,∵S矩形ABCD=S矩形OCBE-S矩形AEOD=k-4=8,∴k=12.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即反比例函数kyx=图象中任取一点,过这一个点向x轴和y轴分别作垂线,与坐标轴围成的矩形的面积是定值|k|.对应训练5.(2012•株洲)如图,直线x=t(t>0)与反比例函数21,y yx x-==的图象分别交于B、C两点,A为y轴上的任意一点,则△ABC的面积为()A.3 B.3 2 tC.32D.不能确定5.C5.解:把x=t分别代入21,y yx x-==,得21,y yt t==-,所以B(t,2t)、C(t,1t-),所以BC=2t-(1t-)=3t.∵A为y轴上的任意一点,∴点A到直线BC的距离为t,∴△ABC的面积=133 22tt⨯⨯=.故选C.考点四: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运用例6 (2012•岳阳)如图,一次函数y1=x+1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22yx=的图象交于A、B 两点,过点作AC⊥x轴于点C,过点B作BD⊥x轴于点D,连接AO、B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点A和点B关于原点对称B.当x<1时,y1>y2C.S△AOC=S△BODD.当x>0时,y1、y2都随x的增大而增大思路分析:求出两函数式组成的方程组的解,即可得出A、B的坐标,即可判断A;根据图象的特点即可判断B;根据A、B的坐标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另三角形的面积,即可判断C;根据图形的特点即可判断D.解:A、12y xyx=+⎧⎪⎨=⎪⎩①②,∵把①代入②得:x+1=2x,解得:x1=-2,x2=1,代入①得:y1=-1,y2=2,∴B(-2,-1),A(1,2),∴A、B不关于原点对称,故本选项错误;B、当-2<x<0或x>1时,y1>y2,故本选项错误;C、∵S△AOC=12×1×2=1,S△BOD=12×|-2|×|-1|=1,∴S△BOD=S△AOC,故本选项正确;D、当x>0时,y1随x的增大而增大,y2随x的增大而减小,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交点问题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观察图象的能力,能把图象的特点和语言有机结合起来是解此题的关键,题目比较典型,是一道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题目.对应训练6.(2012•达州)一次函数y1=kx+b(k≠0)与反比例函数y2=mx(m≠0),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如图所示,若y1>y2,则x的取值范围是()A.-2<x<0或x>1 B.x<-2或0<x<1 C.x>1 D.-2<x<16.A6.解:由函数图象可知一次函数y1=kx+b与反比例函数y2=mx(m≠0)的交点坐标为(1,4),(-2,-2),由函数图象可知,当-2<x<0或x>1时,y1在y2的上方,∴当y1>y2时x的取值范围是-2<x<0或x>1.故选A.【聚焦山东中考】1.(2012•青岛)点A(x1,y1),B(x2,y2),C(x3,y3)都是反比例函数3yx-=的图象上,若x1<x2<0<x3,则y1,y2,y3的大小关系是()A.y3<y1<y2 B.y1<y2<y3 C.y3<y2<y1 D.y2<y1<y31.A1.解:∵反比例函数y=-3 x 中,k=-3<0,∴此函数图象在二四象限,且在每一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x1<x2<0<x3,∴y3<0,y3<0<y1<y2,∴y3<y1<y2.故选A.2.(2012•菏泽)反比例函数2yx=的两个点(x1,y1)、(x2,y2),且x1>x2,则下式关系成立的是()A.y1>y2 B.y1<y2 C.y1=y2 D.不能确定2.D3.(2012•滨州)下列函数:①y=2x-1;②y=5x-;③y=x2+8x-2;④y=22x;⑤y=12x;⑥y=ax中,y是x的反比例函数的有(填序号)。
2014年中考数学专题(考点知识梳理+典例精析+巩固训练+考点训练)复习:第13讲 反比例函数

以点 B 的坐标为(2,-1).
考点知识梳理 中考典例精析 基础巩固训练 考点训练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例 2 (2012·河南)如图,点 A,B 在反
比例函数 y=kx(k>0,x>0)的图象上,过点 A,B 作 x 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 M,N, 延长线段 AB 交 x 轴于点 C,若 OM=MN =NC,△AOC 的面积为 6,则 k 的值为 ____________.
第13讲 反比例函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zxxkw
考点知识梳理 中考典例精析 基础巩固训练 考点训练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考点一反比例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函数 y=
k x
(或写成 y=kx-1)(k 是常数,k≠0)
叫做反比例函数.
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可以写成 xy=k(k≠0),它表明在反 比例函数中自变量 x 与其对应函数值 y 之积,总等于已知常
【点拨】本题考查确定反比例函数的系数 k.
【解答】因为 OM=MN=NC,所以 OM=13OC.因为 △AOC 的面积为 6,所以△AOM 的面积为 2,根据反比例函 数中系数 k 的几何意义可知 k=2S△AOM=4.
考点知识梳理 中考典例精析 基础巩固训练 考点训练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例 3 (2012·天津)已知反比例函数 y=k-x 1(k 为常数, k≠1).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解答】(1)C 由近视眼镜的度数 y(度)与镜片焦距 x(m) 成反比例,可设近视眼镜的度数 y(度)与镜片焦距 x(m)之间 的函数关系式为 y=kx(k≠0),把(0.25,400)代入 y=kx即可求得 k=0.25×400=100,所以 y 与 x 的函数关系式为 y=10x0, 故选 C.
中考数学一轮复习:第13课时反比例函数的综合应用课件

2. (202X莆田5月质检10题4分)如图,点A,B分别在反比例函数y=1 (x>0),y
=
a x
(x<0)的图象上,若OA⊥OB,OOBA
=2,则a的值为(
A)
x
A. -4
B. 4
C. -2
D. 2
第2题图
3. (202X福建16题4分)已知矩形ABCD的四个顶点均在反比例函数y= 1 的图象
15
12
.
x
设OC=a,点B在直线y=x上,∴点B(a,a).
又∵BC⊥x轴,∴△BO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返回目录
No
第13课时 反比例函数的综合应用
∵AB⊥l,AD⊥BC,
∴△AB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设BD=b,则AD=b,
∴点A(a+b,a-b).
将点A(a+b,a-b)代入y=12,得 x
a-b=a1+2b,
x
(1)如图①,过点A分别作x轴,y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B,C.若四边形OBAC的
面积为2,则k的值为___2_____;
例题图①
No
第13课时 反比例函数的综合应用
(2)过点A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B. ①如图②,点C是y轴上任意一点.若S△ABC=1,则k的值为__2______; ②点A与点C关于原点对称. (i)如图③,若S△ABC=2,则k的值为___2_____;
第13课时 反比例函数的综合应用
返回目录
第13课时 反比例函数的综合应用
No
思维导图
返回目录
利用k的几何意义 确定反比例函数
的解析式
反比例函数 的综合应用
反比例函数 系数k的几何意义
k的几何意义
计算与双曲线 y
2022年中考数学专题训练 反比例函数(含解析)

反比例函数1.正比例函数y =6x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 =6x的图象的交点位于(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一、三象限[解析] D ∵正比例函数y =6x 与反比例函数y =6x 中比例系数k =6>0,∴两函数的图象都经过第一、三象限,∴两函数图象的交点有两个,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故选择D .2. 若ab <0,则正比例函数y =ax 和反比例函数y =bx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大致图象可能是( )图1-ZT -1[解析] C (1)当a>0,b<0时,可知正比例函数y =ax 的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反比例函数y =bx 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2)当a<0,b>0时,可知正比例函数y =ax 的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反比例函数y =bx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通过比较可得正确选项是C .3.[鄂州中考] 已知正比例函数y =-4x 与反比例函数y =kx 的图象交于A ,B 两点,若点A 的坐标为(x ,4),则点B 的坐标为________.[答案] (1,-4)[解析] 把y =4代入y =-4x ,得x =-1,∴A(-1,4).∵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不同象限的交点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点B 的坐标为(1,-4).类型之二 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4.[陕西中考] 如果一个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一个反比例函数y =6x 的图象交于A(x 1,y 1),B(x 2,y 2)两点,那么(x 2-x 1)(y 2-y 1)的值为________.[答案] 24[解析] ∵点A ,B 在反比例函数y =6x 的图象上,∴x 1y 1=6.∵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不同象限的交点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x 2=-x 1,y 2=-y 1,∴(x 2-x 1)(y 2-y 1)=(-x 1-x 1)(-y 1-y 1)=4x 1y 1=4×6=24.5.[郴州中考] 已知直线l 平行于直线y =2x +1,并与反比例函数y =1x 的图象交于点A(a ,1).求直线l 的函数表达式.解:∵反比例函数y =1x 的图象过点A(a ,1),∴1=1a ,∴a =1,∴点A 的坐标为(1,1). ∵直线l 平行于直线y =2x +1,∴可设直线l 的函数表达式为y =2x +b ,把点A(1,1)的坐标代入,得 1=2×1+b ,∴b =-1,∴直线l 的函数表达式为y =2x -1.6.如图1-ZT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一次函数y =ax +b 的图象与x 轴交于点A(-2,0),与y 轴交于点C ,与反比例函数y =kx 在第一象限的图象交于点B(m ,n),连接OB ,若S △AOB =6,S △BOC =2.(1)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2)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图1-ZT -2解:过点B 分别作x 轴、y 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E ,D. 因为S △AOB =6,S △BOC =2, 所以S △AOC =4.又点A(-2,0),所以OA =2, 所以OC =4.又S △BOC =2,所以BD =1, 因为AO =2,S △AOB =6,所以BE =6,所以点B 的坐标为(1,6).(1)因为一次函数y =ax +b 的图象过点A ,B ,所以⎩⎪⎨⎪⎧-2a +b =0,a +b =6,解得⎩⎪⎨⎪⎧a =2,b =4,即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 =2x +4.(2)因为反比例函数y =kx 的图象过点B ,所以6=k1,即k =6,所以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 =6x.7.如图1-ZT -3所示,直线y =k 1x +b 与双曲线y =k 2x 相交于A(1,2),B(m ,-1)两点.(1)求直线和双曲线的函数表达式;(2)若A 1(x 1,y 1),A 2(x 2,y 2),A 3(x 3,y 3)为双曲线上的三点,且x 1<x 2<0<x 3,请直接写出y 1,y 2,y 3的大小关系;(3)观察图象,请直接写出不等式k 1x +b >k 2x的解集.图1-ZT -3解:(1)∵双曲线y =k 2x 经过点A(1,2),∴k 2=2,∴双曲线的函数表达式为y =2x .∵点B(m ,-1)在双曲线y =2x 上,∴m =-2,则B(-2,-1).由A(1,2),B(-2,-1)两点在直线y =k 1x +b 上,得⎩⎪⎨⎪⎧k 1+b =2,-2k 1+b =-1,解得⎩⎪⎨⎪⎧k 1=1,b =1,∴直线的函数表达式为y =x +1. (2)y 2<y 1<y 3. (3)x>1或-2<x<0.类型之三 反比例函数与几何图形的综合应用8.如图1-ZT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反比例函数y =kx (x>0)的图象和矩形ABCD 在第一象限,AD 平行于x 轴,且AB =2,AD =4,点A 的坐标为(2,6).(1)直接写出B ,C ,D 三点的坐标;(2)若将矩形向下平移,矩形的两个顶点恰好同时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猜想这是哪两个点,并求矩形的平移距离和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图1-ZT -4解:(1)B(2,4),C(6,4),D(6,6).(2)点A ,C 同时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如图1-ZT -5,矩形ABCD 平移后得到矩形A ′B ′C ′D ′.图1-ZT -5设平移距离为a ,则A′(2,6-a),C ′(6,4-a). ∵点A′,C ′在函数y =kx 的图象上,∴2(6-a)=6(4-a),解得a =3,∴点A′(2,3),∴矩形的平移距离为3,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 =6x.9.如图1-ZT -6,已知反比例函数y =k 13x 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 =k 2x +m 的图象交于A(-1,a),B(13,-3)两点,连接AO. (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表达式;(2)设点C 在y 轴上,且与点A ,O 构成等腰三角形,请直接写出点C 的坐标.图1-ZT -6解:(1)∵反比例函数y =k 13x 的图象经过点B(13,-3),∴k 1=3×13×(-3)=-3.∵反比例函数y =k 13x 的图象经过点A(-1,a),∴a =1.由直线y 2=k 2x +m 过点A ,B ,得 ⎩⎪⎨⎪⎧-k 2+m =1,13k 2+m =-3,解得⎩⎪⎨⎪⎧k 2=-3,m =-2, ∴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 =-1x,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 =-3x -2.(2)点C 在y 轴上,且与点A ,O 构成等腰三角形,则点C 的坐标为(0,-2)或(0,2)或(0,2)或(0,1).10.如图1-ZT -7,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 =mx (x >0)的图象交于点P(n ,2),与x 轴交于点A(-4,0),与y 轴交于点C ,PB ⊥x 轴于点B ,且AC =BC.(1)求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是否存在一点D ,使四边形BCPD 为菱形,如果存在,求出点D 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1-ZT -7解:(1)∵AC=BC ,CO ⊥AB ,∴AO =BO. ∵A(-4,0),∴B(4,0),∴P(4,2). 把P(4,2)的坐标代入y =mx ,得m =8,∴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 =8x.把A(-4,0),P(4,2)的坐标代入y =kx +b ,得⎩⎪⎨⎪⎧0=-4k +b ,2=4k +b ,解得⎩⎪⎨⎪⎧k =14,b =1.∴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 =14x +1.(2)存在点D ,使四边形BCPD 为菱形. ∵AC =BC ,∴∠CAB =∠ABC. ∵PB ⊥x 轴,∴∠APB +∠CAB=90°,∠PBC +∠ABC=90°, ∴∠APB =∠PBC,∴CP =CB.由y =14x +1,知当x =0时,y =1,如图1-ZT -8过点C 作CD 平行于x 轴,交PB 于点E ,交反比例函数y =8x的图象于点D ,连接PD ,BD.图1-ZT -8∴点D 的坐标为(8,1),BP ⊥CD , ∴PE =BE =1,∴CE =DE =4, ∴PB 与CD 互相垂直平分, ∴四边形BCPD 为菱形, ∴点D(8,1)即为所求.。
【大师特稿】中考数学一轮复习第13讲:反比例函数教案

第13讲:反比例函数一、复习目标1、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意义,能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能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2、能够将反比例函数有关的实际应用题转化为函数问题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复习重难点1、反比例函数图象与性质2、反比例函数图象、性质的应用四、教学过程(一)知识梳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PN=|y|·|x|=(二)题型、技巧归纳考点1: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技巧归纳:判断点是否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口算选项中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乘积是否都等于比例系数,二是将选项中点的坐标诸个代入反比例函数关系式,看能否使等式成立.考点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技巧归纳:1、比较反比例函数值的大小,在同一个象限内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比较,在不同象限内,不能按其性质比较,函数值的大小只能根据特征确定.2、过反比例函数y =kx的图象上的某点向两坐标轴作垂线,两垂线与坐标轴围成的矩形的面积就等于|k |,故而常过图象上某点向坐标轴作一条或两条垂线,引出三角形或矩形的面积来解决问题.考点3反比例函数的应用技巧归纳:先根据双曲线上点C 的坐标求出m 的值,从而确定点C 的坐标,再将点C 的坐标代入一次函数关系式中确定n 的值,在求出两个函数关系式后结合条件可求出三角形的面积.过反比例函数y =k x的图象上的某点向两坐标轴作垂线,两垂线与坐标轴围成的矩形的面积就等于|k |,故而常过图象上某点向坐标轴作一条或两条垂线,引出三角形或矩形的面积来解决问题.(三)典例精讲例1 某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1,6),则下列各点中,此函数图象也经过的点是( ) A .(-3,2) B .(3,2) C .(2,3) D .(6,1)[解析] 设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为y =kx,把点(-1,6)代入可求出k =-6,所以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为y =-6x,故此函数也经过点(-3,2),答案选A.例2在反比例函数y =k x (k <0)的图象上有两点()-1,y 1,⎝ ⎛⎭⎪⎫-14,y 2,则y 1-y 2的值是( ) A .负数 B .非正数C .正数D .不能确定 [解析] 反比例函数y =kx :当k <0时,该函数图象位于第二、四象限,且在每一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又∵点(-1,y 1)和⎝ ⎛⎭⎪⎫-14,y 2均位于第二象限,-1<-14, ∴y 1<y 2,∴y 1-y 2<0,即y 1-y 2的值是负数,故选A.例3 如图点A ,B 在反比例函数y = (k>0,x>0)的图象上,过点A ,B 作x 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M ,N ,延长线段AB 交x 轴于点C ,若OM =MN =NC ,△AOC 的面积为6,则k 的值为________.[解析] ∵S △AOC =6,OM =MN =NC =13OC ,∴S △OAC =12×OC×AM,S △AOM =12×OM×AM=13 S △OAC =2=12|k|.又∵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一象限,k >0,则k =4.例4 如图13-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y =2x +n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B ,与双曲线y =4y x=在第一象限内交于点C (1,m ). (1)求m 和n 的值;(2)过x 轴上的点D (3,0)作平行于y 轴的直线l ,分别与直线AB 和双曲线y = 交于点P 、Q ,求△APQ 的面积.解:(1) ∵点C(1,m)在双曲线y =4x上,∴m =4,将点C(1,4)代入y =2x +n 中,得n =2;(2)在y =2x +2中,令y =0,得x =-1,即A(-1,0).将x =3代入y =2x +2和y =4x,得点P(3,8),Q ⎝ ⎛⎭⎪⎫3,43,∴PQ =8-43=203.又∵AD =3-(-1)=4,∴△APQ 的面积=12×4×203=403. (四)归纳小结本部分内容要求熟练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求法,能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能够将反比例函数有关的实际应用题转化为函数问题(五)随堂检测1、已知点A(-2,y 1)、B(1,y 2)和C(2,y 3)都在反比例函数ky x= (k<0)的图象上,那么y 1、y 2和y 3的大小关系如何?2、已知反比例函数7y x=-图象上三个点的坐标分别是A(-2,y 1)、B(-1,y 2)、C(2,y 3),能正确反映y 1、y 2、y 3的大小关系的是( )A .y 1>y 2>y 3B .y 1>y 3>y 2C .y 2>y 1>y 3D .y 2>y 3>y 13、已知反比例函数y=(k 为常数,k≠0)的图象经过点A (2,3). (Ⅰ)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Ⅱ)判断点B (﹣1,6),C (3,2)是否在这个函数的图象上,并说明理由; (Ⅲ)当﹣3<x <﹣1时,求y 的取值范围.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正比例函数y=kx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有一个交点A (m ,2).(1)求m 的值;(2)求正比例函数y=kx 的解析式;(3)试判断点B(2,3)是否在正比例函数图象上,并说明理由.五、板书设计反比例函数六、作业布置反比例函数课时作业七、教学反思借助多媒体形式,使同学们能直观感受本模块内容,以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充分理解与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