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雷器论文1
避雷器在输电线路防雷中应用论文

避雷器在输电线路防雷中的应用【摘要】避雷器的发明,为输电线路防雷系统提供了便利,如何解决好避雷器在输电线路防雷中的应用问题,本文就避雷器在输电线路防雷中的应用这个话题进行了探讨,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从避雷器的概况入手,其次是避雷器在输电线路防雷中的应用现状:避雷器的质量不过关、避雷器的电压分布不均匀、避雷器的检修工作不到位等三个方面,最后提出了避雷器在输电线路防雷中的应用,通常表现在避雷器的选用、避雷器的安装与维护、避雷器的应用原理,有利于输电线路防雷系统功能的发挥。
【关键词】避雷器;输电线路;应用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今天,避雷针已经开始在输电线路防雷中应用。
虽然避雷器的设备一直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是科技的发展,输电线路的建设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基础,只有通畅的输电线路才能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输电线路的在我国建设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而避雷器在输电线路中的应用可以良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因此,要重视避雷器在输电线路防雷中的应用,保障我国输电线路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助推器。
1 避雷器的概况避雷器是一种过电压限制器,它的概念按照广义和狭义之分,可分为两种。
从狭义上说它主要是保护电气等相关的配套设备不受到大气过电压损坏。
广义上说它是一种有效释放电压的能量,对过电压的幅值给予限制等,在电压超过应有幅值时,就造成过电压的情形,此时避雷器可以调整电压的幅值,使其不会受到电压的损坏,在过电压影响下,也可以恢复正常的电器。
避雷器在20世纪初期就已经开始使用了,它当时的形状是羊角形的,曾经被用在高空输电线路中,可以有效地预防雷击以及其造成的绝缘设备的破损和停电的情况等。
避雷器的主要作用是用来保护电力系统中各种电器设备免受雷电过电压、操作过电压、工频暂态过电压冲击而造成损坏。
而且我国现在避雷系统实施是在2004年3月1日建设部制定的,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国2011年10月1日,有颁布并实施了《建筑物设计防雷规范》,针对雷电防护、雷电安全规范、避雷器的使用执行标准等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这些都更有利于我国输电线路中避雷针的安全使用。
浅谈避雷器

理论探讨2010.9287 浅谈避雷器徐惠东连云港市灌云县鲁河中学 江苏 连云港 222236【摘 要】雷击对输电线路的危害极大,避雷器安装在输电线路的易击段,可以抗击线路的遭雷危害。
所以我介绍了线路避雷器防雷的基本原理、安装前的准备工作及新技术材料的革新在避雷器上的运用。
【关键词】线路避雷器 输电线路 杆塔 雷击如今的社会是经济大发展的最好时机,为了更好的服务社会,避免国家的财产和企业财产遭受损失,我根据自己多年的电工经验谈谈我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雷击主要是对输电线路的危害,将避雷器安装在输电线路的易击段,可以提高线路的耐雷水平,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经常遭受雷击现象,给人们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因此,避雷器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已被人们广泛所接受。
为了减少雷击对输电线路的伤害,将线路避雷器安装在输电线路的易击段,可以提高线路的耐雷水平。
在此,我简单介绍线路避雷器防雷的基本原理和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1、线路避雷器防雷的基本原理对一般高度的杆塔,线路的耐雷水平主要与4个因素有关:(1)线路绝缘子的50%放电电压;(2)有无架空地线;(3)雷电流强度;(4)杆塔的接地电阻。
绝缘子的50%放电电压是一定的,雷电流强度与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相关,不装避雷器时,提高输电线路耐雷水平往往是采用架空地线、降低杆塔的接地电阻。
在山区,降低接地电阻是非常困难的,又容易发生绕击,这也是为什么山区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率高的原因。
线路避雷器与线路绝缘子并联。
当雷击时避雷器动作,避雷器的残压低于绝缘子串的50%放电电压,即使雷击电流增大,避雷器的残压仅稍有增加,绝缘子仍不致发生闪络。
雷电流过后,流过避雷器的工频续流仅为毫安级,流过避雷器的工频续流在第一次过零时熄灭,线路断路器不会跳闸,系统恢复到正常状态。
线路避雷器与线路绝缘子并联说明了线路避雷器的伏-秒特性与绝缘子的伏-秒特性的配合关系。
绕击时,避雷器的伏-秒特性要比绝缘子的伏-秒特性低15%以上,反击时,可以低20%以上。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泄漏电流分析论文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泄漏电流分析论
文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是一种常见的高压电力设备,用于保护电力系统免受雷击侵害。
然而,如果避雷器出现问题,例如出现泄漏电流,会对电力系统造成巨大的风险。
因此,对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泄漏电流进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泄漏电流的本质是在额定电压下,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内部出现异常情况,导致避雷器获得了不规则的电荷,进而引起内部电感和电容的共振,产生一个电势。
这个电势可以产生电流,从而形成泄漏电流。
为了进行对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泄漏电流进行分析,我们需要了解泄漏电流的产生原因和影响因素。
首先,泄漏电流的主要产生原因是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内部物质的缺陷,例如氧化物本身的质量问题以及绝缘层的老化等。
其次,影响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泄漏电流的因素包括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工作环境、使用寿命、电压水平以及一些其他因素。
当避雷器工作在潮湿环境下或者使用寿命比较长的时候,泄漏电流的风险会增加。
此外,电压的水平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当电压过高的时候,就需要使用高压的避雷器,这样才能保证其正常工作,减少泄漏电流的风险。
针对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泄漏电流的问题,我们可以采用一系列的措施进行防范和处理。
首先,我们可以进行避雷器的定
期维护,检查避雷器是否正常工作,同时对其进行清洗。
此外,我们也可以使用更高质量的避雷器,提高避雷器的使用寿命和质量,从而降低泄漏电流的风险。
综上所述,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泄漏电流的问题不容忽视。
我们需要了解泄漏电流的产生原因和影响因素,并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进行防范和处理,保护电力系统免受雷击侵害。
避雷针的原理与分布论文

避雷针的原理与分布论文课题组长谈文超其他组员薛华星胡博文李宏溢黄光润郑兆聪李骁研究背景每天都望见建筑物上端有一些高高竖立起的金属状物体,出于好奇,便提出此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的目的在于让更多的人了解到避雷针的原理与其分布,纠正人们的思维误区,并引导人的思维根据此原理适当地选择方法进行避雷.研究方法文献法.研究形式小组讨论,查阅资料.活动步骤1.查找相关资料,尽量找出与课题可能相关的内容,初步确定与之相关的理论依据,进行实地观察,对比资料.2.对资料进行分析,讨论,理解,并据此进行适当的延伸和加深,得出较完整的结论.3.做结题报告.研究结论避雷针的原理并不是人们普遍认为的”避雷”,而是在于把雷电吸引到避雷针的尖端上,再通过金属导电把电传入大地,即”引雷” ,以达到保护人免受雷击的危险.当带电的雷雨云接近建筑物时,由于静电感应,金属棒出现与云层相反的电荷.通过尖端放电,这些电荷不断向大气释放,中和空气中的电荷.达到避免雷击的目的.避雷针分布在雷云密集的地区,常伴有雷雨.男性的受击机会会大于女性,是由于男性分泌的雄性激素过多.避雷针做成蒲公英花的形状可增强避雷针的效果.研究收获体会知道了人们的定性思维中有很多误区,等着我们去发现和纠正,科学是没有止境的,新时代科学的大门等着我们用创新的双手去推开.研究中出现的新问题如何能提高避雷针的作用以及降低成本.可否利用避雷针的原理用于收集雷电以供人的生活用电.感谢人员/指导老师汪亚玲附录1.避雷针的发明时间和发明人?1744~1750年富兰克林进行的关于一系列实验,例如著名的风筝实验,第一次向人们揭示了雷电只不过是一种大气火花放电现象的秘密。
1749年富兰克林创议:接地的高耸的尖形铁棒可以用来保护建筑物,并设计了避雷针的实验。
到18世纪末,避雷针获得公认,被普遍采用。
2.避雷针由哪几部分组成的?避雷针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体组成。
接闪器是指直接截受雷击的避雷针的针头、避雷线、避雷带、避雷网,以及用作接闪的金属屋面和技术构件。
避雷器的研究

浅谈避雷器的研究摘要:雷电现象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自然现象。
它除了对人身造成危害,还会对电气设备产生不利的影响。
雷击及其它的电磁脉冲将会在线路上产生暂态过电压,沿着线路侵袭。
当今社会,又处于电子信息产品快速发展的时代,为了设备的安全和人身财产安全,必须采用避雷器,以降低雷电所带来的危害。
KHX90型通信线路避雷器是防止雷电通过线路进入通讯线路,防止其损坏与地面相连接的地面电气设备。
关键词:雷电危害接地一雷电的产生与危害雷是大气中的大气放电现象,包括感应雷和直击雷两种。
其中危害最大的莫过于感应雷了,约占雷击率的90%左右,危害范围广,难以进行有效的防护。
其次是直击雷,约占雷击率的10%左右,危害范围较小,但破坏力强。
二雷电的防护雷电的防护有两层寓意,防“雷”击,指的是在气象学中被称为的“雷击现象”,防护的是“感应雷”和“直击雷”;“电”的保护,指的是针对电力系统中发生的异常现象(大电流过电压励磁涌流现象)进行有效的防护。
设置接地装置是防范雷电危险的最有效的措施。
三计算机信息网络的接地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接地包含计算机设备的接地,屏蔽接地,计算机网络防静电接地和防雷保护接地。
1.计算机网络设备的直流工作接地直流的目的是为消除各个电路电流流经一个公共的线阻抗时所产生的噪音电压;从而避免地电位和磁场的影响,使其不能够形成回路。
它既是计算机网络系统中所有逻辑电路的共同参考点,也是数字电路的等电位地。
2. 计算机网络设备的交流工作接地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除了有直流电源设备外,还有使用交流电源设备,比如说,UPS电源设备,计算机机房的变压器。
按照国家有关安全规定,要求这些设备进行工作接地,就是人们常说的交流接地,也可称作二次接地。
为了防止电源线对计算机的辐射干扰,要求设置在机房和活动地板下面的交流电源馈线,采用4芯屏蔽电缆,并将电缆的屏蔽线接在其分线盘的接地母线上。
同时要求,要求电源供电采用多级分盘分支供电方式供电,每路馈线应该设置有带过流脱扣器的低压断路器,以防止,发生故障时,能迅速的切断电源而又控制停电范围。
防雷 毕业论文

防雷毕业论文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具有巨大的能量。
在雷雨天气中,雷电常常给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带来巨大的威胁。
因此,防雷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防雷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以及如何保护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免受雷电的侵害。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雷电的形成和危害。
雷电是指云与地面之间或云与云之间产生的放电现象。
当云层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水滴或冰晶时,云内部的电荷会分离,形成正电荷和负电荷。
当云与地面或云与云之间的电荷差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雷电放电。
雷电放电的能量非常巨大,可以瞬间释放数百万伏特的电压和数千安培的电流,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严重威胁。
为了保护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免受雷电的侵害,人们开展了防雷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防雷技术主要包括防雷装置的设计和安装、接地系统的建设以及防雷材料的使用等方面。
防雷装置是指安装在建筑物或其他设施上的设备,用于吸引和接收雷电放电,将其导入地下,从而保护建筑物和设施的安全。
接地系统是指将建筑物或设施与地下的大地连接起来,以便将雷电放电导入地下。
防雷材料是指具有良好导电性能和耐雷电冲击能力的材料,用于保护建筑物和设施的外壳免受雷电的损害。
随着科技的发展,防雷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和创新。
现代防雷装置采用了先进的材料和技术,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可靠性。
例如,避雷针是一种常见的防雷装置,它采用尖锐的导体材料,可以吸引雷电放电,并将其导入地下。
除了传统的避雷针,现代的防雷装置还包括雷电感应器、雷电保护器等,它们可以更准确地检测雷电的存在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另外,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防雷技术也在不断追求绿色和可持续发展。
例如,一些新型的防雷材料采用了可再生材料和环保材料,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此外,一些新型的防雷装置还可以利用太阳能或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的防雷系统。
然而,尽管防雷技术不断进步,但雷电仍然是一个不可预测的自然现象。
在雷雨天气中,人们仍然需要采取一些预防措施来保护自己的生命和财产。
住宅建筑防雷技术论文

住宅建筑防雷技术论文摘要:时代的进步,科技的飞速发展,带给我们无限便利的同时也引发着各种不同的隐患,就像上述所提到的住宅建筑的高度越来越高,数量越来越多,那么,为了人类居住的更加安全和舒适,防雷措施也应该不断的更新和提高。
相信随着有关电气装置工程的设计、施工技术、检测、实验等国家规范和标准的不断修订和完善,电气施工技术的防雷措施将会不断的创新和发展。
1 前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当前我国住宅建筑工程建设高潮迭起。
随着自动化、信息化设备的不断完善和提高,工程建设中的电气应用也越来越多,因而它受雷电电磁脉冲袭击的危险性也大大增加,其后果可能使整个建筑内各系统的设备损坏、数据丢失和运行失误,甚至处于瘫痪,造成庞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如何有效避免雷电的破坏作用,保护住宅建筑免受雷击的灾害,是建筑电气设计的一大重要内容。
2 雷击的类型及其危害2.1 直接雷击直接雷击是指,带有电荷的云层对大地上的一个点产生猛烈地放电现象。
简而言之,直接雷击就是雷电直接打击到建筑物上的现象。
必须及时迅速的将直接雷导向大地,否则,其将会使放电通道内的所有物体和人畜遭受严重的破坏和伤害,其产生的破坏力之大,也可能引起严重的火灾。
2.2 雷电波的侵入雷电波的入侵是指雷电先直接打击在架空的线路或金属管道等管线的上面,然后雷电波将沿着这些管线侵入建筑物的内部,从而危及人畜或机电设备的安全。
因此,现实中我们往往看不到雷击而在听到雷声之前,我们所使用的电子设备和电力系统等已经遭到了损害。
2.3 感应过电压感应过电压是指雷击在设备设施或线路的附近发生,或闪电不直接对地放电,只在云层与云层之间发生放电现象。
闪电释放电荷,并在电源和数据传输线路及金属管道金属支架上感应生成过电压。
2.4 雷电对建筑物的危害雷击会对建筑物产生巨大的危害,这些危害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两类:⑴雷电的热效应和机械效应遭受直接雷击的树木、电线杆和房屋等,这样会使金属熔化,使树木烧焦,这是由于通过强大的电流而产生很大的热量,但在极短的时间内又不易散发出来。
避雷器设计毕业设计的近几年参考文献

近年来,针对避雷器设计的相关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综述近几年参考文献中的关键进展,旨在为避雷器设计毕业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避雷器设计原理1. 通过研究文献[1]可知,避雷器是一种用于保护电气设备免受雷电影响的重要装置。
其主要工作原理是利用放电器件将雷电的能量引入地或其他安全的位置,从而起到保护设备的作用。
2. 研究文献[2]论述了避雷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的重要因素,包括雷电波形的特点、设备的额定电压和电流等。
这些因素对避雷器的设计和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二、避雷器设计方法1. 近年来,研究文献[3]针对避雷器设计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即基于模糊逻辑的避雷器优化设计。
该方法利用模糊逻辑理论对不确定性因素进行建模,从而提高了避雷器设计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 文献[4]研究了一种基于电磁场耦合原理的避雷器设计方法。
该方法通过分析电磁场的特性,优化了避雷器的结构和材料,提高了其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性能和可靠性。
三、避雷器设计的关键技术1. 近年来,关于避雷器的设计材料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许多进展。
文献[5]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高性能避雷器材料,通过控制材料的微观结构,提高了其对雷电的耐受能力和长期稳定性。
2. 针对避雷器的上线监测技术,文献[6]介绍了一种基于智能传感器网络的实时监测系统。
该系统利用智能传感器对避雷器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并能够自动报警或进行故障诊断,提高了避雷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四、避雷器设计的发展趋势1. 随着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能源设备被引入到电网中,这对避雷器的设计提出了新的挑战。
文献[7]指出,未来避雷器设计的发展趋势将主要集中在适应新能源设备的雷电保护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避雷器的响应速度和防护能力。
2. 另外,随着电力设备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避雷器的设计也将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文献[8]介绍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自适应避雷器设计方法,该方法能够根据实际工作条件自动调整避雷器的工作参数,提高了其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的适应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本文对保护并联电容器组的氧化锌避雷器的特点和爆炸原因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提出了防范措施,对设计选型和运行监测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1引言
氧化锌避雷器是用来保护电力系统中多种电气设备免受过电压损坏的电器。
保护并联电容器组的氧化锌避雷器是氧化锌避雷器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并且是以绝对的无可争议的优越性得到电力部门和使用单位的认同,但是该氧化锌避雷器发生爆炸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认真分析其爆炸的原因,得悉其防范措施,是一个有着现实意义的事情。
2并联电容器组用的氧化锌避雷器的特点:
2.1 装设位置的分类:①中性点;②电源侧;③与电容器并联;
④与电抗器并联四类。
2.2从避雷器的角度看,电容器组是一个阻抗很小的设备,在电容器放电时将产生幅值大、陡度很高的放电电流。
由于氧化锌避雷器的高度的非线性特性,截断超过保护水平的所有暂态过电压,而将剩余电荷留在未被扰动的的电容器中。
无间隙氧化锌避雷器是非常适合保护并联电容器组的。
3、并联电容器组用的氧化锌避雷器的爆炸原因分析
3.1额定电压取值偏低
氧化锌避雷器的额定电压是表明其运行特性的一个重要参数,也是一种耐受工频电压能力的指标。
通常避雷器的额定电压应在对系统
暂态过电压的计算分析及样本提供的工频过电压耐受时间特性曲线比较的基础上,选择避雷器的额定电压。
在一定的电网电压等级和设备绝缘水平下,避雷器的额定电压越低,保护水平也越低,但保护裕度可以增大。
所以我们平时就选用较低额定电压的避雷器。
3.2持续运行电压取值偏低
避雷器持续运行电压还应该大于或等于该系统的最高相电压,才能保证长时间运行下的热稳定。
现在各标准、规范、导则已统一意见,按系统最高电压Um来选择氧化锌避雷器。
在GB11032-89中,无论是对额定电压,还是持续运行电压定义不够严密,而且取值又偏低,造成以前保护电容器组氧化锌避雷器频繁爆炸。
我分公司所辖的一个输变电工区,仅一个站的保护电容器组用的氧化锌避雷器,从2000年投产至2004年,就爆炸过4次。
究其原因就是额定电压和持续运行电压取值偏低。
3.3选型有误
有些生产单位会自己选择购买避雷器,特别是在氧化锌避雷器还不很普及的时候,以为与阀型的一样,对其的特殊性无所适从。
我也有这样的体会,那是在九十年代末期,我所在的工区更换10KV线路的旧式阀型避雷器,几个站用的全部由上级单位订购。
我们初期更换时,便不加选择地予以更换,及至发现有区别时,已为时往矣。
3.4未进行能量核算
通流容量是由SiC避雷器沿用下来的概念,即2ms方波冲击耐
受试验电流。
电容器用避雷器的特殊之处,在于它要承受电容器的放电能量,因此在设计中需进行能量核算。
但是在制造厂通常提供的产品资料中,往往缺乏进行能量核算所必需的数据,例如2ms方波冲击电流所对残压U2ms、避雷器的极限吸收能量W/m等。
按规程规定,电容器的储能小于氧化锌避雷器的通流能力时才可用氧化锌避雷器限制过电压。
不进行通流能量的核算,如选择通流能力偏小,极易造成避雷器“不堪重负”而爆炸。
3.5受潮、老化、污秽的影响
3.5.1 受潮的原因主要与产品的生产、运输等有关。
受潮的途径有两个:一是密封不良使潮气或水分侵入,密封垫的质量和组装工艺是关键;二是产品元件受潮或装配车间不合格造成的。
随着质量观念的加强,多数厂家把生产质量放在第一位,加上检测设备的不断完善,受潮问题已不是爆炸的主要因素。
3.5.2 氧化锌电阻片老化引起的爆炸在国内尚未有具体的报道,但从其它类型的避雷器元件老化,从而造成避雷器热崩溃的问题上,氧化锌避雷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3.5.3 外部污秽可能引起瓷件表面电压分布不均匀,有可能使避雷器局部发热。
为了耐受污秽,在泄漏距离的设计上,应明确其防污等级,多数厂家未能做到这一点。
4、防止并联电容器组用的氧化锌避雷器的爆炸的措施
4.1 提高质量
提高产品质量,重视产品的结构设计、密封、总装环境等因素,并将产品的运行和故障信息及时反馈回生产厂家,使产品质量能够不
断得到改善和提升。
4.2 正确选择
正确选择氧化锌避雷器的各种参数,是保证其可靠运行的关键。
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4.2.1正确选择避雷器的额定电压
氧化锌避雷器的额定电压是表明其运行特征的一个重要参数,也是耐受工频电压能力的指标。
在《交流无间隙氧化锌避雷器》(GB11032-89)中对它的定义为“施加到避雷器端子间最大允许工频电压有效值”。
众所周知,氧化锌避雷器的电阻片耐受工频电压能力与系统最高电压、暂时过电压、持续时间及系统绝缘水平有关,在定义中未给出作用电压的持续时间,也未明确电压的确切概念,所以不够严谨,取值也偏低。
GBJ64-83修订送审稿中对3~66KV无间隙金属金属物避雷器的额定电压Ur作出规定,即Ur=1.4Um。
我认为这个规定值比以往的规定有所提高,更符合实际的运行情况,建议按这个规定实施较为可行。
4.2.2正确选择避雷器的持续运行电压
持续运行电压也是氧化锌避雷器的重要特征参数,该参数的选择对其运行的可靠性有很大影响。
但是在GB11032-89中,把持续运行电压等同于系统最高运行相电压,显然是偏低的。
而应当将持续运行电压取值为1.1Um,或取为0.8Ur。
在3~66KV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与将持续运行电压Uc取值为
1.1Um 与0.8Ur,相差是不大的。
我认为将持续运行电压Uc取值为0.8Ur,将更好理解,也更有关联,也就是其额定电压取值一定,则其持续运行电压也是确定的。
4.2.3 进行能量核算
一般认为,在3~66KV系统中开断并联电容器时,其高压端对地出现的过电压,约可达到4~5倍的相电压。
当厂家可提供避雷器产品的2ms方波冲击电流所对应的残压U2ms时,可按通流容量法验算所选避雷器是否满足容量为Q的并联补偿装置的放电要求。
其公式为:
Q≤1.3U2I2ms/(Usm-U2ms)
式中:Usm=K√2 Um/√3;K为操作过电压的倍数,一般取为5;U为额定线电压;I2ms为通流容量,即2ms方波冲击耐受试验电流;U2ms为2ms方波冲击电流所对应的残压;Usm为未接入避雷器时的操作过电压峰值。
当厂家可提供避雷器极限吸收能力W`m时,可按耗散能量核算法进行验算,这里不再详细说明。
一般情况下,系统中的其它参数不变的情况下,通流容量I2ms 与电容器容量Q间可建立起一个对应关系,如果一组避雷器无法满足时,可要求厂家供应满足放电容量的避雷器或同时装置两组避雷器来满足要求。
4.3 加强监测
加强监测,及时检出避雷器的缺陷,也是保证避雷器安全、可靠
运行的重要措施之一。
必须按照规程规定定期进行预防性试验,保证避雷器的完好性。
除对避雷器进行常规的试验外,值得推行的是带电监测全电流和阻性电流,可用专门的测试仪进行不定期的检测。
4.4装设脱离器
为防止避雷器发生爆炸时引起事故的扩大,可在每只避雷器底部装设脱离器,当避雷器遭受异常电压作用或发生爆炸时,能及时脱离运行电网,避免事态的扩大。
5、结束语
氧化锌避雷器是当今最理想的过电压保护装置,已得到电力部门和广大用户的认同,特别是用来保护电容器组用的氧化锌避雷器,更以其无可争议的优点获得人们的青睐。
但是我们在选择和使用时应注意其特点,正确地选择氧化锌避雷器的参数,并在运行中加强监测,保证避雷器的安全、可靠运行。
参考文献:
1、GB11032-89 《交流无间隙氧化锌避雷器》;
2、陈启发编译的《无间隙氧化锌避雷器选择手册》;
3、周泽存主编的《过电压技术》;
4、《输变电设备故障诊断与事故处理实用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