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样本

合集下载

砌体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

砌体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

汇报人:日期:contents •砌体工程质量通病概述•砌体工程质量通病的原因分析•砌体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砌体工程质量通病的案例分析•砌体工程质量通病的预防与控制建议目录砌体工程质量通病01概述砌体工程定义与特点•砌体工程是指利用块体(如砖、石、混凝土等)及砂浆进行砌筑的工程。

这种工程在建筑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墙体、柱体、基础等结构构件的施工。

砌体工程具有结构坚固、耐久性好、适用范围广等优点,但也存在一些缺点,如施工难度大、效率低等。

砌体工程质量通病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表现形式足,会影响砌体的整体承载能力。

2. 竖向灰缝饱满度不足:竖向灰缝饱满度是指上下两皮砖之间的砂浆饱满程度,若饱满度不足,会导致砌体的竖向承载能力下降。

灰缝不均匀表现为水平灰缝厚度不一致,或竖向灰缝厚度不一致,影响砌体的整体平整度和承载能力。

3. 灰缝不均匀砌块尺寸不符合设计要求,会导致砌体的整体承载能力下降。

4. 砌块不达标砌体轴线与设计轴线不符,影响结构受力。

5. 轴线位移7. 留槎不符合要求留槎是指砌体施工时砖墙的接槎处留设的斜槎或直槎,若留槎不符合要求,会影响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8. 拉结筋不符合要求拉结筋是连接砌体与混凝土结构的钢筋,若不符合设计要求,会影响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6. 标高误差砌体标高与设计标高不符,影响建筑物的整体外观和功能使用。

砌体工程质量通病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 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砌体工程质量通病会导致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如渗漏、开裂等,这些问题会严重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3. 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砌体工程质量通病如不得到及时处理,会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如影响通风、采光等,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1. 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砌体工程质量通病如不得到及时处理,会影响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性和稳定性,严重时可能导致建筑物倒塌等安全事故。

砌体工程质量通病的危害砌体工程质量通病02的原因分析03钢筋质量不合格使用了质量不符合要求的钢筋,导致砌体结构强度和稳定性降低。

砌体工程10个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分析

砌体工程10个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分析

砌体工程10个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分析本文是基于砌体工程实例,总结常见的10个质量问题,分析质量通病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以供工程朋友们参考借鉴。

Q1卫生间素砼浇筑前未进行凿毛和用水清理润湿,浇筑过程中未使用振动棒振捣密实。

防治措施:1、报监理检查,合格后封模;2、浇筑过程中采用小型振动棒振捣密实。

Q2部分拉接筋下料尺寸未计算准确,导致伸入墙体长度不足;植筋长度达不到设计规定且不能满足抗拔要求。

防治措施:1、根据墙体长度确定不同墙肢的拉接筋种类;2、孔钻设标尺,保证钻孔深度。

Q3部分墙垛植筋位置出现偏移,部分伸入填充墙体的拉结筋端头未做180度弯钩。

防治措施:1、统一钢筋种类;2、根据门垛尺寸确定钢筋植筋位置。

Q4墙垛钢筋绑扎采用一级钢筋代换搭接时未按要求做135度弯钩,部分伸入墙垛的拉结筋端头也未做135度弯钩。

统一钢筋种类及弯勾形式。

Q5墙体砌筑上下砖错缝,灰缝控制普遍较差且不均匀一致,竖缝出现挤接密缝。

防治措施:1、加强砖砌体几何尺寸;2、提高砖工技能水平,明确砌筑方法。

Q6相邻门洞交叉处过梁安装采用预制,搁置长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防治措施:类似部位采用现浇过梁。

Q7构造柱喇叭口处混凝土一次性浇筑不到位,且不密实,存在严重质量缺陷。

防治措施:改变喇叭口模板制作方式,采用小型振动棒振捣密实。

Q8部分墙体位置植筋长度未经仔细计算伸出墙体;二次构件浇筑时用杂物进行封堵。

防治措施:1、调整拉接筋长度;2、加强工人素质教育,采取必要经济处罚措施。

Q9实心配砖几何尺寸极不规范。

1、外观尺寸超标严重应清退出场;2、更换供货厂家。

Q10大量配砖墙体部位已严重泛碱。

防治措施:1、重新选用配砖,合格后用于工程实体;2、采用水洗、打磨等措施处理。

砌体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砌体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砌体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砌体工程在建筑工程中非常常见,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农民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然而,在砌体工程中,会出现一些常见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工程质量中被称为“通病”。

本文将会介绍砌体工程质量通病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通病一:砖墙空鼓空鼓现象在砌体工程中非常普遍。

这是因为施工难度大,施工质量并不容易掌握。

砖墙空鼓是砖墙表面起鼓现象,即砖间未能充分粘结或鼓包现象。

原因造成砖墙空鼓的主要原因是在砖墙砌筑过程中,砖与砖或砖与墙体之间没有完全接触日久,离散化,容易产生空鼓现象。

此外,影响空鼓发生程度的还有墙体的质地、热胀冷缩等。

防治措施要想防止砖墙空鼓,必须解决好施工难度大的问题。

具体来讲,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强化砖砌后的固结工作。

在施工过程中,把砂浆混合好,在砖头部分和墙面上涂满砂浆,可以有效避免砖头空鼓问题的产生。

2.掌握好水泥砂浆的配合比例。

砂浆中水泥用量少会导致强度不足,造成容易空鼓的问题。

3.在砌墙的同时铺设悬挂线,以保证砌墙的直线和垂直。

4.在加固地基的时候,一定要让地基充分硬化,以免砌墙破坏地基,产生空鼓现象。

通病二:砖墙开裂在砖墙中,开裂现象也非常普遍。

墙体开裂主要有纵向裂缝、水平裂缝、环状裂缝等。

砖墙的开裂不仅会影响美观,更可能会引发墙体安全问题。

原因砖墙开裂的原因有二,一是施工工艺不规范,二是地基问题。

在施工中,如果没有把握好墙面与地基之间的一致性,墙体就有可能会出现开裂现象。

从物理角度分析,墙体抗压能力不强,导致其承担了外力作用后容易产生开裂问题。

防治措施要避免砖墙开裂,需要注意以下因素:1.地基加固。

在施工前,仔细检查地基情况,发现问题就加固,把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

2.控制水分含量。

在砌墙时控制好浇水的时间、浇水量等参数,确保砌墙处于较干燥的状态。

3.技术更换砖张力断裂。

张力断裂的砖不具备正常砌墙的基本要素,只会诱发裂缝问题的出现。

4.砌筑工艺规范。

在砌筑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砌筑,保证墙体质量。

砌筑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砌筑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砌筑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砌筑工程是指建筑中使用砌块、石头、砖等材料进行砌墙、砌体等工程的施工。

在砌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影响工程的使用寿命和建筑安全。

本文将介绍砌筑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砌筑工程质量通病1. 砖块大小不一砖块大小不一会导致墙面不平整,不利于后续的涂料、墙纸等涂刷。

同时,太大或太小的砖块还会影响砌体的强度和外观。

2. 砖缝宽度不一砌筑工程中,砖缝宽度应该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否则会影响墙体的整体强度和美观度。

砖缝过宽还会影响保温效果和防水效果。

3. 砖缝填充不密实砖缝填充不密实会影响墙体的密封性和防水性,增加墙面渗水的可能性。

同时,填充不密实的砖缝还很容易被阳光、风、雨等自然气象影响而开裂、剥落。

4. 砖块错台、错位砌筑工程中,砖块错台、错位会导致墙体不平直、不垂直,从而影响墙体强度和平整度。

同时,错台、错位还会影响后期的涂料涂刷。

5. 粉刷层厚度不均砌筑工程完成后,需要进行粉刷。

但是如果粉刷层厚度不均,会导致墙面变形、开裂,同时增加涂料的损耗。

砌筑工程质量预防措施1. 选用优质材料在进行砌筑工程时,要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材料。

一方面可以保证墙体的强度和耐久性,另一方面还可以避免出现后期砌筑质量问题。

2. 控制砖块的大小和质量砖块的大小应该尽量控制在规范范围内,避免过大或过小。

同时,要注意砖块质量,避免出现砖块变形、气泡、裂纹等质量问题。

3. 控制砖缝宽度和填充密实度砖缝宽度应该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填充要密实。

可以采用专业工具和技术来保证砖缝的宽度和密实度。

4. 严格施工规范在进行砌筑工程时,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施工。

从材料选择、砖块码放、砌筑方法等多个方面保证施工规范。

5. 实行质量监管施工过程中要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

同时,还可以引入第三方质量监管,提高工程质量。

结语砌筑工程是房屋建筑中非常重要的工程之一,质量问题会严重影响房屋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砌体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砌体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砌体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砌体工程是建筑施工中常见的一种工程,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但是,由于施工过程中的操作不当、材料及设备质量不良和管理不规范等因素,砌体工程常出现一些通病,严重影响着砌体工程的质量和效益。

本文将就砌体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展开探讨。

一、砌头不齐“砖砌不对头,墙倒大家愁。

”砌头不齐直接影响墙体的整体美观,更重要的是,不规整的砌头会产生缝隙和空洞,使墙体稳固性下降,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墙体倒塌。

防治措施:1、人员要求:对操作技术不熟练的工人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和注意力,确保按要求砌筑。

2、管理要求:对施工中的工人进行监督和管理,对于操作不规范者及时纠正,防范不良品质。

3、技术要求:在砌墙时,要使用水平仪等测量工具对砌筑的每一层进行检测,确保高度和水平面全面符合要求。

二、缝隙过大砖与砖之间的缝隙大会导致墙体不牢固,甚至会产生噪声。

大的缝隙不仅是建筑物的美观影响,而且空隙处于压力,容易引起裂缝。

防治措施:1、砖块选用:砌墙时应选取砖块质量好,尺寸规整,砌缝端正的优质砖块。

2、施工要求: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施工规范的要求进行砌筑,要求墙体平整、砌缝合理,在高度、宽度、砌头等方面符合施工要求。

3、保温材料选择:采用保温砖、保温板、保温毛细管薄砂浆等高质量的保温材料,保证砌墙的防水、防火、隔热等性能。

三、墙体裂缝墙体裂缝是造成砌体工程质量问题的常见问题。

墙体裂缝不仅对建筑外观有影响,更严重的是墙体裂缝会导致墙体稳定性降低,被风雨侵蚀或者遭遇地震时,更容易发生倒塌。

防治措施:1、人员要求:严格按照墙体结构、施工中墙体正确砌筑、嵌缝、抹灰,并掌握墙体沉降规律,逐层逐阶做好地基处理等要求。

2、材料材质的选择:选择符合规范要求和工程设计要求的材料材质,确保墙体结构的安全性。

3、地基处理的质量:对于地基处理质量应按照规范和设计要求做好基础处理,严禁落地或者烧荒造地建设,保证地基的承载能力,避免引起墙体沉降过度导致裂缝等问题的出现。

建筑项目砌体工程常见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

建筑项目砌体工程常见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

建筑项目砌体工程常见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建筑项目砌体工程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砖石、混凝土、石材等材料进行墙体、柱子等构件的搭建与装饰。

在砌体工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通病,影响工程的安全和美观。

下面就是一些常见的砌体工程质量通病以及防治措施。

一、砌体工程质量通病1.砖石错位:在砌筑墙体时,砖石没有按照规定的方式进行错位,导致墙体的强度和均匀性受到影响。

2.砌筑缝隙过大:砌筑过程中,砖石之间的缝隙过大,导致墙体的密封性和隔热性降低。

3.砌筑不翻样:在墙角处,没有按照规定的方式进行砌筑,导致墙角的平整度和美观度受到影响。

4.砌筑不牢固:在砌筑过程中,没有使用足够的砂浆或者没有进行适当的挤压,导致砌体的牢固性不足。

5.砌筑不齐整:在墙体砌筑过程中,没有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导致墙体的表面不平整,影响美观。

二、砌体工程质量防治措施1.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砌筑工程必须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包括砌筑墙体的方法、砌筑缝隙的大小以及墙角的处理等。

2.控制砌筑质量:在砌筑墙体时,要控制好砖石的质量,确保材料的规格符合要求,避免使用砖石损坏和质量不合格的材料。

3.加强材料管理:在砌筑工程中,要加强材料的管理,合理安排砖石的堆放位置和数量,确保材料的质量和数量符合要求。

4.规范施工操作:在砌筑工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施工,避免出现砌体错位、缝隙过大等问题。

5.加强施工监理:在砌体工程中,要加强监理工作,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质量问题,确保施工质量。

6.做好墙体保护:在砌筑工程中,要做好墙体保护工作,避免砌筑过程中对墙体造成损坏,例如避免敲击墙体、避免混凝土浇筑时对墙体进行碰撞等。

通过以上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解决砌体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通病,提高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都应加强施工监督,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和整改,确保砌体工程的质量。

建筑工程砌体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建筑工程砌体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砌体工程
1
砌体质量通病
砌体质量问题通病
1、灰缝横平竖直差,未拉线未用皮数杆,勾缝质量差; 2、干砖上墙。干砖砌筑会吸干灰缝砂浆的水分,导致灰缝 强度不合格; 3、灰缝不饱满,通缝透缝。尤其是厨房、卫生间、外墙灰 缝不饱满易导致渗水; 4、压顶砖未用实心砖,压顶高度不符合要求,随砌随顶等 。导致压顶未挤紧,易导致顶部因砌体沉降开裂; 5、抹灰前未挂钢丝网;
未设置构造柱
25
砌体质量通病
压顶未砌实
26
砖的质量通病
砌体质量通病
1、出现假缝、瞎缝、通缝 2、马牙槎留设错误 3、砌砖方向错误 4、砖缝透亮 5、压顶使用不符合规范的砖 6、砌体砌歪 7、压顶未砌实
27
砌体质量通病
未按规范设置马牙槎
墙体砌块竖砌
28
砌体质量通病
砖缝透亮
压顶使用空心砖
29
砌体质量通病
13
砌体质量通病 、
入墙长度不够
窗台厚度不够
14
砌体质量通病
窗台塞砖
窗台浇筑不密实
15
拉结筋质量通病:
砌体质量通病
1、钻孔定位不准,间距过大, 深度不够; 2、钻孔后未清孔就进入下道工 序; 3、端部无拉钩; 4、长度过长或过短; 5、构造柱处预留拉结筋未按图 纸要求施工; 6、未按要求设置拉结筋
2
砌体质量通病
横平竖直差
3
砌体质量通病
抹灰前未挂抗裂钢丝网
未按要求满挂钢丝网
4
砌体质量通病
使用空心砖压顶
干砖上墙
5
砌体质量通病
T字墙处构造柱拉结筋未按设计图 纸三向布置
6
砌体质量通病
反坎
一、该设反坎处未设置反坎。

砖砌体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砖砌体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砖砌体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一)砖缝砂浆不饱满,砂浆与砖粘结不良1.现象:砌体水平灰缝饱满度低于80%,竖缝出现瞎缝。

砖在砌筑前未浇水湿润,干砖上墙,或铺灰长度过长,致使砂浆与砖粘结不良。

2.原因分析(1)低强度等级的砂浆,如使用水泥砂浆,因水泥砂浆和易性差,砌筑时挤浆费劲,操作者用大铲或瓦刀铺刮砂浆后,使底灰产生空穴,砂浆不饱满。

(2)用干砖砌墙,使砂浆早期脱水而降低强度,且与砖的粘结力下降,而干砖表面的粉屑又起了隔离作用,减弱了砖与砂浆层的粘结。

(3).用铺浆法砌筑,有时因铺浆过长,砌筑速度跟不上,砂浆中的水分被底砖吸收,使砌上的砖层与砂浆失去粘结。

3.预防措施(1)改善砂浆和易性是确保灰缝砂浆饱满度和提高粘结强度的关键。

(2)改进砌筑方法,不宜采用铺浆法或摆砖砌筑,应推广:“三一砌砖法”即使用大铲,一块砖、一铲灰。

一挤揉的砌筑方法。

(3)当采用铺浆法砌筑时,必须控制铺浆的长度,一般气温情况下不得超过750㎜,当施工气温超过30℃时,不得超过500㎜。

(4)煤矸石砌块严禁浇水,砌块含水率应控制在15%以内,并进行干砌。

(二)墙体留槎形式不符合规定,接槎不严1.现象:砌筑时不按规定规范执行,随意留直槎,且多留阴槎,槎口部位用砖渣填砌,留槎部位接槎砂浆不严,灰缝不顺直,使墙体拉结性能严重削弱。

2.原因分析(1)操作人员对留槎形式与抗震性能的关系缺乏认识,习惯于留直槎,认为留斜槎费事,技术要求高,不如留直槎方便,而且多数留阴槎。

(2)施工组织不当,造成留槎过多。

由于重视不够,留直槎时,漏放拉结筋。

(3)后砌120mm墙留置的阳槎不正不直,接槎时由于咬槎深度较大,使接槎砖上部灰缝不易塞严。

3.预防措施(1)在安排施工组织计划时,对施工留槎应作统一考虑。

外墙大角尽量做到同步砌筑不留槎,以增强墙体的整体性。

纵横墙交接处,有条件时尽量安排同步砌筑。

(2)当留斜槎确有困难时,应留引出墙面120mm的直槎,并按规定设拉结筋,使咬槎砖缝便于接砌,以保证接槎质量,增强墙体的整体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墙身的厚度尺寸达不到设计要求;
2)砌体水平灰缝厚度10皮砖的累计数不符合验评标准的规定;
3)混泥土结构圈梁、 够造柱、 墙柱账模
1)砖的几何尺寸不规格;
2)对砖砌水平灰缝不进行控制;
3)砌筑过程中挂线不准;
4)混泥土模具强度低, 导致浇筑后的混泥土结构账模
1)同一单位工程宜使用同一厂家生产的砖;
2)承重墙的最后一皮砖、 梁和梁垫下面的砖、 台阶的水平面上以及砌体的挑出层中( 挑檐、 腰线) 等部位, 均应采用丁砖砌筑挑出层, 以便受力后能保证砌体的稳定性;
3)砖砌隔断墙和填充墙的顶部均应采用侧砖或立砖斜砌, 并应挤紧, 砂浆应饱满密实;
4)拉结筋有承重墙拉结筋和非承重隔断墙拉结筋之分。以240㎜隔断500㎜配制2Ф6拉结筋, 每边伸入墙内不应小于500㎜, 其长度应从留槎处算起, 末端应制成90˚弯钩
2)混水墙面组砌方法混乱, 出现通缝和”二层皮”, 组砌形式不当, 形成竖缝宽窄不均
1)搁底排砖不正确;
2)由于混水墙, 就忽视组砌方法;
3)砖柱砌筑没有按照皮数杆控制砌砖层数而造成砖墙错层
1)控制好摆砖搁底, 在保证砌砖灰缝8~10㎜的前提下考虑到砖垛处、 窗间墙、 柱边缘处用砖的合理模数;
2)对混水墙的砌筑, 要加强对操作人员的质量意识教育, 砌筑时要认真操作, 墙体中砖缝搭接不得少于1/4砖长;
烟道、 排烟道堵塞串气
住在宅工程的厨房、 卫生间烟道( 气) 排不出
1)因操作不当, 将砌筑砂浆、 混泥土、 砖块等杂物坠落在排烟( 气) 道堵塞;
2)烟道内衬附管时, 接口错位或接口处砂浆没有塞严, 酿成串烟和串气
1)砌筑附墙烟( 气) 道时, 应使用烟道轴子来控制砂浆、 混泥土和碎砖坠落烟道内;
3)半头砖要求分散砌筑, 一砖或半砖厚墙体严禁使用半头砖;
4)确定标高, 立好皮数杆。第一层砖的标高必须控制好, 与砖层必须吻合;
5)构造柱部位必须留马牙槎, 要先退后进上下顺直; 临时间断处留槎不得偏离轴线
水平或竖向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合格
砌体砂浆不密实饱满, 水平灰缝饱满度低于”规范”和”验评标准”规定的80%
3)砌筑时要采用”三一”砌砖法, 严禁铺长灰而使低灰产生空穴和摆砖砌筑, 造成灰浆不饱满;
4)砌筑过程中要求铺满口灰, 然而进行刮缝
通病名称
质量缺陷
产生原因
防治措施
砌体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差
1)外墙转角处和楼梯见不同时砌筑; 纵( 横) 墙交接处不留斜槎;
2)每层承重墙的最上一皮砖以及在梁和梁垫的下面摆放条砖;
砂子应满足材质要求, 如使用含量超过规定的砂, 必须增加机拌时间, 以除去砂子表面的泥土;
砂浆的配合比应根据设计要求种类、 强度等级及所用的材质情况进行试配, 在满足砂浆和易性的条件下控制砂浆的强度等级; 砂浆应采用机械拌合, 时间不得少于1.5min;白灰应使用经过熟化的白石灰膏
砌体几何不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1)砌筑砂浆的和易性差, 直接影响砌体灰缝的密实和饱满度
2)干砖上墙和砌筑操作方法错误, 不按”三一”( 即一块砖、 一铲灰、 一揉挤) 砌砖法砌
3)水平灰缝缩口太大
1)改进砂浆和易性, 如果砂浆出现泌水现象, 应及时调整砂浆的稠度。确保灰缝的砂浆饱满读和提高砌体的粘结强度;
2)砌筑用的烧结普通必须提前1~2d浇水湿润, 含水率宜在10%~15%, 严防干砖上墙使砌筑砂浆早期脱水而降低强度;
砌体结构裂缝
1)砖砌体填充与混泥土框架柱接触处产生竖向裂缝;
2)底层窗台产生竖向裂缝;
3)在错层砖砌体墙上出现水平或竖向裂缝;
4)顶层墙体产生水平或斜向裂缝
1)砌体材料膨胀系数不同并受温度影响产生结构裂缝;
2)由于窗间墙与窗台墙荷载差异、 窗间墙沉降、 灰缝压缩不一, 而在窗口边产生剪力, 在窗台墙中间产生拉力;
3)房屋两成在楼层错层处出现竖向裂缝;
4)顶层墙体因温度差产生变形, 或屋面、 楼板设置伸缩缝而墙身未相应设置, 以致墙体被拉裂产生斜向裂缝, 或女 儿墙根部产生水平方向裂缝
1)对不同材料组成的墙应采取技术措施, 混泥土框架与砖填充墙应采用纲丝网片连接加固而产生裂缝;
3)填充墙的顶部和梁、 板的下面, 摆砌平砖, 造成墙与梁和墙与板断开节点, 这种砌法打灰不能密实, 导致填充墙稳定性和整体性差;
4)拉结筋设置不准确, 位置不对, 长度、 数量、 弯钩的制作不符施工规范规定
1)砖砌体外墙转角处、 楼梯间和纵( 横) 交接处, 和楼梯间的墙体应同时砌筑; 若不能同时砌筑, 在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 斜槎长度不应小于高度2/3;
砌体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通病名称
质量缺陷
产生原因
防治措施
砌体强度低
砖砌体的水平裂缝、 竖向裂缝和斜向
砖强度等级达不到设计要求( 进场的烧结砖强度低, 酥散) ;
砂浆强度不合要求( 水泥质量不合格、 砂的含泥量大、 砂浆配合比计量不准、 砂浆搅拌不均匀)
进场水泥、 砖等要有合格证明, 并取样复检查符合要求;
2)正确设置皮数杆, 皮数杆间距一般为15~20m, 转角处均控制在10㎜左右;
3)水平与竖向灰缝的砂浆均应饱满, 其厚( 宽) 读应控制在10㎜左右;
4)浇筑混泥土前, 必须将模具支撑牢固; 混泥土要分层浇筑, 振动棒不可直接接触墙体
组砌方法不准确
1)砖柱砌筑成包心柱, 里外批皮砖层互不相咬, 形成周边通天缝;
3)填充墙的顶层砖和梁板下部摆砌平砖;
4)砖砌台阶的面上以及砖砌体的挑出层中用顺砖
5)拉结筋的放置、 长度、 数量不符合规定
1)外墙砖角处、 楼梯间和纵( 横) 墙交接处, 留置直槎;
2)承重墙最后一皮砖、 梁和梁垫下面、 砖砌台阶的水平面上以及砖砌体的挑出层中( 挑檐、 腰线等) , 应用顺砖, 否则当上部承受荷载作用后砌体易被拉开, 使砌体失去稳定性;
2)防止窗台竖向裂缝, 是在窗台下砌体配筋;
3)屋面应严格控制檐头处是保温层厚度, 顶层砌体砌完后应及时做好隔热层, 防止顶层梁板受日照射变化因温差引起结构的膨胀和收缩;
4)女儿墙因结构层或保温层差变化或冻融产生变形将女儿墙根腿开而产生裂缝; 在铺设结构层、 保温层材料时, 必须在结构或保温层与女儿墙之间留设温度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