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介绍及注意事项
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介绍及注意事项

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介绍及注意事项蔬菜农药残留是现代农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农药残留不仅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还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快速有效地检测蔬菜中的农药残留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目前主流的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及其注意事项。
一、光谱技术光谱技术是一种无损检测手段,可以通过光散射、吸收、荧光等特性来确定蔬菜中的农药残留。
常用的光谱技术包括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
与传统的分析方法相比,光谱技术具有快速、准确且无损伤的优点。
紫外-可见光谱适用于分析化学键的特征吸收峰。
红外光谱可以分析化学物质的结构和化学键类型。
拉曼光谱则能够提供关于分子振动信息的详细数据,从而实现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
二、色谱技术色谱技术是一种分离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常用于农药残留检测。
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气相色谱(GC)是两种常用的色谱技术,它们可以有效地分离和检测蔬菜中的农药残留。
色谱技术检测蔬菜农药残留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样品的准备:样品制备过程中应避免与其他物质接触,尽量保持样品的原始状态。
2.内标物的选择:内标物的选择应准确可靠,能够相互配合,提高检测的准确性与稳定性。
3.校准曲线的建立:建立标准曲线时,应选择适当的浓度范围,准确测量并绘制样品的响应与浓度之间的关系。
4.色谱柱的选择:根据样品的特性选择合适的色谱柱,以确保分离效果和分析速度。
三、质谱技术质谱技术是一种基于分子质量和结构的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
常用的质谱技术包括气相质谱(GC-MS)和液相质谱(LC-MS)。
质谱技术能够提供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的检测结果,能够对蔬菜中的农药残留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质谱技术检测蔬菜农药残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样品制备:样品制备过程中应遵循标准操作规程,确保样品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2.设定合适的离子扫描模式:根据目标农药的特性选择恰当的离子扫描模式,以提高检测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果蔬农药残留检测注意事项

果蔬农药残留检测注意事项1.正确选择检测方法:果蔬农药残留检测方法有很多种,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非常重要。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GC)、质谱联用法(MS)、光谱法等。
根据检测需求和被测物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测。
2.良好的样品处理:样品处理是影响果蔬农药残留检测结果的关键环节。
样品的准备要认真、细致,尽量避免水分和营养成分的丢失。
同时,样品处理时要注意避免污染和交叉感染,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正确选择内标物:内标物是农药残留检测中常用的参比物质,可以用于校正仪器和方法的误差。
选择合适的内标物非常重要,应具有类似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以确保准确的校正。
4.控制检测装置的纯净度:在进行果蔬农药残留检测时,检测装置的纯净度非常重要。
应使用干净的仪器和试剂,并且定期进行检测装置的养护和清洗,以避免杂质的干扰。
5.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在进行果蔬农药残留检测时,应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
这些环境因素对于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有重要影响,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
6.参照合格标准:在进行果蔬农药残留检测时,应参照国家和行业标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合格标准可以作为参考依据,对检测结果进行判断和评价。
7.密切关注农残监管政策:农残监管政策是与果蔬农药残留检测紧密相关的,应密切关注最新的农残监管政策,了解最新的监管要求和标准,以确保检测工作的合规性。
9.合理安排样品分析顺序:样品分析顺序的合理安排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根据样品的特性和农药残留的情况,合理安排样品分析的顺序,充分利用仪器和设备,提高样品分析的效率。
10.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是确保果蔬农药残留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的基础。
加强对检测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建立质量管理的体系,监控和及时消除检测过程中的误差和偏差。
以上是果蔬农药残留检测的一些注意事项。
科学严谨的检测方法和合理有效的操作对于果蔬农药残留的检测至关重要,能够保障食品安全,维护人民的健康。
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

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基础知识一、蔬菜农药残留酶抑制法检测原理农残速测仪检测原理是酶抑制法,在必然条件下,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其抑制率与农药的浓度呈正相关。
在正常情况下,酶催化代谢产物水解,其水解产物与显色剂反映,产生黄色物质,用分光光度计在410纳米处测定吸光度随时间的转变值,计算出抑制率,通过抑制率的大小可以判断样品中是不是有高剂量的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存在。
二、农药残留速测法检测对象一、有机磷类农药包括:甲胺磷、水胺硫磷、乐果、敌百虫、敌敌畏、氧化乐果、马拉硫磷、甲基异柳磷、辛硫磷、甲基对硫磷、甲拌磷、乙酰甲胺磷、久效磷、杀螟硫磷、倍硫磷、毒死蜱等。
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包括:叶蝉散、速灭威、西维因、涕灭威、克百威(呋喃丹)、异丙威、灭多威等。
三、农药残留速测法依据的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2003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快速检测2003-08-11发布2004-01-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四、检测方式一、准备阶段试剂或条件发生转变及时间距离比较长时,应重做。
①开机预热15分钟。
②仪器调0。
③仪器调100。
④制作对照。
第①、②、③步在天天利用前必需做,在改换新一瓶试剂时也必需做。
二、对照①在干净的试管顶用移液管加入提取液。
②用移液器提取的酶,加入到试管中。
③用移液器提取的显色剂,加入到试管中。
④适度晃动试管,使液体混合均匀,25℃左右的温度放置15分钟。
⑤15分钟后,用移液器提取的底物,加入到试管中,晃动试管,使液体混合均匀,马上倒入比色皿中,放入仪器1通道,按启动键开始检测。
⑥时间到后显示对照结果,一般对照值应在30以上,按Y保留,对照结束。
3、样品检测液①用天平称取表面干净蔬菜或水果1g剪成1cm左右的方块,放入小烧杯中。
②用移液器提取5ml的提取液用振荡器震荡2分钟。
③将烧杯中的液体用移液器提取的上清液到试管中,为检测液。
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及常见问题与对策

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及常见问题与对策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药在蔬菜生产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随之而来的是蔬菜上的农药残留问题,这已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为了确保蔬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及其常见问题与对策,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一、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1. 常见检测技术目前,常见的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主要包括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和光谱法等。
这些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蔬菜中的农药残留情况,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提供保障。
2. 快速检测技术的优势相比传统的化学分析方法,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具有操作简便、检测速度快、成本较低、准确度高等优势,能够满足大批量蔬菜产品的快速检测需求。
这些技术还能对不同类型的农药进行区分,为蔬菜生产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3. 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未来,可以预见的是,这些技术将更加智能化、自动化,提供更加全面、精准的检测结果,为蔬菜生产提供更完善的技术支持。
1. 检测结果不准确问题描述:在使用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时,有时会出现检测结果不准确的情况,可能会误判蔬菜中的农药残留情况。
对策: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要对检测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校准,保证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需要进行严格的样品处理和检测操作,避免外部因素对检测结果产生干扰,确保检测的准确性。
2. 适用性不强问题描述:有些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可能对于某些特定类型的蔬菜并不适用,导致无法进行有效的快速检测。
对策:针对不同类型的蔬菜,可以结合多种不同的快速检测技术,进行综合分析和检测,以确保能够覆盖更多的蔬菜品种,提高检测的适用性。
3. 检测成本较高问题描述:与传统的化学分析方法相比,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的检测成本可能较高,对于一些小型蔬菜生产者来说可能难以承受。
果蔬农药残留检测注意事项(经典完整版)

果蔬农药残留检测注意事项
1.目的
为规范检测人员果蔬农药残留量快速检测的操作。
2.适用范围
适用于xx公司检测人员对果蔬农药残留量快速检测。
3.内容
3.1移液枪使用注意事项:当移液器吸嘴有液体时切勿将移液器水平或倒置放置,以防液体流入活塞室腐蚀移液器活塞。
使用移液枪时,避免溶液吸空或推液不尽,导致所取溶液体积不准,造成检测结果不准确。
3.2空白和样品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要保持一致,避免实验误差。
3.3对富含天然色素,震荡后有絮状物悬浮的样品,需延长静置时间,减少干扰。
3.4容易产生假阳性的蔬菜,采取整株(体)浸提。
3.5对一些含叶绿素较高的蔬菜可采用整株(体)蔬菜浸提的方法,减少色素的干扰。
3.6试剂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储存,在使用过程中避免交叉污染。
市场不合格食用农产品处理流程图
备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
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介绍及注意事项

T logy科技分析与检测农药广泛存在于蔬菜、瓜果当中,虽然人们在食用之前会对蔬菜瓜果进行清洗,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正确的蔬菜瓜果清洗方式,甚至有很多朋友认为只要用水清洗一下,蔬菜瓜果上的农药就没有了,也有一部分朋友认为应该用洗洁精清洗,这样才能够保证没有农药残留,那么到底那一种方式是正确的清洗方式呢?实际上很多农药是无法溶于水中的,所以只是使用简单的清水,根本无法彻底清洗掉蔬菜瓜果上的农药残留。
另外,洗洁精本身就含有大量的化学成分,虽然有一部分农药能够被清洗掉,但是瓜果蔬菜表面又会残留新的化学品,对人体同样造成伤害。
1 如何正确地清洗瓜果蔬菜(1)在挑选蔬菜的时候,尽可能将那些表面出现腐败、虫眼的蔬菜捡走,如果已经购买的蔬菜瓜果出现变质情况,就不要食用了。
(2)首先用盐水浸泡蔬菜瓜果5~6 min,然后再用清水清洗掉蔬菜瓜果表面的异物。
(3)将清洗掉异物的蔬菜瓜果放在150~250 mg/L浓度的次氯酸钠消毒液中浸泡10~30 min,浸泡的时间没有明确的规定,与浸泡的浓度有关系,如果消毒液的浓度高,那么浸泡的时间就相对少一点,如果消毒液的浓度低,浸泡的时间就适当的延长一点,但是要注意的一点就是浸泡的时间不得少于10 min,且保证蔬菜瓜果完全浸没在消毒液中。
当然如果对农药的清除程度还不放心的话,可以多泡一点时间,以确保消毒液的质量,多一点时间对水果蔬菜的品质影响不大。
(4)经过消毒后的食物如果需要立即食用的话,就必须食用家庭饮用水将食物表面上的消毒液冲洗掉,然后才能直接食用,例如水果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做成水果沙拉,白菜、菠菜、芹菜、蒜薹等也可以经过加工制成美味的菜肴。
(5)如果经过消毒后的食物不需要立即食用,那么可以将消毒后的蔬菜瓜果直接从消毒液中捞出,并放在通风凉爽的地方晾干并进行储存,当然像草莓等表面比较脆弱的水果,应当立即食用,不要停放太长时间。
蔬菜瓜果食用前,也应该使用生活饮用水将蔬菜瓜果上的消毒液残留清洗干净,即使只过一遍清水也能起到清洗效果。
蔬菜农药残毒检测技术注意事项

蔬菜农药残毒检测技术注意事项作者:来源:《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0年第12期农药对于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具有重要作用,但也给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隐患,因此,蔬菜农药残留检测逐渐受到社会关注。
现阶段,中国十分重视蔬菜质量安全问题,监管力度不断加强,各地监管机构、批发市场、超市、生产基地等相继建立了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室与检测点。
蔬菜农药残毒检测技术是现如今比较普遍的农药残留检测方法,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已被各检测主体广泛使用。
本文分析了蔬菜农药残毒检测技术注意事项,以期更好地开展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工作。
1药品配制和处理1.1药品配制药品配制和保存过程主要包括配置提取液、酶液、底物和显色剂。
提取液是稀释其他配制剂的重要液体,提取液的配制過程十分重要。
受药品纯度及实验室湿度影响,缓冲液pH值会有所差别。
正常情况下,最后配比出的提取液通常无法达到规定值要求。
建议在配制完成后,用pH计来校正提取液pH值。
显色剂、酶液、底物在高温环境中容易发生变质进而失去效果。
所以,在配制药液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分装制,随用随取,这种方法可以避免药品浪费,保证药品质量。
酶是决定检测技术成功与否的重要成分。
酶的活性、纯度、反应时酶的浓度等都会影响最后的检测结果。
因此,应合理控制这些因素,保证检测结果准确。
1.2样品前期处理在取样时,要根据不同蔬菜种类选择不同部位取样。
例如叶菜类应去掉枯叶和腐叶,进而再收集植株的不同叶片;豆菜和果菜类需在表皮到果肉部分1~1.5 cm处取样,果肉取样要适量;含有叶绿素和色素比较高的其他蔬菜,禁止立刻进行加液提取,否则会快速氧化,提取液的颜色会变深。
1.3制备培养样品在选择培养管时,容量最好与培养量相符合,避免检测结果误差较大。
同时,需把培养箱的温度控制在37~38℃,培养时间控制为30 min。
2检测值常见问题首先,在操作仪器之前要保证仪器稳定,比色杯没有较大色差。
其次,要严格控制样品从培养箱取出到上机这段时间。
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技术

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技术蔬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食物之一,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纤维素,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
在农业生产中,为了保护蔬菜免受害虫和病菌的侵害,农业生产者通常会使用农药来进行防治。
而这就给蔬菜留下了农药残留的隐患,长期食用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技术是通过对蔬菜中的农药残留物进行样品分析和检测,以确保农产品的安全和品质。
目前,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技术手段不断更新和完善,为蔬菜农药残留的检测提供了更加可靠、快速和准确的手段。
1.1 保障蔬菜安全蔬菜中农药残留超标会对人体造成慢性中毒,长期食用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还可能会引起一些慢性病变,严重影响人体健康。
进行蔬菜农药残留的检测可以保障蔬菜的安全,饮食者可以更加放心地食用蔬菜。
1.2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可以帮助农业生产者合理、安全地使用农药,减少农药的滥用和过量使用,有利于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3 保护消费者权益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可以及时发现和制止农产品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康、安全的食品消费环境。
二、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主要方法2.1 生物检测法生物检测法主要是利用生物学特性来检测蔬菜中的农药残留。
利用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对样品中的农药残留进行降解,然后通过生物学指标的变化来判断农药残留的含量。
物理化学检测法是指通过物理化学手段对蔬菜中农药残留进行检测,常用的方法包括色谱法、质谱法、光谱法等。
这些方法具有准确性高、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的特点,是目前主要的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方法。
免疫学检测法主要是利用抗体与抗原之间的特异性结合原理,通过免疫学反应来检测蔬菜中的农药残留。
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高效的特点,已经成为目前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的重要手段之一。
2.4 生物传感器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它主要利用生物识别元件与传感器技术相结合,通过针对蔬菜中的特定农药残留进行高效、准确的检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介绍及注意事项
发布时间:2009-9-30责任编辑:ggxnongab点击:165来源:甘谷县农安办
农药是把“双刃剑”,它是当前农业生产用于防治病、虫、杂草对农作物危害不可缺少的有毒化学物质,对促进农业增产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是由于长期大量地不合理使用农药,极易形成农药残留。
农药残留指使用农药后残留于生物体、农副产品和环境中的微量农药及其有毒的代谢物的总量。
鉴于目前我国出现的农产品安全性问题以农药残留污染最为常见和严重,监控农药的合理使用,杜绝农药残留超标产品上市销售成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
控制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的关键环节之一就是对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及时、准确的分析检测,因此,在流通领域中加强对农残的快速检测已成为十分必要的监管措施。
一、农药残留检测方法
农药残留检测方法大致可分为三大类:生物测定法、化学分析法、兼生物及化学的免疫分析法和生化检测法。
(一)、农药残留的生物测定技术
利用指示生物的生理生化反应来判断农药残留及其污染情况,该方法一般作为引起中毒农产品现场检测。
(二)、农药残留的化学检测
用于农药残留的化学检测方法有分光光度法、极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薄层层析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同位素标记法、核磁共振波谱法、色质联用法等,这些分析方法有的灵敏度不高,有的需要昂贵的仪器,还有的需要特殊的设备。
(三)、农药残留的生化检测
有机磷与氨基甲酸酯农药共为神经系统乙酰胆碱脂酶抑制物,因此可以利用农药靶标酶-乙酰胆用碱酯酶(AChE)受抑制的程度来检测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该方法具有快速方便、前处理简单、无需仪器或仪器相对简单,适用于现场的定性和半定量测定,目前已开发出了相应的各种速测卡和速测仪。
我国现阶段的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就是用了该方法,已上升为农业部行业标准,标准号为NY/T448-2001,名称为蔬菜上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毒快速检测方法,但方法只能用于测定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其灵敏度和所使用的酶、显色反应时间和温度密切相关,经酶法检测出阳性后,需用标准仪器检验方法进一步检测,以鉴定残留农药品种及准确残留量。
(四)、农药残留的免疫分析法
有放射性免疫分析、酶免疫分析、多组份分析物免疫分析、免疫传感器分析等,因为免疫法成品试剂盒依赖从国外进口,没有大范围推广使用。
二、速测仪法(酶抑制分光光度法)介绍
由农药残留生化检测法开发的速测卡法(酶抑制显色纸片法)和速测仪法(酶抑制分光光度法),前者在80年代在省级部门小范围使用过,后被后者取代。
目前我省广泛使用农药残留检测方法主要有两大类—色谱
检测法和速测仪法。
色谱检测法用作农残定量分析,可为农药残留执法提供依据,主要分布在省级相关部门,部分地州也具有一定的检测能力。
速测仪法只能作农残定性分析,但它具有短时间能够检测大量样本、检测成本低,对于检测人员技术水平要求低,易于在基层推广等特点,是目前我国控制高毒农药残留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目前国内和我省应用最为广泛的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
广泛用于蔬菜、水果生产基地和批发市场等,主要用来防止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严重超标的蔬菜和水果流入市场。
(一)、有机磷农药和氨基甲酸酯农药的作用机理
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能抑制昆虫神经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
中乙酰胆碱酶的活性,造成神经传导介质乙酰胆碱的积累,影响正常传导,使昆虫中毒致死。
如果有有机磷农药存在,有机磷农药就与胆碱酯梅结合,胆碱酯酶就不能分解乙酰胆碱为乙酸和胆碱,造成乙酰胆碱在神经肌接头和体内其它部位的过量积聚,引起一系列神经中毒症状。
(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法(酶法)的作用原理
从生物化学的角度看,有机磷农药和氨基甲酸酯农药与乙酰胆碱是竞争性作用于胆碱酯酶的,即胆碱酯酶可以与乙酰胆碱结合,催化乙酰胆碱生成乙酰和胆碱,另一方面,如果胆碱酯酶与有机磷农药结合,就阻断了反应的进行。
根据这个原理,就可以利用胆碱酯酶的催化反应的抑制法,设计一种通过颜色变化的直观的检测方法,来快速检测有机磷农药和氨基甲酸酯农药的残留情况。
因此,生物化学法(酶法)就是利用某种酶受影响的程度来反映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
(三)、速测仪法(酶抑制分光光度法)方法原理
乙酰胆碱酯酶水解后,水解产物可与显色剂反应产生颜色,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可以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使这种酶不能被水解,从而无显色反应。
在溶液中加入乙酰胆碱酯酶和显色剂,用此判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是否存在。
在溶液中反应后,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值随时间的变化,计算出抑制率,以此判断蔬菜中含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情况。
具体的检测步骤为:
(四)、速测仪法(酶抑制分光光度法)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速测仪法的优缺点:
优点:在于简单方便,快捷、成本低廉。
整个检测过程只需30分钟左右,它可以作为传统仪器分析方法的有益补充,针对市场、农场蔬菜农药残留量进行快速筛选监测,保证上市蔬菜食用的相对安全性。
缺点:酶试剂易失活,导致反应不稳定,检测结果误差较大,重复性不好,实际应用中的确认率大约为60%~70%左右;存在检测盲区,只能检测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两类农药,不能检测有机氯类、菊酯和其它类别的剧毒农药;不适合检测葱蒜类、香菜、韭菜、番茄、胡萝卜、茭白、蘑菇、花椒等14种容易出现假阳性的农产品;需要对检测人员进行专门培训,否则将会对出现的问题无法正确处理或判断,得出错误的结果。
2、速测仪法(酶抑制分光光度法)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1检测室温度在20-30℃之间时,使用改进后的酶,此时不用放在37~38℃保温箱中培养,可以直接在室温下培养,22℃左右培养20分钟,25℃以上培养15分钟,一旦室温低于20℃,必须进37~38℃保温箱培养。
2.2上表②步骤中,加入提取试剂混合后不用倒出上层清液,直接在原器皿中静置3-5分钟。
2.3上表③步骤中,用圆底小试管代替仪器配置的平底小试管,方便在样本混合器上混合。
2.4上表④到⑤步骤中,于待测液中加入底物混合后,要快速转移到比色杯中进行比色,否则容易影响检测结果。
2.5速测仪法是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待测液吸光值随时间的变化而计算检测结果的,因此保持比色杯的清洁也是一个减少检测误差的环节。
经摸索,我们发现用热水浸泡和用洗衣粉清洗比色杯比较容易洗干净。